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

时间:2024-04-25 10:51:39 晓丽 说课稿 我要投稿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精选1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精选17篇)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分析

  1、地位作用

  本节内容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内容是在第一册集中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集中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的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是“十几减几”,它是在学生学习10以内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它既是为学生学习退位减法铺路,也为学生学习四则计算奠定基础。

  2、教材分析

  20以内退位减法在本单元尤为重要,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之上学会计算方法。在已学过的仅为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的基础上展开,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进一步渗透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让学生结合情境图解理解题意,进行计算等等,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通过操作后的讨论,用不同的思路思考,引出“想加算减”和“破十法”两种比较方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同时,还要理解“破十法”,并引导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2、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九和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掌握“想加算减”和“破十法”的计算方法。

  3、用20以内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算一算,圈一圈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九和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2、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我确定如下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1、通过理解图意列式,借用小棒探索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掌握运用“想加算减”和“破十法”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方法。

  2、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低年级的学生认知特点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段抽象的知识认知过程,所以确定以下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中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之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学期已经能熟练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掌握了计算方法,并且会自主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简单的数学问题。低年级小学生共有的心理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

  而且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五)教具:多媒体课件、木棒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设定的教学目标和对本节课教学内容重难点的确定,我将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一一的`实现。

  1、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计算教学中积极提倡算法多样化。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十几减九”和“十几减几”的算法教学。我根据教材的编排要求,在例题12—9的教学时,让学生动手操作,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因为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中,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这样学生可能不一定会想到书本上要求掌握的“破十法”,这就要求教师能在课中及时地对学生加以点拨,发挥教师“组织引导”的作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的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体会我们身边存在的数学问题,从而运用个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的数学思想更加根深蒂固。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本课以“聪聪和明明参加元宵节游乐园”为情节,对各环节进行串联,适应一年级孩子的特点,使得教学过程充满童趣,为学生主动探索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说学法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说教学程序

  教学设计说明

  “十几减9”是

  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的第一课,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节课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主题图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元旦游园会的场景图,通过气球图中的问题“还有多少个?”引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学生的不同思维过程和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例1展示的是十几减9的两种基本算法(“做减想加”、“破十法”)学生只需掌握其中的一种。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会用十几减9的一般方法(或破十、或做减想加)正确计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十几减9的知识

  为了让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减法,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第10~11页的游园图中展示的活动是学生熟悉的并乐于参与的。教学时,我充分利用用这幅游园图,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游园活动中学习十几减9的减法。

  a、利用气球图学习“15—9”的算法。

  我将气球图做了一些处理,将阿姨卖气球的全过程展示给学生看:先是阿姨手中有15个气球,卖给小朋友9个(9个气球从阿姨手中转到3个小朋友中)。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一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引出“15—9”的算式,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出结果。

  b、利用“套圈圈”学习“14—9”的算法。

  我充分利用课件的动态优势,显示学生投圈的动态过程。让学生在投圈的游戏中思考“14—9”的算法。

  c、利用“猜字谜”的活动巩固十几减9的算法,培养学生主动提出一些简单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2、动手操作,体会“破十法”和“做减想加”的算理

  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有快有慢,理解时有深有浅。为了让那些学有困难的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我加强了学生的操作活动。在教学例1(12—9)时,设计的学具有两种颜色(10根黄木棒,2根蓝木棒),让学生思考,从12中去掉9,应怎么办?学生能很快从10根黄木棒中拿掉9根,剩下的1根黄木棒和2跟蓝木棒合并为12—9的结果。通过操作活动,学生能较快理解“破十”的道理,从而达到运用“破十法”计算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大约5分钟)

  1、课件出示题目,生抢答

  9+5=

  9+3=

  9+2=

  9+8=

  9+7=

  9+6=

  2、请小朋友举手回答,看谁的脑筋转的最快(出示题目,指名回答)

  9+()=11

  9+()=14

  9+()=17

  9+()=15

  9+()=12

  9+()=18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的好处有三,一是对旧知有一定的巩固性。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二是为学习新知打下扎实的基础。三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有人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这就是指系统化的知识。

  二、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大约30分钟)

  1.谈话引入

  师:“今年是20xx年,元日那天,一(2)班的小朋友去公园参加了一次有趣的游园活动(屏幕显示课本第10~11页的游园会全景图)。请仔细观察,在这个游园场地上,左边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右边的小朋友在十什么?”(左边的小朋友在买气球、买风车;右边的小朋友在猜谜语、套圈圈。)

  师:“我们一块儿去看看,小朋友买了几个气球?”

  2.教学气球图。

  a.课件动态显示:阿姨两手一共15个气球,卖了9个。请问学们根据这个情节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1)还有几个?(2)再卖几个就全部卖完了?

  b.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怎么解答。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板书算式:15—9=□。

  c.引导学生看着气球图,说15—9的计算过程。学生的算法有:

  ◆看着气球图,数剩下的气球个数。

  ◆6+9=15,15—9=6。

  ◆10—9=1,1+5=6。

  ◆15—5=10,10—4=6。

  ◆9—5=4,10—4=6。

  评价学生以上算法,说明都正确,同时引导他们思考:你认为哪种方法方便?

  3.教学套圈图。

  a.课件显示套圈图。

  师:看看这边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在玩套圈圈的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是一人只能投14个圈,正好轮到小明投了,我们来看看他套中了几个圈?

  课件动态显示小明投圈的过程。同时配上小明的配音:我投了14个圈,套中了9个。

  b.组织学生根据以上情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是:还有几个没套中?

  c.请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独立列式解答。同时说一说是怎么算的?(学生说的算法与前面15—9的算法基本相同。)

  d.小结:刚才小朋友从游园活动中提出了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计算来解决,大家想出了计算的不同方法,真了不起!现在观察这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十几减9的减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十几减9的减法,板书课题:十几减9。

  教学例1

  a.出示12—9=□,组织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结果。对略有困难的学生,允许他们用学具摆一摆,再计算。

  b.组织学生交流12—9的不同算法。要求每个学生应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想一想自己的算法和别人相同吗?如果不同,哪种方法更好些呢?

