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4-08-02 00:03:1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必备】说课稿范文锦集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备】说课稿范文锦集6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本课是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的一篇散文诗。作者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出了花儿的心声:“我是一句话”、“我是一颗星星”、“我是大地的女儿”……“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文章文辞优美、意味深长,表面是关于花的描写,实际上是作者在借物抒情,此时,诗人与花已融为一体,文章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花的欣赏和赞美,潜藏着作者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和追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能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仿写课文。

  4、通过诵读课文体会到作者对美丽与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并与自己情感产生共鸣。

  教学重点:

  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这句话的理解。

  二、说教法

  1、以读代讲,边读边想、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理解了课文内容以后,通过教师声情并貌的配乐朗诵、学生的配乐诵读,给学生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3、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诵读加深对文章的感悟。

  三、说学法

  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借花抒情、借花喻人的写作手法有了较深的了解与感悟,而本文作者在抒发自己对花的赞美与喜爱的同时借花表达自己对美丽对光明的追求,正是两种手法的有机结合。加上“花”是学生们身边十分常见的也是大家较为喜欢事物,学生对它们的形态外表以及生长习性比较了解,所以本文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不难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聆听花儿的心声。

  (二)、品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喜欢的理由。

  3、选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读后的感受。可以用语言交流,也可以画一幅画,唱一首歌,吟诵一首诗词。

  (1)谈到第4段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感受,体会花儿的美好寓意。

  (2)第7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谈到第7段时教师可以相机向学生介绍作者的资料,使学生明白“追求光明”是花的崇高理想,也是作者的'追求,让学生感悟课文借花喻人的特点。

  [学生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对课文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只要孩子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读后的感受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其他学生可适当补充,但教师一定要求学生先有感情地朗读原文,再结合原文的词句谈自己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和思维习惯。]

  (三)、感情朗读

  1、配乐朗读课文。

  2、朗读比赛。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生充分交流对每段的理解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诵读加深对文章的感悟。]

  (四)、小练笔

  1、根据前四自然段的结构特点,试着仿写一段。

  2、互相交流。

  (五)、总结全文

  学习了纪伯伦的《花之咏》,我们从花儿的自我歌唱中,不但感受到花儿的美丽,而且体会到作者的崇高理想与追求。

  《花之咏》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文笔清新、想象瑰丽、比喻新奇,作者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出了花的心声,表达了作者对美对光明的追求。由于课文内容较简单,而且学生已经有了前两课的学习经验,因此教学时我以读为主,通过多个层次、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读后谈出自己的感受,使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积累,读中感悟。

  第一人称、拟人化的写法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学完课文之后,学生对这种写法已经有所了解,这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前四段的结构特点,试着仿写一段,大部分学生的仿写都比较成功,能够做到基本相似,个别人的语言还相当精彩,博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成为本课的一个亮点。

  孩子在谈自己读完课文的感受时,虽然老师告诉学生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但绝大部分孩子都选择用语言来表述,而且表述缺乏个性,这很值得我思考。

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清平乐村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课文,它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知识、能力、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这首词的内容,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及受到美育的熏陶。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感情朗读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法与学法

  教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学法:

  1.“边读、边看、边想、边理解”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学生的朗读水平随着对课文理解的深入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读准、读懂、读好、读宽”的递进性活动中得到提高。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学生在具体感悟美的活动中,发现问题,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构建。

  三、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设计,按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1、原型启发,营造氛围。

  教学以画导入,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课文的插图,伴着悠扬的古琴曲,给学生创设了一份恬静的田园氛围,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氛围。

  2、读通全词,整体感知。

  学生边听课文范读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词,运用自读、默读、齐读等方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多边互动,质疑探索。

  四人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借助插图内容或查工具书,弄清下列字及词语的意思:“茅檐”、“锄豆”、“卧剥”、“醉里”、“吴音”、“相媚好”、“翁媪”,再运用多媒体以动画的形式再现词中的景象--“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通过这些动画结合词的内容来帮助理解本词,感受田园的意境。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讨论,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教师相机点拨,从而实现能力和情感目标,真正做到读懂课文。

