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读书心得

时间:2024-01-16 08:47:35 心得感悟 我要投稿

孔子的读书心得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孔子的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孔子的读书心得

  孔子的读书心得 篇1

  悠悠五千年,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再漫长的岁月里,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涌现在众多杰出的人才。

  以前,我常常听到父母,老师谈到孔子,庄子,什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总在耳边回响。最近,老师让我读了一本书,《孔子庄子》让我对这些圣贤名师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们洗礼,震撼了我的心灵。

  《孔子庄子》顾名思义,主要就讲了孔子和庄子两个人的故事。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教育,曾携带弟子环游列国,整理了《诗经》《尚书》《春秋》等书。庄子是到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一生贫困,隐默无闻,却着述丰厚,《庄子》一书流传至今。

  “江山代有人才出”勤奋,勇敢,刚强,好学是成功者亘古不变的必备素质,我最喜欢孔子。孔子就是这样的一位人才。孔子好学而又勤奋,对于学习他孜孜不倦,一丝不苟,拜了许多人为老师,起早贪黑地学习。孔子勇敢而又抱负远大,满怀救世治国的志向,积极寻找实现抱负的机会,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并且勇敢地推行自己心中所想。

  孔子刚强而又持之以恒,虽然许多君主不重他,总是吃闭门羹,被人嘲笑,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环游列国,寻找他人生的最终方向。

  读完这本书,我不由得悄悄思索,我是不是连他们的千分之一也达不到?人生在世,谁都有远大的志向和美好的愿望,可实现这些需要走一大段并不平坦,荆条丛生的崎岖的路,需要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勇敢刚强是必不可少的武器,唯有具有坚忍不拔毅力的人才能在遭受各种困难,碰到各种危机时迎难而上,困难和挫折不会因为你的脆弱而退缩,即使再大的苦难,只要勇敢刚强一点,也是可以过去的。有时候,要努力几次,也能成功,就像孔子。再一个国家中穿梭,付出了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这当中有必不可少的.失败,失败不仅是一次挫折,也是一次机会,它使你找到自身的欠缺,不轻言放弃,一个能用刚强,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命中一切苦难的人,才是最出色的,闪闪发光,令人敬仰。

  我过的事丰衣足食的生活,从未尝试过外面的艰辛,我也有远大志向,有一颗爱国的心,总是幻想着长大后为祖国贡献力量,一切起来就滔滔不绝,直到今天我才明白,这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我没有付出行动,平时一碰到困难就容易退缩,在远大志向的道路上不知失败了多长次,但从未在失败中前进,奋发。刚强和勇敢是把握人生航向的舵手,掌握命运的动力桨,但我还没有拥有,不知不觉偏离了轨道,刚强和勇敢这两个字眼和我很遥远。但我相信,我会从此时此刻开始,努力把方向重新调整过来,让刚强和统一与我同行,像孔子一样,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懈努力,持之以恒。

  庄子故事,流放百世;孔子名言,启迪心智,感受那深邃的精神。

  孔子的读书心得 篇2

  这篇又拖了很久,老是看了一段又回过去看前面相关篇目的内容,比如说到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就回去看“宋微子世家”,后来又说到孔子在鲁国的经历,于是又回去把“鲁周公世家”浏览了一遍。这一篇通篇看来,总体感觉是:孔子一生在仕途上可说是郁郁不得志,四处漂泊如丧家之犬;在学术上却是逐渐精深逐渐博大终于积累弟子三千,书成春秋经典。

  孔子为人谦恭好礼,有些过分好礼了,所以齐国晏婴建议齐景公不用他,确实他不适合齐国的施政方针。要在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得脸厚、心狠、手辣,得见机行事善于权变,看样子孔子不具备这些特质,而且他提倡的那一整套关于礼的理论,并不适合那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不实用啊。再说他脸皮也太薄了,与南子见了一面,回来被学生“不悦”,就急得发誓赌咒,“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不必这么紧张吧,反倒引人遐想。在他后期是有所醒悟了,会权变了,但他的形象已定型,没人敢用他了。

