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说课稿模板集锦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
此次活动来源于我对幼儿的观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幼儿不爱吃青菜的现象非常严重,可是蔬菜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如何加深幼儿对蔬菜的认识,激发幼儿对蔬菜的兴趣,引导幼儿多吃蔬菜是很有必要的。就如《纲要》中所说的,"既符合幼儿园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次的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够服务幼儿的生活。
2、幼儿现状分析
大班幼儿已能把自己的经验与音乐结合,产生联想,体验音乐的情绪,而这些发展都以倾听为基础。大班幼儿听觉分化能力更精细,对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的感知力逐渐增强,他们的发展方向是从音乐的表面深入其内部,听辩音乐中有趣的变化,发展音乐感受力。
基于以上对幼儿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分析,我选择了音乐欣赏活动《蔬菜汤》。通过本次活动的进行,旨在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倾听能力,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以及增进幼儿对蔬菜的喜爱。
3、教材分析
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向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幼儿是欣赏者,作为欣赏教材的音乐作品是欣赏对象。选择适合幼儿欣赏水平,有助于发展幼儿欣赏能力的教材是促进幼儿欣赏能力提高的关键之一。在音乐欣赏《蔬菜汤》中,我选编了三段不同风格的音乐描述三类蔬菜(豆类、瓜类、绿叶类)被放进汤锅里烧煮蔬菜汤的音乐故事。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表现各种蔬菜的特征,通过幼儿的大胆表现,激发幼儿对蔬菜的喜爱。同时提升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
4、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一个教育活动的起点和最终的结果,对活动和老师的教学起着引导的作用。以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依据,我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等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养成初步的倾听音乐的能力,并运用各种感官参与活动。
(2)在音乐的伴随下积极参加做"蔬菜汤"的情境表演活动,激发幼儿对蔬菜的喜爱之情。
(3)初步区分乐曲的不同性质并用相应的肢体动作进行表现。
活动的重点:引导幼儿注意倾听,正确理解歌曲的内容。大班幼儿注意力的发展比较好,也具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只有聚精会神地倾听正确理解乐曲的内容,才能使幼儿与乐曲产生共鸣。
难点:感知乐曲的不同性质并用肢体语言表现。欣赏音乐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因此在音乐感知的基础上,产生情感体验及联想从而达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对幼儿来说极具挑战性,这就更需要借助于教师的引导帮助。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蔬菜卡片、围裙、勺子,运用多媒体和情境表演的手段,充分让幼儿感受和欣赏音乐。
(2)经验准备:幼儿对蔬菜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吃过、看过)。
(3)空间准备:活动前幼儿的位置摆成半圆形,以利于幼儿进行表演。
二、说教法
为了本次活动的主题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还要挖掘此次活动的活动价值,所以我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
1、演示法:在活动中借助多媒体课件,提供三个种类的蔬菜图片。幼儿运用比较方法进行观察,小结各种蔬菜的特点。
2、讨论法:语言的描述可以使幼儿联系已有经验产生新的联想。适当的运用语言手段能把抽象的音乐变的形象些。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和表现音乐作品。
3、启发联想法:如果说"听"能够引导幼儿对音乐形象展开初步联想,那么"动"则使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形象。因此,幼儿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动作表现是对音乐逐步熟悉和理解的过程。
4、情境教学法:在角色表演环节,将幼儿的位置变为圆形形成"汤锅"这种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和场景,可以引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使孩子的能力得到培养,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本次活动中,我还将采用审美熏陶法、赏识激励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在体验音乐美的同时,达到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以上三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技术在活动中交替使用、相互补充,使教学活动动静交替。注意发挥了音乐作品的情感教育功能,重视了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三、说学法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对音乐欣赏的发展水平,我采用的学法有:
1、多感官参与法:运用语言、动作等多种手段,开放多个感知通道,让幼儿对音乐欣赏做到主体参与。
2、观察法:由于幼儿缺乏必备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通过图片的展示,幼儿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提高。
3、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法,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使幼儿情不自禁的投入的音乐欣赏的活动中来。
与此同时,还通过幼儿间的互动学习,师幼合作、幼幼合作的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四、说活动程序
活动分为四个部分完整欣赏——分段欣赏——完整欣赏——分角色扮演,这是一个层层深入的欣赏模式。
1、完整欣赏
(1)我扮演妈妈和孩子们一起表演舞蹈《买菜》,不仅自然的组织了幼儿练声和律动,而且营造了一种活泼宽松的活动气氛。同时为后续做蔬菜汤做了一个小的铺垫。
(2)讲讲说说"我认识的蔬菜",这一环节目的是引导幼儿通过对已有生活经验的讲述丰富幼儿对蔬菜的认识。为下面的活动打下了基础。
(3)完整欣赏乐曲,初步的感受乐曲的不同性质。
2、分段欣赏
这一部分是本此活动的重点难点所在。共包括三个环节,在不同的环节中教师将采用不同的方法突破重点和解决难点:
(1)出示PPT豆类蔬菜(毛豆、蚕豆、豌豆)请幼儿观察,通过观察讨论,小结出豆类蔬菜的特点。这为下面欣赏表现豆类的音乐做了很好的铺垫。因此幼儿在欣赏完表现豆类的音乐后,将会很轻松的说出对这段音乐的感受并积极的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豆类蔬菜。
(2)出示PPT瓜类蔬菜(冬瓜、南瓜、茭瓜)通过观察讨论小结出瓜类蔬菜的特点。幼儿将对教师的提问:"你们觉得表现瓜类蔬菜的音乐可能会是什么样的?"进行讨论后带着问题去欣赏音乐并展开想象。这一环节也培养了幼儿的倾听能力。最后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在个体表现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幼儿自由结伴合作表现,如:"大大重重的蔬菜是沉在锅底的,一个人不够沉,怎么办呢?"幼儿可以两个三个的拉起手来,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由此实现了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促进了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
(3)欣赏第三段音乐是本次活动的难点,首先播放表现绿叶类蔬菜的音乐,请幼儿根据乐曲的特点来判断出乐曲所表现的蔬菜类型。为了引导幼儿能很好的感受乐曲,我采用了讨论法来解决这一难点。比如:"这段音乐和前面两段音乐一样吗?""你听到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听到这段音乐你想做什么动作?"然后请个别幼儿做动作展示并讲解动作,以幼儿带动幼儿学习,最终感受出音乐所表现的是绿叶类蔬菜。
3、完整欣赏音乐
三段音乐表示的是不同的音乐风格,通过完整欣赏音乐进一步提升幼儿对音乐的倾听能力。首先教师对三段音乐所表现的内容进行小结,使幼儿明白不同种类的蔬菜可以用不同的音乐来表示。然后请幼儿完整欣赏乐曲,并鼓励幼儿小结音乐所表现的不同特点。三段音乐组合在一起连续播放是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提供了机会,为后续的角色扮演也做好了铺垫。
4、分角色扮演
本次活动的音乐《蔬菜汤》共包括三个不同的音乐类型,为使幼儿能够进一步的在倾听的基础上辨别音乐的类型,并展示相应的肢体语言。此环节是活动的高潮部分,幼儿挑选自己喜爱的蔬菜宝宝卡片、教师穿好围裙扮演妈妈加入到游戏中,在烧"蔬菜汤"的过程中时刻关注幼儿的表现及反应,察觉他们的需要,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说课稿 篇2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测量旗杆的高度》,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相似图形》的第七节。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资源开发与本节课得失八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继“图形全等、三角形全等”之后集中研究图形形状的内容,不仅是对图形全等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而且是对图形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在八年级下册的教材中,本节内容被安排在第四章第七节,本节课是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综合性的复习与应用。它将生活中一些物体高度无法直接测量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通过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探究,渗透数学识模和建模的思想,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还可以使学生深切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所具有的魅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加深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知识的理解;学会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和性质测量旗杆的高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由具体情境建立数学模型,使学生经历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法探索、实际测量和计算,归纳、总结出测量高度的不同方法。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产生独立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勇于探索精神;懂得数学来源于实际并用之于实际的道理。
