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集锦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珍珠形成的相关知识,懂得贝的可敬在于用血肉磨制成了美丽的珍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贝的可怜与可敬。
3、认读相关词语,正确书写四会字。
4、加强领悟能力。
5、发展联想思维的逻辑性。
重点难点:
1、感情朗读,体会贝的可怜和可敬。
2、理解贝为什么可怜又可敬。
教学媒体:
多媒体网络课室
第一课时
一、示物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贝壳和珍珠实物,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知道这贝壳与珍珠有什么关系吗?你们想知道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一只贝”的故事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
(2)自由拼读词语。指名读、小组读。
(3)四人小组交流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的,并说说生词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次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2、你读懂了什么?
3、默读课文,结合课后“学习链接”读懂课文,几下不理解的问题,然后提出来。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故事,想想作者借助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
四、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情景渲染,导入新课。
出示视频:(海潮汹涌,贝壳涌上沙滩)
画外音:这节课黄老师要带大家来到大海边,欣赏美丽的海景,倾听悦耳的潮声。让我们在欣赏这些色彩斑斓的贝壳的同时,也来认识一只独特的贝。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进入自读课文系统,同桌互助合作地自学课文。提问:这颗珍珠是怎样形成的呢?
2、认读难字及相关词语。
3、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欣赏,体会贝的可怜与可敬。
1、(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片段,用()标出,想一想,为什么会令你感动?。作者在课文中写道“它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它只能默默地忍受……”“这是……用血和肉磨制成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同桌交流。
2、集体分享精彩之处,相机讨论理解
(1)“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你怎样体会这句话?
(2)你认为这只贝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坚强、可敬、乐于奉献——)
四、拓展延伸
这是一只坚强、可敬而又乐于奉献的贝,从这只贝身上,你会想到一些什么样的人?接龙说,小组说,指名说。
五、学后心得交流
1、小结,过渡:同学们刚才所提到的这些人物,不管他们离我们远还是近,也不管他们生活在古代还是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都拥有非常美好的品质,就像这只贝一样。我深深地感觉到:磨难或许会让人变得丑陋,但只要坚忍不拔,磨难过后就会拥有丰收的果实!
2、学完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可以用三言两语来表达,也可以自创名言或借用名人名言来概括。
3、指名说、接龙说。
六、总结全课。
小朋友们刚才都说得非常精彩,我相信,假如将来你们遭受了磨难,只要想起这只坚强、有毅力的贝,你也会变得坚强起来,历经风雨而见彩虹;你也一定会像这只贝一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反思:
字词学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感觉孩子们预习效果很好。在课文理解中围绕“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展开,借助文中的词句感受贝在孕育珍珠的过程中忍受的痛苦,感受贝的可敬。不足:孩子在谈自己的感受时角度单一,平时还是应该鼓励孩子多进行课外阅读。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学生边读边想,分析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进而明白获得幸福生活的真正途经。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教学难点:
分析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听写本课生字词。 复述故事。
二、新授
(一)细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1.自主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围绕这枚希望戒指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他们各具有什么特点?你比较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2)画出相关语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指名学生汇报,在汇报中老师适时
(1)研读描写农夫的语句。
A 没有使用希望戒指却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为什么?(农夫具有勤劳、本分的品质,他是靠勤劳致富的'。)
B 假如农夫听了妻子的建议,动用希望戒指, 他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吗?(农夫不光勤劳本分,更有坚定的信念,长远的眼光。)
C 指导读:农夫:“不,如果我们辛勤耕作一年,我们就可以再买一英亩土地。”(用坚定的语气读出农夫的自信。)
(2)研读描写珠宝商的语句、珠宝商是一个怎样的人?假如他没有被砸死,他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吗?(珠宝商具有贪婪本性,轻而易举、不劳而获得到的幸福是短暂的,它会腐蚀人,堕落人,最终毁灭人。)
B 指导读,珠宝商:“我要一百万枚金币!”(读 他贪婪、霸道的语气。)
(3)研读描写农夫妻子的语句。
A 么看农夫的妻子?(希望利用“希望戒指”解决眼着急需解决的问题,眼光相对农夫而言比较短浅,但不贪婪。)
B 指导读:农夫的妻子:“现在,让戒指给我们带来一头牛和一匹马吧!”(读出妻子犹豫不决的心理)
(二)表演故事,深化理解。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组合,自选角色表演读课文。
(1)指导学生把握故事中不同人物形象的语气,展开想象,补充情节,补充语言。
(2)在小组内表演。
(3)指名表演、评议。
三、练习
1.读了这个故事,你体会到了什么?
2.如果请你去和课文中的角色交谈,你准备和谁说些什么?
