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17 10:58:5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精选《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3篇

  《永生的眼睛》本文通过写琳达一家人无私捐赠眼睛角膜的故事,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使我们感受到了人生的价值不是索取,而是奉献。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精选《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3篇

  精选《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篇1

  【学情分析】:

  经过三年多的积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强了,他们能自觉做记摘录笔记、独立识字、学词学句。在阅读中能通过做批注、自读自悟等学习方式,使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更趋于个性化,从而能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学习目标】:

  1、认会写会10个生字,理解积累振聋发聩、栩栩如生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如果我们死后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也是有意义的。这句话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调查搜集有关捐献角膜的资料,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调查,搜集信息

  1、调查采访:你周围的人对捐献角膜等器官有什么看法?

  2、通过读书、上网等途径了解有关捐献角膜的知识、史料。

  二、揭题导入,初读课文

  1、板题,读题。

  2、学生自由读文后,开火车读,力求把字音读准。

  3、同桌互读互查,交流对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的理解(教师巡视,收集学生不懂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读后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

  生:琳达的母亲、父亲和女儿在他们死后都把眼睛无偿捐给了他人,琳达得到受助者深深的敬意与谢意。

  2、再读课文,独立完成下列表格,理解文章脉络。

  1965年炎热的夏日 母亲因病去世 父亲给我上了一课

  1980年的一天

  1986年的这一天的两周

  又三周后

  同桌交流后指名交流评议。

  四、细读课文,读中悟情

  1、谁的眼睛是永生的?你从永生的眼睛中读懂了什么?

  2、学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句段后,细细品读,将自己的体会记在书上。

  同桌互相交流讨论后指名说。

  生1:我认为是父亲的眼睛永生了,从他说的话中,我懂得了帮助别人是最有意义的。

  师:说得真好。请同学们一起来读父亲的话(4、5、6、7自然段),结合你们课前的调查,再谈谈自己的体会。(生读后,同桌交流调查体会后指名说)

  生:现在有许多人都不愿意捐献自己的器官,可琳达的父亲能这样想,确实令人敬佩。

  生:我在调查时很多人不接受我的采访,他们认为这是不可思议的事,现在读了父亲的话,我感受和体会到他们给予别人的是一份多么无私崇高的爱啊!

  师:大家的发言令老师感动,你们经过自己亲身体验真正理解了琳达一家人的心愿。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父亲的心愿呢?

  生:我的眼睛能给失明的人带来光明,那将是多么快乐的事。

  生:我认为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就是能够帮助他人。

  生:别人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

  师:同学们都能用精练的语言概括这很好。让我们有感情地读读父亲的话吧!(学生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生2:我认为温迪的眼睛是永生的眼睛。小温迪虽然去世了,但她的眼睛使两位盲人重见天日,这两位盲人因为有了温迪的眼睛,他们的生命从此有了光彩,生活充满了阳光。

  师:说得不错。让我们一起读读写温迪的段落(9―15),再体会体会。(学生个人读后指名读)

  师:再读读温迪和妈妈的对话,想想如果你是小温迪你会怎么做?(同桌讨论交流后指名说)

  生:如果是我,我想我会很害怕的,根本不会想到要把自己的器官献给别人。

  生:我想我会很不理解外公的做法,不过学了这篇课文后我会象温迪一样乐意把眼睛送给失明的人。

  师:乐于助人的父亲和可爱的'温迪他们关爱别人的心让人尊敬。

  生3:读了这篇课文,我最敬佩的是琳达,她能将自己父亲和女儿的眼睛无偿捐献,这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啊!