重点:让学生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和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对相似三角形的理解。
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对数学实践活动的原理的理解和测量方法掌握。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遵循三条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活动为手段,以能力提高为目的。充分设想学生在探究测量原理和实际测量时可能出现和遇到的问题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并给予详细的解答。
在探究测量方法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自我发现,通过合作探究,感悟知识,得出结论;分层次设置问题,为学生展现才华提供机会。
在实际测量时,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七年级下册第五章《全等三角形》的学习,经历了利用全等三角形测量物体长度,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合情推理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具有一定数学应用意识。学生也能够借助探索讨论、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等活动解决数学问题。本章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但在本节课之前,学生进行的只是单个知识点的练习,并未综合运用这两个知识点。
在探究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法时,虽然教材中提供了三种测量方法,但需要学生根据构造相似三角形的模型,进行合情推理,阐明基本原理。中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广,好奇心和求知欲强,乐于接受挑战,但部分学生合作意识缺乏、动手能力差。因此,学生的思维会有一定障碍;同时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会遇到一些实际测量带来的困难。
三、教学模式
“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了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参与,本节课采用了“以问题为中心”的五环三步教学模式。
“五环”是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巩固应用→拓展创新。在解决问题中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点拨”三种方式。整个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经过学生之间的小组活动,动手操作,达到解决本节问题的目的。
四、教学设计
教学的目的,并不是一味的灌输知识,有一句话说得好:“知识可以复制,但是智慧不可复制”。所以,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提问,教会学生方法是很重要的。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是重中之重。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在创设情景这一环节,我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入新课。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在当时人们心中是神圣的,怎样测出它的高度呢?接着给学生讲故事“特殊时刻”,在故事中数学家泰勒斯寻找的特殊时刻就是自己的身高和影长相等的时刻,此时金字塔的影长就是金字塔实际的高度。接着用引导性的一句话“我们能否用泰勒斯的办法来测量我们学校旗杆的高度呢?如果可以,我们应该怎么做?”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感受古代数学家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学生学习本节课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本环节拟用时5分钟。
(二)、解决问题
在接下来的15分钟进行的是解决问题环节。先让学生自学教材上探究一,小组进行讨论、测量与计算,完成探究一。学生分组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利用相似三角形计算旗杆高度的思想。这时我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一定需要那个特殊时刻吗?”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对探究一进行讨论。
探究一结束后,我继续提出问题,“如果遇到阴天没有太阳怎么办?我们还有其他方法来测量旗杆的高度吗?”这样就引出了后面的探究二、三。学生分组讨论,计算,达到求出旗杆高度的目的。
这一环节的设置的意义是,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能更好的理解三角形相似的知识。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入手,去想,去说,去做,允许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小组讨论时教师适当引导,但引导要有针对性目的性,还要准确把握讨论内容的深浅。让学生最大限度的主动学习和积极动口、动手、动脑,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三)、归纳概括
1、本节课我们学会了三种不同的测量旗杆的方法,分别是“利用太阳光测量旗杆”、“利用标杆测量旗杆”、“利用镜子反射测量旗杆”。
2、这三种测量方法实际操作时的注意事项:要对观测者的眼睛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以免受到太阳光的伤害。用第二种方法时,观测者的眼睛、旗杆的顶端、标杆的顶端要三点共线。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抽象相似三角形的图形,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释其原理。这样做有利于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从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学法等各方面进行总结,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培养学生的归纳反思意识。此环节用时4分钟。
(四)、拓展应用
这里设置了两道习题,用10分钟的时间去解决。
1、如图小明欲测量一古塔的高度,他站在该塔的影子上前后移动,直到他本身影子的顶端正好与古塔的影子的顶端重叠,此时他距离古塔18m,已知小明的身高是1.6m,他的影长为2m,①△ABC与△ADE是否相似?为什么?②求古塔的高度。
2、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在某一时刻测得直立的标杆高1米时影长0.9米,此时他测旗杆影长时,因为旗杆靠近建筑物,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影子在墙上,他测得地面部分影长为2.7米,又测得墙上影高为1.2米,请你求旗杆的高度。
习题1是测量塔的高度,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是对测量方法的熟练运用,对相似三角形知识的巩固。习题2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完成。它的设置是源于全班交流讨论方法时,可能会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当旗杆的影子没有全部落在地面上时,怎么计算旗杆的高度?因此,我增加了这道习题,以回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如果学生没有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依然选用此题,为学生完成生成创新作铺垫。
(五)、生成创新
此环节,我引用了一道有三个问题的实际应用题。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三人分别做了以下的工作:
A:测得一根长为1米的竹竿的影长为0.8米,甲树的影长为4.08米。
B:发现乙树的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影子落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墙壁上的影长为1.2米,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4米。
C:测量的丙树的影子除落在地面上外,还有一部分落在教学楼的第一级台阶上,测得此影长为0.2米,一级台阶高为0.3米,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4.4米。
(1)在横线上直接填写甲树的高度为 米。
(2)你能帮小华求出乙树的高度吗?请写出计算过程。
(3)请计算丙树的高度是多少。
问题的难度采取了递进方式,充分的利用了本节的知识,也是对本节知识的升华、拓展。本题第二、三问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也可以组组合作。大家共同探讨本题的解法,如果在课堂上我计划的十分钟时间不够用,便可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课下全班交流完成,达到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六)、作业
A组:P144 1、2
B组:P145 4
作业采取分层布置,在完成达标的基础上,拓宽和加深,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才能的培养,也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表现。此环节需1分钟来让学生记录。
五、板书设计
优美清晰、图像规范,色彩艳丽的幻灯片,不能代替规范的板书。它从静态体现知识的联系,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故而设计板书如幻灯片所示。
六、课堂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1、评价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评价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应用了哪些数学知识,从中发现生活与数学有着怎样的联系。
2、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这里指的是对学生在进行课题学习时所采用的方法、提出的问题的质量、在学习的过程中把实际问题进行数学模型化的程度进行评价。
3、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情况。体验利用数学知识可以间接的得到不容易得到的数据,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4、评价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小组学习,承担起自己在小组中的任务,能和小组成员交流意见,都应得到表扬。
5、展示学生的成果,方法的选择等。教师应对这些方面作出合理评价并加以统计,看看学生在哪些方面做得不错,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以便下次更有效地进行。
