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3》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12 03:34:5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练习3》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练习3》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练习3》教学设计

《练习3》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形近字组词;掌握运用关联词语;阅读分析短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小学语文的兴趣。

  内容分析教学重点:字、词、句的训练。

  教学难点:分析理解短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个性化设计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单元练习3》.

  (板书课题)

  二、逐题指导

  第一题:

  1、读懂题目要求。

  2、通过辨析,纠正读音,掌握正确读音。

  第二题:

  1、要求学生观察比较字形,找出区别。

  (课件出示形近字)

  2、指导学生结合字音、字义帮助识记字形。

  3、按字义组成词语。

  第三题:

1、引导学生读词理解词义,判断词义的包涵关系,从而找出不属于同类的`词。

  (课件出示词语)

  2、同桌合作完成。

  3、汇报订正。

  第四题:

  1、要求学生读懂句子,明确两句话的联系。能根据分句之间的关系,掌握运用关联词语。

  2、引导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教 学 流 程个性化设计

  第五题:

  1、指导学生阅读短文。

  2、根据文后问题独立思考。

  3、展开小组讨论。汇报学习成果。

《练习3》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按提供的音节,写出同偏旁的字。

  2、初步学会修饰语和中心词的搭配、常用量词的运用,以及常用反义词的寻找。

  3、加深理解学过的课文内容,会默读指定的短文,读后能回答有关短文的简单问题。

  4、能看图回答问题,再写几句话。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修饰语和中心词的搭配、常用量词的运用,以及常用反义词的寻找。能看图回答问题,再写几句话。

  教学难点:加深理解学过的课文内容,会默写指定的短文,读后能回答有关短文的简单问题。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按提供的音节,写出同偏旁的字。

  2、初步学会修饰语和中心词的搭配、常用量词的.运用,以及常用反义词的寻找。

  3、加深理解学过的课文内容,能把句子写完整。

  教学过程:

  一、提出本节课学习要求。

  二、教学第一题。

  1、指名读题,审题,明确要求。

  2、独立尝试作业。指名两人上黑板填写。

  3、共同评议、纠正,揭示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4、答案:

  虫:蝌、蚪、蚕、蛾月:脱、胖、脑、肚

  石:确、碰、碧、破提手旁:指、披、扫、换

  三、教学第二题。

  1、独立审题,尝试练习。

  2、用指名读的方式进行检查、评议。

  3、订正。

  4、答案:一粒种子一条鲤鱼

  一只青蛙一面红旗

  一件衣服一束鲜花

  一位老大娘一张请假条

  [补充:一()米一()事情一()老师一()红领巾一()镜子]

  四、教学第三题。

  1、读题,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尝试写“长”的反义词。先指名说,再评议、纠正,最后写下来。

  3、其余几个字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联系。

  4、答案:长--短吞--吐

  新--旧黑--白

  穿--脱瘦--胖

  五、教学第四题。

  1、明确题目要求。左边一排的4个词语都是表示一样东西名称的词,右边一排的4个词语是说明这些东西“怎么样”。

  2、照样子,把左右两边的词语恰当地连起来。启发学生从物品的形状、味道等方面进行思考。

  3、用指名读的方式进行检查、评议。

  4、订正。

  六、教学第五题。

  可按课文内容填空。

  1、(太阳)、(北极星)、(大树)是大自然天然的指南针。(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答案)[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答案]

  2、(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

  3、(茧子)是蚕姑娘漂亮的新房。

  (如果学生有难度,可以引导学生读蚕姑娘的第6段。)

  七、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的相应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默读指定的短文,读后能回答有关短文的简单问题。

  2、能看图回答问题,再写几句话。

  教学过程:

  一、提出本节课教学目标。

  二、教学第五题。

  1、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第1次默读:要求读准带拼音的字,读通课文。反馈,指名读短文。

  3、第2次默读:要求对照短文后面的两个问题,边读边想边划,并借助插图。

  4、指名回答短文后面的问题,师生共同评议、纠正。

  5、答案:全文共3段。黄气球是小伙伴们放的。他们怕小勇寂寞,更希望小勇的病快些好,所以放黄气球来探望小勇,陪伴小勇。

  三、教学第七题。

  1、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带着第1个问题仔细看图。反馈:先指名回答,再评议、纠正,最后按问题的要求把话说正确、完整、通顺。

  3、讨论第2个问题,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补充。

  从这两方面思考:⑴、怎样对待青蛙?说说理由。

  4、按问题2的要求,把话说正确、完整、通顺。

  5、把1、2两题的答案连起来说几句话。

  6、独立完成写话练习。

  [参考答案:青蛙在稻田里捉害虫。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我们应该保护它。(鼓励学生多说几句,多写几句。)]

  四、完成其余课堂作业。

《练习3》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了解椰子传播种子的方式。

  ⑵知道“漂浮”与“漂流”的区别。理解“重新安家”的意思。

  ⑶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其他方式。并能用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口头、书面介绍植物种子传播的方式。

