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周恩来故居心得体会(精选5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参观周恩来故居心得体会(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参观周恩来故居心得体会1
我和爸爸妈妈做大巴车来到周恩来故居。
进入大门,我第一个看见的就是周恩来童年读书房,书房的桌子上有一本书,可见,周总理小时候是多么爱学习呀,这让我想起周总理说的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紧接着是周总理的诞生地,周总理1898年3月5日诞生在这里,并在故乡度过了12个春秋,于1910年赴东北伯父处读书,我们又游览了厨房,走着走着,就来到一个院子,院子里长有一棵观音柳。观音柳又名三春柳,它的躯干苍老劲奇,传说是观音老母净水瓶中的圣洁物,蕴涵福禄吉祥。据我所知,观音柳一到要下雨的天气是就会开出黄色的小花,真是一个天气预报家呀!你要问它的年龄,真是不说不知道,它呀,约100岁了,它还是属省二级保护古树呢!
我们从正门依次参观了正屋,院井,菜地,周恩来童年家世和故乡展览,还有中外名人学者礼赞周总理的诗词书画,以及国家历代领导人和国际友人参观周恩来故居的图片展等。这一切,记录着人民公仆周恩来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坚持真理、磊落光明的伟大一生。
时间渐渐流逝,我念念不舍的离开了啊!周恩来的故居。周恩来是我们民族的英雄。
参观周恩来故居心得体会2
这个星期天,我去参观了周恩来祖居。
我先来到了周恩来纪念广场。一进广场我就看见了一尊高大的周恩来铜像,在高大的铜像背后刻着“努力学习,精益求精”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这是周总理的一句名言。在广场旁的长廊上挂着一幅幅周总理去外国和各个国家领导人交谈时拍下的黑白照片,有周总理这位杰出的外交家,当时中国已经和近200个国家结成了朋友。
逛完了纪念广场,我又去了周恩来祖居。一走进大门,我们就来到了“百岁堂”。“百岁堂”中间也有一尊周恩来石像,栩栩如生。石像左右挂着两幅对联和周总理从小到大的照片。“百岁堂”是始建于明代的台门建筑,为周恩来总理祖辈世居。族人周王氏寿至百岁,巡抚授予“百岁堂”匾额,故名。看完了“百岁堂”的资料,我又来到了隔壁的“诵芬堂”。“诵芬堂”是周家过年过节祭祖先的地方,也是会客的场所,厅的两侧是给僮仆休息之处。接着我又去了小堂前,那里挂着一幅幅美丽的国画作品和一幅幅形态各异的书法作品,美不胜收。最后我去了二楼,那里都是卧室,一共大大小小三间,床上还铺着陈旧的棉被,难道是周总理以前盖过的!
游完了周恩来祖居使我对周总理的一生了解得更加深刻了,他是一位鞠躬尽瘁的政治家、外交家、革命家,更是我们的好总理。
参观周恩来故居心得体会3
7月18日爸爸妈妈带我去绍兴市游周总理故居。
到了大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洁白的墙壁和古老的红瓦顶。走进大厅,所有的建筑都是晚清风格的木质结构。地上铺着青石板,窗户的花纹像迷宫一样,房子两旁支撑的柱子需要两个小孩合抱在一起这么大,中间雕刻着周总理高大的石像栩栩如生,我感觉仿佛周总理正微笑的看着我们。
周围的房子重重叠叠,一眼望不到头。来到一座阁楼,一楼放着一张圆圆的餐桌,桌子上放着几个桶形状的东西,我以为是水桶,后来才知道这是绍兴特有的装饭的饭桶,还有外形像菜篮的.篮子,里面一层层隔开可以放热菜,因为厨房到饭厅的距离很远。踏着咯吱咯吱响的楼梯,来到了二楼,一眼就看见周总理小时候的照片,他的床周围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床上铺着干净但已经很破旧的蚊帐和棉被,给人一种古老陈旧的感觉。
来到厨房,有一个高高的木架子,问了才知道这是放脸盆的,架子的顶端雕刻着两条龙,仿佛要真的腾云驾雾飞上苍天。边上放着几个菜柜子。屋子最里面有个灶台,边上有个大水缸,大得可以游泳洗澡了。屋顶上垂下四根绳子,把东西吊在上面,可以防止老鼠偷吃。
周总理的起居生活很简朴,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书房大而典雅。桌上放着文房四宝,书端端正正的放在书柜里。周总理是多么喜欢看书啊。
来到绿草如荫的大花园里,周围的环境很宁静。弯弯曲曲的走廊古色古色古香,挂了很多周总理的照片,诉说着一代伟人的事迹。其中有一张照片很有趣,周总理很开心的抱着一只化妆成猴子的小孩,原来他就是演孙悟空的六小龄童。每个人都睁大眼睛看着,感受着。我也被周总理的风采深深的吸引着。
参观周恩来故居心得体会4
这个星期五,我校无年级师生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淮安,瞻仰周恩来的故居。
进入大门,我立刻被这里的景色给迷住了:小路的两旁栽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有龙爪槐,杏树。小鸟抖动彩翼,在这里搭窝筑巢。每棵树上开满了密密层层的花,靠进还能闻到一股清香呢!
