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地理教案1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城市形态的概念和类型,能够分析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学生能够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形态的类型,掌握解释其形成原因的方法和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养成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发展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城市地域形态的几种类型。
分析各类城市地域形态形成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展现香港的城市卫星图,提问:大家看到了香港的城市卫星图后,觉得香港这个城市怎么样?(香港面积不大,建筑很密集。)
总结:这是我们从香港的上空可以来看到整个香港的样子。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外部轮廓,它由城市内部的各种要素共同组成,形成一定的轮廓或形状,这就是城市形态。但是城市为什么会有这种形态?城市内部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来探讨一下《城市形态》。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城市形态的特点
展示成都、兰州和重庆的城市形态图,请学生描述这三个城市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成都市城市内部挨得比较紧凑,各个方向分布比较均匀;兰州是狭长地分布的,而重庆的城市内部相对比较分散。
请学生阅读课本,结合图2.1来找出城市形态有哪几种?成都、兰州、重庆分别属于什么城市形态呢?
(二)城市形态的形成原因
小组讨论:结合三座城市的行政区划图、地形图、交通线路图,讨论一下这三座城市的城市形态有什么样的特点,其形成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成都市地处盆地,地形平坦在加上市中心的吸引作用因而是团块状;而兰州市受地形的影响形成了条带状的地域形态;重庆市地处长江、嘉陵江交汇处受河流的影响形成了组团式的地域形态。
由此可见一座城市的形成是和地理环境有极大地关系。
环节三:巩固提高
通过以上的学习,大家思考这样的地域形态有何优缺点?试着填写如下表格。
这就是最常见的的三种城市形态,随着城市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都成为团块状了。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城市形态的类型以及影响因素同时还分析了各地域形态的优缺点。
作业:试着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分析自己所在城市属于哪种城市形态以及其影响因素。
四、板书设计
扩展阅读
高中地理城市交通运输教案
7.4城市交通运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知道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不同城市道路网的基本作用,学会分析城市道路规划的基本思路。
德育目标
通过对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具有评价某一城市道路合理性的正确观念。
●教学重点
1.两种类型的城市道路网的特征及其作用。
2.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
●教学难点
如何进行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
●教学方法
运用问题分析法和图示教学法,并联系第六单元的有关图幅和内容,对两种类型的城市道路网和如何进行城市规划进行引导、分析、讲解和归纳。
高中地理教案2
一、高考展望
本专题内容是将中国区域地理以国土整治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重新排列组合,用有关地理学的原理、规律分析阐释评价区域国土整治工作的背景、措施、区域规划和发展的方向等。本专题内容主要是为高考试题提供背景材料,与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和国家重点工程联系起来,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1.以各种资料为背景材料,分析各农业区位的优势、不利条件,产生原因,解决措施,发展方向等成为考查的.热点。
2.区域特点与区域差异的比较,根据区域的相似性,借鉴其它区域开发的成功经验,制定适合本区域发展的措施。
3.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点、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各区域开发面临的问题和治理的措施、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城市新区的建设是高考的重点内容。
09届高三地理解题方法
高考地理解题方法精品大全
二、读图题解题方法
三、审图
(一)地理的图象特点
地理形象材料表达方式有:点、线、面、箭头、数、形象符号等,应认真阅读图例的文字说明。
1、"点"--常表示城市、港口、矿区、工厂、旅游点等的确切地理位置;或起点终点等。
2、"线"--有经纬线、等值线(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交通线、生产网络线、要素相关线条等。
3、"面"--工业、农业区;气候、地形、大洋区等。
4、"箭头"--①自然要素运动方向。(河流流向、地球运动;洋流、大气、生态物能、地壳物质等的循环)
②区域生产要素流向。(能源、原材料、零部件、资本、技术、廉价劳力、产品、市场信息等)
③工艺流程等。
④地理要素运动箭头。
高中地理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植被的含义及类别,能够说明植被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联系实际,探究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正确认识、处理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强化生态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植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难点:植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地图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智利花海的图片,引导观看并思考:在干燥的沙漠地区为什么会出现除此美丽的花海景观呢?启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出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植被的含义与类别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并结合教材总结植被的含义。
【师生总结】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
【教师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森林、草原、荒漠、经济林、人工林等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尝试简单的分类。
【学生回答】天然林和人工林。
【教师总结】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叫天然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人工草场等,叫人工植被。
【过渡】那植被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2.植被的形成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以地理学习兴趣小组为单位,推测并探讨植被的形成过程。
【学生回答】植被从小株植物,不断成长为植被群落。
【教师总结】在新形成的没有土壤、没有植被的裸露地面,当水分、温度等条件达到一定程度,很快会有少数种的植物生长;植物生长过程中,也不断地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从而使得有更多种类的植物在此生长,直至形成稳定的植被。然而这个过程,往往需要百年以上的漫长时光。
【过渡】通过植被的形成过程,我们了解到植被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他们又是如何互相影响的呢?
3.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教师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森林中的成层现象》图,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光照条件的差异。
【教师总结】光照是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有些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生长得好,这属于喜光植物。有些植物只需要少量的阳光就能生长得好,这属于喜阴植物。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教师活动】提问学生:除了光照条件,还有哪些环境条件会影响植被?
