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

时间:2023-03-06 15:46:08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 我要投稿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精选25篇),仅供参考!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1

  为进一步加强对普通高中教学工作的管理与指导,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与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全市教学质量为宗旨,引导学校深化课程改革,开展教学创新,促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和多样化发展。

  二、评价原则

  1、导向性原则:引导学校规范办学行为,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2、激励性原则:评价方式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3、综合性原则:评价内容及评价指标能比较全面客观的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

  4、区别性原则:根据生源状况将普通高中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生源优质高中”“生源良好高中”“生源一般高中”。评价指标根据生源类型制定评价标准。

  三、评价指标及评价办法

  1、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年度学生参加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情况,满分30分。评价办法如下:

  “生源优质高中”:平均合格率达到95%以上且优秀率达到40%以上的为A级,计27—30分;平均合格率达到90%以上且优秀率达到35%以上的为B级,计24—26分;平均合格率达到85%以上且优秀率达到30%以上的为C级,计20—23分;平均合格率低于85%且优秀率低于30%的为D级,计15—19分。

  “生源良好高中”:平均合格率达到90%以上且优秀率达到30%以上的为A级,计27—30分;平均合格率达到85%以上且优秀率达到20%以上的为B级,计24—26分;平均合格率达到80%以上且优秀率达到10%以上的为C级,计20—23分;平均合格率低于80%且优秀率低于10%的为D级,计15—19分。

  “生源一般高中”:平均合格率达到85%以上且优秀率达到20%以上的为A级,计27—30分;平均合格率达到80%以上且优秀率达到10%以上的为B级,计24—26分;平均合格率达到75%以上且优秀率达到5%以上的为C级,计20—23分;平均合格率低于75%且优秀率低于5%的为D级,计15—19分。

  2、模块教学质量抽测成绩:学年度学生参加模块教学质量抽测成绩情况,满分30分。抽测人数为在校生人数的30%左右。评价办法如下:

  “生源优质高中”:抽测合格率达到97%以上且优秀率达到50%以上的为A级,计27—30分;抽测合格率达到93%以上且优秀率达到45%以上的为B级,计24—26分;抽测合格率达到90%以上且优秀率达到40%以上的为C级,计20—23分;抽测合格率低于90%且优秀率低于40%的为D级,计15—19分。

  “生源良好高中”:抽测合格率达到93%以上且优秀率达到40%以上的为A级,计27—30分;抽测合格率达到90%以上且优秀率达到35%以上的为B级,计24—26分;抽测合格率达到87%以上且优秀率达到30%以上的为C级,计20—23分;抽测合格率低于87%且优秀率低于30%的为D级,计15—19分。

  “生源一般高中”:抽测合格率达到87%以上且优秀率达到30%以上的为A级,计27—30分;抽测合格率达到83%以上且优秀率达2到25%以上的为B级,计24—26分;抽测合格率达到80%以上且优秀率达到20%以上的为C级,计20—23分;抽测合格率低于80%且优秀率低于20%的为D级,计15—19分。

  3、高考一批本科上线成绩:学年度学生参加普通高考成绩情况,满分30分。评价办法如下:

  “生源优质高中”:高考一批本科上线率达到25%以上的为A级,计27—30分;高考一批本科上线率达到20%以上的为B级,计24—26分;高考一批本科上线率达到15%以上的为C级,计20—23分;高考一批本科上线率低于15%的为D级,计15—19分。

  “生源良好高中”:高考一批本科上线率达到20%以上的为A级,计27—30分;高考一批本科上线率达到15%以上的为B级,计24—26分;高考一批本科上线率达到10%以上的为C级,计20—23分;高考一批本科上线率低于10%的为D级,计15—19分。

  “生源一般高中”:高考一批本科上线率达到15%以上的为A级,计27—30分;高考一批本科上线率达到10%以上的为B级,计24—26分;高考一批本科上线率达到5%以上的为C级,计20—23分;高考一批本科上线率低于5%的为D级,计15—19分。

  4、优秀学生培养成绩:学年度在培养优秀学生方面成绩情况,满分30分。评价办法如下:

  “生源优质高中”:参加各类竞赛获北大、清华加分(或降分投档)资格,每生加1分;获得北大、清华自主招生考试加分(获降分投档)资格,每生加1分;参加普通高考被北大、清华录取,每生加2分;艺术生、飞行员等被北大、清华录取,每生加2分。以上四项累计计分,满分为止。

  “生源良好高中”:参加各类竞赛获北大、清华加分(或降分投档)资格,每生加2分;获得北大、清华自主招生考试加分(获降分投档)资格,每生加2分;参加普通高考被北大、清华录取,每生加4分;艺术生、飞行员等被北大、清华录取,每生加4分。以上四项累计计分,满分为止。

  “生源一般高中”:参加各类竞赛获北大、清华加分(或降分投档)资格,每生加3分;获得北大、清华自主招生考试加分(获降分投档)资格,每生加3分;参加普通高考被北大、清华录取,每生加6分;艺术生、飞行员等被北大、清华录取,每生加6分。以上四项累计计分,满分为止。

  以上四项指标满分120分。每学年末由市教研室汇总、核实有关数据,计算出每所学校的综合得分。

  四、评价结果运用

  1、设“教学质量优秀奖”,每年表彰5—6所教学质量突出的学校。

  2、设“普通高中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奖”,根据学校综合得分情况计算先进个人指标,根据优秀生培养成绩奖励先进个人指标。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2

  一、指导思想

  为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江宁区20XX年度中小学教学质量考核奖励方案》,特制定《东山小学教学质量考核奖励方案》。

  二、评估方法

  按照区教育局教研室要求,由区教研室统一命题,阅卷,考核成绩按检测中的合格率、优分率、均分三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综合得分=合格率×40+优分率×30+均分×30%

  三、奖励办法

  (一)毕业班最终考核奖(区级考核)

  1、以学校为单位,根据综合总得分奖励任课教师

  (1)1~3名,奖励1200元。

  (2)4~5名,奖励800元。

  (3)6~7名,奖励600元。

  (4)8~10名,奖励400元。

  2、相关教师奖励:

  (1)对相应学科的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进行奖励,奖金分别为教师奖金的25%。

  (2)对未考核的学科教师进行奖励,奖金为考核学科教师的二分之一。

  3、进步奖

  以五年级最后一次考试为依据,名次每上升一名,奖励一百元,依次类推,保持第一名的,奖励二百元。

  (二)调研抽测奖

  1、区级抽测(此项奖励完全按照区考核奖励办法制定,执行时以区下发的文件为准)

  以学校为单位,根据抽测学科综合得分:

  (1)1~3名,奖励抽测年级任课教师每人20XX元。

  (2)4~8名,奖励抽测年级任课教师每人1500元。

  (3)9~12名,奖励抽测年级任课教师每人800元。

  2、校级抽测

  达校平均综合得分奖励100元,每超均综合得分一分奖励20元,依次类推,如有任教两个或两个以上班级的,以任教班级平均综合得分奖励,奖励金额×班级数。

  四、备注:

  1、本考核方案解释权属校长室。

  2、本考核方案从20XX年9月1日起执行。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3

  一、指导思想: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之本,而常规教学是质量的基石,为确保广大教师潜心致力于常规教学工作与研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广大教师的工作能力、责任、成绩得到公正、准确地评价。

  二、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

  1、备课20分

  2、讲课30分

  3、作业与批改20分

  4、辅导10分

  5、考试10分

  6、评10分

  三、具体实施方案:

  (1)备课20分

  ①课程计划5分

  课程计划符合课程标准,课改要求,切合学生实际合理安排课时,与平时教学情况基本一致得高分,缺少上面任一条件的扣1分,所任科目中少交一份者扣一分。

  ②备课15分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教师备课应以学情为基础,把握新课程学习目标,整合课内外资源,积极探讨新的教学途径与方法,备课与授课进度基本一致。

  根据上述条件分为四级A15分、B12分、C9分、D6分,学校教导处分四次对每位教师的备课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取平均值计分,语文备课无作文指导及评讲的每次扣3分。

  (2)讲课30分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提高教质量的基石,教师应将课程目标,细化为具体的、全面的、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并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课堂教学目标符合学习特点,切合教学实际具有可行性,能将教学目标体现于教学全过程,每个环节都能很好地体现主体性、激发性、发展性、活动性、有效性,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充分的保证。教导处组织教研组及相关人员对教师上课进行评价,评价分四级:A30分、B24分、C18分、D15分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3)作业与批改20分

  作业的布置: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每次课堂练习,作业的份量与难度要适中,教师要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并及时讲解和辅导,文科每课一练,作文全期7篇,作业批改要有眉批和尾批,评语要切合实际,理科每天一练,作业按规定少做一次扣1分,作业中错误之处,教师未更正,且学生无订正的每次扣0.5分,作业批改无眉批,评语不确切,不切实实际的每篇扣1分。

  (4)辅导10分

  耐心辅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老师进班辅导应以释疑、解难、指导、自学为主。早读未到班辅导每次扣0.5分,未按培优帮困计划实施者,每次扣1分,凡辅导获省、地、市、镇、校级分别可加奖(5、4、3、2、1分)奖金(200、100、50、30、20元)。

  (5)考试

  教师要深入钻研大纲教材,每个单元教学完成后,要进行单元检测,单元检测试题要依据教材,结合本班学生实际,面向全体,精心命好题,每少1次扣1分。

  (6)评

  每次单元检测后,要认真做好试卷分析工作,找出问题的所在,及时写好整改方案,做好查漏补缺工作,未及时写好试卷分析的每次扣1分,未按整改方案实施的扣1分。

  备注:

  1、以上各项按分数比与奖金比纳入全校教师计分,学期核算兑现。

  2、以上各项的扣分直至扣完得分为止。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4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河南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五育”并举、质量提升、均衡发展等原则,遵循教育规律,发展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课堂教学、作业管理、招考制度、质量评价、教研支撑、课后服务等重点领域改革,经过三年努力,基本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形成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质量评价体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真正减轻,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切实提升。

  三、实施步骤

  (一)部署推动(20xx年11月-12月)。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根据国家、省相关文件要求,制定当地的提升方案,细化各项工作任务,建立工作台账,并于12月31日下班前将提升方案报省教育厅备案。

  (二)组织实施(20xx年1月—10月)。各地根据实施方案具体开展各项工作,逐事逐项推进落实,不定期开展调研督察,强化指导,持续推动。

  (三)总结推广(20xx年11月—12月)。对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义务教育质量加强监测、梳理、总结,形成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成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观摩研讨展示交流活动,推广优秀经验做法。

  (四)巩固提升(20xx年1月及以后)。形成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巩固提升教育教学成果,持续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中小学生全面成长。

  四、工作措施

  (一)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教育教学提质工程,建立健全教学指导工作机制,制定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环节,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指导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统筹制定教学计划,形成教学管理特色。定期举办主题活动,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方式,每年培育、推广一批优秀教学成果,遴选一批教学改革示范区、示范校。

  2.深化课程领域改革。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积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严格按照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落实国家关于校本课程有关规定,加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指导,协调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引导学校构建多样化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3.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实施教育新基建工程,加快建设全省教育专网,普及数字校园,构建区域教育云支撑体系,推进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应用,加强数字教材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和常态化应用。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与应用,以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为帮扶重点,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征集、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构建惠及全省师生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遴选一批信息化教学改革实验区、实验校和信息化教学典型案例,引导师生用好免费线上优质教育资源。

  (二)严控书面作业总量,提高作业管理水平

  1.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建立全省作业管理等规范办学行为监测机制,加大分级处理工作力度。学校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的结构和总量。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加强质量监测。

  2.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各地各校要加强对学校作业总量的监管,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总量。

  3.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各级教研部门要加强对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结合课堂教学实际,编制义务教育学校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把科学、有效、合理地设计作业纳入各级教研工作体系,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学校要把作业设计作为校本教研重点,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教师要提高自主设计作业能力,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优化作业内容和形式。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各类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形成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4.加强作业完成指导。开展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作业评价试点工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作业分析诊断,加强作业完成指导。学校要引导教师切实履行作业指导职责,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并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特别要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教师和家长要督促学生回家后主动完成剩余书面作业,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文体和阅读活动。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

  (三)完善招考制度改革,切实减轻学生压力

  1.完善招生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坚持“公民同招”,严肃招生工作纪律,规范学校招生行为,坚决遏制“择校热”、掐尖招生等问题。积极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杜绝违规招生、恶性竞争。

  2.加强学校考试管理。积极落实教育部和我省关于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有关要求,严格压减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义务教育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的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各地要规范考试命题管理,合理控制考试难度,切实提高命题质量,不出偏题怪题,减少机械记忆性试题,防止试题难度过大。科学运用考试结果,考试成绩呈现实行等级制,严禁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各地要加强统筹,结合实际制定义务教育考试管理实施办法,严肃考试工作纪律,公布举报电话,建立义务教育学校考试日常监管制度。

  (四)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加强教育质量监测

  1.健全教育评价体系。坚持以教育评价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教育评价改革的导向作用,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引领和促进教育各领域、各环节、各要素深化改革、提质增效。深入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质量评价体系,推进教育领域“破五唯”。在中小学探索绿色评价、增值评价,完善学习过程评价与考试结果评价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严禁下达升学指标或片面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和教师。创新评价工具手段,积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评价。

  2.加强质量监测评价。制订河南省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实施细则,建立省市县(区)三级联动、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实行县(市、区)和校自评、市级复核、省级评价的办法,并定期对县域、学校、学生三个层面的评价结果进行公布。各地要积极探索建立各学段各学科的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基于数据分析的课堂教学诊断反馈机制,指导一线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强化教科研支撑引领

  1.强化教科研支撑作用。完善省、市、县、校教研工作体系,充分发挥教科研机构在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诊断与改进、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培育推广优秀教学成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创新教科研活动方式,持续强化校本教研,打造高素质教科研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水平,构建具有河南特色的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科研工作体系。

  2.发挥教科研引领作用。各级教科研机构加强对课程、教学、作业和考试评价等育人关键环节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运用教科研手段精准施策。加强国家课程研究,准确把握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加强综合性和实践性教学研究,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教育教学方式;加强作业设计研究,创新作业方式,提升作业设计水平;加强考试评价改革研究,提高考试命题质量。加强教科研知识的推广和普及力度,面向一线教育工作者开展教科研方法培训,在重点环节给予系统性、针对性的专题指导。

  3.推进教科研成果转化。引导教科研部门加强教科研成果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坚持教科研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密切关注学校教育减负提质增效的重点难点工作,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项目研究,通过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研究,促使在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校本教研等方面的做法系统化和成果化,形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系统理论与实践经验。各地要注重培育、遴选和推广优秀教学模式、教学案例等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加强研究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推动教科研成果及时有效转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六)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保障课后服务时间。确保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每天至少2小时开展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学校要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初中学校工作日晚上可开设自习班。学校要根据课后服务开展情况,修订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等方式,保障教师学习、备课时间及休息权利,切实减轻教师工作负担。

  2.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完善“一校一案”课后服务实施方案,鼓励学校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和内容,供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将课后服务纳入教研体系,既要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也要因材施教、分层分类开展学生学习辅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发展需求;还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实践、兴趣小组、多彩社团等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加强课后服务质量监测,指导学校不断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和质量。做好课后服务宣传工作,积极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3.保障课后服务条件。各地要制定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确保经费筹措到位。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和相关人员补助。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应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积极拓展课后服务渠道,既要进一步强化学校课后服务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也要充分利用本地社会资源,积极吸引符合条件的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区等事业单位和公益性专业机构,以及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退休教师、大学生、学生家长等参与校内课后服务,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多样服务需求。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党的领导。各地要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党对义务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定期视导学校制度,市县级教育局班子成员每人每月至少视导1所学校。加强统筹规划,保障必要条件,精心组织实施,切实将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二)狠抓工作落实。各地要结合我省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有关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突出工作重点,聚焦关键环节,破解难点问题,着力推动课堂教学、作业管理、招考制度、质量评价、教研支撑、课后服务等落地落实落细。

  (三)加强监督检查。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督和指导。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要将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作为教育督导的重点内容,加强督导检查,并将结果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相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四)注重宣传引导。各地要及时总结推进义务教育质量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做好宣传推广,大力营造有利于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5

  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为全面贯彻全国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我局根据滁州市教育局统一布署,决定在全市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引导学校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和出名师、育英才。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强化全市教育系统各校领导教学为本的意识,认真分析各校教学质量现状,理清工作思路,研究提升教学质量策略,探索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使我市中小学办学水平,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素质和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

  三、工作内容

  (一)完善制度,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

  以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为重点,坚持向管理要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市中小学管理水平。健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以规范管理保障和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转变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方式,完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形成“管、办、评”分离的新型现代管理机制。转变学校管理方式,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思想,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学习服务。优化学校内部管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切实改变我市中小学校内部管理不平衡的状况,不断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努力为教师和学生创设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逐步完善校长队伍管理机制,建立校长队伍“人才库”,加强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提高培训,评选奖励优秀校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校长队伍。

  加强常规检查,督促各中小学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切实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强化教育局业务科室的视导作用,经常深入学校,定期、不定期对全市中小学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加强指导,促进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狠抓教风的转变,学校领导和教研人员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深入课堂,加强常态管理与监控,经常性地对教师教学常规的实施情况进行督导,促进教风的转化,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保证。

