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

时间:2022-10-10 15:41:25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精选16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精选1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1

  2022年语文新课程标准做了比较多的调整,增加和细化了许多项目。

  一、育人目标更适应时代。从“双基”——“三维目标”——“核心素养”的变化过程看,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更注重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在复杂问题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灵活、自信、专注、合作的良好品质。

  二、体现了时代性。比如网络、“双减”等,充分利用课后服务,开足开齐课程:书法、劳动、综合实践、特色地方课程等,发展学生特长,强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主阵地的地位。

  三、重视对德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文化传统的教育。

  四、关注教师的成长。教师是课程标准实施的主力军,新课标的指导方案从“教什么”、“学什么”到“怎么教”、“怎么学”再到“学的怎样”、“结果怎样”,都更加具明确具体。

  总之,在新课标面前,作为课程标准的领跑者的一线教师,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充分理解课标,创造性的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自己的专业尊严和职业幸福感。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2

  今天上午,我通过线上培训,认真聆听了郑国民老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主要内容和变化。在这次培训前我认真学习了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通过这次培训学习,对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课程标准有了一些新思考。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

  1、价值引领,以文化人。

  2、素养为纲、任务导向。

  3、立足生活、实践主线。

  4、强调情景、主题统整。

  课程修订的主要思路。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的培养要求,强化课程思想性。为保证思想性、科学性,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政治和专业双重把关。

  郑老师对“语文核心素养”这个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一种课程理念(语文素养改为核心素养)。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突出语文课程“语言”性质,强调思维、审美、文化(包括三种文化),提出核心素养概念(原称语文素养),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强化了语文课程思想性,这是核心理念。四大核心素养。四大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语言运用是核心素养的基础,对其他素养起关键作用。四大核心素养整体协调发展。

  这次的学习收获最大的还是郑老师提到的“学习任务群”,包括基础型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核心素养是学习任务群之魂。

  在这里郑老师老师重点解析了“跨学科学习”: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这次新课标的修订,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对整本书阅读的评价,课标中也明确提出了建议,从评价依据、评价方式等方面加强了过程性评价。在“教学提示”中提出,“注意考察阅读整本书的全过程,以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方法和读书笔记等为依据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围绕读书的主要环节编制评价量表,制作阅读反思单,引导学生从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改进。”在“评价建议”中提出,“应关注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的阶段性评价,采用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会、读书分享会等方式引导学生高质量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结合自己目前正在整理的《1+x多元阅读》课题,新课标给我指明了方向,指导我在关注学生整本书阅读方面的教育方式。目前,我区的语文试题中就有整本书阅读考察的试题,考试不能再是上网找知识点,而是引导学生耐心读完整本书。

  对于如何落实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我有以下思考:

  1、围绕语文课程三大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全面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把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基础和重点,抓好落实。

  2、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结构,以六大学习任务群为依据安排教学内容,在单元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3、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四学段学业质量标准,保证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

  4、加强学习,强化语文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把语文课程标准落到实处。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3

  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终于颁布了。与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比较,修订的力度,变化之大,有目共睹。

  新课标下,从“综合性学习”到“跨学科学习”——2022年版课标有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增加了以学习任务群形式呈现的“课程内容”,在“课程目标|”部分,也以与原来的版本不同的四类语文实践活动来表述。2022年版的语文实践活动领域与前面两个版本的语文学习领域,“识字与写字”是一致的,阅读与鉴赏基本对应了“阅读”,“表达与交流”对应的基本是“写话/习作/写作”和“口语交际”,

  显然,2022年版中的梳理与探究板块的目标指向,比2011年版“综合性学习”板块多了一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第1条关于字词的梳理与探究。2022年版的“课程内容”部分的六个学习任务群中的跨学科学习的第二学段描述:

  (1)尝试运用科学、艺术、信息科技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富有创意地设计和呈现朗诵会、故事会、戏剧节等校园活动。

  (2)参观物质文化遗产,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传统节日节气、民俗风情、民间工艺、历史和传说等;探寻日常生活中的龙凤、松竹梅兰等中华文化意象。积极参加学校、社区举办的文化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获得多样的文化体验。

  (3)选择自己发现和关心的日常语言、行为、校园卫生、交通安全、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尝试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与同学交流。

  2022年版课标提出“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语言能力”。2022年版课标明确提出了“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而不仅仅是“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这就是“跨学科学习”与“综合性学习”最直观的区别。原来,没有了“综合性学习”,是因为有了“跨学科学习”。

  为什么要强调“跨学科学习?

  生活和工作常识告诉我们,解决一个真实的问题,是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仅仅运用某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是力所不逮的。简单地说,现实生活不是按学科划分的,融会贯通才能生存、生活和创造。重视跨学科学习,是最大限度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需要。参考各国课程标准,就会发现,实现学科内部的有机结合和学科外部的融通,突破学科界限,是一种课程建设和实施的倾向。通过寻找、发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在内容、主题、能力等维度的深度关系,建构跨学科学习立体化网络,可以更好地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跨学科学习不仅是新时代语文课程内容的应然选择,也是各学科的应然选择,这在《语文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有明确的表述: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以往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而跨学科学习”,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以语文学习为基础,开展跨学科的学习活动,联结课内外、校内外活动,围绕学科内外、社会生活中的话题,进行探究活动。跨学科学习注重真实情境中的活动与体验、问题与探究、设计与表达,发展问题解决、团队合作、实践创新等综合素养。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4

