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锦集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锦集,欢迎阅读与收藏。
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锦集1
一、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新的诠释,彻底改变了我的教学观念。
卢巍老师用整整一上午的时间,诠释了观念为本的教学策略,真是大家之言,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实验观,分类观,等等精彩纷呈,这些观念冲击着知识为本的教学观念,现在仔细想来,更重要的是能力和观念,卢巍老师把什么是观念教学,如何进行观念教学,每一个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哪些观念,深化或转变学生的哪些认识,都进行了细致的分解,并有大量的实例作为实证。通过这次培训,卢老师的观念为本教学理念真正的转变了我的教学观念。
二、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变化
1、在原有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在原有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各位专家特别强调实验技能,这一点对学生以后的探究性学习是极为有利的。以前我们教学中较为注重的是片面追求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以便应付考试。实际上使学生不仅对学习化学感到枯燥,同时也不利于掌握化学知识。
3、在原有课标的基础上,努力改变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努力改变“教师教死,学生学死”的教学现状。
4、在原有课标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生评价机制。
三、新的化学新课程标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化学实验及其教学急待予以切实重视。
2、课堂教学期待开放与实效双赢。
3、知识教学需要转变观念和范式。
4、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诉求常态化。
5、科学应试多样化发展评价任重道远。
6、教学的教学行为需要与先进教学观念一致。
作为普通的一名化学老师,通过培训学习,我会更加坚定我的信念,继续在新课标的大旗下,为初中化学教学工作贡献微薄之力。
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锦集2
通过学习和培训,使我对新教材有了初步的认识,认识到要上好新教材,我们教师必须对新课程标准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教育部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修改和完善,与旧的课程标准相比而言,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的能力的开发。并且对教学目标进行修正,更加细化和具体。但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都有意无意地注重应试教育,对学生文化意识、情感态度的渗透反而放在次要的位置,使课堂形式单一枯燥,学生兴趣不高。
中学生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填鸭式地问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学习英语有很大的地域性,这就要求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兴趣去安排课程,而不是一味的照本宣科,课本上该删的活动删,该增加的增加。
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对于良好的教学非常重要。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此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让他们多说多做,培养兴趣,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公平的对待没一个学生,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尽量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鼓励学生把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我们应做到: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制订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
综上所述,英语学习,应以兴趣为先。要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主动的学,并且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才可以学的更好,老师才可以教的更轻松。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锦集3
进行完本次新课标的学习,我收获颇丰,我深刻领悟到,教师的指导一定要和学生的思考形成共鸣。正如古人所说“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要想形成共鸣,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教师再怎么引导,也是劳而无功。我的收获总结如下:
一、课程性质明确定位。
其定位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长期以来,语文课程的研究和实践陷入了一定的误区。现在理论研究者普遍倾向于认同将“言语性”作为语文课程、语文教学最核心、最本质的属性。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言文字运用”仅在前言中就出现了四次。新课标从“语言文字运用”的领域、能力规范等角度进行了全面论述,而且将重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思想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这是实验稿中所没有的。这些论述,表明了语文课程应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更加贴近了语文的本质,学科特点更加凸显,课程目标更加具体和明晰。这对于切实纠正语文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非语文、泛语文的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在古代,说某人能写一手好字,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虽然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说说写写、读读背背。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这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三、高度重视识字写字——识字减数量、写字提质量
随着电脑的广泛应用,人们日常大量使用键盘输入文字,使人们对汉字的读写和识记长期处在模糊化和替代化的状态中,常常会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而且,由于一些人只狭隘地单纯从实用的角度认识汉字书写,认为键盘输入已经可以代替写字,久而久之,错别字随处可见、全社会汉字书写水平每况愈下也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就语文教学而言,有的教师认为指导学生写字是软任务,缺少对写字的练习指导,就是识字课中的写字指导环节也常常是指导多、练写少,学生真正写字的时间少得可怜!有的教师教学中习惯用播放课件指导写字,即使有教师板书范写,其书写水平也难如人意。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识字、写字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为了有效地进行书面交流的需要而掌握字形的过程,同时也是体认民族文化、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理解的过程。写字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更何况“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字的书写相比较,汉字的书写无疑是具有最多的讲究,因而也是最需花费心智的一种活动。与此相应,在世界各民族文字之林中,惟有汉字的书写才能形成人类最伟大的艺术门类之一——书法。”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第一学段,新课标已将原来的“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改为“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将第二学段的“个左右会写”减少为“1600个左右会写”。减少了写字数量,适当减轻了学生的识写负担,体现了多识少写的思想。这样,不但符合低中年级孩子生理发育的特点,同时也便于提高写字教学的质量。第三学段的硬笔字还增加了“力求美观”的要求。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强调识字写字“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新课标还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本标准还附有“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要求先写“字表中的300个字”。可见,新课标将识字写字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这次网络学习我获益匪浅,并会将自己所学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学以致用,不断进步!
