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精选16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篇1
本篇课文为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课文感情真挚强烈,叙事抒情相互交织,语言亲切感人,构思精巧别致。
在上课之前我先给同学们播放了整篇课文的朗读音频,有利于他们正确发音以及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朗读训练,读中悟情。俗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有教师示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齐读,让学生从读中体会中朝军民的深厚情谊,进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本篇文章语言凝炼,为培养学生的语感,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启发他们展开想象,丰富课文内涵,拓宽思想,强化积累。如启发学生想象:八年来,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课文后三个自然段,通过朗读引导,让学生想象千千万万个大娘、小金花、大嫂到车站送行的情景,这样不仅对学生理解课文很有帮助,而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不足之处在于学生课前没有预习,导致教学过程有些吃力,没有引导他们更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篇2
《再见了,亲人》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本文是一篇浸透了中朝两国人民深厚感情的抒情文章,以情为线索贯穿全文。作者采用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现手法,描写出了一个依依惜别的感人场面。课文分别选取了送别路上在火车站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告别的场面。在送别路上,记叙的是三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大娘、小金花、大嫂,引入那些令人难忘的往事的回忆,把现实的告别场面与往事结合起来,可以说是人物典型、场面典型。因而文章很有感染力。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学生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
今天,听了毕老师讲的《再见了,亲人》一课,从课堂呈现的内容来看,毕老师在这一课的备课中准备得特别充分,搜集了很多的资料,毕老师在本课的导入新课方面让我感受很深,首先,毕老师从引领学生对“亲人”进行理解,尤其是让学生抓住“亲人是怎么关心你的?”学生争相回答亲人对自己的关心,积极踊跃。接着毕老师引导学生,是呀,亲人一般是有血缘关系的人,比如,父子之情,兄弟之情等等,我们还会把在我们遇到危难时伸出援手的人也称为亲人,比如在非典时期冒着生命危险救护病人的医护人员;在汶川地震时期冒着生命危险救援伤员的解放军战士等等。最后,毕老师导入新课,那么,我们的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之间也称为亲人,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四课,学生齐读课题。
毕老师这样的开头导入,既能够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毕老师紧紧抓住本篇课文的特点,因为课文的题目“再见了,亲人”直接以“亲人”做题目,另外,文章的结尾处,“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也多次出现“亲人”,这里的“亲人”指的是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的友谊,这样学生对“亲人”的理解一定会在学习课文后更进一步。不过,在这里有一点需要和毕老师商榷的是,在导入语中对于“亲人”的概念的解释,是否需要更精准一些?
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毕老师直接让学生进入了第二个思考题的检查,我建议毕老师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最好要有字词的检查环节,因为本课的生字词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有些生字也比较难记,比如“噩、耗、役、跺、垮”等字,最好让学生读一读,个别字要重点指导,这也是学生容易写错的生字;另外,建议毕老师要引领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这也是高年级学生应该具备的语文能力。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篇3
《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感情真挚,语言凝炼,句式参差多样,篇幅较长,是一篇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好文章,也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如何根据教材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呢?我的做法是:
1、这篇文章蕴含着丰富而伟大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我首先找到文本生命与学生生命的契合点——“亲人”这个主话题,步步深入。“亲人”指的是谁?朝鲜人民是什么样的亲人?“亲人”仅仅指朝鲜人民吗?如层层剥笋般探寻文本的内涵。其间,运用反复诵读、情境渲染、想象体验等教学手法,引领学生投身其中,感作者所感,想作者所想,透过语言文字感悟文字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师生在情绪场中国共产党同受到了一次刻骨铭心的精神洗礼。
