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模式读书心得

时间:2021-06-11 17:51:13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阿米巴模式读书心得

  阿米巴模式读书心得一:

阿米巴模式读书心得

  创造高收益的阿米巴模式

  本月所阅读的书为三矢裕的《创造高收益的阿米巴模式》,本书中通过对京瓷的阿米巴经营模式进行总结,讲述阿米巴经营的五大目标:

  1、实现全员参与的经营:书中指出阿米巴经营,就是以各个阿米巴经营单位为核心,让其自行制定各自的计划,并依靠全体成员的智慧和努力来完成目标。

  通过这种做法,让第一线的每一位员工都能成为主角,主动参与经营,进而实现全员参与经营。

  自山南酒厂推行阿米巴3个月以来,各经营单位正在逐步完善属于我们自己的阿米巴,员工参与度也在逐步提升。

  2、以核算作为衡量员工贡献的重要指标,培养员工的目标意识:实现全员参与需要精细的核算作为支撑,否则就无法将员工的贡献进行显性化;同时也不利于经营意识的培养。

  我厂目前包装车间、动力班的核算方式较为全面,而污水站核算方式未能将效益核算至个人(主要受目前污水量不稳定,导致无法将效益核算至个人),同时将阿米巴业绩进行公布,通过一系列正刺激,逐步提升员工的经营目标意识。

  3、实行高度透明的经营:阿米巴经营需要及时把前线的数字反馈给现场,让现场经营单位根据数据(业绩)作出判断,采取改进措施。

  这也给阿米巴经营模式的透明度提出了要求,必须及时把数字反馈给现场。

  如果等到一切无法挽回的时候,再把数据反馈给现场并追究现场(阿米巴经营单位)的责任,会严重打击该组织的积极性。

  因此,必须建立一种能够及时把数据反馈给生产现场的机制。

  结合我厂目前现状,从看板管理做起,公布每个班组每天生产数据,及时发现生产中的问题,从而进行改善。

  4、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整合:要求各经营单位要有共同的目标,即要求从厂内中高层到各阿米巴成员,必须用信任的纽带连结起来。

  通过在经营者与成员之间构筑家庭成员般的人际关系,建立一个有更多员工互相携手共同参与经营的组织。

  全体成员为了组织的发展而齐心协力地参与经营,在工作中收获人生的意义以及成功的喜悦。

  我厂目前从领导到基层管理人员均积极参与阿米巴推行,已具备组织整合的条件,后期将需要进一步营造经营成员间的关系。

  5、培养领导人:阿米巴作为一 个核算单位,是一个拥有明确的志向和目标,持续资助成长的独立组织。

  根据需要把组织划分成若干个小单元,把各单 位的经营权下放给阿米巴领导,从而培养具备经营者意识的人才;同时下放经营权也是一种精神激励的方式。

  结合我厂现状,目前只有包装车间班组长的阿米巴经营领导权的下放,需要我们继续完善后期的勾调各工段经营权等。

  阿米巴经营模式是将领导力培养、现场管理和企业文化这三大企业管理的问题集中在一起,并予以解决的经营模式。

  而公司推行阿米巴、精益生产、清洁生产工具,我认为本质共通之处就是通过持续改善,使得公司的收益最大化。

  阿米巴模式读书心得二:

  管理层了解到哲学是《阿米巴经营》这本书的的基础,因此决定从贯彻经营哲学开始,试图让员工们先从认识上提升,达到哲学共有。

  一时间,稻盛哲学和阿米巴经营的相关书籍、资料人手一份。

  每天下班前后的一个小时,安排成经营哲学讲座学习分享时间。

  每天晨会,成了经营哲学的考试时间,对前一天大家的'学习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稻盛哲学的根基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确非常符合中国员工的口味。

  起初,员工的积极性很高,每次学习过后,还会做交流与分享,进行热烈的讨论,有人甚至把书中的重点理论倒背如流。

  半年过去了,每天的学习活动还在继续进行着,可是公司的效益并没有上来,公司仍然在困境中挣扎,这与稻盛哲学里面讲的员工物质和精神双丰收

  似乎不是一码事,每天的学习转变成沉重负担。

  员工开始抱怨不断:饭都吃不上了,天天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公司领导困惑不已,明明大家每天都说已经理解了敬天爱人、利他之心,每天都在分享自己所做的努力,为什么企业状况还是如此窘迫呢?