  学生1:通过摆学具,我先从10根木棒里拿掉9根,剩下的1根和另外2根木棒合起来是3根,所以12—9=3。(请学生在投影仪下摆。学生说完后,教师在算式12—9的下面板书算的过程:10—9=1,1+2=3。)

  学生2:我不摆学具,想9加几得12?9+3得12,所以12—9=3。(学生说完后,教师又在算式12—9的下面板书另一种算的过程:9+(3)=12,12—9=3。)

  学生3:12—2=10,10—7=3。(教师又板书出第三种算法。)

  学生4:9—2=7,10—7=3。(教师再板书出第四种算法。)

  c.对比、讨论上面不同的算法。

  提问:上面这些算法中你明白了哪一种(或哪几种)?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这些算法都很好,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时,你认为哪种方便就用哪种方法计算。

  课堂练习(大约10分钟)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独立作业。对有困难的学生则让他们先用学具摆一摆,摆好后说一说算的过程。反馈时,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如先摆好1捆零1根,从1捆里拿掉9根,再把剩下的1根和另1根合起来是2根,所以11减9等于2。)帮助他们从操作中提升十几减9的基本算法(或“破十法”,或做减想加)。

  2.完成“做一做”第2题。

  这题的练习主要是帮助学生运用“破十”的方法来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练习时,应让学生独立思考,悟出十几减9的“破十”思维过程是:先从10个里面圈出9个,再将剩下的一个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即可得出结果。

  3.完成“做一做”第3题。

  在学生已掌握一种算法的基础上让他们用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十几减9的6道式题。

  4.完成练习二的第1、2题。

  学生完成后,让他们思考:第1题怎样算出13—9的?(做减想加)第2题是怎样算出12—9、15—9的?(“破十法”)。通过思考,进一步弄清多种算法的算理。

  5.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显示字谜图。师:这群小朋友在玩猜字谜游戏,共有几条字谜呢?有几个小朋友在猜?他们猜中了几条呢?

  课件显示声音、文字:有13条字谜,我们每人都猜中了1条。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课件回到第10~11页上的猜字谜图,首尾呼应,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十几减9的知识计算猜字谜游戏中的数学问题,一方面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小结

  提问:这节课学了十几减几的减法?你怎样计算这样的减法?

  让每个学生自由地说。然后教师指着练习二第1、2题,再次引导学生概括出十几减9的两种一般方法:①做减想加②破十法。同时说明,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

  板书设计

  20以内退位减法

  十几减九

  15—9=

  12—9=

  10—9=1

  1+2=3

  9+(3)=12

  12—9=3

  12—2=10

  10—7=3

  9—2=7

  10—7=3

  十几减几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 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2.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2—8 7+9 17—8

  l6—7 15—5 11+2

  2.★★★★★★★★

  ●●●●●

  ★和 ● 一共有多少个?

  3、 △△△△△△△△ △△△

  还剩多少个△?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20页的'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讲画面的内容。让学生自由结合,互述画面内容。)

  2.板书: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

  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什么这样列式?

  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都应该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

  有一个信息“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有用吗?新 课 标 第 一 网

  介绍多余条件。

  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今后我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看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如:第(1)题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求总数用加法。(2)、(3)两题是知道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数是多少用减法。(可让学生自行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0的“做一做”。

  提问:这里有几个条件?有没有多余条件?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 3

  【教学内容】

  教材第22页整理和复习第2题及23-24页练习六4-8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2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

  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的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的进行解题。

  【教学重点】

  能用画图、转化等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有加法对减法进行检验。

  【教学过程】

  一、口算检测

  13-6 8+7 13-5

  16-8 15-6 7+9

  15-7 14-5 6+6

  12-5 14-6 12-9

  二、复习应用题

  1.出示教科书P25的`.第4题。

  (1)让学生口头编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3)列式计算。结合图说明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含义以及算式的含义。

  2.独立练习教科书P25的第5题。

  3.出示教科书P26的第8题。

  引导学生学会看懂统计表,并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同时把表格填补完整。

  4.独立练习教科书P26的第7题。

  (提醒学生注意运算的顺序)培养学生灵活计算能力。

  三、课堂练习

  教科书P26的6题。用“想加算减法”计算很方便,用画图的方法分析问题很清楚。

  四、总结:

  本单元学习结束了,你说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用到了什么好方法?

  【教学反思】

  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 4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十几减7、6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十几减7、6。

  难点: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口算

  11-814-913-815-9

  11-917-912-816-8

  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

  6十()=128十()=13

  5十()=117十()=14

  9十()=166十()=13

  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互动新授

  1.探究“十几减7、6”的计算方法。

  师:游戏园除了有卖各种各样小朋友喜欢的玩具,还有别致的景色呢。你看,这两个小朋友在鱼池边观察到了什么?

  教师出示课本第14页例3图

  学生汇报:有13条金鱼,黑金鱼有7条,红金鱼有几条?

  有13条金鱼,红金鱼有6条,黑金鱼有几条?

  师:怎样列式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

  学生汇报:13-7、13-6。

  师:该怎样计算,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算法,教师组织学生汇报。

  2.练一练

  完成课本第14页做一做的第1题。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课本第13页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说上下两题的关系。

  2.完成课本第13页做一做的第3题。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3.完成课本第14页做一做的第2题。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2)由学生独立完成。

  4.完成课本第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在组织学生观察所题写的算式,说说上下两个算式的联系。

  四、课堂总结

  师:观察今天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教师点明课题:今天我们所学的是十几减7、6。

  师:计算十几减7、6,你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汇报。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 5

  教学内容: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要求:

  1、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目标:

  A:知识技能性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B:过程性目标

  1、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理解数学的价值

  2、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3、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小鸟卡片 房子卡片 题纸一张 一支彩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前几天,我们刚过完了正月十五,小精灵那天也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艺活动,活动中有一些奖品,你们想去看看吗?(电脑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观察后指名回答)

  点击电脑出现画外音

  泡泡:同学们,在这幅图里,我发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解决吗?

  那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干什么?(电脑出示套圈图)

  师:这是什么活动?让学生介绍。

  泡泡:小明投了14个圈,有9个圈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师:泡泡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你们能帮助他解决吗?如何列式?为什么要用14-9呢?14-9怎样算?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看哪一个小组的计算方法最多?

  2、小组交流,探讨算法

  指名回答,教师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这道题。

  师:今后在计算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电脑出示泡泡伴有画外音)

  泡泡:咦,那边怎么那么热闹,同学样,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电脑出示汽球图)

  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出现画外音)

  (1)泡泡:哦,原来老师正在发奖品,数一数,老师手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电脑演示分气球的过程)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列式?