【学生回答】气温和降水条件。
【教师总结】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综上所述,环境会影响植被的分布。天然植被一般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因此,植被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环节三:巩固提高
将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学校所在地的植被类型与环境特征等资料进行交流和讨论,并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依据校园树木与环境的关系,为校园绿化提供合理的建议。
五、板书设计
高中地理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能结合图文资料,分析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危害。
2.通过对洪涝灾害的分布和原因分析,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3.通过对气象灾害发生的规律和原因分析,提高预防为主,监测结合的防灾、减灾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洪涝灾害的危害。
难点: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地图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时政新闻导入。2016年夏天,湖北遭遇特大暴雨洪涝侵袭,降水量刷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周降水量最高值。这次洪涝灾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近40亿元。提问学生:武汉这次洪涝灾害为什么这么严重?除了洪涝灾害外,还有哪些气象与水文灾害?对人类生产活动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进而导入今天的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洪涝灾害
【讲解】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称为气象灾害。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首先了解洪涝灾害。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地图《世界洪涝灾害多发地区》,提问:什么是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哪里?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地图,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洪涝是因连续性降水或短时间强降水造成的洪水泛滥。主要分布在世界上降水量季节分布不均的国家和地区,以及沿河、沿海的低洼地区。
【教师总结】洪涝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间强降水导致的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洪涝灾害的分布主要受气候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世界地形图》。
【学生活动】继续观察地图,结合多媒体展示的.两幅地图以及《世界洪涝灾害多发地区》图,从气候类型和地形两方面总结气候和地形对洪涝灾害分布的影响。
【学生回答】从气候因素看:洪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从地形上看,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处常发生洪涝灾害。
2.洪涝的危害
【教师活动】播放洪涝灾害发生的新闻片段,提问:洪涝灾害会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总结洪涝灾害带来的危害。
【学生回答】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等。
【教师总结】洪涝危害巨大。洪水常常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洪涝还会引发河流泥沙淤积、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此外,洪涝过后易引发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3.我国的洪涝灾害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中国洪涝灾害分布图》。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看图思考:我过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及原因。
【学生回答】我国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长江、黄河等大河的中下游地区。这与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分部不均,夏季多暴雨有关,还与人类破坏生态环境,上游地区植被乱砍滥伐有关。
【教师总结】洪涝灾害是我国发生频次高,危害范围广,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除了多发于季风区和大江大河的下游地区,广大山区也常受洪水侵袭。1949年以来,我国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发生,人口越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洪涝造成的损失越大,并且伴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会不断增大。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视频播放《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的纪录片片段。
【学生活动】结合我国气候、地形及人类生产活动,思考,为什么1998年洪水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学生回答】长江水量大,特别是到了夏季,降水量的增多和集中,使河流水量突增,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使长江流域的树木被大量砍伐,长江含沙量增多,河床抬高,洪水来临时没有加固大堤,造成洪涝灾害。
【教师总结】1998年在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造成了3000多亿元的经济损失和几千人死亡,为什么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因为长江流域85%的森林在近几十年里已经消失。每当雨季来临,雨水冲刷下来的泥沙淤积在河床里,使河床逐渐抬高。另外,长江流域的许多湿地和湖泊被填平,建造房屋供人类居住,这使湿地湖泊作为洪水缓冲地带的作用消失。
1998年特大洪水发生后,我国颁布了法律禁止在长江上游伐木,并大规模恢复这一流域原有的湿地和湖泊,同时,对大众加强环保知识教育与实施法律同样重要。
环保是一项整体工程,必须统筹考虑,全盘协调。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查找资料,了解我国旱灾发生的相关资料,为下节课学习做准备。
五、板书设计
高中地理教案5
【教学思想设计】
主体地理思想——资源跨区域调配属于国土整治范畴,对一个地区进行国土整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设计理念】
本课基于先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点事件的“现场”,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标分析】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这条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实例,分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调出区和调入区社会经济、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利、弊两个方面,也就是必须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一分为二”观点的教育。
【教材分析】
“必修Ⅰ”和“必修Ⅱ”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必修Ⅲ”则是在上述基础上,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必修Ⅲ”第一章是《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其中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是在前三节基础上的递进、深化。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资源跨区域调配”和“产业转移”。第一部分的内容较少且比较简单,所以与第二部分合并在第一课时中。第二部分又有“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四个模块。根据与学生生活的贴切程度和参考鲁教、人教版教材,本节课创造性利用教材,选取“西气东输”为例子,让学生认识到,资源跨区域调配不仅要关注对资源调出区或调入区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关注对资源调配中所涉及的有关区域的影响。
【学情分析】
从知识掌握程度看,一方面学生已学习了我国资源分布状况、我国区域经济状况等知识,对我国资源的调配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学生虽通过不同渠道对西气东输工程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此工程的认识尚不够系统和深入。
从心里特点看,高中学生思维活跃,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方法较为合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天然气资源的特点及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必要性和实施路线;学会分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经济、环境、社会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培养地理思维能力;通过阅读分析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通过活动设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工程的了解,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同时使学生树立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观点,以及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说明“西气东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以“西气东输”为例,学会分析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方法。
(根据课标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学会分析其他资源跨区域调配,属于知识的迁移。此前提是学生必须通过“西气东输”的案例的真正消化理解,才能掌握分析方法,达到学以致用,因此定为难点)
【教学策略】
资料分析、案例探究与问题讨论,讲授、解释与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提供西气东输的相关资料;(2)指导学生进行准备工作;(3)教学材料准备和课件制作。
学生准备: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去了解有关西气东输的背景资料,如目前的工程状况以及该工程对调出区调入区的影响等。课前进行预习,填写导学案。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视频引入] 西气东输工程资料片(关于广西)
