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发展心得体会(通用18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儿童心理发展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儿童心理发展心得体会 1
学前期是人的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之一。幼儿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以游戏为主的各项活动中,心理发展异常迅速。作为幼儿教师学习心理学是自身发展提高的需要,是搞好幼儿教育工作的需要。
通过学习《幼儿心理学》,我深知: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而幼儿教师是年青一代最初的启蒙老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作为幼儿教师,首先是要做幼儿的朋友,在平等的关系中,教师是幼儿的伙伴,使幼儿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放松,让他们感觉生活在自由、尊重、平等、合作的气氛中,在这气氛中,让幼儿充分的活动,获得表达自己的欲望的能力和机会。
我们班每个孩子的个性都不相同,有的孩子活泼大方,他们能主动表现自己,见到客人能主动打招呼,听到音乐就能翩翩起舞,为大家表演,这样的是我们所倡导的。但是有些孩子,他们在幼儿园里比较活泼,一旦离开了他们熟悉的环境,或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幼儿园来了陌生人参观等等,他们便很胆怯,不敢说话。这种胆怯性格的形成,大多因为缺乏锻炼的机会,缺少表现自己的勇气的条件,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将严重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胆怯的幼儿往往没有勇气在众人面前讲话,或说话声音很小,为改变这种胆怯的性格,我们努力为幼儿提供"说"的机会,让幼儿在每个人面前表达自己欲望和自己的感情。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怎样去教幼儿、怎样主动和幼儿沟通是很重要的。
第一、现在的教育观,要求教师与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
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幼儿,作为朋友坐下来与幼儿谈心,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这些来容易的话,做起来却很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包括幼儿自己的权利,所以做什么都不要强制幼儿去做,可以去引导幼儿去做。教师以亲切的`话语,关心他们喜欢,做什么,需要什么。这样既拉近了师生关系,又使我们目标得以实施。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幼儿从中得到知识。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就尽量多设计一些与教育内容相一致的游戏。真正做到"在游戏中学习"。
第三、抓住幼儿的闪光点。
让幼儿充满自信做好每一件事,教师应多鼓励幼儿,包括一些很小的事,对他进行赞美,他们定会有所发展,有所进步。
我们班有一个小女孩,小脸胖乎乎,可说话声音比较小,别的小朋友干什么,她就跟着干,很少主动自己做什么。不过她很爱笑,每次她从我旁边经过,我就会摸摸她的小脸告诉她,你真可爱。每次这样的赞美,树立了她的自信心。有一次,她主动到我这里对我说:"老师,今天我吃饭很快,能让我带队吗?"我当时真是又高兴又惊讶,同时也感到老师一些无意的动作和赞美,对孩子来说却是很重要的,她会觉得老师是注意我的,老师是我的朋友,是值得信赖的。
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既要当好老师,又要做幼儿的朋友,保证他们幸福的成长。同时要认真学习心理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积极开展幼儿教科研,为幼儿教育事业做出自的贡献。
儿童心理发展心得体会 2
所谓健康,有很多人认为只要有强健的体魄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在当今日益复杂的社会中,我认为不仅要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二者缺一不可。所以今天下午的讲座,对于我们这些还很年轻的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师生关系、家长关系和同伴关系的不协调是导致当今中小学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其中师生关系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当前的应试教育导致了师生关系的异化,要克服这些我们应该做的措施就是调适好师生关系,按照人际关系中的互动的规律去做。其中,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适应,而人类的心理变态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失调。
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几方面去入手:首先是人际互动的心理规律是人偏好正性刺激,就是说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即使心理明白是假的、虚的,还是喜欢听。所以我们教师就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做出相应的措施,比如赏识、赞赏。我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就是因为赞赏可以改善机体气氛,有利于搞好儿童教育,提高教师的领导艺术,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但前提这些赞赏必须是真诚的、是被在意的,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就是自我性,通常情况下人都是在利益相关的时候为自己考虑的多一些,不过这也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还有就是在某种情况下会出现嫉妒之心,这是很不好的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所以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及时地观察了解学生,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否则有的后果会很严重。还有一种就是就是羡慕之心,这是产生在一种美好基础之上的`。
还有就是心理归属感。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很惧怕孤独、希望能够远离孤独,尤其是差生,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及时地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自己也是这个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从它的闪光点出发,逐步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不觉得孤独。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都希望自己的情感被共享、被分担,同时也希望自己在不幸或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有人相信。
之所以我们经常听到现在有很多学生跳楼自杀的、离家出走的、误入歧途的这些悲剧发生。我也在想如果我们这些教育者能够及时地去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多关心他们、去教育他们,也许就会减少这些悲剧的发生了。
通过今天上午李教授的讲解后,让我明白,学生出现逆反、任性等问题,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并非故意和老师作对。而且,出现问题的孩子正是需要我们的包容和帮助,我们老师不应该嫌弃他们,就像医生不能嫌弃病人一样,要真诚地帮助他们。当我们把问题学生当成一个个研究对象“对症下药”时,就会觉得有乐趣在其中了。我真得很庆幸能够有这么好的机会去学习,给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所以在最后几天的学习中,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的!
