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12 10:57:3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日食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日食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日食教学设计

日食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日食和月食》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第四课的教学内容,本课分为日食和月食两部分,日食部分又从“日食的发生”→ “日食模拟实验推测日食成因” →“揭示日食成因”步步推进,月食的成因是在日食的基础上开展的。从教材的角度来说,把这两种现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题,有三个目的:一是因为这两种现象对学生有着较大的吸引力;二是这两种现象都涉及了本单元要建立起的基本概念,即天体是运动着的,月食和日食的成因是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形成的;三是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学情分析

  (1)认知储备:学生对日食和月食产生的知识方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部分学生现场或通过电视直播观察过09年的日全食,又接受过学校组织的日全食活动的培训。因此有部分学生能够作一个初步的解释。学生对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在本课前有一定的认识,还在五年级时学习了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2)存在不足:学生对日食和月食现象虽有了解,但对其成因的解释应该不会很完整和严密。相对来说,因有09日全食的观测基础,对月食的观测印象可能会更弱一些。学生在操作模拟实验方面应该存在较多的问题,如模拟实验时设计实验方案的`意识、实验操作过程的分工合作及正确操作的方法等。

  三、设计思路

  我在把握教材内容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科学水平来进行教学设计。先让学生回忆09年舟山日食的观察经历、观看学生所拍的完整日食照片激起兴趣,通过观察体验,发现日食发生时的一些特点,推测日食形成的过程,再通过模拟实验体验来探究日食形成的过程,最后通过学生的交流和教师的补充讲解来解答学生的疑惑,科学解释日食成因,形成内化。在日食研究的基础上,再来研究月食的成因研究。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制定实验方案,在提高对天体运动认识的基础上渗透严谨的科学思维训练,能利用原知上的认识冲突通过模拟实验和讨论来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让学生的科学探究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能充分展开对科学问题的科学分析。

  四、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知道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而形成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2、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能对模拟实验中的各种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

  能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模拟日食发生实验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性;

  能够大胆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与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五、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日食的成因,模拟实验的科学操作

  六、教学准备

  老师:课件、6个圆片(红黄蓝各2个)

  学生:手电筒、大小塑料球、科学记录单

日食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教科版六下第三单元《宇宙单元》第4课《日食和月食》

  学情分析:从教材单元整体分析,《日食和月食》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月相成因的基础上的后续,是宇宙单元中的第4课。有助于建立起有关宇宙系统的模型。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和月球自转及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运动,月相知识等。以及地球、月球、太阳三者简单的相互运动关系。日食、月食虽已是学生听说过或个别观察过的天文现象,但对其具体深奥的内容,形成的原因等不了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了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过程与方法: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利用模拟实验等方法,使学生认识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行的位置关系形成的天文现象。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教学设计理念:

  通过呈现生活中真实、奇特的天文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疑问。现在六年级的学生大都知道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因此重在让学生自行获取证据来解释。通过观察分析太阳被挡住时黑影的特点,模拟日、月食实验自己得到证据,进行解释。利用课件,在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中进一步得到证实、完善。充分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探究活动中建构科学概念。进一步激发、引导学生正确观看日食、月食。

  教学准备:

  全班:日、月食课件、录像表,表示日、月、地三个天体的圆卡片;

  分组:乒乓球、玻璃球、各种大小球、手电筒、观察记录表、线、胶带、竹签、橡皮泥等。

  教学过程:

  一、课件引入,提出探究问题:

  在20xx年7月22日上午,中国的上海、杭州等这一部分地区的人们发现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奇怪有趣的现象——耀眼的太阳渐渐失去了光辉,明亮的`天空变得如同黄昏,黑暗大约持续了5分钟左右,太阳才又露出了光芒,在十几分钟仿佛就经历了一个昼夜。这是怎么回事呢?对,这就是日食。(板书:日食)。有人把它拍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播20xx年7月22日日食录象)仔细观察日食发生时,出现了什么奇怪的现象?你有何疑问?(设计目的: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产生想探究的问题:是谁挡住了太阳光?这个黑影是谁?拉近天体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欲望。)

  二、观察、分析黑影特点,获取证据之一:

  让我们也来做一回侦探,破解一下这其中的谜。先来仔细观察现场,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1、(出示日食发生的照片)请思考预测:你认为黑影可能是谁?你有什么证据?

