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心得体会

时间:2023-06-04 18:38:02 春宁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信息化心得体会范文(通用20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信息化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信息化心得体会范文(通用20篇)

  信息化心得体会 篇1

  通过“信息化支持的学习方式变革思考”五个板块的学习,我有以下认识和困惑:

  一、当前我们传统教育方式的诸多弊端:

  1、班级授课制的大背景还停留在工业革命时代,打磨出的只能是没有棱角、没有个性、没有创造力、统一标准的学生,培养出的只能是流水作业上的'工人,适应不了当今信息时代的发展。

  2、教育方式过于传统:只关注了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个性得不到张扬,达不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二、“翻转课堂”的特色:

  首先,关注点先解决学生怎样“学”(即学习方式),再解决教师怎样“教”。

  其次,教学结构:学生先借助微视频预学(课下),学生小组交流预学情况,教师课堂答疑、助学(课堂)。真正实现了传统课堂的翻转。

  三、微视频的制作原则:

  教师不出镜、内容为核心、讲解像兄长、视频短而精,这样使每个孩子都能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

  四、普陀区教育局给我带来的震撼:

  上海普陀区教育局在“翻转课堂”已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探索实验,并形成了三环节、五循环的模式。这种“勇与担当”“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令人敬佩。这其中所要承受的艰辛也可以想到,其具备的超人坚忍令人佩服。同时我也深深地认识到任何一项伟大的发明与发现都需要这种精神,都需要这种勇气,都需要这种探索。

  五、一点困惑:

  语文学科内容的多元性,知识点的多面性,如何抓一个核心点录制微视频,实现课堂翻转,只能做专题讲座吗?

  信息化心得体会 篇2

  说起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我们多多少少都有所体会和感想。儿时的板书在大学课堂里不再扮演主角,我们在下面也不用辛辛苦苦的记笔记(如果课堂老师允许拷课件的话),白花花的粉笔灰也不再随着老师的步伐漫天飞舞。渐渐的,最初的新鲜感慢慢消退,时不时还会对着老师一张张播放的幻灯片发呆,不禁怀念曾经的传统课堂:不辞辛苦的老师默默地在那黝黑而实在的“土地”上耕耘,一堂课下来整个黑板就是一幅画,里面浇筑着看得见的汗水和心血。

  然而,当年的我们仍旧满腹抱怨:枯燥无味的课堂,一成不变地牢记知识,抽象的理论无法理解。新的教学模式未出现之前,我们总能敏锐地觉察到它的弱点,无奈于当下的条件,打破传统的'欲望如此强烈,以至于对所谓的素质教育顶礼膜拜。

  快速发展的科技没有使我们失望,课堂教学也跟着沾了光,教师里面不断引进新鲜玩意儿,一切变化都让我们既兴奋又充满期待。我们的学习环境越来越好,亮堂的教室和崭新的电脑也给我们带来了愉悦的心情。不仅如此,我们更容易得到最新资源,可利用的学习的平台也不可计数。一切信息混杂、冲撞的火花令我们思考,锻炼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在多样性的环境中出奇制胜。虽然我们有时会感到万分疲劳,对丰富的学习资源也无动于衷,但终究这是一个好的变革,更佳的学习环境,我们暂时得懈怠之后要明白资源环境的宝贵应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就如我们学校刚建好的新图书馆就是我们的良友一样,好好利用便可提升自我。

  信息化心得体会 篇3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机课程。过去的计算机课程侧重于计算机技术的教学,以应用软件操作技术的学习为主要内容,采用教师讲授和示范操作,学生记忆和模仿练习的`方法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知识,在生活和学习中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运用信息的实践能力,树立在信息化社会生活中健康的伦理道德等。在这里,计算机和网络等被视作学生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工具和资源。

  世界各国进行的信息教育改革实践表明,新的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或活动项目,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研究、探索、问题解决。学生组成小组协同学习和工作,进行社会调查、实地研究、模拟戏剧活动、阅读、网上搜索和发表等。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安排要符合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认识规律,从学生身边的信息谈起,逐步远及全球和未来,并与学科教学的内容相融合。

  作为从事一线的教师,我们应该走出没有课程标准、没有教材、套用其它学科的教法的境地,迈向充满希望、充满探索、大有用武之地的新时期。我们要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不断完善信息技术课教学,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入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

  信息化心得体会 篇4

  为提高全县各级党政干部技术水平,促进全县信息化发展,县委组织全县党政干部进行信息化和智能城市建设学习,本人经学习有以下体会:

  一、掌握信息化技术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机关信息化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各级机关信息化建设,已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迫切需要。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把握信息化技术是提高工作效能的需要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各类工作中,有助于整合资源,有助于提高工作效能。信息技术是新型的科学教育技术,能弥补陈旧工作方法的不足,传统的工作老套套费时费力,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充分把现代化信息技术用于工作中,才能提高工作效能。

  三、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是提高工作技能的需要

  实践是学习的目标,也是提高应用能力的手段,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才能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不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中学习并提高自身工作能。

  四、终身学习是使自己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作为一名基层机关工作人员,如果止步不前,那么就不能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就不能适应现代工作的需要,要认清形势,勇于挑战,树立信心,不断学习,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来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现代工作的需要。

  信息化心得体会 篇5

  在充满信息社会的今天,迅速地筛选和获取有益的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的加工和处理信息,是我们每个教师应具备的本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要求我们教师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这样更能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几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深深感到,课堂运用了信息化教学后,学生的成绩提高的很快。因为信息环境下学习的空间是开放的和博大的,有效的利用信息资源,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知识能力的提高。

  比如一堂语文的阅读课,过去是欣赏书本内容的单一形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辅助,枯燥和乏味,学习效率低。现在可以在网上进行电子阅读。它利于学生迅速搜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可以立刻与同学交流看法,取长补短、精益求精。信息的多彩多姿让学生耳目一新。利用了信息资源后,课堂上信息为中心,教师和课本为助手后,就能放开对学生的束缚,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知识、检查评价等等,再也不枯燥和乏味了。信息资源的运用有利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教师讲授的同时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的体现出来。不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通过信息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被禁锢,敢于冲破传统的思想,大胆想象,突出了教学的灵活性。信息化教学可以为学生知识的孕育、滋生和成长创造物质基础。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忆往昔,课堂教学是以教为中心,课堂结构基本上是在围绕目标和知识内容传授而进行,基本是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当信息化教学走进课堂后,学生可以查阅课文发生的社会背景和环境,老师的课堂地位改变了,只起到课堂的调控作用,学习目标确定后,学生可以任意在各个相关网站跳转,自由搜集下载信息,可以说有些东西几乎是信手拈来。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长了,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体味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比如我在语文教学时,我明确学习任务后,把几个相关的网站告诉学生,就可以静等学生的丰富结果了。

  学生能够找到作者介绍、相关图片、对课文的分析和鉴赏的资料,甚至在网上就可以听名家的朗诵录音,看名家的国画作品。学生很快就能记住相关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我深深的品味到信息化手段教学下的我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了,我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改变,我的角色主要是信息资源的引导者、设计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可以说信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我自身也在走向信息化,用现代化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当然,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我除了起到教学资源的组织、整合作用外,还要在教学当中起到辅导个别、督促个别、察看全体学生的作用。毕竟,完全放手让学生信息化学习,有的可以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刻给学生提醒,因为网络资源是丰富的,链接的内容多,外观花样也多,对学生学习形成的干扰就大。我教学生如何去查找有益的资源为己所用,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素质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信息化教学走进课堂后,教师转变自己的角色,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后,教师要利用信息资源为学生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利用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师要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我觉得把信息引进课堂教学之后,使教学多了一个宏大的实施的空间,教学走向现代化也多了一条康庄大道。有信息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啊?我们要顺应信息时代的挑战,以充满激情的开放心态,积极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会受益无穷的。让知识在学生身上开花结果。