  4、熟读背诵,领会词境。

  学生借助“意义识记”的方法,结合课文插图再现诗境,进行尝试诵读,在组织游戏背诵,从而达到积累内化。这样的设计,使学生乐学、趣学、善学,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5、开放资源,拓展学习。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宋词的图片、文字资料。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展示,如:诗词朗诵、宋词介绍、名句讲解等。这样的整合学习,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中渗透整合,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意识。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乘数末尾有0乘法》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乘法》部分的第六课时。教材安排主要是呈现生活情景,提供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是0的乘法”的情境,理解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笔算方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乘法的笔算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所以,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关注学生已有的预习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展示预习、参与教学、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总结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课本的知识特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书写格式,明确算理,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笔算。

  教学难点:简便算法的书写格式。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所以,我根据我校的“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为主题的校本教研课题,主要采用“参与教学——综合训练”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另外,本节课是一堂计算课教学,内容本身枯燥,学生学起来兴趣不浓。因此,我采用挑战闯关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相互促进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做到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本节课力求体现:

  1、在预习展示、参与教学、综合训练的过程中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补充,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预习展示

  同学们,谁知道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课题: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二、参与教学,探究新知

  1、教师出题检测预习效果,并观察。然后请不同算法的学生扮演,分别讲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其他学生评价,补充。

  2、小组内交流: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是应注意什么?

  3、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三、综合训练,强化知识

  1、小组内展示36页上的题。

  2、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练习(学生展示,学生解答,学生评价),教师加以补充。

  3、学生闯关。

  四、 交流体会,分享收获。

  在今天学习中你又有什么收获?感觉自己表现得如何?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稍复杂方程。稍复杂方程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章P65的例1。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为后继学习解决一类稍复杂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 教学目标:

  导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等量关系,自主探究,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及解题关键。会列形如ax±b=c的方程,并会正确地解答。通过主动探究用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导语:根据教学目标,突破以下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等量关系,掌握稍复杂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二、学情分析:

  因为学生熟悉算术解法,刚刚接触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还不适应,因此,关键是引导学生清楚的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三、教学策略:

  导语:根据本课教学特点和学生情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策略:

  教法:指导分析法(指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关键句,根据关键句写出等量关系式)

  学法:自主探究法(画出关键句、理解关键句,列出等量关系式)

  四、教学流程

  导语: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设计了以下环节:温故知新,巧妙入境;设置铺垫,激情引趣;自主探究,汇报交流及巩固新知,拓展练习

  (一)温故知新,巧妙入境:

  导语: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两道题:首先是一般形式的方程,目的是复习方程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

  因为本课的难点是正确分析等量关系,因此我设计的第2题是等量关系的专项训练:

  (1)食堂有面粉x千克,吃了100千克,还剩( )千克。

  (2)学校买来12盒乒乓球,每盒装6个,平均分成x个班,每班分( )个。

  (二)引入新知

  导语:美国心理学家比格说过:“学校的效率,大半依学生们所学材料可能迁移的数量和质量而定。因此,我运用迁移法先准备一道预备题。

  预备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完成以后让学生讲解题思路。

  (三)自主探究

  (出示例2)这道题是在预备题思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观察基础上,用尝试教学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能独立完成的独立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小组合作完成。然后再汇报中订正讲解。引导学生归纳出稍复杂方程的解题方法(链接):(方程中含有两级运算,先把二级运算看成一个整体,进行一级运算,然后在进行二级运算。)并归纳出用稍复杂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链接)(析(分析已知条件所求问题,理解题意)找(找等量关系,列等量关系式)设(设未知数x)列(列方程)解(求方程的解)验(验算)答(答话))。让学生明确解题关键。

  (四)巩固新知,拓展练习

  导语:根据本课内容和学生认知规律,我设计了四个梯度的练习。

  1、导语:第一题巩固训练,目的是巩固稍复杂方程的解题方法。

  4x-12=48 5x+4=24 3x+4×3.6=74.4

  2 、导语:单项训练题:为学生分析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奠定基础:

  1.黑兔的只数是白兔只数的5倍。

  2.电视塔的高度比居民楼的30倍多5米。

  3科技书的本数比故事书的3倍少24本。

  4.买苹果花了6.7元,找回3.3元。

  5.60元买了15个皮球。

  3、导语:第三题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目的是巩固用稍复杂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1)非洲鸵鸟每小时奔跑的速度可达72km。比野兔的2倍还多12km,野兔的奔跑速度每小时可达多少千米?