  孔子真正令人称道的,还是在思想上和教育上的`成就,他整理编写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确是中国千年文化中经典中的经典,他教育学生的种种言论,让我在这里评价一句正确都觉得不够贴切不够资格,因为孔子的思想已经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每一个中国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受到孔子思想的滋养,我们其实更多要做的是用孔子的思想来衡量现实的所作所为,而不是以一已之私对孔子思想进行评论。

  关于孔子的思想是一个太博大的话题,以我笨拙的笔墨无法写出其中万一,只是觉得很奇怪的是:一个说出那么多经典的对的话的人,为什么不能做对的事,让他能够在当世得偿所愿施展才华呢?看到他那句:“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让人不能不品出一些苦涩。

  孔子的读书心得 篇3

  今天我们学习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我受到了巨大的启发。

  这篇文章讲了孔子已经是当年时非常有名的学者和教育家,但是他并不骄傲,也不满足。还是要更谦虚学更多知识。孔子30多岁的时候,感觉到自己的知识还不够多,还不够渊博。所以就离开自己的家乡曲阜,想到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经过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来到了洛阳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写出了孔子谦虚好学、不怕吃苦、彬彬有礼的好品质。

  孔子这么谦虚好学,彬彬有礼啊!一想到自己, 我的脸一下变得红的就像苹果一样。记得我上一年级时期末考试前的一个下午,我放学回家把作业写完。我觉得自己学习差不多,都是99分,我就自由自在的玩了起来。爸爸回到家,看见我还在玩,生气的.对我说:“明天就要考试了,还不赶快复习还有心思玩,你明天能考好么?”“爸爸……”我的话还没说完他就把我的话打断了。我只好去复习。第二天考试,第三天发下来成绩,一个99。5分,一个99分。

  通过学习《孔子拜师》这篇课文,我知道了学无止境。我一定要认认真真的学习,长大做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

  孔子的读书心得 篇4

  孔子是公元前551到公元前479,字仲尼,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懦家学派创始人,孔孔子有很多弟子,其中著名的徒弟有子路子贡颜颜渊。曾希等等,本来我只知道孔子很著名,但不知道孔子身后还有这么多的事情,直到我翻开了一本名叫孔子的故事这本书,我才清楚地了解到了真正的孔子。

  孔子的故事作者是李长之,李长之是现代诗人,也是散文作家,他的一生用在了历史学科上,在他的笔锋之下,孔子像是活了一样,此书记载了孔子的出生入死,其中,我最喜欢第十章孔子继续从事教育事业在选文之中。作者李长之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一次孔子与他的徒弟们的谈话,一天,孔子教他的徒弟们与他聊聊天,子路说有多个兵力人马的国家受到了大国的威胁,让我去做一做,保证三年之后出任,孔子大笑起来,再问了另一个徒弟,我只要在五六十里见方的地方,三年就能让大家吃饱饭,孔子没什么反应,到了公西华,公西华说他愿意学习,想在宗庙中做个小司仪,孔子还是没有反应,直到说到曾茜,曾茜说道,我比不上他们三人的'好主意呢,孔子说没什么关系,个人说一下个人的自愿罢了,于是曾茜说,春天三月里穿上轻便的衣服,在和五六个同伴六七个小朋友到溪水中去洗个澡。在求雨台上再吹一下凉爽的清风,唱着歌慢悠悠的回来,我不希望再有什么别的了,孔子听啦,大为感叹,果真也是这个主意呢,孔子之所以说这话是因为一来自从决定不参加政事工作之后,他的心理反而特别平静起来,二来孔子热心正直活动,他素来也不留恋富贵的一面,所谓清高,三来,孔子也不愿轻易表露自己对政治的抱负,同时也对待弟子们应该谦虚谨慎,这时其他三位弟子已经退下,只留下曾茜一人,曾茜见了孔子赞许,他就是特别和老师谈得来,于是问道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在曾茜这样回答的时候,孔子子淡淡地回答。不过是每个人讲讲每个人的志愿罢了,曾茜却不放松,就追问道,那么老师为什么大笑子路呢?孔子说,谈政治就得讲礼节,礼节之中最要紧的是谦虚,可他说的一点也不谦虚,所以我不能不大笑,他听完了这个故事之后,我大为感叹啊,孔子是多么的谦虚啊,他不显富贵的一面,不求富贵,不求任何志愿报国的景象,只求能随随便便穿个衣服。出去玩一会儿啊,他是多么的谦虚,多么的谦虚啊,我们以后要像孔子一样学,要好好学习像他一样,像他一样谦虚,不显富贵。

