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船》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20 14:29:3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租船》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租船》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租船》教学反思

《租船》教学反思1

  今天讲了一节《租船问题》这节关于解决最优方案的课,本节课是新授课比以往的应用题要难的多,我提前备了一下课,设想了孩子们的几种情况,但是讲解时还是出现了没有想到的结果。

  1、备课还是不是很充分,应变不是很机智。

  2、我本身有点思维定势,就想按着我的思维走,以至于错过了们孩子的思维火花。应该顺着他们走。

  3、这样大的问题不要放手给孩子,应循序渐进一步一步设置问题,明白每个环节,清晰剖析原因,引导孩子们突破重难点和疑点。

  上完课之后我的感觉好像经过了一次精神洗礼。记得之前自己讲失败了肯定会自责,纠结自己。但是现在的感想就是自己学会了东西,是豁然开朗后的喜悦。原来我变成熟了。

《租船》教学反思2

  《租船》一课是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除法》中的有余数除法的一节应用课。在这一节课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进而解决问题,有两个地方的处理,令自己很满意。

  1.充分理解“限乘4人”的意思

  为了让学生读懂情境图中蕴含的信息,当出示情境图后,我并不急于提问,而是让同桌互相说说:从图中你获得什么信息,哪个信息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由于放慢了脚步,由于有了同伴的互助,孩子们对于图中给出的信息“限乘4人”,就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除了知道是每条船限乘4人之外,在互相补充之下,不仅明白不能超过4人,还知道最多可乘4人,但也可以是乘坐1人、2人或3人。为了更为形象的表示,我还在黑板上画出了图示来。这样,限乘4人的蕴含的丰富内涵孩子们就体会得非常的深刻了。

  2.充分理解“至少”的意思

  在解决“22人至少要租几条船?”的问题时,为了让孩子们深刻理解“至少”的意思,我并不是自己给予解释,或是直接请孩子说说自己的理解。而是先请孩子们用画图或列表的方式来表示22人要租几条船。由于有了前面“限乘4人”的理解,知道每条船可以乘坐1人、2人、3人或4人的铺垫,就有孩子画出简笔画图每船坐2人,需要11条船。于是,我把这种方法展示出来,不着急肯定对错,而是让孩子们自己评判。这时,就有孩子发现,这样租也可以,可是太浪费钱了。接着我追问:怎么租才不会浪费钱?这样孩子们通过自己探索发现每条船坐1人,需要22条船,每条船坐2人,需要11条船……虽然可以这样租船,但是就太浪费钱了,没人会这样租船。每条船都坐4人,租的船少,租金也少。在与孩子们达成共识后,提出“至少需要几条船?”。这时孩子们对于“至少”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通过画图,知道除了坐满5条船后,还剩2人,这2人也要坐1条船,因此至少需要6条船。

  由于孩子们充分理解了重点词句的意思,因此解决问题来就更得心应手了,不仅能用画图、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知道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还能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及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租船》教学反思3

  这节课是对第一单元的解决问题而设计的一节复习课。旨在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怎样寻找租金最少的租船方案,能说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策略,感受优化思想。

  本节课亮点:

  1、加强对学生的防疫知识宣传教育。课堂上由假日出游引入租船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租船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比较接近,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虽然我们也面临着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但是我们面临的疫情依然比较严峻,所以我们尽量不要到外地旅游,做到戴口罩,勤洗手的健康好习惯。

  2、对学生的表扬更具有针对性。在直播一开始,对迅速进入直播间的同学进行表扬,赞扬他们守时的好习惯。在学生进行连麦时对学生的连麦分享进行针对性的点评,在学生发图片或者发文字时,及时用手机查看,进行点评。

  3、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间。课堂上我们采用了连麦,图片,语音等形式进行课堂上的互动,多种多样的形式丰富了课堂。

  本节课存在的不足:

  1、教师语言组织上不够清晰流畅。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的问题不够清晰明确,特别是在讲解列表法时,没有强调好列表法特点以及使用方法。应该首先说明列表法时我们三年级时所学习的一种解决方案问题的方法,如:“我们在使用时应该按照顺序进行寻找,先假设都使用大船应该有4条,这时敲好坐满,再进行调整,减少大船,增加小船这时再看所需费用的变化······”