  (二)把握关键,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各校要强化向课堂教学要质量的意识,全面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引导广大教师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主动研究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进一步落实中学以学科组为单位、小学以中心校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制度,教研分会要牵头开展分片、分校、分类的集体备课活动,每周每学科学校集体备课不得少于1次,特别要针对当前薄弱学科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大力推进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搞好课堂教学质量检测,创建“有效课堂”,要使绝大多数学生当堂达到教学目标,对个别听不懂、没学会的学生,要通过课后辅导及时帮助解决。各中小学要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以教研分会、学校为单位探索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等不同课型的结构特征,努力探讨各种课型的最佳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要创造一切机会,积极开展全员听课、说课、评课和上观摩课活动,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以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多种形式的公开课为载体,引导广大教师投身课堂教学实践和研究,并将具有先进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推广,以期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得效益的最大化。每学期每校组织的各种类型的公开课不得少于教师人数的一半,每位任课教师全年必须至少上一节公开课。为确保公开课质量,每位教师的公开课必须提前安排,并确定不同课型人员和比例,要有公开课教案、听评课记录,要真正把公开课作为深化教研、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举措,同时将公开课的最新成果运用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力戒走过场、搞形式、完任务,对弄虚作假的学校、教师要在全市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教育局教研人员将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农村中小学,下移到课堂、教师和学生中,采取随堂听课、评课、当场反馈的方式,密切关注教师的课堂活动,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定性、定量的检测,以此引导教师全力追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积极开展教学观摩活动,推广具有先进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广大教师提供优质课堂教学示范,以期在更大范围内获得效益最大化,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立足根本,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整合教师培训资源,加强师资培训基地建设,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提高培训质量。采用专、兼职教研员相结合的办法,充实教研力量,提高教研水平,切实发挥教研对教学工作的导向、服务功能。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制度,切实提高培训实效。举办农村中小学校管理人员骨干培训班,加大农村中小学短缺学科教师和薄弱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村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能力。建立健全城镇支援农村教育长效机制,扎实有效地开展城区中小学教师轮流到村级小学或教学点任教、城区学校派教师到农村学校蹲点指导、农村学校派教师到城区学校跟班学习等工作。健全教师评优制度,定期评选优秀教师,树立先进教师典型,开展优秀教师巡回报告活动,提高广大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

  (四)优化手段,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各校要强化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进一步加快学校现代化建设。紧紧抓住城镇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初具规模和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全面覆盖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和教学资源库,加强系统设备维护、提高设备使用率、定期更新补充设备。抓好远程教育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有效应用,确保先进的教学手段得以充分利用,避免闲置和浪费。优化辅助教学手段,运用形象化教学手段组织指导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的效果。重视加大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培训,通过系统的学习、培训和提高,使城镇学校90%以上的任课教师、农村60%以上的任课教师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卫星传输系统搜集、查找和获取优质教育信息和资源,能够独立或相互帮助制作开发课程软件和教学软件,进行电子备课和教学设计。

  (五)着眼大局,建立良性的循环机制。

  树立“小学质量幼教找,初中质量小学找,高中质量初中找”的理念,统筹好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的关系,提高幼教覆盖面,夯实小学教育基础,抓实初中教学质量,突破高中制约“瓶颈”。统筹好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类学生之间的关系,各学校要根据本校现状,制定补差、推中、提优策略,寻找教学工作着力点,落实分层推进措施。要切实完善和落实控辍保学工作,重点是各初中阶段学校,要全力抓好因厌学而导致辍学的控辍工作。

  (六)注重引导,建立完善教学质量检测与评估制度。

  我局将建立由行政管理科室牵头、教研室密切配合的工作组织,针对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教学特点和教育规律,围绕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有利于推动教法学法改革、学生能力培养、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提高等关键环节,制定形成科学的、易于操作的学校教学质量和面向全体学生发展水平考核办法,按学期、年度进行检测与评估,由市教育局组织每学期对全市中小学进行教学质量检测,并对结果进行诊断、指导,建立全市中小学段成绩监测数据库。改革小学毕业考试组织办法,由招生的初中学校组织考试,全市统一阅卷,并对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初中段每学期由教育局组织对初一、初二部分学科进行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阅卷,进行跟踪诊断、干预指导、适时监测。初三年级按毕业会考成绩建立全市各初中学校学生学业成绩监测数据库。高中阶段每年由教育局组织对高中高一、高二年级实行联考,建立以学校及班级为单位的成绩跟踪监测数据库,对学生学业成绩实行质量跟踪管理。全市小学、初中、高中学业成绩监测数据库建立后,以此为基础确定下年度质量提升的新目标。各学校要研究制定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建立学业成绩质量跟踪检测制度,定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组织召开学生或家长参加的教学反馈座谈会,逐步建立教学质量监测与反馈机制。教师的教学成绩作为教师量化考核的重要指标。

  四、时间和步骤

  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组织与发动阶段(5月—6月10日)。召开全市中小学校长会议,传达《滁州市教育系统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精神,各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明确我市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的具体要求。组织各学校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围绕教学管理、课程改革、教学评估、教师素质等方面内容,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查找制约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分析问题根源,研究策略,制定改进措施,形成详细的学校活动工作方案,并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学习会、讨论会,对本项活动进行广泛的宣传,形成浓厚的活动氛围。各校工作方案要有具体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时间,并于6月上旬报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6月11日—8月)。扎实开展各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并对每项活动进行广泛地讨论交流,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通过不同方式呈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成果。

  第三阶段:推广与深化阶段(9月—20xx年1月)。针对在实施与展示阶段查找出来的问题与差距,各校要制定具体的对策意见,形成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办法、措施,总结提升典型经验,推广成功做法。

  第四阶段:总结与表彰阶段(20xx年2月)。我局将组成“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检查组,采取过程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形式,对各校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评估,检查结果将纳入年终考核之中。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强化领导、统筹部署,切实做到组织落实、任务落实、措施落实,确保“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为加强对全市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的组织领导,市教育局决定成立明光市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

  组长:徐礼金

  第一副组长:高洪波

  第二副组长:辛树利

  成员:张茂和、胡士先、杨晓明、吴长蓉、牛江

  办公室主任:胡士先

  2、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教育局建立局机关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学校和科室负责人分片包校制度,深入基层学校加强指导,开展听课活动,督促工作落实。教研室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深入课堂,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各中小学校长要切实转变管理观念,改进管理策略和方法,真正把精力投入到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力度,努力促进全市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3、强化督查,确保实效。我局将根据各校的活动计划安排,经常性组织督查人员对各校活动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及时把握各阶段活动的进展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并将检查情况作为评比学校的一项重要指标,以确保质量,务求实效。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6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遵循教育规律办教育,坚持强化学校管理能力抓教育,坚持提升师资水平抓教育,坚持有力督导科学评价抓教育,完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的管理体系,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二)基本原则

  1.把牢方向,坚持标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坚持教育公平、高质量发展。坚持按《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xx年版)》推进教育教学,深化教学改革,转变育人方式,切实提高育人实效。

  2.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坚持育人为本,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培养;引导办好每所学校,努力使每个学生树立人生出彩的自信。

  3.分层实施,统筹推进。分学段、分学科、分类实施(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质量提升另作安排),通过优课堂、抓课后,强基础、抓素质,“培优、提中、补差”等措施,统筹推进我市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4.科学评价,奖优带面。依据《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和《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建立完善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强化质量考核及结果运用,奖励先进,带动全面。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一年强基础、两年有提升、三年见成效”工作思路,实施“24681”质量计划(创建2个教育教学质量示范区、培养40名鄂州名师和名校长、创建60所教育教学质量示范校、培养800名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教评、教改、教研、教师管理模式),一批批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促进我市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20xx年强基础。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强化教学教研专业支撑;构建教育教学质量督导评价监测机制,建立适应形势发展的教师培训及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深化办学体制、育人方式和课堂教学改革;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狠抓校风、教风、学风转变,营造立德树人良好氛围,激发教师潜心育人教育情怀,实现干部教师精神区位提升、教育生态回归、教育形象好实优。

  ——20xx年有提升。持续深化办学体制、育人方式和课堂教学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更加规范,教研体系、育人评价体系更加健全,素质教育及学生全面培养态势鲜明;教师师资结构更加合理,教师教书育人整体能力明显提高,校长办学水平和治校能力明显加强,教育教学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全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20xx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完成率名列全省平均水平。

  ——20xx年见成效。经过三年努力,学前教育保教质量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取得突破性进展,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学生多样化全面发展成绩显著,教师潜心育人评价制度科学健全,教育生态回归卓有成效,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率大幅度提升。我市基础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进入全省先进行列,高中教育质量达到全省中等及以上水平,争取教育教学质量步入全省第一方阵。

  三、总体要求

  坚持面向全体、“五育并举”,以德立人,以智慧人,以体健人,以美化人,以劳塑人,推进“五育”落实落地;全面推进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培育培优;大力推进智慧校园、书香校园、文明校园、健康校园、人文校园、法治(平安)校园、温馨校园“七个校园”建优建强。(全市中小学“五育并举”实施任务及要求见附件)

  四、工作举措

  (一)着力“四好”要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按照课程开好、课堂教好、学生学好、平台用好的“四好”要求,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加强课程规范管理。立足课程开齐开好,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每学期至少督查一次。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开发、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优化研究性学习课程,探索生命教育、品德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劳动教育、通用技术教育等学科课程向社会延伸。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师等进行适应城乡不同学校课程研发,对研发成果得到推广复制应用有效课程予以奖励。普通高中建立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满足每名学生的选课需求。(牵头单位:基教科、学高科,责任单位:体卫艺科、教研室、电教馆、校外活动中心、“双减”专班,各地各校)

  2.加强课堂高效管理。立足课堂教会教好,各学校建立完善教师教材准备、教学设计、教程文案+集体备课等备教辅改导系列管理机制;建立备课、说课、听课、比课、观课、评课、研课管理机制;每个学校制定针对性薄弱学科专题攻坚方案并落实推进;每个学校每学期要推出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开放式、趣味式教学典型案例和高效课堂案例。适时开展“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各地各学校要开展新任教师“过关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名优教师“精品课”系列比课评课活动,以课课进步倒逼教师能教会教。继续推进万名教师“1+1”优质课竞赛、精品课评比、优秀教学案例遴选和高效课堂培育与推广,各类教学评优活动教师参与率达80%以上,以奖优推优、奖精推精激励教师会教善教优教。各学校搭建的优质课、精品课、示范课共享平台不少于1个,实现共享常态化。不得有提前结课备考、违规统考、按分数排名等不履行教学责任的行为,各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面向家长的课堂开放日活动。(牵头单位:教师科,责任单位:基教科、学高科、体卫艺科、教研室、电教馆、校外活动中心、“双减”专班,各地各校)

  3.加强“双减”质效管理。立足学生学会学好,加强年级组作业统筹,实现“强基赋能”。增强“双减”工作实效,建立学生学业动态跟踪“周周评”制度,适时开展作业设计比赛,各校每周推出高效作业案例。持续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丰富德智体美劳教育课后服务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探索课堂学习效能常态化综合监测机制,帮助“待优生”走出学习困境。建立完善质量抽测机制,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每学年对学生学业质量进行统一抽测和评价,通报教学质量。畅通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机制。(牵头单位:基教科、学高科,责任单位:督导办、体卫艺科、教研室、校外活动中心、“双减”专班,各地各校)

  4.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立足学校建好用好,加快推进教育专网建设和校园网络升级改造,实施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开展智慧校园试点创建。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诊断、学情分析、质量监测与评估、教学转型。全面发动师生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智慧课堂建设,探索建立“互联网+”条件下新型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鼓励运用“两微一端”推荐优课微视频、精课APP、名师教育谈,开展“城乡学校同上一堂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牵头单位:基教科、学高科,责任单位:督导办、教研室、电教馆,各地各校)

  (二)着力“四有”标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引导全市教师当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按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要求,继续落实《鄂州市20xx年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中“明师德、修师德、比师德、督师德、评师德、扬师德”工作任务,指导督促老师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各地各学校“师德讲堂”每个月安排不少于1次;坚持师德师风评价第一标准,出台《鄂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档案管理工作机制(试行)》,建立师德师风考核前置制度,推动考核常态化长效化;推进教师师德表现与社会信用信息挂钩,将教师社会失信行为纳入师德考核评价内容。各地各学校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月”系列活动,每年选树“师德标兵(楷模)”。各地组建师德报告团,利用教师节开展巡回宣讲活动,大力宣传师德典型。建立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完善师德师风监督问责机制,对出现严重师德师风问题的教师,实施教育全行业禁入制度。(牵头单位:教师科,责任单位:机关党委、人事科、基教科、学高科、督导办、教研室,各地各校)

  2.细化教师能力培训。组织开展教师全员轮训和跨校交流学习,三年内实现全市教师培训人数全覆盖、跨校交流全覆盖,每年教师交流学习人数不少于符合教师交流条件总数30%。实施好国培、省培计划,开展好校本培训。开展新入职教师专项培训,实施好“青蓝工程”“导师制”,引导教师扣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开展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专题培训,举办名师和名校长高端研修;实施“千百十”工程:组织千名农村教师进城“一对一”跟岗培训,选派百名城区骨干教师下乡“手把手”指导教学,遴选十名特级教师或鄂州名师入校“点对点”把脉问诊。依托各级教育云平台开展线上观摩学习,线下交流研讨。选派鄂州市教师赴武汉市优质学校跟岗学习。每年组织开展教师素养、教学基本功等竞赛活动。各地各学校开展“先做读书人,争当大先生”教师读书分享交流活动,因地制宜举办各具特色的“教者论教”论坛。继续办好“鄂州教育大讲堂”。(牵头单位:教师科,责任单位:发规科、人事科、基教科、学高科、教研室、继教中心,各地各校)

  3.深化“区管校聘”改革。协调市人社部门探索中小学教师中高级岗位退出机制,对因身体原因、个人原因等不能履行相应工作岗位职责或者师德师风不符合岗位要求的中、高级职称教师,腾出专技岗位,让出晋升通道。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行乡村教师中高级职称定向申报评审。印发《关于进一步改进在职教师支教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全市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方案,激发教学活力。(牵头单位:教师科,责任单位:人事科,各地各校)

  4.优化教师成长环境。探索建立《鄂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荣誉制度》,完善教师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继续实施“三名”工程,建立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人才库,继续选树鄂州名师、鄂州名校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全力培养全省教育教学领军人物、湖北名师,创建鄂州名师工作室和湖北名师工作室。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每学年述评制度,述评情况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内容。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办法,设立教学质量奖。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完善教师待遇保障制度。(牵头单位:教师科,责任单位:办公室、人事科,各地各校)

  (三)着力于“教育专家”治校,提升校长办学能力

  倡导“教育家”办学,培养校长成为行家里手,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高素质专业化校长队伍。

  1.建立校长培训提能机制。联合人社部门出台全市中小学校长选任管理办法。各地各学校落实校长定期深入课堂听课、参与教研、指导教学制度。中小学领导班子成员必须全员上课,校长每学期必须讲示范课,听课不少于20节。举办中小学校长专题研修班,开展校长全员轮训、校长任职资格专项培训,组织参加国内外高端研修等,提高校长专业水平。深入推进鄂州名校长培育工程,建立校长后备人才储备库。通过“双导师”制,实施教育家型校长建设工程,实施办学特色创建工程,推动形成“一名优秀校长成就一所优质学校”的效应。(牵头单位:教师科,责任单位:人事科、教研室,各地各校)

  2.建立校长轮岗交流机制。出台全市中小学校长交流轮岗指导意见,推动校长由城镇学校向乡村学校、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中心校向教学点的交流轮岗,推进交流轮岗制度化。制订全市中小学校长结对、协作共进实施方案,开展武鄂同城校长深层次交流合作,通过挂职援教、跟岗学习、专业指导、专家诊断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我市校长办学治校能力。(牵头单位:教师科,责任单位:人事科、发规科、教研室,各地各校)

  3.建立校长述教考评机制。以区为主开展校长教育教学管理能力“体检”。每学年组织校长分类分层开展述职述教评比活动,完善校长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评价机制。落实校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实行校长任期考核制度,建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机制。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联合人社、财政、编办等部门试点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牵头单位:教师科,责任单位:人事科、教研室,各地各校)

  (四)着力“四为”导向,提升教学教研水平

  立足于教学教研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为教育管理决策服务的“四为”导向,大力提升教学教研水平。

  1.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分学段、学科配齐专职教研员。制定教研员准入、流动、退出、考核激励和专业发展机制,完善教研员遴选配备办法,建立专兼结合的教研队伍,建设高水平教育智库。制定教研员全员培训制度,每位教研员每年接受不少于72课时的培训。教研员每年应完成“六个一”发展要求:亲授一节示范课、设计一套教学案例、主讲一场学术报告、撰写一篇专业文章、命制一套原创模拟试题、研究一个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对完不成教研任务、推不出教研成果,不能提供本学科教研应提供的指导和服务的团队及人员实行约谈机制。(牵头单位:教研室、人事科,责任单位:各地各校)

  2.创新教研工作方式。完善区域教研、校本教研、网络教研、综合教研制度,建立专职教研员蹲点调研、定点联系学校制度,完善教研员深入课堂开展研究、重回课堂上示范课、跟踪课堂教学改革全过程机制。组建由学科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学能手、专兼职教研员等组成的跨区跨校教研团队,构建“区校联动、校际互动、校内活动”的立体化教研网络体系。立足“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研究,开展“形成性评价+作业研究+课堂教学”联动式研究,实现“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融合。(牵头单位:教研室,责任单位:各地各校)

  3.发挥教研支撑作用。加强对我市重大教育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推出提升教学质量的鄂州方案。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组织教研组、备课组开展教研活动,积极推广教研科研成果。围绕中高考改革,充分发挥教研的支撑作用,统筹研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学习目标”与“质量评价”,“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建立健全教学视导、教学调研、教研帮扶、教研评价、教研基地建设制度。(牵头单位:教研室,责任单位:各地各校)

  4.推进武鄂教研合作。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教研项目跟进,建立教研互动、师生互访、名师共享、资源共享、水平共提的教研共建共享合作机制。适时组织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交流、教材学术探讨、教学方法研究,开展同课异构、优质课展示、名师工作室交流、教学成果互学互鉴等教研活动。建立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教学质量分析会。(牵头单位:教研室,责任单位:办公室、基教科、学高科、发规科,各地各校)

  (五)着力“两考一督”,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考评能力

  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考核体系、考评机制和督导监测制度,增强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的专业性、科学性和导向性。