  2、过程与方法:

  ⑴默读了解短文大意。

  ⑵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⑶搜集自己感兴趣的资料。

  ⑷大胆想象种子旅行的有趣经历,与同学口头交流,进行书面创作。

  3、情感与态度:

  ⑴敢于想象,勇于交流,学会与他人协作。

  ⑵热爱自然,喜爱科学。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内容:苏教版语文第五册练习3的“处处留心”是练习3教学重点之一。这部分安排的3项练习,一是读短文,了解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重新安家”的意思,区别“漂流”与“漂浮”的意思;二是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和葡萄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用线把植物和传播方式联系起来;三是选择图中一种植物,说说它是如何传播种子的,再用几句话写下来。

  2、教学重点: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3、教学难点: 能用几句话写出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三、教学对象分析:

  本单元学生刚刚学习了《蒲公英》,初步了解了植物传播种子的特殊方式;三年级的科学课恰好也对 “校园里的植物” 进行了一番调查;练习3再次接触有趣的植物。一个奇异、丰富的植物世界呈现在眼前,孩子拥有大胆而瑰丽的想象,愿意成为童话世界的主人;探究欲望强烈;课外搜集的资料全面、形式多样。这些都为课堂学习、探究、创造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四、教学策略:

  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向他们展示奇妙的植物世界。对图片、视频、故事的欣赏,既可以提高他们的感性认识,又拓宽了学生的想象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植物传播种子的四种方式,展开丰富的想象,从口头、书面两方面进行语言实践。

  五、教学媒体设计:

  本课件力求体现教学媒体组合整合优化的原则,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抓住学生心理特点,在教师引导下认识植物、了解其种子传播的特殊方式、展开想象,进行语言实践。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一、学习“椰树传播种子的方式”。

  1、学了《蒲公英》一课,你能说说蒲公英妈妈是怎样把自己的种子宝宝传播出去的吗?这叫风力传播。自然界中,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还有许多植物,另外,植物传播种子还有其他有趣的方法。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走进神奇的种子世界去做一番旅行吧。瞧——(出示图片:椰树)热带地区有很多椰子树,他们长得高高的,结的果实又大又多。椰子树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呢?自己读读吧!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2、检查自读情况。

  3、默读,思考:椰子树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4、椰果宝宝穿着三件衣服,所以可以在大海中——板书: 漂浮、漂流区分“漂浮”与“漂流”的意思。点拨:

  ⑴可从“流”和“浮”的字义上辨析;

  ⑵联系上下文理解:想想椰果原来在什么地方,后来又到了哪里呢?

  ⑶根据课文及生活中的情景讲讲“漂浮”的意思。

  5、椰子的种子“漂浮”在水中,借助水流的力量“漂流”,最终要到哪里去呢? 理解“重新安家”:⑴联系上下文说说“重新安家”的意思。

  ⑵谁能用这个词来说一句话?

  6、小结:椰子树是利用水的力量来传播种子的。椰果一旦被海浪冲到沙滩上,就可以发芽、生长。所以,在热带的海岸,椰林比较多。

  7、假如椰果来到的海岸不在热带,它的命运会如何呢?大自然给了椰子神奇的传播种子的方式,它们也面临着挑战。能顺利到达热带海岸并生存下来的种子是多么的不简单呀!二、学习“植物种子的传播”。1、(出示插图)图上画了哪些植物?

  2、它们靠什么来传播种子?

  3、师简介苍耳、豌豆、葡萄传播种子的方式:借助动物传播、靠自身弹射传播。

  4、拓展:运用风力、水力、动物的活动、自身的弹射传播种子的植物还有哪些?教师结合课件介绍植物种子的有趣旅行。

  三、指导写话。

  1、你喜欢哪种植物的传播方式?把自己想象成植物的种子,说说自己是怎么旅行的。

  2、组织交流,集体评议:

  ⑴听了同学说的,能否弄清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他说得通顺吗?听起来有意思吗?

  ⑵除了把自己当作植物的种子,我们还可以怎样介绍种子的旅行?

