第九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6-8-11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教学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计算,本单元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下的内容目标,一是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二是体会并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三是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见,面积的意义、面积的计量单位、面积计算公式是本单元的三大教学内容。对面积意义的教学要重体验领悟,对面积单位的教学要重实际应用,对面积公式的教学要重探索过程。

全单元教学内容分五部分编排,第74~77页教学面积的意义,第78~81页教学面积单位,第82~84页教学面积计算公式,第85~86页教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第87~91页单元练习和实践活动。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 联系已有经验,初步建立面积概念。教学面积的意义编排了两道例题,先教学物体表面的大小是这个面的面积,再教学平面图形的大小是它的面积。教材里没有关于面积的定义,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体会面积的含义,逐步建立面积的概念。

第74页例题结合实例,按照“物体有面-有的面大些、有的面小些-物体的面的大小是这个面的面积”这样的认知线索,引导学生逐步体会面积的含义,教材分三个层次编写。第一层次分别看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比比哪一个面比较大,并告诉学生: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它比课本封面的面积大,,首次引进“面积”这个词。教学这个层次的内容要注意三点,一是让学生体会到“各个面都有确定的大小”。可以让学生指一指哪里是黑板的表面、哪里是课本的封面,感知物体的“面”。还要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或者闭眼想想黑板面有多大、课本封面有多大、感知物体的面有确定的大小。二是仔细体会“黑板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这句话,把已有的感性经验提升成数学概念。三是在知道什么是黑板表面的面积以后,还要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课本封面的面积,促使认知迁移。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准确地体会面积的含义。第二层次是分别摸课桌面和椅子面,比较两个面的面积谁大些、谁小些。这个层次的教学紧接着前一层次,加强对面积的认识。在学生分别摸了课桌面和椅子面以后,要让他们说说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什么是椅子面的面积,然后比较这两个面的面积。这个层次的学习有迁移、也有模仿,是学生体会面积意义的重要环节。第三层次是学生自己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较它们的大小。这个层次的教学比较开放,一方面让学生反馈对面积的初步认识,另一方面让他们在更大的范围里体会:看到的物体都有面,每个面的大小是这个面的面积,从而形成初步的面积概念。

第75页的例题有两个教学内容,一是平面图形的面积,二是怎样比较面积的大小。学生在前面的例题里已经知道物体表面的大小是面积,通过本例题的学习,知道平面图形的大小也是面积。这样,他们对面积含义的理解就更全面了。例题出示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提出的问题是“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教学可以分两步进行。首先讨论,什么是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什么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引导认知迁移,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类推出平面图形的大小也是面积。然后讨论,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前面例题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时,使用的方法是观察,因为相比的两个面大小差异很明显,一看就知道。本例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差异不明显,凭观察难以作出判断。于是,要采用别的比较方法,如把这两个图形叠起来比一比,或者用同一张纸条量一量,当然,学生还可能想出其他方法。如果两个图形不便重叠的话,用同一张纸条量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它不但易于操作,而且对后面学习面积单位有积极的影响。“想想做做”第3题是在方格纸上比较四个图形的面积哪一个大些,用图形有几个方格那么大的方式描述图形的面积,一方面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图形的面积是它的大小,另一方面又为以后用面积单位计量面积作了极好的铺垫。

2. 体会并应用面积单位。

第78页例题教学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先提出的问题是“你知道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吗?”由于学生曾经用自制的纸条量过图形的面积,所以例题的这个问题能激起他们的兴趣,自选工具来测量课桌面的面积,而且选用的工具各不相同,如用数学书摆、用文具盒摆……各人选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得数不可能一致。为了能有一致的答案,需要使用相同的测量工具,进而需要统一的面积单位。

教材编写还有这些特点:第一,重视培养学习能力。教材详教1平方厘米,简教1平方米,带出1平方分米。以1平方厘米为重点,讲述它有多大,并画出了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教学1平方米时,教材的叙述比1平方厘米简单,1平方米有多大?留给学生去想象或制作。至于1平方分米,则安排在“想一想”里让学生自己描述、比划。