  信息化心得体会 篇6

  为了贯彻落实《襄阳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根据襄阳市电化教育馆安排,20xx年5月4—5日,我在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为期两天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干部培训班”学习。这次培训让我充实了更多的理论知识,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吴砥等专家教授的讲课,让我收获颇多。加之与来自不同县市区的同仁们聚集一堂,相互交流借鉴工作经验、思路方法,较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以下是这次学习的几点体会:

  一、教育信息化规划的解读,知晓了新的形势

  吴砥教授关于《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规划和思考》的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的出台,把教育风格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表明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发展工作。

  明确了教育信息化近期的工作重点:建成“三通两平台”和加强教师培训。“三通”为:推动“宽带网络校校通”,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推动“优质资源班班通”,加快内容建设与共享;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两平台”为: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按照对设施设备建、管、用的要求,为了用好“三通两平台”,必须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让教师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面对全球化,面对复杂的社会,人脑思维是远远不够,一定要人机思维,不断充电,才能适应社会迅猛发展的需要。

  二、发展教育信息化,校长要提高领导力

  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校长对于教育信息化有怎样的认识,就会在学校的信息化发展问题上采取怎样的决策和行动。教育信息化需要校长的认识和行动、眼界与境界、带头和支持。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校长要有洞察力、管理力、指导力。

  因此,校长首先要提高自身信息化素养,要有信息化理念和信息化应用能力,对学校信息化发展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校长要决策好学校信息应用的愿景,要确立一个可供分享的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愿景,并得到老师的认可,让全体老师都明晰这一愿景。校长要发挥个人及团队的影响力;要引领教育信息化常态发展,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指导信息技术的应用行为,搭建支持教师信息化成长平台;校长要创新学校信息化管理机制;要合理配置学校的信息资源;要反思实施信息化的得失,校长作为领导者,既要决策、抓落实、抓效果,同时还要能够停下来,进行回头看,既要进行横向的对比,还要有纵向的比较,学校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有哪些不足,有哪些需要继续发扬的,还有哪些是需要改进的,或者有哪些是不切合实际要坚决摒弃的'等等,要进行认真地反思,确保信息化健康发展。

  三、明确了目标,理清了学校信息化发展基本思路

  通过培训,我明确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学校要着眼于长远发展,着眼于服务教学、着眼于教师的日常运用、着眼于打造现代化学校,首先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信息化教育管理制度。

  其次,要加强基础建设,实现宽带网络进校园,接入班班通基本满足应用的硬件条件,要优质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利用云计算技术为教师、学生、家长提供信息化网络空间,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数字化智能校园。

  第三,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推进教学资源的应用,充分利用名师课堂,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开展探究性学习和网络协作教研应用。

  第四,建立激励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促进对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这次培训,让我从新的角度和新的高度认识了信息化教育。今后,我将尽自己所能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工作中,并不断努力提高自己。

  信息化心得体会 篇7

  通过本次的信息技术培训学习,我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听了专家的讲座和培训老师的指导后,我感触最深的是微课的认识与制作方法。培训中,老师一方面要求我们以超脱姿态,踏实前行,坚持遵循教育规律,研究微课新思路;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自觉培养自学发展意识,力求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促进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上新的台阶。通过深入学习,下面谈一谈这次培训学习的一些感悟。

  一、认识了新的课程——微课

  在程教授和孟校长的讲解下,我初步认识了“微课”这一门新的课程。他们指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使用方便等特点。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二、如何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设计微课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本人从别人的身上学习到一些有关微课设计的知识。一节微课能否设计得好、教学效果佳,知识点的选择和分析处理非常重要。因此,

  在设计每一节微课时,我首先慎重选择知识点,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使它们更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学习起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尝试做到如下几点:

  1、知识点尽量选择教学的重点、难点。

  2、知识点的选择要细,十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

  3、知识点要准确无误,不允许有文字、语言、图片上的知识性错误或误导性的描述。

  4、要将知识点按照一定逻辑分割成很多个小知识点。

  例如:在这次培训中,我根据本学科小学四年级语文的教学,我选择了“习作”指导作为一个知识点设计一节微课,让学生在短暂的10分钟内对习作审题、习作方法等内容进行微课的设计。这节微课在前一节课“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微课的设计,突破了本节习作课中帮助学生审题和习作方法教学的两个重难点。

  三、培训模式微课化

  在这些培训微课中,老师讲解非常明了、清晰,只要培训者发时间去观看,就能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即使一下了看不明白,可以反复地去看,直至自己学会为止,这符合了微课的设计理念。同时,学员可以通过qq群平台以及微信等方式与主讲教师进行互动,而主讲老师又会不厌其烦进行一一地解答,这样就产生了学员与老师互动,学员与学员互动的培训模式。这样的培训方法既让我们学得了技术又可以在教学中边学习边实践,让我们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真是两全其美。

  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使我们受益匪浅,其感触非一言能尽。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

  信息化心得体会 篇8

  现阶段,人类已经逐步进入知识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运用信息化来对工业化加以带动。土木工程的信息化也就是利用自动控制、通信以及计算机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来提升与改进土木工程的施工方式、技术手段,以此不断的完善土木工程施工手段和技术,使其能够更为合理科学,并且有效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1.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涵义

  1.1行业影响方面

  就土木工程信息化对行业的影响上来看,可以说土木工程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土木工程管理水平、建设水平的一个过程,广泛的涉及到企业管理、政府监管、教育培训、质量监督、勘测、监理、施工以及设计等多个领域,特别是针对我国具体国情,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实现将信息知识资源严重分布不均与工程建设面广量大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有效的解决,推动了技术的整体进步。

  就实现土木过程信息化的过程而言,土木工程行业的信息化与其他行业一样,同样也包含六大要素、三个层面的一个动态过程。其中,六大要素也就是信息人才、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法规环境、信息产业、信息技术等。而三个层面则包括:

  ①应用及开发土木信息技术的过程、具体指的是以信息技术诸如互联网为基础,将硬件、软件方面的土木工程信息网络传输标准制定出来,并且对传输土木工程信息的终端大力研制及开发出来,这是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

  ②利用及开发土木信息资源的过程,指的是作为提供土木信息者,将企业土木工程局域网建设以及国家土木工程信息网建设完成,这是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及核心所在;

  ③土木信息产品制造行业持续发展的过程,指的是将开发制造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的一批科研企业及机构发展起来,这是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的一大支撑。

  1.2技术形式方面

  就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形式上来讲,土木工程信息化也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全国范围内以利用开发土木工程信息技术为核心,以高科技手段诸如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依托的新技术扩散的一个过程,借助于土木信息共享及在线的实现,以互动、随地、随时的方式将完土木信息完成的问题解决及支持方案予以提供。

  2.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的土木工程建设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并且具备着非常显著的时代特色。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具备着十分鲜明及显著的知识经济特点,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生产核心要素就是技术知识、各种信息,以现代化的互联网作为工具,其本质表现形式就是土木信息资源的应用、传输以及生产。总的来说,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所具备的属性主要为互动性、远程性以及实时性,也就是以互动的方式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均能够提供信息服务为土木工程界,将地域、时间等相关方面的制约彻底打破。

  3.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途径

  目前,人类已经步入到了信息时代,利用计算机系统能够自动生成图形,应用信息系统能够彰显新时代的设计理念及建筑美学,可以使土木工程的创作成果达到全新的发展境界。所以,在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应当全方位、多角度的贯穿信息化的理念,并且积极的开辟出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途径。