6、评价方式的选择。评价可以贯穿整个课堂,老师可以随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也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评价,组与组之间进行评价。通过教师评价学生,学生之间的互评,充分体现教学评价的民主氛围。
七、资源开发
现在的网络功能十分强大,资源丰富,有许多信息都可以应用到教学中。在本节课的创设情景中,我选取的故事就来源于网络。这个故事为我的教学起到了导入的作用,也让学生感受了古人的聪明才智。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使用到了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标杆、镜子等,这些小工具摇身一变就成了学生学习用的学具。使学生感觉到利用身边的工具完全可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八、本节得失
本节课意在更好地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这节课我感觉成功之处在于:
1、立足于问题情境的创设。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充分激发学生求学热情。当学生的学习投入到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就会形成主动寻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在这种学习情境中主动学习到知识,比讲授给他们的要丰富得多,而且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解决后,教师应让学生从解决的问题出发,通过对题目的拓展,引导学生用新的思维去再次解决新问题,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还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课堂上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上的问题完全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去解决,教师只是适时地点拨、引导和补充完善。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同时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合作意识、集体意识、组织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纵观本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对学生的能力估计不准确,预设的问题难度也许会过难,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浪费时间,却解决不了问题,打乱整节课的计划。
2、学生小组间的交流不够热烈。有一些学生有可能会不参与到探究活动,导致学生脱离课堂。这样就要求老师在上课前对学生进行了解,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恰当分工,使每一位同学都能有任务,能参与学习。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体会到了数学的社会价值,增强了学生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
说课稿 篇3
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卫星运行时间》,首先我对本节课的教材来做一些分析。
一、说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第一课时,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学,位于书本的第33页到34页。
卫星运行时间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在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而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比较远,但是学生通过媒体、网络和书籍已经了解了许多相关的知识,通过情境教学能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掌握竖式计算的技巧和算理。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
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技巧和算理。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教法: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拓展的。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习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的知识。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自主探索、观察的教法来进行,同时结合实际操作、思考等辅助教学方式。
学法:作为学生在目前阶段已有的知识机构,对竖式计算的方法已经能够掌握。因而在学法上,我将采取引导及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
五、说教学过程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乘法运算?接着让学生帮忙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式,从而使得已学的竖式计算方法得到复习和巩固,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提供书上的主题图: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与绕21圈”这两个信息,让学生非常明确地提出问题:21圈要多少时间?并列出算式:114×21。
这样的设计,减少了学生在此时提出与本课无关的问题。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
3、估算
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估算,用自己对数及数量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4、自主探究114×21的计算方法114×21如何解决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前面的估算环节就为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了多种策略。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提出:114×20+114×1,114×3×7和竖式计算等。将学生反馈的计算方法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反思。通过观察发现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中算理与竖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竖式计算,重点讲解竖式计算的算理。让学生在评价和倾听的过程中,发现、感悟,从而得到提升。
5、形成性练习
算一算书本34页练习第一题。
在学生计算时,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和疑问作为纠错题,再次让学生自己出诊,找出病因,提高运算能力。
针对学生学习实际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改错题,更有指向性和针对性。
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刚才的计算,在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并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情况。
6、巩固性练习
集体独立计算书本34页练一练第三题。
数学课是做数学而不是说数学,加强学生的计算练习,从中找到计算的技巧和计算时应注意的地方,也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掌握计算算理。
7、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这样的提问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节课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小结能力和自信心,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12课《心声》。
这是课改后教材中的一篇新课文,但它却传达着一个信号:教师在传统意义上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重大职责的“绝对权威”的地位,正在新的背景,新的对象面前悄悄动摇着。文中作者通过一节不同寻常的公开课向我们发出了沉重的质疑:“朗读课文难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吗?”“公开课教学难道是上台表演吗?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作者黄蓓佳一次又一次借助细致的心理描写表达着文中主人公京京的心声,表达着她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而这一观点不正是作者力图通过她的作品告诉我们的吗?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关注作品中主人公李京京的形象,力求通过对李京京心理的分析,挖掘出作品深刻的主题含义,进而结合实际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师生观。
二、说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学习本文,首先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整理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找出文中主要的矛盾冲突,体会和学习小说的艺术特色——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矛盾冲突的分析,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理解文章主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以“心声”为标题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促进健康师生关系的形成。
三、说教法、学法
1、尝试多种阅读方式:A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B能按每分钟不少于500字的速度速读;C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情节,理清思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进而达到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目的。
2、培养表达的勇气和习惯:能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与疑问,能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适当地运用联想和想像表达丰富的内容。
3、发挥主体作用,引导合作探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等形式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灌输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观念和方法。
四、说教学构思
1、导入新课,激发阅读表达的兴趣。
2、速读课文,感知情节,梳理结构。
3、小组讨论,由表及里:讨论题是,主要的矛盾冲突是什么?小说为什么命名为“心声”?