  3、再读你感受深的句段,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用适当的语气读。

  五、拓展延伸,整合信息

  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将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整理成书面形式,在班内评比展览。(提示:可以是调查报告、倡议书等)

  【教学反思】:

  教学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让学生在课前展开调查访问、搜集资料,了解到捐献器官在中国面临着重重困难,身边的许多人不愿意捐献器官导致器官供体严重缺乏,患者的迫切需求与器官来源十分紧张形成重大的矛盾。有了这样的感受,再来学习课文,学生自然会对琳达一家人产生无限敬佩之情。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前提下,指导学生自读自悟,训练学生把握关键,突出重点,整合、梳理自己获取的有用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教学结束后,以教材为依托,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确立探究的主题,从解读文本成为读者到感悟课文成为学者,最后提升认识成为作者的过程中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地感受语文的魅力。从而训练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样,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能力会不断得到提高。

  精选《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2、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产生敬佩之情,从而改变对器官捐献传统的看法。

  3、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2、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教学用具】

  课件、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齐读课题《永生的眼睛》。

  上节课我们出读了课文。

  提问:回忆一下文章内容(本文主要写了琳达的母亲、父亲、女儿都捐献了角膜生)师板书。

  学生回答主要内容。

  回忆上文引入下文。

  二、张凡、刘家新等几位同学在预习时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要捐献角膜呢?老师现在就解答这个问题:

  资料出示:

  据调查,全国约有400万人因角膜疾病导致失明,其中大多数病人可以通过角膜移植重见光明。可是由于我国角膜捐献太少了,这些盲人只好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角膜、器官捐献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就这个问题同学们在周围人群进行了调查。

  老师把同学们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请看:(课件)出示条形图。

  提问:从图表中你发现了什么?(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共调查212人,愿意捐献的75人,不愿捐献的137人不愿捐献的人数比愿意的多。

  现状出示,更加直观。

  过渡:现在我们就去深入地学习课文。

  学生说图表。

  学生知道相应的资料,激发情感。

  三、学习课文

  过渡:琳达的母亲在一次意外中去世了,医生要取走母亲的角膜。

  自学(1~3)自然段:

  面对角膜捐献:

  1、思考:

  琳达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要点:

  ⑴琳达开始:(“我惊呆了──完整的离去)(爱妈妈、强烈的痛苦和难以接受 不明白为什么捐)

  琳达后来愿意娟、理解了捐献的意义。

  指名回答。

  ⑵指导朗读。(强烈的痛苦和难以接受)

  ⑶学生说到为什么的句子:

  师投影出示: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指导有第二句理解第一句)

  学生自学,找到内容,进行理解。

  (答案要点:身体比任何金钱、地位等都更重要,因为一旦给予了他人,自己将不再有了;对人来说死亡就是走向终结,然而生命却能够在别人身上得到延续,使他们能够重获新生,更多地为社会作出贡献。)

  2、指导朗读:

  把你的理解通过读表达出来。(多么无私的奉献精神)

  3、理解课文,感情朗读:

  以父亲的话为中心,上下结构全文的理解体系,从全文的前后照应中理解人物崇高的精神,在反复的诵读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读、感悟能力。

  4、小结。

  四、学习(4~6)自然段

  过渡:当时父亲为我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课,多年后,父亲又以他的言行影响了我的女儿──温迪。

  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4~6)自然段:重点学习内容。(学习内容)

  1、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

  2、想想看,另一对父母如果看到他们的女儿也像温迪一样,将会多么高兴。

  3、当你们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你们将会多么自豪!”

  【填写要点】

  盲童重见光明的快乐,盲人家庭的快乐,捐献者家人的自豪。

  盲童恢复视力后,将会更加珍惜生活,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角膜:盲童 盲童父母 捐献家人

  ()()()晓得角膜()。(汇报时说出填写依据)

  1、学生汇报,指导朗读。

  2、指导朗读:(说依据就朗读)

  (那个盲童将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带给人多少美好的憧憬啊。)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越来越多的人的到了欢乐,那我们怎么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加入读)

  3、分角色练习朗读第6自然段:

  (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评读)(自豪,激动、敬佩、骄傲)

  4、结束语:

  是啊,父亲捐献角膜不但让失明的孩子的重见了光明,同时在温迪心中播下了美好的种子。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永生的眼睛

  母亲

  父亲 角膜

  女儿

  精选《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4、按课文前的“连接语”中的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5、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及相关事例。

  6、小调查:问问你身边的人们,他们对器官捐献的事情了解多少?他们愿意捐献自己的器官吗,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阅读资料,交流感受

  1、教师导入:《触摸春天》中盲女孩安静是那样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可是她只能用手去触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给多好呀!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下面的资料:

  2、看了这两段资料,心中有什么话要说?