  3.1构建施工、设计的控制及技术信息系统

  在土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当与网上的大量相关信息结合起来,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来将项目承包内容加以完善,增强项目承包内容的创新性和可行性,因而这也是计算机手段的一种应用表现。采用信息技术就意味着工程师工作量的减少,有助于审美理念的提升、设计概念的`优化,有助于相关构思的实现以及设计理念的创新。

  3.2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材料设备采购、施工招投标、方案优选的信息系统

  目前,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与计算机信息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土木工程行业服务的开发性也随之增强,这便使得设计方案优化的实现就显得尤为必要及重要。所以,必须重视组织方案的改善,将资源的利用及整合进一步实现,将其中的优化措施加以改善,促进组织决策水平和决策能力的提高。

  3.3构建企业管理、行业管理及工程管理的信息系统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是人们日常工作及生活均无法脱离的,只有与相关技术理念结合起来,才能够将相关作用的发挥不断的加以完善,改进前进力度,实现有序规范的模式,加强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内容的有机整合,并且将信息系统管理实现对土木工程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应当加强管理及查询的整合力度,重视土木工程项目的验收及检查,将检查和审核的结果纳入到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并且采取信息化的管控手段。信息技术往往会涉及到广泛的内容,而要想将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予以整合,那么就需要将各方面的管理加强,妥善的进行分析,实现决策的优化,以便于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土木工程行业要想得以可持续发展,那么应当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大力的整合产业模式,加强理念与措施的有机整合,实现工程的改良,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加大施工方案创新力度,与此同时,还应当以政府宏观调控为基础,以信息化的手段来加强资源整合及部门合作,拓展土木工程的专业范围,从而促进土木工程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信息化心得体会 篇9

  国家要实现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必须先行。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今天,信息技术正全面进入教育教学领域。《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xx — 20xx年)》明确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全新理念。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更深层次的应用,而从目前来看,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却不显着,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还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这需要我们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并加以实施。

  一、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构建优质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

  营造设施一流、技术先进、资源充足的优质信息化外部环境是开展有效信息化教学的先决条件。优质的信息化环境,必须要充分满足教师持续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所需要的条件,充分满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能促进有效学习的条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方向就是要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三通两平台建设的完备程度和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优劣。

  二、教师要转变思想,提升素质。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思想,在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愿意学习信息技术并将之付诸于教学实践中。只有教师的思想转变了,信息化教学才会真正顺利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变得无足轻重,相反,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应当扮演好以下角色:学生的良友、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帮促者、课堂组织者和协调者、激励者。

  同时,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必须具备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

  三、学校应加强机制和制度建设。

  (一)做好顶层设计,保证经费投入,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工程。

  学校应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下设由专业人员、管理人员、一线教师等组成的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建立日常工作制度,负责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和推进方案,研究解决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当前,各学校应按照国家、省市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保证建设经费足额投入,做好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工作,争取早日搭建好学校的信息化软硬件教学环境。

  (二)加强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

  开展信息化教学,教师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学校要把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摆在战略高度上,加大新教师职前培养和教师在职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加强对信息化资源开发、应用、管理和服务人员的专项培训,将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作为主要培训内容。学校应鼓励并支持更多的教师参加国家及省级信息化教学大赛、课件制作大赛、微课程大赛等信息化比赛,从备赛、参赛等过程快速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对在各级信息化比赛中获奖的教师及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要予以奖励。学校应严格执行教师职称评聘中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相关政策要求,对信息技术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要限期整改。

  四、构建网络环境下的三段式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三段式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一种有益尝试。三段式教学是把教与学的过程划分为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部分。对教师而言,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反思;对学生而言,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预习)、课堂学习、知识拓展与延伸。

  (一)三段式能够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1、教学设计。三段式教学设计既要考虑到教师、学生、技术、媒体,又要考虑知识内容等多种因素。可利用数字校园教学平台、网络学习空间等信息化平台或常规的网络通讯工具,比如QQ空间、博客等这些学生易于接受、耳熟能详的网络工具,将预习要求、教学视频、重点难点、教学课件、知识拓展等内容上传到空间,以方便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和自主学习。

  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主战场,应该尽可能让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三段式所呈现的课堂教学是:课堂上学生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每个学生都呈现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收获,教师解难答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主动参与,而教师只是参与者和指导者,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

  3、课后反思。教师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学习体会、知识巩固与拓展延伸,可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教师或学生的空间,师生可以互访,并实时交流沟通。

  (二)三段式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对学生而言,课前就是学生根据教师网络学习空间提供的学习指导,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预习新知、自主学习;课上就是利用课堂有效的时间,交流预习、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其他同学和教师那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后就是学生完成所学知识的巩固,并按照教师的要求,利用网络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借助网络环境,即使在课外时间,也可以与教师沟通和交流,实现个性化教学,并实现同学之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三段式解决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把更多的时间还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实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讲求实效,勿流于形式。

  要避免无限夸大技术的作用,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造成形式脱离内容的现象。应根据课程特点、本次课教学内容和授课班级学生特点,来确定合适的信息化教学实施方案。

  (二)因地制宜,结合实际。

  当前,多数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距离理想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还相差甚远,但这不应该成为消极对待信息化教学的理由,要根据现有条件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

  (三)以点带面,全面推广。

  开展信息化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有效的信息化教学受制于信息化环境、任课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所教学生的素质能力等条件因素。较好的做法是:在学校中率先选择少数专业、少数班级、少数信息素养高的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试点,积累经验、找出不足,为后续的信息化教学闯出新路,待经验成熟以后在学校全面推广信息化教学。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决不会一蹴而就。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按照国家、省市的统一部署付诸行动,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学校的做法和经验,要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并兼顾长远发展。教学改革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提高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要结合学生特点,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积极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质量和效率。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适合国情、省情、校情的信息化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信息化心得体会 篇10

  大赛告一段落,通过将近一个月时间的准备,加上自己参加比赛及赛后听评委老师的点评,观看优秀选手的展示等,收获颇丰,现将这段时间的收获总结如下:

  一、备赛的过程就是个学习的过程

  我参加的是专业一组的比赛,参赛题目为《电工技术与基础》一书中《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阻》这节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看起来比较简单,通过前面的教学发现,学生很容易学会,但是细节容易忽视,遗忘也比较快,以前教学中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但是课时的关系,教过也就算了。比赛用这节课时,才会根据平时上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想办法,在几个平行班不停的上课,反思,通过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找到更优的解决方案。因此,备赛的过程对我更是个不断总结、反思、学习的过程,通过学生的反馈发现不足,也为后面其他内容的教学提供借鉴。

  二、团队的力量大

  按照大赛文件,可以以团队形式报名,赖珍明、徐小奇和我组成了一个团队,在整个备赛过程中,从选题到过程设计到微课视频、课件的制作以及说课注意的问题等都给了我全方位的指导,赖珍明老师在参赛期间也全程陪同,为我们做好细致周到的服务,其他参赛的选手都羡慕我们有了这么好的后勤服务和技术支持人员。此外,学校很多老师为我们参赛提供了很大帮助,教学部门组织好几次演练,几位优秀的教学骨干针对我们的演练情况给予中肯的点评和指导,以前参加过比赛雅璐、海云、康师傅等同事们更是将他们的参赛的经验倾囊相授。最后定稿环节,办公室的马老师一字一句对推敲说课稿件,及时将语言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整个过程中真切的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团队的温暖,真诚的谢谢你们!