  3、组织练写。巡视指导。

  4、反馈写的情况。即时评价。

  四、故事欣赏。师: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各不相同,它们的旅途真是奇妙极了。让我们来听听它们有趣的故事吧。

  五、课后作业。你对哪道题有兴趣?选一道题试一试吧!老师将把你们的作品放进《种子的世界》专题网站里,让大家都来看看我们的.学习成果。

  1、用几句话介绍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2、浏览学校专题学习网站《种子的世界》,了解更多的植物是如何传播种子的。

  3、为你喜欢的种子编写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4、将种子旅行的故事画成连环画。

  5、在你郊游时,观察植物的种子,拍摄成照片或采集、制作标本,写成日记和同学分享你的收获。学生口头叙说。认识椰树、椰果。自由读短文,借助字典读准字音。指名读短文。正音。

  交流:

  ⑴椰子在水中旅行,寻找新的陆地。

  ⑵椰子穿着三件“衣服”。可以长期在大海中漂流。生:漂浮、漂流。学生找到相应的句子,边读边体会“漂流”的含义。说说曾经见过哪些事物“漂浮”在水面。学生小组学习、交流。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用“重新安家”说一句话。没有合适的环境,椰果是不可能顺利生长起来的。带着对自然的敬畏齐读短文,边读边想象椰树种子旅行的情景。观察插图。学生自由说。自主连线,互助交流。学生交流课前搜集整理的资料。想象,在小组里用第一人称说说植物种子的传播。指名口头表述。互评互议。提出建议,并尝试用第三人称讲述种子的旅行。写话,介绍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指名读自己写的。听故事《种子旅行家》。视频演示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出示椰树、椰果图。大屏幕出示课文,方便学生注意力集中地进行集体交流。 给有关的词句加上横线,引起学生注意。出示漂浮、漂流。媒体出示相关的句子:椰果落入大海,便随着海浪作长途旅行,有的旅程可达数千里之遥。课件: 重新安家了。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认识蒲公英、苍耳、豌豆、葡萄。比教材中提供的图片更加清晰,色彩鲜艳,有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出示中华槭、菱角、凤仙花、蒺藜图。鲜明地反映了这几种植物种子的特点。媒体播放儿童故事《种子旅行家》。有趣的童话,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连接专题学习网站,并出示作业题。网络连接了课内与课外,丰富的专题知识、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新颖的视角,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七、板书设计练习3漂浮————漂流————重新安家

《练习3》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朗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预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通过口语训练让学生学会申诉。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第一题、第二题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景:学生分角色读题。

  (2)这是一种作文草稿的修改方法。

  (3)拓展:小结已学过的修改文稿的方法。

  2、教学第二部分

  (1)根据上一部分的情景,学生读题。

  (2)说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意思。

  (3)学生学习、领会作家老舍和叶圣陶修改文稿的方法。

  (4)修改稿子不光要看,还要念。要看念得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2)让学生先只看不念,看能找出那些问题。

  (3)让学生用刚才学过的方法来反复读文章,找出问题,并加以修改。

  (4)师生共同修改,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

  1、谈话导入。

  2、诵读《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学生反复练习诵读。

  3、感悟。

  (1)指名读问题: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结识?

  (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读后的感想。

  (3)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

  (4)师生小结。

  三、布置作业

  四、背诵《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让学生读这两句话,指出这选自刚刚学过的课文《轮椅上的霍金》中的`第八自然段。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整体的布局,行款的优美,还要细心观察每个字的结构的匀称、合理,特别是“霍金、魅力、求索”等词在整体布局中的写法。

  (3)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在一行中的位置,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注意观察整体,一气呵成。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3)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二、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结合口语交际话题“学会申诉”作启发谈话。

  同学们,在生活中如果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或学校申诉,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板书:学会申诉)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教师引导学生读题并思考。

  (2)集体讨论:日常生活中哪些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犯?应该怎样申诉?

  (3)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申诉的方法。

  (4)学生分组练说。

  3、练习。

  (1)分组推荐代表上讲坛就某一侵权行为进行申诉。

  (2)其他同学可以针对前面同学的申诉说出自己的申诉方法。

  4、反馈。

  (1)引导学生对这一训练内容作更加深入的思考。

  (2)教师点评。

  三、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和、胆”。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这两个笔画比较简单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将每一笔写在米字格中的正确位置。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练习3》教学设计5

  【教学要求】

  1、体会行楷的运笔特点,学习用钢笔写行楷,提高写字速度。

  2、通过和联系上下文弄清带点字-的读音和意思。

  3、选词填空。

  4、读句子并体会排比句的特点。

  5、熟记成语。

  6、口语交际:小小辩论会。

  【重难点】

  重点

  1、读句子并体会排比句的特点。

  2、口语交际:小小辩论会。

  难点

  1、读一读,背一背。

  2、口语交际:小小辩论会

  【拟定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练习的1、2、3、4题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二、学习第1题

  1、自由读,初步感知描红内容。

  2、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提出自己认为较难写的笔画。

  3、针对重点,集体指导。

  4、生自由描红,师巡视指导,针对班中普遍的问题再集体指导。

  5、展评优秀作业 ,向其他同学传授自己是怎样把字练好的?

