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错过的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错过的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错过的说课稿1
一、教材、学生分析
刘心武的《错过》是一篇文艺性政论文。它被编在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文学家的崇高境界,学习他们磊落坦荡的胸怀,从而倍加珍惜生命历程中的每一个落日和朝阳。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错过.》尤显重要。作为八年级下这一学段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于逻辑思维能力,尽管以前已经学过例如《纪念白求恩》等几篇议论文,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但文艺性的政论文(杂文)还是第一次接触,并且本文语言比较含蓄,所以刘心武的杂文《错过》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教师作必要的引导与点拨。
二、说教法
新课改目标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因而本节课,我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引着学生一步步深入探讨文体知识、课文重点内容、进而体验作者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思想。这一节课中我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适时的提出问题,二是及时的对每一个环节作必要的小结。
三、说学法
这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杂文。在构思本节课堂结构时,我从文体入手,首先将它作为一篇议论文,让学生结合议论文的有关知识,引导他们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分析作者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指导学生了解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然后再安排学生合作探讨语言的哲理性,并结合自身对“错过”的体验,与作者的体验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对哲理语言的理解。最后拓展课堂,让学生情感得到提升。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及教学大纲对八年级学生学习议论文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制定为
1、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实现“知识和能力”的三维目标
2、通过探究讨论点拨,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实现“过程和方法”的三维目标
3、能结合自己“错过”的经历谈感受,并能产生新的认识。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其中1和3是教学重点,2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作为一个陌生人,我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和自己亲近起来,我选择了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导入新课,孩子对陌生人的故事总有一定的好奇心理,这样我不仅巧妙的将学生引入了课堂,同时还抓住了学生的心,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为后面的讲课做好了准备。
二、整体感知课文
了解作者和有关文体知识,特别是对文体知识的了解,这牵扯着后面对文章思路的分析,对文艺性政论文特点的把握等都有着这关重要的作用。然后在听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当然字词教学也是新课改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内容探究
这个环节我采用了四个步骤:
第一步,回顾学过的一般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其目的是让它给后面的分析起一个引领的作用。到了初三我们在给学生的复习的时候都是以文体的模式来引导学生掌握这种文体的阅读题。那么这就在教学中给我们一个信号,以文体的模式来教学是不是也有利于以后学生熟练的掌握这种文体的阅
读题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本课我也是以议论文的文体知识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分析,学习。
第二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来探讨文章的内容、写作思路、论证方法、修辞手法,进而体验文艺性政论文跟一般议论文的不同。此环节的设置在于突出阅读行为的主体性,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获得个性化的阅读感受。 第三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核心内容,对重点段落做重点分析,突出了教学的重点性。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研究作者对“错过”独特的体验。这个环节要求学生自己认真读课文,动笔画,合作探究,动嘴说。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收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小环节里面还有一个小难点,就是要求学生讲出“作者是怎样得出自己的观点的”,这牵扯到分析作者的论证过程,相对来说比较难。这时教师要对学生做适当的引导和点播,帮助学生分析,掌握作者的观点。
当学生已经能非常清楚的知道作者的观点时,我在一旁做了一个小小的小结,将学生引入文章最后两段的学习中,提升他们的情感体验,感悟作者的良苦用心,这时自然水到渠成了。
第四步品读欣赏 此设置旨在让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够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够说出自己的体验。培养学生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能力。这一环节是对文章难点的突破。
为了降低难度,我请同学找出自己认为很经典的语句。然后同桌交流,最后与大家共同分享。这里学生说得必然很乱,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如何去分析,这时教师就要做及时的引导,告诉学生或抓句子的深层含义,或抓句中的重点字词,或抓句子的修辞手法等等,本节可我出示了两个例句,目的是教学生如何去分析精彩语句,进而形成能力。
四、拓展延伸
此设置旨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能力。本环节我设置了两道题。
1、人生充满了“错过”,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面对“错过”你是怎样表现的呢?回忆你的人生历程中最难忘的“错过”,用简要的语言写下“错过”的前因后果,并找寻课文中的话语来概括它或勉励自己。
错过的说课稿2
一、 说教材
刘心武的《错过》位于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作者以辩证的思想阐述了对人生中“错过”的观点,饱含着积极的个人体悟。体裁:议论文。这同本册第二单元文体一样,学生比较熟悉,但第二单元主题是“道德修养”,所选文章又很典范,语言通俗易懂,本单元文章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学生大多是十四五岁的孩子,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很朦胧阶段,再加上阅历尚浅,而对于这篇辩证色彩很浓厚的议论文,学习起来应该是有难度的。
二、说备课
针对以上现状,我紧扣《语文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情,确定实实在在的教学目标,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导,更适合学生学的教学设计。备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考虑自己教得顺畅,教得精彩,而应把如何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教学设计的重心,以教导学,以教促学。