  引导学生谈一谈对器官移植的看法:假如自己的父母要求在死后捐献器官或遗体,你会同意吗?你是否愿意在死后捐献自己的器官或遗体?

  二、默读精思,探究文本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永生的眼睛,相信同学们学习之后一定会对器官移植产生新的看法。

  2、默读这篇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说说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他们是怎样做的。

  3、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2)检查朗读情况,说说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他们是怎样做的。

  三、、大胆评议,深化感受

  1、师:读了课文后,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请与组内同学交流一下,并从文中找出你喜欢的依据。

  2、(当学生说喜欢琳达父亲时)请学生找出父亲教育“我”的两段话。

  a、投影出示句一,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悟:你可以给予他人哪些东西?为什么说给予别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最珍贵的?

  b、投影出示句二,引导学生讨论:第二处语言与第一处语言有什么关系?

  c、把父亲的这两段耐人寻味的话连起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悟。

  师:看来,这位父亲不仅以自己的言行影响了琳达和温迪,也教育了我们大家。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灵魂必定得到永生。除了父亲,还有喜欢的人吗?

  3、(琳达母亲)是啊,文章虽然对母亲的描述是轻描淡写的,但我们却能感到她那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

  4、(琳达)琳达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人物,她不仅爱父母,爱孩子,也爱别人。她同样是个非常有爱心的人。

  5、(温迪)课文对她的毛写着墨不多,从哪儿看出她很懂事?

  6、出示8、9小节,学习体会含有“骄傲”一词的句子。

  a、引导学生说一说谁为谁感到骄傲,为什么感到骄傲,从中体会到什么?

  b、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6、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但故事本身并没有结束。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故事原文的结尾,读后交流自己的感受。(出示投影)

  7、课文学到这也结束了,现在你明白了课文为什么叫“永生的眼睛”了吗?

  四、交流体会,延伸课外

  学完课文,你对器官捐献有什么新的体会?你打算做些什么?

  鼓励学生课后通过办板报、广播、写倡议书等方式向家长及社会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课后体会: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用了大量篇幅来描写人物的语言,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体会,特别是父亲的两段话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应引导学生反复研读有关语句和段落,透过字面体会人物的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如在体会父亲教育“我”的第一段话时,可引导学生想一想:你可以给予他人哪些东西?为什么说给予别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最珍贵的?让学生结合课前查阅的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在理解有关父亲的第二处语言时,可引导学生思考:第二处语言与第一处语言有什么关系?最后把父亲的这两段耐人寻味的话连贯起来体会父亲崇高的思想境界。教学时还应引导学生按照提示语的要求,找出含有“骄傲”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再联系上下文进行体会,从而深刻感悟“我”和女儿温迪的思想感情。

  课前,我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或调查周围人们对捐献器官的认识、态度,了解为什么会有人反对或不愿意捐献器官,为学习本课做好准备。作为一篇略读课文,内容不难理解,课堂上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要让学生先读提示语,把握阅读要求;然后初读课文,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内容;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细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和段落,并在旁边做上简单的批注。之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教学时,我自己努力注意朗读的指导,以求使学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意深厚,但我感觉没有充分注意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人物的心情,读出人物的感情。指导朗读的方式也比较单一,没有小组合作的方式等读好人物的对话。当然,我觉得在学生自读自悟、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能让学生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并谈谈自己从这些人物的言行中受到了什么启发,有什么感想,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进一步加深体会。课后可让学生进一步搜集、整理资料,通过写倡议书或办板报的形式向人们宣传捐献器官的意义。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08-12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09-02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08-28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02-14

《永生的眼睛》的教学设计07-18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09-02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08-11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02-24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优秀05-31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优秀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