  1.完善质量考核体系。完善我市教育质量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强化义务教育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建立质量提升的帮扶机制。重视各高中通过目标导向与学业质量增值评价促进高考质量提升。(牵头单位:督导办,责任单位:基教科、学高科、教研室,各地各校)

  2.健全质量考评机制。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考评方案,建立健全教育质量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各学校采取班子、教师、家长、学生评价相结合方式,对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年度考评。将考评结果与学校目标考核和校长教师年度考核、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挂钩。对教育质量下滑和位居末位的校长进行履职谈话;对教育质量连续两年下滑和居末位的校长给予黄牌警告;对教育质量连续三年下滑和居末位的校长,给予红牌警告,并建议予以调整工作岗位。对教育教学质量下滑或位居考评低位的教师实行约谈;对教学质量连续两年位于同区域同学段同学科考评低位的教师实行延迟岗位晋级和职称申报制;对教学质量连续三年位于同区域同学段同学科考评低位的教师,由各地实行召回或待岗学习机制。(牵头单位:督导办,责任单位:人事科、基教科、学高科、教研室,各地各校)

  3.强化质量督导监测。建立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数据库,搭建教育质量监测平台,按学期、年度进行检测与评估。小学重点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点进行学生素养检测。初中重点对学科待提升群体开展定期分析、跟踪诊断和干预指导。高中重点对学业成绩和高考质量跟踪检测,提出改进措施。市、区教育督导室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列入各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市教育局出台《鄂州市教育教学质量督导监测评价细则》,对各地各校教育教学质量跟踪督导监测评价。区教育行政部门出台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奖惩实施办法。(牵头单位:督导办,责任单位:基教科、学高科、体卫艺科、教研室、电教馆,各地各校)

  五、实施步骤

  (一)发动部署(20XX年4月-5月)。市教育局召开全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会,部署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实施方案和实施路线图。各校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明确目标,分解任务。

  (二)组织实施(20XX年6月-20XX年6月)。各地各校围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目标任务,加紧实施。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每学期对各校实施情况开展跟踪评估,建立双月工作调度机制,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三)推广深化(20XX年7月-10月)。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及时研究解决工作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具体的对策意见,形成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新办法、新举措,总结典型经验,推广成功做法。

  (四)总结评估(20XX年11月-12月)。市教育局对各地各校实施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评估。开展教育质量提升示范区、示范校、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召开总结大会予以表彰奖励。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教育部门要把提高教育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高位推动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市教育局成立全市教育质量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将20xx年作为全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市直学校要制定实施方案,压实工作责任,并于5月15日前将实施方案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二)组建专班,形成机制。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成立教育质量提升工作专班、教师素养提升工作专班、校长能力提升工作专班、教学教研提升工作专班、综合评价督导工作专班、信息宣传工作专班,建立形成“每月一抽查、每双月一调度、每季一通报、每学期一监测、每学年一考评”的全市教育质量调研、调度、督办、通报、奖惩、宣传工作机制。

  (三)明确分工,夯实责任。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局机关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学校和科室(股室)负责人分片包校制度,深入基层学校加强指导,督促落实。落实区级教育行政部门主体责任和学校校长第一责任人责任。

  (四)党员先行,典型示范。各地各学校要深入开展党员教师带头到教学一线工作,带头参与教研教改教学竞赛,比工作作风、比教学能力、比教育教学质量的“双带三比”活动。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

  (五)优化配置,深化改革。科学规划城乡中小学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着力化解城镇“大班额、择校热”。深化“名校+分校”“强校+弱校”“城镇校+乡村校”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实现区域间资源共享。

  (六)加强引导,营造氛围。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严禁炒作升学率和高考状元,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用好融媒体,跟踪报道我市教育质量提升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个人和典型经验,引导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教育质量提升工作。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7

  一、总体要求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突出黑龙江优势特色,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精细化管理,加强教研科研指导引领,聚焦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健全管理责任体系、质量标准体系、专业队伍体系和评价监测体系,推动义务教育更高质量更加公平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留住黑龙江发展需要的人,为推动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力量。

  二、工作任务

  (一)构建“五育”并举的素质教育体系

  1.坚持德育为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依托我省自然与人文特色资源,打造红色基因传承、绿色生态文明、蓝色高新科技、金色现代农业、银色冰雪文化的社会实践大课堂。实施中小学德育“红扣子工程”,强化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开展黑龙江优秀精神教育,建设一批新时代德育示范校、精彩思政课堂、品牌主题实践活动。创建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平安校园、乡村温馨校园。深入推进研学实践教育,推进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自然与人文特色资源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落实党建带团建、队建制度。建好班主任队伍,完善教师家访制度。

  2.提升智育水平。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设置实施方案,推进育人方式、考试招生、监测评价和课程教学改革,确保学生达到学业质量标准。执行义务教育装备基本标准和中小学实验教学基本目录,鼓励建设学科功能教室、创新实验室、综合实验室、教育创客空间等。20xx年前,将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3.强化体育锻炼。完善体育教学、训练与竞赛体系,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普及推广校园足球和冰雪运动项目,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除体育免修学生外,未达体质健康合格标准的,不得发放毕业证书。将体育科目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推动公共运动场所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体育社会组织为学生提供高质量体育服务。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做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

  4.增强美育熏陶。落实国家规定艺术课程,开设戏曲、剪纸、版画、冰雪文化等黑龙江特色课程,帮助每名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技能。办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鼓励学校组建特色艺术团队,努力形成“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建设一批黑龙江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加强对美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培训。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专业艺术人才到中小学兼职任教。支持艺术院校在中小学建立对口支援基地。

  5.加强劳动教育。实施“最美劳动实践工程”,积极开辟劳动基地,创建一批劳动教育示范区、示范校,建立学生参加家务劳动、校园劳动、社会劳动等考评机制。

  (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1.优化教学方式。实施“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工程”,聚焦课堂教学,抓实教师集体备课,探索高效教学模式。建立教学质量提升实验区和实验校,推广应用优秀教学成果、教学案例,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混合式、综合化教学。

  2.规范教学管理。省级教育部门要分学科制定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加强课程实施全过程监测评估。市县级教育部门要规范办学行为,指导学校形成教学管理特色。学校要精细管理规程,统筹制定教学计划,规范实施课程标准,重视差异化教学,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实行个性化指导。

  3.加强课程建设。制定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南,完善审议评估和质量监测制度。试行《劳动与技术》课程。做好教材选用和使用监管工作,严禁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引进境外课程、使用境外教材。

  4.探索融合教学。推进数字校园、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建设一批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支持农村和边远地区学校远程同步教学,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健全线上教育教学资源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进校园审核监管机制。

  5.减轻学生负担。合理安排学生在校时间,科学统筹作业总量和质量,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各学段“零起点”教学。健全年检年报、“黑白名单”等制度,坚决治理校外违规培训,规范中小学竞赛行为。

  (三)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1.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师范教育培养层次和质量,强化师德教育和教学基本功。各地要设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落实5年1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制度。实施中小学教师“十百千”工程。加大对农村、偏远薄弱地区教师培养培训倾斜力度。落实好国家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教学素养展示、教学名师评选和表彰奖励制度。

  2.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各地要做好编制具体核定与统筹使用工作,制定小规模学校编制核定标准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寄宿制学校提供生活服务的实施办法。通过设立“中小学教师临时周转编制专用账户”健全教师补充机制。按规定审批程序,对符合条件的非在编教师要加快入编,不得产生新的代课教师。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调整压缩非教学人员编制。严禁挤占、挪用和截留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制定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公开招聘办法。稳步推进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改革。继续实施“特岗计划”,启动实施龙江银龄讲学计划,深入推进县域内教师交流轮岗。落实好国家和我省对长期在边境、乡村、林场、矿山等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一线任教教师的职称评聘倾斜政策。

  3.保障教师权益待遇。制定我省教师优待办法,保障教师享有健康体检、旅游、住房、落户等优待政策,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实行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分配办法。落实乡村教师乡镇工作补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活补助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对在乡村有教学任务的教师给予交通补助。加快乡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落实教师教育惩戒权。

  4.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全面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实施校长培训5年行动计划,开展乡村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和名校长研修,努力打造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

  (四)破解关键领域改革发展难题

  1.推动优质均衡发展。实施“优质均衡攻坚行动计划”,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推动“强校+弱校”联盟式发展,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在相关政策上向边境地区倾斜,按期消除大班额、大校额,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子女、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确保到20xx年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县(市、区)建设达标比例达到20%。

  2.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比例不低于60%。建设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改革,稳步推进省级统一命题。落实公办民办“同权同责同招同管”要求,深化民办中小学校招生制度改革。

  3.健全质量评价体系。落实国家县域义务教育质量、学校办学质量、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标准。县域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突出考查地方党委和政府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价值导向、组织领导、条件保障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等。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突出考查学校保障学生平等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规范办学行为、增强社会满意度等。学生发展质量评价突出考查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和劳动实践等。

  4.提高教研支撑能力。完善省、市、县、校机构健全、所有学科专兼职教研员完备的教研体系。健全教研员准入、退出、考核激励和专业发展机制。完善区域教研、校本教研、网络教研、综合教研制度,探索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参与教研工作模式,打造品牌教研活动。

  5.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实行学校自主设立内设机构,依法依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聘用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管理使用学校经费等。严格控制面向义务教育学校的各类审批、检查验收、创建评比等活动,未经当地教育部门同意,任何单位不得到学校开展有关活动。

  6.重视支持家庭教育。实施“百万家庭赋能工程”,健全街道(乡镇)、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机构,推进中小学普遍建立家长委员会,创建家长学校,推广优秀家庭教育示范案例,提高家校协同育人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建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议事制度,选优配强教育部门领导干部。县级党委和政府每年至少听取1次义务教育工作汇报,把义务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将校园安全纳入社会治理。加强校医队伍建设,强化常态化传染病防控。推进中小学校园封闭式管理,一键式紧急报警、视频监控系统与公安机关联网率和专职保安配备率达到100%,发挥“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热线”作用,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二)形成工作合力。教育部门要做好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统筹规划。组织部门要加强对党政领导班子及有关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的考核,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做好教育部门和单位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指导学校做好党建工作。宣传部门要抓好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机构编制部门要做好学校编制核定工作。发改部门要将义务教育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自然资源部门要配合做好学校布局规划,统筹做好土地供给工作。住建部门要做好学校建设过程的监管工作。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优化支出结构,足额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人社部门要依法落实教师待遇,为学校招聘教师提供支持。民政部门要牵头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文化和旅游部门要推动提供更多儿童优秀文化产品。网信部门要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党委政法委要协调公安、司法行政等政法机关和部门,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维护校园正常秩序和师生合法权益。公安机关要做好适龄儿童少年户籍普查工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及控辍保学提供支持。检察机关要发挥校园安全、法治宣传、犯罪预防等方面作用。市场监管部门要做好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登记、收费、广告、反垄断等监管工作。共青团组织要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妇联要加强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少先队等群团组织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要做好少年儿童有关教育引导和关爱保护工作。

  (三)强化考核督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督查范围,并将结果作为干部选任、表彰奖励的重要参考。加强对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健全督政、督学、质量监测三位一体的考评体系,严禁把升学率作为唯一考核标准,对办学方向、教育投入、学校建设、教师队伍、教育生态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地方,要依法依规追究当地政府和主要领导责任。

  (四)营造良好生态。做好党的教育方针、科学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师德师风楷模的宣传报道,创作推介优秀儿童文化精品,打造绿色健康网络空间,大力营造关心支持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氛围。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8

  一、指导思想

  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思想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紧紧围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主线,牢固确立“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教学管理的中心地位、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优化管理抓常规,立足课堂抓效益,强化研训抓师能,注重评价抓监测,全面加强中小学教学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着力破解我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制约因素和瓶颈问题,推动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适合的教育。

  二、目标任务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主线,经过三年努力,进一步理清我县现阶段教育目标、路径、手段、策略等要素的内在规律,促进全县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质量职责更加清晰,质量机制更加顺畅,质量管理更加高效,质量评价更加科学,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质量跻身全市中等以上水平,初步形成一定的办学特色,实现基于公平、富有品质的发展内涵,促进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小学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目标

  在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从20xx年起,全县小学毕业学业水平测试语文、数学、英语总分及格率每年提升3.5%以上,优秀率每年提升2%以上,低分率每年降低1%以上;到20xx年,全县小学毕业学业水平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及格率达95%以上,优秀率达35%以上,低分率控制在5%以内。学生体质监测合格率每年达到95%以上。

  (二)初中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目标

  在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到20xx年,全县中考高分段(全市前5500名学生)人数达460人,总分及格率提升5%以上,优秀率提升2%,低分率控制在7%以内;到20xx年,全县中考高分段人数达506人,总分及格率提升6%以上,优秀率提升2.5%,低分率控制在7%以内;到20xx年,全县中考中考高分段人数达556人,总分及格率提升7%以上,优秀率提升3%,低分率控制在7%以内。在全市中考质量评估中进入中上游水平。学生体质监测合格率每年达到95%以上。

  (三)高中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目标

  在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全县高考一本上线率20xx年达8.0%以上,20xx年达9.6%以上,20xx年达到11.5%以上,本科上线率保持逐年增长态势,在全市高考质量评估中进入中上游水平。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管理责任,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1.强化以校长为首的学校教学管理责任。校长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校长主要精力必须用于抓教学管理,把研究、解决教学管理问题列为学校中心工作,把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作为明确的责任目标,抓实、抓细、抓好教学管理的每一层级和每一环节。要建立学校领导巡课制度,加大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力度;建立教学问题诊断制度,找准问题,商讨对策,进行整改;建立教干“推门听课、亲自上课、研究教学”制度,学校班子成员要常态化深入教学第一线,带头进行教学研究。教师发展中心每学年举办一次校长评课、分管副校长上课等教学业务竞赛,提高教干的课堂教学参与度与教学问题诊断力。教师发展中心要将教学质量发展目标落实到各个学校,学校要据此制定制订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实施方案》。

  2.强化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教学管理责任。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组织者,也是班级教学工作管理者,承担着家校联系、科任教师协调和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任务。班主任要强化班集体建设,加强科任老师间的协调配合,定期召集科任教师会商、研讨班级教学问题,定期召开家长会,并做好家访工作,实现学年内家访“全覆盖”;要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分层召开学生会议,加强与学生的谈话交流。

  3.强化以教师为主体的学科教学管理责任。教师是教学质量提升的主力军。科任老师要强化学科教学管理,充分发挥合作小组的教学组织功能;要研究教材,找准课堂教学内容,不上无教案之课;要研究课堂,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功能,上课要做到讲练结合,提高效益;要研究教学评价,熟悉考核内容与方式;要研究学生,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提高教学与指导的针对性;要相互学习,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课堂改革,提高个人教学素养,提升驾驭教材与课堂的能力和水平。

  (二)强化过程管理,提升教学管理效能

  1.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学校要建立健全集体备课机制,加大集体备课的过程管理,保证质量与效果。教师备课要兼顾课标、教材、学生、教学效益,优化教学过程设计和教案生成,认真撰写教学反思。村小老师应参加乡镇中心小学组织的教研活动,乡镇初中按照《灌南县中小学校联片教研活动实施方案》实施。中小学优势学科牵头学校要切实担负起组织教研活动的任务,提高教研活动实效。

  2.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各校要将落实“自学﹒交流﹒反馈”教学模式作为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来抓。要综合考虑教学要求,以学科素养培育、学习内容重构、课堂模式创新、学习方式转变、教学行为改进、自主学习开展和自主管理力提升为重点,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要目标明确、内容科学、重点突出,重视价值观引领和核心素养培养。要深入学习先进地区、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积极倡导参与式、启发式教学,推行探究式学习,探索符合实际的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轻负担、高效率”课堂教学模式。县教师发展中心要及时组织典型课改经验的交流和优秀课改成果的评比,丰富和优化学案、课例、作业、练习、试卷等教学资源,为学校课改工作提供支持和服务。

  3.强化教学训练管理。课后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教师反馈教学信息、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作业的布置应符合有关规定,作业的质、量、度要符合学生实际,既要统一要求,又要兼顾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仔细,格式、等第要规范。作业讲评要立足于问题诊断和解决,对典型问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要指导学生建立错题集。

  4.有效组织教学辅导。辅导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创新辅导方式,加强个别辅导和分类指导。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学科优等生,更要关心学困生,防止“两极”分化。各学科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课外阅读指导、社会实践活动、创新能力培养以及跨学科知识辅导讲座等,开发学生智力,拓宽学生视野,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强化教学考核评价。教学考核是了解教学情况的重要途径,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凡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都要按规定进行考试或考查。要重视单元过关等阶段性学业质量考查,及时组织试卷分析,查找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教学。各校要加强对各类练习的管理,薄弱学校可通过教联片联合制卷等方式提高练习质量。

  6.强化信息技术应用。以“智慧校园”、“智慧教室”建设为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建立满足需要、覆盖全县的教研网络体系。各校要大力加强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验,严格按要求配足配齐教学仪器、设备;要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验,教师要熟练掌握多媒体、“班班通”等设备应用和实验操作,强化“人人通”应用,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优势,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升。

  (三)搭建成长平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1.加强师德教育,增强教书育人责任意识。以“热爱灌南、奉献教育”为宗旨,扎实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开展学习宣传活动,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注重教师心理的关注和疏导,完善并实施正向激励机制,引领教师敬业奉献;多层次开展师德评议活动,评议结果作为教师评先评优、职称晋升和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开展公开承诺活动,所有教师要向社会和家长作出“不从事有偿家教、不推销教辅资料”的承诺,以“零容忍”的态度整治师德师风,切实维护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