  2、分组讨论:仔细观察分析日食发生过程中的黑影的特点,作为你的证据。

  3、汇报讨论结果:你认为可能是谁?依据是什么?我们组认为可能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

  (1)黑影能遮住太阳,是不发光、不透明的,月球本身也不发光、不透明。

  (2)黑影是(圆)的,月亮也是圆的;

  (3)这个黑影是(从右往左)运动的,月亮也是从右往左逆时针运动的;

  (4)有时黑影能完全遮住太阳,大小看起来与太阳相似,近大远小,天空中只有月亮看起来和太阳差不多大。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分析预测。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的猜测有依据,有条理,并且能扩展思维。)

  三、模拟日食实验,获取证据之二:

  1、刚才有同学认为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形成了日食。你能亲自设计模拟实验来证实我们的推测吗?

  2、分小组设计模拟实验,设计时思考:(课件出示):

  ①用什么实验材料做?什么材料代表什么天体?

  ②如何做模拟实验?(材料怎么摆?距离怎么控制?月球放在哪里?月球怎么移动?)

  3、学生汇报演示,教师强调注意事项并小结:虽然模拟实验和真实的情况有差距,但我们必须尽量使它接近真实。

  4、出示观察要求:(课件出示)

  (1)、观察到什么现象才能说明发生日食了?为什么?

  (2)站在宇宙的角度观察:发生日食时,日、地、月三个天体在何种位置?发生日食时,地球上出现了什么?地球上哪些地方的人能看到日食?日食发生时是农历什么时候?

  (3)站在地球的角度观察:日食形成过程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从哪边开始(左边还是右边),向哪边移动?

  (4)根据以上观察发现,小组讨论日食形成的原因,并画出日食成因示意简图(用大小圆贴纸代表三个天体)。

  5、学生分小组做模拟实验:

  6、展示交流:

  (1)请模拟实验中看到“日食”的小组边展示边说。

  (2)分析讨论:日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让学生在黑板上粘贴日食发生时的三球示意图。(只有玻璃球转到电筒光和乒乓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玻璃球的影子落在乒乓球上时,才会发生“日食”现象。)

  7、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日食的形成原因。课件出示日食的成因示意图及文字说明指名读。

  四、科学揭秘,获取证据之三:

  刚才我们用模拟实验证明了月球在宇宙中运行时,确实能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发生日食。那么黑影究竟是谁?科学家用更精密的仪器去观察,比如卫星。看到了它的真面目。请看《日食的形成》录像。

  (设计目的:通过设计模拟实验,制作模拟实验来检验自己的猜测,模拟看到日食过程,从而找到原因。建构科学概念。利用录象等与科学研究成果比较,补充、丰富学生的认识。)

  五、自主模拟月食实验,分析成因。

  过渡:我们侦破了日食的成因,在夜晚还有一种和日食发生非常相似的现象,古时候人们把它叫天狗吃月亮,其实,这是什么天文想象?(板书:月食)

  出示课件《月食》视频。

  1、那么月食又是怎么回事?

  学生推测:

  2、你会用模拟实验加以证实吗?

  3、学生做模拟实验,并画出月食成因示意简图。

  4、请说说月食的成因。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里,日、地、月三者在一条直线时,地球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们就会看到月食。)

  5、课件出示月食的成因示意图。

  (设计目的: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月食的成因采用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解释成因的方法。课件补充一些其他特征。引导学生从中总结日、月食的真正成因,从而完善科学概念。)

  六、总结收获,课外延伸

  我们已经认识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你还知道有关月食的哪些知识?或者还有哪些疑问?学生汇报交流。

  对日月食,我们还有很多的疑问,课后让我们一起搜集资料,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并且去找找今年在我国可以看见的日食和月食发生的日期,找个时间一起交流一下。

  七、板书设计

  日食和月食

  日食(这里用圆形卡片表示日食时日、月、地三个天体的位置关系)

  月食(这里用圆形卡片表示月食时日、月、地三个天体的位置关系)

日食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

  3、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意识到模拟实验与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4、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教学准备】

  有关日食和月食信息的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书籍等;乒乓球、玻璃球、手电筒、观察记录表;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日食和月食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认识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1、设疑激趣: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月相变化,知道月球的圆缺变化是在一个月内发生的,可是有时在一个晚上就能看到月球圆缺变化的全过程,你们看过吗?这叫什么现象?

  太阳是否有时也会有圆缺现象?(出示日食发生过程的图片)这叫什么现象?你们听说过日食和月食吗?关于日食和月食你有什么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日食和月食》。

  2、讲述:我们先来研究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3、(播放日食发生的过程录像)讨论并交流:日食发生过程有什么特点?从这些特点中你有何推想?