2、注重体现字、词、句、篇的训练。本课教学对字词句的理解我不是议到表面,而是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要求,如:“雪中送炭”的理解,我首先让学生从字面去理解,并说出比喻意,然后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这个词。“雪”指困难,谁遇到了困难?遇到了怎样的困难?“炭”本文指什么?“送”大娘是怎样送的?通过理解这个词,使学生理解了整段内容。对句子的理解,我抓住课文的重点句子让学生改变说法,并把改好的句子与原句进行比较,体会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作用,并通过理解重点句子而牵一发动全身,使学生理解了整篇文章的含义。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篇4
最近与师傅同上一堂课,虽然我上得很失败,但比较自己与师傅的课堂,找出差距,又经师傅的点评让自己豁然开朗,感觉我确实学习着,收获着。
一、教师在前——作为引领者
这里的教师在前,我觉得指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都要经过精心钻研教材,精心准备,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还有每一个教学环节的预设是为了达到什么目标,教师都要心中有数。
课堂中用背景资料的介绍作为情景导入,是课前设计好的,可以让学生了解背景,同时引领学生谈谈看到了什么,想说什么,这样初步感受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谊。
在感悟重点句的时候,设计中也明确哪几句是要“咬文嚼字”感悟的,那么在课堂中,就要时刻关注学生动态,引领抓字词感悟,在我的课堂在中,学生说到“冒着”体现大娘不顾生命危险,而我没有顺势让他们找找还有那些动词也体现了这个。师傅的课堂在中,抓住一系列的动词“带着、顶着、冒着、穿过、送”感悟到危险,并以悟促读,更加体会到大娘不顾生命危险为志愿军送来打糕的精神。
学习送打糕的时候,师傅设计大娘送去的仅仅是打糕吗?学生回答很精彩,有“还有一份心”、“一份温暖,一份真情”、“一种精神的慰藉”、“是精神上的帮助”。而我没有在研读部分挖深,只是浮在表面上,所以学生也游离在文本之外,游离在课堂之外,更不能很好地朗读了。
二、教师在旁——作为合作者
教师作为语文教学的引领者,但决不是牵引着学生走进课堂,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旁,是指面对课堂的生成,怎样进行有效的应对,怎样与学生真正的合作,共同完成教学设计的目标。
在初读课题“再见了,亲人”的时候,一学生“亲人”读得特别重,于是老师反问,你为什么这样读,学生回答因为这里要突出亲人,老师又机智地告诉学生这个课题顺序倒了,本来应该是“亲人,再见了”,那是为了突出重点,接着又让学生读了课题,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在说到大娘为了救伤员而失去了唯一的亲人的时候,学生说伤员可能很重,而大娘年龄大,身体瘦弱,志愿军背大娘还差不多,现在大娘背,而且背到很远的防空洞,一定很艰难。这是老师没有想到的,在放手让学生读的时候,相信学生是聪明的,等待他们把精彩的答案呈现出来。学生还讲到丢下自己的小孙孙,背进防空洞可以看出,大娘想都没有想,老师马上讲到,是啊,一背一丢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在一齐朗读志愿军回忆大娘所做的事情的时候,学生无意地将“三天三夜”读得特别重,于是师傅马上抓住这点,反问学生为什么读那么响亮,学生又开始联系上下文,说到:
“说明打得困难。”
“跟后面顶着打糕,冒着炮火,送食物联系起来,更能体现雪中送炭。”
“志愿军空着肚子拼了三天三夜,很辛苦。”
“一般空着肚子饿一顿就不行了,他们还三天三夜不吃,很困难。”
教师从生成的地方,与学生合作,一起关注语言文字,让学习不露痕迹,不觉得生硬。
三、教师在后——作为鞭策者
这里的教师在后指面对目标的初步达成,如何进行有效的提升,让教师作为鞭策者,在学生的后面轻轻一挥鞭,让学生更快、更深地领悟到文本思想。
当学生讲到从“丢下自己的小孙孙,背进防空洞”可以看出,大娘想都没有想就丢下小孙孙,把伤员看得比小孙孙还重要,老师马上讲到:“是啊,一背一丢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当一学生读得很有感情,都快流泪的时候,教师表扬到:“老师似乎真的看到志愿军流下了眼泪。”这一表扬,读的学生倍加有信心,听的学生有了试一试以及想挑战的欲望,让朗读更加有感情,让感悟更加深刻了。
要上好一堂课,教师必须把握好自身的角色,真正把学生装在内心,随时改变引领、合作、鞭策的角色。我知道,教学这条路还很漫长,我只是刚刚起跑线上,还需要全力地研究与实践,不应该气馁,不应该灰心。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篇5
当确定了要执教《再见了,亲人》时,我先是这样设计的:揭题之后,让学生初读课文,然后检查字词。了解了在生活中亲人一般是指哪些人之后,引到课文中来——文中的亲人是指谁呢?从而抓住题眼“亲人”展开教学。重点教学第一段(大娘),把“劝慰——回忆——抒情”这三部分倒过来学习,再引导学生给段落分层,总结出学法。再举一反三让学生自学第二、三段。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劝慰——回忆——抒情”这种结构仿写一段。最后再创设情境,升华感情。
但当我和吴老师聊过这个教学设计时,她严肃地说:“那不行!长文短教不代表就是要一节课就完成整篇课文的教学。长文短教的前提还是要扎实!长文短教是要省时高效,但决不是走马观花。”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篇6
举一反三,自学2段”,原本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对“劝慰——回忆——抒情”加深印象,为下面的练笔做铺垫。但在实际教学中,显得这个环节很苍白无力,使得整个教学设计显得更适合“略读课文”的教学。
这次新课程培训,吴老师给了我们展示的平台,给了我们暴露自己缺点的机会。课堂结束后,吴老师和我说:“你的课堂还是那个老毛病。琐碎的问题太多,要舍得丢弃啊!抛出一个主问题,让学生思考,让他们展示。不要自己一直在那引导,要相信学生,我们的孩子是很棒的。整堂课下来,你自己说的话太多,这样就剥夺了学生读书的时间。”