第二,通过语言描述、图形表示、实物比拟等多种活动,建立各个面积单位的表象。在教学1平方厘米时,除了画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仔细观察,体会它的大小外,还要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特别是“同指甲面的大小差不多”,更有助于学生感受并记住1平方厘米的大小。1平方米比较大,教材让学生在地面上画一个边长1米的正方形,试试可以站多少个人。这项活动学生感兴趣,能帮助学生感受并记住1平方米的大小。“想想做做”第1题再次说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分别接近1平方厘米和1平方米,通过身边熟悉的实物,帮助学生把1平方厘米和1平方米有多大在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1平方分米虽然留给学生自己学,教材仍提醒学生用手比划一下它的大小。

第三,重视用1平方厘米计量面积的实践活动。“想想做做”第4题,先估计、再测量图形的面积。无论是估计还是测量,都需要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比试,估计的时候是想象比试,测量的时候是操作比试。第5、6两题利用数方格的办法说出图形的面积,也是利用面积单位测量面积。用面积单位计量面积的实践活动,既加强了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认识,又为探索面积计算公式打下了基础。第2题,在填上适当的单位时,体会计量线段的长度应该用长度单位,计量面的大小应该使用面积单位。在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时,又一次体会了这些单位的实际大小。

3. 探索面积公式。

过去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把很多精力都放在应用公式的计算上。新课程认为,应该加强探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因为接受和按公式计算并不困难,而探索这些求面积的公式,有利于发展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让学生在探索公式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充满着研究和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编排的两道例题和“试一试”设计了探索面积公式的过程和活动,反复感受、逐渐清晰长方形面积与它的长、宽的关系。第82页上面的一道例题通过摆长方形,初步感受长方形的长、宽与它的面积有关。这道例题有两个特点,一是比较开放。要求每组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3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大小不作规定。这样,全班就会摆出许多大小不同的长方形,为感受长方形面积与长、宽有关创造了充分的感知材料。二是设计了一张表格,引导学生注意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是有关的。尤其是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个数这一栏,它的个数既是长、宽的乘积,又是面积的数量,拉近了长、宽与面积的距离,沟通了联系。

第82页下面的例题,通过测量继续体会长、宽与面积的关系。先量出长、宽的厘米数,再在长方形里摆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面积。这样,就能体会长是几厘米,沿着长一行能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宽是几厘米,沿着宽能摆这样的几行。例题非常重视长方形面积量法的多样和优化,从两个方面得到落实。一是左边的长方形里只摆5个小正方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摆。可以再摆7个小正方形,把长方形摆满;也可以再在长方形的左上角摆1个正方形,从而看出每行摆4个,摆3行。右边的长方形完全让学生独立测量,也留出了多种摆法的空间。二是组织量法的交流,在交流中优化量法。沿着长、宽各摆一排的量法,有利于体会面积与长、宽的关系。

“试一试”的特点在“想”,看着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想它的面积是多少。一要想用哪个面积单位来计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二要想怎样测量,沿着长量会怎样,沿着宽量又会怎样;三要想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在想的过程中应用了两道例题里获得的方法和经验。加强了长、宽与面积的关系的体验,发展了形象思维。

在充分操作、感受的基础上,教材安排小组讨论,清晰长方形面积与它长、宽的关系,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设计了“总结规律-建立模型-符号化”的教学过程。

“想想做做”减少了求积笔算的份量,因为单纯地套用公式进行竖式计算的价值不大。加强了估计,第2题要求先估计面积大约是多少,再计算。通过计算检验估计得怎样么,逐步提高估计的能力。第5题估计黑板面和教室门正面的面积,既是用估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培养估计的习惯。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4题用面积是46平方厘米的电话卡测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这是测量工具的一次拓展。利用面积已知的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估测其他面的面积,和利用面积单位测量面积在原理和方法上,都是一致的。