儿童心理发展心得体会 3
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几点心得: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四、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上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总之,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儿童心理发展心得体会 4
幼儿心理学是研究3——6、7岁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有幸在远程研修中学习到了幼儿心理学知识,让我受益匪浅。
我认识到,对幼儿进行教育,如果不懂得幼儿的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必定不会成功,甚至适得其反。
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幼儿学习的心理特点。幼儿学习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由兴趣驱使的学习积极性;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学习的无意性和个别差异性。在我及我周围的同行中,很少人懂得以上这些,所以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常常不知不觉地把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扼杀了。
有时,当孩子向老师提出各种问题时,老师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好奇、好问、好探究、好模仿的学习心理,常常给孩子的就是随口乱答,甚至还表现出不耐烦。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从幼儿的`兴趣和适合幼儿的活动入手,给幼儿创设利于他们学习的环境来进行教学活动。另外,对幼儿提出的任何问题,首先都要给予肯定,然后认真回答,回答不出来的,可以请其他幼儿回答,如果都不知道,老师就直接告诉幼儿,老师将下班后在书中或网上找答案后再告诉你。同时,也请幼儿自己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答案。像周香老师讲的案例里的老师一样,既保护了孩子的求知欲,又激发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还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学习了幼儿心理学后,对“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一普遍现象,我也是体会深刻,感到茫然与无奈。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幼儿的认知力、理解力还未达到小学生的水平,机械的模仿、死记硬背,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在幼儿园学的小学知识最多能让幼儿一、二年级时一时领先,以后就不可能了,这样反而还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幼儿应该在活动与游戏中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
可是,目前的学前教育状况又如何呢?我们有目共睹,深有体会。
我期待着让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科学的教育观早日驻入每个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心中。
儿童心理发展心得体会 5
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我觉得最基础的应着眼于两个方面,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是物质基础,心理素质是精神基础。“人”的一撇就是身体健康,一捺就是心理健康,只有前者没有后者,趴下;只有后者没有前者,卧着;身心健康兼备,才能相互支撑,站立起来。而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也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精神、心理健康。所谓的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据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在中小学中,有不少学生存在心理上的偏常,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多达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还危害到了家庭、危害到了社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们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我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如下体会。
一、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心理
一个没有自信心理的人不能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所以,良好的自信心对一个人成就事业十分必要。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理呢?
1、名人为榜样认识自我培养自信。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他在上小学时却是一个“笨小孩”。有一次老师叫每个学生做一个小板凳,当他拿出自己做的板凳时,同学们都大声嘲笑起来。他告诉大家,这个不象样的板凳,是他做的第五个,前几个比这个还要差。很显然,小爱因斯坦有一种自信心理,他相信自己能做好板凳,事实上也是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正是有这样一种自信心,才使得他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停地攀登,最终取得丰硕成果。我把这个故事告诉学生,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
2、在锻炼中挑战自我培养自信。
学生锻炼的方式很多,我平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一是让学生自己组织班队活动。从班队活动的内容、节目主持人的确定、主持词的创作、活动安排到总结各个环节,老师均不参与,让学生自己做主。这样,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二是实行轮流班委制,让每个学生都有当“管理者”的机会。传统的固定班委制,使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当不上班干部,也干不好班干部,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实行轮流班委制,使每个学生都可当上班干部,参加管理班级事务。实践证明,只要给每个学生提供舞台,他们都可以成为出色的班干部。三是交给学生办的事,老师最好不要插手。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打扫卫生时,有的老师往往帮学生甚至替学生扫地、抹桌、擦窗;办黑板报时,有的老师往往帮着学生设计、排版、画刊头、写美术字等,这种担心小学生“小”做不好事而事必躬亲的做法,恰恰丢失了许多让学生锻炼的机会。我在工作中力戒这种做法,结果是,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去找相关的板报资料,有的画画,有的写字,同学们兴致勃勃,板报很快就办好了。实践证明,只要放手让学生去做,他们会越做越好,学生在锻炼中不断增强了自信心理。
3、在集体生活中感受自我培养自信。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我是集体中的一员,那么他们就会自觉地爱护这个集体,时时刻刻想着为这个班集体争光。要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每当班上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获得一点荣誉,我都会让学生知道,这个荣誉来之不易,都凝聚着全班每个学生的心血和汗水。还要开展经常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从小就热爱自己的祖国,给学生讲清楚,我们班是祖国的一个小小的'分子,爱国就得爱我们班集体。平时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强化集体荣誉感意识。原来,教室和清洁区的打扫,非得老师督促不可,有的学生甚至逃避劳动任务。班上有几个调皮的学生经常带零食到学校,而且随手就丢。自从我让他们当了学校和班上的卫生协管员后,上进心越来越强,他们那些不良习惯都没有了。受他们的影响,学生懂得了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分子,要自觉维护集体,都自觉地完成自己的劳动任务。现在,老师不在场,同学们也能认真打扫,班上的卫生工作经常受到学校的表扬。同学们不仅自已不随手乱丢乱扔,注意周围的环境,还监督别人,以防破坏周围环境。
二、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1、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有的学校尝试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活动,全校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阅读经典名著,写读书笔记,制作精美书签,办读书海报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有的学校校园里设置有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等,这些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再加上现在多数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2、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
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踩和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可以开展“丢下的是垃圾,拣起的是品质”活动,并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环保型的果皮箱,果皮箱天天擦得光亮如新,花坛内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这有利于学生不忍心破坏,改变过去的坏毛病。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几个问题:
1、注意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
不管什么学科的教学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意义上看,都是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注意挖掘和组织好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内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这就会使学科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我曾担任过五年级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学生全部来自城乡结合带和农村,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不强。为了加强组织纪律性,我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平时在校及其他公共场所的实际情况谈体会,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守纪的重要。从那以后许多学生都能自觉遵守纪律,并能大胆地制止违纪的行为。
2、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告诉我们:“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而良好的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和前提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可见,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应放下架子,和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使学生真正从心理上接受你,教师才有资格做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诱导者。还要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对老师提出批评。在情感相容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心理氛围。同时,还要特别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对这些学生不能仅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方面下功夫,而应着重分析造成学习困难的心理原因并加以辅导。
3、注意学科教学活动的设计。
学生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学科课程的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的心理素质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得到训练与提高。课堂教学活动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趣味性活动之中,活动设计要多样化,可根据不同的心理辅导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如角色、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猜谜、讨论、文体活动等;每项活动设计至少要达到一项明确的心理辅导目标。学生通过这些饶有兴趣的心理辅导活动,逐步领悟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
儿童心理发展心得体会 6
在接触儿童心理学这门课之前,我从来没有对小孩子的心理有过深刻的学习和认识,他们做出在我曾看来很是幼稚的行为现在想起竟是那么可爱,他们的世界里没有一丝杂质,对他们来说,快乐是最重要的,可是当我看完这个纪录片却开始怀疑,在这种教育方式下,他们到底还快乐吗?