  三、学习第2题

  1、指名读题目,明确题意。

  2、小组自学。

  3、反馈自学效果。

  4、巩固:自由默读此项。

  四、学习第3题

  1、自由读题,明确题意。

  2、体会三组词的意思。

  3、自由独立完成此项。

  4、指名回答。

  ⑴经过三天多时间的飞行,宇宙非船(渐渐)接近月球。

  ⑵我们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⑶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些生字。

  ⑷金水桥两旁有一对汉白玉华表,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挺拔。

  ⑸徐悲鸿从此(更加)奋发努力。

  ⑹我翘首远望西南方向,(果然)有许多黑点向这边移动,——灰椋鸟开始归林了。

  5、自由读句子,体会句中词语的用法。

  五、学习第4题

  1、明确题目要求。

  2、自由读,小组讨论句式特点。

  3、总结:

  一句话或一段话中有三处或三处以上相同的句式的.句子叫排比句。

  4、齐读排比句,体会作用。

  5、访写句子,评议,修改。

  六、布置作业

  预习5、6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练习的5、6题。

  【教学过程 】

  一、直接导入

  二、熟记成语

  1、自学此项,要求:⑴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⑵理解成语意思。

  2、反馈

  ⑴指读,正音。

  ⑵齐读。

  ⑶提出不理解的成语,师生共同解决。

  ⑷自由练背,全班打节奏齐背。

  三、读读背背

  1、出示。

  2、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4、自由发言。

  5、理解句子含义。

  6、熟读成诵。

  四、布置作业

  预习说话训练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口语交际:小小辩论会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二、登台前的准备

  1、自由读,思考:本次辩论的主题是什么?

  2、分角色朗读,师生共评,引导。

  3、学生再练,达到诵读。

  三、演一演

  1、小组内练习。

  找小伙伴一起。

  甲方:三人,主辩一名;

  乙方:三人,主辩一名;

  主持人一名。

  2、自告奋勇到台前来表演。

  3、评价。

  4、小组内再练习。

  5、表演,评出最佳表演组和个人。

  四、总结

  大家辩论得很精彩,相信经过训练,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辩手。结合大家的论述,小学生看电视应当有选择,应当适度适量。今天的辩论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练习3》教学设计6

  一、教学第四题

  1、复习

  背诵学过的成语。

  2、指导

  (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2)朗读练习。

  (3)学生分组讨论成语的意思。

  (4)集体讨论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自由地读,边读边思考如何记忆。

  (2)同座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

  (3)集体背诵。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练习要求。

  (2)学生说说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2、指导。

  (1)让学生自读5条歇后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要求读准读通。

  (2)指名是试读,正音。

  (3)教师告诉学生这是歇后语,教师范读,学生观察。

  (4)讨论,总结:歇后语分两部分,前部分像谜面,后部分像谜底。

  (5)小组交流歇后语的意思

  (6)讨论结果,教师适当指导。

  “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地做了,没有一点收获。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比喻心神不定。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形容非常清楚、明白。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比喻什么都不懂。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按好心”讲心怀恶意,但假装关心。

  (7)集体齐读。

  3、练习。

  (1)给学生充分时间自由练读。

  (2)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桌互背。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学会赞美

  教学目的:

  让学生学会真诚地用恰到好处的语句赞美别人,从而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创设情境所需要的道具:围裙、盘子、菜肴、作文本、录像等。

  2、课前指导学生完成《赞美的力量》这一课题研究,做好语言及思想的积蓄。

  教学过程:

  一、师作示范,引入赞美

  师:同学们今天真精神,一双双眼睛专注地看着老师,眼神里写满了对老师的尊敬与对知识的渴求;一个个小胸挺得直直的,像春日里一株株迎风而长的小树苗。从你们的神情中老师看得出来,你们是积极向上的,你们的集体是优秀的。作为你们的老师,共同成长的朋友,我为你们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师:我看到同学们的眼神更亮,小胸更直,更透出一股自信来。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老师对我们的行为习惯进行了赞美。

  二、交流格言,感知赞美

  师:(板书:赞美)说得真好。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来,一个关于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故事。1921年卡耐基付出一百万美元的超高年薪聘请了一位执行长,人们感到非常困惑。当记者采访时,卡耐基意味深长地说:“因为他最会赞美别人,这是他最值钱的本事。”确实,赞美就如同是拂面而来的春风,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碰撞,是需要精心呵护的鲜花。德国诗人歌德就曾有这样一句名言:“最真诚的.慷慨就是赞美。”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一些关于赞美的格言。现在,大家就来交流一下,感受赞美的魅力。

  生拿出材料进行交流。

  三、情境互动,学习赞美

  1、师:赞美别人,仿佛用一支火把照亮别人的心田,也照亮了自己的心田。那么,如何对别人进行真诚的、恰如其分地赞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赞美。(在“赞美”前板书“学会”两字)

  2、创设情境

  师:老师先想和大家一起表演个节目。(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道具:围裙、盘子、可口的菜)谁愿意做我的儿子或女儿?