四、总结
只有靠勤劳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盲目依靠外力而不付出实际行动会弄巧成掘,适得其反,造成严重后果。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阅读相关的故事《渔夫和金鱼》。
3.续编故事或改写课文。
板书设计:
希望戒指
(想不劳而获)
珠宝商 被金币砸死
希望戒指
农 夫 过上幸福生活
(靠辛勤劳动)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文本细读:
《大海的歌》由两篇清新、活泼,充满情趣的小韵文组成。《大海睡了》采用叙事表达形式,描绘了大海的“静”之美。它采用拟人的手法,使画面有声有色。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淋漓的真情,把大海静谧之美与人类新生之美巧妙地熔在了一起,读来亲切自然,又饱含深情。这首小诗写得好,好就好在诗人能静下心来感受大海,和大海对话。诗人不仅看到了美景,更体验到了风景中的人情。在生活中,也许我们也有过同样的体验,唯有把自己融入自然,把真情融入自然。用心去体会才能感知,才能与这样的景物对话,听到他们对自己的诉说……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海上的风》一诗,采用复沓式的表达形式描绘了大海的“动”之美。作者连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展现大海的祥和、温柔,粗犷、豪放。大海时而是纤纤的花仙子,时而是多情的琴师,时而是勤劳的汉子,时而又是粗放的狂飙,这就是变化万千的大海。两篇韵文,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想象丰富,情趣十足。读后使人身临其境,遐想无限。
如果说《大海睡了》是一幅故事化了的画面,那么《海上的风》则是一幅又一幅跳跃的画面;如果说《大海睡了》表现了大海静谧的细腻之美,那么《海上的风》则表现了大海壮阔、雄浑之美;如果说《大海睡了》突出展示了大海的静态美,那么《海上的风》则突出展示了大海的动态美。因此,朗读时要注意突出大海雄浑的气势。另外,还可以把两首诗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发现各自的特点。
学习这两两篇优美的诗歌,内容没有什么难度,然而要想领略诗歌表现的优美意境,感悟大海的美丽与神奇,体会语言表达的精妙,则需要学生自己细细品味。诗歌的优美意境有时是语言所不好表达的。因此,尽量避免拆开始的讲解,而是把大段时间交给学生用心朗读,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增加品味的实践机会;通过对大海的更多了解,以丰富学生的形象积累,为想象和情感的升华奠定基础。所以,教学前,师生可以广泛地搜集表现大海美丽风景的图片或音像材料,为师生交流作好准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会认“鼾、狮”两个字,会写“闹、浪、觉、潮、绽、渔、吼、掀、滔”。理解“绽开、波浪滔天”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理解诗歌内容,通过作者生动形象地描写,想象大海优美的画面,体会夜色中大海的美丽与静谧,以及大海的万千气象,领略大海的神奇壮观。
3、注意积累好的语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读、诵、背展开想象,感受大海的动、静之美。
策略与方法:
读中感悟,读中想象。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关于海的有关资料特别是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你们看见过大海吗?能说说你们心中对大海的印象吗?
那些同学收集到了大海图片,展示给那些没有看见过海的孩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篇关于海的诗歌《大海的歌》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以前的方法来解决。
2、出示生词卡片,强调读:鼾声、潮声、绽开、掀起
3、结合生活理解“鼾声”、绽开、掀起
4、检查读文情况: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第一首诗歌:
1、读文感知:
1)思考:从哪里看出大海睡觉了?
2)指导朗读:是啊,大海不闹也不笑了,因为它睡觉了,嘘,我们别吵醒它,该怎么读?
3)什么时候,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那白天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呢?
启发:白天,风儿什么样的?
风儿吹在衣服上……这是风儿在和人们闹呢!
风儿吹到渔船上……这是风儿在和渔船闹呢!
白天,浪儿怎么样?
浪儿拍打沙滩,哗哗,这是浪儿在笑呢!
4)指导朗读:闹了一天,笑了一天的大海一定很累了,现在他睡着了,你忍心吵醒他吗?想想怎么读好他。
5)睡觉了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呢?
6)再读读,说说大海她像谁?为什么?
是啊,大海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多像一个慈爱的母亲,你喜欢大海妈妈吗?带着你对她的喜爱,深情的读读这句。
7)大海怀抱着自己的儿女,此时此刻,他睡的香吗?从从哪里看出。同学们再读读这句。
2、指导背诵全文。
学习第二首:海上的风
一、分层体验,突出朗读重点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同学间的优势,合作读课文。
2、海上的风是()、()、()、()
它一来,
就()()()()
3、每一小节中风都有所不同,那我们如何让听我们读书的人感受到不同呢?
比如风是花神,这一小节怎样读?
教师用缓慢、温柔的`声音进行示范性的朗读,学生可以听出老师朗读的有停顿、有重音、有表情,自然由老师温柔的声音,感受到花神的美,海风的柔。
自己选择其他的小节试着读一读
4、你发现这首诗歌又怎样的特点?
每一小节的结构相同,运用了比喻
末尾为什么用了一个省略号?
“你想象一下,海上的风还像什么?你能继续续编课文么?”如:“海上的风是梳子,他一来,就___;山上的风是___,他一来,就___”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雀”字。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可以读一读有关大海风光的优美诗文;教室可推荐教参书中的篇章
2、让学生试着续写“大海的歌”
《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质疑定标:
1、首先我们做个游戏,做“笑”的游戏。(大笑、微笑、笑眯眯等)
2、与高兴相近的词语有哪些?(板书:快乐)你什么时候会很快乐?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课文,作者得出了这样的感受,板书完整课题:给予是快乐的。
二、出示目标
三、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1
1、谁给予了谁什么
2、在怎样的情况下给予的?
(1、保罗的哥哥把新轿车给予保罗
2、小男孩要把欢乐给予弟弟、保罗把自己的欢乐给予小男孩和他的弟弟)
自学指导2
(1)保罗一共想错了几次,用三角符合标出第一次想错的段落;用叉号标出第二次想错的段落。
(2)学生小组分角色朗读第一次想错的段落,从哪里看出保罗想错了?他为什么会想错?(因为保罗自己就是认为得到是快乐的)
(3)自由地大声的读保罗第二次想错的段落,思考交流保罗第二次错在哪里?从小男孩的话里你感受到了什么?(纯洁无瑕、美好无私的心灵和乐观自信的品格)
(4)想象他们三个人是如何度过这个夜晚的,这个夜晚他们为什么难忘?