  这个案例向我们呈现了阿米巴经营的误区之一饿着肚子谈哲学共有。

  饿着肚子,即企业无法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如工资水平比同行业低,员工觉得自己的投入与回报不成比例等。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经营者的吝啬,可能是企业确实效益不佳,但结果只有一个:员工不满。

  毕竟员工为企业工作不是义务劳动,理所应当获取应得的薪酬。

  哲学,是抽象的理念,属于精神层面。

  哲学共有,是将抽象的理念让人们理解、认同,进而运用到工作中去,让思想真正影响行为。

  饿着肚子谈哲学共有,就是在员工物质生活得不到改善的情况下,一味地从精神上灌输哲学理论。

  一、哲学贯彻以物质提升为基础才持久那么,物质和精神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当我们把物质看做金钱、生活资料时,物质与精神是相辅相成的。

  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铺垫,精神生活是物质生活的升华,没有人可以把这两种生活分离开来。

  任何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也不可能只拥有完全的精神生活或是单纯的物质生活。

  没有精神的支持,物质生活就是枯燥的;没有物质的支持,精神生活也没有存在基础。

  所以,好的企业中,精神与物质是双丰富的。

  现在,我们就能找出案例中的主要矛盾了,员工迫切想要提高物质水平,而 A 公司的哲学共有过程无法让员工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效。

  无法指导企业实践的经营理论是没有用的理论,同样,不能够落地的经营理念也是没有用的经营理念。

  只谈理论不去实践,再有用的哲学思想也只能成为挂在墙上的装饰品,无法为企业成长提供应有的推动力。

  只有理念在经营活动中得到运用并且真正产生业绩成果了,员工才会逐步相信原来哲学真这么管用,老总的话没错。

  这样一来,在哲学学习和实践运用中产生正向作用的循环提升,相互促进。

  而纯粹学习哲学很容易会走入误区,开始员工觉得新鲜,时间一久大家就疲倦了,也不相信了。

  A 公司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空谈理论,每天只组织学习哲学、分享哲学甚至要求员工背诵,违背了精神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哲学原理。

  公司本来就已经处于亏损状态,其员工学习M稻盛哲学半年之后业绩仍无任何起色,员工感受不到学习哲学到底能带给他们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当员工连正常生活都无法维持时,自然没有耐性再听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哲学理论。

  物质与精神的天平严重失衡,哲学共有的成功几率必然不高。

  二、空洞的理念对企业经营毫无价值稻盛和夫创办的企业在日本不是最大、最赚钱的,员工的工资水平在日本也并不是最高的,但他们的员工仍然为企业全心全意的服务。

  其实物质上的满足并非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让员工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有回报的,正是因为始终怀着利他之心去努力工作,才使自己获得生活的富足。

  而生活富足会更坚定员工对企业经营理念的信任,深信不疑这样做人、这样工作是对的,并继续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循环往复,形成良性发展。

  这也就是稻盛和夫一直所追求的让全体员工获得物质和精神双方面的幸福。

  哲学不是谈出来的。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企业想要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领导们聚在一起一商量,弄出一个理念,比如自由、平等、博爱,但是理念提出之后企业情况一切照旧:员工并不自由,层级观念依然很鲜明,同事之间勾心斗角。

  这个时候的自由、平等、博爱仅仅成了一句口号,毫无实际意义。

  只有当企业采取具体措施改善这种状况,让员工真正感受到自由、平等、博爱的企业氛围,员工才会变被动为主动,由被动地执行任务,到主动地思考企业文化的意义并探究完善的方法。

  同理,当员工通过贯彻经营哲学后看到成果,看到企业的改变,看到高层的改变,看到自己也能够从中得到物质和精神的收获之后,才会自愿把这些理念植入自己的价值观,并体现在日常的点点滴滴行动中。

  综上所述,只有在满足员工物质生活的前提下,才有基础谈哲学共有;只有将经营哲学真正贯彻到生产生活中,让员工看到它的正向作用,才能让员工信服;只有将哲学的空谈变为实际举措,才能使员工从被动到主动。

  物质和精神要双丰富,空谈哲学必定不能长久!

【阿米巴模式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阿米巴模式读后感05-02

阿米巴经营读书心得(精选13篇)05-27

阿米巴经营模式读后感05-02

阿米巴培训心得体会 阿米巴心得01-04

阿米巴经营读书心得范文3篇06-11

关于阿米巴经营模式读后感07-06

阿米巴经营模式优秀读后感06-15

有关阿米巴经营模式读后感06-15

阿米巴模式读后感(精选4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