  师:现在,表演开始。如果你回到家,看到劳累的妈妈已经烧好了几盘可口的菜,你会怎么对妈妈说?(教师表演将烧好的菜端上桌,并不停地用袖子拭汗,用手捶背)

  先后请三位学生上台表演,演后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教师适时引导:赞美别人时要注意分寸,恰到好处,言语要真诚,不说奉承话。同时,也要伴有真诚的神态举止,这样别人才能接受。除此以外,也应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场合等正确使用赞美语。

  3、情境练习一

  师: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同学也是值得大家赞美的。课前,老师给每一小组发了我们班上同学的作文本。大家看看,有哪些地方值得赞美的?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赞美他们。(学生讨论、交流)

  师:老师现在是一名记者,我想采访一下被赞美的同学。听了同学对你的赞美,有什么感受吗?

  4、情境练习二

  放本班同学大扫除的录像,看完后选镜头中的一位同学来赞一赞,看看谁最会赞美别人。

  四、联系生活,运用赞美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值得我们去赞美。比如,园丁、警察;再比如,陌生人给小孩让座、同学捡起地上的垃圾等等。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象刚才老师表演妈妈一样,把当时的情景再现,在情景中去赞美别人。

  生讨论练习后,每一个小组进行交流。

  五、全课总结,升华赞美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差不多每一位同学都学着去赞美了别人。现在,我们就来反思一下,在赞美别人的时候,你的心里感觉怎样?(生自由说后师总结)是啊,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纯真的心,能为别人缤纷赞美的情是真诚的情。这样的人,必定拥有快乐的心灵,高尚的人格。请大家记住:授人以玫瑰,手有余香。

《练习3》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2、5、3、的倍数的练习(P21题6~11)

  教学目标:

  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所给的数是否是2、5、3的倍数,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2、5、3的倍数的求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导语: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2、5、3的倍数和特征。

  1.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什么叫偶数?什么叫奇数?

  2.在下列各数中,哪些数有因数3?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3.提问:在3的倍数中,哪些数是9的倍数?它们是根据什么特征来划分的?

  二、概念辨析

  1.凡是偶数都是2的倍数

  2.没有因数二的自然数一定是奇数

  3.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欧式

  4.个位是0的自然数一定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5.个位是3、6、9的数一定含有因数3

  6.30、6各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所以这个数是3的倍数。

  三、指导练习

  原有22人,再来几人才能正好安3人一组分完。

  1.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讲评时要他们说出根据来。

  2.第10题:根据题目要求,选择符合条件的数据填在书上。

  全班汇报,并说一说自己的理由。同时请找3的倍数较快的学生介绍方法。

  (1)当填奇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个位数字是3或者5就可以了)

  (2)当填偶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个位数字是0或者4就可以了)

  (3)当填2的倍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2的倍数特征,个位数字是偶数就可以了)

  (4)当填5的倍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考虑5的倍数,个位数字是0或者5就可以了)

  (5)当填3的倍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3的倍数特征)

  (6)当填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先考虑3的倍数特征,哪3个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只有4、3和5,再考虑2的特征,个位是偶数)

  6.第11题:判断奇数还是偶数,是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偶数和奇数的性质。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数来理解。只要看个位上的数字就可以了。

  四、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的练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练习3》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了四项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教学目标:

  1。掌握读书时作记号的方法,便于自己的学习

  2。积累词语和名人名言,体会名言的含义

  3。认识歇后语,训练口头表达的能力

  4。继续练习钢笔和毛笔字的书写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读书做记号。

  理解成语的意思。

  学会在生活中使用赞美语。

  教学准备:

  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读书时作记号的方法,便于自己的学习

  2。积累名人名言,体会名言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 处处留心

  1。 读题目要求

  2。 自己看表格中的内容,明确对应的记号

  3。 你怎样将这些记号记下来,(学生讲自己的方法)

  预习15课,尝试用记号做批注

  学生读名人名言,指生读,记下来

  思考:两则名人名言是什么意思?作者运用打比方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记成语,理解意思

  2。认识歇后语,训练口头表达的能力

  3。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2)学生分组讨论成语的意思。

  (3)交流。

  (4)同座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

  2。(1)让学生自读5条歇后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要求读准读通。

  (2)指名是试读,正音。

  (3) 小组交流歇后语的意思

  (4) 讨论,总结:歇后语分两部分,前部分像谜面,后部分像谜底。

  “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地做了,没有一点收获。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比喻心神不定。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形容非常清楚、明白。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比喻什么都不懂。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按好心”讲心怀恶意,但假装关心。

  (5)集体齐读。

  3。练习。

  (1)给学生充分时间自由练读。

  (2)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桌互背。

  二、写好钢笔字

  出示“官”“窜”“霞”

  生说说发现(上面的“帽子”会变化,有时大,有时小)

  指导书写,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会真诚地用恰到好处的语句赞美别人,从而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师故事引入赞美