  2.着力培训进修,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制定《灌南县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完善培训体系,强化培训管理,做到“四个结合”:全局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在落实省市培训课程的同时,开展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主学习”为宗旨的校本研修;全员培训与分类培训相结合,建立完善“教—研—训”一体模式,利用教研活动进行学科培训,保证教师每年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不少于72学时,并针对不同层次教师需求,进行“订单式”分类培训;集中培训与自主研修相结合,通过专家讲座、专题研讨等形式进行集中培训,并根据需要采用“名师引领”、“送教送培”、“青蓝结对”、“个人成长规划”等形式,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培训,促进教师实现个性化成长;自主学习与交流互助相结合,针对课堂教学、学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教师自主学习、自我实践和自我反思,通过课题研究、课堂展示、教育教学案例分析、专题论坛等形式带领教师交流互动,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3.开展岗位练兵,夯实教师课堂教学功底。各校要按照“分步实施、集中培训、分散练习、整体提升”的思路,定期分专题开展以“现场说课、听课评课、教学设计、粉笔字、口语表达、课件制作、教学实验及其他教学技能”等为基础内容的教师全员岗位练兵活动。在此基础上,各校每学年要开展一次全学段、全学科、全员参与的课堂教学基本功比赛,以练代训、以赛促训。

  4.组建学科团队,发挥骨干教师带动作用。要围绕“教学引领、教学研究、辐射带动、挖掘资源、教师培养”五项基本要求,以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市“333”工程、领雁计划以及县领航团队等团队成员为骨干,组建学科教学核心团队,定期开展教学教研、网上交流,上示范课、研讨课,举办专题讲座,参加磨课、听课、评课活动。通过组织团队成员学习观摩、参与学科竞赛、申报课题研究、撰写教学心得等形式,使学科团队成为“带动一门学科,培养一批骨干,产生一批成果”的集聚地,推动全县教师整体水平提升。

  (四)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1.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德育为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校要构建多元化德育体系,建设德育特色品牌,建立培育、考核、评选的长效机制;以丰富的活动夯实德育基础,开展以习惯养成、理想信念、责任承担、传统美德、心理健康等内容为主的思想道德教育;打造富有灵性的校园文化,让学校处处都充满教育符号,形成和谐、优美、富有教育意义和校本特色的环境文化;坚持“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生本化、学生活动课程化”原则,研发校本德育课程,激活学科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特长发展。

  2.培养学习品质。各学校要根据培养目标,狠抓学生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引导和管理,从预习、听课、作业、复习、检测、反思等环节指导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五要”:要专心致志,做到聚精会神,心无旁骛;要踏实刻苦,做到不粗心大意,不惧怕困难;要惜时如金,做到严格守时,分秒必争;要勤学好问,做到虚心好学,不懂就问;要独立思考,做到自主探究,敢于质疑。

  3.重视能力培养。各校要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装备,开齐开好实验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水平;要加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社团组织建设,开发适合学生特点的多样化校本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要认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结合“真阅读”工程、新教育实验、书香校园建设,组织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积累经典的能力。各学校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开齐、开足、开好音体美、综合实践和研究性学习等课程,开展丰富的艺体活动,提高学生素质;开展好体育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运动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落实有效教研,提升教学研究水平

  1.优化教研队伍。完善县教师发展中心运行机制,建立“教学、教研、科研、培训、信息化五位一体”的新型教研模式。按照“专兼结合”原则,配齐学科研训员。教学研训人员定编、定岗、定责,原则上每学科每年至少组织3次县级以上教学教研活动,上3节县级以上公开课,开设3次县级以上教学教研讲座。要优先安排研训员参加相关的进修培训,以保持教研队伍的先导性。教学研训人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每周至少确定一至两个工作日有针对性地到学校开展听课指导工作,每学期集中研究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教学疑难问题。各校要重视课题研究,催生教研成果。

  2.创新教研方式。县教师发展中心要进一步完善教研网络,建立健全以学校需求为导向,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学科团队、教研联盟和学校教研组为依托的教研网络体系。要充分利用教研阵地,创建灵活、高效、务实的教研平台,编印教研通讯、建设教研网站、开通个人博客等,使教师有广泛的交流平台。要鼓励教师充分借助网络资源,加强业务研修,实现自我提高。要重视成果的提炼和推广,为全县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提供更多的平台。

  3.增强教研实效。县教师发展中心要将工作重心下移至学校,指导学校改进教学管理,完善教学常规,优化教学过程,推进教学改革,总结教学经验;指导学校创新校本教研形式,拓展、丰富校本教研内容,促进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一体化,切实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和水平。研训员要立足学校,定位课堂,保证每学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在学校,参与学校校本教研,倾听教师心声,指导引领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实践,着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教师发展中心要根据学段和学科特点,确定研究和指导重点,每学期都要组织一定范围的教学观摩、教学视导、联片教研活动,做到精心准备、周密安排、总结通报,保证效果;要根据学校类别,确定指导对象,对薄弱学校和学科进行有重点、针对性指导帮扶。

  (六)开展质量监测,提升教学评价水平

  1.建立教学质量监测制度。按照“分级管理、分类考评、分段实施”的原则,建立教育局、学校、年级组三级质量监控机制。进一步完善规范各学段学业水平测试,建立学生学业成绩数据库,从生源入口、过程管理、终端结果等实施多维评价,探索建立符合县情的教学质量监测制度。

  2.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实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考综合评估、高中目标管理的基础上,努力推动质量监测评估学段、学科的全覆盖,探索建立“评价目标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的质量评价体系,重点从质量意识、质量管理、质量监控和质量提升等纬度对学校进行评价,从教学能力、关爱学生和对学校的贡献度等纬度对教师进行评价,从品德发展、学业水平、身心健康等纬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要加强对评价标准研制、实施过程管理、考评活动组织、评价结果运用等环节管理,达到“以评价促管理、以评价促提升”的目的。

  3.建立教学质量激励制度。制定《灌南县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奖励办法》,对教学及教研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学科团队、教研人员和教师实行奖励。教育局将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综合考评和校长职级认定的重要指标。各学校要将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质量与教师考评、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绩效工资挂钩,并突出教学质量所占的比重,充分发挥考评的激励作用。

  (七)加强督查指导,提升过程监控水平

  1.加大常规督查力度。要加强和改进对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督查制度。通过例行检查、“飞行”检查、随机检查、订单视导等方式,对学校的教学常规进行不间断督查;开展“常规管理校校行”活动,全程摄像,适时曝光,跟踪督查。县教师发展中心每学期要对所有学校进行一次教学常规全面性检查。

  2.加大教学视导力度。县教师发展中心要加强与局基教科、督导室、目标督查科等科室的密切配合,把督办性视导、指导性视导、诊断性视导、巡查性视导和评价性视导结合起来。视导中要注重过程指导、数据监测、案例剖析和督办整改,既注重“视”,更要注重“导”,既要发现典型又要推广经验,既要找出差距更要解决问题。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检查指导和不同方式的评价通报,督促学校切实强化教学管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县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教学质量提升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全县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长效机制的建立和教学工作的检查、评估、指导以及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局领导班子成员实行分工包片,深入教学一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学生,了解教学一线情况,发现和解决教学问题。

  (二)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监控、评价和奖惩制度,质量考评结果与学校分类、校长职级、教师绩效挂钩。实行教学质量问责制度,每学年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一次汇总分析,科学评估,公示结果,对工作不力、管理不规范、质量低下的,对校长和分管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诫勉谈话、行政问责或岗位调整。

  (三)经费保障。设立教学质量提升专项奖励资金,在现有校长职级奖、优秀人才奖、高中教学质量奖的基础上,县教育局每年从教育发展基金中划拨300万元,用于教师培训和教学质量专项奖励。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9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为指导,认真踏实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师德建设,全面落实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等的培训,激发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培训的自觉性。

  二、培训目标

  紧紧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通过校本培训,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同时促进教师向现代型教师转变。

  1、建立主动参与,开放高效,满足教师自主性选择学习需要的教师培训机制。

  2、更新教育观念,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现代型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在课程教材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上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实现从职业型向事业型、经验型向科研型、高学历向高能力、书匠型向学者型的转化。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师获取、处理和利用教育信息的能力,逐步养成上网查找教育资料的习惯。具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撰写教学反思、博客的能力。

  三、校本培训组织管理:

  1、校本培训的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年级组长,各科教研员

  2、校本培训指导评价小组

  校负责教育教学领导,教研组长代表。

  四、培训对象和内容。

  (一)培训对象:全校所有在职教师。

  (二)培训内容:

  1、以教育法规为主的师德培训

  以“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及心理素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以新课程为主的现代教育理论培训

  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重点以教研组为单位,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科课程标准》、《学科教材》、及县局组织的教师读书为主要内容,搜集、整理相关课改信息,组织学习、研讨交流,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

  3、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

  随着合格学校的创建,以及专有教师的配备,办学条件的现代化,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学技能培训;一是信息技术基础理论和设备操作的培训,二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培训。全员普及培训电子办公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培训计算机和网络的管理,博客、网页的制作与应用等内容。引导教师把自己的思想观点交汇在这个可以畅所欲言、无所不谈的平台上,从而使教师养成善于交流的习惯,进一步转变其教育观念。

  4、以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为主的教育科研培训

  教育科研能力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要逐步树立教研科研意识,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注重教师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根据本校、教师本人实际,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围绕中心校教育教学科研课题,有效地开展课题实验。

  5、以组织教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为主组织管理能力培训

  作为一个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班级管理工作的组织管理者,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非常重要。要为教师提供交流平台,让老师组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让优秀的经验能得到推广,促进教师教学组织工作水平不断提升,班级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五、培训方式和方法

  每位教师都有权利和义务开展和参加各种校本培训活动。校本培训采取多元培训的办法,注重立足校本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同时,走出去、请进来,注意吸纳校外资源并加以研究利用。通过专题培训、观摩研讨、课题研究、远程教育、等模式开展适合本单位实际的校本培训。

  教师的工作经历、教学经验、教学水平、自身素质、年龄不同,决定了校本培训的形式和内容也不同。按照自主、开放的原则,运用课题带动法,充分体现人人都是培训者,处处都是培训地,刻刻都是培训时的特点,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一)基于网络的开放的培训方式。

  利用网络资源,鼓励教师积极从网上寻求学习资源,促进教师自主学习。任课教师随时将学习研究的成果发布到自己博客上,丰富、共享培训资源、信息。定期由学校推荐并筛选出一个反映教育教学热点、难点、疑点、焦点的博客,作为学习主题,让教师围绕主题进行学习讨论。

  (二)基于校园的培训方式。

  以专题讲座、课例、实验、研讨、小组交流、案例分析等形式,积极探索“参与、互动、合作、探究”的培训模式,倡导以学习型团队为载体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反思、研究、进步、提高。

  采用三级培训机制:

  1、校际培训:学校经过调查了解,根据教师普遍性实际需要,组织开展全校性的校本培训活动。

  2、教研组培训:根据各教研组特点,开展与各教研组专业紧密关联的培训内容。

  3、自我培训:老师制定个人发展计划表,根据自己发展计划,为自己设计个性化的培训方案.

  (三)校际之间合作培训形式

  与兄弟学校组织开展合作培训活动,共享各校优秀资源,促进共同发展,让我校老师得到更多培训机会,得到更多收获,同时也可以宣传我校优秀的教育人才和资源,提升学校形象。

  六、措施:

  (一)提高对校本培训的认识是做好工作的关键,要加强学习,把校本培训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办有特色结合起来,切实搞好培训工作。

  (二)加强校本培训的组织领导,加强过程监控管理和考核评价工作,做好相关纪录,认真落实培训方案。

  (三)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指派他们承担校本培训任务,设计方案,组织实施,在理论与实践两层面都提高,促其向研究型教师发展。

  (四)校本培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围绕课题研究工作,把每一位一线教师依据任教学科和专业特长编入课题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加强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五)师徒结对,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带、帮、扶”,使年轻教师迅速成长。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10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也将迎接新的挑战。我们都知道,一个学校是由多个班级组成的,班级是学校的重要成员,它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着学校。如何才能将班级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呢?那就要看这个班的指挥官——班主任的工作是怎样进行的。有人说: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集体。如果说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小星星,我愿用真诚、热情为他们撑起一片挚爱的晴空,让他们各自闪烁出最灿烂、最动人的光辉!

  一、学生概况

  二年级(2)班共有27名学生,18名女生,9名男生。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他们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是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者做小动作,男生在这方面明显不足。很多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能较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个别学生缺乏主动性,书写有待于加强。

  二、管理目标

  1、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

  成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索。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4、形成团结向上的良好班风,健全班委会,明确分工,培养出自主自动的队干部,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

  5、让班级充满活力与创新,更好地塑造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常规教育方面

  学生经过一个假期的放松,对于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必定不太适应,做到每一项规章制度对于他们来说都不太容易。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早进入角色,适应学校的生活,这就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导,并且内容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因此,我决定从以下几点入手:

  1、充分利用班队会的时间强调日常规要求,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2、利用升旗仪式,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升旗结束后,对上周得流动红旗的情况进行总结。这学期利用教师节、国庆节、少先队建队日和元旦等重大活动日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

  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3、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比如:充分发挥教室内板报的教育作用,开辟一块语言语文学习园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收获;再设一块星光灿烂园地,包括劳动星、学习星、文明星、工作星,根据一周评价表扬。

  4、开学师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纪,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从纪律、卫生、劳动及两操几方面制定。先由学生写出自己的违规现象及奖惩办法,再由班主任统一归纳完善,如有违规照章处罚。我们班的宗旨是:“说到做到”。

  (二)班级纪律方面

  一个班级,要想有良好的班风,必须要有良好的纪律才行。因而,我从以下几点入手:

  1、课堂纪律

  严格遵守课堂“四管”(管住眼看老师,管住口不说话,管住心认真听,管住手不乱动),如果有违反纪律的现象

  2、课间纪律

  课间是学生轻松休息的时间,良好的课间纪律将会给整个校园带来活跃而轻松的气氛。然而,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就是解决课间纪律乱的法宝。我将开展“跳绳、做游戏、踢毽子”等活动,游戏项目要由同学们自己提出,有意义地进行。同时,随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危险活动和场地,寓教于乐。课间违纪,由班长、中队长记录,楼内不大叫、不跑跳、不打闹。院内不打闹,扣星方法同上。

  3、路队纪律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适应集体生活,将在班级开展“路队”评比活动,使学生不仅做到快、齐、静,而且能够进行自主管理,排队慢走安静。每一个路队将分别设立一个小队长,每天定时向班主任汇报路队情况,记录在“文明行为”中,及时监督,及时管理。

  (三)卫生方面

  讲究卫生很重要。俗话说,病从口入。讲卫生,既能使身体健康,又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个人卫生:每周一检查个人卫生,平时抽查,要求衣着整洁,桌屉干净,物品整齐,由卫生委员记录,表现情况记录在“卫生劳动”中。

  2、班级卫生:每天下午分派值日生清扫,由劳动委员负责。设立卫生监督岗,由卫生委员负责,带领4个卫生员进行检查与监督。对于主动、及时打扫卫生的同学或小组,进行表扬加星,记录在“卫生劳动”中。同时利用花草美化环境,并进行爱护环境和花草的教育。

  (四)班干部的培养方面

  班级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人来管理是不够的,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小助手。这学期我将采取班干部竞争上岗制及班干部轮流工作制,使班级管理再上新台阶,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培养有个性的人,使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和学会管理。每个班干部都做工作记录,每周五班会总结换岗。每两周进行班干部工作评价,由学生们根据班干部的工作情况进行表扬或提出不足,表扬的班干部被评为工作星,连续两次评比都不能胜任的同学要进行调整,换到合适的岗位上。期末与优秀班干部挂钩。及时召开班干部会议,针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时,还要求他们注意班干部成员之间的合作,同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尽力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能力。

  (五)家校结合,分类施教

  本学期要做好分类施教工作:

  1、每天轮流与6名同学谈话,2周轮一次,点出不足,提出希望,明确发展方向,让学生感受到关爱,对于学习和行为习惯落后的学生要不定期谈心,尤其抓住问题时。

  2、对于学习后进生,每节课都要提问,作业中有错要单独进行辅导,与家长联系,共同帮助提高学习兴趣。

  3、对行行为后进生,发现闪光点要大力表扬,树立信心,在老师和家长共同督促下改进。越是表现差的方面,越要让其引起重视,比如当班干部。

  4、经常保持与否学生家长联系,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1)家校本联系。家校本上的学生评价表,可以基本清楚地反映孩子的在校表现。此外有进步或不足,要及时写在本子上相互沟通。

  (2)电话联系。除了家长咨询外,要主动与家长联系,把孩子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

  (3)面谈。基本不采用此方式。如实在需要,先上报教导处,再与各科老师沟通好,让家长来有所获。

  5、其他方面

  班级管理中还应注重个体的发展,在各项活动中挖掘各种人才及学生的潜力,使班上的每个同学都能在某一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在班级继续开展各种活动。如:小作家、小书法家、小发明家、故事大王、朗诵家和读书大王等各种评比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大力推出新人、新作,让每个孩子都敢于面对大家展示自我,充分锻炼自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给孩子们一个金色的童年。我将会继续俯身和学生说话,用心去交流,用欣赏的眼光寻找孩子身上的每一处闪光点。我相信,只要关爱孩子,尊重孩子,宽容孩子,我们就能找到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上述措施只是我对班级本学期的初步打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地加以改进。若有不足之处,敬请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11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目标,围绕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主要内容,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规范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少先队活动,努力探索班级工作的新特色。

  二、本班学生现状分析

  我共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26人,男女人数失衡。学生来自周边各个村寨,在个性、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班干部5人,没有品德特殊的学生。

  具体情况分析如下:品德方面,本班学生热爱学校、班集体,团结上进、思想端正、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热爱劳动。能按照《小学生守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但由于种种的原因,部分学生身上仍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纪律观念淡薄等现象,可以通过集体教育来转化。学习方面,本班学生热爱学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大部分专心听讲,发言积极,作业美观大方。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和特别的关注。家长大多是农民。家长能支持老师的工作,但不重视家庭教育,能希望与教师积极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班级特点,本班学生爱学习、守纪律。男生活泼、好动,爱表现;女生文静、可爱,不爱张扬。总的来说,班级特点比较稳,但稳中有活。

