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听老教师讲座心得体会

时间:2023-10-26 10:30:50 听老教师讲座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听老教师讲座心得体会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听老教师讲座心得体会(精选1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听老教师讲座心得体会1

  听了王教授的《培养孩子主动生活》教育讲座,才认识到家庭教育如此重要,才进一步明白孩子的成功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成功,才认识到对孩子的投入,不单纯是金钱和时间,现择其扼要结合自己反思如下:

  一、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保持情绪良好,不要把在单位的工作情绪带到家里,甚至转移给孩子,要“制怒”,怒则失去正常理智,万事皆失去准线。父母之间即便真有矛盾争吵也要避开些,减少对孩子的影响。

  二、要真爱自己的孩子。

  人际交往的原则,理解、尊重、平等,多看优点,少看缺点,何况自己的骨肉至亲,不要吝啬我们的爱,多表扬他,增加自信,有自信才有志向,有志向才会成功。不要光看分数而看不到孩子的进步,“爱屋及乌”捆绑式的爱是要不得的,和孩子相处、和老师沟通都要讲“和谐”,和则兴,学习才会进步,才会一步步走向成功。

  三、对孩子要放手,培养其独立能力。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要勇敢放手,没有错何来对,让孩子自己领悟,“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方能进步。

  四、学习要走直线。

  1.要坚持走直线,中间弯曲将事倍功半,家长负责时刻矫正。避免“小猫钓鱼”的故事再发生。

  2.未来的成功与否,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感谢学校和赵老师给了我们做父母的一个学习的机会,给了孩子一个成功的可能。

  听老教师讲座心得体会2

  10月21、22日我有幸参加了吉林省永吉县家庭教育专家讲座,聆听了赵教授《国际视野下的家庭教育》和崔宇教授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讲座,让我对于我的教育事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对于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体会。关于家庭教育的学习让我真真切切感到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下面,我就从这次培训给我的感触来谈谈我的一些心得。

  一、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促进学生教育发展。

  先谈谈家庭教育的现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在我们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A、“望子成龙”型。B、“重视分数”型。C、“顺其自然”型。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同事、朋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二、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访,全面指导家庭教育。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在提高家长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经过两天的学习,让我觉得,对于家庭教育,我还有许多知识要学习,但是,从这两天的讲座中,我却学到了很多,我会将所学到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身为母亲的我,不仅在学校教育学生,回到家也同样教育自己的子女,我相信这次家庭教育专家培训的学习是几代人都享不尽的充电之旅。

  聆听武校长的家庭教育讲座,我颇感收益良多。其中的一个事例,尤其令我感触深刻。

  武校长讲到,电力工程队在深山中架设电缆时,由于沟深壑险,把电缆线从一座山梁扯到对面的山梁上去,极为不便。聪明的施工人员是这样操作的:首先放飞风筝,让风筝落在对面山梁上。然后,把“风筝线”逐渐变得粗起来。当“风筝线”粗到足以承受电缆的重量时,最后顺利地把电缆牵引过去。

  这个聪明办法令人拍案称奇,其过程更是耐人寻味。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风筝线’逐渐变粗”的巧妙过程,细细的风筝线能成功地牵引电缆吗?地球人都知道,当然不能!

  可是,在教育孩子,特别是在转变差生的过程中,不少教师、家长恰恰忽略了那个让“‘风筝线’逐渐变粗”的巧妙过程,急功近利,简单粗暴,结果自然是事与愿违。 由这件我联想到自己的一些做法。

  听老教师讲座心得体会3

  周四受邀参加了xx县xx小学杜主任主讲的《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杜老师围绕“用心呵护,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这个主题,深入简出的阐述了孩子学习、日常行为习惯和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听完了杜老师的讲座,作为家长的我感触颇多,在孩子到学校的这段时间里,孩子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比以前懂事了很多,这些都要感谢老师们的关爱和教诲,也离不开学校给家长的培训。自己也通过和老师的配合,悟出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

  1、家长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想法和行为。

  以后我们对待孩子要言行一致,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心灵健康出发。

  2、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按各科的教学目标引导孩子,使孩子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安全意识。教会孩子认真遵守交通规则,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快快乐乐的生活、学习,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为以后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3、合理安排孩子的课余时间。

  在完成家庭学业的前提下,给予其他兴趣爱好培养,让他做个全面发展的孩子。

  4、要时刻保持与学校的沟通。

  尤其是班主任的沟通,对于一个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还不具备自学能力,凭借着的是个人的兴趣爱好接受教育。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只有时刻保持与学校的沟通,才能更全面的了解孩子,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努力,让孩子快乐的接受教育。

  5、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增进父母与孩子心灵的沟通。

  一个人命运的好坏,取决于一个人的性格,而完善性格的培养取决于好习惯的养成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德修养。但是这些东西从小就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尤其是在孩子成长的黄金时期,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孩子,主要有家庭、学校、社会等。所以,我们大家要群策群力,努力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听老教师讲座心得体会4

  很荣幸能够参加朱大姐的《家庭教育七把刀》讲座,让我学到了很多有关关于孩子的家庭教育知识,更多的是让我感到作为一位父母在孩子家庭教育方面的惭愧,写下来不断的提醒自己,不断鞭策自己,让我和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共同进步!