[教师讲述] 西气东输已经进入广西,在以后的生活里,我们将会深切感受到这种国家大型工程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这种大型工程就叫做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并且以西气东输为例。
[目标展示] 观看视频
[教师提问] 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哪些?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出示图片] 教材27页,图1-22“我国西气东输路线布局示意”
[合作探究]结合我国行政区图,找出西气东输的起点、终点、途经行政区、所经地形和所穿河流。
[教师归纳] 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客观评价,并对阐述不清的问题及时引导、点拨并板书。
思考并回答问题
阅读图文,并从中提取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结合中国行政区图、地形图以及“影响交通运输的因素”的原理,小组合作,进行案例分析,并作汇报。
“西气
东输”概况
高中地理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层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
2、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3、提供数据,从技术要求、工程量和造就方面的差异,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以小组协作讨论的方法学习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培养学生大胆、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5、案例探究: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协作讨论和案例探究,帮助学生建立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克服困难的信息和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学会倾听和欣赏别人,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2、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教学,树立事物是运动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
1、 山地的三种类型。
2、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难点
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
2、 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教学方法与手段
模拟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自主探究学习法
教材分析及教学策略
山地是陆地地形的骨架,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系,所以,在讲述了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之后,本节将山地作为内力塑造地表形态的一个典型案例单独讲授。地表形态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让学生认识地表形态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本节在讲述了山地的形成之后,还以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为案例,剖析了山地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所以,本节有两个重点内容:一个是山地的形成,介绍了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形成、分布和规模;另一个是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本节以山地为案例,对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进行剖析,目的是让学生对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更为深入理解,学会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将这种案例剖析方法迁移到其他构造地貌的学习中。
对褶皱和断层内容的处理。褶皱山和断块山都发育在一定的地质构造上,所以,教材在讲述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的时候,都是先从褶皱和断层这些基本地质构造的形成讲起的。它们是学习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基础,但不是最后的落脚点。最后的落脚点是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基本形态。
"火山"部分内容组织。教材从三方面介绍了火山,即火山是如何形成的、火山的结构、火山的规模。在火山的形成部分,教材用对比的方式介绍了两种不同的火山活动形式及其形成的地貌,一种是裂隙式喷发与玄武岩高原的形成,一种是中心式喷发与火山锥的形成,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火山喷发都能形成火山锥。这给学生将来有机会到野外观察火山提供一个基本常识。
导入
【导入新课】同学们一定见过和听说过许多山脉,如我国的五岳、四大佛教名山等,不知大家是否注意过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山脉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他们的形成原因是否一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问题。
【板书】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一、褶皱山、断块山、火山
【引导】什么叫褶皱、断层呢?
(教师在讲课时可利用随手教具--书本、纸张进行演示,并强调岩层的受力方向)
【讲解】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我们下面先来了解一下褶皱山的有关知识。
【板书】1、褶皱山
①概念:岩层弯曲变形(连续性变形)
【指导读书】褶皱的基本形态表现为两种,即背斜和向斜。什么是背斜、向斜呢?
(教师在黑板上用板笔绘出背斜和向斜的形态图,并标出受力方向)
【板书】②形态:背斜和向斜
③褶皱形成过程:
【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背斜和向斜从外部形态上看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回答】从外部形态看,背斜的岩层一般是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一般是向下弯曲的。
【教师讲解】在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山岭,而向斜常形成谷地或盆地。但这只是一般情况,还有特殊情况。
(教师用黑板擦把背斜上部擦去一部分,把向斜上部用粉笔添绘上一部分,变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形态。)
【引导】大家请看!有的时候恰恰相反,背斜由山岭变成于谷地,而向斜由谷地变成了山岭,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解】这是受到外力作用的结果。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岩性比较疏松,若裸露在地表很容易受到风力、流水等外力因素的侵蚀,所以就有可能变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力作用,岩性比较坚硬不容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所以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一般性,也要注意到它的特殊性。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种现象叫地形倒置,在山区、矿山等地带是可以看到的。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形态上来判断背斜或向斜。背斜顶部被侵蚀后,下面的岩层裸露出来,所以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无论岩层怎样变形,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背斜或向斜,都是可靠的。
【板书】④正地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与逆地形("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⑤背斜与向斜的比较:
【出示投影片】背斜和向斜同学们弄清楚了吗?下面我们通过这一表格再来比较一下。背斜向斜比较表。
【说明】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褶皱山。褶皱山的规模有大有小。大规模的褶皱山系可以绵延数千千米,如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以及横贯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等。小规模褶皱山只有几十米。
【转折过渡】书页纸张很柔软,受力发生了弯曲变形--褶皱,岩层可塑性差,如果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的强度,岩层会怎样?(岩层会断裂错开)
【板书】2、断层山──岩层变位(不连续的变形)(注意与褶皱比较)
(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绘出断层示意图)
【教师讲解】从断层两侧岩块的相对移动方向(可能一侧上升或一侧下沉)可看出,相对上升的岩块,在地貌上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如我国的东岳泰山、西岳华山、江西庐山等名山,都属于上升的岩块;另一侧相对下沉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国陕西南部的渭河平原、山西中部的汾河谷地。
断层在山区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常常表现为悬崖、陡壁、峡谷等。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断块山地,简称断块山。断块山是地壳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分布十分广泛的地貌形态。它的规模大小不等,大的断块山可以延伸数千米,如我国的华山(图4.13)等,小的只有几十米。
【出示投影片】
断 层
成因 岩石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错动、位移(即发生错位)的断裂构造叫断层。
地形 断层面-陡崖
断层线-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成沟谷、泉、或湖泊
上升的岩块形成块或高地
下沉的岩块常形成谷地
图示
【转折过渡】除了以上所说的褶皱山和断层山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类型的山脉呢?试举一例说明。
【学生思考后回答】有,如富士山属于火山。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还有火山,那么火山是如何形成的呢?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下一个问题。
【板书】3、火山
【指导读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5思考:
①玄武岩高原和火山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②火山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③火山的规模是否相同?
