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2024-09-12 03:43:20 练习题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20分)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清晨,驻足雄伟壮丽的运河桥上,dì( )听桥下chánchán( )的水声,目睹鳞次zhì( )比的住宅小区,我不禁想起那一首曾风mǐ( )一时的老歌---《涛声依旧》。是呀,涛声依旧,可宿迁已旧貌已换新颜!

  2.根据课文默写(5分)

  ① , ,盖竹柏影也。

  ②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

  ③ ,一览众山小。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 。

  ⑤面对金融危机,我们积极应对,攻坚克难,表现出无所畏惧、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这可以用王安石《 登飞来峰》 中的诗句来形容: , 。

  3. 名著阅读(4分)

  他计划写一部关于英勇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的中篇小说,书名不假思索就出来了:《暴风雨所诞生的》。从这一天起,他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

  (1)这段文字出自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原苏联作家 ,文中的“他”指的是小说主人公 。(2分)

  (2)同学们已读过《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小说,有同学根据《西游记》的内容,出了一副上联:斩妖降魔,金猴奋起千钧棒。请你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关情节对出下联。(2分)

  4.某旅游景点有一则广告:“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这则告示告诉游客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它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2分)

  5. 假如你是导游,请你选择家乡一个景点,设计一段解说词,100字以内,能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以引起游客的遐思。(3分)

  6.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①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②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2分)

  (二)阅读与理解 (50分)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

  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

  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

  之怅然。

  [注]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7. [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 ; [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8. 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可: ②以其境过清清:

  ③南流数十步南: ④不可名状名:

  9.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10. 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分)

  二、阅读下面古文,完成7—12题。(12分)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度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② 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 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 ③钩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11.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月色人户 木兰当户织

  B.然终不若山空人静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时闻风铎 隔簋竹,闻水声

  D.生平过虎丘才两度 道不通,度已失期

  12.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1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14.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不 复 饮 酒 亦 不 复 谈 以 静 意 对 之

  15.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2分)

  答:

  16.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

  答:

  初冬过三峡(13分)

  没到三峡以前,只把它想像成岩壁峭绝,不见天日。其实,太阳这个巧妙的照明师不但利用出峡入峡的当儿,不断跟我们玩着捉迷藏,它还会在壁立千仞的幽谷里,忽而从峰与峰之间投进一道金晃晃的光柱,忽而又躲进云里,透过薄云垂下一匹轻纱。

  早年读书时候,对三峡的云彩早就向往了,这次一见,果然是不平凡。过瞿塘峡,山巅积雪跟云絮几乎羼在一起,明明是云彩在移动,恍惚间却觉得是山头在走。过巫峡,云渐成朵,忽聚忽散,似天鹅群舞,在蓝天上织出奇妙的图案。有时候云彩又呈一束束白色的飘带,它似乎在用尽一切轻盈婀娜的姿态来衬托四周叠起的重岭。

  初入峡,颇有逛东岳庙时候的森懔之感。四面八方都是些奇而丑的山神,朝自己扑奔而来。两岸斑驳的岩石如巨兽伺伏,又似正在沉眠。山峰有的作蝙蝠展翅状,有的如尖刀倒插,也有的似引颈欲呜的雄鸡,就好像一位魄力大、手艺高的巨人曾挥动千钧巨斧,东斫西削,硬替大江斩出这道去路。岩身有的作绛紫色,有的灰白杏黄间杂。著名的“三排石”是浅灰带黄,像煞三堵断垣。仙女峰作杏黄色,峰形尖如手指,真是瑰丽动人。

  尽管山坳里树上还累累挂着黄橙橙的广柑,峰巅却见了雪。大概只薄薄下了一层,经风一刮,远望好像楞楞可见的肋骨。巫峡某峰,半腰横挂着一道灰云,显得异常英俊。有的山上还有闪亮的瀑布,像银丝带般蜿蜒飘下。也有的虽然只不过是山缝儿里淌下的一道涧流,可是在夕阳的映照下,却也变成了金色的链子。