  在会中老师提到了教育孩子的七把刀,没听讲座之前没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听完讲座以后感觉这七把刀不仅仅是指向孩子同时也剑指我们每一位家长的内心深处,唠叨、比较、打骂、忽略、怀疑、讽刺、溺爱,可谓是刀刀俱到,将孩子的耐心砍掉,信心砍掉、安全感砍掉、善良砍掉,甚至包括未来都一并砍掉了,留给孩子的只有烦躁、自卑、自暴自弃、恐惧、失望、虚伪、狂妄之大甚至对未来迷失方向等。听到这里我是毛孔悚然,全身直冒冷汗,一种揪心的痛,一种深负罪感的惭愧,原本自以为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方式是对的,是对孩子好而结果却恰恰相反。

  记得有一次孩子放学回家比平时晚到了半个小时,等孩子回到家我二话没问就直接问他,怎么这么晚才到家,不知道放学之后要直接回家吗,是不是在路上和其他同学在哪里玩去了,我一脸沉重的表情,小孩吓得不敢回话,低着头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一动不动。看到他这样我自己都感觉到自己有点过分了,于是把语气放缓和了一下问他,他才告诉我说是因为下午老师安排了几个同学和他一起搞卫生,结果那几个同学忘记了,他就一个人把教室的卫生搞完了才回来的,由于自己的猜测和怀疑造成了孩子的自卑、自暴自弃和恐惧失望,就像世界心理治疗师和家庭治疗师莎提亚女士说的,孩子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是家长。家长也是没有问题的,而是沟通方式出现的问题。

  这次的家庭教育讲座对我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洗礼了我内心深处的灵魂,洗礼了我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种种疑惑,让我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认识孩子,及时放下手中的“屠刀”,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价值观,在良好的社会家庭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听老教师讲座心得体会5

  我校全体教师在20xx年4月8日通过视频会议学习了李元昌教授的关于主题教研方面的讲座,使我感受颇深。

  所谓主题式教研活动,就教研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教研应有的功能没有发挥。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主题教研。是教研组(教师)把平常教学中碰到的问题,经过整理、归纳、提炼,筛选出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的问题,转化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的课题;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来统帅每个教师的教研活动,把课题镶嵌到教研活动每个环节之中,从而形成教师之间合作、交流、共探、共享的教研活动机制和模式。

  主题性教研,就是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围绕一个确定的主题进行。这个研究主题的提出来自于教学实践,源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又是急于解决的问题,大家感到困惑的问题。

  主题教研的最大优势

  1、通过一个教研主题,将一校、一个基地全学科教师联结在一起。一个教研主题,将学科所有教师连接在一起,在主题教研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向前的拉力。能使多数教师由被动向主动转,调动教师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激活了教师内在的研究潜能,提高教师教研意识、科研能力的效果,实现促进学校整体教师素质提高的目的。

  2、有了主题,就自然促使教研目的明确,教师承担的任务明确,研究方向明确。由于将大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题,难度降低,教师容易操作。从小处做突破口,也容易把握,容易出成果。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就得加强自己的学习,查找资料,阅读书报,教师之间就得相互借鉴、交流,往往在完成一个分题的过程中,教师就自然地走向了专业化成长得到路。

  3 、主题教研针对性强,针对教师在平常教学实践中的的困惑或疑难,是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或者难以处理的问题,容易引发教师探索;主题教研活动富有典型性,每次活动只研讨一个主题,而这个主题是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能启发大家思考,激发集体智慧;主题教研活动具有真实性,它来自与真实的课堂,来自于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教师的研讨或交流,表明的是他对所研究问题的思考或实践探索。这样,就缩小了以往教学活动弄虚作假的空间,消除了表演、做秀的现象。

  4、由于主题教研将全学科教师联结起来,一个学科教研组就形成了一个教研群体,便于教师之间合作、探究,容易形成良好的教研风气、学术氛围。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能得到发挥。

  5、主题教研摒弃了形式主义,讲求教研的实效性。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有了明确的主题,避免了随意性、盲目性,逐渐向科学有序方向发展,使校本研究形成系列化,有利于优化教学工作,提高教师的研究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由于主题教研的形式多样,这样也就决定了活动形式多样化,打破了以前教研单一形式,会使教研活动丰富多彩。

  6、主题教研,使研培基地的教研活动主题明确,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基地各校教师的研讨、交流、有了共同的话题。有利于基地优势互补,改进基地教研活动形式,提高教研水平,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7、主题教研活动,是将教研、科研自然结合的一种方式。利用科研的形式,装进教研的内容。按着科研的流程完成教研的任务,形成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科研的良好发展态势。