  随着“双减”政策的到来,我们的“新课改”也是一轮接一轮的有序进行着。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正式出台了,它如一缕微风迎面而至,给疫情下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空气,让我们的教学有了新的改观,大家如获珍宝似的开心不已,学校也开展了学习新课标活动,我们语文组的全体教师对新课标进行了集体学习、共同讨论、个人自学,并对新课标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大家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通过这次学习,我不仅领悟到了语文教学的方法,还知道了自己今后在教学中的奋斗目标,加深了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使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现将自己的一点学习体会和大家分享,不妥之处欢迎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认真钻研新课标,领会课改精神。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让每个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观察、参与社会的生活能力,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课堂形势,让孩子们在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乐中学,我们更要认真研读新课标,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语文课堂成为孩子的乐园。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本次课改不再将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放在首位,而是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自觉获取知识。

  二、根据各学段要求,完成教育任务。

  每个人所带的学段不同,所要掌握的内容也不同,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要了解各学段的学情,如: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语文水平。新课标让我的教学目的更加明确,也给我指明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我的课堂教学更加游刃有余、有的放矢。

  三、树立新的教师观。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转变,教师角色也随着发生变化。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果教师的思想观念不转变,制定再完美的计划也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从教导者转变为倾听者、服务者、组织者、引导者、陪伴者和参与者,想学生所想,解学生所难,这样才能将学生与教师融为一体,逐步把学生塑造成为自主学习者。

  四、创建属于自己的特色语文课堂。

  在“双减”的政策下,老师要转变以前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在上课之前,必须做到“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也就是说,要想上好一节有特色的语文课,不论是在教材的编写意图、重点难点上都要细心研读课标,吃透教材;接着就是学生方面,要想上好一节有特色的语文课,学生才是问题的关键,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教材,去探索学生将会怎么学,从而制定出属于自己的教学计划。最后,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所以,要想上好一节有特色的语文课,不论是采用小组合作交流、问题教学、启发式教学、多媒体直观教学,还是奖励机制、自主学习法,只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课后多总结、多反思,久而久之,慢慢就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也就有了属于自己的特色语文课堂。

  五、与时俱进,成为终身的学习者。

  人常说:“活到老,学到老”,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要顺应时代要求,走进新课程,学习新理念,实现课程目标,学习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以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去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学科是一门育人的学科,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还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作为一线语文老师,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将坚持终身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领悟其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和学生共同成长,让自己的语文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再上一个新台阶。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5

  2022年版新课标发布后,最大的变化之一便是情境式学习和实践式学习。

  在课程理念中也提及到了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是情景式的学习方式。课标是这样解释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景式的学习方法是教师为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主动地给孩子们营造一种以形象为主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的具体的场景,并借此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体验,从而帮助孩子们认识、学习的学习方法。

  我们通常认为,科学合理的情景式学习方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更有利于孩子们的学习,最为主要的是可以减轻孩子们的厌学压力,持续性的吸引孩子们的学习注意力。

  不论哪个年级的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我们也常听一些孩子们说道——某某老师喜欢讲故事,不喜欢上课,但是我们的成绩却很好。这就是情景式学习方法的有效性。孩子们容易被故事吸引,从而注意力提升,全神贯注的进行学习,也会充满兴趣的去完成我们的作业任务。所以讲故事,是我们语文老师常用的一种情景式教学方法,更应该成为我们孩子们的学习方法。

  在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的时候如果我们可以引进我们的生活情景,孩子们会在学习中被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原有的知识储备,增强孩子们对知识的理解。因为孩子们熟悉身边的事物所以对可以迁移的知识会有亲切感和渴求度。

  情景式教学就是为了帮助孩子们认识生活和理解知识,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和生活实践中创立一种更加有效的沟通。

  “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勇于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是实践式的学习方式。我们的教学内容应该可以在生活中得到实践。换一种说法,实践可以将一些抽象的知识体系丰富为一种可见的活动,便于学习者的理解和应用,增加学习者的学习情趣,最终形成“抽象知识——实践深化——加深认识——优化知识”的良性循环。

  学生也是有差异的,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到学生差异,然后在进行教学。怎样弥补学生的差异和学生的不同呢?那就是阅读。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当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后孩子们子让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会如鱼得水。

  阅读就是在给孩子们开创一条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6

  语文教学中,该怎样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

  一、明确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要求

  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立(基础)、自为(实质)、自律(保证)。具体表现为:学生参与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参与制定学习计划,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生自己发现认识解决问题,发展思维,掌握方法,养成习惯。有自己的情感投入和体验,并以之激发自己学语文、用语文,自己能在语文实践中及时反思并调整学习活动。合作学习要求明确共同的任务,要求学生积极承担个人的责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支持和配合,共同完成任务,要求师生共同评估学习活动,寻求改善途径。合作学习不仅要求掌握合作的学习方式,更要培养合作的生活态度。探究学习着重探索和研究。探究学习要求在语文实践中,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重要现象,在对重要现象的观察体验感悟中,有针对性的所及与处理相关信息,在对问题的探索认识体验感悟的过程中,积极表达交流,逐步形成,并呈现、说明、评价和检验探究解惑,在探究学习中掌握防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特别是发展实践创新和探索进去精神。

  二、正确认识自主合作探究的对立面

  对立面包括教师的指导性学习,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强化学生的学习的主体地位,要对学生惊醒必要的指导和要小的帮助。包括使他们明了学习目标和内容,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涉及语文学习活动,发现所学知识的意义和价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反思评价学习过程和结果。合作学习的对应面是学生的个体学习。合作学习钱,个体都应对学习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这样,合作学习才会有知识和经验的新的建构。探究学习的对应面是学生的接受学习。如果接受学习中学习者是主动地,能够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建立实质的联系,就是有意义的。