  三、通过比赛发现不足

  因为自身专业原因,以及职业学校对学生成绩并没有太高要求,因此从教这么多年,都没有好好看过教育方面的理论,对教育教学方面的术语更是知之甚少。说课比赛需要说明每个设计环节的意图,需要专业的教育理论进行支撑,因此才临时抱佛脚了解了一些。接触之后发现,很多教育理论除了给教学提供理论支撑之外,更多的是能指导教学。因此,在后面工作当中,需要更加注意这方面的积累。

  本次比赛中个人成绩不理想,通过赛后评委点评和个人反思,将本人赛后的一些反思总结如下,希望对以后的`参赛提供参考:

  (1)认真阅读比赛文件,内容范围,最好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和权威出版社版本,德育教材与其他教材不同,不可使用地方教材和自编教材。

  (2)信息化说课比赛要在技术层面上有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的应用,需要相应信息化环境做支持,教学层面要有应用的体现,理念上要更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变革层面要优,互动方式的考核评价效果要实,要能看到教学效果。

  (3)教学设计中重难点和目标的制定应该是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学生自学效果确定,而不是教师认为确定。教学中应该有详实科学的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与期末评价比例应该在7比3左右,加大平时的考核力度。

  (4)时间控制上不能超时也不要太短,尽量达到人与课件完美结合,为控制时间,可采用排练计时的方式。多练,多熟悉,理解记忆。

  (5)自信大方,在熟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魅力,展示新时代教师的个人风采,呈现阳光自信的教师形象。避免奇装异服或者衣着不得体。

  (6)说课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多媒体元素(视频、音频)尽量采用不同版本office均可以播放的格式,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播放不了的问题。为保险起见,甚至可以同时做好多个版本的文件,根据赛场电脑的情况随时调整。

  (7)做好充足准备,如翻页笔保证有电,准备好一学期教案教材,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8)说课作品是团队的结晶,但是进行展示的成员必须对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了然于胸,对设计理念设计思路等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在临场发挥时不会在提问环节露怯。

  总之,通过这次比赛,让我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给后面的学习和成长指明了方向。

  信息化心得体会 篇11

  在20xx年1月13日-15日,我参加XX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大赛培训班,此次培训收获很多,不但明白了教学目标的定位,还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有机会接触到了信息化教学的相关内容。下面,我就学习到的几点内容进行分享:

  一、教学目标要定位准确合理

  在没有学习这个信息化教学大赛之前,我对教学三维目标的理解可以说是半桶水,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理解不深。教学目标要定位合理准确,简单明了,例如,情感目标定位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这个目标在本节课里就是太远大了,目标不明确,应该将目标越细越好,要达到本节课的什么效果。每个目标里只有一个目标就够了,太多目标不好,学生也完成不了。

  二、教学过程思路要清晰

  虽然每节课的内容不同,但是你想把它设计好,它的套路都有异曲同工之处的。首先最好采用视频情境导入法,接着是讲授新课,再跟着是采用任务驱动法或项目法来解决本节课的'内容,最后是采用拓展法和层层深入法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三、微课教学

  现在网络通讯的发展和微机的普及已经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教师可以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点问题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可以随时点播学习。首先,虽然我们所教的是职校生,自控能力比较差,但是班上还是有很多同学想读书和学习的,他们晚自修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也不一定能找到能解决该问题的老师。其次,由于制作成为10分钟左右的视频,学生学起来很轻松,所以成绩一般的学生也能将注意力在这10分钟里集中起来。所以,基于上述两大因素的考虑,我觉得可以在班里建一个Q群,老师把制作好的微课放在Q群文件夹里,供学生有需要时自己学习,及时把疑难题解决。

  四、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信息化教学就是采用声、像和频等来教学,能很直观反映出状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问题也很解决。例如,我上《液压与气压传动》这门课,讲单向阀、换向阀和溢流阀等阀时,采用FLASH动画来演示器工作过程,学生就能很直观看出它们的工作过程,假如在采用液压设备来讲这一节课,确实不能够收到这样的效果。但也并不是采用信息化教学就一定是好的,例如,同样《液压与气压传动》这门课,测量沿程与局部压力损失,要测量真实数据,假如采用信息化教学就达不到很好的效果。所以信息化教学是好,但是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另外,信息化教学还涉及软件,所以教学难度较大。

  以上四点就是我在信息化教学大赛培训班学习到的新知识,感谢学校领导给予我这次机会学习。

  信息化心得体会 篇12

  5月17日我有幸参加了石泉县中小学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会,聆听了东北师范大学朱玉民教授的讲座,我对教育信息化有了新的认识,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本知识课件的制作上。作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把它们应用于教学活动之中,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我深深的体会到:

  一、理念上应更新

  1、这次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我真正的认识到活到老学到老,只有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知,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作为一名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需要。还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化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

  二、专业知识方面

  1、聆听了朱教授“数字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基本模式及应用方法创新”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分认识到作为老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化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了解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

  2、教育的实质是通过传播、交流信息,有目的的影响他人的活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五大感官对信息的获取,并按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一定的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载体把经验,知识,方法传给学生。发挥信息传递视角的六大功能,方可创造情境,变静为动,变可见为不可见,变抽象为直观,模拟场景,转化信息,课堂教学效率才会不断提高。

  3、利用现代技术,解决传统教学手段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目的的那些关键性的`教学因素和教学环节。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困难点和影响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哪些关键性的教学因素和教学环节是整合点的不同定义。正确运用整合点的诊断方法,才能在现代教学设计中,找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困难点。把握整合的三项原则:紧扣学习目标;适合用啥就用啥;先用传统细信息技术后用现代信息技术。

  4、学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八大基本模式:优化新课堂教学设计;掌握信息技术“潜在”的教育教学功能;理解整合的实质;明确整合的目标;准确诊断确定“整合点”;优化“整合点”内容的资源设计;物化“整合点”资源设计的成果,将其转化为媒体资源,工具软件,智能软件等;恰当有效的应用整合资源达成有效的教学目标。

  5、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发展为本。”作为教师要尊重终身教育观,做好解析者,示范者,组织者,启迪者,指导者,给渔者,促进者。学生终身学习、发展观。做到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交互,合作,会学习,会活用。要以优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为支撑创新,因材施教。处理好尊重鼓励,民主平等,学会合作的师生关系。

  三、细节上的渗透

  本次培训中,朱教授注重细节上的教学渗透,他通过专题讲座与案例分析和演示操作的方式,不仅教给我们知识和技巧,更在无形中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大家,在一些细节的讲解上十分细致,恰当地渗透各学科的常识,使不同程度的老师都能得到提高,真正的学有所获。

  5月18日,罗局长精辟的总结报告,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站在教育教学改革需求的角度,融会贯通朱教授的讲座内容,不断学习、消化,对技术的应用要把握好度,不能将电子白板代替黑板,更不能被技术捆绑。教育信息化在两个课堂的建设中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要把两个课堂的建设做好做实,使教育信息化能力不断提升,真正达到教育信息化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也要时代化,要融入到现代的生活之中,融入到这个信息的时代,这个信息的社会。

  总之,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我受益匪浅。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努力把所学到的教育信息化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使之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

  信息化心得体会 篇13

  我通过学习明确了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类已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已成为与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正以其广泛的渗透性、无形值价和无与伦比的先进性与传统产业结合;信息产业已发展为世界范围内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化已成为推进企业发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则成为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现在结合本人几年来对信息化建设工作认识浅谈心得体会如下:

  1、信息技术对教师的重要作用。

  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不能只停在原有知识的认识上,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充实自己。 现在的学生更是聪明,他们不仅能在学校里学习知识,还能通过 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学到更多的知识。因而,教师必须有一种超前 意识。