  三、班级工作重点及目标

  加强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继续进行热爱班级的教育、团结同学的教育,搞好心理健康教育。

  具体工作:

  1、继续抓好五年级学生的常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行为。

  2、搞好班级卫生工作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争创卫生文明示范班。

  3、搞好每位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形成一定的能力。

  4、搞好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地发展。

  5、使学生爱科学、学科学,主动探索新知。

  本班学生奋斗目标

  1、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班风,增强集体凝聚力。

  2、争当学校的“优秀班集体”。

  3、发展个性特长,促进身心健康。

  具体工作:

  (1)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的各项活动,力争优异成绩,锻炼能力,培养其集体荣誉感。

  (2)注意育人环境的美化,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建立各种生动活泼的评比栏。

  (3)开展丰富多采的主题班队会,在集体活动中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

  四、常规管理措施

  1、学习方面,为使学生在学习上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风气,制定以下措施:

  (1)建立健全评比制度,班里建立全方位量化评比栏,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好就可以随时加分,学生每得到20分,就可以换一月亮。表明学生在各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对每个小组的学习、纪律、卫生情况进行评比,鼓励学生团结合作,培养集体荣誉感。

  (2)建立本班的“学习小组”,前后位四个同学为一组,选出小组的组长。“学习小组”中的四位同学要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这一方法培养了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精神,也是转化后进生的一条有效途径。四人小组的组长不是终身制,而是竞争上岗,谁的奖章多谁就担任,如果下一次评比你超过了组长,那就可以取而代之,这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2、文明行为方面,为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的日常行为也参与评比,具体做法如下:

  (1)学生在到校、课堂上、课间、两操、放学等方面表现好的发奖卡,不好的适当减奖卡,由每组的组长记录。

  (2)定期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教育。

  (3)利用“优秀小组”的评比,要求小组中的每一位组员都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同心合力才能成为“优秀小组”。

  3、卫生方面,通过四年的锻炼,学生能够打扫卫生,但不够认真仔细,为此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进一步对卫生小组长进行培训,指导他们如何分工,责任到人,增强小组意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卫生委员和每天的环境小卫士分工明确,把教室内外检查整理干净,警告卫生习惯不良的同学,做好记录。有大问题及时向老师汇报。

  (3)每天由卫生委员检查个人卫生。

  (4)综合各方面表现,结合卫生委员的记录,每周评选一次“卫生标兵”。

  五、德育工作措施

  在德育方面的工作,要处处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搞好班级的育人环境,在班内张贴“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标语。培养班干部同学的责任心,号召他们积极帮助后进的同学。班主任本着“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不忽视中间学生,让他们同样受到老师的关心,有积极上进的动力,从而也成为优秀的学生。班主任要“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时刻做学生的表率,身教重于言教。

  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班主任要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以便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地给予教育。

  2、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多与这些孩子交流或与家长取得联系,实施有计划的教育。

  3、上好心理辅导课,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有的孩子因为家庭、社会的原因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作为班主任,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12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以教育局韩局长在靖远县质量分析会上的讲话精神、教育局副局长朱永贵在靖远县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北滩镇教育管理中心李主任的部署安排,以狠抓教学质量为主线,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136”教学模式有效开展,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均衡、快速发展,全面落实“五年成农村示范”战略目标。

  二、目标与任务

  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更新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狠抓常规管理,推进有效教学,优化评价方式。通过开展活动,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近期目标。

  本学期期末考试,各年级各科平均成绩在全镇排名前10名是底线。其中一年级一班,二年级一班、二班,语文要力争

  前三名,数学力争前五名;三年级二班,四年级一班,六年级一班语文力争前三名;一年级二班、三年级一班、六年级二班,语文力争前五名;三年级二班、四年级一班数学力争前三名;三一班数学,一二班数学,五二班数学,六二班数学力争前五;三年级英语力争前五,四一班英语力争前三,四二班英语力争前五,六一班英语力争前五。所有班级品社及科学力争前五。

  2.长期目标,力求通过一至两年时间,学校整体成绩稳居全镇第一。

  三、情况分析

  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主要有如下方面:

  1、家长对子女受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跟不上学校教育要求。

  2、学校对教学工作的深入了解不够,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部分教师工作态度欠端正,责任性差,课堂上只管自己讲,学生能不能接受,接受了多少不管。

  4、教师的课后辅导、单元测试、作业批改等过少,对知识的巩固不够。

  5、对教材的钻研、挖掘不够,缺乏驾驭教材的能力。

  6、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少,没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7、家访过少,没有很好地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8、教师的职业意识和奉献精神不强,重报酬多,讲奉献少。

  9、个别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不适应新课程发展需要。

  四、工作内容和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1、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将制度贯彻落实到每一名教师,抓好制度的落实。

  2、在制定和运用过程中,逐步健全、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探索出适用性、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不断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

  3、严格考评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强化教学质量的监控,实行教学质量责任制管理,明确教学质量具体责任分工,建立激励机制,公平、客观地运用考评结果,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学工作的全面提高。

  4、狠抓教学常规管理,规范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

  (二)全面推进“136”教学模式

  1、把功夫下在课前,扎实做好先学环节

  各科教师应在上课前提前下发先学单,高年级也可以由学生根据情况自行设计先学单。先学环节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保证。

  2、把力量放在课内。向40分钟课堂教学要质量。

  3、把补困加在课后,特别是要做好自己不学、家长不管、成绩很差的学生的个别指导。

  4、切实加强学习小组建设,通过小组内小组长的管理,其他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扶、促进后进生、学困生的进步。为了充分促进学习小组建设,增强合作学习意识,加强团队意识,促进共同进步,学校决定在每学期期中考试后,每学年开学典礼上对每个班级平均分第一名的小组进行隆重奖励。

  (三)扎实开展教学活动,用活动推动教学。

  1、扎实开展好校内研讨课、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教学讲座等教学活动,学校领导要深入其中并组织教师做好听课、评课和导课,注重活动的质量,充分体现活动的效果。通过活动让教师全员互动,主动参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能力和质量的提高。

  2、把教学活动与教学常规检查相结合,以检评为载体,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使广大教师在活动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进一步建立完善教学评价制度

  学校努力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有效的制度,规范教学行为,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管理方法。

  (五)认真开好质量分析会,制定相应的策略。

  认真做好质量分析工作,切实做到“抓两头、带中间”,实施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扶差促优,促进学生成绩全面提高。因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确定层次目标。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将不同层次学习目标设置为具有层递性的问题,辅以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创造条件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提高。

  2、尝试分层次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法的核心是基于传统的“因材施教”思想,构建学生学习可能性与教学要求间的适应度。分层次教学法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任务、目标的层递,要求教学过程中不同层次学生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努力搞好家校配合。

  教育好一代人不仅是学校的事情,更是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责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除了认真、细致地做好学校各项工作外,还应该积极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多进行家访,学校认真开展好教学开放日活动,鼓励家长到校听课,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学习、思想表现等情况,家访要与家长交流教育方法,帮助家长通过正确的途径,配合学校、教师共同教育好孩子。同时可以利用自媒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利用自媒体作个别辅导等。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成立学校校长为为组长的提高教学质量领导小组,由学校副校长、教务主任担任副组长,组织全校教师深入讨论,提高教学质量事关学校发展的高度认识。

  2、强化师德、整顿教风。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强化教师道德意识,激励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端正教师教学态度,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发挥“主人翁”作用,集中一切精力,投身于教学工作之中,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3、落实责任,科学管理。实行校长与分管领导、教研组与教师层层签订责任书,定期检查责任落实情况,根据检查情况及时研究解决新问题。

  4、查摆问题、解决问题,狠抓措施落实

  查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全体教职员工应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发展实际,在查思想、查学习、查工作、查纪律、查服务的过程中,敢于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多分析问题的成因,仔细研究改进措施,提出整改意见。切忌避重就轻、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应努力做到“把准脉”、“下对药”,进行全方位的“调理”和“治疗”。

  解决问题是查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我们在解决问题中转化思想解放的成果,在解决问题中推动科学发展。应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立足实际,有的放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努力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办法破解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难题,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扫清障碍。

  采取实打实的举措,狠抓措施落实。切忌浮皮潦草、敷衍了事,确保活动出成果、见成效,把遇到的问题一件一件地完成,一项一项地落实,努力做到精心组织策划,突出重点难点,全力以赴攻关,不断呈现亮点。

  进行全面总结,总结经验教训。将期末考试成绩全镇排名作为绩效考核的最主要依据。

  回顾过去,我们中心小学教育教学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展望未来,虽然我们的工作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教学质量为第一要务的思想不动摇,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课堂为主阵地的思想不动摇,只要我们坚持落实教学常规和教学评价机制管理不动摇,坚持提高教师素质和教科研水平不动摇,我校教育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再上新台阶。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1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质量立校为宗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教学改革为核心,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走出“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的误区;摆脱“学生苦、教师累、效率低”的现状;实现“教师提能、课堂提效、质量提升、学生减负”的目标。

  二、工作思路

  围绕一个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

  落实两个重点:一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二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加强三项研究:一是加强先进教育理念的研究;二是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三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研究。

  实现四个提高:即教师教研水平明显提高;学生书写质量明显提高;课堂实效价值明显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三、具体措施

  1、切实加强课程管理。

  要严格执行规定的课程、课时计划,决不随意增减课时。学校对每天的教学活动实行全天候管理,正副校长、教育主任、值周教师每天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现私自调课、不按教学常规上课,课堂环节脱节、不完整,随意上自习课等现象,都作为教学事故记录在案,并根据学校奖惩条例进行处理。

  2.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40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第一,把功夫下在课前。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备课。必要时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备课。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

  第二,把力量放在课内。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守几点原则:

  (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

  (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

  学校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办法是:

  (1)随堂听课,不打招呼,听后个别交换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

  (2)组织教师评优质课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都可以听,然后进行评课,共同研讨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

  第三,把补困加在课后。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教师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采取如下措施:

  (1)建立后进生成长档案;

  (2)任课教师必须对任课班中的后进学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

  (3)教师须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4)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四,精选课堂教学例题、习题、作业题。我们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第五,加强过程管理。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除了平时的常规检查,随堂听课外,加强对个别教师不安心教学的管理。采取分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转

  变其思想,提高其业务能力。方法为:一听(听课堂教学);二看(看备课笔记、作业批改);三座谈问卷(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四总结提高(在上述调查基础上,指导其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以发扬光大;指出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全面解决"教"和"学"之间存在的实际问题,保证学校教学活动有秩序地正常开展,培养全体教师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3、加大对后进生转化力度,提高整体成绩。

  后进生是影响我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后进生的转换方面再作具体安排。

  第一、建立档案。根据考试分数和任课教师平时观察,确定后进生名单,建立档案。

  第二、抓两头保中间。一年级和五年级任课教师要高度负责,不能从一年级起,就出现学困生。不能使学困生在毕业时还没有脱困。中间年级教师要避免产生新的学困生。如果学困生档案中有新名单出现,该任课教师要承担责任,并在教师工作量化评分中扣分。

  第三、分层转化。转化后进生共分四个层次:

  1、学校监控:学校将制定《后进生转化制度》。对学生而言,学校每学期期末在后进生中开展评选“学习进步奖活动”,凡学习进步较大的后进生均可参评,并在学校大会上隆重表彰。通过建立制度,使后进生转化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重点监控。确立五个重点:重点年级、重点学科(语文、数学、英语学科);重点教师、重点学生(自己不学、家长不管,成绩特差的学生)。

  3、加强检查。学校按规定对后进生进行严格检查考核,并及时反馈结果,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整改。

  四、制度保障

  1、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奖惩制度,奖优罚劣,全力推进课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管理人员严格把住五关:

  (1)备课关;

  (2)上课关;

  (3)作业关;

  (4)检测关;

  (5)评价关。

  并把上述五个方面纳入教师的业务考核方案中,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

  3、全体教师结合本学科实际全员参与,及时总结,及时反馈,促进全校各学科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14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为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落实区委文阁书记来我校调研提出“办广安北部区域最好学校”的指示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创新管理机制,完善评价制度,优化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教研,促进学校教育质量持续、均衡、快速、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品牌办学”的“一个宗旨”,三年内完成高考本科艺体上线率破百人大关、中考重点中学上线率30%的“两项任务”,实现“办广安北部区域最好学校”的目标。加强对外交流合作,联合名校共享资源,打造“互联网+教育”。引进名师课堂,突出艺体教育特色,实现学校快速发展。打造秦炳烈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探索推进普职融通,实施学校规模发展,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突破农村中学发展瓶颈,打造广安农村名校。

  结合花桥中学的发展现状和条件,从现在到20xx年,花桥中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建广安农村名校分三个阶段逐步实施。

  (一)启动筹备阶段。20xx年7月到20xx年12月,制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完成学校改革发展顶层设计,确定艺体特色教育发展道路,全面建设“秦炳烈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完善促进学校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升校园风貌,建成设施一流、环境一流的学校,推进学校宣传、招生、考试及录取等各项工作。

  (二)集中攻坚阶段。20xx年1月到20xx年12月,深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教师人才培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深化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特长培养,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美化育人环境,特色教育品牌基本形成,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整体育人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形成良好的大众口碑。

  (三)品牌形成阶段。20xx年1月到20xx年12月,以艺体特色为龙头,带动学校团队及管理、优秀教师组成及能力、优质生源招收及培养实现良性循环,形成特色教育品牌,建成具有广泛认可度和美誉度的农村名校,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系列活动,充分利用校本培训、集中培训、暑期政治学习培训、远程教育培训等培训方式,有计划的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专家讲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活动,提高教学与管理水平。

  (二)联合名校资源,用好“互联网+教育”。积极筹备与成都、绵阳等四川教育发达地区联合办理网络课程班,优化课堂教育资源,用好用活铭师堂、金太阳等网络教育资源。加强名师团队建设,采取“名师聘请、校外引进、校内选拔”的方式,组建打造名校名师团队,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严格常规管理,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围绕“服务师生”一个中心,坚持教学管理,课堂改革两手抓,注重义务教育、普高教育、艺体教育三个层次,初步形成特色高中、综合高中建设格局,全面落实每天一次推门听课,每月一次质量检测、分析、总结,每月一次教学常规检查、交流,每期树立一个名师标杆,每年一次教学业绩考核五大途径。切实加强过程监督,根据制定的工作计划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进行检查、量化、调研,切实抓好落实,确保校本教研扎实开展,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深化教育科研,夯实质量提升基础。以教科研促教师发展,扎实开展好“七个一”活动。写好一篇教学论文,反思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经验,促进业务成长。上好一节研究课,应用教学新理念,展示教学技能,促进专业技能成长。开好一场小型研讨会,浓缩教学新思想,研究教学新方法,促进团队观念更新。办好一次说课活动,让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设计好一个教学方案,让实际与理论碰撞,促使学用结合发展。制作一个优质课件,让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有机整合,提升现代教学技能成长。办好一次讲座,汇报教学、科研成果,推进名师成长。

  (五)建设美丽校园,塑造一流校园环境。校园环境建设坚持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的设计理念,按照视觉效果美化、功能布局完善、文化内涵提升要求,对学校基础设施和校园文化载体进行整体打造,着力塑造一个安全、洁净、有序、和谐的校园环境。

  完善硬件,遵从循序渐进原则,分期分批实施学校高中教室电子白板配备、道路黑化、厕所冲水系统改造、五人制足球场建设、校史馆建设、教学楼空调配备、燧生铜像制作、秦炳爱国主义基地建设,全面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提升软件,制定校园文化总体设计方案,启动校园文化工程建设,合理设计和布置校园,有效利用空间和墙面,着力完善标识标牌,营造浓郁文化氛围,提升校园环境文化品味。

  四、重点工作

  突出艺体特色,打造区域办学品牌。依托广安市阳光体育示范校、广安市足球特色教育示范学校的优势,发展艺体特色教育。制定学校艺体教育三年发展规划,20xx年成立学校艺体教育管理领导小组,确定专项目标,促进学校艺体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引入成都艺森文化艺术学校入驻学校帮扶筹建指导艺术培训发展中心,开展首届艺术高考培训及文化培训工作;20xx年深入构建花桥中学艺体特色教育品牌,挂牌成立艺术培训发展中心,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品牌提炼活动,艺术基础参培人数达100人以上,努力完成高考艺体考生本科双上线录取达50人且有上名校的任务,形成较好的社会效应;20xx年初步形成艺体特色办学品牌,艺术基础参培人数达200人以上,力争实现高考艺体考生本科双上线录取破百人大关并有清华美院等名校,以艺体特色为亮点,加快学校规模发展,走出农村高完中教育发展规模小、办学声誉差的瓶颈,带动学校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全面开花。

  五、保障机制

  (一)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和指导。实施层级管理,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各项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全体班子成员认真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具体负责一个年级,全程参与该年级教育教学管理,协助做好该年级各项工作。

  (二)严明质量奖惩制度。完善《花桥中学质量奖惩办法实施细则》,大力表彰师德师风正、对教育教学质量工作做出突出贡献、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对在工作中不遵循学校教育教学方针,不服从学校管理,导致教学质量严重下滑,人民群众不满意的教师首先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并按质量奖惩办法对其进行质量责任追究。

  (三)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既激励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起到积极向上良好的导向作用,更激励学校办学规范化。推行“增值性”评价方案,明确以“入口看出口”的评价思路,真正面向全体教师,大大激发教师的工作原动力,提高农村教师的自我认同感。不断优化评价方式,引导教职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教育理念,推动学校内涵发展,走规范化办学的路子。