  三、在综合性学习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7

  暑期全员培训结束后不久,就领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这是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由学校统一配发的课标书籍。曾经自己也买过《课程标准(2011年版)》,但是没有详细读过。因为此次暑期全员培训有一个微型讲座,也在网上看了很多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但就像王崧舟老师说,当我们听别人的解读时,已经是二手货了,缺失了自己的理解,还是要自己一字一句去认真品读。于是假期里,我把2011年版的和2022年版的来对比读,看看这十年的时间,我们有了哪些新的改革方向。

  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

  与2011年版不同的是,这一次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落实劳动教育。反映时代特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就课程性质的表述而言,两者都有提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特别强调:语文课程应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由此可见,语文课程性质的具体表述,就是围绕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文化自信展开的。而这一点也是在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没有提到的。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的环境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我们需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文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8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化了课程育人的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通过学习,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使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今后的教学活动实施有了更多的思考及指导作用。

  总体来说,两版的课标内容,基本没有变,即各个学段对语文基本知识、能力的要求的标准没有变。学习新课标结合实际教学,让我感到变化比较大的就是从三年级教科书开始,每个单元设有“导语”,在单元导语中明确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这样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注重语文要素的落实,及时优化调整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新课程理念注重阅读教学,阅读是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语文训练,它符合语言文字学习的特点,“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途径,忽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源之水。我感觉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孩子们课外阅读书目的数量及程度鼓励力度不够,缺乏一定的评价方法。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改正,争取提高自己的阅读教学。

  我将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到遵循课标精神,尊重教学实际,用好统编教材。在新课标的引领下,领悟精神,和学生共同成长。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9

  怎样理解“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

  我的一点想法是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是什么?怎样加强课程内容的整合?

  语文课程的内容时代性怎样突出呢?课标中是这样解释——充分吸收语言、文学研究新成果,关注数字时代语言生活的新发展,体现学习资源的新变化。在这里我想的是,我们应该在自己的课程中突出一些现在流行的内容,如果说我们还是在唱老调子,那么就很难吸引学生。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极为发达的社会,社会信息的流通也更加快速,每一个人都在很快的接受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所以如果说我们的课堂内容和当今的文化没有一点点联系,我们的课堂又应该怎样吸引学生呢?

  我们的教学中必须引进当今的一些文化元素。比如说在课前听一些当今流行的网络音乐。《孤勇者》就是很好的音乐。我们也可以自己制作一些小视频进行播放。小视频是当今文化信息流通最便捷的方式,快手和抖音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交流平台。所以自己制作一些小视频,尤其是带上小视频中的一些最被大众所喜欢的元素,一下子就可以拉近师生距离。

  我们播放音乐也好,制作视频也好,并不是没有原则的,而是需要在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上进行把握,只是表现形式上有所变化。

  现在的孩子也很喜欢动漫,如果我们可以将这样的形式加以修订引入课堂,也是对孩子们的帮助。这种帮助不仅仅是提升孩子们的注意力,还可以启发学生全面地认识动漫作品。孩子们喜欢《斗罗大陆》,而老师们一直在帮助孩子们“戒掉”。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一种文学存在,就一定有它的理由。以《斗罗大陆》为主的网络文学作品存在在当下一定有它们的理由,并且这一种文学作品并不是像火星文一样一年两年就会很快消失,而是已经存在了十几年的文学现象,所以我们的孩子们有理由去辨别和认识是这一文学现象。现在这些文学作品已经有了很大的市场,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学会辨别,并从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或者是自己能够辩证的文学作品。

  对于网络文学和手机我一直认为我们应该学习大禹治水。

  我想时代性也不一定就是指这个时代的时代性,应该是每一个时代的时代性作品。我们学习戏剧和文学一定避不开八大样板戏,这八个样板戏是非常完美的。所以每一个时代的时代性文学作品一定是每一个时代最独特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我们应该学习。但是绝对不能学习虚假的文学作品。比方说“某某救母”。

  我们这个时代最具与代表性的作品是什么?我想无疑就是当今的。所以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一定是重中之重。我们的教材一定要强调内容的典范性。比方说,《山海情》就是非常好的脱贫攻坚文学作品,我认为这一类的文学作品应该入选到我们的教材中,因为现代有很多孩子并不知道什么是脱贫攻坚,也不明白什么是全面小康,更不明白什么是“两步走战略”,也不知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该在我们的课本中渗透,不仅要让中华民族的伟大战役记录史册,而且还应该让孩子们知道并流传。我们的教材在选文中也是精选文质兼美的作品。对于一些有歧义的文学作品不应该选择,对一些影响价值观念的文学应该尽快删除。所以,我们的选择内容一定要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重视价值取向,突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知识源于生活,我们的知识只有在生活中被应用,我们的知识才会具有无比强大的吸引力。所以我们的知识应该在我们的课堂上还原到我们的生活中,这就是情景教学之一。语文可以还原,比方一个词语的含义,我们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国大胜阿联酋”“中国大败阿联酋”不同的语言文字在不同的环境中就有不同的含义,这是国外文学所没有的。数学也可以。我们可以将我们的数学思维延伸到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题本身就是一个推理问题,所以生活中的推理是不是可以好好地用一下呢?