影片以入学第一天一个小男孩撕心裂肺的哭声开始,进入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一群陌生人,对于只有4、5岁的儿童来说的确是困难的,他们要接受新的环境,一点点对老师和身边的同伴产生信任。在家里时,他们享受所有人的关注,是一个家庭的中心,而在有着一个2、30个小朋友的班里,老师根本无暇照顾到所有的孩子。吃午饭时,一个小女生把汤饭洒了一身一地,带着哭腔轻轻的喊着“老师,泼了?”一连几声老师都没有赶来,那个一直在哭的小男孩一边吃着饭一边还不忘喊“我要回家?”看到这些,我不禁有些心疼这些孩子,也许过那么两天他们就会习惯这种生活,不再吵闹,但在我看来这只是他们看不到希望,放弃了挣扎。在未来,我也会成为一位妈妈,想到我也要把我的孩子送进这样一个剥夺孩子本性的“牢笼”我不禁伤感起来,但这又是他们人生长必经的一条道路,去接受陌生的事物,去学会独立,去磨灭天真和美好的本性,这又是多么的残忍。
因为是一所寄宿制的幼儿园,这些孩子要在学校里呆一整个星期才能回家,这一周的生活全部由老师负责,睡觉时老师要一个一个把他们叫醒上厕所。洗澡的时候,一个班的小孩子不分男女全部脱光像一群小鸭子似的`挨个被老师拽着用水冲澡。看足球赛时,老师责令孩子们坐下来看,要给中国队加油,不要给其他队加油。对于不听话的小孩子老师则扬言要把他送去小班,对于这么大的孩子来说这已经是最严重的惩罚,甚至有个老师用“神经病”这个词去斥骂了一个孩子。如果父母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是这么被教育和驯服的,他们会怎么想,还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继续在幼儿园呆下去吗?快到周五了,孩子们都十分兴奋,因为他们终于可以回家了,他们板着指头数着“今天星期四,明天就是星期五啦!”当孩子们都陆续被接走了,还剩一个小男孩等着妈妈来接,老师说他每次都是最后一个被接走的,镜头里他在窗口坐立不安,满怀期待的等着妈妈,一直等了很久终于等来了,看见妈妈后他满脸都是笑容,我想他一定是怕被遗忘吧。我们不知道小男孩的妈妈因为什么事情耽误了那么久,但是看着小男孩的翘首以盼,我无言了。做父母的是不是应该更多的关心自己的孩子,工作和应酬难道没有孩子重要吗。
儿童心理发展心得体会 7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凭着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关注和热爱,我参加了黔东南州教育局举办的幼儿教育心理学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在现今的学校里,如何开展学生幼儿教育心理呢?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幼儿教育心理学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许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状。例如荷兰画家凡高生前是一个画坛无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孤独中生活,是一个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为礼物送给自己钟爱的女人,最后不能忍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开枪自杀;苏联著名诗人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变,易激动,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于他的恋人急着要去上班,没有听从他的意愿留下来陪他谈话而开枪自杀;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郁症,由于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压也是开枪自杀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充分说明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
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儿童心理发展心得体会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工规模的扩大,农民工跨省,跨地区流动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处于普遍缺失的状态之中。而月塘中学,正地处偏远的革命老区,经济非常落后,老百姓为了生活,不得不进城打工。这对于经济的发展是个可喜的表现,但对于教育,却引人深思,那么多家长远离家乡外出务工,把打工地作为他们的第二故乡,而他们的子女由于无法就近上学,只好留在家里,教育子女的重担由谁来承担?这就出现了亟需全社会给予关爱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因长期与父母分离,再加上代管人多为家中老人,隔代教育中的溺爱现象比较严重,学习上、思想上与孩子进行交流较差,因此,这些孩子在学习上、思想上、行为上、心理上容易发生偏差。作为这些的教育管理者之一——班主任,如何作好这些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关爱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能健康快乐成长,我个人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育的。
首先,建立好留守儿童个人档案。我班有留守儿童10名,为作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我通过多方了解,掌握每名留守儿童学生的家庭情况,监护人的情况,并根据平时的观察、了解,掌握留守学生的性格习惯,建立好个人档案。通过观察总结,我班留守学生性格有以下几种类型:沉默寡言型、过渡活泼型、无拘无束型。对于沉默寡言型的学生,大多是寄养在亲戚家中或从小就是家中老人看管,缺少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从而养成沉默寡言的性格,即不和同学老师交流,上课回答问题也胆小,不敢举手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我就经常上课时鼓励他们发言,锻炼他们的胆量,并利用每周班会活动时间,开展活动,让他多与同学交流,这样他就慢慢学会与同学交流了;对于过渡活泼型的学生,由于是隔代教育,往往是溺爱现象相当突出、严重所引起,常常“自以为是”,爱排异同学,针对这类学生,我不是一味的批评,我常有意识安排他们为集体作力所能及的事,帮助他人,让他在帮助中体会快乐,改掉了“自以为是”的坏习惯;对于无拘无束型的学生,这类学生大多缺乏组织纪律性,无组织无纪律,想干啥就干啥,针对这类学生,我“抓住”他们犯错的机会,进行当面全班性批评、教育,课后进行个别交流,告诉他们,只有学习上、纪律上进步了,就会受到同学的尊重,并选他们当纪律委员,用以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
其次,组建学习共同体,主动与留守儿童经常性地进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且,我还经常与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通过电话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反馈这些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况,并督促留守儿童的父母平时应多与孩子联系和沟通,要求他们经常与自己的孩子通电话,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况。以使学校家庭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尽量减少由于“留守”而给孩子带来的不利影响。目前,我班的10名留守儿童与其他学生相处融洽,学习、生活能力、性格发展等方面都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