  (四)细化绩效考核管理。科学拉开奖励性绩效份额差距,最大限度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充分利用绩效管理,优化学校管理模式,打破平均主义,真正体现优绩优酬原则。根据学校整体战略目标,明确各教职工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考核目标。将单位目标既分解到每个教职工身上,也落实到对各行政处室、年级组、教研组、班主任等阶层的考核中,实现绩效考核的全面化,环环相扣,层层落实。把绩效考核作为教职工年度考核、评职晋优、岗位聘用等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明显体现奖励性绩效的激励作用。

  (五)切实强化后勤保障。群策群力,加大教育教学科研、培训以及软硬件设施的配套,投入并合理使用资金。加强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向上级主管部门多汇报、多请示、多沟通、多协调,以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支持。多措并举,多方抓项目、抓资金、抓政策,在政策、人力、物力等方面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持,充分调动教师投身教学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主动谋学校发展的主体意识。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15

  根据教育局、中心校有关文件精神,为了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提高办学效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特制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质量立校”意识,深化课程改革,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努力实现我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和谐、均衡发展。

  二、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教育教学质量年”活动,促使学校增强质量意识,规范学校管理,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加快规范化、特色化学校创建步伐,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1、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2、面向全体学生,坚决杜绝以各种名义举办的“补习班”等。

  3、注重学生品德培养和习惯养成,加强音乐、美术、体育、写字等课程的教学和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学科合格率不低于96%,其他学科全部合格,每年质量抽测的年级总评要进入全县前六名。

  5、建立和完善学校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为科学决策、考核奖惩提供依据,其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6、奋斗目标:

  (1)20xx—20xx年力争保全镇第1名;

  (2)20xx—20xx年力争保全镇第1名;

  (3)20xx—20xx年力争保全镇第1名。

  四、工作思路

  围绕一个中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

  落实两个重点:

  一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是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高。

  加强三项研究:

  一是加强先进教育理论的研究;

  二是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

  三是学生行为规范及教学常规管理的研究。

  实现四个提高:

  一是实现教师教研能力的提高;

  二是实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是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做好五项服务:

  一是为学校教学决策服务;

  二是为学校教学工作服务;

  三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

  四是为教师教学服务;

  五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五、具体工作

  (一)继续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一是在开学一周后进行教案检查,促进和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二是坚持领导深入课堂听课,结合上学期教学技能大赛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抽听部分老师的课,通过听、评、研(把听课中发现的问题在教研活动中进行研讨,并让全体教师参与,达到共同交流,共同促进的目的),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

  三是不定时抽查作业批阅情况,针对教师中存在的作业量大,批阅量少等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普遍抽查,扼制因个别人而影响学校教师整体声誉的行为。

  四是经常检查学生的教辅资料情况,坚决杜绝乱订资料现象发生。五是严格按课表上课制度,杜绝让课、缺课现象,切实保证教学秩序的正规化。

  (二)规范教研工作。

  本学年将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严格教务处统一安排的教研活动时间开展好教研活动。

  二是要求各教研组制定出详细的教研工作计划安排,从时间、内容、场地、主讲人四个方面力求保证,要形式多样、针对性强。

  三是各组教研计划制度以后,在每次活动前教研组长要对主讲老师的讲稿进行审查、指导、完善,确保教研活动的质量。

  四是开展网络教研,要求每位教师一学期必须向县教科研网站提交最少一份教学论文、教学反思、课堂评价等文章,以填补我校在这方面的空白,期末教务处进行登记,并纳入量化考核。

  五是把大、小教研有机结合,要有主题、有记录,建立档案。

  六是严格教研考勤制度,确保全员参与,共同提高。

  七是以活动促教研,开展优秀论文、教学反思、课件评比、优质课评比等。

  八是改革教学设计,要转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注重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过程为中心”,突出“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的新型理念。

  九是着力学习郑局长在全县中小学校长会议上的精神,学校要在这方面制定出切合我校实际的工作方案,从组织保证、措施落实、考核评价等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切实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十是依照中心校加强师德工作的有关规定,制定我校师德教育方案,加强师德建设,要把师德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校、科研兴校,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楷模。

  (三)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特别是近两年我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国家投入在不断增加,越是这样的时候,我们越要千方百计确保教育质量,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以实施基础教育学校教育质量工程为抓手,深入推进课堂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入手,从抓课堂质量入手,从抓好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评估入手,切实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毕业班学生的学业水平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次社会性展示,它的影响之大、辐射之广,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如何保证每届毕业班学生的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的课题,开学后,我们要会同教务处和六年级组认真进行研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和措施,提交校委会进行讨论,以确保六年级学生能有一个优异的学生成绩。让家长满意,让各村群众满意,让学生满意。

  (四)做好教育创强工作。

  学校要在加大基础设施、校园环境、教师队伍三大建设的同时,还要对义教档案、教学档案、留守儿童档案等各类档案资料严格按照教育局的统一要求,重新整理,规范归档,并做好相关资料的续建工作,此项工作力争进入全镇先进行列。

  (五)学校开展“教育教学质量年”活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以师德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打造本校教师队伍新面貌。

  二是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加大绩效考核中教学质量考核比例,建立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分配激励机制。

  三是启动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计划,打造名师群体。

  四是以打造“学习型学校”和构建“学习型教师”群体为目标,实施老师专业发展“四个一”活动,即每天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周写一篇教学随笔,每月写一篇教学案例分析,每学期读一本名著。

  五是加强校长和领导班子率先垂范作用,深入一线,领导、指导教学工作,研究教育教学,当好教师的带头人和领路人。

  六是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要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的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绩效考核、年终考核挂钩,推进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规范化。七是建立健全一切活动档案资料,做好过程性资料记录。

  (六)健全监测体系,质量是教育之本、立校之本,学校要建立教学质量分析制度和教学考核奖惩制度,学校与教职工之间要签订质量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以开展“教育教学质量年”活动为契机,构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七)加强阶段性教学目标测评,组织安排好期中、期末两次统一考试,并按期上报成绩。

  (八)做好各年级教学质量随机样本质量抽测。

  总之,我校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牢固树立“质量是教育的生命,创新是教育的灵魂”的观念,咬住“质量”不放松,盯住“实抓”不动摇,鼓实劲、做实事、谋实效,为实现我校教育事业的全面振兴,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16

  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是教育的生命线。为落实上级精神,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切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以开展“教学质量提升”活动为载体,以狠抓教学质量为主线,以提高教师素质和落实教学常规管理为保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均衡、快速发展。

  二、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组长负责全校“教学质量提升”活动全面协调、监控工作;副组长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活动的动员、活动过程的指导、评价工作;成员负责本校活动的具体实施,认真操作,努力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主要工作目标

  1.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建立提高教学质量的导向、激励和保障机制,各处室明确职能职责,提高教学管理效益,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强化教学管理,加强对教学常规的过程检查与督导,落实奖惩和激励机制,加强考核,奖优罚劣。

  3.以课堂为主渠道,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4.开展教研活动,加强教研组建设,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发挥群体优势,使各科教研活动开展丰富有效,促进共研共享、共同成长。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保持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

  1.加强课程管理,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齐科目、开足课时、开好课程,加强校本、综合实践、及音体美等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教导处严格巡课制度,督促教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切实上好每一节课,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2.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促进教学工作规范化。

  (1)细化教育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严格备课、上课、作业管理。每一个教师要根据课标的要求,并结合学科教材特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坚持先周备课,加强集体备课,倡导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杜绝不备课上课现象,同组教师应相互听课、研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备课、上课指导。对于作业设计、批改,力求科学、客观、有效,作业批改要严格执行的有关规定,做到精选、先做、批改、反馈。

  (2)常规教学教研活动常态化。建立健全教研活动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听评课制度、教研成果奖励制度、教科研活动保障制度等。

  (3)定期开好教学工作专题分析会、研讨会。

  (4)强化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教学管理责任。认真抓好班主任建设工作,定期召开学生会、家长会。

  3.加强教学督导,提高过程管理效能。

  教导处对教师的备讲批辅等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加强检查与指导。继续坚持听课制度,加强随堂听课力度,教导处将从第三周开始进行随堂听课活动,了解掌握教师教学动态、学生的学习常态,进行有效的指导,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开放周”活动,邀请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进课堂听课,接受社会监督。

  建立健全教学常规检查评价制度、反馈制度。教导处将在严格各项常规教学检查的同时,加强对各年级各班级教学进度、教学质量的跟踪、评价。每学期教导处进行两次以上大型教学检查,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总结,限期整改到位,帮助指导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管理水平。对每次教学检查的结果及评价结论将及时通报。并将各种检查结果做为教师学期绩效考核的依据。

  (二)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教研的实效性

  1.完善教研组建设,优化集体备课,强化校本培训。

  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效率的一项有效措施。教研组努力做到教研活动的经常化、专题化、系列化。各教研组要制订好切实可行的教研工作计划,活动过程要具体,体现全过程,有重点,有专题,注重资料积累。健全以校为本的课题研究制度,实行“周三研究日”制,根据本校实际,组织开展校本集中培训,有目的`按步骤地组织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研组每周开展教研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保证集体备课至少两次(语数各一次)。集体备课时,要研究教材重点、难点和疑点,探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研究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教研组长通过集体备课,掌握本组教师教学计划落实情况。

  2.扎实开展教学活动,用活动推动教学。

  开展好校内研讨课、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教学讲座等教学活动,学校领导要深入其中并组织教师做好听课、评课和导课,注重活动的质量,充分体现活动的效果。通过活动让教师全员互动,主动参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能力和质量的提高。把教学活动与教学常规检查相结合,以检评为载体,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使广大教师在活动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加强课题研究,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

  要求全体教师增强教研意识,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学校要求所有授课教师必须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并在教研组内进行交流。学校领导要积极深入教学一线,主动参与到教研活动中,了解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4.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坚持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教学思想,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打造高效课堂,形成”轻负、高效、优质“为共同特征的不同学科的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5.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实施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上示范课、研讨课制度,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带动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三)加强学生“养成教育“,提升学生学习品质与能力

  1.加强对学生学习常规管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习惯、学习方法与能力。重点抓好两头:一、二年级重习惯培养,六年级主抓教学质量。关注学生学习差异,做好学困生的辅导与转化工作。每个班级要针对本学期出现的个别学困生,建立档案,制定学困生转化方案。使转化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目标,有效果。

  2.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

  继续深化学校课程改革,扎实抓好综合活动课、兴趣活动课、班级读书会及学生社团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做好节日课程,适时组织活动成果展评。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队组活动,组织学生社团开展各项活动,加强文学社、田径、合唱、书法等社团小组的管理及各项活动的开展。继续开展班级读书会活动,各年级列出每学期必读书目,完善必读书目阅读的检查、考评制度。通过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创造性的应用和主动发展。

  (四)加强质量监测与评价,加强考核,落实奖惩和激励机制,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检查、考核是一个工作链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它对于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保证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这么说没有考核就没有落实。所以本期要加强考核工作,提高考核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导向性。学校要健全教学质量监测、评价、激励制度,加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1、加强各学科质量验收工作。每学期每个月进行一次质量调研。教导处对学科质量检测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从中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2、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有效的制度,规范教学行为,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管理方法。坚持推门听课制度,教案实行周检查制度,作业实行月末普查制度。对教学常规定期检查,量化通报。

  3、学校将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科竞赛和单元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每次竞赛后,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及时进行表彰。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17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海区教育局和上级教研部门的各项指示精神,以开展有效教研、创设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推动力,以校本教研品牌建设为主线,以聚焦课堂为立足点,以课题研究为先导,全面推进我区教研工作品牌的建设。结合海区教研、教学工作实际,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二、成立领导小组,积极推进教学质量提高工作

  教育局十分重视教学质量提高年建设,特成立“教学质量提高年”领导小组,由教育局分管局长任组长,教研室主任、副主任担任副组长,全体教研员与各校一把手任组员,全面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各校也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制定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年”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明确职责分工,真正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组织学校开展教学管理和学科教学规范的研究,执行课程方案、落实课程标准,确保在课程“开齐、开足”的基础上要“开好”每个学科的教学工作。组织开展高中课改“学校学科建设”、初中“轻负担、高质量”、小学“智慧课堂、快乐学习”的活动。

  (一)落实课堂教学常规:

  落实教学工作“十字”方针,并把这“十字”方针作为我区强化教学中心意识,开发教师潜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而形成规范化教学管理的重大举措。同时,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与层面加以体现。

  1、备课要“深”。即深入学习课标,深入挖掘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深入探讨教法。

  2、上课要“实”。即上有充分准备课,不搞花架子,做到关注学生,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3、作业要“精”。即作业要有针对性,有代表性,有目的性,不留成堆作业。

  4、教学要“活”。即不局限于教材,不局限于现成的模式,不死用教案,做到教有特色,教有风格。

  5、手段要“新”。即在创设情境方面,在学习方式、教学方式选择方面,在训练设计方面要有创新。

  6、反馈要“勤”。即实行课堂教学知识点反馈及课堂小结反馈相结合,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7、考核要“严”。即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严把落实课程标准、课程计划关。

  8、批改辅导要“细”。即所有学科作业或笔记类,都要详批、详改,各任课教师要建立学生辅导记录,有的放矢地进行分层辅导。

  9、检查评价要“公”。即公平、公正地检验、评价每位教师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

  10、负担要“轻”。即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多为学生创造愉快宽松的学习氛围。

  (二)强化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1、发挥学校教研组的职能作用,落实每周一次的有效教研活动。要求每次活动有较高专业水平,有记录、有感悟、有启示。

  2、学校要加强教研组工作的过程管理,使教研组的常规工作与活动组织有序、高效。学校要制定教研组的考核细则。

  3、学校要发挥好每个学科备课组的作用,要及时检查、督导备课组每周一次的公共教研活动,要定内容、定主讲人,有计划、有重点、有措施、有收获、有提高、有记录,实效性强。

  4、继续加强集体备课研究。学校各备课组要从实际出发,做到“三研究三统一”,即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习题,并统一进度、统一检测、统一质量分析。要做到及时反馈,共同提高。

  5、学校要思考备课组的深层次管理,如开展优秀和有创意的备课组等评选活动;学校应制定备课组考核细则。教研室将根据学校集体备课开展情况适时召开现场会,推广、借鉴先进校的典型经验。

  (三)树立向课堂要质量意识,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

  把课堂教学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加强质量管理,通过阶段检查、总结、测试、反馈等方式,科学地管理、规范教学工作。

  具体督促检查办法:

  1、开展抽查课(推门课)活动,课后评价,及时反馈,发现并及时纠正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推广教学中的`创新及先进经验,使备课、上课、听课成为有机整体。

  2、定期检查教师教案,指导教师写出既规范又实用的教案。

  3、组织好各阶段测试工作,并认真组织好试卷分析,质量分析及测试后反思。

  4、定期检查教师听课、测试、批改等情况,做到有记录,勤反馈,及时总结。

  (四)以新理念为指导加强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在实施新课程的同时,重点抓好教师的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的转变与更新,组织教师学习《展鸿市义务教育教学常规(意见稿)》、制定《海区新理念下第二批中小学教师常规教学基本功达标实施方案)》。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师徒结合,加快成长步伐,以尽快适应我区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教研室要结合学科教研工作,加大对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指导力度,不定时间,多种形式的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为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搭建平台,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五)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继续以年组、学科组为单位,开展年组(学科备课组)的教研活动及专题研讨活动。年组(学科组)活动重点是规范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改善教师集体备课环境,规定时间、场所及负责人。业务领导分年组、分学科参与督促检查指导,重在教法和教学过程的研究。同组教师要提出相应的改进和补充意见,最后,由中心发言人形成完整教案,同年组(学科组)教师,在备课时再根据自己教学特色及学生实际进行完善,课后认真写出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教导处检查时重点检查教师的完善过程和教学反思完成情况。

  2、业务领导参与备课过程中,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指导:

  a、要充分体现创设愉快教学情境;

  b、教法灵活突出新型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c、师生活动设计要科学,有序合理;

  d、习题配置合理,有层面、有梯度,突出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

  e、内容分布科学合理适量。

  3、继续开展组内教研活动,形成比“教”比“学”的风气。组内研究应是同组集体备课的结晶,教师先说课后讲课,再评课,教师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教师在集体备课基础上,制定自己本学期一节精品课计划。精品课教案要写成详案,并且写明每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意图。突出重点,突出传授一种怎样的学习策略,培养怎样的学习习惯。教师随机听课,集中评课,互通有无。

  以上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措施主要突出做法,同时突出了课改新理念这条主线。随着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在工作中还会遇到许多新形势,新问题,针对新的情况,我们将及时对本措施进行修改与完善。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18

  一、指导思想

  本次教学质量年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深化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突破口,以本校教研和培训为主线,提升教师素质,加强教学工作细化管理,推动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要求

  通过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分析教学现状,研究教学策略,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加强教科研工作,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调研活动,制订整改措施

  学校学科中心组要围绕教学管理、课程改革、教学评估、师资水平等方面,通过预约听课、随堂听课等途径,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研究应对策略,制定整改措施。各学科要找准“症状”,下准“良方”,找准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以点带面,以局部带动全局,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严格教学常规,优化管理过程

  1、加强教学精细化管理,落实教学常规。

  学校要把教学常规管理的落实作为保证教学工作高效有序运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奠基工程来抓。要严把“五个”关口,落实“五字”要求:一是严把集体备课关,理顺集体备课的流程,加大对集体备课的过程性督查,突出一个“细”字;二是严把课堂教学关,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坚持面向全体,分层施教,建立课堂教学的监控机制,突出一个“新”字;三是严把作业的批改、讲评关,作业选择要精、批改要细、讲评要到位,坚持“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科任教师要建立错题档案,突出一个“精”字;四是严把辅导关,要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实现培优和帮困两不误,突出一个“实”字;五是严把测试关,在坚持采取多元化、综合性的评价标准的基础上,以学生的知识生成、能力发展、问题解决等高质量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依据,加强日常测试、模拟测试的针对性,从试卷编制、批改分析到反馈讲评等要以教与学的“诊断”、“矫正”为落脚点和归宿,突出一个“效”字。