【学生回答】
①联系:玄武岩高原和火山都是由于处于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有时候会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而形成的。
区别:玄武岩高原是岩浆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往往比较宽广。如哥伦比亚高原。
火山是岩浆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如我国长白山的主峰。
②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组成。
③火山的规模大小不一,大火山的相对高度可达4 000~5 000米,火山口直径为数百米;小火山的相对高度不及100米。
【板书】(在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相应内容)
①玄武岩高原和火山联系与区别
②组成:火山口和火山锥
③规模:大小不一
【教师讲解】我们虽然了解了火山的构造是由火山口和火山锥组成,你是否真正理解呢?下面我们对其作具体讲解。(读图4.14)
【教师补充讲解】火山口是地下岩浆上涌喷出地表的出口。没有破坏的火山口是一个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有时候会积水形成湖泊,如我国的长白山天池。破坏后的火山口呈半封闭状态。
火山锥是由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锥形体。它一般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
【转折过渡】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山岳的各种类型及其形成原因,那么山岳对人类有什么影响呢?我们这节课主要从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来说明。
【板书】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指导读书】阅读教材P76思考:
1.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一般情况下,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什么方式为主,为什么?
3.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的选取原则?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应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1.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较大
2.一般情况下,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公路为主,而后才是铁路。
因为在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优先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3.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
【思考题】
1.在断层处修建水库,大型工厂行不行?(不行,容易滑坡)
2.北京地址平面图上,从古到今,为什么总是缺一个西北角?
板书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一、褶皱山、断块山、火山
1.褶皱山
①概念:岩层弯曲变形(连续性变形)
②形态:背斜和向斜
③褶皱形成过程:
④正地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与逆地形("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⑤背斜与向斜的比较:
2.断层山──岩层变位(不连续的变形)(注意与褶皱比较)
3.火山
①玄武岩高原和火山联系与区别
②组成:火山口和火山锥
③规模:大小不一
二、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作业 地理填充图上的练习
高中地理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2、利用资料或图表,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3、理解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难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地图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出示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人口分布数量的差异图,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布?组织学生思考、讨论,由点到面,探讨世界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导入今天的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自然因素
[教师活动]展示“地广人稀的荒漠地区”“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等照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分布有差异?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学生回答]因为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教师总结]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可归纳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大类。
[教师活动]展示图1.5《世界不同纬度人口分布示意》和《我国人口分布》示意图,提出问题:
(1)归纳世界不同纬度人口分布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2)找出我国人口主要分布的地形区,并说明原因。
[学生活动]观察地图,阅读教材文字内容,回答问题。
(1)撒哈拉沙漠地区、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和高纬度地区等人口稀少,20°N~60°N地带人口密集。因为过于干旱、湿热及寒冷的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
(2)我国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区人密集,青藏高原人口稀少。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教师总结]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离不开自然环境。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人口分布多趋于地势低平地区。
[教师活动]展示图1.7《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与城镇分布》图,思考:
(1)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
(2)人口较为集中的城镇分布与水源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同桌两人相互交流,回答问题。
(1)塔里木盆地水源的主要来源是夏季高山冰雪融水,水源最丰富的地区集中在盆地的边缘。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
(2)水源是制约塔里木盆地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因素。
[教师总结]水源进一步影响人口的具体分布。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人口较密集;在干旱地区,有水源灌溉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聚居地。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
2、人文因素
[教师活动]人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是积极主动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在居住地的分布上,就能逐步克服各种自然环境的限制。结合具体的事例,说一说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人文因素有哪些?
[学生活动]以地理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8分钟的小组讨论。以表格的形式展示讨论成果。
[教师总结]虽然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有巨大的影响,但它只是提供了人口分布的可能性。自然环境条件相同的地区,可能因为人文条件的不同,人口数量会有显著的差异。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活动探究:展示图1.8a《芬兰人口分布(20xx年)》、图1。8b《芬兰平均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和图1。8c《芬兰地形》,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探究问题:
(1)描述芬兰人口分析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探讨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文因素。
[学生回答]
(1)南部多平原,平均气温较高,降水较多,气候温和;北部多山地,平均气温较低,降水量较少,气候寒冷。因此人口分布南多北少,平原多,山地少。
(2)交通,南部临海,交通便利;政治,首都赫尔平基位于南部。
[教师总结]在一个国家内部,由于自然、经济、社会的差异,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也不相同。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查找资料,了解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体会老一辈地理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下节课进行分享。
高中地理教案8
课标要求: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本“课标”有三个要求,一是学生要学会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包括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和社会经济基础,并能够归纳其特点;二是会基于该流域地理条件的优势和不足,规划该流域开发和建设的基本内容,即开发和利用的方向;三是针对开发过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会提出综合治理的对策。
基于以上理解:
对本条标准进行细化,可以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生明确水系、流域、干流、支流等概念。
2、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
3、通过对田纳西河流域治理过程的研究和学习,掌握分析流域开发治理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4、通过认识不同区域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存在不同的问题,应采取不同的对策和措施,更进一步树立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二、教学内容解析
各个流域的地理条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也必然各不相同,但是,研究或规划流域开发的基本程序大致上是相同的。因此,本节课虽然是以美国的田納西河流域开发整治作为案例学习,但其重点并不是田納西河流域开发建设具体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而是要概括出研究或规划流域的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以前的中学教材很少将流域作为一种区域进行讲述,对于这样一种特殊的区域,教师和学生都会觉得较为陌生。因此,本节教材在介绍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前,通过一张图片补充流域和水系的基础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示了流域和水系的组成和特点。按照案例分析(区域地理条件分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分析——综合治理的方法和措施)的一常规思路,本节教材内容分成三个部分:
①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②流域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③流域的综合开发。
其中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和流域的综合开发是重点内容。自然背景从地形、气候、水系和矿产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归结出对区域发展的优势及不足,探讨开发利用的方向;流域的综合开发以整体性为原则,把握住“梯级开发”这个核心和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具体措施。教材三个部分的`内容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弄清了“流域的自然背景”,“流域的综合开发”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就不难理解。对于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分析,在必修2和必修3前期的知识学习中,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流域开发,由于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比较陌生,需要通过一定的图片资料,使其增加感性认识。相信只要落实好课标的要求,学生对流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的相关知识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的。
三、教学过程实施
引入: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河流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对河流和流域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要在区域整体性的层面上进一步学习对一个流域进行综合开发治理的思路和方法。
(一)流域和水系
1、展示图3.12“流域和水系”:引导学生观察河流和水系的形态,并补充介绍干流、支流、分水岭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在图上判定河流的流向。
2、展示图“流域的组成与环境保护”: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图3.13分析一个流域有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重要性在哪里?生态保护的侧重点是什么?通过思考,让学生了解流域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3、过渡:我们刚才对河流和水系的概念和组成有了形象的认识,现在,我们就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来探讨一下怎样对一个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和治理。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1、展示“田纳西河流域的位置图”,引导学生观察田纳西河流域所处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田纳西河的发源地和汇入的河流,使学生对田纳西河流域有个形象的认识。
2、展示“田纳西河流域分层设色地形图”,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归纳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特征。这样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可以进行怎样的开发和利用?通过思考让学生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及开发利用的方向。
3、展示“美国气候分区图”和图3.14“诺克斯维尔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并结合P50思考2,引导学生思考:
①阅读图例,找出田纳西河流域所属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②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③这样的气候特点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④如何利用田纳西河的水资源发展农业?