4、师生交流,阅读延伸:探究题是,假如你是李京京,你最想对程老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假如你是程老师,你会如何对待李京京这样的学生?
5、讲述故事,倾诉心声。
说课稿 篇5
各位领导,我今天要讲的课文是一年级语文上册《借生日》这篇课文:
一、 课标教材简析:
《借生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家庭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个小故事:小云生日那天,妈妈送给他一只布熊。因为妈妈总是忘记自己的生日,小云就想把自己的生日借给妈妈,并将布熊送给妈妈。全文语言浅显易懂,体现了母女真情。依据课标中的要求,本课在全册中起着 “巩固识字,能用学到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朗读课文,能提出课文中不明白的问题并能讨论解决”等作用。
二、学情分析:
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来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多活泼、可爱,爱说爱笑,同时又都上过学前班,加上三个月来的学习和培养,他们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识字速度快,又喜欢朗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更受到他们的欢迎,但课堂上注意的时间持续比较短,好动、好玩。另一方面,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很多同学在家中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在他们的心里没有关心别人,体贴别人的概念。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应该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感受母女间的情感,从而唤起学生的共鸣,学会关心他人,懂得去体贴他人。
三、理念设计:
1、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充分引导和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培养学生主动关心身边亲人的思想感情。
2、遵循阅读教学的规律,重视体验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因此我主要采用以读为主线,通过朗读,读出孩子们的理解,读出孩子们的感悟,读出孩子们的真情。首先初读,谈整体感受;接着听读,找感受最深的地方谈;然后悟读,说自己的思考;最后背读,感受亲情的感人。
3、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索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从中了解母女间的情感。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方字旁和食字旁两个新偏旁。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的原因。
2、方法与过程:⑴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⑵培养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能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并学会讨论解决。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领悟到要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做一个心中有他人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课文、体会母女间的情感,懂得如何关心家人。
教学难点:从故事中体会母女间的情感,懂得如何关心家人。
五、教学策略及准备:
(一)教法预设:1、读中悟情: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心去感受和体会朗读课文时轻快活泼的基调。2、情境激发:本文语言简练,情味浓厚,运用情境教学法,强调了教学中以激发爱,以情打动人,切合文本的特点。3、诱导点拨:低年级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的能力较弱,所以,教学本课,教师应相机诱导,适时点拨,点拨促悟,才能达到光凭学生自悟无法企及的高度。
(二)学法指导: 1、自读自悟: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生情。
2、巩固识字:本课为最后一单元的课文,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的识字方法,在这里可以很好的巩固。
(三)课前准备:
1、《生日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录音带及教学课件。
2、要求学生问问家长什么叫生日,记住父、母亲的生日。
六、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安排用两课时完成,写字安排在第二课时,我主要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生日蛋糕图片,师生一起轻声合唱歌曲《生日快乐》。
唱完后,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谁知道生日是指哪一天?你知道你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在过生日的时候,你们最希望的是什么?
2、平日里,你们会向别人借东西,也会把东西借给别人,听说过借生日吗?(板书并齐读课题:借生日)
3、看了课题,你有没有要问的吗?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学生爱过生日,而借生日学生没有听说过,本环节的设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提出自读要求: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课文,注意画出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反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读顺。
[明确读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小组合作学习:读生字,用喜欢的方法识记,比一比谁认的生字又快又多。
3、全班交流汇报:生展示自学生字情况,开火车读词语。反馈时,学生会读哪个就读哪个,读对了的,其他学生跟着将这个字读3遍。(课件出示生字、词)
[在学生产生读的愿望和兴趣后,教师及时提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要求,学生会积极主动、愉悦而有效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同时,让学生画出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三)朗读课文、理解感悟
1、范读课文,让生标出自然段。
2、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给大家读哪个自然段。(先自由练习读,然后指名自由选自然段读。)
3、指导朗读课文中的人物对话。
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启发学生想象(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和讨论,再以小组的形式发表讨论和交流的结果。)
(1)妈妈真的把生日忘了吗?
(2)小云听了妈妈的话,心里会想些什么?
(3)妈妈听到小云要把生日借给她,会对小云说什么?