4.发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例题首先呈现一个边长为一分米的正方形,但不注明条件,让学生算出它的面积。学生必然会先测量边长,然后运用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计算,在测量边长时采用的长度单位可能是分米,也可能是厘米。于是得到的面积分别是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厘米(10×10=100),通过交流,就会发现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接着要求学生自己推导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学生可能用类似的方法通过计算推导出来,也可能运用迁移直接得出结论。

“试一试”让学生运用相邻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单位换算。由于学生已进行过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那些换算的基本思考方法可以迁移运用,所以学生尝试计算是可行的。教材还安排学生交流换算时的想法,这是为了加深对换算方法的理解。由于学生还没学习除数是100的除法,教学时不应要求学生列出换算算式,只要求借助对数的意义的理解进行推理。例如7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由于1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700平方厘米里面有7个100平方厘米,所以可以换算成7平方分米。“想想做做”第3、4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可以进一步体会面积单位换算的实用价值。

5.经常区分周长与面积。

周长与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意义不同、计量单位不同、计算方法不同。周长与面积是平面图形的两个不同的量,容易混淆。因此,教材十分注意帮助学生区分周长与面积,并把这种区分安排在教学内容的各个部分里。

第76页第4题,在初步建立面积概念后,区分周长与面积的意义。先描出图形的边线,再涂出图形的面积,通过描和涂,体会图形的一周边的总长度是图形的周长,围在边线里的面的大小是图形的面积,从而明白周长与面积是不相同的。

第81页第7题,在教学面积单位后,区分周长与面积的计量单位。通过分别说出三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理解周长是长度,要使用长度单位;面积是面的的大小,要使用面积单位。体会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是两种不同量的计量单位。

第87页第1题,在教学面积计算公式后,区分周长与面积的算法。在估计课桌面的周长和面积的时候,想它们的算法,体会它们有不同的计算公式。

第87页第5题,在应用周长、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对意义、单位、算法进行全面的区分。求苗圃有多大和求四周篱笆有多长这两个问题,涉及不同的数学内容和方法,要应用不同的数学知识。

第88页第7~9题,设计了周长相等、面积不等,面积相等,周长不等的现实情境,进一步加强概念。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教学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计算,本单元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下的内容目标,一是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二是体会并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三是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见,面积的意义、面积的计量单位、面积计算公式是本单元的三大教学内容。对面积意义的教学要重体验领悟,对面积单位的教学要重实际应用,对面积公式的教学要重探索过程。

全单元教学内容分五部分编排,第74~77页教学面积的意义,第78~81页教学面积单位,第82~84页教学面积计算公式,第85~86页教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第87~91页单元练习和实践活动。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 联系已有经验,初步建立面积概念。教学面积的意义编排了两道例题,先教学物体表面的大小是这个面的面积,再教学平面图形的大小是它的面积。教材里没有关于面积的定义,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体会面积的含义,逐步建立面积的概念。

第74页例题结合实例,按照“物体有面-有的面大些、有的面小些-物体的面的大小是这个面的面积”这样的认知线索,引导学生逐步体会面积的含义,教材分三个层次编写。第一层次分别看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比比哪一个面比较大,并告诉学生: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它比课本封面的面积大,,首次引进“面积”这个词。教学这个层次的内容要注意三点,一是让学生体会到“各个面都有确定的大小”。可以让学生指一指哪里是黑板的表面、哪里是课本的封面,感知物体的“面”。还要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或者闭眼想想黑板面有多大、课本封面有多大、感知物体的面有确定的大小。二是仔细体会“黑板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这句话,把已有的感性经验提升成数学概念。三是在知道什么是黑板表面的面积以后,还要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课本封面的面积,促使认知迁移。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准确地体会面积的含义。第二层次是分别摸课桌面和椅子面,比较两个面的面积谁大些、谁小些。这个层次的教学紧接着前一层次,加强对面积的认识。在学生分别摸了课桌面和椅子面以后,要让他们说说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什么是椅子面的面积,然后比较这两个面的面积。这个层次的学习有迁移、也有模仿,是学生体会面积意义的重要环节。第三层次是学生自己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较它们的大小。这个层次的教学比较开放,一方面让学生反馈对面积的初步认识,另一方面让他们在更大的范围里体会:看到的物体都有面,每个面的大小是这个面的面积,从而形成初步的面积概念。