  8、主题教研,需要教研员站在更高的层次来指导基层学校的教研活动,这就需要在目前的教研形式中,要转变观念,深入基层,加强服务意识,提高自己本身素质,增强指导能力。这将促使教研员本身的学习和提高,有利于教研员的发展。总之,主题教研:提高最快的是老师,受益最大的是学生,提升了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听老教师讲座心得体会6

  20xx年4月26日下午,我校邀请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教育专家李淑章教授到我校为全体教师做专题报告讲座,报告的主题是《教师的品格修养及其专业攻坚与守护》,李淑章教授结合自己多年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深刻的思考向我们诠释“何谓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何谓教师”等问题,听了之后,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讲座中,李淑章教授引用当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政策,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基础教育的丰富经历和深刻思考,具体、精要地论述了《教师的品格修养及其专业之攻坚与守护》这两部分内容。针对教师的品格、职责、基本任务、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以及师德、知识与方法的关系等重要课题,全面诠释了“如何履行教师的使命、成为一名合格教师”。

  通过学习,让我体会到教师只有先以德修身,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视孩子的行为习惯,教授做人的道理“要立业,先树人。”学生时代是世界观、品质、性格形成阶段,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模范作用,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焰。教师不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其次,要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努力学习,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品质,才能适应素质教育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学生,成为一名21世纪高素质的.人民教师。

  从李教授的讲座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水平,较强的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要具备良好的个人品德修养。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听老教师讲座心得体会7

  聆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钱志亮老师关于《解读入学成熟水平》讲座有感如下:

  幼小衔接的话题不仅是现在多数家长在幼儿教育问题一大困惑,同时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实践的一项课题,更像一条摸索之路。教育改革的初衷始终是以人为本,以幼儿的发展为基础,以国家的发展为根本的实践之路。 幼儿升入小学低年级时许多家长都会对于幼儿入学适应困难,上课不专心,坐不住等问题过度集中关注,有时小学低年级的老师也会出现同样的困惑,但多数认为是因为幼儿还“太小”,或者家长期待性过高,幼儿园没教好等等之类。而钱志亮老师一句话点明了这些困惑的诱因:“幼儿没有达到入学成熟水平提前上学的结果!”。诚然,幼儿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是其一生中最早也是最大的艰难转折之一,学习环境、人生使命、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师生关系、生活规律乃至社会要求与家庭期望的变化等等这些都以近似对立的情况放生了明显的改变。这些改变的前提基本都是以幼儿的生理年龄为界定,而幼儿与幼儿之间在学习中是存在客观差异的。不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小学,甚至是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起跑缓慢者”的情况。

  儿童“入学成熟水平”指的是从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运动能力、知觉转换能力、数学准备能力、神经协调能力等心理发展水平与状态判断幼儿是否达到作为小学新生应该达到的要求。——钱志亮

  关于幼儿入学成熟水平的解读,有的老师会将其作为幼小衔接的评判标准,或者作为大班幼儿进入小学前的准备方向。但同时我们从一些事例当中不难发现,在一些以家长期盼为核心的地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扭曲现象: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教育片面化等等这些不仅伤害了幼儿的身心,更重要的是束缚了幼儿的独立个性和想象力的发展,过早的扼杀或者灌输不适合其现阶段的思想也容易为幼儿种下厌学和不良人格的种子。

  作为专业化的幼儿园教育、幼儿教师,我们在幼小衔接方面的开展首先应有一个与教育方针较为统一的方向:幼小衔接从幼儿踏入幼儿园接受教育时做起,而不是从大班做起,同时清晰明确幼小衔接的研究思路:幼儿园目标——小学课程要求——寻找接轨之处——实施方案。通过幼儿园目标与小学课程要求的对比、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间的探讨交流从而制定出适宜本地区的衔接策略,并且应注意一个原则:幼小衔接在于专注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迁移而不是将小学教学内容下移至幼儿园。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年轻、受教育水平高、有自己的教育主见等,这些都在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幼儿的教育问题上不能关起门来做教育,要走出去,面向家长、面向社会大力的走出去,只有与家长、与社会衔接起来,对于幼儿的教育转折才能更好、更快、更适宜的发展前进。

  听老教师讲座心得体会8

  听了董教授的讲座《室内区域规划》和《走进童心世界》后,真是受益匪浅。

  董教授对室外美化环境做了简单的分惜,总的可以概括为营造绿色环境,搭建绿色长廊,长廊中设置各色秋千,真的既有闲情又有诗意,像生活在仙境中。孩子们除了玩穿越时空的游戏,有时还会在树荫下抠抠挖挖,真是在抠抠挖挖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探索;用玉米杆做帐篷,也是董教授介绍的好玩游戏之一,这种小帐篷类似于农村看瓜棚,一下子又勾起了我很多童年的乐趣,想想看童年的我们如此有意思,现在的孩子们也会喜欢得不得了。用呼啦圈挂在树上做投掷蓝,那岂不是更好玩,毽子、易拉罐、纸球都是现成的投掷材料,这些简简单单的玩法,以前真是没想起来,董教授把一些活生生的例子展现在我们面前。