  2、教师讲的多,学生思考少,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讲解列表法时,目的是想通过对比,让学生观察到当我们坐满或者空位较少时,所需要的费用才比较少,但是由于这时老师讲的过于啰嗦,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不够,所以就看到很少学生在进行互动,不过后来有学生进行了解释说,有的是因为网络有延迟现象,当学生发言之后,老师这里收到信息比较慢,再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需要精确地设计好教学时间,保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其实这个问题,也可以让学生思考之后济宁连麦讲解,因为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已经能够思考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虽然不是按照列表法的思路这说明教师在上课时缺少课堂生成的能力,不会灵活转化,也可以现讲方法二,先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到最省钱的方法,在根据列表法进行调整,得到空位越少,费用越少的规律。

  3、课堂设计上练习较少,不足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在巩固练习环节,还是这道问题,只不过改变了总人数。第一问“如果有40人呢?”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都能够说出结果。当学生面对第二问时“如果有41人呢?”学生发现41÷8=5(条)······1(人)这时学生有了不同的见解,有的直接说应该租5条大船,1条小船;有的学生对此提出异议:说这样空位比较多,浪费钱,应该租4条大船,2条小船;又有学生提出异议:这个方案也有空位,可以租3条大船,3条小船,这时仅有1个空位,当我看见学生有这样的发言之后,我认为学生已经开始了思考,而且是带着问题“怎样租金最少,没有空位”来思考。这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进步。

  但是比较可惜的是,由于前面我消耗了很多的时间,所以在此学生的思考时间不够,于是我留作一道思考题目,让学生课下思考,等到作业答疑时进行讲解。

  在解决租船问题时,我们需要第一步先判断哪一种船更加便宜,第二步假设所有的人走坐大船(大车),第三步:如果不够坐或者没坐满,我们需要济宁调整,尽量做到不空位。

  总之,这节课虽然是复习课,但是从之前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能够有思路,但是思路不是很清晰,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可能有的孩子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可能还有孩子还是不够清晰,在接下来的答疑和教学中,我一定要做到备课更加充分,灵活机智的应对孩子的思维,像这样有难度的问题不能单独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来思考,应该是由教师的引导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师还应该减少思维定势,这样不至于错过孩子们思维的火花。

《租船》教学反思4

  租船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租船问题”教学反思。目的是通过不同的租船方法,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在多种方案中通过比较、对比,得出最佳方案。

  本节总要采用的中课前研讨,课上交流的教学方式,课前提出预习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进行预习。

  出示预习提纲:

  认真阅读课本第10页,思考以下问题:

  1、观察主题图,收集数学信息和问题。题目中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通过这些数学信息要求什么数学问题?

  2、如何租船最省钱?你能想出几种方案?如何从这些方案中找到最佳方案?

  3、想一想:通过方案的设计和选择,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经过知识的探究,孩子已经对解决方法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区别就在于方法是孩子没有想到的,或是孩子没有找到这种问题解决的途径,教学反思《“租船问题”教学反思》。

  课上交流:

  每个孩子都非常高兴的把自己的方法和同学们分享。有的孩子全租小船,有的孩子全租大船,有的孩子大船小船合租,通过这些方法的比较,师适时的问: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七嘴八舍,我们共同选取有用的信息进行整理:

  步骤一:

  根据船的.租金及限承人数,先计算哪种船的租金更便宜。

  步骤二:

  再假设所有人都乘坐租金便宜的船。

  如果正好坐满,无空座,那么这种租法最省钱;

  如果没坐满,就再调整,调整时要做到尽量让船坐满。

  成功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只有做了充分的准备,才能有所收获,才能成功,这是一节成功的课,孩子们理解的不错,学的也高兴。

《租船》教学反思5

  昨天怀着忐忑的心情到班级上了一节《租船问题》。虽然,这节课我精心备了好几天。但是心里还是没底,毕竟我感觉这个知识点对于孩子而言有很大的难度,课堂效果如何来我也不知道。课上完了,让我心里有了点小小的happy,真是出乎意料。

  情景回放:

  我先出了几个填空题,复习了上节的内容。这个环节没问题很快就下来了,然后出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租船问题(例5)。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写出解决办法,然后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而后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汇报。我为之兴奋,也是我特别替他们高兴的地方出现了:在汇报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是值得肯定的。张晶茹同学说:用8条小船省钱。我让她说8条小船是怎么来的,张晶茹说:32÷4=8(条)然后我追问,你怎么想到列这个式子,她回答说是假如全租小船用总人数除以每条小船乘坐的人数就是船的条数。这是一个多好的想法啊。我接着追问:8条小船的租金是多少钱?刘奕说,用8×32=196元,紧接着,我抛给他们一个问题:还有没有更省钱的方法。这时,纪欣蕊同学站起来说:租5条大船和1条小船更省钱。因为假如都租大船,用32÷6=5(条)…2人。把剩下的2人租1条小船,也就是租5条大船1条小船。租金是5×30+24×1=174元,比较省钱。李林颖说,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更省钱。这里的理由是本节的难点,孩子们说了但不是很清楚,我给以适当的点拨:这样把剩下的2人和1条大船的人数和起来,租两条小船。就成了租4条大船和1条小船。这时所租的船没空位且租金是168元最少。这时董翔同学站起来给了心要的补充:先求大船和小船每个座位多少钱,比较一下,多租便宜的船。……多好的想法,课前的预设在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全部呈现出来。