四、自学检测
1、保罗从小男孩的( )中觉得小男孩也想( ),没想到他竟然( ),从中看出小男孩一心想着( ),而不是( )。
2、保罗面对素不相识的小男孩竟然发出了( )的邀请,是因为( )。
3、从小男孩的话里,我们感受到了小男孩( )的心灵和( )的性格。
4、保罗的眼睛湿润了,把小弟弟抱上车是因为( )。
五、指导朗读
1、读出第一部分中小男孩羡慕、惊讶地神情。
2、小男孩第二次的话应读出激动、兴奋的语气。
六、小结过渡
1、正是由于小男孩的话打动了保罗,所以保罗——(引读第十二小结)
2、在这美好的夜晚,车里的三个人会各自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
七、课堂训练
填空题:
保罗因为( )而感到难忘,小男孩因为( )感到难忘,小男孩的弟弟因为( )而感到难忘。
(保罗是由于感受到帮助别人的欢乐而难忘;小男孩是为让弟弟得到了一次意外的欢乐而难忘;小弟弟是第一次这样乘车亲眼看到圣诞之夜的风光而难忘)
3、布置课外阅读作业:读读蒋风的《给,永远比拿愉快》,屠格涅夫的《乞丐》,林润翰的《感恩之心》。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通过比眼力,交流观察感受,让学生体验观察的乐趣。
2.写下平时观察中的新发现,或者观察中发生的事。练习修改习作。
3.能一边读课文,一边体会到观察的重要性,养成留心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4.积累花名的歌谣,了解几种花的特点,并作适当拓展,让学生依照短文试写歌谣,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5.积累成语,运用成语。并从“胸有成竹”的典故中体会仔细观察的重要意义。
成语积累与观察写作。
能熟练地遣词造句,并对写出的文章进行适当地修改。
3课时。
(口语交际)一、导入
世间万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可能发现事物的奥秘,认识事物间的联系。本组课文讲的就是观察和发现方面的趣事。我们来看看书上的图,比比谁的眼力好!
二、观察、思考、交流1.出示《枯树人头图》。
2.请你静下心来,仔细观察三秒钟,然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交流。(预设:估计学生有的说看到了一棵树,有的说是看到了人的头像)4.深入观察,分步训练。
(1)请观察到一棵树的同学边观察边展开联想,然后说说你看到是怎样的一棵树。
(2)用“在这幅图中我看到了??”的句型说话。
(3)请观察到人的头像的同学再深入观察,看看你找到了几个头像,还要比较这些头像间的不同点。(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神情外貌)
(4)用“在这幅图中我看到了??头像,这些头像有的??仿佛??;有的??似乎??;还有的??好像??,真是画得??”说话。
5.交流。
要求:说的同学把话说清楚,说连贯,有条理。听的同学要认真专注。6.小结:一幅平常的画,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认真仔细地观察,收获了不同的结果。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整段表述训练。
示例:这是一幅有趣的画,这不,它正在和我躲迷藏呢!
最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树上的一对老年夫妇,他们似乎多年未见,两人脸上透着一丝惊喜,千言万语不知该如何表达。顺着树干向上看,在树梢上,有两位老者正默默地对视着。左边的老人鼻梁上挂着一副眼镜,低着头,仿佛在倾听着什么;右边的老人脸上“挂”满胡须,眼神里充满了智慧。此时,你如果不仔细看,树上除了几根干枯无叶的树枝就再也没有什么新奇的东西了。可是当我把书逆时针旋转时,惊奇地发现,在最下面的一根树枝上冒出了两个戴着帽子的人。在戴着礼帽的中年男人的上面还藏着一位戴眼镜的青年人。我把书顺时针旋转又找到了三个人物头像。
?按以上过程交流第二、三幅图。三、归纳心得
全班交流评议:谁发现的最多、最有趣,谁讲解的最清楚、最精彩。1.可以讲讲你最得意的一个发现。
2.可以讲讲经过同桌提醒后,自己第二次发现的结果及心得。3.可以讲讲你和同桌就某一幅图的争论过程。
4.还可以讲讲第一次看图和第二次看图的不同发现和感受。四、总结讨论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观察方法:观察要仔细,要反复地看,多个角度看。
(习作)一、导入
还记得老师曾经教给你们的一句名言吗?
出示名言: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事业、艺术及其他各方面的成功秘诀。(齐读名言)
法布尔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的昆虫学家、魏格纳之所以能提出地球漂移说的科学论断,那都是因为他们能对微小的事物进行仔细认真、多角度、长期的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写写观察日记。
二、习作构思
1.着重从以下几点入手:
(1)观察了什么事物,是怎样观察的?(2)有什么新的发展?
(3)在观察过程中,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每个人根据各位同学讲过的内容各取一个题目。(1)学生说题目,老师整理。(2)你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
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若把它写下来,肯定很有意思,写时应注意什么呢?讨论明确:
(1)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深受感动的内容写下来。(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来,进行连续观察,坚持写日记。可以选几则自己觉得满意的日记,认真地进行修改加工。要注意日记的格式。
(3)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精心拟题。题目也可以用“观察日记”。
4.学生起草,教师巡视。三、示范讲评
1.教师先选择几篇写得比较好的习作,进行示范讲评。2.再出示几篇有各种典型问题的习作,师生互评。3.教师做示范性修改,在修改过程中进行示范批注。四、习作修改
1.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2)读别人的习作,帮助同学修改。2.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评议要点:
①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②意思表达是否清楚。(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3.展示台。
推选好的习作进行展示。(1)在小组内展示。(2)在全班展示。五、誊写评价
学生誊写作文,老师对本次作文进行总结评价。六、习作例文蒜苗是怎样生长的9月21日阴
吃过晚饭,妈妈叫我和妹妹剥蒜瓣。啊!要泡蒜瓣了,我非常高兴。不一会儿,蒜瓣剥好了。妈妈从中挑了一些白胖胖的大蒜瓣做种。
选好种,妈妈找来一个空盘子,在里面铺上一层棉絮,把蒜瓣都摆在上面,妈妈说:“铺上棉絮,蒜苗的根就会扎进去,不容易倒。”然后,她又往盘子里浇水。我想蒜瓣的头上光秃秃的,只浇水,而不用土,它们能长出蒜苗来吗?