  一、室内区域规划

  从前,我对区域的设置总是存在着盲目性,更多的追求了美观和装饰的功能,经董教授的讲解和分析后,我明确了室内区域设计的基本要点“必须舒适温暖、有秩序并且适合各个年龄段孩子发展的要求。区域可划分为三大类:

  1.常规类像娃娃家、小医院、图书区、表演区等都是常规区;

  2.特色区是指园中具有独特色彩的区域;

  3.主题区是指与主题目标和主题活动一直的区域。

  二、了解区域的设计、材料

  董教授对各个区域的设计、材料等做了详细讲解,使我更清楚的了解到区域设计要有针对性。科学区可以探索一些水、电、磁场的原理,声音的探索可采用不同瓶子装有不同量的水或小石子、小豆子等从而发出不同的声音;材料的选择上要要可操作性,玩具数量要充足,而且具有安全性、教育性、趣味性。如在绘画区,不要因为没有自由涂画墙而发愁,可用大报纸贴在墙上,便于幼儿涂涂画画,也可以随时更换;编织区可以采用玉米叶子来编制小辫子;表演区不须用华丽的服饰,可以采用旧床单、妈妈的围巾做材料,我仿佛看到了斗牛士或者少数民族的娃娃们,真是富有创意;规则上可采用多样化如:插卡、鞋子印码、围裙的多少等表示,形式新颖而且易懂。董教授还指出,空间要大,要满足很多小朋友一起玩。

  三、明确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董教授指出:观察能帮助更清楚的意识到儿童的个体需要,在“床下取鞋”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小朋友的聪明和遇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观察和记录正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四、明确孩子们为主体

  董教授提倡孩子是活动的主体,鼓励孩子主动参入,不怕孩子们大胆创新的玩,就怕缩手缩脚不敢玩,孩子们总是在实践中了解事物的变化,在玩中逐步学会应变能力,学会解决问题的方式,有活动才会有问题,有问题才会有认知和冲突,作为教师不要直接介入,要多观察,多理解幼儿,让幼儿在不断创新中获得问题的答案。

  总之提高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多探索,多发现,在玩中发现新知,让孩子们快乐成长。

  听老教师讲座心得体会9

  20xx年4月13日至19日我聆听了十位专家的讲座,感受颇多,尤其是吴正宪老师《以高质量的研修活动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讲座,她讲到教师不只是要传授知识与技能给学生,更应把启迪学生智慧、完善学生人格作为我们教师的重要责任来看待。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夯实知识基础的教师,要与时俱进地看待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能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数学知识连成“知识链”、构建“知识网”,形成立体的“知识模块”,避免对知识的肤浅化、形式化。比如说:一个简单的量角器,吴教授能把它讲授的那么生动,激情且富有创造性的思路使我茅塞顿开。

  吴正宪先生,她曾经是一名小学教师。她在讲座中完全把理论融合在了自己教学的点点滴滴之中。她的成功秘诀就是对学生那份深深的爱,和学生真诚相处,她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着学生;她善于感悟文字的美,课堂的美,善于发现学生的美,她感动着学生,也被学生感动,看到她就能感觉到对人生积极向上的活力。

  吴老师说教师应该是孩子们一生经历中一位重要的朋友,是孩子们学习路上的引路人。数学教师要创造学生喜欢的数学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数学教育,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那就需要成长为一个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的老师。“教书必然育人——这是不可逃避的历史事实,教书必须育人——这是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世界上没有无教育的教学!”吴老师以她的话指导新教师成长,同时点明在成长过程中要关注的一些问题,“在育人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更重要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更重要的;在交往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尊重个性,真诚交流更重要。”吴老师的讲座让我很受鼓舞,我希望自己也能够沿着这样的成长道路,早日成为一名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只要是在教学中学生思想出现的火花都要及时捕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体现的情感态度要及时引导。吴老师还提出了包括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错误也是一笔很好的资源,教师要及时利用这个资源让学生从迷惑中自己能主动去探求,以达到自己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个性得以发展等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情感,而且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对于所谓的差生要学会等待,等待是艺术,等待是尊重,等待是策略。教师要热情地鼓励学生,小心呵护学生的情感,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吴老师在讲座中多次提到她与所教过学生的深厚感情。有因为一句表扬的话而多年还深深记得这句话的学生;有冒着严寒,捧着多年储蓄的零用钱只求能请吴老师吃一顿饭的小学生;有因一句话而影响到一生的学生。从这些例子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吴老师高尚的人格。

  因此从此刻起,我也不再“教书”,我要开始“育人”,把善良的品质,真诚的爱,神奇的思维孕育其中,做他们可以信赖一生的好朋友,这就是我心中的魅力教师。

  听老教师讲座心得体会10

  为进一步推动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研究的水平,提升我校基础课教学质量,6月26日下午,文理学院特邀国内知名的课程与教学论学者、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刘庆昌教授来校作“课程与教学研究漫谈”的学术报告。学院党政领导和部分教师参加了报告会。