  4、导语:有研究表明拓展性作业多学生的发散思维有促进作用,因此我设计的第4题是拓展练习:

  学校运来10吨煤,烧了8天后还剩4吨,平均每天烧煤多少吨?

  五、板书

  导语:新旧对比,同中求异。因此,我采用对比的方式设计板书。

  本课设计多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说课稿 篇5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课题《认识图层》选自云南省实验教材八年级《信息技术》第2册第二单元第6课“图片的简单编辑(二)”和第7课“图片的合成”两课内容。“图层”概念在图片加工技术中运用广泛,是学习Photoshop软件的基础,它也是几乎所有图形图像软件都会运用的概念,是图形图像加工软件高端运用的核心。掌握好这个知识及相关的操作就等于把握了图片加工技术的钥匙。为此我将教材中涉及“图层”概念的内容综合在一起,专门用一节课学习,作为学习图片加工技术的基础与入门课。

  二、学情分析

  本内容的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认真听教师讲授的时间短,动手欲望强烈,并且非常喜好计算机游戏。针对学生的这些认知特点及心理特征,我将教学内容融入到了三个教学游戏中。并且缩减教师在课堂中的演示教授时间,放手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时自己探索、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图层的概念及作用

  掌握运用移动工具及图层浮动面板选择图层的技能

  掌握图层移动、旋转、等比例缩放等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完成拼图游戏的过程理解图层间的相互遮盖及相互不干扰关系

  体验运用图层拼合图片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通过教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图形图像技术的兴趣

  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计算机游戏与学习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的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图层的概念作用

  理解图层的相互遮盖关系

  掌握图层移动、旋转、等比例缩放等操作方法

  五、教学方法

  1、教法设计

  信息技术是一门培养人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会做”,还要使学生知道“为何做”。考虑到我校初中年级学生的现状,我在本节课中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指导设计课程,即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认真考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及“教师教学的支撑点”。采取任务推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得到认知和体验,产生学习和实践的愿望。教师在课堂中通过直接演示、提问、技巧提示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渴望,并且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针对以上思考,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投影和屏幕广播的手段进行直观演示,对学生的操作做适当的补充,引导学生学习的正确方向,满足部分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2)任务驱动法

  引导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准备的教学游戏任务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3)问题引导法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通过“提出疑问”来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变学生“学会”为“会学”。

  2、学法设计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知识迁移法。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和提示完成教学任务,自己探索和实践“图层”的移动、缩放、旋转等操作技能。通过回答教师的问题,思考归纳“图层”的概念及作用等知识要点。将以往学过关于图片加工的操作迁移到本课的学习中,形成新的知识与技能。

  六、教学准备

  硬件环境:具备屏幕广播的多媒体机房、投影机

  软件准备:Photoshop CS 8.01

  素材准备:通过广播软件将教学任务文件分发到每台学生计算机

  七、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分钟)

  布置教学游戏:(1)打开Photoshop,(2)完成“游戏01.psd”、“游戏02.psd”、“游戏03.psd”三个拼图游戏。

  学生观察学习

  以游戏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4分钟)

  通过屏幕广播以下操作:

  1、引导学生说出打开Photoshop的方法。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软件打开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开始”→“程序”找到Photoshop的软件启动图标。2、引导学生说出打开文件的方法:“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命令。3、演示用移动工具移动拼图碎片的操作方法4、演示通过“图层”浮动面板选择不同拼图碎片的操作方法。

  学生回忆已有知识、技能,迁移学习新知识、技能

  引导学生将以往知识迁移到新软件运用中;演示必要的软件操作技能,保障学生顺利完成任务。

  学生实践

  (30分钟)

  利用大屏幕投影Photoshop的技巧提示及教学引导问题:

  移动拼图碎片:用“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

  旋转拼图碎片:完成这个操作是不是对拼图的碎片做变换?找找看菜单中哪里有变换命令?

  变化拼图碎片的大小:找找看在菜单中有没有能完成这个操作的命令?

  问题:教学游戏中的碎片是老师按等比例变化大小的,你如何按等比例调整碎片?