9月22日阴
刚过了一天,蒜瓣的顶端就裂开了,露出了一点浅绿色的芽儿,像小鸡从蛋壳里刚伸出来的小嘴,用手一摸软乎乎的。再看它们的根部,已长出了一些短短的须根,但还没能扎到棉床里。我担心它们倒了,就把它们一个个往棉絮里塞。妈妈看见了说:“傻瓜,别塞了!这样会把它们弄死的。”我忙问:“那怎么办?它们容易倒。”妈妈笑着说:“过几天,根长长了,就不会倒了。”听了妈妈的话,我放心了。然后,我又提出昨天的疑问,妈妈解释道:“蒜瓣本身就存有养料,只要温度适宜,加上水分、空气、阳光,没有土照样能生长。”噢,原来是这样,我心中的谜团终于解开了。
9月24日晴
转眼间,两天过去了。蒜苗都长到了一厘米高,根像钢丝似的扎进棉花里。我一边看,一边想,妈妈说得真对。
在这些蒜苗中,有一棵长得又高又壮,好像是“穆铁柱”。我给它点了一个红点,算是鼓励。另一棵长得最矮,我给它点了一个蓝点,希望它努力赶上。
9月25日晴
今天,每棵蒜苗的头上都裂开了一道缝,我以为它们都生病了呢,急忙去问妈妈。妈妈说:“这是分片,就是小片叶子要从大片叶子的中心钻出来啦!”这真是一场虚惊。
评析:日记虽然简短,但小作者观察仔细,描写生动,字里行间流露出小作者对蒜苗的喜爱之情。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一、我的发现
1.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从哪里发现的.,然后交流。
2.你们的发现和小林、小东的发现大同小异,我们一起来读一下他们的对话。3.小结:是的,作者之所以把文章写得那么生动、准确,就是因为他们在平时实践了“观察、观察、再观察”。
4.当然,观察要讲究方法。让我们重新回到《爬山虎的脚》这一课,请看这段话:
“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作者从爬山虎脚生长的地方、脚的形状及颜色等方面进行了观察。教师总结:光仔细还不行,观察还要有顺序,有重点,要连续,要在观察中学会比较,学会联想,学会思考。
同学们,让我们在生活中重视观察,学会观察吧,因为——(出示名言)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事业、艺术及其他方面的成功秘诀。
二、日积月累
1.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有人对每月有代表性的花也做了细致地观察并编成了儿歌。
2.自由朗读儿歌。
要求:把儿歌读正确、流利。
3.仔细读读这一儿歌,你发现有哪些特色?明确:语言精练、押韵等。4.哪些词语写出了花的特点?
明确:“红似火”、“满枝黄”、“雪里藏”等。
5.请你任选其中的一句话说说透过这些特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教师总结:这些精练的语句无不让我们产生许多的遐想,这一切都归功于作者细致的观察。
三、成语故事
1.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事业、艺术及其他方面的成功秘诀。成语故事《胸有成竹》就是一个例证。
2.打开课本,自由地朗读故事。3.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4.文与可的画的特点是什么?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那么他的秘诀是什么呢?再读课文。
引导学生说出观察与取得成绩的必然联系。
5.理解“胸有成竹”的意思。
明确:原本指画竹子时,胸中有现成的、完整的竹子的形象,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有成算。
6.尝试运用。用“胸有成竹”来说一两句话。四、布置作业
仔细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并写写观察后的收获。
本次口语交际的趣味性较强,通过比眼力、交流观察感觉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本组教材中的两首古诗和三篇课文都是围绕“观察和发现”这一主题编排的,所以它为学生提供了一次检验学习成果的机会。学生在学习语文园地时,通过表达见解、交流感受、展示作品、对比竞赛、亲身实践等活动深入理解了观察的重要性,同时这些活动也为演练和展示学生学到的观察方法提供了一个平台。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和能力。
2.了解表示本课中词语构成方式,注意词语的积累。
教学重点在比较词语构成方式的过程中学习汉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学难点在比较词语构成方式的过程中学习汉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学准备词语卡片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自主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在汉字的家园里,有许多有趣的词语,他们长得很像,但是含义却有很大区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几组词语。
二、学习生词,理解词语的不同
第一组:
1、出示第一个词语,齐读。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
2、将这两个词语的调换顺序,再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出新词的含义,并出两个字的顺序一旦调换,含义就会发生变化。
3、:这就是相同的字不同的顺序而产生的不同含义的词。
4、读一读其他的同类词语,说说这些字因为调序它们的含义发生了什么变化?
5、你还知道哪些同类词语吗?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组:
1、师出“baochou”这个音节,请大家拼读,并写出词。
2、对于出现的两个不同的词语,老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说说这两个词语意思的差别。
3、用这两个词分别造句。
4、:这就是音同意思不同的.词语。
5、再读一读下面的词语,体会写法和意思的不同,并想一想怎么区别这音同字不同的词语的用法。
二、指导写字
1、课后田字格里的生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指导“套、稚、默、封”四个字。
2、教师在田字格里边板书边讲解笔画、笔顺、结构特点,领写字头,学生仿照板书在田字格上书写。
1、作业
写生字
把自己找到的音同意不同或者字的顺序不同意思不同的词语写在一张卡片上,比赛谁找得多。
板书设计:汉字家园2-2
词语卡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 知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从读、品、观中感受泉的魅力,体会泉多、水美的特点。
教学重点
1、 读中悟泉的特点、感受美,感官欣赏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体味语言文字的优美。
教学难点
通过关键字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感受泉城之美。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
2、说说泉城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
二、讲读课文
(一)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中的3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读句子,交流
(1)第一句,泉多(七十二泉)
(2)第二句,思考:这句话共有几个分句,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济南的泉水的?