  刘庆昌,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兼院长、教育学博士,系山西省优秀专家,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哲学和课程与教学论两个领域,著有《教学艺术纲要》、《教育者的哲学》、《教育知识论》、《教育思维论》、《广义教学论》,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发表教育随笔50多篇。

  报告会上,针对文理学院作为学校基础课程教学单位,教学任务重,科学研究难,专业研究上出成果难的情况,刘庆昌教授指出,除专业研究外,教师们可在与专业研究相对应的专业教育方面进行研究,可以尝试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他说,专业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但走向课程与教学的研究同样可作为一项选择,同样可以有所创造,教师可以因地制宜,恰当取舍。

  他结合从教以来开展过的示范性结构课程改革、教育学专业的改造及广义教学论的改革研究与实践,以独到视角,幽默的表达,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专业研究与专业教育研究的关系、课程与知识的关系、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求知与求善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日常思维与专业思维的关系,教师个体成长与集体发展的关系。他最后强调指出,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把教育教学当作一门专业来对待,要通过改革创新让教师的教学思维与教育思维活跃起来,这样,教学就会充满生命活力,教学质量就会不断提高。

  报告会后,刘庆昌教授还和与会教师探讨了大学课程与教学领域可拓展的主要研究方向与主要研究内容,勉励在座教师从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一是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核心的课程与教学设计,以及实施、评价、改造等研究;二是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教材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等研究;三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教学思想、教学文化、教学制度、教学生态、教师能力等研究。

  据悉,为推动文理学院所承担的基础课程的教学与改革,进一步提升基础课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水平,文理学院已于近期成立“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室”,为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交流搭建新的平台。

  听老教师讲座心得体会11

  今天我们听了著名教育专家魏超群教授的讲座受益良多。对于现在正在这个领域探索的我们来说,这堂课无疑是我们求知路上的明灯。在新课改的前提下怎么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已经成为了当前教学的热门话题,声音很多,但是真正收到效果的又有几个?今天魏超群教授就从课改的几个方面为我们作了详细的解释并纠正了一些容易让人误解的地方。

  首先在开始的时候,魏教授就先讲了要教好学生首先就要读懂学生,新课改的出现改变了学生。现在的孩子跟以往的孩子不一样,他们现在有了自己的独力思考能力,知识面也比较宽了,有些知识甚至孩子懂了我们也未必就知道。很多知识我们不能强加和灌输,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了解才能真正记在心里。课堂上也不提倡教师永无休止的讲解了,学生要借助学生来发展自我,小组协作是提升能力不可或缺的学习支架。现在的课改要求学生要自主和团体合作来完成目标。新课改的出现当然也会产生一些新的学习模式,例如小组协作,在小组协作中要让学生学着自己去解决一些问题,在思考的时候要尊重学生的成果,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讲属于自己的话,教师不能过分的干涉和制止。魏教授有一句话讲得特别好,我们不能把孩子当成大人,管成大人,培养成大人,而是要尊重儿童的天性,让学生生活在他们自己的天地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在怎样提升教学效率里,魏教授还跟我们讲了几个基本策略,现在就谈我对这些基本策略的理解: 在第一个关系策略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追求教学效果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关系”,魏教授提到教学的最终效果是学习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带来理想的教学效果,是学生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认为这句话讲得很对,现在的孩子缺少就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很多孩子都是父母去叫去监督才会去学习,不懂的时候马上就问也不会先去思考,养成了一种依赖的坏习惯,再加上有些父母忙,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孩子也就觉得学习对他们来说也不是重要的了。有些父母甚至成了陪读,孩子学习父母就在旁边看着,不会就教,更过份的有些还帮写,这些不利的行为都妨碍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的社会都提倡终身学习,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怎么能让一个人活到老学到老呢?没有学习就没有进步,在这个高科技发展的社会,没有本领又怎么能在这个人才济济的社会占有一席之位?一个人没有进取心又何来成功呢?

  在第二个学习策略里魏教授一直在强调一点就是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自己的问题,解决自己的问题,学生都是在自主探索发现中获取新知识的。很多课堂上都是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去找出答案(很多都是照书读书),而学生提出与课堂无关的问题时教师都是一带而过不予重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让学生提出自己独有的问题,只有学生提出自己独有的问题才是最需要去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教师提出的问题。每一名教师在这点上都应该去改正一下,这确实是很多教师都存在的问题。

  在策略三备课策略中,魏教授提出教师在备课时都要遵循三条线:即知识发生线---学生思维发展线(思维起点---问题---发展---过程---结尾)---认知心理线(知识要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认知知识),这才是真正做到为学生考虑。

  而在策略四教学策略里,上课的模式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一堂真正成功的课就是原滋原味的,是来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师个性的发挥,而不是为了迎合别人的口味,所以现在都提倡公开课常态化,而不是任性化,把每一节课都当成公开课这样去上课就不用担心公开课会上不好的问题了。这样教师每上的一节课都是独特的有自己人格魅力的。来自师生激情参与的课才是好课。