  2、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师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当今社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 教学观念, 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熟练运用信息工具 (网络、 电脑) 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 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 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 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3、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也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是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新知识,可以与同行交流经验,可以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4、掌握信息化技术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机关信息化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各级机关信息化建设,已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迫切需要。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5、把握信息化技术是提高工作效能的需要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各类工作中,有助于整合资源,有助于提高工作效能。信息技术是新型的科学教育技术,能弥补陈旧工作方法的不足,传统的工作老套套费时费力,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充分把现代化信息技术用于工作中,才能提高工作效能。

  6、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是提高工作技能的需要

  实践是学习的目标,也是提高应用能力的手段,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才能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中学习并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7、终身学习是使自己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止步不前,那么就不能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就不能适应现代工作的需要,要认清形势,勇于挑战,树立信心,不断学习,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来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现代工作的需要。

  我感到自身的学习才刚刚开始。

  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我会加强业务上的学习,多进行一些实际操作,争取让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我会把这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身的工作和学习中,通过学习和实践巩固学到的知识,利用学到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学科教学活动、不断开拓, 为信息技术教育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信息化心得体会 篇14

  xx年,按照省、市经济工作会议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总体要求,经信系统将紧紧围绕工业经济“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这个主题,牢牢把握“产业集聚、项目支撑、创新驱动、智慧引领、人才保障”这条主线,着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集群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和制造业服务化。具体工作中将重点推进“五个培育”:

  (一)产业培育

  一是突出发展四大新兴产业。以“265”产业为基础,重点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医药和医疗器械、电子信息和大数据四大产业板块,集中各类资源全力推进,以此引领我市产业转型升级。高端装备制造板块,重点支持智航动力与北航合作的阵列机床研发、威达重工工业机器人关键部件生产线、东方光源光纤拉丝与特种光电缆、腾拖集团大马力拖拉机、腾达科技高端不锈钢紧固件、洪海光电特种广告设备、精工电子锂离子动力电池、海纳科技植保无人机、亿和铸造等项目建设;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板块,重点支持联泓新材料发展EVA、PP高端专用料、EO及系列EOD衍生品,鲁南化工聚甲醛、醋酸酯纤维素,潍焦薛城能源苯酐,中材锂膜锂电池隔膜、泰和水处理高端水处理剂等项目建设;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重点支持海王康力医疗发展精密注射器、静脉导管、手术包耗材,支持三九药业扩大颗粒剂产能,支持益康药业固体药物制剂晶型改造、威智医药手性制剂、杰诺生物酶新型酶制剂等项目建设;电子信息和大数据产业,在加快东方光源、洪海光电、精工电子、汉旗、箭波、恒瑞、嘉诺等电子信息骨干企业及台儿庄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园发展的同时,研究制定大数据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大数据产业。二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突出产业优势,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业链的完整度、集中度和关联度。延链,即依托骨干企业,不断向产业链的高端和终端拓深延展。依托联泓新材料、潍焦薛城能源、鲁南化工等化工企业,拉长煤气化、煤焦化链条,主攻乙烯、醋酸的下游,重点发展EVA、聚丁烯、表面活性剂、醋酸乙酯等产品;依托东方光源,打造光纤预制棒-光纤拉丝-高端光电缆装备产业链。补链,即查找补齐现有产业链条的缺失环节。重点推进亿和精密铸造项目建设,填补我市机械产业链条缺口。强链,即通过注入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提升现有产业链条的竞争力。重点支持鲁南化工与联泓新材料合作建设100万吨甲醇项目,增加上游原料供给,同时调研论证新上轻油裂解项目,扩大烯烃产能,带动化工产业规模膨胀和竞争力提升。突出工业园区专业化分工和功能定位,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打造产业集聚发展的有效载体。三是稳妥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按照工作任务及进度要求,加强调度督导,xx年年底前完成所有化工园区的重新审核认定工作。同时持续开展以“打非治违”为核心的专项治理行动,切实做好“三评级一评价”整改提升工作,积极稳妥做好村居、学校、企业搬迁工作。

  (二)项目培育

  一是牢牢抓住技术改造不放松。按照“龙头带动、重点突破”的原则,xx年重点调度推进35个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努力保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的平稳增长。35个项目计划总投资248.8亿元,涵盖我市主要产业领域,建成投产后将成为拉动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二是大力推进“智能制造”。研究出台推进智能制造实施方案,完善配套扶持政策,培育“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努力提高企业智能化水平。三是用足用好各类扶持政策。加大政策争取落实力度,筛选推荐一批好项目,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两机”重大专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省提质增效专项资金、省贴息;积极申报资源节约循环利用重点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工信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绿色制造工程项目、省太阳能集热系统财政补贴项目;用好市贴息和设备奖补等政策资金。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运作好与海王、沈航的合作,加快推进亿和精密铸造等重点招商项目建设。争取更多的上市企业参与我市智慧化应用项目,以PPP、政府采购服务等方式,引导、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重点智慧城市项目建设。五是努力培育工业品牌。深入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引导骨干企业制定并实施品牌战略,培育质量标杆和品牌示范企业,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品牌展会,不断提升品牌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六是进一步加大企业帮扶力度。调整完善市级领导帮扶工业企业责任分工,市经信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领有关科室重点帮扶80个重点企业,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重点企业实行要素集成、政策叠加,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七是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抓好我市降成本减负担等各类已出台政策的`兑现,继续实施银企对接、煤电对接、接续还贷资金、大用户直供电等措施,强化要素保障,解决企业发展后顾之忧。

  (三)创新能力培育

  一是科技创新方面。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xx年力争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与浙大、北航等院校的产学研对接,努力在协同创新、项目共建、人才培育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重点打造三个公共创新平台,即依托枣庄北航机床创新研究院的中小机床公共创新平台、依托联泓新材料的化工新材料创新平台、依托联润新材料的纺织新材料创新平台。二是节能创新方面。摆脱对淘汰落后产能等传统节能手段的依赖,创新节能方式方法,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xx年将重点实施三大工程:工业绿动力和太阳能集热系统推广工程,xx年力争推广高效煤粉锅炉300蒸吨,建成1处xx年争取推广分布式发电xx年继续推动xx年企业家,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企业家队伍。一是完善企业家队伍建设机制。从我市“265”产业发展规划和重点行业转型升级方案中确定的部分重点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中筛选,建立“1515”工程企业家人才库,并实现动态管理。二是提高企业家队伍综合素质和能力。建立常态化、“立体式”的企业家培训体系。市级对“1515”工程企业家重点培训,举办“(双月)企业发展大讲堂”、年内组织开展2次国内高端培训(考察)、1次境外高端培训。各区(市)、枣庄高新区对规模以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全覆盖。三是健全优秀企业家激励机制。开展枣庄市优秀企业家评选表彰活动,进一步增强企业家的归属感、成就感、获得感,在全社会营造企业家有作为、有地位、受尊重的良好风尚。对符合有关政策标准要求的优秀企业家,择优推荐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先参加各级劳动模范、“五四”青年奖章、“三八”红旗手的评选。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企业家,由市政府聘请担任市政府经济顾问,参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的研究。枣庄市优秀企业家参加所在市、区(市)党委、政府的年度考核评议会议、党委全委(扩大)会等重要会议。四是大力营造企业家干事创业良好环境。深化“放管服”政策,改善企业家营商环境,搭建企业家沟通交流平台,建立企业家容错机制,努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五是进一步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党管企业家人才的工作格局,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建立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担任总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制度。将企业家招引、选用、居留、落户、出入境、医疗保健、薪酬分配、配偶就业、子女就学、表彰奖励、社会政治待遇、医疗保健服务、权益保障以及企业家培训体系等政策措施细化分工到市直各部门、各区(市),形成工作合力。