a指名读这句话后回答问题。(这句话有4个分句,前两句写泉的形态,后两句写泉的声音。)
b作者为了把泉的不同形态和声音写出来,用什么词连接的?(有的……有的……)
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c小结:第二句话从形态和声音写出了泉水的美丽。
d指导朗读第二句。(一、三两句声音高些,二、四句声音要低缓)
范读,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3)第三句:最著名的泉水
板书:珍珠泉 五龙潭 黑虎泉 趵突泉
4、齐读课文。
(二)、品读四大泉:
1、为什么作者只介绍这几处?(最著名)它们为什么会在这七十二泉中脱颖而出呢?让我们停下脚步,细细品味。
自读描写这四泉的`部分,出示要求:你最喜欢哪处泉?找出相关的文字介绍你喜欢的这处泉。说说它吸引你的理由。
2、帮扶部分为珍珠泉以及趵突泉,根据学生回答随意调节:
趵突泉部分
“一个开阔的方形泉池,差不多占了大半个公园。”(大)
“池里的水很清,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清)
“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美)
a结合这句话,理解“冒”——泉水多但流速相对慢,高过泉面。
b出示趵突泉的图片,帮助感受“美”
c 介绍趵突泉得名由来:大股泉水像拥有生命般日夜跳跃冒出水面,因此得名“趵突泉”,指导朗读。
d小结:是啊,泉池开阔、泉水清澈再加之喷涌而出时那如同白雪的层层波浪,趵突泉不愧名列(七十二泉之首)。
e谁愿意用你的朗读来展现趵突泉的美?指名读、齐声品读。
珍珠泉部分
“泉池约一亩见方,清澈见底。”(池大水清)
“泉水从地下往上涌……拎到了睡眠上来。”(形态美)
理解“涌”——水流细而急。(可与“冒”比较)
珍珠泉的美:体会三个“忽~忽~”——瞬息万变,“拎”——神奇、有生命力
指导朗读
3、放手自学部分:
五龙潭:生读相关部分,再作介绍。动作理解“汇注”
黑虎泉:生读相关部分,再作介绍。
4、小结:泉城的四大名泉果然各具特色,风光无限。齐读2-5自然段。
5、回读第一自然段
游历济南,泉的美景一览无余。这些泉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6、文章读到这,你想说些什么?
(三)得名由来
1、引读第5自然段
三、总结
泉是济南的魂,那一汪汪千姿百态的清泉把济南装扮的万般风情、充满灵动。让我们再度走入济南,齐读课文《泉城》。
四、作业布置。
了解济南的其他名泉,班内交流。
板书设计:
9、泉城
珍珠泉 神奇
泉多 五龙潭 泉多
泉美 黑虎泉 气势 天下闻名
趵突泉 大、清、美(首)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习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望洋兴叹》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谈感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解决学习中的疑问。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成语故事包含的深刻道理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带生字卡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
1、学生复述成语故事,并说一说成语包含的道理。
2、学生讨论怎样学习成语故事。
二、揭题、解题
板书课题:望洋兴叹
学生自由发言:你能理解课题中哪些词语?师根据情况引导,学生理解课题:河神望着海洋发出感叹。
三、学习课文
1、学习文中生字词
出示生字卡,学生拼读:聚耻,并给生字组词,分析字形,书写生字。
引导学生结合语句理解词语意思。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默读课文,然后自由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4、学生汇报,师引导归纳
5、学生齐读最后一句话,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四、全文
1、学生比较:燕国的少年和河神相比,的`什么不同?
2、学生讨论学习成语故事的方法。
3、学生说一说:“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试着用它说一句话。
五、课堂
学生说说两个成语故事的含义。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在习作修改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评析。
过程与方法根据平时积累,利用小组合作优势,充分发挥想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修改的能力。
教学重点:
点评中的好词好句。
教学难点:
点评中的好词好句。
教具:
教学方法:引导、点评
教学流程:
一、习作讲评
1、学生拿己的`习作,找出最满意的地方。
2、小组间相互朗读交流自己认为最满意的部分,相互评议。
3、小组间相互传阅习作,彼此发现习作中优美的句子、片段或词语,进行赏析。
4、对部分不尽人意的地方彼此提出合理化建议,共同提高、相互鼓励。
5、学生作好记载,当经验保留。
6、教师巡视指导。
二、小节
1、教师对习作讲评过程进行。
2、提出希望。
3、学生代表发言,本次习作的体会。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读准字音,丰富词汇。
2. 感受打比方的写法的好处。
3. 阅读短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读、背古诗,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5. 通过言语训练提高表达能力。重点难点:重点:能说会道难点:学习仿写句子,了解打比方的句子的特点。
教具准备:课件及图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语海畅游汉字真有趣
1.读一读,看谁读得最正确。
2.读一读,想一想:每组的字为什么读音不相同?
3.学生讨论
。4.教师点拨:汉字就这么有趣,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5.让学生多读几遍,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并理解每个字在词语里应该读特定的读音。
6.拓展:你还能说出其它的多音字吗?
二. 语海畅游词语搭配
1.出示童年开花图,以童年这中心词,让学生在四周填上合适的词语
2.如:童年趣事,童年生活,快乐的童年
3.合作交流:四人小组互读、互听、互相纠正。
4.拓展:你还能用更多的.词进行搭配吗?如:美丽的田野、绿油油的田野、一望无际的田野
5.老师小结。
三. 语海畅游照样子写句子
自由读例句,体会句子的特点。
2.学生讨论:这个句子描写的事物是芦苇,联想的事物是桅杆。把芦苇比作小船上的桅杆,我们把这样的句子称作打比方的句子或比喻句
3.学生照样子写几句打比方的句子。
4. 合作交流:四人小组互读、互听、互相纠正。
5.老师小结。
四. 背诵古诗,积少成多
1.轻声读古诗,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
2.将古诗大声读给同桌听,同桌专心听,欣赏,指点。
3.再读诗句,想象画面,比谁读得最有味道。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诗句。
5.拓展:课外收集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五. 阅读平台《一只小鸟》
1.轻声自由读短文,想想短文主要讲了什么?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细读短文,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并说说为什么?
3.再读短文,讨论:
(1)你想对那只小鸟说些什么?
(2)你还想对用子弹打鸟的孩子说些什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日内瓦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采用的是从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叙述方式。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瑞、筋、镶、嵌、僻、贱、赴、啄、屑;要求会写的字有:钢、筋、政、统、守、染、联、占、尊、叉;要求掌握的词语有:钢筋、市政、统一、守护、染绿、联合国、独占、尊严。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的2—6自然段,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让它们自由生息”的;抓住重点句,了解日内瓦人是怎样让“它们”自由生息的。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让它们自由生息”的,认识从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叙述方式。]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准备】
1、日内瓦的城市风光图片(录像)
2、多媒体课件
3、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初读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并学习生字,提出问题。
二、教学步骤:
(一)谈话引入:
[1、现在世界上现代化的大城市越来越多,建设得越来越先进,你知道哪些现代化的大城市?