  每一个学科都不是单独存在的,我们应该将我们的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融合。有很多老师反映学科知识过于难,很难让孩子们理解,其实我们可以将我们的学科知识相互融合,还原知识的本来面目,就可以促进知识的学习。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10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广泛、最复杂、最崇高和最必要的艺术。”因此,要想把教育做得好,就要不断地学习。时代在飞速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教育理念也要与时俱进。这两周在学校的组织下,我深入学习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的主要内容和变化,感觉收获很大,触动很深。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学习的收获。

  一、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我会有效结合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每次深入的学习相信都有收获和提高,今后我还会多多学习教育理论,充实自己,使自己永远对课堂充满激情和梦想。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11

  我反复认真地观看吴老师的视频,从中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其中我重点关注了学习单元,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在教学建议上吴教授强调

  1、目标确定:立足核心素养,彰显教学目标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

  2、内容选择: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

  3、活动设计: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4、时代要求: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孩子的教育不是——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的老师细心、耐心地教导、引领。但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会出现了更多让人们感到高兴的事情。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才会真正地发出金子——般的光彩,语文教学才会真正的姓“语”。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12

  “新课标”的实施确实是给日常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以下是我学习新课标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第1页共11页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现代教师不再比喻为“一桶水”,而应当被比喻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

  二、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生活数学,切实提高数学素养。

  在应试教育面前,我们的数学教育工作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抓尖子生,忽视“学困生”的现象,这即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严重影响着整体数学素养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重心下移,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才能做到“水涨船高”,学生智力存在着差异这是客观的,我们要分层要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他的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获得成功。

  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合作、希看、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牢牢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13

  今天聆听了新的课程标准,受益颇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强调了语文教育的奠基地位。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钻研教材,掌握修辞和语法的应用。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的语感,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对语言文字具有深厚的感情,才能得心应手的去运用语言文字,具体表现就是在写作方面,一篇习作的好与差,就能充分体现出了对汉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的高度。

  因此在教学中还要继续坚持以学生自主读练为主,课堂上多读、多写、多积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就是让学生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真实的语言运用中表现出来的,故而彻底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我们也要结合改革,具有真实的学习情景,统整学习主题,做到真正的实践。要相信孩子能行,充分让孩子具有文化自信,切实有效的去运用语言文字,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语文是一个海阔天空的大世界,只有大量阅读才能接受高尚情感的浸润和启迪。

  愿每个孩子都能自由并快乐的畅游在阅读的世界里。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14

  国家最近发布了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4月30日上午听了主讲专家郑国民教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主要内容和变化》的专题讲座后受益匪浅。

  通过对比2011年版本的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标准对教师如何教有了更具体更细致的指导,下面谈谈以下两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新增了核心素养内涵。2022年版本的课程标准对于什么是核心素养作了一个具体的界定,分为四个部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新。这也给我们教师在组织设计教学内容指明了方向,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围绕这四个部分创设真实的语文情境,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二,新增了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是指在真实情境下,确定与语文核心素养生成、发展、提升相关的人文主题,组织学习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自主活动,自己去体验环境,完成任务,发展个性,增长思维能力,形成理解、应用系统。根据各个学段特点,学习任务群分为三层,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两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这也是今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方向。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新时代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将义不容辞的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全面落实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时代新人。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15

  语文新课标新增了6个语文学习任务群,其中在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增加了整本书阅读任务。

  学段要求中,将每学段的“阅读”改为“阅读与鉴赏”。

  我区课外阅读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的制定就与语文新课标整本书阅读主旨相切合,非常实用。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定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就整本书阅读教学,浅谈一下我班的做法:

  首先,我校以校本课程的形式,每周三节校本课程充分保障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根据阅读兴趣自由选择合适的图书

  再次,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我班以读写绘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通过“读书分享会”、“我是故事大王”、“绘制整本书思维导图”、“读书笔记我最棒”、“大手拉小手亲子共阅读”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增加学生阅读兴趣。

  还要及时评价表彰,通过每月一次的整本书阅读小学士、阅读小硕士,阅读小博士评选活动以及“坚持之星”评选活动,激励学生坚持阅读,强化阅读习惯。

  以下是我班级活动的部分图片缩影。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1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2001版和2011版有了很大的变化,如:课程目标分学段的要求由原来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变为“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交流与表达”和“梳理与探究”。通过仔细对比阅读,我发现“阅读与鉴赏”大致等同于以前版本的“阅读”目标,“交流与表达”则整合了前版本的“写话/习作”和“口语交际”,而“梳理与探究”则可以算是以前“综合性学习”的升级版了。

  以第二学段的“梳理与探究”目标为例,2022版课程标准要求“尝试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尝试用表格、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介,呈现自己的观察与探究所得。”“尝试运用语文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这几点要求都是以前版本的课标中所没有的,尤其是“跨学科学习”,让我联想到了四年级阶段性检测中的题目,在数学中出现“詹天佑开凿隧道的课文片段”,语文中则出现“根据售票方法计算买票费用”的题目,学科融合、跨学科学习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其实许多问题是很难只用一个学科的知识就能解决的,例如生病吃药,我们既要看得懂说明书,有时又要能根据年龄和体重计算出需要服用的剂量。又如照食谱制作美食,既要能看懂步骤,又要根据食材和调料比例进行称量。

  因此,四年级下册教材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便提出了如下要求:“可以配上插图,还可以用书法形式展示喜欢的诗”,教师在指导学生编小诗集时,就可以引导学生用擅长的方式去设计,鼓励学生用表格的形式给收集到的诗歌分类、用配图、书法或者朗诵的形式去展示自己喜欢的诗。

  学习分学科,而生活不分学科,我们培养学生,就是为了让他们将来能更好的生活和创造,去适应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精选1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新课标研修心得范文(精选12篇)09-30