  板书:15-9=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并让几个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2)师:顽皮的小泡泡又不见了,让我们找一找,它跑到哪里去啦?(电脑出示谜语图)

  原来泡泡在猜谜语,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能试着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同桌互相说一说,并列式

  (有13条谜语,猜出了9条,还有几条没有猜出?或者说:还差几条就猜完了?然后指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三、熟练算法,进行应用

  1、看图列算式(第12页)

  要求:看懂图意,独立列式,指名上台进行订正

  2、圈一圈,算一算(第13页)

  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圈?

  四、观察算式,找出特点,发现规律

  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除了这些,你还能写出十几减9的算式吗?谁能给这些算式排排队,让它一个也不少。(指名板演)

  3、再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 师:那我们找到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处呢?

  4、抢答练习 利用找出的规律,同桌进行练习

  如:学生A:13-9 学生B:4

  五、游戏 小鸟找房子(第13页的图)

  游戏要求:先让学生计算出小鸟身上的算式,然后和房子上的号码一一配对; 游戏形式:小组合作,全班订正;

  游戏结果:有一只小鸟没有房子,同学们帮它建造一座。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 6

  【教学课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页例6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能用画图策略帮助理解数量关系,从而解决比多少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6-7 13-9 17-8

  12-5 6+13 12+4

  2.比多少。

  小猫吃了18个,小猴吃了9个,谁吃得多?多几个?

  教师提示: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想。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教学例6。

  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知道小雪、小华各套中多少个?

  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怎么解决?

  3.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比多少。

  出示:小雪套中8个,小华套中12个。

  教师: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摆小雪的个数,第二行摆小华的个数。

  学生动手摆小棒,并向学生说明小雪和小华的个数要一个对一个地摆,这样便于观察。

  提问:哪一行摆得多?

  你能把小华的分成两部分吗?(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和比小雪多的部分)

  并指出小华比小雪多的个数,说出小华比小雪多了几个。

  教师边提问边检查学生摆得是否正确,再指定一、二个学生摆给大家看一看。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小华比小雪多得的个数,就是小华比小雪多摆了几个。

  4.教师:刚才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知道小华比小雪多摆了4根小棒,就表示小华比小雪多套了4个。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一道应用题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么,要我们求的问题又是什么?

  教师: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几个,应该怎样想呢?(就是要求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

  教师:用什么方法计算?

  5.请学生列式:12-7=4(朵)

  口答:小华比小雪多套中4个。

  6.想一想:小雪比小华少套几个?怎样解答?

  小华和小雪套的圈相差几个?怎样解答?

  7.小结:无论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还是求两个数相差几,都要用减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21页的“做一做”。

  小林家养了15只白兔和9只羊,兔比羊多几只?羊比兔少几只?

  2.方民家收了8棵大白菜,15棵圆白菜。圆白菜比大白菜多多少棵?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里,告诉我们两个数,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首先要分清哪个数比较多,再想比较多的.数是哪两部分组成的,从它里面去掉和另一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个数多的,用减法计算。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12-7=5(个)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学生的摆一摆、画一画的过程中理解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的题意,确定了正确的计算方法,从而建立减法的模型,明确了要用减法计算的原因。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 7

  一、学习内容

  课本第24、25、26页和复习。

  二、学习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知识的过程,进一步了解本单元的知识及相互联系。

  2.通过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和方法的归纳,以及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掌握方法,并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能力。

  三、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

  难点:能按照解题的一般步骤,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配套资源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复习课》名师教学课件

  五、学习设计

  (一)课堂设计

  1.口算复习

  12-9=13-6=15-7=16-8=

  11-7=17-9=15-6=13-9=

  11-9=12-6=13-5=14-7=

  18-9=15-8=11-3=12-4=

  师:第二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一起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和。

  2.知识,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

  课前准备20以内所有退位减法的算式卡片。

  师:把课前准备好的36道20以内退位减法算式自己进行,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整齐。

  学生独立排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的。

  师:我们一一看晶晶同学是如何的?

  (1)师:竖着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竖着看,每一列的减数相同。

  预设2:竖着看,每一列的被减数依次多1。

  预设3:竖着看,下面一道算式都比上面一道算式的差多1。

  师:为什么会出现下面一道算式比上面一道算式差多1的情况呢?

  生:因为被减数的个位依次多1,减数不变,差也依次多1。

  (2)师:横着看,你能发现什么?

  预设1:横着看,被减数相同,减数依次少1。

  预设2:横着看,后面一道算式都比前面一道算式的差多1。

  师:为什么会出现后面一道算式比前面一道算式差多1的情况呢?

  生:因为被减数不变,减数依次少1,减的越少,剩下的也就越多,所以差反而多1。

  (3)师:斜着观察呢?这些算式的差有什么规律?

  生:斜着观察,每一斜行算式的.差相同。

  师:得数相同的算式是怎么排列的?比如11-7,12-8,13-9这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被减数和减数都不相同,差相同。

  预设2:被减数和减数都依次多1,差不变。

  同学们真能干,我们通过自己20以内所有的退位减法算式,对这36道算式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还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发现了这么多算式排列的规律,太棒了!

  (4)巩固练习

  师:看着这张表,指出任意一道算式,你能很快的说出得数吗?谁能说出差是3的算式?差是4的呢?把差是9的算式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3.解决问题:第24页第2题。

  师:认真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会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小丽得了12朵,小林得了9朵。小丽比小林多得了几朵?

  师:小林得了9朵花,这个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解决“小丽比小林多得了几朵?”这个问题,与小东得了几朵有关系吗?

  师:“小东得了几朵”这个信息与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关系,所以是一个多余信息。另外,在找数学信息时,还要注意图文结合,找到图中的有用信息。

  师: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在练习本上试着做一做,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画示意图的方法在本上画一画理解。

  预设:12-9=3(朵)

  师:算式中的12、9、3分别表示什么?

  生:12表示小丽得了12朵花,9表示小丽和小林得的同样多的一部分,3表示小丽比小林多得的一部分。

  同桌互相说,全班齐说算式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师: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同桌互相提问并解答。

  4.结合梳理过程,完成思维导图

  我们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了梳理,形成了一个这样的知识图(出示下图),这样的知识地图能把我们学过的单一知识点串起来,便于我们发现知识间的联系。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典型题目:

  1.夺红旗。

  师: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想一想,算一算

  (1)桃子比西瓜多几个?

  (2)西瓜比桃子少几个?

  独立完成,集体对改。

  :求“桃子比西瓜多几个?”或“西瓜比桃子少几个?”这两个问题都是从桃子的个数中减去和西瓜同样多的部分,求剩下的部分(也就是多或少的数量),所以都用减法计算,因为求的同一部分,所以算式都是12-7=5(个)。

  3.跳绳比赛。

  (1)小明比小丽多跳了几下?