2、看,这是世界上著名的日内瓦。(图片或影像)这座城市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的地方?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介绍日内瓦的课文。]
(学生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巩固字词,引发思考。学生书写题目时自然会想到:为什么是“它们”而不是“他们”?“它们”指谁?]
3、齐读课题。
4、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思考、并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看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2)指名让学生朗读分段朗读,检查字音掌握朗情况。然后学生评议,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3)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
2。用字、词卡片检查生字掌握情况。认读生字看片同时,结合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或提出并解决相应注意问题。利
(1)“筋”:指什么?结合图片理解“钢筋”。了解它是动物、人体中的一部份。
(2)“剪、栽、啄、赴”:都是表示什么的词?动作与什么有关?所以字中带有什么偏旁?
(3)容易写错的字是哪几个?在桌上写两遍。(啄、餐、)
(4)“联、连”“溅、贱”如何区分?(组词)
[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识字、写字能力,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放手,充分给学生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运用所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习掌握生字、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学、合作能力。同时,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与指导的强化,并注意渗透相关的汉字知识。]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提出问题。
1、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思考:课文主要介绍的什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全面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再读课文,思考文中的“它们”指的是谁?课文从哪两个方面写“让它们自由生息”的?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品味语言、理解词语、朗读课文,感受日内瓦城市中野草和小鸟自由生息的状况,激发学生保护、爱护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步骤: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下面我们复习一下:
(二)复习生字、词
1、抽读生字卡片。
2、重点巩固易错字:啄、餐
[3、课文从哪几方面写“让它们自由生息”的?(从野草和鸟儿的这两方面描述日内瓦人“让它们自由生息”。)]
(三)理解感悟课文
1、引入:
(1)板书知道课文主要介绍的是日内瓦的什么在自由生息?
(2)板书课题:回忆课题中“它们”指的是什么?
(3)板书:野草 小鸟
2、指名分别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哪些自然段让
你感受到野草在自由生息的'?哪些自然段让你感受到小鸟在自由生息的?[整体感知每一部分,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按不同部分练段成篇的方法。]
3、日内瓦人怎样让野草“自由生息”的?找出课文中有关句子读一读,从这些句子中,你想到了什么?
课件出现学生谈到的重点语句,朗读、理解:
(1)日内日瓦的绿地虽然大多是地毯般美丽的人工草皮和花坛,但也时时可见花花绿绿的野草和野花。
[引导感悟:
A:一般的现代化城市对野草会怎样?
B:虽然……但是表明什么?由此看出什么?
C:“时时可见”什么意思?还可以换成“……可见”?结合]
(2)在路边、树旁、楼房偏僻角落以及城乡结合处,凡无需特别美化的地方,都生长着野草和野花,它们得到园林工人的定期修剪养护。
[引导换词理解:
A:如果说前面的句子告诉了我们野草“时时可见”,那么,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可以同样用“……可见”来概括吗?]
(3)日内瓦植物园的一面山坡,野草高高生长在里圈,人工栽种的草皮低低守护在外围,两者错落有致,只有高低之分,没有贵贱之别。
引导感悟:
[A:“只有……没有”看出什么?你看到城市的草坪。什么样?通常人们会怎样做?]
B:提供资料:人工草皮的价格。野草需要用钱买吗?
C:引入:野草不仅不需要钱来买,日内日瓦的人们
还非常重视野草的价值,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4)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从第四自然段中你又感受到什么?
A:学生默读后自由发言。
B:教师启发引导:
[对野草如何自由生息的理解主要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品读词语、资料运用、朗读评议等方式来使学生感悟。]
4、日内瓦人怎样让小鸟“自由生息”的?
(1)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找出课文中有关句子划出来,读一读,想一想,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
(3)如果你是这里的一只小鸟,你会怎样对别人介绍日内瓦如何是自己的乐园?
[此部分教学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采取自悟、合作的方式,然后引导学生转换角色,把自己变成小鸟来感受小鸟在这座城市中的自由。]
(4)指名表演或介绍,大家评议。在评议中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景,理解日内瓦人民对小鸟的保护与喜爱。
(5)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5、总结:课文重点讲的是几部分内容?如何连段成篇的?
[理清文章脉络,读书写作结合,了解课文按不同方面叙述的写作方式。]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1、进一步了解课文的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式。
2、学习生字
3、拓展学习。
二、教学步骤:
(一)指名读课文,回忆:课文用什么方法连段成篇的?
[重点出示:日内瓦的鸟也像野草般自由生息。
(1)“也”说明什么?对什么而言?
(2)这句话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过渡句)]
(二)学习生字:
重点指导“餐”的书写。引导学生观察笔画的穿插。
(三)拓展交流。
(1)日内瓦的资料展示。
(2)关于环境保护的事例或建议。
[拓展学生学习空间,结合生活实际,收集有关资料,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并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
(四)语言训练:课后练习三的练习。
[(1)出示句子,指名读。
(2)理解带点词的意思。
(3)练习说话。
(4)动笔写句。]
(5)互相检查、评议、纠正。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以读为本”,给学生充分的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适度探究,引导学生认识了解这种叙述方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落实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在语言活动当中学习语言。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到了日内瓦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我的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一、激趣导入
1、《神笔马良》、《哈利波特》、《指环王》的片段。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都是些什么电影吗?
3、是的,这些精彩的电影都是根据童话故事改编而成的。其实,童话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童话天地,一起去感受他的美妙神奇、绚丽多姿吧。
二、八面来风
1、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很多关于童话的资料,现在能相互交流一下吗?