初中语文新课标的心得体会10-09

2020学习《初中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11-27

初中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08-12

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07-14

2022初中语文新课标的心得体会09-20

初中语文新课标培训总结01-11

2020学习《初中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范文11-28

初中语文新课标的学习心得体会01-11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精选16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精选1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1

  2022年语文新课程标准做了比较多的调整,增加和细化了许多项目。

  一、育人目标更适应时代。从“双基”——“三维目标”——“核心素养”的变化过程看,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更注重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在复杂问题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灵活、自信、专注、合作的良好品质。

  二、体现了时代性。比如网络、“双减”等,充分利用课后服务,开足开齐课程:书法、劳动、综合实践、特色地方课程等,发展学生特长,强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主阵地的地位。

  三、重视对德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文化传统的教育。

  四、关注教师的成长。教师是课程标准实施的主力军,新课标的指导方案从“教什么”、“学什么”到“怎么教”、“怎么学”再到“学的怎样”、“结果怎样”,都更加具明确具体。

  总之,在新课标面前,作为课程标准的领跑者的一线教师,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充分理解课标,创造性的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自己的专业尊严和职业幸福感。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2

  今天上午,我通过线上培训,认真聆听了郑国民老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主要内容和变化。在这次培训前我认真学习了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通过这次培训学习,对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课程标准有了一些新思考。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

  1、价值引领,以文化人。

  2、素养为纲、任务导向。

  3、立足生活、实践主线。

  4、强调情景、主题统整。

  课程修订的主要思路。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的培养要求,强化课程思想性。为保证思想性、科学性,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政治和专业双重把关。

  郑老师对“语文核心素养”这个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一种课程理念(语文素养改为核心素养)。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突出语文课程“语言”性质,强调思维、审美、文化(包括三种文化),提出核心素养概念(原称语文素养),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强化了语文课程思想性,这是核心理念。四大核心素养。四大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语言运用是核心素养的基础,对其他素养起关键作用。四大核心素养整体协调发展。

  这次的学习收获最大的还是郑老师提到的“学习任务群”,包括基础型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核心素养是学习任务群之魂。

  在这里郑老师老师重点解析了“跨学科学习”: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这次新课标的修订,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对整本书阅读的评价,课标中也明确提出了建议,从评价依据、评价方式等方面加强了过程性评价。在“教学提示”中提出,“注意考察阅读整本书的全过程,以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方法和读书笔记等为依据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围绕读书的主要环节编制评价量表,制作阅读反思单,引导学生从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改进。”在“评价建议”中提出,“应关注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的阶段性评价,采用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会、读书分享会等方式引导学生高质量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结合自己目前正在整理的《1+x多元阅读》课题,新课标给我指明了方向,指导我在关注学生整本书阅读方面的教育方式。目前,我区的语文试题中就有整本书阅读考察的试题,考试不能再是上网找知识点,而是引导学生耐心读完整本书。

  对于如何落实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我有以下思考:

  1、围绕语文课程三大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全面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把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基础和重点,抓好落实。

  2、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结构,以六大学习任务群为依据安排教学内容,在单元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3、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四学段学业质量标准,保证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

  4、加强学习,强化语文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把语文课程标准落到实处。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3

  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终于颁布了。与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比较,修订的力度,变化之大,有目共睹。

  新课标下,从“综合性学习”到“跨学科学习”——2022年版课标有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增加了以学习任务群形式呈现的“课程内容”,在“课程目标|”部分,也以与原来的版本不同的四类语文实践活动来表述。2022年版的语文实践活动领域与前面两个版本的语文学习领域,“识字与写字”是一致的,阅读与鉴赏基本对应了“阅读”,“表达与交流”对应的基本是“写话/习作/写作”和“口语交际”,

  显然,2022年版中的梳理与探究板块的目标指向,比2011年版“综合性学习”板块多了一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第1条关于字词的梳理与探究。2022年版的“课程内容”部分的六个学习任务群中的跨学科学习的第二学段描述:

  (1)尝试运用科学、艺术、信息科技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富有创意地设计和呈现朗诵会、故事会、戏剧节等校园活动。

  (2)参观物质文化遗产,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传统节日节气、民俗风情、民间工艺、历史和传说等;探寻日常生活中的龙凤、松竹梅兰等中华文化意象。积极参加学校、社区举办的文化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获得多样的文化体验。

  (3)选择自己发现和关心的日常语言、行为、校园卫生、交通安全、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尝试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与同学交流。

  2022年版课标提出“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语言能力”。2022年版课标明确提出了“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而不仅仅是“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这就是“跨学科学习”与“综合性学习”最直观的区别。原来,没有了“综合性学习”,是因为有了“跨学科学习”。

  为什么要强调“跨学科学习?

  生活和工作常识告诉我们,解决一个真实的问题,是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仅仅运用某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是力所不逮的。简单地说,现实生活不是按学科划分的,融会贯通才能生存、生活和创造。重视跨学科学习,是最大限度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需要。参考各国课程标准,就会发现,实现学科内部的有机结合和学科外部的融通,突破学科界限,是一种课程建设和实施的倾向。通过寻找、发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在内容、主题、能力等维度的深度关系,建构跨学科学习立体化网络,可以更好地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跨学科学习不仅是新时代语文课程内容的应然选择,也是各学科的应然选择,这在《语文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有明确的表述: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以往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而跨学科学习”,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以语文学习为基础,开展跨学科的学习活动,联结课内外、校内外活动,围绕学科内外、社会生活中的话题,进行探究活动。跨学科学习注重真实情境中的活动与体验、问题与探究、设计与表达,发展问题解决、团队合作、实践创新等综合素养。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4