  课后思考:

  1、给孩子一个臂膀,他可以撑起一片蓝天——相信孩子,给孩子展示的舞台

  “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学好”真是至理名言。做为老师的我们要相信孩子,课堂上力争放手,给孩子更大的舞台,留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去发散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老师真正走下讲台,做好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千万不要放不开,总认为孩子太小什么都做不好,一切事情都是老师在包办。这样会严重束缚孩子们的思维,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给孩子一个机会,他们会给我们一个惊喜。

  2、抓住课堂的精彩瞬间,放大生成

  精彩的课堂是思维火花四射的场所,我们不可能也做不到限制孩子的思维,约束孩子们的想法。我们只能够因势利导,把孩子们的思维引向我们需要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老师要耐心倾听,抓住孩子思维中最精彩的那一点,及时评价、并给予放大提升。这才体现出灵动的课堂,高效的课堂。

  本节存在问题:

  孩子交流的时间比较仓促,说的还是比较的少,如果再多一些时间会更好。另外,开始复习的内容也偏多,虽然很快下来,但还是占用了一定的时间。

《租船》教学反思6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连减的计算方法;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能力。通过问情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教学活动。一是情景再现《乘船》让学生在经历乘船的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有多少人不能上船?)在情景再现后,我让学生估计一下,两艘船能不能装下?并说说为什么?意在让学生把两艘能装多少人合起来。

  再与92人相比,从而推断出:装不下。紧接着问:那么有多少人不能上船呢?学生很快发现:92人中上和谐号44人,上希望号26人,剩下的就是不能上船的人数。写出算式:92-44-26= 在算出得数后,说说还可以怎样算?学生一时半会没反映了,教师也感到有些着急了,我沉思片刻后,让学生想想:你们先前是怎样估计两艘船装不下的呢?是怎么想的?学生豁然开朗。哦 先把两艘船上的人数合起来,看看一共有多少人?再用92减去两艘船的上一共的人数 就等于剩下的人数。紧接着问:哪艘船返回接剩下的人最合适?这就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则需要把剩下的人数和两艘船各装多少人比较。

  学生就缺乏了这点生活常识,不知道哪艘船回来最合适?也许是学生对最合适少了点理解,课堂变沉闷了,是没听懂老师的问话?还是生活经验少了点?没办法只有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告诉学生哪艘船装的学生最接近22,这时学生方才恍然大悟。在这一教学环境中,我力求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观察思维的良好习惯。二是在问题出现后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计算出结果 教师适时点拨,观察发现计算的捷径。活动三 的设计教者本身就是为了突破计算的教学难点,连续退位。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 ,采用游戏形式,先让学生估计绳子的长度 100CM,用剪刀分两次减下 ,并告诉学生每次减去了多少 再提出数学问题:学生按老师的动作很快描述:一根绳子长100厘米,减去32厘米,又减去25厘米 ,还剩多少厘米?列出算式:100-32-25,并计算出得数。活动四拓展延伸,通过帮助机灵狗完成弄脏的统计表,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两个数 求第三个数,可以连续减去这两个数,也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

《租船》教学反思7

  《租船》这一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让学生灵活运用余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课的开始,我先让学生说说对春天的理解和体会,并在其中插入了“惊蛰”这个节气,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而后通过创设同学们郊游需要租船的情境来引出课题,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时,先让学生说一说从情境图中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然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之前,先让学生理解“至少”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想的?最后在剩余 1 个人的情况下,不着急给出答案,而让学生充分的说出各自的结论,在意见出现分歧的时候,再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想一想,得出给剩余的 1 个人需要再增加一条船,进而引出在这种情况下余数要进一。 在解决最多可以划几时的问题时,也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理解剩余的 1 元钱不够坐 1 小时,故而余数要舍去的道理。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生理解比较到位。