第三,留守儿童的情感波动性较大,对周围的反应比较敏感,他们需要平等友善、关心、理解和尊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更容易被宠坏、更容易形成娇气的'不好习惯、也更容易在自尊心上受到伤害。作为主任应当采取措施,使留守儿童经常保持乐观、稳定、愉快的积极情结,使他们获得爱的互需、爱的激励,从而促进其在学校、家庭的学习与生活。并引发全体同学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帮助。比如:我利用写家信的方式,让全班的同学都写一封给父母亲的信,往往写得感情最真挚的是那些留守儿童,因为他们的心中是那么的思念父母。而后将好的作文展出或诵读,让全体同学都感受一个孩子对父母的真挚的心。这样所有的同学都深受感染,他们都会用一颗诚挚的心关心身边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应当帮助,体贴父母不在身边的同学,那么,我班留守儿童也不再觉得自卑、孤独、可怜。他们要与同学、与教师、与社会上关爱他们的人亲切可以的交流。我班同学也相处融洽,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班集体。
总之,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班主任,更要具有一颗爱心,还要具有耐心。
儿童心理发展心得体会 9
在得到上面学习了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课,每次点开课程的第一句话“生命的意义就是成为你自己”,即简洁又深烙我心。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的内心也夹渣着各种复杂的情感,包括正义的、邪恶的、贪婪的、慷慨的、愤怒的'、感动的、悲痛的、愉快的。这些情感有时候让我很焦虑、悲观和堕落,认为自己一事无成,一无是处,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地方,死能量占据了我的内心世界;然而有时又让我感到安慰、积极和上进,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己内心善良,富有责任感,热爱学习和工作,受他人信任和尊重,生能量充满了我的身体。这种即矛盾又统一的心理世界,我想大都数人都曾经历过。
如果你做出了改变,命运也会悄然的发生改变。正如鲁米的诗:
“不要简单满足于听别人的故事,不要单单满足于知道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
展开你自己的神话,
让每个人都明白这句话的意义;
我们,打开了你。”
从此以后我可能还会彷徨,迷茫但已不在恐惧掉入黑暗之下,似乎有一盏灯在指引着我前行,而我手中也有一根微小蜡烛,闪烁着小火花,我照亮了自己,也照亮别人,我们一同照亮了彼此。
儿童心理发展心得体会 10
不知不觉中,发展心理学的学习接近了尾声,发展心理学带给我的最大的感受就是非常的贴近生活,这不仅是一堂给父母的养育课程,还是给老师的教育锦囊,更是给学生们的成长指南,它给了我日后的生活很大的启发。
我刚刚接触这堂课的课本时,感到这应该是一本充满发展理论的书,可是真正上了老师的课后,才发现这些理论的背后充满着的是生活中的应用,因为我是一名师范女生,所以我关注的点可能更多的是孩子的成长及教育方面,所以我想重点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来谈谈我所体会到的关于孩子成长及教育的心得。
真正引发我的兴趣的是老师在课堂上补充的一些小知识,这些知识让我感受到“改变”的神奇,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我感受到其实一些行为、一些方法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成长,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在第一节课上老师提到关于小小的胎儿的一些小知识,这让我初识发展心理学“改变”的神奇,卵细胞和精子的完美结合是生命的开始,美妙的生命之歌就此唱响,可是这个历程不是像我之前想的那样,它原来是那样的充满艰辛与奥妙,就像课堂上老师说的那样,胎儿2到8周人类所有器官从无到有发育,也是最容易造成先天缺陷的时期,在7个月胎儿完成器质性发育,这两个阶段对于胎儿非常的重要,这知道了这两个关键期可以避免一些对胎儿的不必要的伤害,我还学到胎儿5个月有听力能力,这对于那些被过早胎教所蒙骗的准父母们是一个多么大的帮助啊,这些虽然都是老师在课堂上提到的小知识,但我相信这会帮到很多的人。
在这学期的课程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四种理论,分别是成熟势力说、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理论、精神分析的发展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理论。下面我对这四种理论谈谈我的学习心得。
在学习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时,我们学到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若没有成熟,学习本身并不能推动儿童的发展,强调了成熟机制对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告诉人们教育要顺应儿童的成长规律;在学习行为主义时讲到了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观点,这三个观点层层递进,使行为主义更加的贴近生活,比如在讲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时,提到观察学习对儿童的重要影响,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多么的重要,儿童在家时,父母应当做好榜样作用,也要注意孩子观看的电视节目是否有害,孩子的同伴是否不良,儿童在学校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好榜样,塑造利他行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下面我们又学习了精神分析发展论,弗洛伊德的发展理论强调人格的发展,发展动力是力比多,而埃里克森强调同一性在发展中的作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是最具实践性的,对我们每个阶段的自我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最后我们学习了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皮亚杰精妙的觉察力给了我强烈的震撼,他的理论揭示了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对不同阶段的儿童的教育提出了颇具建设性的建议,对儿童每个阶段应当发展的能力做了细致的描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当然,这四种理论都是层层递进,一个比一个更具有实践意义,他们的出现为我们的教育指明了道路。我在这四种理论中学到的是对教育规律的探寻,人类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还有很多规律等待我们去发现,也正是这些理论的探索,使我们人类发展越来越好。
在这学期的发展心理学习中,我确实收获了不少知识,不仅如此我还收获了一些能力的提高,如研究思维的提高。比如老师讲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横向研究、纵向研究和聚合交叉设计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这些就是方法的.学习,这些方法是对学科间的融合,不仅只适用于发展心理学,我认为这种方法的习得是一种研究思维的习得,这种习得对日后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知识和能力的收获,我还收获了“改变”信念,这种“改变”的信念我在前面提到过,但在这里我想重点说一下。我学习这门课之前以为,在一个长期不变的教育环境下的教育方式是很难改版的,就像我父母对我的教育可能会跟爷爷奶奶对他们的教育方式一样,人们其实也一直延续着那种旧的教育思想,“孩子就是孩子。”“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大人总是期望孩子能考虑到别人之类的,殊不知,儿童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家长极其细致的护,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该干的事情,盲目的教育是不可行的。我学习这门课最大的收获就是的到了“改变”的自信,我也许不能改变其他人教育的方式,但我可以改变我的后代,每一个小孩就像一张白纸,虽然遗传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我们可以通过后天根据儿童的成长规律为这张白纸画上靓丽的色彩,这是每个教育者都可以改变的,未来的很多孩子等待我们去改变。