  (2)小玉比小明少跳了几下?

  学生独立解答,汇报。

  :在解决问题时要认真审题,看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所需的有用信息,排除多余信息。解答之后要注意及时检查,回顾。

  (三)设计习题,检测学习效果。

  (1)口算

  知识点巩固和熟练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

  答案略

  解析要求全部做对,而且注意把握时间。

  (2)画一画

  ①画☆比□多5个。

  □□□

  ②画△比○少3个。

  ○○○○○○○○○

  知识点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量的多少,借助画图帮助学生理解“比多比少”。

  答案略

  解析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上下对齐。

  (3)解决问题

  知识点考查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是否能辨别出信息中的有用信息和多余信息。

  答案14-8=6(只)

  解析解决“小月折了几只?”这个问题,与“其中黄色的有6只”这个信息没有关系,所以这是个多余信息,圈起来排除。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 8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及第25页练习六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进一步提高每个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

  系统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并提问:

  1、想一想20以内退位减法一共有几道题?

  2、找一找减法表中有什么规律?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36道题?

  二、探索规律,汇报交流

  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竖行的减数都不变.

  (2)每一竖行的被减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

  引导学生得出: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

  2、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横行的被减数都不变。

  (2)每一横行的减数从左往右依次少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

  三、掌握算法

  想一想:20以内的退位减法题,你是怎样算的?

  四、归纳整理

  动脑筋想一想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还能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的排列一下吗?

  五、口算练习

  1、教师任指表中一题,学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

  2、教师随意指出表中一题,让学生找出与这道题得数相同的所有试题。

  3、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重点练习。

  4、做练习六第3题。全班同时开始做题,教师计算时间,看谁又对又快。要求每分钟完成8-10题。

  5、完成练习六第1题,夺红旗比赛,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6、完成练习六第2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运用退位减法表中的规律,掌握得数相等的`两个减法算式的特点。

  六、总结并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练习,使学生在有梯度的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老师的鼓励下,运用想加算减法,学生计算的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 9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习得的基本技能之一。我把这一部分教材进行整合,把教材中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这两节课的内容整合到第一节课,集中教学计算方法,再安排练习课进行巩固复习。我比较了苏教版和北师大教材,发现用14-9作为例题最为合适,先从实际问题引入14-9,再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和生活经验,探索算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和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学具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寒假里,婷婷、明明和小兰三个好朋友参加了社区的'游艺活动,拍了不少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中的套圈游戏)

  在这幅照片上,你们收集到哪些信息?

  二、自主探究。

  1、要知道“有几个圈没套中”,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指名回答并板书:14-9

  2、14减9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借助你手边的学具验证一下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再跟你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活动,讨论)

  3、学生汇报,随机板书:

  预设:

  A、一个一个的减;

  B、做减想加,9+(5)=14,14-9=5

  C、14-4=10,10-5=5

  提问:为什么要用14先减4?减去4后还要减几,你怎么知道的?

  (课件演示拿走小棒的过程)

  D、10-9=1,4+1=5

  提问:10是哪来的?为什么要用10-9?

  板书:14-9=5

  4101

  +5

  (课件演示拿走小棒的过程)

  E、14-10=4,4+1=5

  提问:为什么要用14-10,10从哪来的?减了10后为什么要加1?

  4、质疑:

  仔细看一看,想一想,你对这些方法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5、练一练:

  用你喜欢的办法计算13-8,并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课间休息)

  三、巩固提高。

  1、口算(开火车)。(课件四)

  13-6=14-8=15-7=

  18-9=11-8=12-7=

  2、小鸟找家。(课件五)

  (1)观察图画,注意房子上面的数字。

  (2)你想帮哪只小鸟找家?

  (3)还有一只小鸟没有家,谁来想办法帮助它?

  (4)一间房子只能住一只小鸟,那么我们大家就来给这只小鸟添一个家,好吗?

  (学生齐答:15-9=6,课间添一个房子,小鸟回到了家)

  (5)这些小鸟的卡片上的算式有什么特点?(都是十几减9),你发现这些算式的差有什么特点呢?

  (有条理的板书:11-9=2,12-9=3,13-9=4,14-9=5,15-9=6,16-9=7,17-9=8,18-9=9,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看图列式。(课件六)

  详见教材P16。

  4、发散练习。(课件七)

  ()-()=7

  四、全课。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同学们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节课学习了几节课的内容,你们真是太棒了。可能有的小朋友还不能熟练的计算,让我们在后面的课堂中再多多练习,争取算得又对又快,好不好?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 10

  教学目标:

  复习20以内不退位减法,进行口算及列式计算。

  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身边。

  培养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以内不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11~20各数的组成。

  师分别出示数字卡片:14、17、12、11。学生说数的组成。

  二、新课教学

  1、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搭积木(出示图片:摆一摆,算一算1、2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搭积木的游戏吗?(喜欢)

  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谁能根据图意,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板书:10+3=13 13+2=15

  (3)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①“蓝灵鼠”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五块

  ②后来它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3+2=15

  2、出示图3。

  师:“蓝灵鼠”又在玩积木了,说说这次它是怎样摆弄的。

  生:它从15块积木中拿走了两块。

  师:观察得的很仔细,刚才图中是向下的箭头表示加上,现在箭头向上就表示拿走。怎样用算式表示?

  生:15—3

  师:怎样计算15—3呢?

  生:先用5—3=2,再10+2=12。

  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多说说,也可以同桌之间互说,加深算理。

  3、出示图4。

  指导学生观察图,说说图意,然后独立填空,集体反馈。

  1.现在拿走了2块,剩下左边的1摞正好是10块,所以12-2=10。

  2.12可以分成10和2,所以12—2就等于10。

  4、观察比较。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四幅图,说说有什么共同点?

  ①小组合作交流②集体反馈

  引导学生找出今天的算式,在计算时都是先进行个位的计算然后在加。

  5、观察图片

  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一共有14条金鱼,黑金鱼有3条,鱼缸里有多少红条金鱼?

  怎样列式?14-3=11(条)

  你是怎样算的。交流算法。

  6、小结。

  我们通过画面,动脑思考帮助“蓝灵鼠”解决了搭积木问题,算出了鱼缸里有多少红条金鱼,你们真聪明。

  三、试一试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1)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左边一组的算式,想想它们的`联系。

  (因为16可以分成10和6,从16里去掉6就剩下10,去掉了10就剩下了6,所以16-6=10,16-10=6。)

  (2)出示:l7-3=19-5=

  师:说说你怎样算的?