展示“诺克斯维尔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和“广州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两城市降水季节分配有什么不同?探究思考:两地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什么降水季节分配不同?并引导学生P50思考1,田纳西河水量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4、展示图3.15“田纳西河在全国航运体系中的地位”和图3.22“田纳西河流域电站的分布”:引导学生观察田纳西河的水系特点,并结合流域地形和气候特征,引导学生思考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有利与不利影响?
5、展示“田纳西河流域矿产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流域矿产资源有何特点?阅读图例,找出流域主要的矿产资源有哪些?
高中地理教案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说出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2、阐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利用图表来分析、概括城市化的过程,掌握基本的读图技巧。
2、通过城市化的阶段图,分析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点。
3、通过分析、比较,来区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差异性,从而学习运用比较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探究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的热情,预测家乡城市化的发展动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
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自城市开始出现以后,城市化的过程就已经开始。但是,在人类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过程所影响的`范围和城市化的速度在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表现。
环节二:新课教学
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展示图片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图“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思考:
《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
(1)城市化的发生是在什么时期开始的?
(2)城市化的时间变化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以及世界的城市化曲线,基本上都是呈一个被拉长了的“S”形态。
2、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
展示图片阅读教材,结合图2.19“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和“英国的城市化进程资料”,思考问题并完成表格:
《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
资料:伦敦1801、1851、1981年的城市扩展。
《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
(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动手设计表格:从城市化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张趋势和常见问题四个方面概括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点:
教师总结:
《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小组探究:对照图2.19“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和2.13中几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差异,思考:
《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
(1)城市化的开始时间有什么不同?
(2)目前各处与城市化的那一阶段?
(3)近20年来,各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有何差异?
(4)各国城市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5)概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教师总结:
《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
环节三:课后作业
全班各自然小组依次为空气污染调查组、水污染调查组、噪声污染调查组、固体废弃物污染调查组、光污染调查组、交通组、住房组、人口组、就业组、社会秩序组,调查连云港市近年来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要求:
1、网络搜集或走访调查。
2、图文资料真实,且具概括性。
3、注意安全和中学生形象。
高中地理教案10
一、高中地理学案的组成
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地理学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依案自学和教师精讲点拨的“导航器”。学习目标主要是根据地理课程标准、高考考纲、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确定的三维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2、学习重点
学习重点是地理学案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学生依案自学和教师精讲点拨过程中着力解决的问题,通常是从学习目标中筛选出来的地理主干知识、地理核心知识点、地理知识的“生长点”或地理“十项能力”要求中的能力项目,是要求学生了熟于心的知识或能力。
3、学习难点
学习难点也是学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案中列出学习难点,有利于学生在依案自学过程中集中精力,知难而进,深入思考。难点是基于教师对学生学习心理、学习习惯、知识基础和基本能力的了解确定的,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知识或技能以及难以解决的问题。
4、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地理学案的关键部分,多以问题的形式表现。主要是针对教材内容的知识体系以及重点、难点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和尝试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回忆和调动运用已有知识,获取和解读信息,从而让学生在老师讲课之前,首先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对于学习目标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易于理解的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地理技能等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并且把问题答案思考结论写在学案上。此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复习巩固和运用已有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表述地理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特征的能力。
5、知识体系构建
知识体系构建是地理学案的总结部分,主要是在学生依案自学和教师的精讲点拨完成之后,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的逻辑关系梳理出来,一般以知识框架图的形式表现。知识体系的构建是让学生不断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知识和梳理知识间逻辑关系的能力。
6、习题检测
习题检测是地理学案中的反馈部分,其中习题的选择主要是针对当堂的教学内容,适当增加一些综合题甚至是往年的高考题。
7、反思感悟
反思感悟是地理学案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生完成一节课的学习后进行反思总结,是不断提高地理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反思感悟可以是针对学习过程的,也可以是针对解题过程的,可以针对知识的学习,也可以针对能力的形成。在学案统一要求的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在知识的接受,问题思考等方面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学完之后的感悟各有不同,而这些感悟正是学生自己在求知过程中所发现的独特亮或所扫除的独特障碍,及时反思总结有利于查漏补缺和加快能力提升的速度。
二、高中地理学案设计策略
1、目标化策略
设计地理学案,首先要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材内容和高考考纲的要求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确定确切的(表述要具体)、真实的(可达成的)三维学习目标(即:要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各项要求的表述要具体、明确,避免使用“掌握、理解”等含糊的用词,而要用“说出、说明、列举、绘制”等行为动词,使每一条学习目标都成为学生能够自我检查的命题。三维目标可以分别表述,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表述。学案中有了确切、真实的学习目标,学生的依案学习过程就能有的放矢。
2、问题化策略
学习过程部分实际就是由一个个问题组成,所以问题的设计就成为地理学案设计的核心。设计问题就是要把地理课程内容转变为探索性的学习任务,以问题的形式将知识点、能力点呈现出来,学生在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需要阅读教材,调动原有知识,查阅相关资料,这样既能起到预习的作用,又能让学生把新学知识建构在原有知识的体系中,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更加合理的知识体系。问题的设计要符合以下要求:① 符合地理课程标准;② 能够反映地理学科知识结构体系;③ 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鲜明的逻辑关系;④ 问题形式要多样化;⑤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⑥ 促进学生的思维向“最近发展区的发展”,具有思维训练价值。
