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 第6单元第24课测试

时间:2020-12-09 13:56:51 练习题 我要投稿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 第6单元第24课测试

  一、综合性学习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 第6单元第24课测试

  (题文)文学常识填空。

  《河中石兽》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字______,直隶献县人,______(朝代)学者、文学家,曾任《______》总纂修官。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一寺临河干(__________)

  (2)山门圮于河(__________)

  (3)阅十余岁(__________)

  (4)求石兽于水中(__________)

  (5)竟不可得(__________)

  (6)曳铁钯(__________)

  (7)尔辈不能究物理(__________)

  (8)众服为确论(__________)

  (9)然则天下之事(__________)

  (10)可据理臆断欤(__________)

  二、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闻之笑曰

  B. 当求之于上流

  C. 一老河兵闻之

  D. 其反激之力

  下面句中括号内所补充的省略的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 石必倒掷(于)坎穴中

  B. (僧人)求石兽于水中

  C. 一讲学家设帐(之)寺中

  D. (石兽)湮于沙上

  三、文言文阅读

  (题文)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各划两处)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2)果得于数里外

  四、综合性学习

  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

  为了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走进科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本次活动中,班主任让你负责策划一期以“普及科学”为主题的手抄小报,请拟写两个栏目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内准备举行一次以“勇攀科学高峰”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贺明同学的口才很好,但他不好意思在全班同学面前演讲,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他参加这次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在上网浏览科技新闻时,看到了下面一则信息:

  新华社洛杉矶6月2日电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天文学家最新报告说,他们探测到了来自一个非常遥远星系的微弱光线。这个星系距地球约130亿光年,可列入迄今发现的“十大最遥远星系”之一。

  按照大爆炸理论,宇宙诞生于近140亿年前。新发现的这个星系诞生于宇宙大爆炸之后约8亿年。由于该星系与地球之间相距约130亿光年,因此现在探测到的光线实际上是约130亿年前发出的。这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宇宙的形成和早期演化。

  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理解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二石兽并沉焉(__________)

  (2)以为顺流下矣(__________)

  (3)棹数小舟(__________)

  (4)湮于沙上(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文中的`话说说老河兵是怎样具体分析“石必倒掷坎穴中”的。

  4.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哪些因素得出的?从其“老河兵”的身份看,他能作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5字以内)

  对比阅读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山门圮于河 圮:__________

  (2)可据理臆断欤 臆断:__________

  (3)但微颔之 颔:__________

  (4)康肃笑而遣之 遣:__________

  (5)但手熟尔 但: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___________________

  (2)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___________________

  3.寻找河中石兽时,老河兵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中你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4.两文都通过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甲)文通过作者的议论总结出________的道理;(乙)文借卖油翁之口告诉人们_______的道理。

  三、课外拓展

  执竿入城

  鲁①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②无所出。俄③有老父④至曰:“吾非圣人⑤,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⑥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 ①鲁:鲁国,在现在的山东。②计:计谋,策略。③俄:不久,一会儿。④老父(fǔ):老人。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⑤圣人: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人。⑥中截:从中间截断。

  1.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执竿入城(__________)

  (2)不可入(____________)

  (3)但见事多矣(___________)

  (4)遂依而截之(____________)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竖执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

  (2)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概括这则寓言给你的启迪。(不超过40字)

  六、命题作文

  小草记住了土壤,因为有了土壤的孕育;绿叶记住了露珠,因为有了露珠的恩泽;清泉记住了大山,因为有了大山的拥抱……记住这世间的美好,让我们以感恩之心拥抱世界。

  请以“风记住了花香”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 第6单元第24课测试】相关文章: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2课太空一日测试06-07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 第6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测试06-03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第22课《礼记》测试卷06-07

英语七年级(下)第1单元测试及答案07-15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06-03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单元:关于马的作文02-15

高中必修三人教版新第2单元作文:宽容06-28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单元测试语文试卷06-04

语文第五单元第26课同步测试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