  1:17—3,我是这样算的,17可以分成10和7,7先减3等于4,再加上10就等于14。

  生2:19—5我也是先用9减去5等于4,再加上10等于14。

  (3)找规律。

  师:比较17—3=和19— 5=这两个算式,你会发现什么有趣的规律?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被减数多2,减数也多2,而差不变。现在阶段不能要求

  学生表述清楚,教师只要他们能体会到算式中各个数的变化即可。)

  四、练一练

  1、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口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投影出示练一练第2题。照小猪的.样子说算式。

  (1)引导学生观察小猪所说的三个算式,弄清图意。

  (2)请学生以4人为一个小组,在小组内说说你相到的算式,并由小组长记录。

  (3)小组交流反馈。

  3、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回答,也可以请做错的同学再来说说怎么算。

  五、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板书: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怎样计算这样的题目?(可以根据数的组成或数的方法进行计算)你还有什么想法?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 1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5课时十几减9用数学。

  2、教材简析:用数学对于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很重要。看懂图意并根据给出的信息中哪些是解决问题需要的,哪些信息是多余的。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同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通过系统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初步学会分清给出的信息中哪些是解决问题需要的,哪些信息是多余的。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4、教学重点:学会看图理解图意,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5、教学难点:理解图意,哪些是解决问题需要的,哪些信息是多余的。

  二、说教法:

  本节课属于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即用数学)。传统的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及技能训练,比较枯燥。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现一幅幅带有活动情节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学交流,亲身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师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好的方法。

  三、说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说教学程序

  1、激趣定标。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择话题,通过具体的情景与数学学科的联系,导入课题。

  2、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1.学习例5,课件出示主题图。

  2.引导学生认真看图,然后,小组讨论,选取图中和问题有关的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根据图中的信息,分清给出的信息中哪些是解决问题需要的`,哪些信息是多余的,多余的信息就去掉。

  4.列式计算,理解算理和算法

  5.适时点拨。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在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掌握自己认为好的计算方法,自觉地构建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3、测评训练。

  课本20页“做一做”和22页第3、4题。

  通过由浅入深,形式各异的练习,巩固基本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4、课堂小结

  对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方面的情况作全面的总结;让学生结合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自评、互评,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不断进步。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 12

  教材简析:

  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是今后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最基础的部分。通过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列出减法算式。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理解减法的意义,并直观地理解算理形成算法,掌握计算技能。由于十几减9的算式,部分学生有一些基础,尽管在计算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技能,根据学生原始计算方法,会出现算法多样,而不同算法的体现会给初学的学生带来困扰,不知哪种方法是最适合自己的。教材在本课的编排中着重呈现了“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两种计算方法。根据一年级认知特点,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填一填等活动,直观帮助学生思考并将思考过程表征出来,经过语言描述,注出算式过程图,经历数学符号等形式,让学生真正实现对算理的理解。同时在练习设计中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题目的不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给学生留下较大自主选择的空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活动发现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十几减九的多种计算方法,理解其中的.算法和算理。用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初步探究意识,能够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具:主题图、课件、实物图片;学具:圆片或小棒。

  教学重点:

  掌握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破十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主题图:这是游园会的场景,说一说你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主题图

  教师:观察图上的信息要有一定的顺序,结合具体的'每项活动说说你发现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让学生有序观察主题图中每个活动中得数学信息。重点选取“小丑卖气球”的数学信息,让学生将条件和问题完成说出来。

  教师板书(课件出示):小丑有15个气球,卖出9个,还剩多少个?引入课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主题图中活动项目很多,数学信息很零碎,教师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收集信息和提出与信息相关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和找与对应信息提出问题的逻辑分析能力。】

  二、经历多种计算方法的过程,探究十几减九的算理

  (一)列出算式,自主尝试计算

  教师:要求“气球还剩多少个”怎样列式?

  学生说列式,教师板书:15-9=

  (二)利用学具,动手操作

  学生活动,同伴交流。教师观察巡视。

  (三)组织学生全班汇报

  可能会出现(课件预设以下几种方法):

  1、数出来的方法。让学生边说边演示:用(圆片)小棒摆出15根,然后一根一根的拿走,拿走9根,还剩6根。

  2、想加算减法。我知道“6+9=15,15-9=6。”

  3、“平十法连减”。从15(圆片)小棒先去掉5个再去掉4个,还剩6根,根据学生操作过程,教师列出算式,把9分成5和4,15-5-4=6。

  4、多减再补。把15个(圆片)小棒先去掉10个还剩5个,多去掉1个,再补上1个。教师列出算式15-10+1=6。

  5、“破十法”。把15分成10和5,10去掉9个,剩下1个与1合起来是6个。思考过程课件逐步演示,加深学生对操作过程中分解各步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过程归纳,教师算式演示,逐一将思考过程表征出来,体会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让学生初步实现对算理的理解。】

  (四)教师和学生共同操作,课件直观演示,重点理解“破十法”的算法和算理

  1、摆出15个圆片,分成左边10个,右边5个。插入图片

  2、把左边10个中圈出9个,还剩1个,如图:

  3、让学生利用手中学具试着摆一摆,边摆边说出整个过程。

  4、结合学生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师板书,如图:

  (五)即时练习(课件出示)

  1、圈一圈,算一算。

  12-9=

  请学生汇报结果,说出操作过程。教师相应写出算式的分解格式,让学生直观看出个步骤表示的意思。

  2、摆一摆,算一算。

  教师出示算式:14-9=,请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用“破十法”摆出计算过程,写出结果。

  3、直接计算。

  教师出示算式:16-9= 11-9=

  学生可以在脑中利用“破十法”摆出计算过程,也可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教师巡视检查。

  【设计意图:直观演示“破十法”的算理过程,将多种表征方式相互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对方法理解。通过几个层次练习,进一步掌握用“破十法”解决十几减9的式题。】

  (六)回顾算理,总结算法

  1、整理算式,发现特点,引入课题。

  2、回顾算法的多样,比较方法,结合自身理解,说说自己喜欢的方法。

  三、多样练习应用算法。(课件出示)

  (一)圈一圈,算一算

  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第2题。

  (二)完成练习二的第1题。

  (三)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1—9= 13—9= 15—9= 17—9=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选择的计算方法。全班汇报,说说自己的算法。