  孔子的读书心得 篇5

  今天,我们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我深深地被孔子那种不耻下问的品行感动了。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孔子三十岁的时候,已经是远近文明的'老师了,但他还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就离开了家乡曲阜,去洛阳拜老子为师。孔子不怕路途遥远,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的来到了洛阳。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学问毫不保留的传授给他。我们佩服老子和孔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再想想自己桑写字班练字的时候。每一次去练字时都会闷闷不乐、愁眉苦脸的去练字,到那里也不虚心学习。看着现在的字没有长进。我都后悔没向老师努力学习。

  在以后学习中,我要不放过任何机会向别人学习,虚心请教。长大后成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孔子的读书心得 篇6

  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被捧上神坛的圣人,其实他真实的面目是一位可爱可亲的老师。钟国兴、陈有勇著,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孔子是个好老师》,就让这位“孔老师”复活了。本书从孔子创办学校、孔门师生、孔子的游学等13个方面,全面呈现了“孔老师”的教育之道及其开创的学习型组织之状况,让人从中领略孔门关注问题、注重研讨、激发潜能、发展个性的特质。 钟国兴教授说:“我希望用高中生都能看懂的语言,让孔子复活。帮助大家了解真实的孔老师其实是多么的可亲可爱,中国古代的教育是多么生动活泼。”

  《孔子是个好老师》一书运用幽默的语言,通过多角度的介绍诠释了真正的孔子,钟国兴教授提到:“别把他当圣人,我们要把他还原成为一个人,还原成为一个老师,而他本身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可亲可爱的好老师!孔子复活,才能更好的帮助中华文化的复兴。”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教授曾提到:“孔子在世界教育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更是中华民族全体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孔子不仅仅是思想的大家,更是教学的大家,他不断开创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发散思维、组织研讨的`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他课堂条件虽然艰苦却依然生动活泼,充分结合了现实环境为学生带来更多新的学习体验。”

  一位读者对记者说:“《孔子是个好老师》一书让我重新认识了孔子,也重新认识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大家知道,孔子经常和学生开一些玩笑,其中有些玩笑也是半真半假,别有寓意的。孔子的这个玩笑就是如此。其实,孔子可能真是觉得子游小题大做了,但对礼乐的小题大做总比不做好,所以孔子否定了自己观点的。孔子调侃子游的这个经典片段总是让我百读不厌,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学生对老师学问的信奉,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孔子的可爱与可敬。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既是孔子的高尚师德,也是孔子提出的一条教育原则。课品如人品。教育智慧必定出自善良的心,出自教师对教对学生真诚的爱意!品格高雅,课堂自然充满智慧、充满灵性。“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跟孔子学当老师的温暖旅程,如沐春风。

  孔子的读书心得 篇7

  孔子,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以其卓越的智慧和道德伦理,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孔子的一生,充满了读书的历程。他的读书心得,也是他的人生智慧的精华。

  孔子读书,首重实践。他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也就是说,读书不是为了装饰,而是为了实践。他喜欢通过阅读,探索人生的真理,而不仅仅是表面的知识。他的阅读,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教育的一部分。

  孔子读书,也重在思考。他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需要思考,需要把书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中得出自己的理解。这样的阅读,使孔子得以深入理解每一本书,每一份知识。

