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2-02-24 12:39:57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1

  通过这几天在学校崇德楼听老师们讲课,我深深地体会到做人的道理。老师们讲了一个又一个富有意义的故事,给我的启发很大。

  在我4岁那年,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得了重感冒,不停地咳嗽,爸爸妈妈担心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匆匆忙忙地带我去医院。一路上,街道静悄悄的,人们都沉浸在睡梦中,爸爸妈妈不管自己有多困,只是在担心我。到了医院,爸爸妈妈已经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医生检查之后说:“发高烧了,40度,必须打一针,然后吃药,多注意喝水和休息,过几天就好了。”听了医生的话,爸爸妈妈才松了一口气,心中那块沉甸甸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了。我们按医生开的方子去药店抓药。回到家里,妈妈照顾我,爸爸去熬药。他们已经忙得汗流浃背却不辞辛苦,看着爸爸妈妈一副憔悴的样子,我非常心痛,也非常感动,因为我有这么关心我、爱我的爸爸妈妈。

  要学会感恩父母,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含辛茹苦地抚养我们长大,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是他们告诉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当我们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时,是他们耐心地交道我们,给我们分析。他们不求一丝回报,从无怨言,默默奉献。难道我们不应该孝敬父母吗?难道我们不该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吗?

  我们不但要感恩父母,还要感恩老师,老师为了我们,无私奉献,每当进入深夜时,我们已经走进了甜美的梦乡,可是老师却在窗前为我们批改作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千古绝唱的诗句用来赞美老师是最适合不过了。

  我们要认真学习《弟子规》,并好好落实,做一个有崇高道德、礼貌仁爱的人,将来为社会共享我们的一份小力量,把中华传统文化与美德传承下去。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2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参观了石家庄美术馆。一进馆,首先映入眼帘儿的是这段时间展览的主题——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xx周年书法美术作品展。

  一楼的几个展厅都是书法作品,有的'是小楷,写诗词的,妈妈告诉我说是《沁园春·雪》,有的是形草,写的“八年驱倭掳、百代念英魂”“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气壮河山”等等,我一边看一边听妈妈讲,无论从书法的内容还是从书法艺术本身,都深深感受到了我们中国人不屈不挠、保家爱国的灵魂和气魄。其中我们停留时间最长的是徐光耀爷爷的书法作品展厅,因为我最喜欢根据徐爷爷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小兵张嘎》了!

  接着,我们上了二楼,只看了一眼,我就惊喜地差点跳起来。原来,二楼展览的都是徐爷爷的小说《小兵张嘎》中的插图绘画作品,只不过比书中的图大多了,不光是黑白的,还有颜色。看着一幅幅的画,《小兵张嘎》中嘎子拿木头枪智捉胖翻译、向小伙伴们炫耀他的真枪、勇敢和日本人作斗争等情景浮现在我的眼前,活生生的。我们一扭头儿,在另一个展厅正在播放《小兵张嘎》的电影呢,我和妈妈赶紧跑过去坐在凳子上开心地看了起来……

  我们参观的书法和美术(国画)作品都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想,我们不仅要学习并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还要通过这种传统的文化形式,表达我们的爱国情怀。受这文化的熏陶,我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了!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3

  xx年2月5日,我有幸参加了xx市“十二五”第一批骨干教师培训。并聆听了由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书记、副馆长马晓雄老师关于《传统文化与师德新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佛更要金装》的专题报告。深受启发,受益匪浅。马晓雄老师以鲜活的案例、丰富的知识及深刻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很多指导、引领和启发,使我进一步开拓了视野,更新了观念。

  马老师从当前传统文化现象谈起。并从以下切入点进行详尽分析:

  1.认识现代教育之特点是开放而非封闭的。因此务必要实现从培养劳动者、建设者到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转身;

  2.鼓励教师自由发展、自我提升,倡导依靠岗位实现个人价值和利益最大化;

  3.尊重、关爱教师而非强化约束和控制。

  4.帮助教师享受职业乐趣而非增加职业和心理压力。

  5.帮助教师塑造“师道尊严”而非销蚀和诋毁“师道尊严”。

  6.帮助教师实现家庭文化的传承和提升。

  马老师的报告中,着重强调的六个方面的问题,目的是要求教师要认真把握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要认清人的发展关键,在教育实践中,应当努力使“个性化教育”要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并通过学生教育之成功重塑“自身师德建设与师道尊严”。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4

  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合,文化亦是亭台楼榭、音画歌赋,文化的概念极宽泛而又极细小;文化又是个动态概念,在交流中彼此独立,在碰撞中相互融合。因此,通过文本研习让学生全面地了解文化,有相当大的困难;再加上所阅读的文章多以论说性文章为主,更增加了学生阅读的难度。因此,首先,我采用了专题式的阅读方式,打破以文章为单位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学之初就明确一周学习计划,然后对文章进行分类指导,集中阅读,使学生有了足够的阅读心理准备;其次,在阅读指导中为学生设计了阶梯式的阅读顺序,由易到难,由形象到抽象,使学生对文化由零散的片段式的感受,到理性思维再到整体的文化观的形成,水到渠成;最后,设计了体验式的阅读迁移创造,取诸生活,让学生参与到文化的提炼与建设中去,在生活中感受文化,这个一个环节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收获颇丰。

  教学之后,两点感受颇深:

  一是教师要有放手让学生阅读的勇气,要敢于打破“反刍式”教学方式,走出替代学生阅读的角色,把阅读的时间交给学生,要敢于把阅读的文章交给学生;当然,这种勇气要以教学的智慧为根本,教师要善于做高效的组织者、智慧的对话者。

  二是教师要不断地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底蕴,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善于兼收并蓄,做生活的热爱者,善于归纳整合,做知识的敏感者,善于思考创新,做教学艺术的追求者。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5

  是的,鲁迅已不在了。如果他健在的话,至少,至少多一个和我一样具有呐喊精神的中国文化的崇拜者与维护者。然而他确定已经不在了,他的躯体安卧九泉,已是无可辨驳的事实。

  缺少了他,缺少了呐喊者的领导人物,一切,一切都变得那么沉寂。纵使从深幽的山谷中传出几声沉闷的呐喊,也不会有任何心灵的回应。更令人惊恐的是,连回音也没有,留下的孤独无助者是全部效果。

  我没有他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他锋利的言辞,更没有他一呼云聚的威望,但我与他一样流淌着炎黄的血,拥有一颗振兴中国的心,我是一个怎样的幸福者与哀痛者。

  对于敦煌文化的流失,王圆箓是罪魁祸首,而对于中国文化的流失,谁是罪人呢?

  我们都反对儒家思想的束缚,追求自由,个性解放,这是时代潮流、发展的需要。然而,失去了束缚,我们可以六亲不认;失去了束缚,我们可以损人利已;失去了束缚,我们可以为所欲为,以至做出天理难容的事。由此看来,我们还是需要传统文化与道德观念的,那又为何不快快行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呢?

  现在,那个曾自以为是呐喊者清清楚楚的明白了,呐喊终归是呐喊。这正如他大声喊着要吃饭而最终饥饿的原因。贪婪惰性慢慢地消磨了斗志,腐化了身躯。我不要变成一个空壳,我有自己的思想与灵魂,我可以不做一个呐喊者,我必须驱散心灵上的污点,做个行动者。

  中国文化的流失到底是谁的错?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初中作文12-04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作文7篇12-24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作文2篇08-05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作文(通用11篇)01-22

大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2500字03-07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作文(精选11篇)12-18

传统文化的传承作文02-23

传承传统文化的作文12-26

传承中华文明的诗歌02-17

传承中华文化的作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