  4、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整理并适时补充日食发生过程的一些其他事实性资料。

  5、小结日食发生过程中的一些特点:(1)太阳被一个物体挡住了;(2)挡光的物体是圆形或球形的;(3)挡光的物体是运动着的.;(4)挡光的物体看上去和太阳差不多大;(4)地球、挡光物体和太阳差不多在一条直线上。

  6、提出问题:根据日食的特点,你认为日食可能是怎么形成的?

  (分析过程预设:(1)太阳被遮挡的部分边缘是弧形的,说明挡光的天体是圆的。(2)在日食过程中,有时太阳的整个球面都被挡住了,成为黑色,这说明挡光的天体,从地球上看与太阳一般大小(3)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从西边开始,向东边移动,说明这个天体是自西向东运动的,综合以上分析,可能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辉。)

  二、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

  1、刚才有同学认为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造成了日食。怎样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证实我们的推测?

  2、分小组设计模拟实验的计划,设计时注意:

  (1)用什么实验材料来做这样一个模拟实验?

  (2)如何做实验 ?

  (3)在实验中估计会出现哪些现象?

  (4)观察到的哪些现象能说明日食发生了?

  3、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一生用手电筒代表太阳,一生手持乒乓球代表地球,一生手持玻璃球当月球自西向东运动,用玻璃球绕乒乓球转动一周表示月球绕地球一周,看看在什么情况下看不见太阳。

  (模拟实验要注意:所用的挡光物体要比被挡光物体小;挡光物体是运动的;挡光物体是圆形或球形的。这一过程中,并不一定就会发生日食。只有玻璃球转到电筒光和乒乓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并且三者之间的距离合适时,保证玻璃球的影子落在乒乓球上时,才会发生“日食”现象。)

  4、交流:(1)模拟实验是如何做的?(2)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发生了日食?(3)这时太阳、月球、地球各处于何种位置?(4)在什么情况下不会发生日食?

  三、日食的成因。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日食的形成原因。

  (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2、出示日食成因示意图,阅读课本54页日食的成因。

  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图,让学生讲解日食的成因。

  4、交流:你们从图中还有什么发现?

  (1、发生日食时,不是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能同时看到,只有处在月球影子里的人才能看到日食。2、根据自己对日食成因的分析,推断日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初一(朔)。)

  5、过渡:那么月食又是怎么发生的呢?

  (我国有天狗吃月亮的传说。在印度,某些部落认为月食是一条龙吞食了月球,幸运的是有一个英雄砍掉了龙的头,所以月亮很快就重现了。)

  四、月食的成因。

  1、谈话:请同学们推测一下月食发生的原因。月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又是如何的呢?

  2、学生思考推测。

  (预设: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们就会观察到月食现象。)

  3、用模拟实验加以证实。

  4、你能将月食发生的示意图画出来吗?(学生尝试画出月食成因示意图。)

  5、根据示意图说说月食的成因。

  6、讨论:月食发生在农历的什么时候?

  (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十五(望))

  五、总结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比如对模拟实验有何认识?

  2、思考:为什么有日环食现象而没有月环食现象?

  (月食发生时,月球运行进地球的阴影中。由于地球在月球轨道处的投影总比月球大,所以月环食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六板书设计:

  日食(农历的初一前后)——月球居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

  月食(农历的十五前后)——地球居于月球和太阳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

日食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日食和月食》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月相成因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的知识目标是指导学生认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能力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科学思想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相信科学不迷信的态度。本课是培养学生自行探究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典型课例,探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是有层次的,探究日食的成因是重点,探究月食的成因要充分体现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解决新问题。在探究日食的成因中根据事实材料推测分析是谁挡住了太阳光是难点。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日食和月食的文字、图片或声像资料。

  2、月相形成的"实验材料。

  3、CAI课件

  ①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的情境动画。

  ②日食和月食发生时三球位置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提出问题。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日食和月食的文字、图片资料,初步谈谈对日食和月食形成的认识。

  2、分小组汇报交流情况。

  3、教师小结:同学们能收集到这些有价值的资料,为学好本课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刚才有同学谈到据老人们说日食和月食是天狗在吃太阳或月亮,每到这时,人们都要拿出锅碗瓢盆来敲敲打打,好赶走天狗,真有天狗吃日、天狗吃月这回事吗?当然没有,我们就用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这是怎么一回事吧!