  (四)智慧城市培育

  围绕“一个中心、六大平台、十六朵云、两个呼叫中心”推进“智慧枣庄”建设。“一个中心”,即鲁南数据中心项目,将集中资源加快建设,确保上半年建成运营。同时加快推进与中国联通云数据公司的合作,落地联通公有云,建成中国联通云数据基地。“六大平台”,一是完善政务云平台(资源池),为市直及区(市)政务信息化建设提供统一的云服务,为消除信息孤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奠定基础。二是扩充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在去年搭建的市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基础上,搭建完善人口、法人、电子证照、地理信息、经济运行等基础数据库,推进政务信息在各级各部门之间共享利用,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逐步向社会开放。三是扎实推进无线网络全市重点区域覆盖。xx年下半年启动了无线城市一期工程,市民在部分区域可以实现免费无线上网,xx年将在更大范围内推进无线网络覆盖,并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开展数据挖掘分析,实现可持续运营。四是打造“双创”云平台。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手段,打造互联网“双创”平台,引导企业和创客借助该平台开展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网络培训等活动,孵化培育“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五是建设智慧枣庄运营管理平台。依托鲁南数据中心建设智慧枣庄运营管理平台,建设包括应急指挥中心、呼叫中心、应急调度会议室、机要数据机房4个功能分区,汇集全市城市运行管理数据,打造集城市监控、数据分析、应急指挥于一体的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体系,提升政府决策管理水平。建设智慧城市展示大厅,充分展示智慧城市发展历程和建设成果,让公众深入了解和体验智慧化应用项目,充分展现“优政、惠民、强企”的智慧枣庄建设主题。六是搭建视频监控平台。运用市场机制,整合公安、交通、城管、环保、水利等视频监控系统,构建全市统一管理、关联互动、信息共享的视频监控网络体系,实现监控全覆盖。“十六朵云”,即重点推进工业云、农业云、城市云、教育云、医疗云、旅游云、社保云、城管云、环保云、安监云、食药云、交通云、社区云、住建云、商务云、节能云等智慧化应用项目。“两个呼叫中心”,即阳光财险枣庄呼叫中心项目和泰盈呼叫中心项目。依托以上两个项目,我市呼叫中心产业将逐步形成集群效应。此外,还要积极引进九次方等多个国内规模较大的大数据公司入驻枣庄鲁南数据中心,开展数据采集、清洗、分析、应用、交易等增值服务,逐步构建完整的大数据产业链,在省内抢占大数据产业发展先机。

  在重点抓好以上“五项培育”的同时,还将立足经信部门职能职责,统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千方百计稳增长。科学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认真做好经济形势监测分析、预警预报,继续强化部门间配合,建立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大数据分析体系,超前搞好形势预判和措施储备,及时防范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波动。适时出台《加快推进工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升计划》等新的精准服务政策,用好市级产业引导基金,真正发挥好政策的叠加效应和引导作用。

  (二)千方百计保安全。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法》的贯彻落实,督促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指导企业开展安全隐患的自查、自改、自纠,促进企业加强安全技术规范管理,扎实做好安全生产的各项基础性工作。以省、市安全生产各项部署要求为指导,不断强化重点行业领域的专项行动和督促检查,重点做好铁路道口、石膏矿山、石油天然气管道、成品油、民爆等各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坚决杜绝重大安全事故,保持经信系统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向好。

  (三)切实抓好自身建设。牢记抓班子、带队伍的使命职责,委党委班子全面履行从严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牢固树立“项目化推进”思路,形成工作倒逼机制,进一步提升委机关贯彻力、执行力,落实力,实现决策科学,责任落实,执行到位。稳步推进行业管理、机关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精准扶贫、工会、计划生育、老干部等多项建设工作,进一步夯实“厚德载物,创新务实”的工作理念,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口碑,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信息化心得体会 篇15

  宏观经济周期性放缓、增长乏力,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任务艰巨。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全市经信系统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打好稳增长、调结构、降成本、增效益“组合牌”,全市工业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工业化与信息化实现深度融合,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实现飞跃,一批信息化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建设,“十三五”经信工作开局良好、起步扎实。xx年,预计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左右;实际完成工业技改投资438.7亿元,同比增长17.6%;万元GDP能耗预计降低4%,全面完成年度节能目标任务;4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城域网出口总带宽达到1000G。

  (一)努力构筑加快工业发展的大格局。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发展,在《市委会工作要点》和《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聚焦工业,连续召开了全市工业和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全市工业项目现场推进会议,两次会议间隔半年、压茬召开、接力推进;市人大、市政协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数十项涉及经信领域的建议与提案,全市上下形成了加快工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二是在用足用好中央、省里政策的同时,充分挖掘地方版政策“工具箱”,最大化发挥集成叠加效应,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的若干意见》(枣政办发〔xx年为企业争取、落实各类政策资金7698万元,其中,争取资源节约循环利用重点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825万元,落实省重点行业技改贴息3005万元,争取省提质增效升级专项资金2649万元、省化工转型升级资金225万元、省总集成总承包奖补资金150万元;下拨市级财政贴息、设备奖补、集群奖励、双软认定资金844万元。四是切实抓好企业帮扶,制定了市级领导企业帮扶清单、市经信委领导干部对接联系重点企业清单和对接创新成长型企业清单等“三个清单”,明确28名市级领导帮扶69家重点工业企业,确定市经信委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帮扶70家重点企业和35家创新成长型企业,切实解决上市、融资、引才等100余项棘手问题。五是千方百计稳增长保增长。狠抓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重点工作落实,开展涉企收费和企业各类保证金清理规范专项行动,牵头推动企业产权登记、担保链等棘手问题;组织51家企业参加政银企对接活动,帮助39家企业获得26.2亿元贷款支持;高效使用市级接续还贷资金,为49家企业提供了7.15亿元过桥资金支持;推动26家企业纳入全省“大用户直供电”试点,直接交易合同量约26.5亿千瓦时,年减少电费支出1.36亿元,真正当好企业的“娘家人”。

  (二)精心谋划产业转型升级的路线图。做好“顶层设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委托国内高水平机构编制装备制造、化工等12个重点产业规划。目前,12个产业规划均已通过专家论证,xx年年初集中对外发布。本轮规划实现了对全市“265”产业的全覆盖,明确了产业发展的“路线图”和侧重点。坚持“挂图作战”。准确把握支柱产业发展方向,强力突出项目支撑。对应12个产业,筛选出70家重点企业和35家创新成长型企业,集中资源,重点帮促。化工产业,推动产品链条向下游延伸,重点发展煤基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今年重点支持了联泓、泰和、鲁化、潍焦等企业新上项目的立项建设。装备制造业,上游向精密铸造发展,下游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重点培育威达重工、金山机械等骨干企业。选准突破口。把智能制造作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积极推动“机器换人”、“数字工厂”试点工作,重点推进了10个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把握关键点。加快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完成化工生产企业“一县一册”拉网式排查,核定化工生产企业244家。全面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共检查化工企业437家次,关停整改有安全环保隐患企业16家。在全省率先制定《市级化工园区认定办法(试行)》,全面启动化工园区审核确认、化工企业“三评级一评价”工作。