3、方法化策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地理教学不仅仅让学生“学会地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地理”,即让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科学方法。因而,在地理学案中问题设计的基础上,还要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地理方法的指导,这些方法指导常常可以与问题结合在一起。例如以下问题就含有学习方法指导,“用列表法比较地球自转、公转运动规律”、“用结构图归纳出本节知识”、“演示一年中晨昏线的变化过程,说明晨昏线与纬线的关系”等,这样能使学生在运用学案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提高学习地理的能力。
高中地理教案11
目标定位
1.了解东北地区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2.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的布局状况,掌握该区的各类农业区的分布状况。3.通过学习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核心点一 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
区域位置:东北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东面、北面、西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接壤。东北区所处的纬度位置较高,其最北端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
东北区的区位优势是:位于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东面、北面、西面与朝鲜、俄罗斯、蒙古接壤,东隔日本海、黄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南濒渤海并与华北地区相连接。
特点 影响
气候
条件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量300~1 000毫米,且集中于夏季,雨热同季 ①制约着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生产季节;②可满足一年一熟;③易受低温冷害影响
地形、土壤
条件 包括高原、平原、山地;东北黑土、黑钙土广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①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②该地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
社会、经济
条件 是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机械设备、化肥等;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开发晚,人口密度低 ①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经济格局②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机遇③使农业经营规模远高于全国水平;有利于绿色农业、大农业的发展
思维拓展 东北地区、东北经济区域、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区别
习惯上所称的东北地区仅指行政区划上的辽、吉、黑三省,本章所讲的东北地区是指我国第一个比较成熟的大经济区,是我国“九五”规划中的七大经济区域之一,其范围除了包括习惯上东北地区的范围之外,还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是我国东部季风区中的自然地区之一,其范围较前两者都小,西界相当于40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南界约为3 200℃积温等值线。
核心终点:
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农业生产类型主要有耕作业、林业及畜牧业。
东北地区为什么能够发展水稻种植业?
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和东部山区河谷盆地,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光、热、水以及土壤条件能够种植水稻。因此,这一地区为东北地区主要的水稻产区。但是,在东北的其他地区,随着纬度的升高,积温逐渐减少,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仍可通过培育优良品种、改
进种植技术等措施,使水稻种植向北扩展到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类型1 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关于东北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区,自然地域单元完整
B.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水热条件配合协调,南北没有热量差异
C.有我国最大的平原、最肥沃的黑土地和最大的天然林区
D.区内河流水量丰富,季节变化不大,含沙量很大
答案 C
解析 教材中所指的东北地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域单元,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一部分地区;从气候上看,本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北方向上由于纬度位置的差异,热量条件差别很大,由南向北可依次划分出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温度带类型;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肥沃,是我国第一大林区,也是我国第一大天然林区,森林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脉上;东北地区的河流具有较大的季节变化,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河流的含沙量很小。
在分析一个区域时,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个区域所处的位置,可从绝对位置来看一下它位于纬度多少到多少、经度多少至多少;也可从相对位置看一下它位于哪个半球,海陆状况如何,周围有哪些国家、地区、海洋等。然后可从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两方面来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方面,由于受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影响,这些要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要注意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较好地理解该区的区域自然特征。一个区域的人文特征可从工业、农业、交通、人口、城市等角度进行分析。分析时应突出主要方面、有代表性的方面,也要注意这些特征的形成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变式练习1 读甲、乙两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甲图地形区名称:A ,B 。按照“因地制宜”布局原则,A地适合发展 ;B地适合发展 。
(2)乙图农业基地名称为 ,该基地著名经济作物是 ,该区域同江汉平原相比,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为 。
(3)近年来,甲图区域水资源紧张,为解决该区农业用水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有(双选)( )
A.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型农业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尽快实施“引嫩入辽”调水计划 D.利用处理后的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4)甲、乙两图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A.冻土广布 B.河流都有两个汛期
C.都有小麦种植 D.黑土肥沃
答案 (1)辽东丘陵 辽河平原 林业 种植业 (2)三江平原 大豆 耕地面积大,人均耕地多 (3)AC (4)C
解析 首先确定甲、乙两区域分别为辽东丘陵、辽河平原与三江平原。根据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地区差异,可判断辽东丘陵适宜发展林业,辽河平原与三江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
类型2 东北农业布局特点
关于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原区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大豆等大宗农产品生产
B.平原区的发展方向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
C.西部草原区的发展方向是多元开发特色农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
D.山区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答案 A
解析 东北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不同,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是平原区农业发展重点之一,而不是发展方向。多元开发特色农产品,“立体开发”是山区农业的发展方向,西部草原区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围绕生态建设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变式练习2 阅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回答问题。
(1)甲、乙两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哪地更强?请用图表中的`有关数据加以说明。
(2)有关资料表明,甲、乙两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为什么?