  4、板书课题。

  二、指导认识日食的成因及种类。

  1、教师课件演示日食发生的.动画,学生观察。

  2、教师发给每一组一张日食发生时的一组照片图及我国历史上曾发生过日食的时间记录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日食发生时都有哪些现象和规律。

  3、学生分小组汇报,教师逐条板书。

  4、教师根据以上学生汇报,组织学生讨论:是什么挡住了太阳的光?你的理由是什么?

  5、学生汇报,教师形成如下板书

  现象:分析

  ①呈弧形渐缺→是球体

  ②自西向东渐缺→自西向东运动

  ③有时整个太阳被挡住→从地球上看,两球大小差不多

  ④发生在农历初一→三球在同一直线上。

  6、学生实验证明以上分析是否正确。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太阳,学生手持乒乓球当月球自西向东运动,把学生头部当地球,看看在怎样情况下看不见太阳。要求学生实验后画出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7、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实验情况,并抽查学生所画示意图。

  8、教师课件演示日食成因示意图,学生想象日食形成过程并把研究结果写下来(小组相互交流完善)。

  9、学生利用教材认识日食的种类。

  三、研究月食的成因。

  1、谈话:刚才我们已经研究了日食的形成原因,月食的形成原因又是怎样的呢?老师想让同学们首先自主研究,然后通过相互讨论交流进行合作研究。

  ①月食发生在农历的什么时候?这时候地球、太阳和月球的位置是怎样的?

  ②月食时,月亮的哪一边先出现阴影?为什么?

  ③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2、教师组织学生根据以上问题讨论交流。

  四、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日食和和月食的形成,使我们知道了任何自然现象的产生都是自然事物运动变化的结果,因而我们要从小相信科学不迷信,从小培养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日食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教科版六下第三单元《宇宙单元》第4课

  学情分析:

  从教材单元整体分析,《日食和月食》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月相成因的基础上的后续,是宇宙单元中的第4课。有助于建立起有关宇宙系统的模型。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和月球自转及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运动,月相知识等。以及地球、月球、太阳三者简单的相互运动关系。日食、月食虽已是学生听说过或个别观察过的天文现象,但对其具体深奥的内容,形成的原因等不了解。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

  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了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2、过程与方法 :

  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

  利用模拟实验等方法,使学生认识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行的位置关系形成的天文现象。

  教学难点:

  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教学设计理念:

  通过呈现生活中真实、奇特的天文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疑问。现在六年级的学生大都知道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因此重在让学生自行获取证据来解释。通过观察分析太阳被挡住时黑影的"特点,模拟日、月食实验自己得到证据,进行解释。利用,在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中进一步得到证实、完善。充分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探究活动中建构科学概念。进一步激发、引导学生正确观看日食、月食。

  教学准备:

  全班:日、月食、录像;

  分组:乒乓球、玻璃球、手电筒、观察记录表、线、胶带。

  课前谈话:

  现在,我们都已经知道了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互运动关系。也就是月球绕地球转,地球绕太阳转。方向怎样?速度呢?我们来做个游戏,学做地球转一转,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学做月球转一转,绕地球公转一周是一个月;学做地球、月球、太阳同时运动,转一转。注意速度和距离。指名、小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提出探究问题:

  20xx年的 8月1日,在甘肃、新疆等地的人们发现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奇怪有趣的现象——耀眼的太阳渐渐失去了光辉,明亮的天空变得如同黄昏,大约2、3分钟后,太阳才又露出了光芒,恢复了生机。这是怎么回事呢?对,这就是日食。板书课题。有人把它拍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播20xx年8月1日日食录象)仔细观察日食发生时,出现了什么奇怪的现象?你有何疑问?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产生想探究的问题:是谁挡住了太阳光?这个黑影是谁?拉近天体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欲望。)

  二、观察、分析黑影特点,获取证据之一:

  让我们也来做一回侦探,破解一下这其中的谜。先来仔细观察现场,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1、(出示日食发生的照片)请思考预测:你认为黑影可能是谁?为什么?

  2、分组讨论:仔细观察分析日食发生过程中的黑影的特点,作为你的证据。

  3、汇报讨论结果:你认为可能是谁?依据是什么?

  我们组认为可能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

  (1)黑影能遮住太阳,是不发光、不透明的,月球本身也不发光、不透明。

  (2)黑影是(圆)的,月亮也是圆的;

  (3)这个黑影是(从右往左)运动的,月亮也是从右往左逆时针运动的;

  (4)有时黑影能完全遮住太阳,大小看起来(与太阳相似),不过,月亮实际要小。还不确定?