  教师追问:这几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式题的分析、整理和归纳能力。从被减数、减数和差的特点来分析,只要孩子说的有道理,教师予以肯定。

  (四)看图列算式。(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几个不同的练习,教师观察巡视,反馈出学生对十几减9计算方法掌握程度,加强对新旧知识的联系。】

  四、全课总结

  全班交流,今天你学会用哪种方法计算十几减9的算式?你觉得哪种方法计算比较熟练?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 13

  教材简析:

  十几减8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二课时,是在学习了十几减9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初步掌握“破十法”,在计算时能够理解运用。本课是上节课的一次练习和延伸,也是学生学习对掌握方法必须经历“内化”的过程。教学时,根据学生思考角度不同,尊重学生的想法。既提倡算法多样化,还要引导学生在众多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计算、去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在掌握新知规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学习减法,用“想加算减法”等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做铺垫。本课时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一些有规律算式的整理和分析,发展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图了解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在掌握十几减9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迁移,探究学习十几减8的多种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其中的'算法和算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在具体情境中能利用旧知迁移,直观操作、独立思考,自我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在十几减8的多种方法中选择最喜欢的计算方法,并且在多种题型中,能够较熟练计算出来。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整理的能力,能够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具:主题图、课件、实物图片;学具:圆片或小棒。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破十法”,加强“想加算减法”这两种常用计算方法和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新知孕伏

  课件出示复习题:

  (一)看图列算式。

  8+()=15 15-8=( )

  (二)填一填。

  8+()=13 8+()=16 8+()=14()+8=11

  【设计意图:设计两组复习题,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同时为新课做好铺垫,并为知识的迁移创造了条件。】

  二、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

  教师:这是游园会的上大熊猫在卖风车,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完整的回答,板书出:一共有12个风车,小朋友要买8个。还剩几个?

  三、自主探究,内化算法

  (一)列出算式,大胆猜测

  教师:要求“还剩多少个”怎样列式?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12-8=比较算式,引入课题并板书。

  教师追问:你觉得会剩下几个风车?

  课件出示12个风车图:

  (二)动手操作验证结果

  学生活动,同伴交流。教师观察巡视。

  (三)过程表征内化算理

  课件预设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摆一摆:“破十法”。把12分成2和10,10去掉8个,剩下2个与2合起来是4个。“平十法连减”。从12(圆片)小棒先去掉2个再去掉6个,还剩46根,根据学生操作过程,教师列出算式,把8分成2和6,12-2-6=4。

  想一想:想加算减法。要计算12-8=□,可以这样想,我知道“8+□=12,根据进位加法,8+4=12,那么4就是12-8的.差,所以还剩4个”。

  数一数:数出来的方法。让学生边说边演示:用小棒(圆片)摆出12根,拿走8个,还剩4个。

  思考过程课件逐步演示,加深学生对操作过程中分解各步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对旧知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回忆,和复习题2的练习对结果进行猜测,再通过学具操作、过程归纳、算式演示,逐一将思考过程表征出来,体会算法多样化。】

  (四)直观演示,重点理解“想加算减法”和熟练掌握“破十法”的算法和算理

  1.借助操作,分析“想加算减法”思考过程

  因为8+4=12,所以12-8=4,如图:

  2.演示“破十法”思考过程

  (1)摆出12个风车,分成左边10个,右边2个。

  插入图片,课件出示

  (2)把左边10个中圈出8个,还剩2个,如上左图。

  (3)让学生利用手中学具试着摆一摆,边摆边说出整个过程。

  (4)结合学生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师板书,如上右图。

  【设计意图:借助操作,诱发学生思考,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语言表征、符号体现、直观演示,来深入体会“破十法”的算理过程,体现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四、运用新知,巩固算法

  课件出示练习题。

  1.圈一圈,算一算。(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题。)

  2.计算。(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自主练习,全班交流,请学生说说自己思考过程。

  3.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3题。)

  10-8= 13-8= 16-8=

  11-8= 14-8= 17-8=

  12-8= 15-8= 18-8=

  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师生小结:引导学生从算法上比较:如果用“破十法”计算,都是先算10-8=2,十几减8,就再算2加几;如果用“想加算减法”计算,被减数增加几(或减少几),减数不变,差也随着增加几(或减少几)。

  结合算式中具体的数字来说明这样变化规律,纯数字概念对一年级来说较抽象难以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3个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两种常用方法,其中第3题以题组的形式出现,便于学生比较,感悟方法的本质,发现计算的规律,渗透函数思想。】

  五、全课总结

  全班交流,你觉得哪种方法计算十几减8的比较熟练?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 14

  教材简析:

  本课是学习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是利用20以内加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在审题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题意,选择相对应的信息解决问题,能根据情境中数量关系分辨出多余条件,排除多余信息对解决问题的干扰。利用实际操作、分析理解,突出画图策略,解决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的数学问题。教学时,根据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以学生已知经验为起点,激起兴趣激发思考,促进儿童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展开读一读、想一想、圈一圈、画一画等活动,注重学生自我感悟、自我评价和个性发展。进一步体现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价值。

  教学目标

  1.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的数学问题。

  2.让学生经历读一读、想一想、圈一圈、画一画等活动,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逐步熟悉用画图方法解题的策略。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体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带来乐趣。

  教学准备

  教具:主题图、课件、图片。

  教学重点:

  会解决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

  会根据情境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回顾经验

  (课件出示)复习题

  教师:小猴子吃桃子。观察这幅图,你了解那些信息?问题是什么?“还剩几个”怎样解答呢?

  自主列式解答。指名回答,个别评价,促进交流。

  教师:解答正确吗?指名回答。

  师生小结: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引入课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设计复习题,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今天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课件出示)例5主题图.

  (一)理解图意,找出相关条件和问题

  教师: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

  根据学生完整的回答,课件出示各信息:

  1.有16人来踢球,2.现在来了9人,3.我们队踢进了4个,4.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我们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条件),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尝试列式,引发矛盾冲突

  教师:你觉得怎样解决“还有几人没来”这个问题?

  学生汇报,根据自己想法列出算式,教师板书。可能会出现:

  16-9 16-4 16-9-4

  教师:哪种算式是正确的'?

  (三)分析题意,筛选信息

  师生合作,利用多种方式,逐一分析算式。

  1.读一读。让学生将有联系的相关条件读一读。初步判断哪个条件与问题没有关系。

  2.摆一摆 。利用信息条,进行重组

  (1)16-9这个算式表示“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2)16-4这个算式表示“有16人来踢球。我们队踢进了4个,还有几人没来?