  随着“双减”政策的到来,我们的“新课改”也是一轮接一轮的有序进行着。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正式出台了,它如一缕微风迎面而至,给疫情下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空气,让我们的教学有了新的改观,大家如获珍宝似的开心不已,学校也开展了学习新课标活动,我们语文组的全体教师对新课标进行了集体学习、共同讨论、个人自学,并对新课标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大家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通过这次学习,我不仅领悟到了语文教学的方法,还知道了自己今后在教学中的奋斗目标,加深了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使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现将自己的一点学习体会和大家分享,不妥之处欢迎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认真钻研新课标,领会课改精神。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让每个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观察、参与社会的生活能力,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课堂形势,让孩子们在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乐中学,我们更要认真研读新课标,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语文课堂成为孩子的乐园。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本次课改不再将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放在首位,而是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自觉获取知识。

  二、根据各学段要求,完成教育任务。

  每个人所带的学段不同,所要掌握的内容也不同,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要了解各学段的学情,如: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语文水平。新课标让我的教学目的更加明确,也给我指明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我的课堂教学更加游刃有余、有的放矢。

  三、树立新的教师观。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转变,教师角色也随着发生变化。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果教师的思想观念不转变,制定再完美的计划也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从教导者转变为倾听者、服务者、组织者、引导者、陪伴者和参与者,想学生所想,解学生所难,这样才能将学生与教师融为一体,逐步把学生塑造成为自主学习者。

  四、创建属于自己的特色语文课堂。

  在“双减”的政策下,老师要转变以前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在上课之前,必须做到“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也就是说,要想上好一节有特色的语文课,不论是在教材的编写意图、重点难点上都要细心研读课标,吃透教材;接着就是学生方面,要想上好一节有特色的语文课,学生才是问题的关键,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教材,去探索学生将会怎么学,从而制定出属于自己的教学计划。最后,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所以,要想上好一节有特色的语文课,不论是采用小组合作交流、问题教学、启发式教学、多媒体直观教学,还是奖励机制、自主学习法,只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课后多总结、多反思,久而久之,慢慢就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也就有了属于自己的特色语文课堂。

  五、与时俱进,成为终身的学习者。

  人常说:“活到老,学到老”,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要顺应时代要求,走进新课程,学习新理念,实现课程目标,学习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以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去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学科是一门育人的学科,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还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作为一线语文老师,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将坚持终身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领悟其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和学生共同成长,让自己的语文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再上一个新台阶。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5

  2022年版新课标发布后,最大的变化之一便是情境式学习和实践式学习。

  在课程理念中也提及到了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是情景式的学习方式。课标是这样解释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景式的学习方法是教师为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主动地给孩子们营造一种以形象为主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的具体的场景,并借此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体验,从而帮助孩子们认识、学习的学习方法。

  我们通常认为,科学合理的情景式学习方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更有利于孩子们的学习,最为主要的是可以减轻孩子们的厌学压力,持续性的吸引孩子们的学习注意力。

  不论哪个年级的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我们也常听一些孩子们说道——某某老师喜欢讲故事,不喜欢上课,但是我们的成绩却很好。这就是情景式学习方法的有效性。孩子们容易被故事吸引,从而注意力提升,全神贯注的进行学习,也会充满兴趣的去完成我们的作业任务。所以讲故事,是我们语文老师常用的一种情景式教学方法,更应该成为我们孩子们的学习方法。

  在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的时候如果我们可以引进我们的生活情景,孩子们会在学习中被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原有的知识储备,增强孩子们对知识的理解。因为孩子们熟悉身边的事物所以对可以迁移的知识会有亲切感和渴求度。

  情景式教学就是为了帮助孩子们认识生活和理解知识,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和生活实践中创立一种更加有效的沟通。

  “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勇于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是实践式的学习方式。我们的教学内容应该可以在生活中得到实践。换一种说法,实践可以将一些抽象的知识体系丰富为一种可见的活动,便于学习者的理解和应用,增加学习者的学习情趣,最终形成“抽象知识——实践深化——加深认识——优化知识”的良性循环。

  学生也是有差异的,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到学生差异,然后在进行教学。怎样弥补学生的差异和学生的不同呢?那就是阅读。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当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后孩子们子让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会如鱼得水。

  阅读就是在给孩子们开创一条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6

  语文教学中,该怎样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

  一、明确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要求

  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立(基础)、自为(实质)、自律(保证)。具体表现为:学生参与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参与制定学习计划,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生自己发现认识解决问题,发展思维,掌握方法,养成习惯。有自己的情感投入和体验,并以之激发自己学语文、用语文,自己能在语文实践中及时反思并调整学习活动。合作学习要求明确共同的任务,要求学生积极承担个人的责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支持和配合,共同完成任务,要求师生共同评估学习活动,寻求改善途径。合作学习不仅要求掌握合作的学习方式,更要培养合作的生活态度。探究学习着重探索和研究。探究学习要求在语文实践中,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重要现象,在对重要现象的观察体验感悟中,有针对性的所及与处理相关信息,在对问题的探索认识体验感悟的过程中,积极表达交流,逐步形成,并呈现、说明、评价和检验探究解惑,在探究学习中掌握防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特别是发展实践创新和探索进去精神。

  二、正确认识自主合作探究的对立面

  对立面包括教师的指导性学习,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强化学生的学习的主体地位,要对学生惊醒必要的指导和要小的帮助。包括使他们明了学习目标和内容,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涉及语文学习活动,发现所学知识的意义和价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反思评价学习过程和结果。合作学习的对应面是学生的个体学习。合作学习钱,个体都应对学习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这样,合作学习才会有知识和经验的新的建构。探究学习的对应面是学生的接受学习。如果接受学习中学习者是主动地,能够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建立实质的联系,就是有意义的。