吴老师的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的弊端,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改掉这个毛病,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读书的时间!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篇7
在周月红老师和其他实验小学老师的多次帮助下,我多次进行了教学再设计。第一次试教后,我把“亲人”这个题眼放到课前谈话里完成。不但节省了课堂时间,还进行了诗歌和美词的积累。各位老师还指出我在品读大娘的两个故事时,问题有些绕,应该精简,还要有层次性。于是在教学第一个故事“送大糕”时,我就重点指导“雪中送炭”。先理解词义,再谈谈生活中雪中送炭的事,再体会大娘“冒死”送打糕,最后说说大娘送的仅仅还是打糕吗?还是什么?在教学第二个故事“失孙孙”时重点指导“唯一”。同样也是先理解词义;然后创设情境,在敌机来袭时,大娘可能会怎么想;再追问“关键时刻时间就是生命,大娘当时来得及这么想吗”,揪出“丢和背”这两个词来丰富“唯一”的。
再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当大娘回去救小孙孙时,她看到的却是一片废墟。我们可以想象,大娘当时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对于这个环节,我原本是想让学生学学大娘,哭着呼喊自己的小孙孙,但是几次试教下来,换来的都是哄堂大笑。所以就干脆不要了,只是引导学生说说“痛哭流涕、痛哭失声、悲痛欲绝……”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篇8
新课程、新理念正逐步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生活。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人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采用的是情感教学。启发学生想象,在头脑中再现文章所描述的情景和形象,使他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再见了,亲人》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赞美、感激的情感,表现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这一国际主义精神的主题。如何凭借本文的情感因素,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呢?尝试如下:
一、整体入手,感知情感
教学伊始,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后,引出问题,使之感知情感。
1、从题目入手。让学生质疑:‘亲人’指谁?是谁的‘亲人’?志愿军为什么称朝人民为亲人?题目中的‘再’字怎么理解?……使学生了解“亲人”指的是像“大娘”、“小金花”、“大嫂”之类的朝人民。志愿军所以称她们为亲人,是因为中朝人民在共同的战斗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题目中的“再”字揭示了多次相见中的“最后一次”,含有一种何日复相聚的惜别之情。从而使学生感知情感的倾向。
2、从典型事件入手。以“文章写了哪四件典型事例”让学生知道文章通过“送打糕”、“救伤员”、“救侦察员”、“挖野菜”四件典型事件,来赞扬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情谊。让学生在感知材料的过程中,感知情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情感流向。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总目标之一。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
二、细析事例,感受情感
本文由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三个故事组成。作者选取了老人、小孩、中年人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主题。由于课文的前三段的结构与表现手法基本相同,在教学中我对第一段做了详细的讲解与指导。设计“志愿军战士与大娘话别时追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等问题,让学生了解志愿军与大娘告别时,追述了三件事:一是大娘已经几夜没合眼,给志愿军洗补衣服;二是在一次阻击战中,冒着炮火给志愿军送打糕,回去时昏倒在路旁;三是在敌机轰炸时,为了救护在家里休养的志愿军伤员,失去了唯一的小孙孙。这样写的目的在于体现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表现了这种感情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接着,让学生自学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二、三意义段,使之具体体会小金花对敌人的仇恨和对志愿军的深情,以及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而致残,付出了多么高的代价,从而受到朝人民对志愿军的深厚情感。
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应该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能培养人云亦云的听众。
三、品味词句,体会情感
教学时,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好好品析,让学生体会情感。