  (3)16-9-4这个算式表示“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还有几人没来?

  引导学生发现:要求“还有几人没来”,与人数有关,与踢进的球没有关系。

  师生小结:“.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在解决问题时没有用处,是多余条件。

  3.圈一圈。把多余条件圈起来,将有用的条件和问题完整读一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现实情境图提取信息,尝试列式 引发思考。初步感知解决问题中包含的数量关系,利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选择有效解决问题的条件,明确与问题无关的条件是多余条件。】

  (四)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1.画图策略,深化理解

  教师:我们了解到的条件和问题,除了用文字表示,还能用什么方式让大家看到很清楚?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用直观画图的方式表示。同伴合作,设计画图表示方法。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呈现不同的画图策略,可能会有:

  如果有错误的画图,可根据生成资源进行分析讲解。

  教师:根据图,用什么方法解决?

  【设计意图:明确条件后,再次让学生把条件和问题用自己喜欢的图表示出来,进一步理解问题间的数量关系,体会减法的意义,同时为列式计算提供表象支撑。】

  2.列式计算,建构意义

  分析图中表示各部分的表示的意思,明确数量关系间的相互关系。

  教师:你能看懂这些图吗?画图帮助我们分析题目的意思,现在解决“还有几人没来”你还有什么困难吗?

  学生列式,指名板演,个别提问,说算式各部分的含义。

  全班交流。检查单位,口述答语等,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

  3.回顾反思,强化步骤

  (1)验证结果

  教师:还有7人没来,这个结果正确吗?你有什么方法说明这个结果是正确的?

  学生汇报,可能会出现:

  用加法验证,7+9=16(人),语言表述:没来的7人加上 现在来的9人,一共有16人。

  在表述过程中,只要学生能利用加法的检验的意识来分析,都予以肯定

  (2)回顾步骤

  结合主题图,梳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师:今天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教师:分析信息时,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是不是所有的条件都与解决的问题有关?

  教师:解决问题的结果是否正确怎样检验?

  师生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 ,要先通过看图或看文字信息,明确问题是什么;再分析清楚哪些条件与文图有关,通过画图,或操作的方式帮助我们理解,列出算式;最好要检验解答的结果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如何准确理解题意,排除多余条件的干扰。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验证与反思的能力。】

  三、学以致用,升华认识

  (一)教材第20页“做一做”。

  此题与例题类似,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找出多余条件,自己解答。

  (二)教材第22页“练习五”第2题。

  此两题与例题类似,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找出多余条件,自己解答。

  学生练习,同伴互评,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选择2道习题都是教材上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放手让学生尝试思考,脱离直观画图或操作,具体到抽象,掌握这类问题解决的一般步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遇到解决问题的数量与以前有什么不同?你会分析解决的?

  教学问题诊断:

  画图中如果发现错误的图意,教师该如何处理?

  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把与问题有关的条件表示出来,可能有学生不是很清楚该用什么方式,迟迟不能下笔;还有的学生会直接画出左边有9人,右边有7人,一共有16人,没有问题体现……,如果仅仅是抓住这样资源进行分析讲解,也许会有部分学生能明白进行修改(在老师辅导下修改),但是花费的时间影响后面环节正常教授,影响既定的目标。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 15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把本单元学过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整理,为今后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需要从整体上去观察、分析、比较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能从整体上把握,探寻规律,以提升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水平。教材安排的内容有:第一,系统呈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让学生对这36道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初步感受到它们的排列是有规律的。第二,引导学生找规律,使学生体验到横着、竖着、斜着等不同角度看算式排列是有规律的,得数也是有规律的等。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仍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浓厚兴趣的状态下,学生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操作探究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学进行思维。形象直观的课件,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通过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进行整理,发现其规律,熟练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整理能力,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运算的规律性,感受数学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的多样性,愿意积极探索数学规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整理和探究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规律。教学难点:正确有序地表述规律。

  四、教学过程:

  (一)以生活情景入手,揭示课题

  1、学生注意力练习(听、看、想)1分钟

  2、以听课老师为条件,引出20以内退位减法,同时复习数数和用数学的知识技巧。

  (二)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

  1.找规律,填表。出示课件。

  要求:仔细观察,从已有的算式中找到规律,把所缺的算式填出来。(自由发言,想填哪格,就填哪格。)

  2.说说为什么这样填,你是怎么想的?

  3.讨论(出示课件:二十以内的退位减法—二十以内退位减法表)。

  a.竖着看,第一列的得数有什么规律?算式有什么规律?

  b.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

  c.斜着看又有什么规律呢?、(酌情启发:横看,有什么规律?竖看,有什么规律?斜着看,有什么规律?)

  4.小结规律形成记忆。

  (一个巩固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三)谈话激趣,引出练习。

  1、谈话过度,以西游记的人物喜好再次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练习和情绪放松。

  2、以学生最喜爱的孙悟空为引子,引出今天的分层次练习,争当小孙悟空。

  (四)小结本课学生表现,提出优点和不足,让学生自我纠正。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 1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十减9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方法以及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合作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其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来突破。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主题图、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十39十79十49十6

  9十99十29十5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129十()=13

  9十()=149十()=15

  9十()=169十()=17

  二、创设情境。

  (1)出示主题图。

  1)请同学们观察画面,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说说自己获取的信息

  (2)出示例1的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叔叔有15个气球。小朋友买走9个气球。学生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可能提出:还剩多少个气球)

  (3)组织学生列式:

  教师板书:15-9=

  二、教学互动

  组织引导学生探究15-9的.计算方法。

  (一)组织学生试算。

  请同学们先独立试算,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1、学生独立试算后在小组内说自己的算法。

  2、学生交流时可能说出:

  (1)因为9+6=15,所以15-9=6.

  (2)用小棒的方法算出来的。

  (3)用拨珠的方法算出来的。

  (4)先算10-9=1,再算1+5=6,所以15-9=6.

  ……

  (二)组织汇报交流。

  (如果学生出现最后一种算法,教师要追问:5为什么要加1)

  (三)小结。

  1)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2)说明:计算十几减9时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3)引导学生归纳“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A、组织学生举例。

  你还能再说出几道十几减9的算式吗?