总之,这学期的学习使我收获了发展的知识、能力的提高和“改变”的信念,我很感谢这堂课,更重要的是感谢老师精彩有趣的课堂教学,没有老师的精彩教学,或许我难以从这么多表面枯燥的理论背后挖取实际的应用,我会带着我所学到的东西指导我以后的生活,改变自己,改变周围的人。
儿童心理发展心得体会 11
有幸能在这学期修读蔺老师的《变态心理学》课程,让我对变态心理学有了新的认识和知道。我认为变态心理学是与实际生活关系很密切的一门学科,他能够让我学会辨别出一些非常心理障碍,以便及时的采取自助或助人的举措。作为一位师范生,今后行将走向教师岗位,第一个人需要学会自我觉察,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在与学生交往进程中,需要积极关注每位学生的状态,及时发觉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做适当的'辅导。而通过学习《变态心理学》这门课程,让我具有了一定关于这方面的专业技能,我想,在今后的生活里,我将毕生受用。
对于《变态心理学》这门课程,内容比较多,一些心理障碍极容易混淆,且有的内容较难以知道,但是通过老师用一些简单的语言,以及生动实际的例子,深入浅出,让我们不仅记忆的快,而且更容易知道。上课进程中时不时放一些关于课程知识的录像,通过生动的影像让我们对知识的知道更加深入。同时在通过课前发放案例的方式,让我们在学习某一障碍之前就对其有了初步的知道,对我们后面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很爱好老师每章节给我们推荐的关于某一知识点的电影,虽然有些影片已经看过,但是那时看的状态与学习《变态心理学》后再去看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现在的我能够以一些心理学的视角去分析影片中某一现象的原因,同时从一些影片中学到关于一些心理学知识的实际运用,突然发觉,本来观看电影有时也能学到很多有关心理学的一些知识与运用。
关于这门课程的最后一次大作业,我们挑选了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一主题,虽然上课进程中老师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讲述,我们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通过小组的方式查阅文献,并对文献内容进行分析以及小组内部的讨论交换,我们对这一障碍有了更详细以及更深入的知道。同时课堂上也有很多小组挑选了这一障碍进行研究并在课堂上进行了展现与分享,从他们的分享中我们又学到更多更深入的内容。
总之,通过这一学期科课程,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同时这一学期与老师同学的相处是愉快的,我想,这一切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儿童心理发展心得体会 12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儿童心理学。在接触了一些儿童心理学的知识后,我深深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儿童心理学是一门关注孩子内心世界的学科,通过适当的引导和疏导,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以下是我学习儿童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在儿童心理学中,提供安全感是首要任务。孩子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有了安全感的孩子会更加容易与人沟通和交流,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学习。为此,我们要时刻关注他们的情绪和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家长们可以多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拉近亲子关系的距离,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此外,理解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动机也是儿童心理学中的重要一环。儿童的行为往往是表达内心感受和需求的方式,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看起来的行为。当孩子表现出不好的行为时,我们应该关注背后的原因,理解他们的动机和需求,而不是简单地批评或指责。例如,一个孩子经常打闹可能不是因为故意捣乱,而是因为他孤单寂寞,渴望与他人一起玩耍。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去理解孩子,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改变不良行为。
儿童心理学中,积极的激励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适当的'激励和正面反馈能够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相反,频繁的批评和负面反馈会让孩子产生消极的情绪,导致自卑和退缩。因此,我们应该及时发现和肯定孩子的优点和成就,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同时,在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责任感方面,我们也要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逐渐从依赖中独立出来,自主发展并成长。
在儿童心理学中,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孩子是社交的动物,他们需要与他人交流和相处。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孩子可以学习如何合作、分享和解决冲突,培养自己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为此,我们应该给予孩子充足的机会去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团队合作。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孩子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问题,教他们尊重他人、包容他人,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最后,在儿童心理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商和自我管理能力。情商是指人们对自己的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知、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培养孩子的情商,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情绪和压力,增强抵御困难和挑战的能力。此外,也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懂得如何制定目标、规划时间和管理资源。这些能力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他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迎接未来的竞争。