  问题:当拼图的碎片很多时,你如何快速的选择相应的碎片?

  问题:为什么一开始看不到有的拼图碎片?

  问题:你对拼图碎片做“旋转”或“缩放”操作时,其他拼图碎片会不会受到影响?

  问题:为什么不能移动人物脸部的嘴巴?如果你对人物原来的嘴巴旋转和缩放是否会影响人物的面部特征?

  学生完成教学游戏任务一

  学生完成教学游戏任务二,思考回答教师所提问题

  学生完成教学游戏任务三,思考回答教师所提问题

  通过技巧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图层”的相关操作技术

  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自己思考什么是图层和图层作用

  课堂小结

  (3—5分钟)

  “图层”的概念在图形设计中非常重要,它是构成图像的重要组成单位。通俗地讲,图层就象是含有文字或图形等元素的胶片。一张张图层按顺序叠放在一起,组合起来形成图片的最终效果。打个比方说,图层就像一张张透明的玻璃纸,透过上面的玻璃纸可以看见下面纸上的内容。但是无论在任何图层如何涂画都不会影响到其它的图层,上面图层的画面会遮挡住下面的图像。最后将图层叠加起来,通过移动各图层的相对位置或者添加更多的图层即可改变最后的合成效果。

  图层的移动——工具箱中“移动”工具

  图层的旋转——“编辑”菜单 “变换”命令集中“旋转”命令

  图层的大小变换——“编辑”菜单 “变换”命令集中“缩放”命令

  学习跟随老师一起归纳总结新知识与技能

  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图层的概念、图层遮盖关系及移动、旋转、缩放操作。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直线、射线和角》这节课是新课标版六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几何图形初步认识中的基本概念,也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学生已经对线段、直角、锐角和钝角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本节课就要深入系统的学习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并进一步认识角,为今后学习几何图形做好铺垫。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直线、射线、角的认识过程,体验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培养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射线,知道射线与直线、线段的区别和联系,理解角的概念。

  3、 教学准备:课件、手电筒、直尺。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去探究发现、分析比较地构建和获取,与人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我主要从构建主义理论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出发,选择合适的教法来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了:

  1、自主探究法

  2、分析比较法

  3、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

  在学法方面,我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学思考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在组内合作交流,互相可以得到启发,共同理清思路,运用这种方法,便于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的`精神。

  三、说教学实施过程。

  基于上述认识与理解,我对本课的教学流程作了如下设计:

  激趣导入形成概念深入理解形成技能应用新知评价回顾六个环节。

  第一环节:激发兴趣。

  在这一环节中,由于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我让学生回忆线段的特点。随后,设疑引入新课。

  第二环节:自学探究。

  学生带着探究提纲,自读教材,并完成探究习题。探究提纲为学生自学指引了方向。自学后,小组内交流。互相可以得到启发,共同理清思路,运用这种方法,便于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的精神。

  第三环节:班级交流。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直线和射线的特点之后,要求学生小组汇报。在小组汇报时,我进行重点讲解,并做好板书。同时启发学生思考相应的问题。如: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几条直线?这样的目的是把学生学到的新知,形成技能。

  第四环节: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也就是巩固新知,巩固新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过程,这个阶段是学生应用新知,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一个重要阶段。我所设计的四道练习由浅入深,有层次性,使每个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第一板块【自信伴我行】有两个小题,第一题是我会填,都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 第二道是我是小法官,几道典型判断题,这几题学生在认识中非常容易出错。第二板块【提升无止境】第三题是快乐。是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其本问题,需要略加思考。第三板块【快乐无极限】第四题数一数,图中有几个角?有几条线段?相对于前三道题,此题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

  第五环节:评价回顾

  数学课程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尤其是要让小学生通过评价活动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最后我利用一点时间,师生共同交流评价这节课自己的表现及收获。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 美术说课稿10-08

《春》说课稿春说课稿05-09

说课稿说课稿怎么写05-16

实用的说课稿 说课稿的内容03-13

实用说课稿说课稿范文02-06

说课稿06-14

说课稿07-15

说课稿02-03

说课稿模板说课稿模板模板01-13

中班美术说课稿 Vegetable说课稿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