4、分角色朗读体会妈妈对女儿的爱,感悟小云孝敬父母之情。
5、播放乐曲,配乐朗读课文
[打破传统的“串讲”形式,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学生自己能读懂的教师就不再去讲,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学生一次比一次充满激情的朗读,已经在老师的指导下,变成了一次又一次发自内心的诉说。真正达到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悟的境界。这正是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尊重学生阅读时的独特体验”,感情朗读就不仅仅是手段了,而成了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在朗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在朗读中积淀语感,感受语言的魅力,陶冶自己的情操。]
(四)总结全文,深化认识。
1、读了课文,你们觉得小云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们能说出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吗?
2、小结:我们的妈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精心照顾我们、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所以,我们也应该像课文中的小云一样,多关心自己的妈妈,爱自己的妈妈。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想象,有效地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深化认识,学生的自主性再次被调动起来,让学生再次感悟对妈妈的那份感恩之情,情感得到升华。]
(五)扩展训练、活跃思维。
1、读一读,悟一悟古诗《游子吟》。
2、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孝敬父母?
3、做一做:(课外作业)
(1)亲手做一份小礼物(一幅画、一件纸工等,送给父亲或母亲,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2)想象故事的结尾,把课文中的故事说给别人听。
[这个拓展训练,是精神和文字可以共生的载体,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悟与课文融合,从而化为实际的行动,也是学生对所学的检验和展示。从这个意义上说,拓的是课文的意蕴,展的是课文的`内涵。]
七、板书设计:
借生日
小云——————————妈妈
(爱)
[板书简洁明了、形象生动、突出主题,以爱心为图案,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又形象点明主题。]
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张衡传》是人教版必修四第四单元中的第三篇。这一单元学习的是传记文学,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作者范晔以质朴通俗的语言,粗线条地勾勒了东汉文学家、科学家张衡的一生,展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并着重强调了他在科学上的重大贡献,其间贯穿了作者对张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本文不仅是学生进行文言文学习、传记文体学习的重要载体,还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情感。
因其作用与地位十分重要的。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 自学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2、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概括张衡各方面成就;
3、学习张衡从容淡静、勤勉谦虚等优秀品质,并形成一定深度的思考与判断。
三、重点难点
文言文,首先是“文”,学习实词、虚词(于、乃)、特殊句式以及人物传记写法,还有承载的人文精神是重点,文章中涉及大量的古代专有名词、文化常识,会对学生的理解文章造成一定难度,是本课时的难点。关于文言字词和常识,可以提前安排,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网络在课前预习解决,课堂上采用提问、点拨等方式进行强化。关于人文精神这一点,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学生们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加以解决。
四、教法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针对本文特点,本课设计一方面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网络,通过自主阅读、合作学习,疏通文意,了解张衡的有关情况。利用学案导学实现对文言知识梳理和巩固;另一方面,通过讨论分析文章结构及人物形象。
五、学法
我设计了自学整理法,完成对文言知识掌握;用朗读法、讨论法、提问法等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分析作品的内容、结构,总结传主精神,探究本文写法。依据是新课标在必修课“阅读与鉴赏”方面,建议“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
六、教学过程设计思想
教学目标要明确,但是教学中还得考虑整体目标:使学生对张衡有深入的全貌认识,须立足于对课文的整体阅读,理解;将分散、孤立的文言词语教学,统一在文章思想内容下,如珠在线,多而不乱,使整
个教学带有明显的综合性。同时,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质疑引导,还是学生“自求得之”,都力求带有思维训练、能力培养的因素,真正使学生成为求知的主体。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对文本的整体阅读和理解呢?那就是用“线”串“散珠”:
第一步,确定了教学目标,找到一根可以把许多知识“散珠”串联起来的“线”──张衡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才华横溢的伟人的原因是什么?有了中心议题,在学生对课文获得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开展思维活动,做到“形散而神不散”,避免串讲法肢解课文之弊。
第二步,理清线索,安排主要教学步骤。在教学过程中,沿着主“线”完成各个目标,实现整体目标,完成教学内容。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识张衡
1、导入新课
1800多年前,当人们都还在茫然中打量这个世界时,我国东汉就已经将一个人的足迹踏遍了他所能触及的所有的文明巅峰。
他是文学家,二京大赋,气势恢宏;
他是书画家,东汉四家,上有其名;
他是数学家,圆周率说,千年第一;
他是发明家,浑天地动,构造奇精;
他是地理学家,地形图表,泽被后世;
他更是天文学家,洞观天象,拨正视听。
他可谓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无所不精。此人就是张衡。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循着范晔的文字,解读这位全能型人才,看看是什么成就了这位杰出的人物。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好的导入,能营造良好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使之不由自主地进入课文情境。
2、请全体同学齐读课文,要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和断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诵读,才能领会文章的要旨。大声朗读、口熟能诵也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预习中已经要求学生读过课文,现在要求学生齐声诵读,旨在规范读音、句读,体会文章韵律,熟悉课文内容。
3、检查预习、梳理字词(结合学案导学,自学整理,同学之间交流,本环节课前完成,课上检查。) 此环节中难点问题可先由学生通过借助工具书,进行自读预习,老师课上检查,学生课后再归纳整理资料卡片的方式进行。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知识梳理能力,还能让学生在自学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全文共六段,主要介绍了张衡的哪些事迹?
(学生归纳,教师板书。)
(1)文学成就(第1段)。
(2)科技成就(第2-4段,第3段过渡)。
(3)治国才能(第5段)。
小结:郭沫若在张衡墓碑上的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上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后世人称张衡为“科圣”。
设计这一环节,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文本,通过课前预习和课文内容的整体理解,提升学生对张衡的认识。
(二)研读课文,再识张衡
1、班固已作《两都赋》,张衡为何还要写《二京赋》?
在学生答出“因以讽谏”后,教师总结:张衡所作《二京赋》,在颂扬汉朝国势隆盛社会繁荣的同时,文词中含着浓厚的“恤民”气息,他仗义执言,指责官僚豪绅们的昏庸腐朽,黎民百姓的痛苦和仇恨。
2、张衡为什么有如此的文学才华?
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原因之一)
追问:张衡成为博学多才的伟人,除了上面的原因,还有哪些原因?