儿童心理学旨在关注和研究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学习和运用这些知识,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做出积极的贡献。只有给予孩子关爱和支持,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情感,并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我们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成为健康、快乐和自信的个体。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们打造一个美好的成长环境吧!
儿童心理发展心得体会 13
儿童心理学是一个有趣而且重要的领域,对于每个有孩子的家庭和教育工作者来说,都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学习儿童心理学的人,我一直尝试从书籍和实践中悟出经验。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下我对儿童心理学中的“文静”这一概念的理解和体会。
“文静”是一个涵盖多个方面的概念,包括孩子的性格、行为特点和情感状态等。在儿童心理学中,“文静”常常被用来描述那些相对内向、安静的孩子。这些孩子往往比较自我反思,优柔寡断,不太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三段:文静的优点和劣势。
虽然文静的孩子可能被认为是相对温和、易管理的,但他们也面临着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例如,他们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适应新环境或新人,有时会感到孤独和不自信。他们也可能需要格外的鼓励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
然而,文静的孩子也有许多优点。他们通常比较内向、沉思,因此会更聚焦于自己内心的世界,发展出与众不同的兴趣和想象力。他们也更容易集中精力,从而在学习和创造性思维方面表现得更好。
对于那些想要培养孩子的文静特质的家长和老师们,有几个建议是值得考虑的。首先,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能够自己思考和决策。其次,不要对孩子的内向性进行苛求和指责。相反,需要积极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最后,与孩子的沟通要多于欣赏和夸奖,它能让孩子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总之,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的个性并尽力为其创造适合自己的成长环境。文静的特质并不是一个缺陷,而是一种价值。最重要的是要在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基础上,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既能让他们成长和学习,也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保护者和导师。
儿童心理发展心得体会 14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了解儿童心理学的知识非常重要。通过阅读儿童心理学相关书籍,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规律,可以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入体会到了儿童心理学的作用和价值。
在儿童心理学中,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书籍中,我学习了很多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容,像是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情感及人际关系的发展等。在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之后,我认识到了个别差异对心理发展的巨大影响,并且更加重视对个别差异的关注和认真引导。
在阅读儿童心理学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了儿童行为背后的规律。书中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理论研究,揭示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行为习惯、改变和特点。这使我更好地理解儿童的行为,能够更好地知道如何与孩子相处和教育他们。
我认为,阅读儿童心理学能够帮助我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通过了解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我可以更好地在日常工作中指导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同时,我也可以更好地与家长沟通、交流,促进家庭教育的协同发展。
读完关于儿童心理学的书籍,我深刻感受到学习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了解儿童心理学,能够更好地理解儿童的行为和内心,也能够指导他们的行为和学习。同时,在教育实践中,合理地运用儿童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和发展。因此,我相信,儿童心理学将继续成为我在教育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知识和技能。
儿童心理发展心得体会 15
儿童心理学一直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学科之一,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了解到孩子们内心的世界是如此复杂而又独特。在这篇微博中,我将分享我对儿童心理学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首先,了解儿童是关键。孩子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与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往往更加直接和坦诚。在与孩子们打交道时,我发现要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们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想象力,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逐渐学会如何与他们建立沟通和信任的关系。通过倾听他们的故事和观点,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内心,帮助他们解决困扰他们的问题。
其次,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情绪管理能力至关重要。孩子们往往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对挫折和失败抱有恐惧和焦虑的情绪。作为一名儿童心理学者,我明白帮助孩子们树立自信心和积极的情绪是至关重要的。我会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相信自己的能力,并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同时,我会教授他们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如深呼吸、积极思考和表达情感的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挫折和负面情绪。
第三,重视孩子们的社交和情感发展。社交交往对孩子们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智力。我常常鼓励孩子们参与团队活动和合作项目,帮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同时,我会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参与到社区或学校的活动中去,与更多的人接触,拓展他们的社交圈子和人际关系。