  一个关于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故事:1921年卡耐基付出一百万美元的超高年薪聘请了一位执行长,人们感到非常困惑。当记者采访时,卡耐基意味深长地说:“因为他最会赞美别人,这是他最值钱的本事。”确实,赞美就如同是拂面而来的春风,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碰撞,是需要精心呵护的鲜花。德国诗人歌德就曾有这样一句名言:“最真诚的慷慨就是赞美。”

  二、材料交流

  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一些关于赞美的格言。现在,大家就来交流一下,感受赞美的魅力。

  生拿出材料进行交流。

  三、情境互动,学习赞美

  1。 师:赞美别人,仿佛用一支火把照亮别人的心田,也照亮了自己的心田。那么,如何对别人进行真诚的、恰如其分地赞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赞美。(在“赞美”前板书“学会”两字)

  2。创设情境

  如果你回到家,看到劳累的妈妈已经烧好了几盘可口的菜,你会怎么对妈妈说?(教师表演将烧好的菜端上桌,并不停地用袖子拭汗,用手捶背)

  先后请三位学生上台表演,演后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教师适时引导:赞美别人时要注意分寸,恰到好处,言语要真诚,不说奉承话。同时,也要伴有真诚的神态举止,这样别人才能接受。除此以外,也应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场合等正确使用赞美语。

  3。情境练习一

  师: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同学也是值得大家赞美的。课前,老师给每一小组发了我们班上同学的作文本。大家看看,有哪些地方值得赞美的?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赞美他们。(学生讨论、交流)

  师:老师现在是一名记者,我想采访一下被赞美的.同学。听了同学对你的赞美,有什么感受吗?

  四、联系生活,运用赞美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值得我们去赞美。比如,园丁、警察;再比如,陌生人给小孩让座、同学捡起地上的垃圾等等。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当时的情景再现,在情景中去赞美别人。

  生讨论练习后,每一个小组进行交流。

  五、全课总结,升华赞美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差不多每一位同学都学着去赞美了别人。现在,我们就来反思一下,在赞美别人的时候,你的心里感觉怎样?(生自由说后师总结)是啊,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纯真的心,能为别人缤纷赞美的情是真诚的情。

  教后小记:

《练习3》教学设计9

  一、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了四个项目,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写好铅笔字和口语交际训练。教学的重点是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

  教学要求:

  1、学用字词句,通过词语和看图,认识生活中几种常见的汽车类型,建立起文字符号与图画、词语概念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了解这几种常见车型的功能与作用,进而把句子补充完整并说出来。

  2、读读背背。

  3、写铅笔字。

  4、口语交际,让学生学会给别人指路,并借以丰富交际经验,提高交际能力。

  二、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学用字词句

  一、教学前一部分

  1、借助拼音读懂前一部分要求。

  (1)读词语

  (2)看图并用线条把图与词语连接起来。

  2、指导

  (1)看图说说自己认识哪些车,叫什么名字。

  (2)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让学生自己拼读。

  (3)指名读词语。

  (4)齐读。

  3、练习连线

  (1)师述:请小朋友们用线条把词语和相应的车子连起来。

  (2)练习连线。

  4、反馈矫正学生连线情况。

  二、教学后一部分

  1、借助拼音读懂后一部分要求。

  2、指导。

  (1)出示不完整的句子。

  (2)让学生读、思、议。。

  (3)指名说。

  3、练习

  (1)再出示不完整的句子。

  (2)让学生看前面的图来说。

  4、延伸

  (1)有谁还知道这些车以外的车吗?

  (2)可以带学生到马路边看看来来往往的汽车,谈谈它们是干什么用的?

  第二课时

  教学读读背背

  一、教学熟记成语

  1、揭示教学内容。

  2、复习学生学过的成语。

  3、学习本课四个成语。

  (1)出示四个成语。这些成语你会读吗?(指名读)你怎么会的?

  (2)请小老师带大家读。

  (3)老师讲故事。

  (4)指导前两个成语。

  (5)小结:“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不容易,仍然做,这就叫“百折不回”“勇往直前”。