  B、组织学生独立计算。

  C、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D、组织学生归纳计算方法。

  E、小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有很多,大部分同学都采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这是一很好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的第1题。

  组织学生独立摆一摆、算一算。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2)“做一做”和第2题。

  投影仪出示第2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3)游戏。(练习二第2题)

  (1)请各组组长拿出“鸽子窝”图片,并把“小鸽子”(带鸽子的卡片题)分给本组的同学。

  (2)组织学生游戏。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帮助这些“鸽子”找到自己的家。

  (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你最喜欢哪一种计算方法呢?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 17

  教材简析:

  本课是学生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量多少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是为将来学习多位数这类题型打下基础。本课中,学生对比较两个量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理解有一定难度,可以通过提供画图、操作、摆一摆的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分析数量关系,沟通与原有经验的减法模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解决比多(少)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理解用减法计算的道理。在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少几”的问题,还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将新问题转化成旧问题来解决,减轻了学生负担。教学中,设计具体方法与策略的呈现,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题型结构特征、数量关系和解决策略。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丰富学生对减法现实意义的认识,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一一对应、转化等数学思想。

  3.让学生体验到合作交流带来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主题图、课件、实物图片;学具:圆片或小棒。

  教学重点:

  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正确选择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用减法计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感知模型

  课件出示复习题:

  (一)比一比,说一说。

  教师:这两组题中,谁多谁少?你是怎样看出来?

  学生汇报可能会说:题1中物体个数较少,能直观看出○多,△少。可以表示为5>3,也可以表示为3<5.

  第2题,苹果和梨比较,苹果比梨多,多4个,引导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完整表述,并能用两种方法说出比多和比少的关系。

  如:比多,表示:8>4;比少,表示:4<8。

  (二)摆一摆,比一比。

  教师:有红色圆片10个,蓝色的圆片8个,你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摆一摆吗?

  学生利用学具操作,复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直观看出谁多谁少的关系。

  学生汇报,直观展示,完整表述。

  师生小结:在比较两个物体多少时,最好分成两排,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能感受这种方法直观明晰的优点。

  【设计意图:设计两组复习题,从直观判断,实物操作,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准备,也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二、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课件出示例6主题图。

  (一)了解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玩套圈游戏)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课件出示问题: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完整的回答,课件出示各信息:

  小雪:我套中7个

  小华:我套中12个

  问题: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教师:我们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条件),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教师:谁和谁比?怎样清楚看出谁的多?谁的少?

  三、自主探究,构建模型

  教师:想一想,我们在比较两种物体多少的时候会用什么方法?

  (一)摆一摆(画一画)

  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巡视。汇报结果,可能会出现:(课件预设)

  1.圆片或小棒摆出:

  2.画图:

  3.线段图雏形:

  4.直接列算式。12-7=5(个)

  (二)比一比,说一说

  师生交流。分析各种方法,引导补充,完善图示,便于清晰理解。

  教师:方法1、2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一一对应法)小华的12个分成几部分?(引导学生看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一一对应中相等的部分,另一部分是比小雪多的部分,教师可指出多的部分圈起来,完善图示。)

  师生共同分析方法3,用两条线长短不一的线表示小雪与小华套圈的个数。方法类似1和2,只是表示不同。教师引导学生把多出来的部分用大括号和问号方法表示。

  教师肯定学生操作过程中的数学思考,能联系旧知运用摆一摆或画一画的方法,进行比较。

  (三)形成策略

  1.分析数量,理解关系

  教师:从图中看出,我们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在图中哪一部分?

  通过图示再次理解问题,标画条件和问题,建立与原来减法模型的联系,理解用小华12去掉与小雪相同的7个,多出的那部分就是要求的问题。

  2.列式计算,意义建构

  学生列式,指名板演,个别提问,说算式各部分的含义。

  12-7=5(个)

  教师追问:“7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指着图说,表示与小雪套中同样多的小华中也有的那部分。)

  全班交流。检查单位,口述答语等,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

  3.变式思考,突出转化

  教师:我们解决了小华比小雪多5个的问题,那么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怎样解决?你有什么想法?

  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思想,换一种说法:(课件出示)“小华比小雪多几个,也可以说小雪比小华少几个”。

  结合图示,(课件闪烁比少的部分)说出比少的部分与比多的部分相同,再次理解数量关系,列出算式。12-7=5(个)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操作、画图的方式理解数量关系,建立于原来减法模型的联系,丰富学生对减法现实意义的理解,从而获得解决比多(比少)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理解用减法计算的道理。变式练习运用转化思想,减轻学生负担,促进理解。】

  (四)回顾反思,强化步骤

  1.验证结果

  教师:“小华比小雪多套中5个,或者说小雪比小华少套中5个”这个结果正确吗?(课件出示问题)

  你有什么方法说明这个结果是正确的?

  学生可能会说:从图中看出多(少)了5个;12个去掉5个就和7个一样多;7个再增加5个就12个。

  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予以肯定。

  2.回顾步骤

  结合主题图,梳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师:今天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运用了什么方法?

  教师:分析信息时,怎样表示个信息的数量?

  教师:解决问题的结果是否正确怎样检验?

  师生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先了解文字信息,明确问题是什么;再通过画图,或操作的方式帮助我们分析理解,能直观看出多少,根据多少的数量列出算式;解答的结果可以用反过来思考的方法来检验。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进行回顾和反思,让学生感受到有效画图策略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验证与反思的能力。】

  四、巩固应用,体验成功

  (一)教材21页“做一做”。(课件出示)

  用圆片摆一摆,圈一圈。列出算式,全班汇报。

  (二)完成教材23页第9题。(课件出示)

  尝试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先分析信息,理解数量关系,第(1)题直接列式计算。第(2)题让学生选择信息,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不唯一具有开放性。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比多比少与以前有什么不同?你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问题诊断:

  对于学生画图分析数量关系,并没有案例设计中那样规范,教师该如何引导分析?还是以教材中的图示分析为主?

  学生尝试摆一摆时,都会用旧知一一对应方法进行比较,能直观看出5个,觉得这题难度不大。在这样基础上,教师还反复进行图示讲解,主要注重比较时多出部分或少掉部分都应在去掉同样多的基础上,理解减法的意义,逐渐培养学生规范画图,在学生原始图示上教师进行补充完善,培养学生养成各数量和问题在图中表示出来的习惯,是为将来学习线段图和其他方法奠定基础。这个环节看似简单,相关的数学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师要肯花时间,给学生空间,讲解中源于本课教材知识点,从学生思考的角度出发,逐步形成一些数学思维,为后续的数学发展做准备。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相关文章: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07-25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06-09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05-22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5篇07-01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8篇11-06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05-21

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反思01-19

小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03-16

《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设计03-26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