  船刚到夔府峡,望到屹立中流的滟预滩,就不能不领略到三峡水势的险chán了。从那以后,江面不断出现这种拦路的礁石。勇敢的人们居然还给这些暗礁起下动听的名字:如 “头珠石”、“二珠石”。这以外,江心还埋伏着无数险滩,名字也都蛮漂亮。过去不晓得多少生灵都葬身在那里了。现在尽管江身狭窄如昔,却安全得像个秩序井然的城市。江面每个暗礁上面都浮起红色灯标,船每航到瓶口细颈处,山角必有个水标站,门前挂着各种标记,那大概就相当于陆地上的交通警。水浅地方,必有白色的报航船,对来往船只报告水位。傍晚,还有人驾船把江面一盏盏的红灯点着,那使我忆起北京的路灯。

  每过险滩,从船舷俯瞰,江心总像有万条蛟龙翻滚,漩涡团团,船身震撼。这时候,水面皱纹圆如铜钱,乱如海藻,恐怖如陷阱。为了避免搁浅,穿着救生衣的水手站在船头的两侧,用一根红蓝相间的长篙不停地试着水位。只听到风的呼啸,船头跟激流的冲撞,和水手报水位的喊声。这当儿,驾驶台一定紧张得很了。

  船一声接一声地响着汽笛,对面要是有船,也鸣笛示意。船跟船打了招呼,于是,山跟山也对语起来了,声音辽远而深沉,像是发自大地的肺腑。

  17. 郦道元在〈〈水经注〉〉里说“若非亭午也分,不见曦月”,本文所写三峡是不是这样?试作分析。(3分)

  18. 选文作者着力描写了哪些景物?突出了三峡怎样的特征?(3分)

  19. 选文语言生动、优美。试举例赏析。(3分)

  20. “过去不晓得多少生灵都葬身”在滟预滩这样的险滩,现在“却安全得像个秩序井然的城市”,这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勇气和本领。可有时人类征服自然以后却遭到了自然的报复,如荷兰的围海造田,于是“人定胜天”的说法遭到了质疑,请谈谈你对“人定胜天”的看法(4分)。

  岳麓山 (13分)

  我不知道把岳麓山称作“辛亥山”是否妥当,我不知道把登岳麓说成读岳麓是否荒唐。然而,在我的眼中、心中,岳麓山确然已化作一部书。这书由碑文、墓志铭、挽联等等组成;这书由长眠岳麓的黄兴、蔡锷、刘道一、蒋翊武、禹之漠、焦达峰、陈作新、陈天华、姚洪业等辛亥革命英烈集体撰著。

  读岳麓吧!

  石阶道从茂密的丛林中穿过,云梯似的直往上攀。山坡陡,登完百余级石梯,我已是汗流浃背……在挥去汗水、重抬头欲攀登之际,一柱雄碑蓦然扑入眼帘。在这高高的山峰上,仰视虎踞峰巅的10米高碑,石碑显得格外高大壮伟,犹如一把傲世的长剑,背倚苍松翠柏,直刺白云蓝天。碑上“黄公克强之墓!’’六个大字宛如刻在天地之间。墓碑为乳白色,作四棱形,由一整块岩石琢成。墓侧有诸石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兴墓”。贴近云天的绿树从左、右、后三方环抱墓地,延伸向莽莽的林海。站在陵墓正前方远眺.但见湘江如练,长沙景物,尽收眼底,那气象甚是壮观。黄兴墓有联云:“谤满天下,泪满天下;创造共和,再造共和。”这气象壮观、境界磅礴的墓地,怕是也只有创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伟人方可享得!