课文在追溯那难忘的往事时,出现了好些“血”,“泪”的词语,比如:“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失去妈妈”,“失去双腿”中的三个“失去”,充分说明了朝人民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乃至亲人的生命。又如“雪中送炭”说明大娘冒死送打糕的原因;“同归于尽”体现了小金花的妈妈痛恨敌人、热爱志愿军的感情;“噩耗”反衬小金花的刚强;“倒在血泊里”、“代价”说明朝人民为志愿军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通过琢磨词句,让学生品味、推敲,感受其感情色彩,引起学生“内心体验”。让他们深深体会到朝人民对志愿军战士那山高海深的、不是亲人却似亲人的感情。
教师应成为学生阅读的导师、课堂阅读的组织者、促进者,而不是居高临下控制信息的专制的权威。教师应该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体味”、“品味”、“感悟”还给学生。
四、设计引读,抒发情感
学生在领悟情感的同时,必然会激起表达感情、抒发情感的欲望。此时,我设计引读,更好地让学生抒发情感。比如第四段,可按火车“启动”、“徐徐开出”、“飞驰而去”三个过程设计引读。像最后一个过程――列车“飞驰而去”,就是这样设计引读的:
“战士们深深地依恋朝的山、朝的水,更依恋朝的亲人们!然而无情的火车却风驰电掣般向前驶去。战士们赶紧把头探出窗外,只见大娘、小金花、大嫂依然伫立在窗外,不停地挥手告别。此时此刻,战士们再也忍不住了,泪水模糊了双眼,要想对朝亲人再说上几句离别话,然而距离遥远,战士们只能默默地在心头呼喊――”
此时,学生们深情地呼喊出文章最后的话语:“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篇9
《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描写的是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是叙事抒情散文。我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读中启发想象,再现文章所描述的情景和形象,使他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学法和写作方法由学生自己发现。
1、多种形式的读。
如在课文结束时,我这样引导:此时此刻,战士们再也忍不住了,泪水模糊了双眼,要想对朝鲜亲人再说上几句离别话,然而距离遥远,战士们只能默默地在心头呼喊——”此时,学生们深情地呼喊出文章最后的话语:“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学生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这样让他们在体会课文的基础上去感受当时的情景,读出自己的感受,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是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
2、读写结合,深刻领悟。
在学完第三部分后,我让学生看一下,这三个部分在表达方式上有哪些异同。通过比较,学生们发现了这三个段落的结构相同:开头都是祈使句劝蔚朝鲜人民不要再送,中间都是具体的事例,结尾都是直接表达中朝人民感情深厚的反问句。并通过反问句、陈述句的朗读比较,懂得反问句的好处。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付出血的代价。教学至此,还是不够的,我接着引导:难道志愿军叔叔都没有作出牺牲吗?学生不但引用了书上的例子,还大量引用了课外资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课后小练笔。
如果能在多种形式朗读的基础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背诵,效果会更好。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篇10
教师给学生比较开放的提问,如:“读文章后,你的心情怎样?”“读文字,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这样的前提下,结合当时志愿军离别时的情感变化,对往事的回忆,抓住亲人间的情感流露,教师能适时地引导。如大娘与志愿军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等,让学生明白,虽然从血缘关系来看志愿军战士和大娘不是亲人,可是她做到了亲人也未必能做到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深情。如“雪中送炭”,教师要给予引导,联系上下文,结合当时志愿军所处困难,紧紧扣住“亲人”这一主题来引导,可能更有实效,理解能更深。
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应该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能培养人云亦云的听众。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篇11
《再见了,亲人》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这篇课文感情真挚,语言凝炼,句式参差多样,篇幅较长,是一篇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好文章,也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
如何根据教材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出发,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呢?我的做法是:
1、这篇文章虽然语言凝炼,感情真挚,可由于课文所写故事离生活较远,给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增加了难度,所以我在上课开始,先结合地图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了课文的写作背景,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然后我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样不仅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一开始就让学生走进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境之中,初步感受到中朝人民深厚的友谊。