  在练习过程中,我发现有部分孩子不会考虑实际因素,遇到这种问题有出现把所有的余数都舍去,不懂得根据实际问题去进行分析,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较弱。另外一种情况是在格式上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如果需要进一的在算式的结果上就直接进一了,还有忘记写单位名称以及写错的,或者是写一个单位名称丢一个的……我觉得可能在例题的时候,我没有对书写格式多加强调,并且没有回到具体的情境中让孩子进行充分理解。关于答语是本学期要训练学生写的,在这点,有的孩子养成习惯比较困难,会忘记写,需要老师及时的提醒。

《租船》教学反思8

  这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从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探索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因此,在教学《租船》这一课时,我没有把余数除法作为新知识进行单纯讲授,而是由浅入深地组织学生探索和讨论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以解决。如:我先出示情境图,先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充分关注“每只船限坐4人”“每只船每时3元”两条信息。然后提出“如果你遇到这样的问题,你打算怎样解决?”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试着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并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当大家统一认识到至少要租6只船后,提出“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组织学生用小棒摆出分配方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只要合理就可以。最后组织学生讨论“试一试”中的问题。并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通过这样三个学习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是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是我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租船》这一课是在学生能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本节课充分地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租船”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在教这一课时,我是通过创设同学们租船的情境,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以后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时,我先演示课件图,让学生说一说从情境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然后提出课本中的问题。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结合实际想一想,怎样回答问题。学生都知道要利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计算,可是在最后的“答”这一环节就出现了问题,部分学生都想21÷4=5(条)……1(人),所以“至少要租5条船。”他们没有想到多出来的1人。还有学生对于安排的合理性掌握也不算好,他们不知道怎样的安排才是合理的。在理解 “最多”、“至少 ” 的意思时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会写答。所以在上课 时 应尽量多给学生一些主动探索的空间,多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游戏和活动,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可能会发挥得更好一些,体会得更深一些。本节课的不足是:学生在练习时探索的空间还不够,虽然学生在解决有余数的问题时大部分孩子基本上都已经会计算,但在写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时还有几个孩子写不对,在理解 “最多”、至少“的意思时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不会写答。所以老师在上课应尽量多给学生一些主动探索的空间,多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游戏和活动,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可能会发挥得更好一些,体会得更深一些。

《租船》教学反思9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通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灵活处理有余数除法中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对余数的“取舍”问题。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主题图、多媒体课件等。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亮点:

  通过创设同学们租船的情境,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数学学习的作用。在学生独立完成基础上发现问题,再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最大能填几?(指名回答)

  ( )×6<25 8×( )<38 7×( )<40

  2.列竖式计算(全班齐练,三人板练,集体订正)

  48÷5= 36÷6= 53÷7=

  3.提问:你认为试商时要注意什么?

  二、 探索新知

  出示P10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寻找信息:每条船每时3元、每条船限乘4人,这个班共来了22人等信息,并举手发言。

  2.提出问题:根据图中的信息,想想看,22个同学去划船,至少要租几条船?

  3.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完成列式,然后小组交流,交流时要围绕:你是怎么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2)小组交流后,指名学生回答,进行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

  22÷4=5(条)……2(人)

  (3)确定租几条船?

  在学生回答至少要租几条船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重点说明为什么至少要租6条船,而不是5条,当大家统一认识到至少要租6条船后,再提出问题:

  (4)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请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分配方案。(让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可能出现如下方案:

  (1)其中5条船,每条船4人,还有一条1人。4×5+1=21。

  (2)其中4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两条船,一条2人,一条3人。4×4+5=21。

  (3)其中3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3条船,每条船3人。3×4+9=21。

  4.小结。

  师: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今天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考,如上面租船的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分配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

  强调:我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要注意安全,不能做违反安全规定的事。

  5.练习:P11“试一试”

  先默读题目,独立思考条件和问题。后指名回答。

  条件:每时租金9元。问题:30元钱最多划几时?

  先小组讨论怎样列式,并完成在练习本上。

  30÷9=3(时)……3(元)

  答:30元钱最多划3时。

  提问:上面的横式中3元表示什么?为什么不能划4时?

  三、巩固练习: P11-12“练一练”的第1 ~ 4题。

  1.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为什么要5壶茶而不是4壶茶。

  2.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为什么至少要8张桌子?7张桌子够吗?