2、交流。
3、老师也从网上下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学法指导】鼓励同学们收集关于童话的资料,并和小伙伴相互交流。
三、我的发现
1、师:这么多美妙的童话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其实呀,童话故事的编写是有一定规律的,小林和小东就发现了一些,我们来看看吧。
2、男女生分读书上的“我的发现”。
3、说说小林和小东经过本组童话故事的学习后发现了什么?
4、回顾读过的童话书,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5、全班交流。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会认“拽、茸、副、怜、魔、杖”等六个生字。
2.体会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动。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能够表演故事并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
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续编故事。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内心活动,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
课文相关角色头饰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昨天童话王国的国王给老师打来电话,说咱们班的同学在之前童话故事的学习中表现的非常出色。今天童话王国的一位小木偶遇到了一些问题,国王想让我们帮助小木偶,你们愿意吗?想进入童话王国必须冲过三道关卡你们有信心吗?
关卡1. 我们学过的童话故事都有哪些呢?( 《巨人的花园》、《陶罐和铁罐》、《去年的树》…… )
关卡2. 多媒体出示表情词语(得意洋洋、垂头丧气、愁眉苦脸、眉开眼笑……),师生间互做表情猜词语。展示表情的同时引导学生感受表情词语的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关卡的方式导入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导学生能更加深入的投入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新词。
2、让给学生充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讲生字,引导学生寻找记忆字词的好方法。(出示幻灯片)
提示:
(1). 魔,可以这样记:住在广阔森林里的鬼
(2). 龇牙咧嘴, 中的“龇”读Zī不读Cī
【设计意图】把课堂的主动性充分归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能自行解决问题。
3、找找文中有哪些表情词。引导学生学习并表演。
4、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细读课文,深入探讨
请同学们再次细读课文想一想小木偶遇到了什么问题?它都分别遇到了谁,其中谁都误解了它,误解他的原因是什么?谁帮助了他?(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展开,引导小组互相探讨交流小木偶伤心的原因,并能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交流汇报
1、问题一:小木偶都分别遇到了谁,谁使他越来越伤心?你是从课文哪里看出来的?(小红狐、警察熊、小兔子、老奶奶、蓝鼻子小女巫。其中前三人使小木偶越来越伤心。)
引导学生在找的过程中能模仿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对话。
问题二:为什么大家都误会小木偶?
(因为小木偶总是摆出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问题三:小木偶笑嘻嘻的表情也是内心真实的表情吗?他的内心应该是怎样的?
(不是的.,小木偶的内心充满了伤心、委屈。)
老师总结:老木匠说的没错,笑虽然是很重要。不过要是只会笑纳可是远远不够的,你看我们的小木偶就是因为只有笑,受尽了委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用发现的眼光寻找答案,得到解惑。
2、 如果你是有着丰富表情的小木偶你遇到小红狐他们时还会是笑嘻嘻的表情吗?(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填入表情词并用相应的语气读出。
“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 )地尖叫。
“脑袋疼。”小木偶抬起头,( )地回答。
“脑袋很疼。”小木偶是一副( )的表情。
“是,而且越来越疼了。”小木偶( )地说。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思维能力。
五、小组合作,表演故事
请小组个别同学上讲台,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并及时予以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的扮演,引导孩子们会身临其境的感受小木偶的遭遇,激发孩子们认知故事中其中蕴含的道理,同时评价贯穿整个课堂,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1、老师总结:同学们我们帮助了可怜巴巴的小木偶,我们懂得了笑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很重要,但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伤心、难过、忧郁的日子,所以仅仅有笑是远远不够的。希望同学们能在生活中做一个有着丰富表情的好孩子。
2、同学们想一想,现在的小木偶已经有了人类所有的表情,那他如果再遇到小红狐他们还会一副笑嘻嘻的表情吗?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展开自己的想象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设计意图】拓展思维,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不但会发现更会改变。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群英降马》这篇课文节选自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课文中对马的描写非常生动,对人物性格的刻画非常传神。课文中通过对小红马三次扰乱马群的动作描写以及众牧人对小红马来历的议论烘托了小红马的神骏,通过对韩宝驹降马的浓墨重彩地描写,与郭靖降马时那淡淡的一笔描写相对比,从而反衬出小说的主人公郭靖的神勇。这段内容既有直接描写,又有侧面描写,从内容到写作方法,对学生都有启发。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篇关于马的课文和两首关于马的诗,对马也有了一定的认识,马的诗、马的歌、马的成语、马的精神在学生头脑中都有初步的认识。尽管如此,由于这是一篇小说,其中的语言与以往课文有所不同,所以在理解上仍有一定的难度。而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方法也是第一次接触,这都要我们老师适时适当的引导,才能使其理解掌握。
基于对课标的把把握,对教材的理解,对学情的分析,我确定的教学目标为:能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抓住小红马三次扰乱马群的动作描写,以及众牧人对小红马来历议论的语言描写感知小红马的神骏。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读中体会作者写作的巧妙之处。
由于这是一部小说,所以了解小说的语言特点和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写作方法是这一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抓住重点,通过这样几个环节来突破难点。
1、课一开始,我通过一段视频加上我的解说,来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创作背景,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中。接着通过读题目来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通过研读小红马三次扰乱马群的动作描写,来感知小红马的桀骜不驯、奔跑迅速、机灵之极等特点。让学生读出自己对小红马的理解。通过反复说这是一匹什么样的马?来培养同学们对小红马神骏特点的理解。弄清正面描写的特点。
3、通过对众牧人对马的议论的`研读,从中明白小红马的来历,从而加深对马的认识,了解侧面描写的妙处。
整节课我采用了评书的语言特点来设计引导语,让学生了解小说的语言特点及朗读方法的不同。
但由于当时有一些老师在听课,加上自身素质有限,我的设计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课上我没有进行评书式的范读,并且口头语太多,加上学生不够放松,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这些都影响了我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改进,力求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中,感受并学习父亲的执著和勤劳。
3、积累并学习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
重点难点:
从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中,感受并学习父亲的执著和勤劳。 积累并学习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质疑课题