我们跟着导游来到了周恩来故居的后院,在院中央有一座威风凛凛的铜像,仔细一看,原来是周总理的塑像,只见他双手叉腰,肃然伫立,眼睛炯炯有神地凝视前方,他是那样的高大,雄伟。接着来到总理的办公室,发现每样东西的前面都有一个脚踏垫。导游说,这是因为总理晚年患病,导致双腿无法走路,才这样设计的,主要作用是让他坐在那儿继续工作。接着,我们来到他的卧室,里面有一张双人床,上面有一幅很大的照片。照片上的周恩来夫妇面带微笑,仿佛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一直向前走,突然发现一口井,这口井里的水导游告诉我们是仙水,我们听了一拥而上,争着里面的水。在井旁有一棵参天大树,这棵树是榆树,大约100多岁了,是周总理小时候栽的,现在是国家2级保护树木。
周恩来是我国一代伟人,他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很大贡献。他一生正义凛然,对敌人,他横眉冷对;对人民,他满腔热忱。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应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参观周恩来故居心得体会5
周恩来总理是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威望。周恩来故居座落在江苏省淮安市城区镇淮楼西北隅三百米外的驸马巷7号门内,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清朝咸丰至光绪年间的青砖小瓦木结构平房32间,占地1960平方米。
这里是举世敬仰的周恩来总理的诞生地,是这位历史伟人一至十二岁童年生活的摇篮。如今成了国内外人士瞻仰周总理光辉一生的纪念地,是广大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历史课堂,是以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门评审确定的“百个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周恩来故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普通的老式宅院组成,东宅院临驸马埠,西宅院局巷,是曲折的三进院结构。整个建筑青砖灰瓦、古朴典雅,是典型的苏北民居的建筑风格,大门两丈见外有一座照壁,照壁后面有两棵高大的老榆树。这座老式宅院是周恩来的祖父周攀龙从浙江来淮安做官时与其二哥周骏昂合买的。周攀龙祖籍绍兴,他到苏北淮安府山阳县初为师爷,在县衙做幕友,晚年谋得山阳候补知县,不久即病故。周恩来生父周贻能曾获得过清代国学生的最高学位,但为人忠厚,长期在湖北、天津和东北等地做文书之类的小职员,工薪微薄,晚年随周恩来生活,曾在重庆做过有益于革命的工作,1942年在红岩村逝世,终年68岁。周恩来的生母万氏十二姑,是清河县万青选的爱女。他容貌端庄,精明能干,性格爽朗,善于调解纠纷。他20岁嫁到淮安与周贻能成婚,并主持了这个破落的封建家庭事务。婚后生育三子:恩来、恩溥、恩寿。
1898年3月5日晨6时左右,万氏十二姑在东宅院面南三间正房东屋,生下第一胎男孩。周贻能为新生婴儿取了个乳名“大鸾”,寄托了“神灵之精,见则天下安宁”的美好愿望,这个大鸾,就是后来成为“全党楷模”与举世敬仰的开国总理周恩来。
现在周恩来故居东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由中共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亲笔题写的“周恩来同志故居”红底金字匾额,在旭日映照下熠熠生辉。一进大门向北拐,第二进两间北屋和相连的三间东屋是周恩来幼年读书的地方。大鸾刚满五岁就入家塾念书,取学名恩来,字翔宇。与他同窗学习过的同辈兄妹有恩溥、恩硕、恩灿、龚志茹、龚志蕙等。周恩来敏而好学、博闻强记,每次背诵、认字与默写均属最优,习字也在同辈兄妹之上,深得长辈和家塾老师的褒扬。