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锦集4
认真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关于小学阶段《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解读之后,受益匪浅。
王蔷教授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背景和修订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了解读。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大力体现社会主会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以能力为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不再以学科为中心,过多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和操练。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强调面向全体、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这一理念的变化带来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互动、以及评价模式等一系列的变化。强调学生主动学习,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互动层次更加丰富,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等。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目的是为了更好鼓励、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王蔷教授的解读不光从宏观上、理论上讲解了课程的价值体系、理念的变化,同时也为教学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对照自己在平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在王蔷教授的讲座中我能得到很大的启发。
一、在教案、教学中体现人文素养
新课程以英语课程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语言思维及人文素养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我平时的教案中,教学目标通常只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很少涉及到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虽然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了学习策略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写教案时却欠缺,在今后的教案中我将关注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利用大班优势进行有效教学
我们学校虽然是在农村,但每个班学额却严重超标,对此,教师总是无可奈何。其实大班化教学并不是只有弊端,大班也有大班的优势,如:学习氛围好,学生有归属感,对学生互相促进的作用。由于学生经历不同,背景差异,分享起来更有优势,大班化教学为学生组织更多的参与学习机会。
三、充分利用传统教学工具
多媒体、白板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深入到了课堂。多媒体呈现了很多有趣的画面,更加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但是很多老师过分依赖于多媒体,从而忽视了传统的黑板板书、简笔画在课堂中的作用,越来越少地进行板书。其实,黑板板书是很重要的知识建构的工具,它揭示了主题及重点内容之间的关联,通过板书呈现核心内容和主题、语言知识等。黑板可把重要的东西一直保持,较幻灯片更具优势。教学手段不能滥用,应注意恰当性和必要性。在选择媒体时,不一定选最好的,但一定要选用最佳的。
四、合理利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不是选拔,不是简单的检查的工具。小学评价以激励为主。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正面发展,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评价中给学生参与的机会,体验参与评价的乐趣。如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学生出题评价他人等多种方式。学生评价的过程也是自我进步的过程。在新版教材中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今后的课堂中,除了教师评价之外,我会注意增加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这样的形式,促进学生的进步。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更加认真地研读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便于更好地把握方向,准确地把握教材,以促进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
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锦集5
一、发挥主动性,培养创造思维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信地想、大胆地说,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转变成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过去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正如杜威所言:“教师,一个引导者,他撑船,学生们用力地用桨把船划向前。”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转变自身的角色,努力为学生创造宽松自主和谐的学习空间和氛围。让学生与文本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中进行心灵深处的碰撞,实现情感的交融,在自主与互动之间敢于想己之所想,言己之所言,在自主感悟,主动探究的基础上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塑造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师生的共同创造,共同进步。
二、寻求开放性,培养综合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就需要教师实现教学观念的开放,采取开放性的教学形式。语文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例如,教师在完成一节课的基础上,可以举一反三地溶入课外知识——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电影、电视及文学作品中的某些情节、人物等。除此,还要鼓励学生走出狭窄的课室,让学生在与大自然、与社会、与家庭的接触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知识是教不尽的,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接触中具有了一定的语文能力,便可以自学知识,再生知识,自觉提高语文综合素质。这样,就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
三、注重过程性,培养探究精神
新型课堂应是促进学生智力、能力发展和学习方法发展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感受、领悟、体验,在过程中学会质疑、反思,在过程中逐渐提高、不断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新课标所提倡的探究性学习恰恰体现出学生的发展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中间,学生经历了由不知到知的探索、思考过程,不仅获取了相应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掌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探究的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及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具有终身教育的基础和再发展的潜能。
当然,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人文。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实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
3、素养。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4、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5、自主。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6、合作。新课标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并在作文教学、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上提出了具体要求。