第75页的例题有两个教学内容,一是平面图形的面积,二是怎样比较面积的大小。学生在前面的例题里已经知道物体表面的大小是面积,通过本例题的学习,知道平面图形的大小也是面积。这样,他们对面积含义的理解就更全面了。例题出示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提出的问题是“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教学可以分两步进行。首先讨论,什么是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什么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引导认知迁移,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类推出平面图形的大小也是面积。然后讨论,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前面例题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时,使用的方法是观察,因为相比的两个面大小差异很明显,一看就知道。本例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差异不明显,凭观察难以作出判断。于是,要采用别的比较方法,如把这两个图形叠起来比一比,或者用同一张纸条量一量,当然,学生还可能想出其他方法。如果两个图形不便重叠的话,用同一张纸条量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它不但易于操作,而且对后面学习面积单位有积极的影响。“想想做做”第3题是在方格纸上比较四个图形的面积哪一个大些,用图形有几个方格那么大的方式描述图形的面积,一方面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图形的面积是它的大小,另一方面又为以后用面积单位计量面积作了极好的铺垫。

2. 体会并应用面积单位。

第78页例题教学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先提出的问题是“你知道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吗?”由于学生曾经用自制的纸条量过图形的面积,所以例题的这个问题能激起他们的兴趣,自选工具来测量课桌面的面积,而且选用的工具各不相同,如用数学书摆、用文具盒摆……各人选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得数不可能一致。为了能有一致的答案,需要使用相同的测量工具,进而需要统一的面积单位。

教材编写还有这些特点:第一,重视培养学习能力。教材详教1平方厘米,简教1平方米,带出1平方分米。以1平方厘米为重点,讲述它有多大,并画出了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教学1平方米时,教材的叙述比1平方厘米简单,1平方米有多大?留给学生去想象或制作。至于1平方分米,则安排在“想一想”里让学生自己描述、比划。

第二,通过语言描述、图形表示、实物比拟等多种活动,建立各个面积单位的表象。在教学1平方厘米时,除了画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仔细观察,体会它的大小外,还要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特别是“同指甲面的大小差不多”,更有助于学生感受并记住1平方厘米的大小。1平方米比较大,教材让学生在地面上画一个边长1米的正方形,试试可以站多少个人。这项活动学生感兴趣,能帮助学生感受并记住1平方米的大小。“想想做做”第1题再次说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分别接近1平方厘米和1平方米,通过身边熟悉的实物,帮助学生把1平方厘米和1平方米有多大在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1平方分米虽然留给学生自己学,教材仍提醒学生用手比划一下它的大小。

第三,重视用1平方厘米计量面积的实践活动。“想想做做”第4题,先估计、再测量图形的面积。无论是估计还是测量,都需要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比试,估计的时候是想象比试,测量的时候是操作比试。第5、6两题利用数方格的办法说出图形的面积,也是利用面积单位测量面积。用面积单位计量面积的实践活动,既加强了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认识,又为探索面积计算公式打下了基础。第2题,在填上适当的单位时,体会计量线段的长度应该用长度单位,计量面的大小应该使用面积单位。在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时,又一次体会了这些单位的实际大小。

3. 探索面积公式。

过去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把很多精力都放在应用公式的计算上。新课程认为,应该加强探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因为接受和按公式计算并不困难,而探索这些求面积的公式,有利于发展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让学生在探索公式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充满着研究和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编排的两道例题和“试一试”设计了探索面积公式的过程和活动,反复感受、逐渐清晰长方形面积与它的长、宽的关系。第82页上面的一道例题通过摆长方形,初步感受长方形的长、宽与它的面积有关。这道例题有两个特点,一是比较开放。要求每组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3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大小不作规定。这样,全班就会摆出许多大小不同的长方形,为感受长方形面积与长、宽有关创造了充分的感知材料。二是设计了一张表格,引导学生注意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是有关的。尤其是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个数这一栏,它的个数既是长、宽的乘积,又是面积的数量,拉近了长、宽与面积的距离,沟通了联系。