  三、在综合性学习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7

  暑期全员培训结束后不久,就领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这是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由学校统一配发的课标书籍。曾经自己也买过《课程标准(2011年版)》,但是没有详细读过。因为此次暑期全员培训有一个微型讲座,也在网上看了很多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但就像王崧舟老师说,当我们听别人的解读时,已经是二手货了,缺失了自己的理解,还是要自己一字一句去认真品读。于是假期里,我把2011年版的和2022年版的来对比读,看看这十年的时间,我们有了哪些新的改革方向。

  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

  与2011年版不同的是,这一次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落实劳动教育。反映时代特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就课程性质的表述而言,两者都有提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特别强调:语文课程应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由此可见,语文课程性质的具体表述,就是围绕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文化自信展开的。而这一点也是在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没有提到的。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的环境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我们需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文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8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化了课程育人的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通过学习,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使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今后的教学活动实施有了更多的思考及指导作用。

  总体来说,两版的课标内容,基本没有变,即各个学段对语文基本知识、能力的要求的标准没有变。学习新课标结合实际教学,让我感到变化比较大的就是从三年级教科书开始,每个单元设有“导语”,在单元导语中明确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这样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注重语文要素的落实,及时优化调整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新课程理念注重阅读教学,阅读是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语文训练,它符合语言文字学习的特点,“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途径,忽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源之水。我感觉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孩子们课外阅读书目的数量及程度鼓励力度不够,缺乏一定的评价方法。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改正,争取提高自己的阅读教学。

  我将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到遵循课标精神,尊重教学实际,用好统编教材。在新课标的引领下,领悟精神,和学生共同成长。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9

  怎样理解“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

  我的一点想法是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是什么?怎样加强课程内容的整合?

  语文课程的内容时代性怎样突出呢?课标中是这样解释——充分吸收语言、文学研究新成果,关注数字时代语言生活的新发展,体现学习资源的新变化。在这里我想的是,我们应该在自己的课程中突出一些现在流行的内容,如果说我们还是在唱老调子,那么就很难吸引学生。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极为发达的社会,社会信息的流通也更加快速,每一个人都在很快的接受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所以如果说我们的课堂内容和当今的文化没有一点点联系,我们的课堂又应该怎样吸引学生呢?

  我们的教学中必须引进当今的一些文化元素。比如说在课前听一些当今流行的网络音乐。《孤勇者》就是很好的音乐。我们也可以自己制作一些小视频进行播放。小视频是当今文化信息流通最便捷的方式,快手和抖音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交流平台。所以自己制作一些小视频,尤其是带上小视频中的一些最被大众所喜欢的元素,一下子就可以拉近师生距离。

  我们播放音乐也好,制作视频也好,并不是没有原则的,而是需要在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上进行把握,只是表现形式上有所变化。

  现在的孩子也很喜欢动漫,如果我们可以将这样的形式加以修订引入课堂,也是对孩子们的帮助。这种帮助不仅仅是提升孩子们的注意力,还可以启发学生全面地认识动漫作品。孩子们喜欢《斗罗大陆》,而老师们一直在帮助孩子们“戒掉”。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一种文学存在,就一定有它的理由。以《斗罗大陆》为主的网络文学作品存在在当下一定有它们的理由,并且这一种文学作品并不是像火星文一样一年两年就会很快消失,而是已经存在了十几年的文学现象,所以我们的孩子们有理由去辨别和认识是这一文学现象。现在这些文学作品已经有了很大的市场,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学会辨别,并从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或者是自己能够辩证的文学作品。

  对于网络文学和手机我一直认为我们应该学习大禹治水。

  我想时代性也不一定就是指这个时代的时代性,应该是每一个时代的时代性作品。我们学习戏剧和文学一定避不开八大样板戏,这八个样板戏是非常完美的。所以每一个时代的时代性文学作品一定是每一个时代最独特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我们应该学习。但是绝对不能学习虚假的文学作品。比方说“某某救母”。

  我们这个时代最具与代表性的作品是什么?我想无疑就是当今的。所以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一定是重中之重。我们的教材一定要强调内容的典范性。比方说,《山海情》就是非常好的脱贫攻坚文学作品,我认为这一类的文学作品应该入选到我们的教材中,因为现代有很多孩子并不知道什么是脱贫攻坚,也不明白什么是全面小康,更不明白什么是“两步走战略”,也不知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该在我们的课本中渗透,不仅要让中华民族的伟大战役记录史册,而且还应该让孩子们知道并流传。我们的教材在选文中也是精选文质兼美的作品。对于一些有歧义的文学作品不应该选择,对一些影响价值观念的文学应该尽快删除。所以,我们的选择内容一定要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重视价值取向,突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知识源于生活,我们的知识只有在生活中被应用,我们的知识才会具有无比强大的吸引力。所以我们的知识应该在我们的课堂上还原到我们的生活中,这就是情景教学之一。语文可以还原,比方一个词语的含义,我们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国大胜阿联酋”“中国大败阿联酋”不同的语言文字在不同的环境中就有不同的含义,这是国外文学所没有的。数学也可以。我们可以将我们的数学思维延伸到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题本身就是一个推理问题,所以生活中的推理是不是可以好好地用一下呢?