“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结俗人。”(学生查字典疏通难点:“从容淡静”。)
追问:有哪些句子为“从容淡静”作了注解?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衡不慕当世”。──谦逊持重,鄙视名利。(原因之二)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尤致思于??”、“研核阴阳,妙尽??”“言甚详明”──执著专一,治学严谨。(原因之三)
小结:苏轼曾说:“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一个人成就的取得一定离不开性格和精神的引领。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东汉书法家崔瑗给张衡写的墓碑说他“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他自己在一篇述志的作品《应闲》里说“约己博艺,无坚不钻”。又说“君子不患位之不立,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可以看出他的治学态度和做人品格,也印证了以上分析的三方面原因。
(三)重点概括,三识张衡
1、引导学生读第四段。
问:本段不到二百字,是如何介绍候风地动仪的?请概括要点。
依据事物内在联系,简明而具体地介绍候风地动仪的制造和使用:①制造时间和仪器名称(1句);②材料、尺寸、形状、装饰(2句);③机件、内外构造(3、4、5句);④功能和作用(6、7、8句);⑤精确程度及效果(9、10句);⑥实践证明灵敏度和准确性(11、12句);⑦交代仪器正式使用(13句)。
这段文字写作顺序:时间→名称→材料→外形→构造→作用→效果→评价→验证→使用。这一段可看成典范的科学说明文。
小结:史书载从公元92年到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我国北方共发生大地震26次,张衡研制地动仪,测报地震,正说明了不计名利、为民造福的品格是他在科研上成功的因素之一。
2、读第5、6段,
思考:为了表现张衡的政治才干,作者在第5、6段写了哪两件事?突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1)《思玄赋》的由来。(2)出任河间相与权奸的斗争。
性格:心思细密、小心谨慎;果敢决绝,聪明机智。
(四)总结要领,拓展延伸
讨论两个问题。
1、人物传记的写作要领。
问1:从传记中看张衡一生经历了几位皇帝?
这一环节教师提醒学生找文中表示时间的短语,学生即可发现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写作的。 其次引导学生比较材料,不难发现天文历算方面的成就进行了详写。
经历了三位皇帝:和帝、安帝、顺帝。也有人说四位,包括章帝。
(板书):东汉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和帝→安帝→顺帝(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
由此不难看出写人物传记多按时间顺序组材。
问2:对于张衡的博学多才,传记中是如何反映的?
叙写张衡的事迹,突出科技成就,详写候风地动仪,文学成就较略。 由此,可以得出人物传记写法:①以时间为序组材,概括人物一生;②突出人物重点活动,详略安排得当。
2、在那个时代,张衡绝对是达人级的人物,有四句话可以概括:浑天地动两仪争辉,科学文学一代巨人。从容淡静勤勉终生,万代景仰名曰科圣。同学们,通过学习本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引导学生发言,谈谈自己的理解)?
①品德和人格是任何人在学业上成功的基础;
②要跻身世界科技先进行列,必须要有民族自信心。
如果说他的成就是金字塔尖发出的耀眼光芒,那么他的这些优秀品质,便是支撑塔身的坚固基石。古今中外有很多像张衡这样的伟人,如今,他们已经化成了历史线轴上的永恒坐标。我们不可能复制他们的人生道路,但是他们身上所蕴含的那些做人做事的品质,却是我们应当汲取并坚守的。
教师小结:
同学们从不同方面谈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可以看出,大家都在用心品味着张衡带给我们的触动。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张衡身上有诸多值得我们汲取的优秀品质,不过在我认为,他的从容淡静是值得仰视的。但这种淡静
就不是要无所作为,而是淡泊明志,心无旁骛地向理想前进,有了这份淡静,才有了张衡孜孜不倦的追求,硕果累累的成就。也许是受了张衡的影响吧,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轻灵,苏东坡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潇洒,沈从文有洗尽浮华的优雅淡定,钱钟书有荣辱悲欢前的坦然寂静。他们也因了这份从容淡静,成为大成就者。 也许,喧嚣中我们总是浮躁难安,纷杂里我们往往迷失本性,那就尽力让心变得恬淡一些,将一切的得失,一切的诱惑视作过眼烟云,用那颗最纯真的心去聆听梦想的声音,诗意前行。
最后,把这幅对联送给张衡,也送给同学们!