(3)据图文信息判断出C山脉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适宜A、B、C三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
答案 (1)甲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强。甲城市气温年较差大,约46.7℃,年降水量小,约320mm,乙城市气温年较差小,约42.4℃,年降水量大,约490mm。 (2)甲城市比乙城市纬度高,但夏季日照时间长,地处半干旱地区(非季风区),晴天多,接受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与乙城市相当。 (3)大兴安岭 (4)A地——畜牧业,B地——种植业,C地——林业。
解析 第(1)题,气候的大陆性体现在气温年较差和降水量上,大陆性强的气候,气温的年较差会更大,降水量更少。通过图表中数据甲地的气温年较差比乙地要大,降水量比乙地的要少。
第(2)题,本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即正午太阳高度角、白昼时间长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首先要通过读图得出甲地比乙地的纬度高,仅仅从纬度分析乙地的太阳辐射比甲地多,但甲地纬度高,夏季白昼时间长,再加上甲地位于非季风区,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因此尽管甲地纬度高,但与乙城市接受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
第(3)题,判定C山脉为大兴安岭,主要依据是:①大兴安岭的东侧年降水量大于400mm,西侧年降水量小于400mm。②大兴安岭的西侧为内蒙古高原,海拔较高;东侧为东北平原,海拔较低。
第(4)题,A地位于非季风区,降水量较少,适合牧草的生长,因此适合发展畜牧业。B地位于季风区,降水量多且地形平坦,适合发展种植业。C地为山区,适合发展林业。
搞好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工作,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读图完成1~3题。
1.东北的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欢迎,主要原因是( )
A.热量和水分较充足而且配合好,雨期短,光照条件好
B.土壤肥沃,热量条件比南方地区好
C.降水多,比南方地区好
D.热量条件和降水条件都比南方好
答案 A
解析 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上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使用农药,具有绿色大米优势。
2.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 )
A.春小麦、大豆 B.冬小麦、玉米 C.棉花、水稻 D.高粱、亚麻
答案 A
解析 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东北地区由南向北热量在递减,因而其南部、中部和北部的农作物品种有所不同。春小麦、大豆是位于东北中北部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所共同的、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冬小麦、棉花主要分布在辽南,高粱主要分布于中部。
3.图中A表示的地形区是( )
A.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B.东北重要的谷物农业区——松嫩平原
C.东北主要的玉米生产区——三江平原 D.东北主要的黑土所在区——三江平原
答案 D
解析 考查东北地区农作物的分布情况及土壤类型。图中A位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汇合处,是三江平原。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从土壤类型看,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黑土分布区,三江平原是最大的黑土分布区。因为纬度较高,生长期较短,所以三江平原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玉米已较少种植。
4.东北地区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依据是( )
A.地形多种多样
B.气候条件的制约
C.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
D.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答案 D
解析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5.东北地区水稻多种植在( )
A.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
B.松辽平原
C.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D.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答案 D
解析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生长季较短,是春小麦的主要分布区,松辽平原是玉米集中分布区。水稻多分布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随着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水稻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但此处还不是水稻的主要种植区。
高中地理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增速的关系。
2.通过对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增速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3.开展探究讨论活动,增强探究意识;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及影响因素。
【难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据BBC中文网消息,联合国发布的最新报告说,印度将在20xx年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报告预计,到20xx年时,中印两国都大约将有14.5亿人口。但是20xx年之后,印度人口将继续增长一直到20xx年左右,而中国人口则会缓慢下降。目前全球人口70亿多一点,预计在20xx年以前增加为96亿。
世界人口到底具体是怎样增长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环节二:新课讲授
1.人口增长
【教师活动】展示“世界人口增长图”,请学生说一下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学生活动】回答:世界人口在波动增长。
【问题】什么时候人口增长快?什么时候人口增长慢?
【学生回答】在现代开始之前,世界人口增长比较缓慢,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人口增长加速。
【教师总结】世界人口数量整体而言是增加的。人口增长呈“J”型曲线增长。人口缓慢增长转变为快速增长,开始于工业革命。
过渡:世界人口的增长快慢与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有关。
2.人口自然增长率
【教师讲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出生的存活婴儿在该国或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死亡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死亡人数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自然增长率高,相应的人口自然增长就快;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自然增长就慢。
【教师活动】展示日本和埃及两国的人口统计资料。
【学生活动】同学们计算日本和埃及两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判断哪个国家人口增长比较快?
【学生回答】通过计算得出,该年份埃及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5%,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2%。埃及的人口增长比较快。
【过渡】人口自然增长的快慢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
3.影响因素
【问题】影响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快慢的因素都有哪些?
【学生回答】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条件、战争、自然灾害、政策等。
【教师总结】人口自然增长的快慢会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但是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力变化,会引起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变化,进而引起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从而影响人口的自然增长的快慢。
环节三:巩固拓展
【问题】阅读课本P3活动题的材料,试着分析一下,为什么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为什么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高?
【师生总结】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本区经济发达,进一步发展主要靠提高科学技术和劳动生产率,单纯追求劳动者数量时代已经结束;受生育观念的影响。因社会风气、伦理观念等原因,本区各国的居民不愿多生育孩子,人口的出生率很低;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本区许多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死亡率高。因此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原因——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商品经济不发达,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自然经济占有重要的地理,引起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的经济和文化基础都比较薄弱,多生仍然是人们的主要生育意愿;城市化水平低,妇女缺少受教育和工作的机会,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基本上扮演者家庭主妇的角色,保持了较高的生育水平;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制度不同,政府和人们对人口问题认识不同,采取的国家政策也不同。因此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你认为哪些因素影响你家乡的人口增长?
四、板书设计
高中地理教案13
教学重点:
①土壤的肥力特性;
②土壤的形成。
教学手段:土壤标本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土壤是陆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地理环境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土壤的含义是什么?
(阅读教材“汉字‘土’的含义”示意图思考)什么是土壤?
(板书)
一、土壤及其作用
1、土壤的概念
(阅读教材“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示意图思考)土壤在地理环境中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板书)
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承转)土壤与生物圈的关系体现了土壤的肥力特性,土壤肥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板书)
二、土壤的特性及其重要性
1、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
(观察土壤标本或教材中“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示意图)土壤由哪几部分组成?这些组成物质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物质形态?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理想土壤中各组成物质的比例是多少?物质组成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板书)
2、土壤的肥力特性——提供水、养分、空气、热量
3、土壤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阅读教材中“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图”思考)土壤的四种物质组成与其形成之间有什么关系?哪种要素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形成是否有影响?