  四、课堂小结

  让我们一起回忆,我们都考虑到了哪些问题,是用什么知识来解决的?生活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中寻找可以用今天知识解决的问题。

  板书设计:

  租船

  -----------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22÷4=5(条)……2(人)

  5+1=6(条)

  答:至少要租6条船。

  30÷9=3(小时)……3(元)

  答:租一条船最多可以划3小时。

  教学反思:

  《租船》这一课是在学生能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本节课充分地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租船”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在教这一课时,我是通过创设同学们租船的情境,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以后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时,我先演示课件图,让学生说一说从情境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然后提出课本中的问题。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结合实际想一想,怎样回答问题。 学生都知道要利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计算,可是在最后的“答”这一环节就出现了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想21÷4=5(条)……1(人),所以“至少要租5条船。”他们没有想到多出来的1人。

  还有学生对于安排的合理性掌握也不算好,他们不知道怎样的安排才是合理的。在理解 “最多”、至少“的意思时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会写答。所以在上课应尽量多给学生一些主动探索的空间,多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游戏和活动,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可能会发挥得更好一些,体会得更深一些。本节课的不足是:学生在练习时探索的空间还不够,虽然学生在解决有余数的问题时大部分孩子基本上都已经会计算,但在写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时还有几个孩子写不对,在理解 “最多”、至少“的意思时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不会写答。

  所以老师在上课应尽量多给学生一些主动探索的空间,多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游戏和活动,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可能会发挥得更好一些,体会得更深一些。

《租船》教学反思10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分草莓》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原课本教材是以《租船》为例来解决剩余的实际问题。这节课在注意应用题教学中数量关系的分析、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上以及在内容的选择上不受教材的限制,取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生喜欢、感兴趣的内容。在教学中注意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同步发展,营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感悟、在思考交流中理解,在应用中巩固,在活动中深化,使学生真正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教学的设计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本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它在能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至少”和“最多”这两个问题,在计算出余数后,还要进一步思考,要求更高了。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找出条件、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使之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相互结合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但是在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时,学生不知道什么情况下商要加1,什么情况下不加1。这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的,可能是因为二年级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少的原因吧,所以有些困难。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慢慢积累,慢慢学习。

《租船》教学反思11

  “租船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目的是通过租船,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在多种方案中通过比较、对比,得出最佳方案。

  这节课是第一单元的难点,不容易理解,为了突破难点, 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1、先把微课视频和教材内容发到钉钉群让学生学习;

  2、考虑到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有的一到放假就随着父母外出游玩,购票、租车、租船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些;

  3、直播时我把重点部分和易错的地方做个总结。

  鉴于以上的准备和想法,我在备课的时候,没有把它当作新授课来备,直播时,我教学环节是这样的:

  1.和学生一起回顾解决租船问题的策略:

  步骤一:

  先假设 :1、全租大船;2、全租小船; 3、合租。

  步骤二:

  再调整:在调整的时候尽可能租便宜的船,同时要做到尽量让船坐满,如果正好坐满,无空座,那么这种租法最省钱;

  2.例题再讲解

  这个环节上我设计了两个方案:

  (1)写出解答这道题的四种方法;

  (2)利用表格进行对比,让学生明白什么情况下“最省钱”。

  3.巩固练习

  围绕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练习。

  4.总结 在讲授过程中尽量给学生理清思路、让他们明白如何解决此类问题。课后我布置了两道题:一道紧扣例题;另一道稍做了一点修改。

  本以为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住了,可从学生提交的作业可以看出:效果非常差,学生根本没有学会,甚至学困生连作业都不交,原因是不知道怎么做,看到这种情况,我没有过多的批评学生,没有交作业的也没再催促,我仔细回想了我的教学流程,疏漏的地方主要源于:

  1、我发的微课视频部分学生没有观看、更没有预习;

  2、过高的估计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课堂缺乏互动,学生不理解的地方没有及时予以解决。

  找到了问题所在,我又调整了我教学的方式:

  1、多准备了一些租船问题,老师讲解解题策略;

  2、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提交作业时,不仅要有写的形式,而且还可以通过学生自己拍视频、发语音的方式给老师讲解做题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通过这些方式的应用,学生大部分都能解答此类问题,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租船》教学反思12

  “每条船最多可坐8人,50名同学需租几条船?”教材上唯一的方法是引导学生这样计算:50÷8=6(条)…2(人),故得知需租7条船。但我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索,允许学生突破规定的程式,引导用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形式表示,鼓励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以下便是学生的几种解法。

  (1)8×6=48(人),6条船坐48人,还剩2人,需7条船。

  (2)8个8个地加,共加6次余2人,需租7条船。

  (3)从50人里依次去掉8人,去6次后还有2人,需租7条船。

  (4)还有的学生借助学具用小棒代表船,用圆片代替人摆一摆,得知结果。

  反思:

  1、这道题经过这样处理,培养了学生数学意识和能力。

  2、不同的学生(包括后进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同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思维过程,用自己最自然最真实的感受去学习数学。

  3、如果我们仍像过去那样一味地给学生进行“算理式分析”,尽管学生把“算理”搞清了,但却压抑了学生丰富而又自然地思考。

  4、从例子看出,教学思想的转变比题型的演变更重要。

《租船》教学反思13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连减的计算方法;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能力。通过问情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教学活动。

  1、情景再现《乘船》让学生在经历乘船的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有多少人不能上船?)在情景再现后,我让学生估计一下,两艘船能不能装下?并说说为什么?意在让学生把两艘能装多少人合起来。再与92人相比,从而推断出:装不下。紧接着问:那么有多少人不能上船呢?学生很快发现:92人中上和谐号44人,上希望号26人,剩下的就是不能上船的人数。写出算式:92-44-26= 在算出得数后,说说还可以怎样算?学生一时半会没反映了,我也感到有些着急了,沉思片刻后,我让学生想想:你们先前是怎样估计两艘船装不下的呢?是怎么想的?学生豁然开朗。哦 先把两艘船上的人数合起来,看看一共有多少人?再用92减去两艘船的上一共的人数 就等于剩下的人数。紧接着问:哪艘船返回接剩下的人最合适?这就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则需要把剩下的人数和两艘船各装多少人比较。学生就缺乏了这点生活常识,不知道哪艘船回来最合适?也许是学生对最合适少了点理解,课堂变沉闷了,是没听懂我的问话?还是生活经验少了点?没办法只有在我指导下进行了。告诉学生哪艘船装的学生最接近22,这时学生方才恍然大悟。在这一教学环境中,我力求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观察思维的良好习惯。

  2、在问题出现后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计算出结果 教师适时点拨,观察发现计算的捷径。

  3、 教学设计本身就是为了突破计算的教学难点,连续退位。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 ,采用游戏形式,先让学生估计绳子的长度 100CM,用剪刀分两次减下 ,并告诉学生每次减去了多少 再提出数学问题:学生按老师的动作很快描述:一根绳子长100厘米,减去32厘米,又减去25厘米 ,还剩多少厘米?列出算式:100-32-25,并计算出得数。

  4、拓展延伸,通过帮助机灵狗完成弄脏的统计表,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两个数 求第三个数,可以连续减去这两个数,也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

  学生在计算中老是出错,不是看错数字,就是看错运算符号,这就要求计算需要多多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租船》教学反思14

  《租船》一课是在学生能够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有关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在教学中运用实际生活中的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例能引起学生的强烈的学习欲望。因此,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 创设情景。我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六·一租船游园”活动引入新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学中我充分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首先是通过师生共同讨论,确定要解决的问题:21个同学去划船,每条船限乘4人,至少要组几条船?然后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列式21÷4=5(条)……1(人),得到商5条,但还剩余一人没坐上,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还要再租一条船,所以得出至少要租6条船。接下来又出示实际的问题:大家高兴的上船去了,可是同学们带的钱不多,想多玩会但不能超支,要赶快算一算每小时租金3元,10元最多可以划几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结果是最多划3时,因为剩下的1元钱不够再划1时了。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使学生接触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不同的情况,因而知道在计算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对余数的取与舍。整节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既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3. 应用与提高。我充分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各种形式的练习,训练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租船》教学反思15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并掌握三位数和四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知识不算难,孩子们在生活当中接触的比较多,一般来说是会比较的,主要任务是把学生的知识从生活层面提升到数学的层面。在本节课中,我利用“喜羊羊和灰太狼写数比赛”来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学习探究知识。通过喜羊羊和灰太狼三个回合的比赛使学生探究并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学习要点。

  对于低段的学生,比较适合创设孩子们感兴趣的情境,以激发他们学习主动性的方式。因此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创设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基础.让他们借助旧知识和已掌握的方法进行迁移应用,主动获取新知,自主发现、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

  在学生感兴趣的情景中让学生深刻地体悟到“数的大小”与“位数”的关系,以及“高位”的决定性作用。学生在每一回合比赛中感悟并总结出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租船》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范文

2.《藏戏》教学反思

3.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4.白鹭教学反思

5.《检阅》教学反思

6.猫教学反思

7.《蒸发》教学反思

8.《荷花》教学反思

9.细菌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