  (三)靠上推动重点工业项目落地建设。一是牢牢抓住技术改造“牛鼻子”,集中精力推动79个省级导向计划项目和50个市级重点技改项目建设,精准支持八一热电二期、东方光源二期、瑞达化工聚丁烯等重点项目。其中,前三季度技改投资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全省三季度技改会在我市召开。二是抓好产业示范引领项目的引进。装备制造产业领域,抓好“补短板”,尤其是填补产业链空白项目的引进建设。亿和精密铸造项目已达成协议,项目总规划年产10万吨精密铸件,总投资7.8亿元,该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填补我市机械产业链条缺口。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的航空发动机叶片及阵列机床产业化项目已经落地,将引领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起步发展;信息产业领域,与东软集团、银江股份分别签订“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协议,总投资额6亿元。重点推进鲁南数据中心、呼叫中心等项目建设,目前鲁南数据中心一期工程已封顶,呼叫中心选址建设正在展开,先期招聘的600名员已上岗运营,到xx年可达到4000人;通用航空领域,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在成立通用航空运营公司、设立临时起降点、打造电动飞机生产基地等方面达成共识。重点支持的海纳机械植保无人机制造项目,试制样机试飞成功,已进入小批量生产;医药产业领域,加快推进医疗耗材和康复保健器械产业基地项目,康力医疗、鲁华集团和海王集团已签订合作协议。三是对台经贸合作取得初步成效。赴台开展经贸洽谈、项目推进活动,接触知名台企40余家,实地考察工业企业16家,达成合作意向10余项。

  (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全年对18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进行评价考核,取消47家不合格企业的资格;7家企业被省经信委认定为第二十三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6家企业被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组织企业开展了5xx年工业设计经费投入1.33亿元,取得工业设计成果140项,其中87项成果实现产业化,获得国内外授权专利95项。二是积极落实创新扶持政策。全年共推进两批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保险补偿工作,第一批签订5项保险合同,保险费合计855.9万元,居全省首位,其中省财政补贴684.72万元,市财政补贴171.18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第二批签订3项保险合同,保费合计346万元,市财政补贴69.2万元已拨付。组织开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培训班,35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际享受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共8022万元,企业个数和扣除额分别同比增长40%和56.43%。三是深化产学研合作。与浙大、北航、沈航的合作迈出坚实步伐,与北航合作设立了枣庄北航机床创新研究院;组织8家企业参加中科院沈阳分院和浙大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向企业公布科研课题239项,3家企业与中科院和浙大签订初步合作意向;组织企业参加第25届产学研展洽会,金山机械与浙大产学研合作项目作为全省重点项目上台签约。四是加强企业管理创新。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展了六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系列培训,评选表彰枣庄市优秀企业家,组织企业赴日照考察学习现场管理经验,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对标挖潜、降本增效”活动,召开企业管理创新现场会,有效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五是大力推动营销模式创新。推动全市1249家企业在“好品山东”网络平台上注册,较去年增加304家。山亭区豆制品产业基地、滕州市中小机床产业集群列入“好品山东”合作推广网络营销基地。六是加快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步伐。重点引导支持xx年新增6家),10家工业企业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3家工业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丰元化学成功在深圳中小板上市,泰和水处理已在创业板排队待审(预计xx年可上市)。

  (五)全力推动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突出抓好“两个规划、两个基础、五项应用、两项保障”。两个规划,一是“智慧枣庄”总体规划,委托赛迪研究院、中国联通联合编制,二是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委托北京国脉互联编制。目前,《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已经经过专家评审。两个基础,一是一级主干网络建设,我市现已上升为省内继济南、青岛之后的第三个宽带(互联网)接入一级节点城市,信息高速公路更宽更畅;而且通过努力争取,被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认定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枣庄又添一张城市名片。二是鲁南数据中心建设全面开工,主体工程建设与招商工作同步加快推进,力争把中心上升为中国联通在全国布局的第13个云数据基地。五项应用,政务云、工业云、数据共享(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城市服务综合(市民综合服务)平台、无线网络覆盖(无线城市)等五项应用稳步推进。两项保障,一是制度保障,出台《枣庄市市级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建立并实施信息化项目建设前置审批归口管理制度;二是组织保障,成立了副县级规格的市智慧城市促进中心(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协调推进全市智慧城市建设和大数据发展。

  (六)积极推行绿色循环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式。一是积极创建太阳能应用示范城市,协调推进山东星球60兆瓦、普照xx年十大能效领跑者”;继续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提升节能管理标准化水平;深入开展“能效对标”,逐步实现重点行业对标管理全覆盖;实施工业电机能效提升、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加大高效煤粉锅炉推广力度。三是强化节能监察能力建设,圆满完成重大工业专项、能状报告日常监察年度任务,在全省率先完成化工行业“打非治违”节能专项监察工作。四是铁路道口、石膏矿山、石油天然气管道、成品油等领域的专项整治活动有序推进,全市民爆行业实现了无缝隙网络监控,经信系统安全生产形势得到有效保障。

  (七)努力打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经信队伍。严格落实从严管党治党的政治要求,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推动全委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再上新台阶。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把学习教育同具体工作紧密结合,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坚持“制度管人管事”,大力推进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切实提高机关的执行力。坚持“项目化推进”思路,年初印发《市经信委xx年重点任务目标清单》,梳理确定了36项具体工作重点推进,对清单中涉及的工作实行“一月一调度”和“一季度一通报”,形成工作倒逼机制,确保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高度重视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各项准备工作和基础材料细致扎实,顺利通过xx年度省级精神文明单位验收。同时,作风建设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在xx年全市党风政风行风评议活动中,市经信委位列经济管理类部门第二名,被评为先进单位,连续两年位列前三位,明年将予以免评;运行办被评为全市服务经济发展先进科室。

  同时,现阶段工业发展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存量工业整体素质不高。对资源性行业的依赖度仍然较高,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较慢,大部分企业处于制造业“微笑曲线”底部,重生产、轻研发,重模仿、轻创新,在新一轮商业模式竞争中劣势明显。增量工业支撑不足。在手、在建、在谈的工业项目,普遍存在投资规模不大、链条偏短、附加值不够高的问题,能够支撑枣庄工业打“翻身仗”的决定性大项目更是急待突破。“卡脖子”问题突出。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担保链等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节能、环保等刚性约束增强,用工难、用工贵,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困扰着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经信工作量大面广任务重,经信系统的贯彻力、落实力和执行力还需要进行优化。

  信息化心得体会 篇16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信息化教学如火如荼地开展。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形式,学习的各个层面都打上了信息技术的烙印,学习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通过信息化教学的阐述,要在信息化教学中实现有效、深度学习的途径。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教科书、板书及其它教学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与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像海绵吸水般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可描述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作为一名,如果止步不前,那么就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就不能胜任教育工作,要认清形式,勇于挑战,树立信心,不断学习,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来完善自身素质,用技术进行终身学习,实现自身教育水平得到持续发展,在不同阶段都能胜任工作。

  信息化心得体会 篇17

  在当今这个“疯狂信息化”的计算机时代,信息技术是衡量教师的重要标志。教育要实现现代化,首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形态要现代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美术教学,改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美术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自动化、增强艺术教育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现在电脑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做为一名教师,对电脑的应用应该更加精通。在学院学习了冯春晖老师的信息技术课,又学到了很多电脑的知识,比如,职称考试的操做题还可以,自己制作画面,制幻灯片,等等。多媒体电教手段能为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十分有利。也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的解决十分有利。如教师在讲解示范制作表演时,通过摄像机不同角度拍摄,然后投放出来,能解决学生看不清,或不明白的操作过程,也可以多次重复播放,消除学生畏惧情绪。使学生明确、自信、愉快地理解创作过程,学会怎样去表现美。

  学了这些新知识,给我以后教学上带来了很多收获,多媒体教学中要经常出示一些课件,和课上用的相关图片,我都能自己动手制做。有了这些新鲜的画面,学生很愿意学,更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电脑制做图片,可动可以静,生动活泼,能获得手工绘制的投影片无法产生的效果。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直观,形象学生也很高兴。电脑,让社会变成了信息社会世界已经开始全面信息化,全球化。做为一名新世纪的教师,要不断的实践,掌握电脑的技巧,就会觉得这些并不困难。通过学习信息技术,我现在回到了工作岗位上把他运用到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来表现语文教材的内容,不但使学生入境入情,也活跃了气氛,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