7、探究。新课标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8、综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9、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10、开放。新课标举起“开放”的大旗,强调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在新型课堂中,我们要在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能力。新课标构建的新课堂,是一个让学生的心灵得以放飞,情感得到宣泄,知识得到更新,能力得到提高的艺术殿堂。新课堂,也将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让课改和教师一起成长,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
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锦集6
在学校的鼓励指导下,第一次认认真真,完完整整的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版)》解读进行了自主学习,在校参加了课标培训,初步确定了两个大方向:教要准和教什么。学习中自己对课标的认识有了很大进步,选取了印象最深的两点进行心得交流。
(一)如何坚持推进“儿童阅读”
在一次次的听课、评课学习中也学到了不少,自己也好好学习了新课标,此次阅读特别关注了“关于课外阅读”部分。新课标对于课外阅读进行了透彻的论述:从课程理念到阶段教学目标,课标有多处涉及课外阅读问题,凡是论及阅读教学,几乎都包括了课外阅读。让课堂阅读教学往课外阅读伸展,让课堂内外的阅读教学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连成一体。这是课标精神,这个教学内容很好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另外,我们学校正在开展全校性的阅读活动。学生们兴趣很高,但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无论何时何地,重视课外阅读教学,正是给孩子们在寒冬送上了温暖。 阅读教学在自己的课堂中也应适时地进行,进行阅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提高理解能力是一个从肤浅到深刻,从理解不确切到确切理解,从被动记背结论到主动思考理解的过程。因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学生理解阅读内容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课文,实行精讲多读,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自觉性。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独立阅读的方法,在课外阅读中能自主地进行阅读,丰富了语文材料,扩大了知识面。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坚持推进“儿童阅读”。 学习语文正如吕叔湘说的:“三分课内”、"七分课外”,激发阅读兴趣,加强阅读的指导、交流、展示。
(二)加强调识字和写字
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各学段,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每个学段都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笔画、结构、行款,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注重写字质量,切实提高书写水平,避免大量、机械的书写训练。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关于识字写字教学: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写字教学:体现汉字的规律和特点,由独到合,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基本笔画到字的间架结构,加强指导。注重书写的规范要求。第一学段: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部首,按笔顺规则写字。对姿势、习惯的要求是史无前例的,前所未有的。
总之,在教学时一定要扎实教好每一个字,老师示范要到位,学生练习要求准确,老师批改要细致。联合家长的力量,发挥班级鼓励的力量。基本笔画书写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光讲解不够,还需精炼成口诀让学生熟记于心。让家长了解孩子书写的近况,定时给家长以书信的形式交流、表扬孩子书写。在班级中展示、张贴孩子的优秀写字作品。
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锦集7
近期,课题组组织成员学习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在组内进行了深刻的交流,对比自己的教学,颇有感触。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有创新意识才能推动社会进步,而语文课堂将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沿阵地。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的确,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其中不少都是语言材料中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使用频率较高。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感受中国文字的语言魅力呢?这是我们语文教者在教学中应该深思的问题。
3.“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自动化的行动方式。学习习惯有优劣之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活动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而低劣的学习习惯将严重阻碍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甚至影响人的.一生。研究语文学科的特性和习惯的特点.不难发现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发展性和开放性等特性。而习惯则有长期性、渐成性、固定性和自动性等特点。因而语文学习习惯就是学生在语文读、写、听、说过程中, 逐步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自动化了的语文行动方式。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适合语文学科特性的,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发挥较大促进作用的行为。它是语文学习能力的基础,语文学习能力是它的发展。所以有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会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4.“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探究性学习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实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激发情趣,掌握程序与方法。
5.“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多少年来,初中生阅读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付中考,而很少享受到阅读带来的愉悦和激情,这是我们阅读教学亟待改革的现状。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其思维,丰富其情感,又能训练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这成了教者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6.“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听说读写的训练。多角度、多层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加以提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途径。
【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义务教育课程心得体会04-14
义务教育新课程心得体会(精选15篇)10-18
义务教育新课程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2篇)10-18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心得体会(精选23篇)02-14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心得体会(通用16篇)07-04
义务教育新课程解读心得体会(通用19篇)11-24
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心得体会05-05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心得体会(通用11篇)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