  从禹王碑下行,第一大墓是焦达峰墓。焦墓石栏门的短柱上刻一联语:“大翼垂天九万里,长松拔地五千年。”此联颇可喻被迫赠为陆军上将的焦氏光复湖南、挥师武汉的勋业。

  蔡锷墓在麓山寺后、白鹤泉上,但见古木参天立,清泉石上流,曲径通幽,景致清雅。蔡公逝于1916年护国讨袁功成之际,经国会决议,于1917年4月12日国葬于此。墓基甚为开阔,气度潇洒。踏步、冢、碑均取花岗石。碑高6米,镌“蔡公松坡之墓”。绕冢环砌24块石栏板,遍刻时人题字、挽诗。蔡墓挽联出手均不凡:“义不帝秦,间关万里;功在救国,俎豆千秋。”“从头收拾了山河,一身尘土;正气磅礴在天地,万古日星。”“一戎衣而天下定,微斯人吾谁与归。”“微斯人吾谁与归”用在这里,真不知引发多少凭吊者的共:鸣!我以为岳麓不仅是辛亥山,又是文化山,岳麓的辛亥文化大大丰富了中华文化宝库。

  读不尽的辛亥,阅不尽的岳麓!儿时诵袁枚“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不甚了了;及长,方知这是中华民族审美传统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所使然。将山水与人物璧合的审美心态,乃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自然流露。青山有幸埋忠骨。传集辛亥英烈于一山的,普天之下舍岳麓其谁?黄兴墓有挽联云:“一代勋名昭国史,千秋浩气壮名山。”好一个“千秋浩气壮名山”啊!

  去读岳麓吧!那是一册辛亥英烈传,那是一卷中国近代史,那是一首民族正气歌,那是一章无声的交响乐。

  21 本文是一篇游记,它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写的?请画出文中的语言标志。(3分)

  22 本文着力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的特点是什么?(3分)

  23 “这书由长眠岳麓的黄兴、蔡锷、刘道一、蒋翊武、禹之漠、焦达峰、陈作新、陈天华、姚洪业等辛亥英烈集体撰著。”说说这句话的意思。(3分)

  24 本文着力写辛亥英烈,歌颂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你知道的爱国英雄还有哪些?试举两个并简述其事迹。(4分)

  (三)作文(50分)

  25 你曾外出旅游过吗?哪一处风景名胜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自由命题,写一篇游记。

  要求: 1 合理安排写作顺序;

  2 写出事物的特点;

  3 语言生动形象。

  参考答案: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20分)

  1 谛 潺 栉 靡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水尤清冽

  会当凌绝顶

  谁家新燕啄春泥

  3答案:(1)奥斯特洛夫斯基 保尔·柯察金(保尔、柯察金)(2分,每空1分,写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2)例: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

  4告示告诉游客,不要乱涂乱画,不要乱丢瓜皮、果壳、包装纸等垃圾,不要摘花折树,不要带走任何东西。这则告示提醒游客文明游览,语言表达委婉而得体,句式整齐,容易记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 略

  6 ①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②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二)阅读与理解(50分)

  7、(潭)水和(游)鱼清流触石,洄悬激注8、①大约,大概②凄清,冷清清③向南④说出9、①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②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相互掩映。10、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答案:11. D 12. A 13. 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14.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15.用比喻来描写夜色。积水喻月光,藻荇交横喻月下竹柏影。16.月色美好;幽静。

  17 不是。太阳利用出峡入峡的当儿,投射光线,还在峰与峰之间投进一道金晃晃的光柱。

  18着力渲染云彩的妩媚,两岸山峰的险峻,水势的险,突出三峡庄严秀丽、气象万千的特征。

  19 例: “山峰有的作蝙蝠展翅状-----硬替大江斩出这道去路。”这句话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峰的形状。

  20 言之有理即可。提示:要辨证的看问题。

  21 移步换景。石阶道从茂密的丛林中穿过,云梯似的直往上攀。 登完百余级石梯, 站在陵墓正前方远眺, 从禹王碑下行 蔡锷墓在麓山寺后、白鹤泉上

  22黄兴墓、焦达峰、蔡锷墓。 特点分别是:气象壮观、境界磅礴。 大。 景致清雅。 23 青山有幸埋忠骨。这座山上埋葬了黄兴等辛亥英烈,使得这座山富有了一定的人文气息。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相关文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10-22

北京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01-05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09-09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06-28

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测试卷05-16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07-04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09-30

语文第四单元教案03-19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卷06-27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