第四,理解孩子们的特殊需要。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有不同的性格、兴趣和需求。作为一名儿童心理学者,我会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和支持计划。对于一些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我会设法提供额外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他们的潜能。而对于一些天赋异禀的孩子,我会鼓励他们发展并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的自信和才能。
最后,家庭与学校的重要性。家庭和学校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我相信积极参与和支持孩子们的家人和教师能够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我提倡家长和教育者们与孩子们保持密切的沟通,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并提供他们所需的支持和指导。家庭和学校的合作能够更好地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总结一下,儿童心理学的学习和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而有价值的。通过倾听和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培养自信心、情绪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我们能够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而家庭和学校的重要性则是不可忽视的。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合作与支持,我们能够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积极和健康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成为自信、坚强和有爱心的个体。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致力于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为孩子们的幸福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儿童心理发展心得体会 16
20XX年11月5日,我有幸参加本次在迤那镇教管中心进行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通过本次培训,我学习到了很多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带回这些知识,就二年级(1)班留守儿童进行分析,改进管理方法。
今年我所教的二年级(1)班47人,留守儿童就有7人,父母全部在外打工。
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后,与他们聚少离多,沟通较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使得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较大的缺失。留守儿童极易产生情绪消极、认知水平较差、内心失衡、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留守儿童作为一群特殊的受教育群体,给学校班主任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该怎样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让我们先了解什么叫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它是采用观察和评定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长处和局限性,采用各种教育和心理学手段与措施改正心理的缺陷,发扬心理的长处或优势,并发展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心理特征,从而使人格平衡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的。
一、学习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教师自身水平。
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要想当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就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心理的特点,掌握一定的小学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才能在学生工作中游刃。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包括学习类﹑人际交往关系。班主任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多种途径学习相关知识。
二、建立完备的留守儿童心理档案。
留守儿童的班主任应对每位留守儿童建立一份完备的心理档案,心理档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留守儿童个人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性格类型及特征,个性心理有哪些特征,个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等。这样才能随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辅导。
三、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联系与帮助。
通过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与家长电话联系、家长回家及时进行家访等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每一个新学年,我都要求所在班级的留守儿童提供一份详细的家长联系方式表,包括外出父母的电话号码和务工地址,留守的临护人的姓名与学生的关系﹑电话号码和家庭详细地址。并在开学初与外出父母取得联系,共同教育留守学生。
四、采用个别咨询和小组辅导相结合的心理教育方法。
个别辅导,是对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而小组辅导也称团体咨询,是一组儿童在辅导教师指导下讨论训练并有效地处理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
当然,要想彻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问题,单靠学校老师的努力远远不够,还需要家庭、社会的关注和配合,只有多方面齐抓共管才能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儿童心理发展心得体会 17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儿童画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对儿童画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简单地说儿童画是一种由儿童创造的特殊的绘画形式,只有儿童创作出来的才叫儿童画,成人画的就不是了。因为儿童作画的特征是自然、不规律、幼稚、发自内心的感受,画出来的东西有趣、不造作。而成人思想成熟,绘画作品反而无法达到儿童那种天真无邪的纯朴境界。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儿童画也成为广大家长关心的一个话题。
一、学习儿童画的目的