由“读书房”向西跨过一道腰门,便是周恩来父母的三间住房,东屋是周恩来诞生的房间,西屋是父亲周贻能的书房和休息的地方,从“诞生地”向西通过一条南北走向的狭长走廊,两间“亭子间”便出现在眼前。这是周恩来的过继母亲陈三姑和蒋江氏的住房。
周恩来不满周岁时,小叔父周贻淦得了疾病不久就离开了人间,恩来就一直跟着过继母亲陈氏生活,陈氏出身于书香门第,爱好诗词、戏曲、小说和绘画,是个才学出众的女子。陈氏守寡后便把幼年的恩来当作生活的唯一希望与依靠,教他认字块、练书法,给他讲故事吟诵唐诗宋词,为他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蒋江氏,出身贫寒,为人耿直,曾教给童年周恩来不少社会常识与劳动技能。恩来九岁时不幸失去两个母亲,蒋江氏给了他慈母般的关怀,因而恩来对这位勤劳朴实的蒋江氏感情很深,一直亲切地称她为蒋妈妈。
在“亭子间”的北面,是三间祖堂屋,是当年周恩来祖父周攀龙和祖母鲁氏居住的房屋。在祖堂屋的西北边,是周家后院,有一片较大的园地,去曾有茅屋,种过瓜菜。在过继母陈氏住房后檐有一眼水井,井水清澈见底,石井栏上被绳索磨出了一道道深深的痕迹。周恩来童年时曾跟随蒋江氏蒋妈妈从这眼井里打水绕瓜种菜,对这眼水井印象很深。他在1958年接见淮安县委负责同志时还说:“我家那口水井还在吗?淮安的地下水位很高,吊桶上只要系上尺把长的绳子就能把水打上来”。
1907年周恩来的生母和过继母亲相继病逝,他的家庭也开始急剧衰落下去,生活的重担早地落到童年周恩来的身上,他从家庭由盛到衰的境况中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也从此埋下了摧毁旧世界的种子,1910年,十二岁的周恩来被四伯父周贻赓接到东北去读书。大鸾从这儿起飞了,到更广阔的宇宙中翱翔。他离开故居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人类最壮丽的事业——共产主义!
故居西宅院原是周恩来二伯祖父的住房,大门南向,面朝局巷,现巳辟为“周恩来和邓颖超纪念展览陈列室”,分“周恩来童年”、“家世”、“故乡”、“怀念”、“名人字画”(周恩来书画苑)、“邓颖超光辉的一生”、“周恩来外祖父万家字画展”等七个展厅,恩来离开淮安后虽然从未回来过,他对大运河滋润过的故乡这块土地,对淮安人民的感情却很深,对故乡的建设一直十分关心。在展出的文物中就有他给淮安县委的题词、写给县委负责同志的亲笔信及为《淮安日报》题写的报头等。看到这些珍贵文物,更加激起故乡人民对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深切怀念。
早在解放初期,淮安县委就对周恩来故居中行将坍塌的房舍进行了初步维修,以表达故乡人民的愿望。可是,当周总理得知这件事后立即写信给淮安县委,制止今后再作维修,并询问了修缮经费的数目,很快用自己的工资偿付了这笔维修费。并一再告诫在淮亲属,不准说出他住过的房屋,在故居不要挂他的照片。当他听说不断有人瞻仰旧居时,就对亲属说:"把房子拆掉,就没人去了"。1958年和1960年,周总理关于处理旧居的三条指示:
一、不要让人去参观;
二、不准动员住在里面的居民搬家;
三、房子坏了不准维修。
周恩来总理在处理故居这件事上所表现出的高风亮节,本身就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参观周恩来故居心得体会(精选5篇)】相关文章:
参观老舍故居有感作文08-19
参观鲁迅故居作文2篇01-06
参观鲁迅故居作文(4篇)12-06
参观老舍故居有感作文800字09-30
参观鲁迅的故居400字作文07-08
关于周恩来经典名言名句-周恩来12-25
四年级学生参观鲁迅故居有感800字12-30
文天祥故居11-08
杨玉环故居10-28
杨贵妃故居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