天才全才奇才才高气清 人品文品官品品正行端
横批 品才双馨
愿同学们学业有成,品才双馨!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是苏教版新课程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课教学是在学生认识了线段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用厘米量,也为认识米用米量做下铺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认识长度单位的过程,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量比较短的物体的方法,能够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会画规定长度的线段,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与同桌合作的意识,并能在实际观察操作中,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做单位的测量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尺。
二、说教法:
通过看、量、画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
三、说学法:
本教学采用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自学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思路:
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一、数学活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对于认识厘米,教师就是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矛盾中引入的。由此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因此在课一开始,教师通过“你想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量量课桌的长度?”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五花八门的答案让学生不由自主地体会到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同时,“找原因”、“量课桌”这样富有“陷阱味”的活动也吸引学生对新知学习产生兴趣,对生活中数学知识引起重视,由于大家量的结果不一样,是因为没有统一的尺度,引出用尺量更好,从而引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发展思维,形成技能
新的教育理念提出: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最终获取,还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本课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以合作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求学生通过从尺上找一找1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用手比划1厘米的长度,闭眼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以及找一找生活之中1厘米长的物体等活动来建立1厘米的表象。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了解2厘米、5厘米等几厘米的具体长度,进一步认识厘米。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认识厘米,形成表象。
他们在从尺子上、从周围物体中找1厘米的比照与估计中以及寻求多种答案的过程中,体验了1厘米、几厘米的具体长度,形成了初步的估测能力。其次,在探究用厘米量、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最后汇报交流,指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自己怎么量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创设了开放的思维情景,“怎样量这枝铅笔,”、“怎样看出铅笔长几厘米?”“你喜欢哪种量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由于给学生提供了动手量长度的机会,学生就有可能探索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技能,又发展了思维。学生获得了自我探索和成功的体验。自学用厘米画的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要求他们同桌合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使他们在发现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还获得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在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他们获得了知识,丰富了经验,培养了能力。
三、加强估测,发展空间观念
估测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加强估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建立厘米的概念,增强其空间观念与学习兴趣。教学时,教师通过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以及对周围物体的长度先估计,在量一量的活动,使学生在比照中积累经验,形成初步的估测能力。
四、游戏活动、发展能力
在学生掌握了量、画的本领后,通过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等活动对厘米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对厘米的用途也得到了充分的体验,其估测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更可贵的是,他们尝试着独立解决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与小伙伴合作着解决问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使数学活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再一次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大社会成为小课堂的延伸,成为学生获取更多知识的大舞台.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植物的叶》一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一单《植物》第五课。本课是在观察了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个体之后,出现的专门观察植物器官的内容。植物的个体具有生命体的特征,植物的叶也有生命体的一些特征,从而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生命特征。
二、说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1)引导学生对一些树叶,能够辨别分类。
(2)通过指导观察,让学生学会辨别哪些叶是同一种叶。
(3)观察树叶的结构,有什么共同特征。
2、科学知识目标
(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树对生态的重要意义。
(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3)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3、过程与方法
(1)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
(2)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4、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学生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
开展观察叶的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学生对叶子的经验是很丰富的,但是对叶的结构认识不够,特别是对叶的生命过程认识不够,所以这方面是本课的重点。
四、说教学难点
由于三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很难区分哪些叶是同一种叶,因此,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说教学准备
学生自备材料:捡一些落叶。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
教师准备:一些落叶,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
六、说设计流程
质疑→讨论→比较:观察→描述→总结
让学生通过上述一些基本的探究活动,能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细致地观察;同时尝试用科学的方法对叶的颜色、形状、大小进行比较观察。
七、说设计理念
本课是由整体到局部转变的一课,不仅植物有生命特征,连它的叶子也有生命特征。尽管学生对叶子的经验是丰富的,但对结构认识不够,特别是对叶子的生命特征认识不够。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去观察叶子:(1)观察捡来的叶子是不是同一种叶,发现叶子的相同结构;(2)观察新鲜的叶与落叶,显示出叶子的生命特征;(3)观察同一枝条上叶子的变化过程,了解叶子有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
八、说教法、学法
教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导入绚丽多彩的叶子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通过观察比较树叶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什么不同,描述叶的生命特征,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入手,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
3、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参与学生的活动,做每个学生的学习伙伴。最后总结出叶的生长变化,层层深入得出结论,同时又进行了知识的拓展,把所学知识延伸到课外,做到联系实际,学有所用。
学法:
1、自主学习。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在兴趣的引领下积极探究,做学习的主人。
2、耳闻不如一见,直接参与科学探究,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强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九、说教学设计
1、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当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无比激情和盎然的兴趣。我在教学时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利用课余时间,引领他们到校园、公园等大自然中学科学,用科学。没有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小小的空间,教室外才是孩子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同时,告诉同学们收集树叶时,不要随意摘树叶,使他们意识到树木同样具有生命,是人类的朋友。注意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科学探究活动应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一步到位。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记录、讨论等方法。最后得出结论,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统计有几片树叶的活动比较容易。有几种树叶的统计会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对“种”的概念可能还不十分清晰,还不能抓住“种”的分类标准对树叶进行分类。活动结束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让他们说说是根据什么确定这些树叶是同一种树或不是同一种树的叶子。学生汇报时要注意让他们出示他们所说到的那些树叶,鼓励其他的学生进行质疑。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学习叶的结构时,并对学生的质疑给予肯定。这样会更有利于学生准确地学习科学知识,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3、科学运用教材
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我在设计本课时,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本节课的教学中,达到聚沙成塔,滴水穿石的效果。“用教材教”而不是 “教教材”。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勇于实践上。在观察叶的生命特征时,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来参与,引导学生明白:新鲜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叶的生命特征,知道通过观察、记录的方法就能得到一些科学知识。把教学目标定向“引导”“体会”“明白”。教师利用教材,做学生学习行为上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
说课稿 篇9
【教材分析】
《地球爷爷的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31课。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通过熟桃子自己落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培养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教学难点】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纸飞机吗?你在玩纸飞机的时候最希望的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预测学生心理:最希望纸飞机能飞得更高更远……)
2.可是不管我们的纸飞机能飞多远、多高,最后它们总是会掉下来。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地球爷爷的手》
二、自读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俩、摘、伯、而、且、踢、引。指名认读。
提醒易错字音:俩(liǎ)、引(yǐn)。
(2)不带拼音,学生自己练读,然后指名当小老师领读。
(3)打乱顺序挑战读。
(4)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读词语,开火车式读词语。)
3.识记生字
4.说故事内容。
明确:小猴和小兔想吃树上的桃子,地球爷爷用它那双无形的手——地心引力,帮助它们把树上的桃子摘了下来。
三、感悟理解。
1. 学习1—4自然段。
(1)齐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出示句子:
一天,他俩在树下玩,跳啊,唱啊,真高兴!
指名读,读出开心地语气。
(3)出示:是啊,树上的桃子又大又红,一定很好吃。
a. 读句子。
b.拓展训练:大家看看这满树的桃子,想想看这桃子还怎么样啊?(又大又多、又红又多等)
出示句型:按层次出现。
又 大 又红
又____又___
苹果又____又____
冰淇淋又____又____
____又____又____,一定________________.
2.学习5---9自然段。
过渡:于是,小猴就请求爸爸给他们摘桃子吃,听着小猴这么着急的请求声,猴爸爸有没有为它俩摘下桃子呢?请自由的去读一读第5—9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5—9自然段。
(2)交流:
猴爸爸有没有为小猴和小兔摘桃子啊?是谁帮了他们的忙呢?(地球爷爷)
(3)指导抓提示语朗读。
a.出示句子:
觉得很奇怪:"地球爷爷怎么帮忙啊?"