(板书)
三、土壤的形成过程
1、形成过程
①裸露岩石风化→成土母质;
②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着→原始土壤;
③高等植物着生→成熟土壤。
2、生物的改造作用
3、人类活动的影响
设计思想:
由于学生对本节教材涉及的内容既熟悉又陌生,因此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利用学生对土壤的感性认识,并迁移已有的'关于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知识,使学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中通过对土壤标本的观察,或实地土壤剖面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中列举实例的目的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认识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人类应如何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
板书设计
第五节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
一、土壤及其作用
1、土壤的概念
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二、土壤的特性及其重要性
1、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
2、土壤的肥力特性——提供水、养分、空气、热量
3、土壤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三、土壤的形成过程
1、形成过程
①裸露岩石风化→成土母质;
②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着→原始土壤;
③高等植物着生→成熟土壤。
2、生物的改造作用
3、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中地理教案14
《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题:人口的空间变化科目高中地理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课时1课时提供者薛亚刁单位芮城中学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能举例说明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引起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理解人口迁移的含义,从而使学生形成辩证的人口迁移观点。
二、教学内容及模块整体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理2》。《地理2》侧重于人文地理的知识,从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人地环境的协调发展几方面来学习,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是一地人文地理的重要组成要素,人地环境的协调发展则是我们经济发展中所追求的目标。本课选自《地理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变化有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本课谈空间变化。通过本节的学习不仅为今后城市化、交通运输方式变化的学习提供了知识铺垫,而且有利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农民工现象、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等。本课的教学内容有:人口的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三、学情分析在本课教学前,我先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进行调查:
你看过电视连续剧《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吗?或是看过其中的一部?
2、你父母是否在城市打工?出外打工有多长时间了?
3、你是否是三门峡库区的移民?(可回家问问父母或爷爷奶奶)
通过这三个问题的调查,我发现同学们对人口的空间变化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论分析却很少,且对概念性的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同学们平时喜欢合作学习,小组间经常采用讨论来进行学习,且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本节课意欲引导学生关注人口发展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在教学活动中,鉴于本节课内容简单、学生易懂、和实际结合紧密等,我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难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播放歌曲“走西口”,配独白
听歌曲“走西口”激情导课,引发兴趣出示学习问题,个别指导自主学习教材,合作讨论问题理清概念,夯实基础
出示挂图,创设情境,点拨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熟谙规律,构建网络
出示练习题,指导,总结
自主练习拓展演练,自我测评七、教学评价设计请同学们通过以下问题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本节在小组讨论中你主动回答问题的次数在小组中的排名(每一小组的组长有记录)。
2、在小组合作探究中,你是否提了一个让本组同学都认可的问题。
3、在自主练习题中,你的得分是多少?(本次练习60分为及格,80分为优秀)
高中地理教案15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等级的划分以及我国不同等级城市的划分。
2.理解城市服务范围的含义。
3.运用有关原理,说明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差异。
4.了解城市服务范围的影响因素。
5.理解某一区域内,不同等级城市的空间分布关系并了解嵌套理论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书籍、报章、互联网等途径搜集我国不同等级城市(经济、人口、交通、服务种类)等相关资料,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地理信息搜集、整理、分析能力。
2.利用多媒体把搜集资料汇总并制作电子版向其它同学作演示、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对我国不同等级城市(经济、人口、交通、服务种类)等相关资料的搜集,让学生关心我国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2.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
2、了解不同的城市等级其城市地域结构不同,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并利用理论解释一些城市中出现的现象。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
(投影)安徽省合肥市、毫州市
(问题导入)
(1)我们知道世界上有无数个城市,那城市有没有大小之分?城市大小通过什么来划分?请同学们看亳州市和合肥市概况(演示多媒体)。那个城市大?有什么划分指标?
(2)结合身边的事情,在购买以下物品时,你会到亳州还是合肥的商店?
①纸、米、笔等日常用品?②彩电、冰箱等生活用品?③高档服装、数码产品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主题: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板书)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推进(新知识传授)
[教师精讲]
(过渡)
城市是有大小之分的',不同等级的城市主要用人口规模来划分。不同的国家,由于疆域、人口、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城市化水平不同,对城市人口规模的定义和等级划分不完全相同。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比较大。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城市规模的划分
2、我国城市等级的划分
(学生活动)
现在我们生活在亳州,亳州可以为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将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从衣食、医疗、教育、商业等方面进行讨论。)比如想吃肯德基、得了癌症、上大学、开大型的饭店。在亳州能不能得到这样的服务?你会为了买一瓶酱油到合肥去买吗
(探究活动一)大家看课本26,图2.10思考:?
你认为枣强镇附近的居民在寻求以下几级不同的服务时,你会选择哪个地方?
①购买纸、米、笔等日常用品,看头痛感冒等常见病,上小学等。
②购买彩电、冰箱等生活用品,看一些大病或者上高中等。
③购买时装、数码产品等高档商品,看疑难病症,上大学或听音乐会,参观大型的博物馆等。
(学生总结)
采用对比的方法,总结“不同等级城市提供不同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并列表比较。
(过渡)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不同,大城市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小城市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那么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有哪些?
(合作探究一)
利用课本上海的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学生分析上海城市的发展变化与上海所处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高中地理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10-25
高中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08-24
高中地理教案设计09-21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10-27
写一份高中地理教案05-23
人教版高中地理流域的综合开发教案精选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流域的综合开发知识点07-08
高中地理说课稿04-11
高中地理说课稿06-26
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通用12篇)07-12
高中地理教学评语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