  通过这次学习,我才真正觉得自己要学习的地方真的太多,在新课改还在改革的阶段,我们只能一步一步去探索,去学习,我希望学校以后能更多的组织此类活动,支持我们教师去学习,去观摩,让我们有机会去外面看看,只有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新的营养,我们的小树苗才能茁壮成长,对我们以后的教学也有更大的帮助。

  听老教师讲座心得体会12

  20xx年8月21日,我非常荣幸的聆听了来自佛山市教授精彩的讲座,长达三个小时的讲座,听起来毫无累感,相反,我从中受益匪浅,甚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认识,而且从中也领悟了一些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法与技巧。以下便是使我印象最深刻的:

  一、我从教授口中得知的“牛人”

  学无止境,每一位教师都要保持一颗终身学习的心态,然后永远不要自甘平庸,努力的踮起脚摘美味的水果。

  二、一生只做一件事

  当教授讲到台湾那位生物教师与他的蝴蝶标本时,我除了震惊更多的是敬佩。他只是一名普通的生物教师,但却有着滴水穿石之毅力,一生都尽心尽力的倾注于他所喜爱的蝴蝶标本,以至于最终获得了台湾最大的蝴蝶标本博物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灵魂工程师深深感染了我,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教育之路是平凡而伟大的。只要你不抛弃不放弃,努力的坚持,一定会有巨大的收获。

  三、关爱学生

  “像关心自己的小孩一样关心学生,像教育自己的小孩一样教育学生。”这是石门第一任校长李景宗先生的言论。在此之前,我并不明白爱生如子是一种何等的心态,现在我有些明白了。每个孩子都需要归属感,记得教授讲到学期结束,所有的孩子都喝到了以为老师亲手煲的鸡汤。我感动了,感动的是这位教师竟做到了如此境界,而让我们望尘莫及。因此我学到了永远不要让教师的光环蒙蔽了你的双眼,教师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他的价值体现在学生身上。一个教师是否是成功的,在于它的学生是否有所成就。我想这就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吧。

  教授所讲我获得了许多也明白了许多,我相信事在人为,只要你想把一件事做好,并努力不懈的朝着那个目标奋斗,总有一天你会收获到意外的惊喜。因为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感情就在哪里;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机会就在哪里。

  听老教师讲座心得体会13

  20xx年11月30日,我参加了“教师成长系列讲座”培训活动,并听了刘教授的精彩报告,可谓是受益匪浅。

  刘教授让我看到了一个读书人的魅力,感到多读书,读好书是多么的重要。

  刘良华教授说,做人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做老师更要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我扪心自问,自己算得上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吗?非也。刘教授告知我们,要想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一条有效的道路就是多读一些有思想人的书。确实,自己平时读的书太少了,以后得多多努力才是。

  刘良华教授提出,语文的使命是因阅读而理解。如果没有阅读,教师就不可能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光;如果没有体系的阅读,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是一句空话。因为阅读,教师可以获得他人的经验和智慧的支持;因为阅读,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文化素养才干得到晋升,成为满腹经纶的学者;因为阅读,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眼里就会饱满、高大,就会对学生发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教师才干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因为阅读,才干使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有头脑,有积极精力的教师,使教师走向成熟。可见阅读是何等重要!

  刘良华教授在讲到“授业”这一专题时,提出学习就是玩游戏,就是认地图,就是学习走路,很形象、具体给我们刻画传授知识要讲求方法,让孩子参与到课堂中,从课堂中感受到造诣感。这不由的使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材料:在我国,小孩放学回家,父母总会问:“今天上学校学什么啦?”而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小孩放学回家,父母总爱问:“今天上学校玩什么啦?”别看所问只是一字之差,但反映出不同的教育理念。中国的父母从小给孩子的是一种学习上的压力,这种压力在无形中挫伤了孩子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而外国父母的做法恰恰从小培育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感到上学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情啊!

  此外,刘教授还教给我们在设计教学时,要先做“减法”再做“加法”;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去尝试知识的酸甜苦辣;要培育一群有活力的人等等。这些教育理念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总而言之,听了刘良华教授的讲座,让我懂得了要努力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做一名有思想、有魅力的教师。

  听老教师讲座心得体会14

  在通小校本培训很荣幸能聆听到李群教授的讲座,她给人的感觉亲切自然,语言富有魅力,专业术语信手拈来,但又丝毫不做作卖弄。她真诚地与我们交流,并没有空洞地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典型的故事与我们分享、分析,引领我们从中体悟“快乐”“乐观”。真不愧是教授级别啊!