  回想起,在学院短暂的学习信息技术,我深切的体会到,要正视自我,完善自我的道理,做为一名教师以后在工作中要学生满意,要社会满意,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的去学习,探索新知识,尤其是信息技术。此次培训,使我开阔了视野,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我的最大收获是:

  1、教育观念的改变。

  本次培训,最大的收获是使我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直认为信息技术就是教给学生计算机知识,通过这次培训才知道计算机技术只是信息技术的一部分,计算机只是我们获取信息最有效的工具。而信息技术课主要内容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教师在教给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同时,更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信息技术是一门新的学科,所以没有现成的教学规律可循,而本次培训就我们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通过教师展示,指导,其他学员的探讨,使我学会了如何写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设计,学到了许多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而且师生平等,使我更易于理解与接受。使我认识到怎样从学生的角度,将自己的课设计好和上好,并且很大程度的弥补了我的计算机知识的缺陷。

  总之,我觉得这次培训很有实效,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是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一定要努力深研,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把时间都用到学习中去,充分利用自己身为信息技术教师的优势,多利用网络的优势,不荒废时光,化荣誉为压力,为今后教育教学多积累宝贵知识财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轻松工作,轻松生活。

  信息化心得体会 篇18

  我通过学习明确了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类已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已成为与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正以其广泛的渗透性、无形值价和无与伦比的先进性与传统产业结合;信息产业已发展为世界范围内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化已成为推进企业发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则成为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掌握信息化技术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机关信息化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各级机关信息化建设,已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迫切需要。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是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把握信息化技术是提高工作效能的需要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各类工作中,有助于整合资源,有助于提高工作效能。信息技术是新型的科学教育技术,能弥补陈旧工作方法的不足,传统的工作老套套费时费力,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充分把现代化信息技术用于工作中,才能提高工作效能。

  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是提高工作技能的`需要

  实践是学习的目标,也是提高应用能力的手段,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才能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不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中学习并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终身学习是使自己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止步不前,那么就不能适应现代的发展需要,就不能适应现代工作的需要,要认清形势,勇于挑战,树立信心,不断学习,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来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现代工作的需要。

  信息化心得体会 篇19

  xx月xx至xx日,我参加了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组织的暑期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2天,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教师以鲜活的教学课堂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们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这次培训中听了许多专家的讲座,也听了许多课改课,我明白了课改的真正意义,从大处说是为了国家在21世纪的发展,而从小处说则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生活。所以,进行课改,落实课标,不是一句虚无缥缈的,而更应该具体地体现在每一堂课中,和教师的一言一行中。课堂中少一些做秀,多一些本真,也许才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天的暑期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结束了,但留给我的却是深深的`回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缩短了探索真理的路途。

  今年3月12日至4月8日,我参加了这次海西教育网的培训。本次培训带给我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聆听智者的教诲,参与伙伴们的探究……收获颇丰!

  这次培训建立了一个平台,同行与同行交流的平台,群策群力,把以前的“单打独斗”变成了齐心协力,把自己的闭门造车变成了资源共享,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对新教师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对老教师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与旧的教学理念碰撞与融合的机会。

  理论知识,为已充电;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今,更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自我充电。我的工作必将比原本得心应手些。

  每一次的专题讲座都是那么精彩!带着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种种疑问,我走进了培训课堂。课堂上,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让我进一步体会到了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性。其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尤其重要,语言艺术中的趣味性不容忽视,因为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需要有趣的东西来吸引他,带有趣味性的语言更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艺术也至关重要。教学中不仅教师要善于提问,还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

  每一次的讲座都是那么可贵!让人耳目一新。这耳目一新并非在现代教育手段下的缤纷世界,而是在倡导课堂教学有效性下的真实、扎实、朴实的课堂,时时处处渗透着教师的教育机智之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之扎实。 “简约语文”那丰厚的内涵,一堂语文课,名师的智慧语文,名师的简约语文,引领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完善。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因此本次课程改革不再将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放在首位,而是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在首位。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感受、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上目标达到之后,知识的获得将是很自然的事。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设计的时候,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爱上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和参与欲。在活动中,让学生自觉去获取知识。在生活中,让学生去巩固知识。

  信息化心得体会 篇20

  这次参加“国培计划”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我感触很深。我深深地体会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走到了我们身边,认识到课堂上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教学之中,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更新了教学理念

  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掌握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通过这次培训,才真正的认识到自我在专业方面还有许多的不足,在今后的业务提升方面还有大量的知识要学习。只有这样随时为自我更新,补充新识、更新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

  二、提高了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信息技术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信息技术教师。

  三、指明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在培训中,我了解了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认识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掌握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法,能够用信息技术有效设计学科教学方案。掌握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准确诊断和切实解决学科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施和评价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改变灌输知识的思想,更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帮助学生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与其他学科有效整合,使学生更喜欢、更容易接受、学到更系统、有价值的知识。明确课程改革与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能够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学业测评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的教与学活动中,时时检视自己,不断完善,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这是收获丰厚的一次培训,充实和完善了自己,我很荣幸。但更多感到的是责任、是压力。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一次培训。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它让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我的教学使我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

  转眼间,为期14天的教育信息化培训快结束了,回顾这些天的学习生活,我深感自己与当今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的差距,也深刻的认识到了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了只有不断的.学习,接受新理念、新技术、新事物,学会并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才能跟上现代教育的步伐。回顾这14天的学习生活历程,我们忙碌着,却充实着;我们劳累着,却快乐着。

  这些天的培训,主要学习了信息化教学资源微课制作资源的收集与处理;多媒体资源的信息检索、获取与处理;录屏式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格式工厂;图形图像、音视频素材的收集与处理;彩视的制作等。另外,还到南庄三中和平洲三中听了两节科,在南庄三中老师的课上,感受到了全新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而平洲三中的讲评练“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都使我豁然开朗。下面就谈谈我在这次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1、更新了观念

  通过培训,我了解了更多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拓宽了思路,对新课程的认识与实践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提高了能力

  通过培训我在多媒体有效运用方面有了较大进步。本次培训不仅仅在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还增加了学员的上机实战操作训练,我学会了如何快速的在网上检索资料、cs的制作、小影、彩视、易企秀的制作等。更好地使用各种软件来支撑教学,可以轻松构建自己的微课教学过程、编写学案。

  3、开阔了视野

  培训其间随同班级到南庄三中和平洲三中进行听课学习,两所学校的翻“转课堂”和“练评讲”的教学方式是信息化教学时代的代表。培训让我认识了很多教育中值得学习的榜样,开阔了视野,同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活到老,学到老。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地认认识了:只有紧跟信息化教育的步伐,才能不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5、世上没有做不到的事。不能解决的问题,只要放在百度上搜一搜,查一查,都能迎刃而解。就像来这里培训听到老师们说得最多的两句话一样“内事不解问百度,外事不解问Goole”,“知之为知之,不知Goole知"。

  以上就是我此次培训的一点感悟,虽然还有许多知识没有完全消化,有待于以后继续加强学习、领会体悟,但通过这次学习、培训和交流,信息化这股扑面而来的教育清风,使我更加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信息化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信息化教育心得体会08-29

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08-28

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08-26

教学信息化心得体会03-08

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02-28

信息化教学的心得体会03-21

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05-29

教育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09-06

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范文09-27

信息化2.0培训心得体会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