1、 同学们我们家家都有菜园?你能用自己的话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家的菜园吗?(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鼓励学生自主质疑课题,最后梳理问题: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
二、读通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疑难字词可以请教学习工具或老师。
2、检查认读字词:课件出示:婴儿、疑惑、坚毅、平坡、边缘、可怖、红肿、榨干、荒凉、诱人、信心十足、似信非信、疑惑不解。
3、解释词语。(先指生说词语的意思。再出示注释)
4、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课文,交流感悟
1、出示自学提示: 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开垦菜园的?他又是怎样开垦菜园的?勾画出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想想从这些词句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简单的写在空白处。
2、感悟交流重点词句,感受父亲的勤劳、坚忍不拔、对土地的
热爱,带着感受朗读课文。 重点研读:
(1) “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荒!’”(勤劳)
(2)“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勤劳、吃苦)
(3) “父亲没有气馁,,,,盖住了那可怖的岩石。”(坚忍不拔)
(4)当我问能否长出豌豆,父亲“信心十足地说:‘当然能!’”(对土地的信赖)
(5) “父亲说:‘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一片豌豆来的。就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瓜吃菜了。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对土地的保护、热爱)
(6)拾粪肥田。“有时候我在山坡上放牛,尿憋急了,父亲也要我跑到菜地里去撒。”(为了肥土、对土地的热爱)
3、 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谈谈你的理解。
引导归纳:
①父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山坡上开出了一块作为菜园的基地。
②当暴雨冲走泥土后,父亲一筐筐挑土,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块新菜园。
③为了育肥土地,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豌豆翻进土里,精心侍候,使土地变得肥沃,让全家人拥有了一个四季常青的菜园。
4、读描写父亲的句子,想想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读“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弱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说说这个比喻说明了我和父亲对菜园是怀着怎样的情感?这个情感可以从文中找出一个词来表达,是哪一个词。 (爱、精心伺候)
四、体会精神,拓展延伸
1、父亲的菜园收获的是什么?收获的仅仅是四季的蔬菜吗?作者收获了什么?你呢?”(收获的是一种人生精神:坚毅、勤劳、不畏艰辛、坚忍不拔、热爱土地、热爱劳动)你此时心里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付出辛苦,遇到困难、挫折不气馁,永远保持自信,什么事情都能做成。)
2、在同大自然搏斗中,古有愚公移山,今天,这位普通的农民以同样的精神在荒凉的山坡上创造了一块菜园。请你用自己的话夸夸这位父亲。(如,您的身上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没有土,没有肥,您都想办法解决,真了不起。做任何事如果都像您一样,不达目的不罢休,肯定会取得成功。您下定了决心就不辞劳苦地付出,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您虽然平凡,却有一种伟大的精神,才创造了荒凉中的奇迹)
3、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中描写父亲言行,体现不畏艰辛、坚忍不拔的句子。(课件出示)
五、总结全文,提炼方法
1、父亲的精神令人钦佩,那么作者是如何写出父亲的这种精神的?(总结归纳出本文的写作方法:选取典型事例,具体描写人物的言行。)
2、父亲虽然平凡,却有一种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伟大的精神,正是这种执著、坚持不懈的精神,才创造了荒凉中的奇迹!让我们带着对父亲的敬佩之情再读课题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
四年级上册语文卡罗纳原文
卡罗纳的母亲病得很厉害,卡罗纳很多天没来上学了。昨天上午,我们刚走进教室,老师就对大家说:“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明天要来上课,孩子们,你们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任何人都不许跟他开玩笑,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今天上午,可怜的卡罗纳来到了学校。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候,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对他说:“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怜的孩子!但你要坚强!你母亲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见你,她依然爱着你,她还生活在你身边。孩子,你要坚强哟!”
老师说完,卡罗纳回到座位上,挨着我坐下。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老师暗示大家暂时别管他,开始上课。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
他什么也没说,也没有抬起头来,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
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我看见母亲在等我,跑过去扑进她的怀抱。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当时我并不明白母亲的用意。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我恍然大悟,没去拉母亲的手,却拉起卡罗纳的手,和他一块儿回家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卡罗纳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3、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学习重点:
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学习难点:体会文中人与人之间的“爱”。
自主学习区:
1、通读全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借助字典,理解词义。
2、再读课文,反复朗读,直到字正文通,非常流利。
3、默读课文,用——画出卡罗纳遭遇不幸后有哪些表现?用~~~~画出大家是怎么做的?并在句子边写下你的感受。
自主检测区:
1、我会认
( ) ( ) ( )( ) ( )
遭遇 怜悯 叮咛 嘱咐 号啕大哭
(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
2、积累词语
可怜 遭遇 严肃 怜悯 暗示 叮咛 嘱咐 端详
悲哀 号啕大哭 屏息凝神 目不转睛 恍然大悟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探究区:
(温馨提示:本课要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深入体会人物的感受。)
1、卡罗纳遭遇不幸后有哪些表现?读句子,说感受。
2、感悟关爱:
(1)、老师的关爱:
(2)、同学的关爱:
(3)、“我”的母亲的关爱:
如果卡罗纳来到我们的身边,你会为他做些什么?写下来。
检测反馈区:
1、照样子,先连线搭配词语,再另外搭配一个。
例:可爱的——小白兔 (毛茸茸的)小白兔
盛开的 目光 ( )目光
关切的 孩子 ( )孩子
可怜的 花朵 ( )花朵
2、放学后,当“我”扑进母亲怀抱的时候,母亲为什么把“我”推开,还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在正确答案后打:“∨”
(1)、因为母亲不要我了。 ( )
(2)、因为我身上有灰尘,母亲怕把她的衣服弄脏了。 ( )
(3)、因为母亲明白,现在和我拥抱会使卡罗纳更伤心。( )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上册教案03-05
语文上册教案06-20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案12-29
语文四年级上册的教案12-04
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11-16
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04-28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30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5-24
四年级语文上册《猫》教案12-01
四年级语文上册《白鹅》教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