  孔子的读书心得,是他的人生哲学。他通过读书,不仅获取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从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他的读书历程,也反映了他对人类生活的深度理解。

  总的来说,孔子的读书心得,是他的人生智慧的体现。他的实践精神,他的思考方式,以及他对人类生活的深度理解,都让我们对他充满了敬仰。他的读书心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读书、理解人生的新视角。

  孔子的读书心得 篇8

  读了孔子周游列国我有很多感触。我不仅仅认识到了孔子为了和谐新的思想主义建设的伟大,而我更加佩服的是孔子那种不畏艰难的精神。千山万水去到了许许多多的国家发表他的意见,是相当可贵的,不亏是我国古代的第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可以从这句话表现出来:孔子在列国奔波了七八年,碰了许多钉子,年纪也老了。末了,他还是回到鲁国,把精力放到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学生上面。可想而知,孔子虽然是奔波了许多国家,但是依然不会忘记为自己成长的鲁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非常值得人敬佩,尊敬的。从而可以看出孔子是个大思想家。

  孔子无论去到那里都被国君驱赶,但为了他的和谐思想主义建设,不敢三七二十一,都要发扬这种精神,这也是值得人敬佩的。还可以看出,他的弟子也同样是在他的教导下认识到了世上的不和谐的地方,并于师傅一同去周游列国,孔子真是个大教育家。

  孔子成立的儒家学派在后世影响很大,把自己那种精神也传到千千万万的子孙后代。

  孔子的读书心得 篇9

  研读了《跟孔子学当老师》的佳作,掩卷深思,受益匪浅,只感觉自己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更因为他的精神可以成为我们这些中国教师的“根”。我们以他的精神为“根”,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日常“做人”有一个中心,而且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给学生带去一种文化或精神上的'熏陶,使他们将来无论做什么也有源自中国文化的“根”,而不仅仅是让他们通过大学的招生考试,然后便不知道心灵将往哪里去了。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指导我们教师学习的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这些中国教育大地上的美妙风景,这些深深卷入了我们的教育生活的美好语词,蕴藏着一份宗教般虔诚、炽烈、隽永的”教学之恋”。

  教育什么时候有最大的教育效能?我想答案是:让师生双方产生心灵的共鸣!

  真正的教学乃是以师生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为基础,非得要师生之间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发生共鸣,才会发生真正触及师生心灵的教学。将自己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将要耕耘的“学”一句话,是教师先把自己的“学”教给学生,让教师了了解教师的“学”,然后和学生一起“学”。

  向学生传授真正能触及心灵的“渔”,并因此让他们更强烈地感受到我们的爱;反思我们的教学内容是不是来自于我们自身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才是教学时必须考虑的头等大事。另外,仅对学生的爱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教学内容,而且教学内容越多越好,越能显示老师对学生的爱。

  孔子的读书心得 篇10

  孔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儒家思想的创立者。《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是儒家经典之一。今年,我有幸阅读了《论语》,并从中领略了孔子的智慧与魅力。

  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我深深被孔子的教诲所感动。他强调“仁爱”之心,认为人应当关心他人,具有智慧和勇气。这种思想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我更加懂得关心他人,尊老爱幼,热爱生活。

  此外,孔子的教育理念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智慧和勇气。这种教育理念在当今社会依然适用,对于我们培养下一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阅读《论语》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孔子的话语不仅具有智慧,更具有道德价值。他的教诲让我更加懂得如何去爱,如何去关心他人,如何去教育下一代。我深感孔子的智慧与魅力,并愿意将他的思想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孔子的读书心得 篇11

  《孔子拜师》讲了孔子去洛阳拜老子先生为师,一路上无论是刮大风还是下大雨,他总是坚强地克服度过;而且他去拜见老子先生都是很有礼貌的'。老子先生接待远方来的客人也是彬彬有礼,并且把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孔子先生。两位前辈虚心好学和伟大无私的胸怀深深地打动了我。

  读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我决定向孔子先生和老子先生学习他们那种对知识虚心好学和诚恳态度高贵品质。