  每一个学科都不是单独存在的,我们应该将我们的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融合。有很多老师反映学科知识过于难,很难让孩子们理解,其实我们可以将我们的学科知识相互融合,还原知识的本来面目,就可以促进知识的学习。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10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广泛、最复杂、最崇高和最必要的艺术。”因此,要想把教育做得好,就要不断地学习。时代在飞速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教育理念也要与时俱进。这两周在学校的组织下,我深入学习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的主要内容和变化,感觉收获很大,触动很深。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学习的收获。

  一、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我会有效结合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每次深入的学习相信都有收获和提高,今后我还会多多学习教育理论,充实自己,使自己永远对课堂充满激情和梦想。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11

  我反复认真地观看吴老师的视频,从中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其中我重点关注了学习单元,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在教学建议上吴教授强调

  1、目标确定:立足核心素养,彰显教学目标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

  2、内容选择: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

  3、活动设计: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4、时代要求: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孩子的教育不是——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的老师细心、耐心地教导、引领。但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会出现了更多让人们感到高兴的事情。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才会真正地发出金子——般的光彩,语文教学才会真正的姓“语”。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12

  “新课标”的实施确实是给日常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以下是我学习新课标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第1页共11页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现代教师不再比喻为“一桶水”,而应当被比喻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

  二、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生活数学,切实提高数学素养。

  在应试教育面前,我们的数学教育工作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抓尖子生,忽视“学困生”的现象,这即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严重影响着整体数学素养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重心下移,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才能做到“水涨船高”,学生智力存在着差异这是客观的,我们要分层要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他的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获得成功。

  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合作、希看、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牢牢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13

  今天聆听了新的课程标准,受益颇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强调了语文教育的奠基地位。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钻研教材,掌握修辞和语法的应用。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的语感,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对语言文字具有深厚的感情,才能得心应手的去运用语言文字,具体表现就是在写作方面,一篇习作的好与差,就能充分体现出了对汉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的高度。

  因此在教学中还要继续坚持以学生自主读练为主,课堂上多读、多写、多积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就是让学生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真实的语言运用中表现出来的,故而彻底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我们也要结合改革,具有真实的学习情景,统整学习主题,做到真正的实践。要相信孩子能行,充分让孩子具有文化自信,切实有效的去运用语言文字,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语文是一个海阔天空的大世界,只有大量阅读才能接受高尚情感的浸润和启迪。

  愿每个孩子都能自由并快乐的畅游在阅读的世界里。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14

  国家最近发布了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4月30日上午听了主讲专家郑国民教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主要内容和变化》的专题讲座后受益匪浅。

  通过对比2011年版本的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标准对教师如何教有了更具体更细致的指导,下面谈谈以下两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新增了核心素养内涵。2022年版本的课程标准对于什么是核心素养作了一个具体的界定,分为四个部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新。这也给我们教师在组织设计教学内容指明了方向,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围绕这四个部分创设真实的语文情境,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二,新增了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是指在真实情境下,确定与语文核心素养生成、发展、提升相关的人文主题,组织学习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自主活动,自己去体验环境,完成任务,发展个性,增长思维能力,形成理解、应用系统。根据各个学段特点,学习任务群分为三层,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两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这也是今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方向。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新时代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将义不容辞的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全面落实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时代新人。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15

  语文新课标新增了6个语文学习任务群,其中在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增加了整本书阅读任务。

  学段要求中,将每学段的“阅读”改为“阅读与鉴赏”。

  我区课外阅读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的制定就与语文新课标整本书阅读主旨相切合,非常实用。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定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就整本书阅读教学,浅谈一下我班的做法:

  首先,我校以校本课程的形式,每周三节校本课程充分保障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根据阅读兴趣自由选择合适的图书

  再次,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我班以读写绘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通过“读书分享会”、“我是故事大王”、“绘制整本书思维导图”、“读书笔记我最棒”、“大手拉小手亲子共阅读”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增加学生阅读兴趣。

  还要及时评价表彰,通过每月一次的整本书阅读小学士、阅读小硕士,阅读小博士评选活动以及“坚持之星”评选活动,激励学生坚持阅读,强化阅读习惯。

  以下是我班级活动的部分图片缩影。

  初中语文新课标个人心得1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2001版和2011版有了很大的变化,如:课程目标分学段的要求由原来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变为“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交流与表达”和“梳理与探究”。通过仔细对比阅读,我发现“阅读与鉴赏”大致等同于以前版本的“阅读”目标,“交流与表达”则整合了前版本的“写话/习作”和“口语交际”,而“梳理与探究”则可以算是以前“综合性学习”的升级版了。

  以第二学段的“梳理与探究”目标为例,2022版课程标准要求“尝试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尝试用表格、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介,呈现自己的观察与探究所得。”“尝试运用语文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这几点要求都是以前版本的课标中所没有的,尤其是“跨学科学习”,让我联想到了四年级阶段性检测中的题目,在数学中出现“詹天佑开凿隧道的课文片段”,语文中则出现“根据售票方法计算买票费用”的题目,学科融合、跨学科学习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其实许多问题是很难只用一个学科的知识就能解决的,例如生病吃药,我们既要看得懂说明书,有时又要能根据年龄和体重计算出需要服用的剂量。又如照食谱制作美食,既要能看懂步骤,又要根据食材和调料比例进行称量。

  因此,四年级下册教材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便提出了如下要求:“可以配上插图,还可以用书法形式展示喜欢的诗”,教师在指导学生编小诗集时,就可以引导学生用擅长的方式去设计,鼓励学生用表格的形式给收集到的诗歌分类、用配图、书法或者朗诵的形式去展示自己喜欢的诗。

  学习分学科,而生活不分学科,我们培养学生,就是为了让他们将来能更好的生活和创造,去适应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