2、注重体现字、词、句、篇的训练:
本课教学对字词句的理解我不是议到表面,而是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要求,如:“雪中送炭”的理解,我首先让学生从字面去理解,并说出比喻意,然后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这个词。
“雪”指困难,谁遇到了困难?遇到了怎样的困难?“炭”本文指什么?“送”大娘是怎样送的?通过理解这个词,使学生理解了整段内容,对句子的理解,我抓住课文的重点句子让学生改变说法,并把改好的句子与原句进行比较,体会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作用,并通过理解重点句子而牵一发动全身,使学生理解了整篇文章的含义。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篇12
《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是叙事抒情散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由于时空距离大,学生对抗美援朝时代背景缺乏认识,加上句式复杂,因而对理解课文内含的丰富感情,难分难舍的送别情景,中朝人民鲜血凝成的友谊,难于引起情感共鸣。所以我采用“以读为本”的方法,通过整体读、引读、默读、自由读、教师范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从读中得到感悟,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默读感知全文,认识亲人指谁?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接着自由读,把你感动的情节划下来,重点体会,并作批注。体会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吗?然后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句式和重点词、句、段的理解,分析感人的场面,感人的事例,想象朝鲜人民为志愿军舍生忘死,“雪中送打糕”、“智救侦察员”、“上山挖野菜”付出巨大牺牲的动人情景,扣动学生心弦,接着“移情入文”,进行感情朗读指导,使学生逐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朝鲜人民的伟大情怀,对朝鲜人民付出血的代价缔结中朝友谊引起心灵上的震撼,这样水到渠成地感知课文的中心思想,又受到生动、深刻的.国际主义教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强化。
遗憾的是:创设情景不够,感动的句子未能让学生多思考,多体会,多在感悟中朗读,再加上时空差距大,学生的朗读没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篇13
文章以道别语“再见了,亲人”做为题目,可见全文是以写离情别意为主,表达了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谊。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感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尊重和期待中积极地学、主动地探索。
在开始时,通过图片把学生带到抗美援朝、志愿军回国的场面,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并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在课文中找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体会,尊重学生的选择,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能力。遗憾的是,对于自主选择的内容,学生的交流比较的散,教师要创设一个整体把握的过程,否则有些学生的感受很深刻,而有些学生则似乎有些脱离文本,不利于学生整体的感受。
二、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情感。
教师给学生比较开放的提问,如:“读文章后,你的心情怎样?”“读文字,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这样的前提下,结合当时志愿军离别时的情感变化,对往事的回忆,抓住亲人间的情感流露,教师能适时地引导。如大娘与志愿军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等,让学生明白,虽然从血缘关系来看志愿军战士和大娘、小金花、大嫂她们不是亲人,可是她们做到了亲人也未必能做到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深情。如“雪中送炭”,“为什么昏倒?”学生谈了很多,有些扯的比较远,教师要给予引导,联系上下文,结合当时志愿军所处困难,紧紧扣住“亲人”这一主题来引导,可能更有实效,理解能更深。
三、抓住关键词,读懂、读好句子,教师的适当引导,领会文章蕴含的意思。
在教学中,采用个别读、齐读、自由读等方式朗读,但是效果不佳,整体朗读没有得到逐层提高。教师语言较简洁,过渡较自然。如:“老师觉得读好忆,要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要抑扬顿挫,语速上要有快有慢,你自己先试试,读好这句话!”“是啊,大娘这么大年纪了,还冒着炮火为志愿军战士送打糕,这种爱,怎能让人不感动?”第一场雪教案
四、拓展思维
在课堂的结束部分,以通过朗读或说几句心里话来表达对朝鲜亲人的敬意和感谢,让学生抒发自己内心体会。并给学生一个关于抗美援朝的网址,以拓宽课外学习的面,给学生课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篇14
一、整体入手,感知情感
教学开始,我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亲人(有血缘关系的人叫亲人),并把这解释写在了题目的下方。在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后直接进入课文的学习。题目中的亲人指的是谁?为什么称他们为亲人?