  李群教授首先为我们讲解的是“压力”,她谈到正确认识压力,压力产生的因素,压力的影响等问题,我记住的一句话是“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强调的是适当的压力也会创造佳绩的事实——我相信这句话,也相信生活中要不断的给压。

  李教授谈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乐观”的,她引用马丁-赛得格曼的《学习乐观》,在 “乐观型解释风格”中,李教授借曹操的乐观来说明这个问题。“赤壁之战”曹操大败,逃回的路上,曹哈哈大笑。属下不知为何,故疑惑问之:“主公,我们打了败仗,为什么你还哈哈大笑呢?”曹操笑着回答:“胜败乃兵家常事,我的失败只是暂时的。”曹操的这种气魄让人折服,我们且不论这个历史人物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形象,但他的开朗和乐观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我很喜欢李教授对教育的诠释,她说“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幸福”,“一个好老师的标准,是能从大家都认为的差生身上找到10个优点”,她还说:孔子最欣赏的,不是子路的勇敢和帅才,不是子贡的外交和商务能力,也不是冉有的可以面南为王的谋略,而是颜回的“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高尚人文精神。

  李教授说,乐观是可以修炼的——在我们的心理银行,每天都要存下资本——别人对你的好,你要敏锐地感受到;别人对你的不好,你要迟钝地反应。伟大的“不可救药的乐天派”苏东坡,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但苦中作乐,不断创作,开荒种田,研制服饰,打猎引渠,无所不能;痛并快乐着,烦但不闲着,苦日子好过。

  李群教授的讲座深深地触动了我,我们该怎样做人,做个什么样的人,做个什么样的老师?我们的性格特征和价值取向都会极大影响孩子们的成长与发展。我们不仅要反思,更要行动!

  听老教师讲座心得体会15

  自从听了贺庆国教授的讲座,我反复思考着:怎么样才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渴望快乐,追求幸福”是人的本能。但是,在物质条件相当优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不到幸福;在教师行业,职业倦怠情绪大有人在。在重重的压力下,不少教师的精神空间越来越狭小,常感身心疲惫,在这种情况下,又何谈幸福。

  人人渴望幸福,但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又有许许多多的烦恼,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呢?为了孩子们,也为了自己,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要有自己的文化存款

  “文化存款”就是阅读经典!为教师终生幸福打算,幸福地活着。教师要想发展起来,就要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个阅读经典的空间,从而使自己的教学登上‘会当凌绝顶’的境地。才能获得持久的幸福。

  “经典为伴,幸福一生”。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经典诵读可以使人趋真向善。其次,经典诵读可以使人宁静致远。同时,经典诵读还可以使你宠辱不惊。再次,经典诵读还可使人气质高雅。我的感受是多读书、读好书,阅读经典,享受读书的幸福。

  二、要充满自信,提高自己的业务修养,体验成功

  自信者的心理状态在任何境况下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只要始终充满自信,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遭遇多少波折,最终就一定能够成功。在要求学生背诵的同时,自己也和学生一起背,与学生比赛,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从而增强自己的信心。作为教师一定不要说学生笨,时时刻刻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我时刻注重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利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时刻尽心尽力地参与教育教研工作,让自己有足够的能量驾驭课堂,给孩子带来成长的营养。信心是成功的基础,有了信心就会有成功体验,在成功的体验中收获幸福。

  三、宽容学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作为一名教师,对违纪学生、不学习的学生、甚至逃学的学生,只有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他们,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就象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耐心地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不足,才能建立起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宽容并不是纵容,宽容也不是对学生的过错无原则地袒护,而是以我们博大的胸怀去激励学生自己改正错误,追求进步,争取成功。在工作中、生活中,学会宽容,也是为自己留下一份轻松,一份快乐,一份幸福。

  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这不仅仅影响着自己的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

  听老教师讲座心得体会16

  4月10日下午,在学校阶梯室,我们有幸聆听了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李季教授的《三尺讲台上的师德星空》的专题讲座,这是一场精彩的演讲。在场的100余名教师被李教授积极乐观的职业情怀、敏锐的职业视角、睿智的教育思维、深厚的职业素养所感染。李季教授用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些感人的故事让在场的每位教师内心一次次受到洗礼和震撼。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何汝玉老师的“细节德育”。何汝玉老师老师的德育工作做得非常细致,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德育对学生乃至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何老师从细节的角度去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果我们敏锐地抓住细节,深入挖掘细节,就可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甚至可能形成一股强劲的教育旋风,让学生的心海漾起,我深刻地体会到班主任每发现一个细节,都会成为班主任工作成功的铺垫,使班主任工作的成功多一份希望。“好习惯是你一生用不尽的财富,坏习惯是你一生换不清的债务”,我们班主任细节德育还是得从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抓起,从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弯腰拾垃圾)来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也深刻地体会到细节德育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在生活中处处都有教材去教育学生。

  关于“细节德育”,李季教授进一步讲到:在德育教育中一定要落实“一问好”,就是学生要举止文明,彬彬有礼,遇见教师长辈、嘉宾、同学,都应该主动敬礼,或微笑点头问好;“二弯腰”,就是学生在校园看到纸屑、食品袋等废弃物弯腰捡起放到垃圾箱内。李季教授同时强调,落实这两点离不开教师的引领示范和以身作则。李季教授的精彩报告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和深深的触动,那就是做班主任不仅要有爱心,而且还要有智慧,班主任工作再“细”也不为过。细节决定成败,关注细节才能创造出教育的奇迹。