  (6)读四则成语。

  自由读 指名读 由读的好的同学带领班上同学读。

  练习背诵

  自由读背 指名读背 男女生对抗赛背 师生对抗赛背

  (8)老师故意读错,强调指出:成语形式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变动。

  (9)揭示四个成语的寓意,齐读。

  二、教学三字韵语

  1、出示三字韵语,讲解题目要求:(1)朗读(2)背诵

  2、指导朗读、理解。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渎韵语。

  (2)指名试读。

  (3)教师正音、范读。

  (4)结合插图讲述韵语的`意思。

  3、练习朗读背诵

  (1)指名朗读,集体练读。

  (2)自由练习朗读、背诵。

  (3)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4、反馈学习情况。

  第三课时

  教学写好铅笔字

  一、讲清题目要求,本题要进行描红、仿影和临写训练。

  二、帮助学生回忆描红、临写的要求。

  1、描红:每个笔画要一笔写成,不能有复笔。要按照字的笔顺一笔一画地写。

  2、临写: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

  一看:认真看字。

  二想:对整个字的结构、笔顺及怎样起笔、行笔、收笔、用笔的轻重、提按、快慢、变化等。

  三写:书写时要心静、手稳、腕活。

  三、指导练习书写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伯”“听”“池”3个字。

  2、引导学生读字,了解左右结构和左窄右宽。

  3、指导书写“伯”。

  4、学生练习写字。

  5、反馈学生写字情况。

  第四课时

  教学口语交际

  一、揭示口语交际的话题并指路、板书。

  二、指导朗读理解。

  1、指导看图说话。

  出示图画,让学生观察,说说:一位小学生在放学的路上碰到了谁?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解放军叔叔?他在干什么?那个小学生在干什么?

  当有人向你问路时,/article/你应该怎样告诉他?

  2、指导朗读对话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读对话中的句子。

  (2)指名分角色朗读。

  三、表演

  1、学生练习,揣摩各自的动作、表情、语言等,教师巡视、指导。

  2、同桌分角色练习。

  3、请同学上台分角色表演。

  (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表演。0

  四、学生自编内容表演

  1、分组表演。

  2、指名一组上台表演。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苏教版一年级下策练习3教学设计教案,练习3,希望对你有帮助!

《练习3》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了解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进行字词句练习。

  2、练习用钢笔写好上下结构的几个字。

  3、读读背背成语和儿童诗。

  4、口语交际——学会求救。

  5、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点”。

  【教学重点】:

  学用字词句、积累语言、口语交际、写字。

  【教学难点】:

  1、能用几句话写出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2、遇到危险时有效自救或求救。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第一部分。

  (1)师:学了《蒲公英》一课,我们知道了蒲公英妈妈靠风把自己的种子宝宝传播出去。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植物用有趣的方式传播着种子。瞧——(出示图片:椰树,学生叫出名字)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方式就很特别,自己读读吧!

  (2)学生自由读短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3)指名读短文,然后集体交流: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方式是什么。

  (4)区分“漂流”与“漂浮”的意思差别。

  a 学生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边读边理解、体会。

  b 指名说。(教师点拨:可从“流”和“浮”的字义上辨析;联系上下文理解:想想椰果原来在什么地方,后来呢?)

  (5)学生小组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新安家”的意思。

  (6)齐读短文,边读边想象椰树种子旅行的情景。

  2、第二部分。

  (1)出示插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植物?(蒲公英、苍耳、豌豆、葡萄)

  (2)学生自由说它们靠什么来传播种子。(知道哪个就说哪个。)

  (3)自主连线,集体交流答案。

  (4)拓展:学生交流自己还知道的其它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3、第三部分。

  (1)学生默读题目,弄清要求。

  (2)练习口头表述。(先在小组内说,再指名说。)

  (3)集体评议:听了同学说的,能否弄清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他说得通顺吗?听起来有意思吗?

  (4)根据大家的'交流、评议,学生练习用几句话介绍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教师巡视指导)

  (5)反馈写的情况。(指名读自己写的)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认读“素、晃、荒”。

  2、指明说三个字结构上的相似点。(上下结构)

  3、观察字形,想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好?(字要站稳,上下中心要相对。)

  4、提示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学生描写三个字。

  5、教师范写“素”和“荒”。

  6、学生再次写字,体会字形要点。

  7、说说类似字形的其它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一)成语

  1、成语竞说:学生说自己积累的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比比谁一口气说得最多。)

  2、师:今天我们还要积累几个关于动物的成语。

  3、学生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要求:读准字音。

  *雏()贯()倾巢()豕()窟()

  4、指名当小老师,带读成语。

  5、小组合作学习:说说自己对词语的理解,互相补充。

  6、集体交流,大致理解成语含义。(师小结:许多成语的创造灵感来源于动物,现在更多地用它的比喻意。)

  7、多种方式反复诵读成语歌,熟读成诵。

  8、背诵成语歌。(自由选择形式,展示背诵)

  (二)儿歌

  1、出示插图,学生看图说小男孩在干什么?(早晨放鸭子)

  2、板书“晨牧”,学生读题。师:这首小儿歌就是描述了农村孩子清早放鸭子的情形。

  3、学生自由读儿歌。(给学生8分钟,看谁能读得最棒。)

  4、指名读儿歌,其他学生想象,看看谁的读能让大家感受到画面。(师生比赛读。)

  5、自由练习背诵儿歌。

  6、指名或指小组展示背诵。

  三、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师:板书“点”,它是汉字笔画中最小、最不起眼的笔画,但可别小看它哟,它是非常重要而且变化最多的一个笔画,传说东晋王献之小时侯练书法很勤奋,练完了三缸水。有一次,他写一个字忘记写点了,父亲王羲之见了就顺手在上面补了一个点。后来王献之的母亲见了这个字后说:“吾儿写完三缸水,只有一点像羲之。”