也说:"是呀,地球爷爷怎么帮忙呢?他又没有手。"
b.指名读句子。
c.那你知道什么叫"奇怪"吗?(不明白、不清楚、不理解)
d.指导朗读。
e.小猴,小兔,他们到底为什么感到很奇怪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猴爸爸还没有回答,也没有动手,只见几个桃子自己从树上掉了下来。)
f.质疑:为什么桃子偏偏就是往地上掉,而不是飞到天上去或者飞到别的地方去呢?
3.学习第10自然段
(1)看来,还是让我们自己一起去问问地球爷爷吧。(出示地球爷爷的话——课文第十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第10自然段。
(3)你都读明白了什么呢?
a.原来地球爷爷有手,而且有很大很大的力气。
b.地球爷爷这双有很大很大力气的手就是我们大家看不见的——地心引力。
c.理解"地心引力"(课件播放讲解什么是地心引力)
教师小结;地球爷爷的手就像磁铁一样有吸引力,它能吸引地球上的一切,这种引力就是地心引力。
(4)感悟地球爷爷的手的神奇。
a.师:小朋友,地球爷爷的这双手虽然是我们看不见的,但是只要你留心观察便可以发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地球爷爷时时刻刻都在用它那神奇的手在帮助着我们呢。你能举出一些说明地球有"手"的例子吗?
b.人类能够稳稳地站在地面上,()我们的楼房,也是靠地球爷爷的手才能够建造起来的。
c.假如地球没有了地心引力,会怎样呢?
四、总结
今天,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了解了地球爷爷是有手的,也就是神奇的地心引力。其实关于地球爷爷的奥秘还有很多,正等着你们去探索、去发现。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继续开启科学知识的大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自由读课文。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1.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角色,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出角色的语气。
如:小猴子──欢快、有礼貌、奇怪;
小兔──有礼貌、惊奇;
猴爸爸──慈祥、和蔼;
地球爷爷──稳重、有力。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
3.全班分角色朗读。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认读。
2.学生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本课全是左右结构的字,"球、玩、跳、桃、树"应该写得左窄右宽,"刚"字应写得左宽右窄。)
3.师范写,指导。
"球、玩":注意区别"王"与"王字旁"的异同;
"跳、桃":"足"作偏旁时,"捺"要变"提"; "兆"字的笔顺及笔画"竖撇"都要仔细指导。
"桃、树":"木"作偏旁时"捺"要变"点".
4.学生练写,师巡视辅导。
5.及时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进行评议。
四、布置作业
1.同学们课后可以查找一些资料,了解地球方面的有关知识。
2.尝试小实验:一大一小两个东西从高处落下,哪个先落地?
说课稿 篇10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一起游戏快乐多》。本课从人与人之间互动和共生共存的角度,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合作,感受与伙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本课目标为以下三个:
1、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喜欢和同学一起学习和游戏的情感。
2、行为与习惯:养成活动中守规则、团结合作、注意安全等良好行为习惯。
3、知识与技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游戏时有勇气尝试挑战,知道游戏时要团结合作,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4、过程与方法:用实践体验、观察比较、探究讨论等方法经历活动过程,初步感受集体活动中规则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二年级的学生仍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参与、合作意识。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分享是一种快乐。
三、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创设情景、小组合作等活动方式。
四、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孩子们将准备一两件自己喜爱的物品。我将准备西瓜、橘子。以及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应是学生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一下五个环节:
(一)歌曲导入,缩近距离
(二)合作交流,感知分享
(三)共同体验,分享快乐
(四)回归生活,体验快乐
(五)故事延伸,共享快乐
下面我依次为大家进行介绍。
(一)歌曲导入,缩近距离
课前,引导学生唱《拍手歌》,上课伊始,随机引出话题:“同学们,听到大家愉快的歌声,老师的心情也变的轻松愉快起来。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有一份快乐和别人分享,你将有两份快乐。(教师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分享快乐。”这样一开始,就和学生拉近了距离,与学生融合在一起。
(二)合作交流,感知分享
这时我会适时引入活动一“我们的分享日”这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突破。首先在小组内介绍自己喜欢的东西。接着我会引导学生畅谈感受。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好东西和别人分享才快乐。最后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对比感知分享的快乐。我会先将准备好的西瓜让一个学生吃,接着让孩子们在小组内分吃橘子。让学生分别畅谈自己的感受。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分享是一种快乐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共同体验,分享快乐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为此,我准备这样引入活动二:“同学们让我们在小组内共同合作一起来画一画、拼一拼,把各自的想法互相交流,形成新的作品。”
在小组展示后,我将相机提问“孩子们,通过这个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的心情如何?”最后出示萧伯那的语言进行总结(教师板书)。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进一步从个体之间的分享扩展到集体生活中。
(四)回归生活,体验快乐
回归生活是品德课的基本目标。因此在学生感悟到分享是一种快乐的基础上,我将随机出示课本33页的图画,“俗话说的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这不,这些孩子碰到了困难,我们该怎么办?假如你帮助了他,他会怎么想?”这样,让学生懂得当别人需要的时候,把自己的东西分给他人一些,或者借人用一用,也是一种分享。最后我还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和别人分享快乐的事情。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加深了学生对分享的理解。
(四)故事延伸,共享快乐
新课程一个特点就是给学生留有自由发展和创造的空间。在这一环节,我会先给学生讲《盲人点灯》这个故事的开头,而后让学生去猜测故事结尾。在此,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引导学生明确分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享不仅为了别人,也是为了自己。
六、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出了这样图文并茂的板书。它暗示着愿分享之花开在每个学生心中。
七、教学理念
最后说一下我的设计理念。我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以及在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力求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在参与合作中体验分享的快乐。使学生形成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集锦10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