  2、加强学风建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从学生的学习常规抓起,规范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努力把教师的辛苦劳动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成果。具体来说,一是要狠抓学生的课前预习;二是要狠抓学生的课堂学习管理;三是要抓好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养成教育;四是要抓好学生的自我学习总结。

  (三)加强师资培训,促进专业发展

  1、重视学习,为课改积蓄能量。

  实施“读书富脑工程”,写好读书笔记,开展读书报告会、心得交流会等活动,实现思维碰撞,产生教育灵感。

  2、加强师德建设,强化教师的责任感。

  开展“责任与忠诚”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按照师德高尚、师学严谨、师艺精湛、师风纯粹的理想建设教师队伍。开展“魅力教师”系列评选活动。

  3、阶段评价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根据教师制定的个人五年发展规划和“金山区教师课堂教学有效行动计划”,以课堂教学为重点,进行他评与自评,肯定成绩,找出差距,制定整改措施。要求教师认真填写《课堂教学改进手册》,鼓励教师在不断地实践、反思、学习中超越自我。20xx年6月,对教师填写《课堂教学改进手册》进行评比。

  4、实施“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大力培养优秀骨干教师。

  (1)办好学校网站上的“名师展厅”。扩充名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成长经历、代表作品等内容,积累名师档案,让教师在品读名师、感悟名师的同时,建立自己的成长承诺,激励自己当名师。设立“名师展厅”优秀栏目奖和“名师展厅”互动奖,举行“我眼中的名师”报告会。

  (2)抓好新教师的培养工作。认真做好拜师学艺工作,采用一徒一师、一徒多师的方法培养新教师,将新教师带进成长的快车道。在拜师学艺过程中强调“三心”(诚心、虚心、上进心),即老教师诚心诚意地教,年轻教师虚心诚意地学,大家都有积极向上的上进心,形成互帮互学的教学氛围。设立“优秀师徒奖”。

  5、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教学质量年活动中的校本教研,首先,要立足本校查摆问题,特别要注意找准与先进学校的差距和产生这些差距的原因;其次,要立足本校实际确定校本研究的课题;第三,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校本研究的方案和计划;第四,要及时进行研究总结,在总结过程中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要建立“示范引领、专业发展、课题研究、技能考核、评比激励”的研训机制,为教师的健康成长,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四)完善评价制度,发挥激励作用

  学校建立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定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组织召开学生或家长参加的教学反馈座谈会。研究制定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建立学业质量检测制度,建立实施教学质量监测与反馈机制。

  重视教学质量改进措施的研究。考试的目的是促进质量的提高。要加强考后研究的力度。每次考试后,各教研组都要对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后进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仔细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分析每位后进生知识的缺陷,交流各自改进的措施,努力做到考一次,研究一次,提高一次。

  (五)加强科研工作,提高办学品位

  进一步转变教科研工作方式,增强教科研工作的互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有实效、多形式的校本教科研活动,使全体教师逐步养成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聚焦问题、分析问题、改进问题的科研思维习惯和方法。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有实效的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带动教学改革。引导教师把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转化为课题去研究,反对课题的假大空。

  四、实施步骤

  为确保教学质量年活动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将整个活动分为四个阶段:

  (一)启动阶段(20xx年2月18日——2月28日)

  1、制订教学质量年活动的实施方案,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召开“20xx年教学质量年活动”启动大会。

  2、采用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做好宣传工作,使每位教师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年”的重要性,营造人人谈教学质量、人人为提高教学质量出谋献策的良好氛围。

  (二)实施阶段(20xx年3月1日20xx年6月30日)

  1、开展“教学质量管理年”示范课、研究课、观摩课等系列活动和研讨活动。

  2、组织教师学习教学理论,围绕提高教学质量查摆存在的问题。每位教师要查找个人自身存在的问题,还要帮助教研组查找一个问题,教研组帮助学校查找一个问题。将查找出来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着重剖析主观方面的因素。在查摆问题和自我剖析的基础上,提出整改措施。

  3、20xx年5月,对各班开展一次教学工作学生问卷评价。

  4、20xx年6月组织召开全校教学质量分析会。

  (三)深化阶段。

  1、20xx年9月,组织老师“回头看”,看通过上个学期的努力,自己所教的学科班级成绩提高了多少,看家长及同行对自己的认可程度是否提高。通过开展“回头看”活动,自我剖析,深刻总结,制定出个人新学期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

  2、20xx年10月,举行教学月活动,组织区学科带头人、区优秀青年教师、校教学能手上展示课。创新教研形式,提高教研质量,在语、数、英等学科开展“同上一节课”、“同说一节课”(包括师徒)等多种教研活动。举行新一轮学校教学能手评选活动。

  3、20xx年11月,开展第二轮教学质量调研检测活动。

  4、总结提升典型经验,在较大范围推广成功做法,收集教学质量年活动的有关创新性的成果。

  (四)总结阶段。

  20xx年12月,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评估工作,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

  五、措施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年活动正常、深入、持久、高效的开展,并能够达到预期目标要求,本校成立教学质量年活动领导小组,具体指导、检查、督促“教学质量年”活动的开展实施。

  2、制定活动方案。教导处要按照“教学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并切实抓好落实。

  3、建立工作机制。建立定期会议制度,要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诊断会等形式,反思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营造起“摆问题、找原因、订措施”的良好氛围。要本着诚征“点子”和乐听“真言”的气度,广泛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虚心听取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建立信息沟通机制,要建立畅通的沟通联络渠道,指定专人开展信息汇总工作,推进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19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根据五教发(20xx)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文件精神,扎实开展“教育质量年”活动,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管理,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扎实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领导机构

  1、成立教学质量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教学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并全面负责全片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副组长(副校长)负责全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以及三至六年级英语教学质量的管理,副组长(教导主任)负责一至六年级语文、英语及村小的教学质量管理,副组长(教科室主任)负责一至六年级数学的教学质量管理,成员(村小校长)负责本村小的教学质量管理,成员(副教导主任、后勤主任、大队辅导员)协助完成教学质量管理工作。

  三、奋斗目标

  1、力争20xx年毕业班语文进入前区前三名、数学进入全区前五名,英语进入全区前十名。

  2、所辖村小XXX毕业班语文、数学力争得到全镇第一名,并进入全区前三名,英语力争得到全镇第三名;所辖村小XXX毕业班语文、数学、英语力争得到区平。

  3、力争20xx年市调考年级语文、数学、英语进入市教科所联系学校(37所)前25名。

  4、在年度办学水平评估中,保持“规范一级学校”称号。

  5、一至五年级语文、数学、三至五年级英语力争年级平均分60以上的年级超过镇内同类学校。

  四、主要措施及具体做法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备课的基本要求:

  1、认真钻研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大纲(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认真学习领会大纲(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了解所教学生的“双基”掌握情况、缺漏所在、心理特点,以便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认真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其内容应包教学内容(或课题)、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具学具准备、课时分配、授课时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后记等。

  4、认真写好教学后记。教学后记重点写教学过程的得与失,教后的体会与认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把改进措施以及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与体会写于教案后,以积累经验、提高教学水平。35岁以下的教师每周不少于1篇教学后记。

  5、坚持间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五备”:备大纲(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重点研究本学科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

  上课的基本要求:

  1、认真作好课前准备,遵守学校教学常规,准时进入课堂。

  2、衣着整洁大方、教态亲切,不穿背心、拖鞋,不坐着上课。

  3、语言文明、规范、使用普通话教学。

  4、不得提前下课,不准拖堂。

  5、关心爱护学生,不讽刺、挖苦、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剥夺学生的上课时间,依法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6、体育活动、实验、综合实践等课,要严密组织、加强指导、保障学生安全。

  7、不带移动通信工具进课堂,上课时不使用移动通信工具。

  8、上课时间,不会客,不擅自离开课堂,不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

  9、严格按课表上课,不私自调课、占课,因病因事调课需经教导主任同意并做好登记。

  10、认真组织学生做好眼保健操,不得挤占该时间。

  11、科学(自然)教师做好演示和分组实验。

  认真辅导要求做到:

  1、认真拟定优生、后进生辅导计划,并做好辅导记载和成绩跟踪。

  2、平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要及时耐心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3、根据不同对象确定不同辅导内容,采取不同的辅导措施,对后进生要热情关怀、重点辅导,对优等生要加强培养,发展其特长。

  4、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实施分类辅导,使后进生的成绩有明显进步,使优等生的爱好特长得到发展。

  布置和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

  1、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可分口头、书面、思考、实验、操作、制作、测量、观察、调查等,中高年级学生适当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作业,力求能开拓学生知识面,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2、作业的内容要精选,份量适当,难易适度,并具有层次性、思考性、应用性、开放性。严格按照上级规定,控制作业总量,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保证练习质量。课堂作业必须当堂完成。

  3、作业的规格要统一,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做到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步骤清楚、书面整洁。

  4、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细致、不漏批错批。当天的作业当天批改,作文必须在下次习作前批改结束,作文批改要有总批和眉批,批语要有针对性、指导性,字迹要工整。

  5、重视作业的讲评,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要及时讲评和纠正。对好的作业要予以表扬,同时督促学生订正错误,对无力订正的学生应进行面批。

  认真进行考核:

  1、全期只进行一次期终检测,时间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2、单元测试随堂进行,综合性检查每次不超过90分钟。

  3、严肃考试纪律,学生诚信考试,杜绝作弊现象。

  4、评分标准客观、统一,阅卷做到公正、公平、合理,及时做好成绩统计,成绩评定继续实行等级制。

  5、鼓励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各班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6、做好学生综合性评价工作,以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的基础发展目标为依据,全面反应学生的发展状况。

  7、学期检测结束后,教师及时填写试卷分析,学校定期进行教学质量分析。

  (二)重过程管理,向过程要质量

  为强化教学过程管理,确保我校教学质量奋斗目标的全面完成,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以下教学过程管理制度:

  1、坚持听课制度

  (1)学校行政每期听课、评课不少于30节,其中随堂听课不少于10节。

  (2)教研组长听课、评课不少于20节,其中随堂听课不少于10节。

  (3)课后要主动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提出自己对该课堂教学的意见和看法,使教师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4)教导处、教科室、教研组定期、不定期进行教学常规抽查,巡视班级教学状况,强化课堂教学监管力度。

  2、坚持教学巡导制度,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其他行政人员为成员的教学工作巡导组,定期不定期对所辖小学教学工作进行巡视和督导,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运行。

  3、坚持学月检查制度

  (1)每学月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六认真”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2)每次检查要有结论、检查人要签名,加盖学校公章并做详细记载。

  (3)每次检查后,学校要在教师会上作总结,对“六认真”工作做得好的要表扬鼓励,对存在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地提出,限期整改。

  4、坚持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1)教导处认真做好学期、学年考试安排并及时召开全片教学质量分析会,找问题,添措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

  (2)每次教学质量分析会,应找准薄弱学校、薄弱年级、薄弱学科和薄弱教师的薄弱问题所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重点督导。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20

  一、指导思想

  全面加强我县小学教学精细化管理,强化教学质量监控,科学运用教学质量监测结果,引导学校端正办学思想,树立正确的质量观,规范教师教学行为,面向全体学生,认真履行教学常规工作,努力推进课程改革进程,促进我县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二、监测范围

  1.监测单位:县直各小学、中心小学(中心校)等27所学校的校本部及所属一般完小(含校区、分校及设有3~5年级的教学点,下同)。

  2.监测学科:语文、数学、英语、道法、科学等5门学科。

  三、监测安排

  (1)监测频率与范围:每学年对各校校本部及一般完小的3~6年级监测学科进行质量监测,1-2年级语文、数学质量监测由各中心小学(中心校)、县直小学组织实施。

  (2)监测组织:由初教股、小学教研室负责组织,按考前核定人数、考生单人单桌、县派巡视员、标准化考场实施监测、集中网上统一阅卷等程序要求进行监测。

  四、质量考评

  按核定的参评学生为基数,统筹考虑学困生转化成效核计教学质量。所监测学科的教学质量,分教师个人与学校团体两个维度进行考评:

  (一)教师个人教学质量考评、奖励

  以班级为单位,以学科班级的平均分或合格率为指标(核算办法见附件),参照学校生源特点、城乡差别及学校规模等实际情况,分四个组别对教师个人教学质量进行考评。

  1.组别划分

  城区一组(六校):城南小学、临城中心小学、实验小学分校、城东小学分校、城东小学黄竹校区、第二实小水西校区。

  城区二组(六校):实验小学人民路校区、城东小学、第二实小、进校附小、城西小学、实验小学紫金校区。

  农村一组:农村一般完小、教学点

  农村二组:农村中心小学校本部。

  2.奖项设置

  (1)监测学科的平均分或合格率(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以平均分为指标;道法、科学两科以合格率为指标,合格率相同时以平均分为指标),排序居全县同学科同组别班级总数的前50%(获奖个数按四舍五入取整)为获奖班级,再按2:3:5的比例分设教学质量一、二、三等奖(设奖个数按四舍五入取整)。

  (2)鉴于城区学校校际生源略有差异,城区组教师个人教学质量按如下比例打折考评:

  城区一组:城南小学、实小分校、临城中心小学、城东小学黄竹校区、二实小水西校区等五校(区)教师的个人教学质量按学科平均分或合格率的100%核计;城东小学分校教师个人教学质量按学科平均分或合格率的98%打折。

  城区二组:城西小学按100%核计,进校附小按99.5%核计(城东小学本部、第二实小、实验小学紫金校区教师个人教学质量按平均分或合格率的99%核计,实验小学人民路校区按98%核计。

  (3)道法、科学的班级原始合格率原为100%,打折后未进入一等奖的班级,可视为一等奖参评对象;当一等奖总数多于下达数时,按班级打折后平均分由高到低取定;二、三等奖奖项设定同上。

  (4)本学年度教师所任教班级未重新编班的(由学校提供两学年班级学生原始花名册确认),当年度的班级教学质量在同组别名次较上一学年县级质检同组别名次进步达30%及以上的(获奖名次按四舍五入取整,下同),增列为教学质量考评三等奖;进步名次达40%及以上的,增列为教学质量考评二等奖。进步名次率考评与正向教学质量考评均获奖时,取较高值奖项。

  (5)完善小学校一、二年级教学质量的校级考评。一个年级只有1-2个班级的小型学校(如步云、茶地、珊瑚、泮境、蓝溪、溪口、下都、中都等),通过自行商议推荐一校牵头组成教学质量考评联盟,按县级要求规范实施试卷保密、监考、评卷、统计、考评等流程,以考评监测学科科任教师的教学质量等级,确定奖项。

  (6)奖励金设置

  ①县级教学质量奖励

  在县级教学质量监测中,语文、数学学科教学质量考评为一、二、三等奖的,每班每科分别奖励500元/班、400元/班、300元/班;英语、道法、科学考评为一、二、三等奖的,每班每科分别奖励200元/班、150元/班、100元/班,由县教育局在教学质量管理专项资金中给予奖励。担任多个班级、多个学科教学的教师,其教学质量奖励金可以累计。由于产假等原因,中途接班,多人合上一个班级的,学科教学质量奖励金按教学时长折算核计。

  一、二年级教师个人教学质量奖励金由县局按3-6年级的设奖比例及奖金标准下拨到各校。各校参照上述标准结合校情考评、奖励。

  ②市级以上教学质量奖励

  学校接受市级以上教学质量抽测,以语文、数学的学业成绩居全市各县(市、区)位次为评价标准,按以下标准给质检样本校颁发奖励金,并对样本校所在中心校给予教学质量指导管理奖分或扣分(英语、科学、道法等综合学科按折半核计):居全市各县(市、区)第一名,样本校每校每班800元,样本校所在中心校(县直学校)的学年度教学质量管理考评最终总分基础上另奖励1分/校;第二名,每校每班600元,另奖励0.8分/校;第三名,每校每班500元/校,另奖励0.5分/校;第四名,不发奖金,不奖励分值;第五名,扣0.5分/校;第六名,扣0.8分/校;第七名扣1分/校。

  ③教学指导管理奖励

  参加市级及以上小学教学质量监测,以平均分或学业成绩颗数为参照指标,根据参加监测学科的总评成绩居全市各县(市、区)位次情况,按以下标准核拨教学指导管理奖金:居全市各县(市、区)第一名,5000元/人;居全市各县(市、区)第二名,3500元/人;居全市各县(市、区)第三名,2500元/人;居全市各县(市、区)第四名,1500元/人。第五名不予奖励;第六名及以后,学科教研员提交学科教学质量调研报告,提出整改工作计划,并做好跟踪与落实。局、校有关领导、小学教研员和初教股人员按教学质量贡献绩效参与教学指导管理奖励金分配。

  (二)学校团体教学质量考评、奖励

  1.分组考评

  (1)县直学校组(6校):以监测班级参评学生的原始成绩为统计基数分校统计,城南小学按考评总分的100%核计;进校附小、城西小学考评总分的98%核计;城东小学本部按考评部分的97%核计,城东小学分校及黄竹校区按考评总分的100%核计;第二实小本部按考评总分的97%核计,第二实小水西校区按考评总分的100%核计;实小人民路校区按考评总分的96%核计,实小紫金校区按考评部分的97%核计,实小分校按考评总分的100%核计。

  一所学校下辖多所学校(校区)的团体质量考评,按一校一评的原则,先分校统计考评,再按校本部与校区(分校)质检学生人数的结构比例汇总成学校团体考评总分(示例:城东小学团体质量考评分=城东小学本部考评分x97%x本部质检学生比例+城东小学分校考评分x分校质检学生比例)。新办学校开学当学年度不参加所在县直学校团体教学质量考评,次年列入县教学质量团体考评。

  (2)农村小学组(21校):下辖3所及以上一般完小的中心小学(中心校),按总分的100%核计;下辖1-2所完小的中心小学(中心校),按总分的98%核计;仅有校本部1所完小的中心小学(中心校),按总分的97%核计。