第82页下面的例题,通过测量继续体会长、宽与面积的关系。先量出长、宽的厘米数,再在长方形里摆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面积。这样,就能体会长是几厘米,沿着长一行能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宽是几厘米,沿着宽能摆这样的几行。例题非常重视长方形面积量法的多样和优化,从两个方面得到落实。一是左边的长方形里只摆5个小正方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摆。可以再摆7个小正方形,把长方形摆满;也可以再在长方形的左上角摆1个正方形,从而看出每行摆4个,摆3行。右边的长方形完全让学生独立测量,也留出了多种摆法的空间。二是组织量法的交流,在交流中优化量法。沿着长、宽各摆一排的量法,有利于体会面积与长、宽的关系。

“试一试”的特点在“想”,看着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想它的面积是多少。一要想用哪个面积单位来计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二要想怎样测量,沿着长量会怎样,沿着宽量又会怎样;三要想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在想的过程中应用了两道例题里获得的方法和经验。加强了长、宽与面积的关系的体验,发展了形象思维。

在充分操作、感受的基础上,教材安排小组讨论,清晰长方形面积与它长、宽的关系,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设计了“总结规律-建立模型-符号化”的教学过程。

“想想做做”减少了求积笔算的份量,因为单纯地套用公式进行竖式计算的价值不大。加强了估计,第2题要求先估计面积大约是多少,再计算。通过计算检验估计得怎样么,逐步提高估计的能力。第5题估计黑板面和教室门正面的面积,既是用估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培养估计的习惯。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4题用面积是46平方厘米的电话卡测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这是测量工具的一次拓展。利用面积已知的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估测其他面的面积,和利用面积单位测量面积在原理和方法上,都是一致的。

4.发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例题首先呈现一个边长为一分米的正方形,但不注明条件,让学生算出它的面积。学生必然会先测量边长,然后运用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计算,在测量边长时采用的长度单位可能是分米,也可能是厘米。于是得到的面积分别是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厘米(10×10=100),通过交流,就会发现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接着要求学生自己推导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学生可能用类似的方法通过计算推导出来,也可能运用迁移直接得出结论。

“试一试”让学生运用相邻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单位换算。由于学生已进行过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那些换算的基本思考方法可以迁移运用,所以学生尝试计算是可行的。教材还安排学生交流换算时的想法,这是为了加深对换算方法的理解。由于学生还没学习除数是100的除法,教学时不应要求学生列出换算算式,只要求借助对数的意义的理解进行推理。例如7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由于1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700平方厘米里面有7个100平方厘米,所以可以换算成7平方分米。“想想做做”第3、4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可以进一步体会面积单位换算的实用价值。

5.经常区分周长与面积。

周长与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意义不同、计量单位不同、计算方法不同。周长与面积是平面图形的两个不同的量,容易混淆。因此,教材十分注意帮助学生区分周长与面积,并把这种区分安排在教学内容的各个部分里。

第76页第4题,在初步建立面积概念后,区分周长与面积的意义。先描出图形的边线,再涂出图形的面积,通过描和涂,体会图形的一周边的总长度是图形的周长,围在边线里的面的大小是图形的面积,从而明白周长与面积是不相同的。

第81页第7题,在教学面积单位后,区分周长与面积的计量单位。通过分别说出三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理解周长是长度,要使用长度单位;面积是面的的大小,要使用面积单位。体会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是两种不同量的计量单位。

第87页第1题,在教学面积计算公式后,区分周长与面积的算法。在估计课桌面的周长和面积的时候,想它们的算法,体会它们有不同的计算公式。

第87页第5题,在应用周长、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对意义、单位、算法进行全面的区分。求苗圃有多大和求四周篱笆有多长这两个问题,涉及不同的数学内容和方法,要应用不同的数学知识。

第88页第7~9题,设计了周长相等、面积不等,面积相等,周长不等的现实情境,进一步加强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