  孔子的读书心得 篇12

  我学习了孔子的德育思想及现代价值感触很深。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许多宝贵的教育主张和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这些教育经验和原则,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宝贵遗产,至今仍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

  一.要做学问,先学做人 。“做学问先要学会做人”是德育教育的核心任务。教育的宗旨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我国第三次全教会再次强调素质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具备做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品德、心理、责任感、精神、观念等。首先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树立品德高尚的榜样,用高尚人格教育和鼓舞学生,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其次,要从立身、行事和处世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基础性道德,然后根据思想形式形成处世之道。再次,注重学生全方位素质的培养,教育学生学习并实践孔子仁爱、礼仪、忠恕、明智、诚信的修身内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后,理论结合实际,把孔子的仁爱和诚信等思想应用于实践之中,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二.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光辉的思想,应该是“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一生教育实践的总结。他不分阶级,不分贵贱,不分地域,不分贤愚,只要虚心向学,他一律谆谆进而教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自古以来人们对孔子的称颂,也是孔子高尚师德的`主要内容。孔子经常以此来要求自己。当他的学生以“圣”和“仁”来称赞他时,他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孔子教育学生,不但诲人不倦,而且毫无隐瞒,因而赢得学生们对他的无限尊敬和敬仰。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在教育教学方面,孔子有许多发明创造。其中有些创见即使是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来看,也仍不失其真理的意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就是其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之一。 由于孔子在教育方针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招收学生时也做到来者不拒,这样,学生之间,在年龄、性格、爱好、智力、能力、品德、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以及意志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了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有说得,学有所长,他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在教学中“因材施教”。 四.学思并重,传习结合 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工作,他把“教”和“学”理解为一个整体,主张“教”“学”并重。他不仅总结出了一系列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而且还提出了一些学习原则和学习方法。学思并重,传习结合便是其中重要内容。

  孔子的读书心得 篇13

  孔子周游列国,大概从55岁开始,68岁时结束游历,共用了13年时间。然后,孔子回到故乡鲁国,致力于讲学着书,7年后,即孔子73岁时,与世长辞。

  那么,在孔子长期的游历生涯中,有过开心的经历,也有过凶险的遭遇;有时被人欢迎,有时被人追杀,甚至“惶惶如丧家之犬”。可以说,孔子在游历中失去过很多,但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未变。这种坚持,最终成就了孔子。

  由此,我想,每一件事情的成功,无不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的代价。比如,明时的`徐霞客,长年在外游历时,也遇到过强盗,并与之发生过殊死搏斗。但徐霞客并未因为游历途中会遇上坏人而停止游历;假如这样的话,我们今天或许就看不到《徐霞客游记》了。

  所以,如果一个人选择了一条路,并要把这条路走到底、走出光明来,就注定要承受未知的压力与煎熬。倘若你坚持住了,就会过上你想要的生活;倘若你坚持不住,中途放弃了,或许对你来说,一时可以轻松下来,但你在年老时,必会为之而痛悔。

  因此,每每看到孔子周游列国时期的种种艰辛,我想,上天应该是公平的,你的成就往往与你承受的艰辛成正比。如果你连这些艰辛都不能够承受,上天又怎能放心把那样的辉煌交给你,又怎能放心交给你?一个人的财富,不仅仅是现有金钱数量的多少,抑或是可视化的物质,而应该是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别人承受不住,你能够承受住,那么,你一定会出人头地,不过时间早晚而已。

  任何人,都应该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成功的到来,在这过程中,努力地在你的梦想征程上前仆后继。孔子能,你也能,一定!

【孔子的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史记孔子世家读书笔记心得06-16

孔子读书笔记09-21

孔子读书笔记01-29

孔子关于读书的句子06-07

孔子教育思想读书心得02-07

孔子的故事读后感 孔子改错的故事阅读03-13

孔子的故事读书笔记11-11

孔子读书名言大全12-07

孔子的论语读书笔记02-01

读《孔子》有感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