二、从典型事例入手
课文写了他们的那些事?让学生从文中找到他们为志愿军战士做的事。学生在寻找事例的过程中不但了解到志愿军战士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大娘为了志愿军失去了唯一的下孙孙、小金花为了志愿军失去了妈妈、大嫂为了志愿军失去了双腿)而且对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三、创设情境,品读词句
课文语句朴实,可蕴含的情感深厚。为了让学生能进一步的体会志愿军与朝鲜人民那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课堂上我说:“在座的同学们,你们就是即将离开朝鲜的志愿军战士,你该如何与朝鲜的亲人们话别?哪位是穿过大娘洗的衣服的战士?那位是吃了大娘冒着硝烟送到战场上来的打糕的战士?哪位是小金花和妈妈救出的老王?谁是吃了大嫂挖的野菜的战士?……”这一系列的问题一出,多数学生被我带到了课文中,他们都努力地把自己的情感通过自己的朗读体现出来。
四、再创情境,升华情感
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是文章情感的升华,为了让学生的情感也得到升华,也把我的课堂推向高潮,我有创设了另一个情境:我让班上两个组扮志愿军战士的角色,两个组扮朝鲜人民的角色,让他们进行话别。
整节课,我已经把学生带入了我预设的课堂之中,学生也融入到文本中。
高兴之余,静下来想一想,存在这有不足指出,在课堂中有时没有充分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篇15
《再见了,亲人》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全文是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情景,通篇都是志愿军说的话,透出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表达了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厚情谊。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根据课文内容,预设教学环节,并在课堂中及时调整思路,教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反思如下:
一、整体采用“导,扶,放”的方式。
根据这篇课文情感饱满、段落相似的特点,我先引导学生通读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与志愿军的告别场面,把握情感基调;再指导学生学习第一段,弄清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几件事?这表现了朝鲜人民和志愿军之间的什么感情?然后分小组讨论第二段,让学生主动逐段说你最感动的地方?抓住重点词句段分析朝鲜人民冒着生命危险为志愿军所做的事!最后放手学生自学第三段,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二、加强朗读,注重个体感悟
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话别,课文是透过大娘、小金花、大嫂三个人物来描写的。人物身份的不同,回忆的事例也不同,因此朗读的情感也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读懂、读好句子,领会文章蕴含的意思。紧扣重点字词如:雪中送炭、唯一、同归于尽等,让学生对不同的个体进行不同的朗读尝试。对大娘,怀着敬重;对消金花,怀着亲切;对大嫂,怀着关切。通过不同角色的朗读体验,深深地感受朝鲜人民与志愿军的深情厚谊。
三、存在不足及今后方向
在教学中,我采用个别读、齐读、自由读等方式朗读,但是效果不佳,整体朗读没有得到逐层提高。教师语言不十分简洁,过渡不十分自然。在课堂的结束部分,让学生通过朗读或说几句心里话来表达对朝鲜亲人的敬意和感谢,以抒发自己内心体会。学生说得也不很理想。
话别总是双方的,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朝鲜人民是怎样想的,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课文中没有直接写,但是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些。应该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写一写,进一步体会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中朝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拓宽学生课外学习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是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篇16
虽然自上次学校举行课堂教学大赛以来,自己逐渐走进了课堂,找到了很久以前自己的课堂中徜徉的感觉。但是还是非常苦恼的是语文课中第二课时怎样将语文的语言文字训练回归到我们的课堂中,课堂上学生的发言频率如何提高呢?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去探讨语文的课堂的时候,成了我最大的心病。今天的《再见了 亲人》又让我有如此的感觉。
清明节假期前,我们已经进行了第一课时的教学,今天开学我直接讲了第二课时,课堂上,我主要围绕课后的一个问题去作为课文的主线:课文题目是再见了亲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亲人”?学生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想象当时的情景。这个问题的呈现是从课文的情感的角度去出发,目的是找到与此相关的语句,从语句的相关的词语中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这是我在设计的时候所想到的本课与语文的语言文字训练就是批文入情。学生在读书的时候,我的心里就在默默的想,学生的发言会积极吗?课堂上会出现思维的辩解吗?带着这种忐忑不安的心情走下去的时候。事实确实像我想的那样,开始交流的时候让学生按照读句子—谈感受—说情景—感情读的方式去走,学生觉得太难,竟然没有一个人举手回答问题,我又降低了难度,只读句子。举手的时候三三两两,只有让学生去回答。我作为补充,整个课堂中,参与到课堂中的学生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课堂上老师补充的还是比较少的。虽然我一直在践行简简单单的教语文,可是课堂上还是呈现了学生面对简单问题时的不回答。
回想起来,造成这样原因的是:
1、《再见了 亲人》离我们学生的的实际生活太远,学生对于时代背景了解得不够透彻,主要是我呈现的比较少,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
2、越简单的语文,可能是一个大的问题,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思考起来就可能有问题,可以从一个段落开始,教给学生方法,学生可能对于文字的理解更深入一些。
3、课堂上缺乏对于学生积极发言的督促,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对于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我觉得对于我们班学生应该设计一个表,记录每一节课的发言次数,每周一总结,好的进行适当的奖励。
在近段的课堂上,我想实现的语文角度上在语文课上实现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学生上课堂上积极发言,课堂上呈现课堂上学生思维的争论和辩解。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07-19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11-29
《再见了,亲人》的教学反思06-11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06-07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01-09
《再见了,亲人》的教学反思01-22
再见了亲人的教学反思11-24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10-02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