  其次打动我的就是“学会微笑”。李教授说“笑声、歌声、读书声应该成为校园里最美的风景线”,学生进校的第一个见面礼就是“一微笑,二点头,三问好”。微笑就是笑起来有鱼尾纹的,发自内心的笑。因为微笑是人类最甜美、最动人的表情,微笑可以表达人们的喜爱,传递友善的信息,使人们显得可爱而有魅力。以前,我总是一进教室就是板着一张脸,一副凶巴巴的样子,因为我觉得不这样学生就管不住,于是微笑着上课离我越来越远。不可否认,不苟言笑的老师学生是会怕,学生是会听话一点点,可是当老师真的是让学生害怕,让学生畏惧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后来,学校领导首先给我的建议就是:上课时不能表情太严肃,要着微笑走进课堂,讲课的声音要温和。自那以后,我慢慢的改变自己,走进教室前我都会把自己情绪调节好,大部分时候是微笑着面对学生,学生的确很喜欢,从而使我的课堂教学很和谐、很温馨、很快乐,师生关系很融洽,课堂环境很和谐。微笑是老师与学生的心灵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我们也希望学生喜欢自己,喜欢听我们的课,喜欢与我们交往,我们也喜欢微笑着过每一天。微笑就像一缕缕晴朗灿烂的阳光,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甘露,温暖着学生的稚嫩的心灵,学会微笑,做一个快乐而又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吧!

  李教授精彩、生动、详实的报告,如一阵温暖的春风给我的灵魂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洗礼和震撼,在学习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一个优秀的老师,必须多为学生着想,用真情打动他们,用细节感化他们,用爱心关怀他们,这样才能赢得他们的理解和尊重。

  听老教师讲座心得体会17

  快乐教育是我校文化建设的主题,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快乐教育的精髓,我校请来了卢元锴教授给我们做了一堂深刻而又生动的讲座,卢教授的讲座给我们从理论的高度给我们阐述了快乐教育的含义,为我校快乐教育的主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做一个快乐的人

  快乐是指人们在感受外部事物带给内心的愉悦、安详、平和、满足的心理状态,作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自然人来说,每一个人都有追求快乐的意愿,而生活中并非处处都充盈着快乐的元素,每天都有许多的不顺和不如意发生着,面对这些不能改变的不快乐,我们应该如何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应该如何去看待这些事情?卢教授讲的他母亲丢钱包的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次,卢教授的母亲去市场买菜,不料买完菜后,钱包丢了,回家后,老太太高兴的对家人说:“快吃吧,今天钱包丢了,幸亏我是先买的菜,否则今天就没吃的了”)一个简短的小事,体现了卢教授母亲对待生活乐观的态度,同样的事情,换个角度,你就可能看到美丽的风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都在与学生接触,每天都会有许多繁琐的事情缠着我们,因此,这样乐观的态度对我们来说更为重要,因为只有自己快乐,才能将这种情绪传染给学生,所以,遇到事情、遇到调皮的学生,我们不妨也换一个角度。

  二、给学生一个快乐的童年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能够快乐的面对生活,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还要在学校的生活中让学生体验到快乐,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着手:

  1、快乐和谐的环境

  人们在和谐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学习、不仅能够使人的身心愉悦,而且还能让人工作、学习的效率更高,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打造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给学生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

  2、了解学生内心的需求

  卢教授给快乐教育下的定义为“人们需求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愉悦的心情”,而学生的需求可能有许多是不正当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想给学生快乐,就必须了解学生的需求是什么,并给予合适的引导,让学生获得正当的、有助于发展的、真正地快乐。

  三、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既然称之为快乐教育,那么“快乐”和“教育”就是密不可分的,快乐是手段,教育是目的,既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又要让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感受到快乐,作为学生在校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便成了践行快乐教育的主阵地,回想以前的教学活动,有许多都是学生在被动的学习,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卢教授的讲座中提到“知识是给课堂带来快乐的第一要素”而我们如何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知识,以及传递知识的方式,如何能够把学生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这是我在今后工作中努力的目标。

  卢教授的讲座生动而又深刻,给我们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使我对快乐教育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为我校践行快乐教育文化建设起到了总领的作用,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如何把这种理念植入到我们的工作当中去,让快乐教育的理念真正影响到学生,以期能够为学生今后的人生路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工作中继续加深对快乐教育理念的理解,不断的去探索!

【听老教师讲座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听教师讲座的心得体会05-30

教师听名师讲座心得体会10-08

听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关于听心理讲座的心得体会05-19

听教师讲座心得体会(精选11篇)01-09

听优秀教师讲座的心得体会12-28

听教师讲座心得体会(精选11篇)09-22

听特级教师讲座心得体会08-10

教师听德育讲座心得体会范文04-26

老专家讲座心得体会09-05

听校长讲座心得体会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