  2、指导学生观察“方”字中的点——露锋点

  (1)向右下直下起笔;(2)逐渐按笔;(3)提笔,笔锋至中心处;(4)自右向左圆转收笔。

  3、教师执毛笔范写点(这叫露锋点)

  4、学生临帖描红(提示正确的执笔姿势)

  5、指导观察“小”中的第一点——藏锋点:将点起笔处的笔锋藏起来,不是直下起笔,而是逆锋向左上起笔,然后提笔圆转,再向右下逐渐按笔,其它步骤与露锋点相同。

  6、学生临贴描红。

  7、学生自由练习写两种点,互相交流书写心得,教师巡视指导。(程度高的学生还可以练习写含有点画的字。)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学生搜集一些自救或求救的音像资料和文字资料,课前可适当交流。

  一、谈话揭示话题。

  1、师:当发生失火、落水、中毒等意外事件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相机小结:学会求救)

  3、学生读提示,弄清交流内容。

  二、指导交际

  1、出示挂图,问:发生什么事了?(着火了,小姑娘在拨打119报火警。)

  2、学生情境表演发生火灾时该怎么办。

  (1)拨打火警求救(说清发生火灾的具体地点,火势情况,要沉着,语言要简洁、清楚。)

  (2)采取自救措施(匍匐前进,用毛巾或衣物(最好弄湿)捂住鼻子,防止烟雾吸进鼻子。从安全通道逃离。)

  3、学生分组,练习表演其它意外事件的求救。(自选情景)

  4、集体展示、评议。(教师、学生相机小结各种求救注意事项。)

  (1)落水

  (2)中毒

  (3)被盗

  (4)急病

《练习3》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通过大量的阅读材料使学生全面、深刻的认识老舍,加深对老舍的了解;并且对老舍的各种作品深入学习。

  2、在深入了解老舍的基础上进行口语交际:我心目中的老舍;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

  3、打开学生思路,对老舍的各种作品深刻领会,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际能力、想象能力、写作能力。

  教学具准备:

  老舍资料、口语交际、写作方面的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伟大的作家

  1、师:谁能介绍一些你所知道的老舍相关知识?

  生开始介绍,交流。

  师:课本中也给我们介绍了一些,看看那个是你熟悉的,有哪个你又不知道?

  生:交流感悟。

  设计意图:交流老舍材料,加深对伟大平民作家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积累过程,为学生的写作、语文知识的积累准备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真诚的朋友;慈爱、开明、幽默的父亲

  师:你知道一些作家是如何评价老舍的吗?你知道老舍的子女们是如何评价自己的父亲的吗?

  生交流自己的积累,在交流时,畅谈自己的感受。

  师生打开课本,教师引导学生读。

  设计意图:在读中感悟老舍的伟大人格,朴实的真情。反复这样,激发对人生的热爱之情。

  三、作业读相关链接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说老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你的眼里,伟大作家老舍是什么样的?用你认为最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

  板书课题:说老舍

  设计意图:在谈话中导入,激发学生的话题,不仅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还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可谓教育和锻炼并进。

  2、讨论交流。

  师生共交流本次活动带来的思考。

  自己确立提出交流的主题

  3、总结方法。

  学生到老舍的相关事例,积极上进。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总结出好的、合适的方法解决本次交流的问题,达到本次交流的`教学目的及重点。)

  二、总结。

  第三、四课时 我的小笔头

  读老舍作品的感受

  一、听我说内容。

  读了老舍的许多作品,我们觉得他好像就在我们的生活周围,读中我们有许许多多的感动,有许许多多的话语需要倾诉。请以《XX》读后感为题,完成一篇习作。

  师:同学们,读了老舍的文章你会有很大的感受,我们要把这种感受抒发出来;你先读读《骆驼祥子》读后感,看看他人是如何写读后感的。

  (设计意图:先出示写作要求,让学生对本次习作目的有一个全面了解,为打草稿做到心中有数。)

  三、帮你快构思。

  1、弄清题意。

  2、选择文章。

  1)了解文章主题。

  2)确定感受。

  3、确立抒发点。

  要将选好的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材料,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文章的主题。

  四、学生选材,互说。

  五、打稿。

  第二课时

  一、朗读习作,评议修改。

  学生完成习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

  二、文后指导。

  1、结合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以表扬为主,哪怕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好词语用得好,都要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2、范读两篇作文:

  一篇佳作,出示佳作欣赏,学习写法。

  一篇带有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三、修改作文。

  四、誊写作文

【《练习3》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练习2》教学设计06-23

《练习7》教学设计05-10

《练习2》教学设计05-23

练习四教学设计04-30

《练习7》教学设计03-21

《练习七》教学设计06-21

《练习2》教学设计05-23

《 练习1》教学设计09-26

《练习2》教学设计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