  也有小组认为可能是其他圆的星球;或也可能是古人认为的天狗。(根据黑影全貌特征被排除。)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分析预测。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的猜测有依据,有条理,并且能扩展思维。)

  三、模拟日食实验,获取证据之二:

  1、刚才有同学认为是月球(或其他圆的天体)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形成了日食。你能亲自设计模拟实验来证实我们的推测吗?

  2、分小组设计模拟实验,设计时思考:

  (1)可根据提供的材料选择模拟的对象?(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带线的乒乓球模拟地球,带线的玻璃球模拟月球)

  (2)如何做模拟日食发生的实验? (或提示:宇宙中的天体是如何运动的?)

  (3)如果观察到什么现象才能说明发生日食了?为什么?

  交流:(如果乒乓球(地球)上有玻璃球(月球)的影子,根据光是直线传播的原理,那么影子里的人就看不见太阳了,阳光被月球挡住了。)

  3、学生分小组做模拟实验:一生用手电筒(去盖)竖放桌上,代表太阳光芒四射,一生手持乒乓球的线代表地球自西向东慢慢绕太阳公转;一生手持玻璃球的线当月球自西向东绕地球公转。注意控制好地球公转的速度要慢。仔细观察在什么情况下地球上有月球的影子,看不见太阳。

  (模拟实验温馨提示:1、分工合作;2、模拟三球运动越真实越好;3、调整好距离和速度;4、仔细观察,何时“地球”上有“月球”的影子。)

  4、展示交流:

  (1)请模拟实验中看到“日食”的小组边展示边说。没有看到“日食”的寻找原因。再试一次。

  (2)分析讨论:那么,怎样的情况下才能看到“日食”?有什么规律吗?板画日食发生时的三球示意图。(只有玻璃球转到电筒光和乒乓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玻璃球的影子落在乒乓球上时,才会发生“日食”现象。)

  5、处在月球影子里的人真的看不见太阳了吗?小小的月球真的能挡住大大的'太阳吗?能否用实验解释。

  试试把自己的右手(当月球)握成拳,慢慢移过自己的眼睛,能挡住黑板上的大太阳吗?想想为什么?

  6、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日食的形成原因。出示日食的成因示意图及种类。

  (设计目的:通过设计模拟实验,制作模拟实验来检验自己的猜测,模拟看到日食过程,从而找到原因。建构科学概念。)

  四、自主模拟月食实验,分析成因。

  出示月食照片。

  1、那么月食又是怎么回事?学生推测:可能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月亮看不见了,就发生月食了。

  2、用模拟实验加以证实。展示:月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

  3、你能将月食发生的示意图画出来吗?根据示意图说说月食的成因。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里,日、地、月三者在一条直线时,地球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们就会看到月食。)

  4、讨论:月食发生在农历的什么时候?(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十五)为什么?相反,日食呢?(农历初一)

  5、出示月食的成因及种类。

  (设计目的: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月食的成因采用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解释成因的方法。补充一些其他特征。)

  五、科学揭秘,获取证据之三:

  刚才我们用模拟实验证明了月球或其他圆天体在宇宙中运行时,确实能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发生日食。月食也可能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那么黑影究竟是谁?科学家用更精密的仪器去观察,比如卫星。看到了它的真面目。请看走近科学之《解秘日全食》的录象。(选择8分~15分之间)

  综合前面的证据,现在你认为日、月食的真正成因是什么?

  (可排除其它圆天体;是三球的相互运动的位置关系形成的。)

  (设计目的:利用录象等与科学研究成果比较,补充、丰富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从中总结日、月食的真正成因,从而完善科学概念。)

  六、拓展延伸,课外观察:

  日食月食是非常罕见的天文现象。很幸运,今年20xx年7月22日1点左右,中国的上海、杭州等这一部分地区还能见到一次难得的日全食,而且日全食时太阳全部被遮住的时间长达有5、6分钟。观看日食,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不能用肉眼直接观看。有什么办法呢?可以戴墨镜、用茶色玻璃、小孔成像等方法观看。到时请大家千万别错过这难得一遇的天文奇观!

【日食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日食教学反思01-04

《日食和月食》的教学反思07-16

壮观的日食06-20

日食是怎么形成的08-10

日食观察作文04-11

《日食和月食》说课稿03-28

日食与月食优秀教案08-25

《日食和月食》教案09-16

初中记事作文:观日食08-08

我的日食梦的作文500字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