作为阅读篇目,我认为必须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悟”和“品”,因此在预习和正课环节,让“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理解起来相当困难的这篇文章,我反复斟酌,找到文章的灵魂,并找准剖析文章的切入点,我认为这个点就是六个字即“习惯”“品味”“掌握”。
三、说教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因此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逐步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依据课标“教学建议”章节的有关建议,结合本课实际,我主要拟采用自主读悟、交流互动、方法引领、拓展延伸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错过》一文,包含了不少较含蓄的语句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必须让生反复阅读、合作交流、理清层次、品析语言、联系实际才能有效达到学习目标。
五、说教学过程
《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以人为本,以学定教。”同时穿插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感受、体会、领悟、运用,重视学生的读、听、说、写,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应成为参与者,引导者 。
以上是我整体的设计理念,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下依据课标理念和自己的设计构思而设计的教学环节。
(一)、出示学习目标:
①学会用议论文的有关知识来理清文章思路。
②学会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的方法。
③学会辩证地看待“错过”。
重难点:学生对“错过”的体验。
【设计构思】
我认为教学目标要从学情出发,准确制定。目标既不降低要求也不拔高。本篇从文体上来讲,属于议论文,在课堂上就要抓住议论文的特点,抓住我们的学生最需要的东西。编辑可以淡化文体,但我们在讲授时不能淡化。因此,我这样来设定。
(二)、落实预习作业
1.识记字音
贻(yí) 颟顸(mān hān) 渊薮(sǒu) 驾驭(yù) 憬(jǐng)悟
2.词语理解
跳槽:比喻辞去现有职务,另谋高就。
贻误:错误遗留下来,使受到坏的影响。
斑斓多味:丰富多彩的意思。
驾驭:使服从自己的意志而行动。
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
3.课文最少读4遍,初步感悟,回忆自己有关的“错过”及引发的思考。
【课标理念】
识字和写字方面,要求能够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析词。
口语交际方面: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鼓励学生锻炼语言表述能力。
【设计构思】
生字词的落实绝不可缺,解决了它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作业第3题的设置在于本课语言过于含蓄,因此让学生有初步的理解,为进一步地读、品、悟奠定基础。用心倾听学生们谈自己的“错过”,按照事情性质大小,进行归纳,激发学生对“错过”的初步感受。
(三)、复习旧知 巩固知识
(回忆议论文有关知识)
1.议论文三要素
2.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
4.议论文的最基本的语言特点
【课标理念】
阅读部分:第10条:阅读议论文要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设计构思】
本单元和第二单元同属议论文,但相隔时间太长,此题的设置在于引导学生巩固对议论文体的认识,分析文章的层次,看看作者是怎样来论证自己观点的。
(四)、深入文本
1、默读 抓“灵魂”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如何进行论证的?
方案:
① 学生默读、讨论找出体现作者观点的相关段落
② 学生提炼这些段落中的关键词
③ 有关键词组织成符合论点特点的句子
④ 教师总结出找论点不明显的文章的方法。
(论点: “人要习惯和品味错过,要把握住预定的到站。)
作者论证思路
提出问题,(是什么)摆出事实:大小错过真不少。
分析问题,(为什么)论述人生为什么会有许多“错过”。
解决问题,(做什么)具体论述怎样正确对待“错过”。
【课标理念】
阅读部分第4条: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教学建议中提到: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设计构思】
此题的设置在于让学生一开始就找到文章的魂,我想,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灵魂,像《变色龙》一文的灵魂是一个“变”字,那么《错过》一文的灵魂又是什么呢?就是它的中心论点。那么就可以作为讲授这篇文章的一个突破口,但本课的论点不想第二单元那么直观,这就是一个难点,我设计了以上活动来引导学生找出相关段落,提炼关键词,进而组织出论点。即:“人要习惯和品味错过,要把握住预定的到站。学生筛选出“习惯”“品味”“掌握”三个词语,它既是对文章层次的高度概括,也是对相关句子中心的提炼。更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切点。在此基础上抓住议论文的三个步骤引导学生,很容易使学生快速理清思路,并感知主要内容。
2、略读 析“论证”
①作者是怎样(即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论证自己对“错过”的看法的?找到相关句子,并说出论证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示例:
没错过,抓住了;错过,溜走了。这正是人生的经纬线,见证着我们斑斓多味的存活。
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证明了在人生中“错过”与“没错过”屡见不鲜,所以不必大惊小怪这个观点,以事喻理,使论证浅显易懂,形象生动,易被接受。
方法:运用了 论证方法,证明了 观点。作用是 (论证方法的作用)
【课程理念】
1.课程性质和地位:语文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教学建议:语文教学重在基本技能的训练。
3.评价意见中阅读部分第4条:评价略读重在能否把握阅读材料大意,是否能够从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4.阅读部分:第10条:阅读议论文要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设计构思】
课标指出: 语文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本课所处的单元主题是“人生体验”,我们在强调人文性的同时,绝不可忽略了它工具性的特点,此题的设置就在于让学生巩固议论文的知识和规范答题的方法。
(第2、5段:举例论证 第7、8段和第9、10段:对比论证 第14、15段:比喻论证。)
(3)、精读 品“语言”
在文中找出你想推荐给大家的生动语句,简要说说推荐的理由。
例|:“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本句运用到比喻的修辞方法,把人生比喻为“奔驰的列车”,把“窗外的美景、奇景”比作小的错过,把“预定的到站”比作人生最根本的追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生有一些小的错过不要紧,但不能错过人生根本的追求。)
提示:运用的 修辞方法 生动形象地写了 .
【课程理念】
阅读第8条: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够作出自己的评价。培养学生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能力。
【设计构思】
设计此题主要是避免学生对修辞、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的混淆。在品味精彩语句时,变换一下角度,让学生从修辞角度进行分析,从学生的回答情况及时总结,并巩固品析修辞句子的方法。结合课后作业第2题做重点指导 。
★特别提醒
及时告诉学生“比喻”、“打比方”、“比喻论证”; “对比”、“作比较”、“对比论证”分别是对记叙文的修辞、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而提出的不同概念。避免学生对修辞、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的混淆。
(4)、拓展 升“情感”
【关于错过的说课稿】相关文章:
1.错过应错过的告白
2.错过的美丽
4.错过歌词
9.那些年错过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