学习儿童画最重要的一点是为了培养创造力、想象力、观察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其次是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和耐心。前提是要对儿童画要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早期的儿童美术教育,多将提高审美修养、激发绘画潜能、培养绘画人才作为培训宗旨,即“为画而学”的教育观。近年来,随着国外儿童美术教育观的渗入、影响,随着教育界实施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为画而学”的教育观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目前,教育界、美术界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学习绘画技巧、绘画形式不应是儿童培训的主要目的,儿童画培训应将培养和提高儿童的多种能力,如,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记忆能力、分析能力、联想能力和创造能力作为根本宗旨。为了实现这一宗旨,要求教学者必须改变培养小画家的教学思维,要求教学者将过去的重画面形式转变为现在的重训练过程,要求教学者应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多种素材和多种方法,来满足孩子的需求。特别在训练形式上,要求教师应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力求多样性、新颖性,让孩子在培训的全过程中,充分体味到寓教于玩的乐趣。
二、如何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发自儿童心灵的闪光,不可因为天真幼稚、不合常理而责怪。儿童画中的想象力的方式是全方位的。儿童画中的观察生活可以想象,内容情节可以想象,物体形象可以想象,图案可以想象,色彩也可以想象。
1、生活与想象
儿童学画要学会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体会生活中的特点和变化,并把观察到的东西加以联想,这是生活与想象。
2、形象与想象
儿童画中的物体形象并不和生活中的一个样子,而是把生活中的形象根据想象,画成自己喜欢的艺术形象来表达。
3、内容与想象
儿童画是有内容、有故事情节的。这个故事是可以自由想象发挥的,而且想象得越新奇越好。
4、色彩与想象
儿童画中的色彩也可以想象,它走出写实色彩的范畴,你想怎样画就可以怎样画,这就是创造性颜色。
5、图案与想象
儿童画中要添加美丽的装饰图案,这个图案也要发挥儿童的想象。开发想象力的方法是认识生活心灵的方法。具体的`方法也是运用“问号”这把金钥匙。对着儿童的心灵,进行定时、定向、定量的启发引导。教学目的是培养儿童心灵的觉醒,达到想象无限、创意无限的艺术效果,而表现儿童巨大的潜能。
富有想象力的孩子,也富有情感。他们有强烈的表现自身生活的欲望,并以各种自发的方法作画,编故事、画画是孩子们经常采取的方法。
三、描绘形式和训练方法
按照一般绘画的规律,绘制一幅画,在明确主题后,必须考虑构图形式、造型处理、色彩配置以及表现方法(包括工具材料),上述四点构成绘画的基本要求。但当我们走进儿童画的世界,却发现在这里不需要求构图形式的变化,强调的是儿童随心所欲、大胆任意的挥笔;不需要求色彩配置的完美,强调的是儿童想象之翅自由自在地飞翔;不需担心造型处理得可笑,强调的是儿童心灵之窗毫无顾忌地敞开;不需担心表现方法的稚拙,强调的是儿童全心投入、乐在其中地玩耍。总之,在这里,孩子可以自由发挥、信手涂鸦,而不必按照绘画的要求来处理画面艺术形式。
儿童心理发展心得体会 18
一、寓教于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少儿舞蹈是寓教于乐,引导儿童身心发展的一种教育手段,也是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的重要渠道。
一般认为,少儿是指3至14岁的少年儿童,根据其发育特点和学习能力大致可以划为两个阶段,即:3岁至7岁儿童和7岁至14岁的少年阶段。儿童以其特有的童心、童趣、童情、童态而不同于成人的角度,去认识理解着他们眼中新奇美丽、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幼儿舞蹈形式简单、形象具体、内容快乐幽默,既明快又有趣,例如:让儿童扮演小白兔和大灰狼,可以使他们正确地认识正义与邪恶。儿童具有学习的本能,系统的舞蹈训练可以锻炼和培养其集体意识、增强模仿能力及主动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幼儿在舞蹈中扮演各种角色、模仿角色的言谈举止、体验其思想与感情,同时加以协作和配合,将大大地促进少儿社会性的发展。少儿舞蹈也可以培养儿童对美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想象力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舞蹈是动作的艺术,它用诗一般的形体语言,以虚拟、象征、写意、夸张等方式表现主题,将蕴含在人们的`心灵深处的真、善、美通过人体美表现出来。出色的舞蹈并不是简单的动作组合,而是人的宣泄和表达,把人生的哲理用形体语言进行表述,用舞蹈表达自己对社会、生活、世界乃至宇宙等方面的真正理解。
舞蹈教育是美感教育的一种,它可以培养人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趣,提示人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利用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少儿去认识美、发现美、表现美,避免过多受到社会阴暗面的负面影响,对于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观是很重要的。
二、寓教于形,促进身体健康发育
强健体魄是从事舞蹈训练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素质教育认识上的落后而产生的矛盾,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儿童身体的各个器官处于发育萌芽状态,器官功能尚不完善;儿童舞蹈动作简单、轻柔,近似于游戏,跳舞时儿童情绪处于一种积极状态,这种轻松愉快的积极情绪能对身体健康发展,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儿童的神经、呼吸、运动系统的发育,而且还可以纠正幼儿的基本动作,通过孩子们感兴趣的舞蹈内容,使他们的肌肉得到锻炼,在掌握了走、跑、跳、投等动作后,小脑发育更快,平衡运动能力将会显著增强。通过舞蹈训练,儿童的各项生理机能得到系统加强,身体各部分器官及相应机能运作更加协调。
三、寓教于情,保证心理健全发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健康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还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少儿舞蹈教育可以从两方面促进少儿心理状态的健全发展。首先,通过舞蹈训练,提高自身的客观条件,系统、科学、持之以恒的舞蹈训练,不仅会使训练者思维活跃、智力出众,而且体态匀称、气质高雅、形象靓丽,自身外形条件并不亚于一般同龄人。一个普通孩子经过系统的舞蹈训练,心理状态就好比刚刚变成白天鹅的丑小鸭,自卑的心理被自信心、平常心所取代。其次,通过舞蹈训练,深入地了解社会、了解人生、认识生活的真谛,这才是克服心理障碍,保证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儿童的心理障碍多涉及到自身的具体情况,例如,生活懦弱的孩子在表演获得成功后,便会产生“原来我也行”的自豪感,胆怯心理就会逐渐消失。
【儿童心理发展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青少年儿童心理发展心得体会03-16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总结范文(精选19篇)05-16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总结(通用10篇)02-14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总结(通用5篇)02-28
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发展现状论文03-01
儿童心理课的心得体会(精选14篇)12-12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04-21
教育发展心得体会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