  按农村小学校本部与一般完小两组分类统计、汇总后,按校本部与一般完小的学生数的比例合成学校团体总分。

  2.计分方式

  (1)分值结构:全学年满分为300分,其中六年级期末考试150分;平时质量检测总共150分。每次质检考评采取分组量化、汇总打折的办法取值。

  (3)学科分配:语文、数学各占30%,英语占20%,科学、道法各占10%。

  (4)学科指标:语文、数学、英语设三个指标,其中平均分占50%,及格率、优秀率各占25%;品社、科学只设合格率指标。

  (5)指标计分

  各指标分值的80%为基本分,指标分值的20%为绩效分。学校学科教学质量所涉指标(平均分或合格率)达到全县一般水平得基本分(即80%);以全县最高分值与全县一般水平的差值为标准,计算出各指标绩效分。

  学科考评指标计分公式为:基本分值(占学科分值的80%)+绩效分值(占学科分值的20%)

  其中学科绩效分计分公式为:[绩效分(20%)÷(最高得分-全县一般水平分)]×(学校学科得分-全县一般水平)

  3.奖项设置及奖金分配

  以学年度为单位,根据各校教学质量考评最终得分,分县直小学组与农村小学组设立教学质量管理优秀奖:县直小学组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农村小学组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10000元/校、8000元/校、6000元/校,结合该学年度在校生数按以下比例核拨教学质量管理奖金:学生数499人及以下的,按1倍核拨;500-999人(含)的,按1.2倍核拨;1000-1999人(含)的,按1.5倍核拨;20xx人以上的,按2倍核拨。

  全县27所学校团体教学质量考评排名次与上学年相比较,进步名次居前3名的学校评为教学质量管理进步奖,奖励3000元/校。

  教学质量管理优秀奖与教学质量管理进步奖不重复叠加,同时获得两个奖项学校,只取教学质量优秀奖,同时教学质量管理进步奖不再替补。

  五、考评结果运用

  1.每学年度的小学教学质量监测考评量化结果,以折扣前的原始分值纳入县教育局对各中心小学(中心校)、县直小学及校长绩效考核暨素质教育目标管理督导评估。

  2.在教学质量考评量化管理中受表扬的学校和校长,优先推荐参评各类先进,由县教育局按规定发放教学质量管理奖励金。学年度团体考评总分在全县倒数三名(含)内且与全县量化考评平均分相差40分的学校,列入黄牌警告,责成学校向县教育局提交书面整改报告,取消该校及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当年的评优评先资格。学校团体教学质量连续两年被黄牌警告的,并责成学校向县教育局提交书面整改报告并在全县有关会议上作整改表态发言。学校团体教学质量连续三年被黄牌警告的,并根据工作需要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对于质量监控整体落后较大的学校,由县局领导约谈相关学校校长,并组织初教股、小学教研室相关人员深入学校开展专项调研督查,加以整改落实。

  3.县教育局根据县级教学质量检测数据按等级制对教师个人教学业绩统一赋分。教师个人业绩主要作为教师绩效考评、评先评优、年度考核、职称晋级、职务任免和城区教师遴选等方面重要依据。县教育局对县教学质量监测中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的教师将发文表扬,并按规定发放教育质量奖励金。语文、数学、英语平均分低于全县同年级同组别平均分15分以上的学科教师,道法、科学等综合学科合格率低于同学科同级别整体合格率20%的学科教师,列入县学科教学质量薄弱科任教师,由所在学校跟踪了解相关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形成书面整改材料提交县教育局,同时,教学质量薄弱科任教师列入县教学常规重点跟踪督查对象;对于三年内两次被列为县教学质量薄弱的科任教师,将作出高职低聘、调整工作岗位等处理。

  4.县教育局将严肃查处教学质量监测中的违规舞弊行为。对于弄虚作假者,追究相关人员及学校领导的责任,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

  5.每年9月初,由教育局初教股、小学教研室汇总、编制上学年小学教学质量管理考评奖励花名册,经局务会审定后,将奖励金款项拔至各校。教师个人教学质量奖金由学校直接发给教师个人;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奖由学校负责分配,各校在分配教学质量管理优秀奖、进步奖的奖金时,70%以上的奖金用于质检年级相关科任前60%的优秀教师,其余30%奖金用于学校管理团队。

  6.各校要按照本方案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校教学质量管理方案,使聚焦主业、潜心教学,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和自觉追求。

  7.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根据学校招生变化可适时作出科学调整,未尽事宜由上杭县教育局负责解释。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2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重中之重,是一个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教育质量的好坏,并不单纯是指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还应该突出对人的塑造,尤其是教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培养健全的人格。

  一、指导思想: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构建高效课堂,细化教学过程,注重质量奖惩,优化教学手段,全面提高质量。

  二、预期目标:

  在各级各类质量检测中力争摆脱倒数,努力获奖,取得良好成绩。

  三、具体措施:

  (一)强化队伍管理,提升教师形象

  教师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师德是教书育人的灵魂,我们必须要求教师率先垂范,用自己良好言行和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影响学生,让学生在言传身教中健康成长。教师要切实树立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良好形象,永远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争取在教学上是一把好手,在师德上是一座丰碑,努力赢得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尊敬和认可。

  (二)创新活动载体,培养行为习惯

  桃园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加上学生长期较为随意性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养成很多无意识行为习惯,做什么事没有目的性,这样的习惯让他们的学习、纪律、卫生、公共道德等方面都存在着缺陷,抓习惯培养,学校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地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有事做做有意义的事,我们通过每周的升国旗仪式,主题班会以及少先队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行为规范。我们还制定严格细致的量化标准,加大检查力度,努力提高学生的自理、自立、自治的能力。

  (三)狠抓教学管理,培养教学骨干

  (1)学习培训。学校要充分利用一体机教育资源,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采取老年教师对青年教师的帮扶带形式。

  (2)走出去,请进来。学校尽量安排每学期都有教师外出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外出参观、调研等方法,提高教师的各种能力。

  (3)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教师每人都要有自己的教学研究课题,学校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教学研究课题,以此开展课题研究、评教评学、观摩展示、优质课竞赛活动为教师素质提高,创设环境,促教师专业成长。

  (4)全面开展“互听互评活动”。实行听一节课,学一个优点,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互相进行评课活动,而学校的领导要进入教师的课堂中,将每个科目地教学动态了解清楚。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要尽可能多的进行交流沟通,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

  (5)定期组织开展“教学评优”活动。让所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6)严格管理。要建立健全跟教学管理相关的制度,而检查工作由学校相关的领导来负责,针对教学总结与计划、集体备课、教案书写、课件的制作和使用、课堂的组织管理、课后辅导作业的数量与质量、试卷分析和讲评、后进生的帮扶提高、教研活动、继续教育、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培训,都要具备对应的操作程序,采取不定期抽查及定期检查的方式给予真实的评价。

  (四)规范教学环节,细化教学过程

  课堂教育中教师必须要做好的几个阶段:

  1、课前的准备工作,课前要准备好教学方法及教材的选取。

  2、知识的导入,在新知识点的教学中导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尤其是新知识的开始,是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的开端。

  3、研究主体,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其关键在于研究,而不是简单地讲授。

  4、加强知识的巩固,巩固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知识的掌握。

  5、拓展总结,处于这个阶段,不但是对知识点进行挺简单的总结,还需要对学习方法进行系统的总结。

  6、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模式来了解教学计划的实施与执行情况。

  (五)完善管理制度,形成良好氛围

  制度是强化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学校注重制度的构建,应用制度管理教师,做到制度管理与情理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奖罚分明,一视同仁。让学校的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所有师生都要做到严格遵守制度,最重要的是要求真务实抓落实。把制度落到实处,做到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使学校常规工作落到实处产生效果,收到实效。

  相信通过以上方法措施,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会有很大的提高,通过加强学校管理工作来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很多的措施与方针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因此在工作中,我们会脚踏实地,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及办学能力有所提高。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22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推进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进一步强化落实各级党委、政府教育保障服务责任,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投入保障、师资保障和改革保障水平,全面激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取得突破,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名学生,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任务

  (一)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

  1、增强德育实效。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充分挖掘毕节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毕节试验区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教育,发挥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作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完善德育机制,创新育人途径,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水平。

  2、提升智育水平。推进“扶智”与“强智”教育,优化智育途径,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创新教学理念、育人方式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好课后服务,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深化学科渗透和融合,强化学段和学科协调,突出全员参与和全程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加强科学教育和实验教学,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3、强化体育健康。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建立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推进校园“晨跑”“大课间”“运动会”等体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统筹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鼓励学校和社会体育场馆合作开设体育课程,支持有资质的体育俱乐部或体育社团进校园普及体育运动。推进健康促进学校行动,深化体教融合改革,推进毕节市青少年健康发展中心建设。加强国家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和试点县建设,全面改善学校照明卫生条件,遏制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和发展。

  4、增强美育熏陶。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严格落实学校美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帮助每位学生学会1-2项艺术技能。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点,充分挖掘毕节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特色,打造“一校一美、各美其美”的美育特色品牌。常态化开展艺术展演、艺术社团、美育教研等活动,充分展示学校美育成果。建立学生课外艺术活动记录制度,鼓励学生课外参与社区、乡村文化艺术实践活动。

  5、加强劳动教育。落实《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切实保障中小学劳动教育时间,将每年3月和9月的第四周设立为劳动教育周,结合植树节、劳动节、农民丰收节等时间节点,创新设计劳动主题实践活动。整合社会资源,拓宽劳动教育路径空间,常态化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和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城区学校创建劳动实践基地,支持农村学校通过租借等方式,利用学校周边土地资源建设劳动实践基地。充分挖掘毕节特有山地农耕劳动文化,讲好劳动故事,发挥榜样作用。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体育局,市卫健局,市文广旅局,团市委,各县<市、区>党委<党工委>政府<管委会>【以下简称各县<市、区>】)

  (二)推进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

  6、推进办学体制改革。采取优质学校设立分校区、优质学校委托管理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新建学校划归优质学校管理等方式,提升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新建学校办学水平,推进优质学校快速成长。巩固提升穗毕教育扶贫协作成果,积极扩大帮扶面,实现易地扶贫搬迁配建学校与广州优质学校结对。争取广州选派优秀校长、管理人员、教师到我市结对学校挂职锻炼,选派中小学校长、教师到广州集中培训、挂职锻炼,培养“种子学校”“种子教师”。制定具体措施,积极引进一批市外优秀退休校长、优秀教师到我市中小学校担任校长或从事一线教学,把市外优质学校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教育教学模式植入我市中小学。

  7、推进教育管理改革。大力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建立学校“放管服”机制,推进管办评分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深化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落实校长、教师聘任制,推进校长、教师合理流动。开展义务教育公办学校“人事自主、管理自主和经费包干”改革试点,推动教职工由“编制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工资发放由“职称等级与普惠绩效”向“优质优酬与按岗发放”转变。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结合实际制定落实中小学校管理底线清单,加强作业、手机、睡眠、体质、读物管理,规范中小学教材教辅资料管理。

  8、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深化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与开放共享,强化学生发展主体地位,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建立学有困难学生帮扶和学有余力学生拓展学习空间的管理服务制度。加强体育、数学、英语、科学等薄弱学科质量建设、综合实践(劳动教育)活动课程和地方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建立推进新技术教学应用激励机制,充分应用教学软件的智能化优势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创建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室联网的集教学、评价、研修、培训、管理等多层面一体化智慧教育云平台。

  9、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落实《贵州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常规基本要求》。健全学校教学管理规程和相关制度,制定教学常规管理办法、学生发展指导意见、优化作业管理指导意见、学生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校本化实施方案等。完善集体备课和校本教研及校长教师推门听课制度。建立教学常规视导工作机制,开展每学年不少于1次的区域教学常规管理调研,发挥教学常规管理指导功能。

  10、提升教研工作水平。理顺教研管理体制,完善市、县、校三级教研体系。建立专兼结合的教研队伍,加强各级教研队伍建设,配齐配足各学段各学科教研人员,多渠道引进、选聘和培养优秀教学科研人才。健全教研人员准入、退出、考核激励和专业发展机制。建立教研员乡村学校联系点制度,全面开展以教研员、督学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学校教学常规视导工作,充分发挥教研员的指导服务作用。建立区域内校际联合集体备课机制,推进农村学校连片集体备课、城乡学校结对备课、教研员指导式备课等。支持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参与义务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各高校,各县<市、区>)

  (三)整体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11、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严格落实城乡统一的教师编制标准。加大义务教育教师编制统筹调剂、动态调整,加强事业单位编制存量挖潜,优先用于补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县级教育部门负责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在核定总量内,统筹调配各校编制和岗位数量,并向同级机构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财政部门备案。继续实施“特岗计划”,重点补充音、体、美、劳等学科教师,解决乡村学校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根据小规模学校实际,科学制定教职工编制具体核定标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寄宿制学校提供生活服务,逐步压缩使用编制的非教学人员比例。公办学校教师未经所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不得到民办学校兼职领薪。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配备,配齐配强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加强学校少先队辅导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

  12、培育合格教师队伍。实施“强师工程”,加强师德建设,建立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师德考评监督机制。实施教师全员培训,突出新课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术培训,强化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提高规范汉字书写能力,加强教师法治意识培训,提高法治素养。继续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和地方教师培训计划,实施在职教师学历提升工程,构建教师可持续发展梯级培训机制,构建结构合理、分级实施的教师专业发展梯级培训课程体系。建立乡村教师集训制度,落实乡村学校艺术体育教师专项计划。

  13、提升校长治校能力。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建设规划,落实《义务教育校长专业标准》。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推行校长职级制、任期制,形成科学有效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建设与管理机制,校长在同一学校任期原则上不超过6年。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培养培训质量保障体系,开展校长全员培训,提高校长队伍素质。实施“名校长工程”,打造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高素质专业化校长队伍。

  14、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制定教师优待办法,保障教师享有健康体检、旅游、住房、落户等优待政策。建立完善义务教育教师工资补贴拨付保障机制和联动增长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切实落实学校分配自主权,绩效工资增量主要用于奖励性分配,并向班主任、教学一线和教学实绩突出的教师倾斜。落实班主任待遇,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二分之一计算;选拔学校管理干部应优先考虑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优秀班主任;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按规定发放补贴。建立完善优秀校长、班主任、教师等定期表彰奖励制度,落实教师聘期制和教师惩戒与退出管理规定,推动教师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内生动力。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

  (四)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15、树立教育质量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文化知识和思想品德培养紧密结合,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紧密结合,把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重视学生学业成绩,更加重视学生人格塑造、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提高。巩固脱贫攻坚教育保障成果,常态落实控辍保学“双线”责任制和“七长”负责制,保持辍学学生常态化动态清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处理好发展素质教育与升学考试的关系、提高教学质量与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关系、规范管理与激活学校办学活力的关系,建立健全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多元评价体系,严禁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或片面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和教师。

  16、推进优质均衡发展。持续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对照优质均衡发展国家标准补齐义务教育短板弱项,稳步推动校园、校舍、设备、环境等方面的提档升级,不断提升适应义务教育内涵发展的能力水平和乡村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科学规划城镇学校布局,保障学校建设用地,推进城镇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加快新兴人口聚集区学校建设。新建、改(扩)建一批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保障随迁子女在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学。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农村寄宿制学校、体育场地场馆和艺术教育设施设备建设。推进“教育+互联网”发展,加快智慧学校建设,加快建成覆盖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的优质数字资源体系,实现农村中小学在线课堂教学常态化。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率先启动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认定。

  17、完善质量评价体系。深入实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严格执行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标准。坚持“全员参与、全面评价、全程评价、依标考核”,充分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激励等功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防止和克服单纯以分数和升学率来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教育水平的现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和反馈改进机制,强化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定期发布监测报告。实行村小(教学点)教学质量与县域内优质学校质量捆绑考核。鼓励第三方评估机构依法依规依标参与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党委要全面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把办好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党政有关负责人要牢固树立科学教育观、正确政绩观。各级党委要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领导作用,组织部门要选优配强教育部门领导干部,特别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原则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和中小学校长应具有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经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督查范围,纳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将结果作为干部选任、表彰奖励的重要参考。县级党委、政府每年至少要听取1次义务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二)落实部门职责。组织部门要加强对党政领导班子及有关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的考核,指导各县(市、区)做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及聘任管理,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做好教育部门和单位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宣传部门要营造教书育人良好氛围。编制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各(市、区)做好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要将义务教育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做好中小学教师招聘、使用和退出管理工作,指导各(市、区)落实县管校聘,推进教师合理流动、轮岗交流和学区走教。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优化支出结构,确保义务教育经费落实到位。

  (三)强化督查考核。各级政府要坚决纠正截留、挤占、挪用教育经费和学校资源等行为。强化教育教学督导,将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作为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把结果作为评价政府履职行为、学校办学水平、实施绩效奖励的重要依据。对办学方向、教育投入使用、学校建设、教师队伍、教育生态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地方,要依法依规追究当地政府和主要领导责任。大力精简、从严控制对学校的检查评比、材料上报等,实行清单式管理,规范管理各类进校园的活动。对违规办学、招生、有偿补课、抢赶进度等行为建立负面清单,定期通报有违规办学行为的学校。对违背党的教育方针、背离素质教育导向、不按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等行为,要依法依规追究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有关人员责任。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23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20XX年9月12日在佛冈县召开的“清远市初中教学质量管理现场会”及阳山县20XX秋中小学业务校长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结合我校实际,就如何“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清远市[20XX]43号文《关于狠抓教学管理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为指导,坚定“提高教学质量能提升学校形象”的意识,狠抓教学常规管理,以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动力,坚持教风建设、学风建设、考风建设为主线,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主渠道,在“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上下功夫,不断创新,形成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工作重点

  根据局教育工作会议关于教学工作突出“常规”的要求,辨证地看待狠抓教学常规与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关系,以提高各年级语、数、英学科成绩为切入点,提高六年级学生成绩为突破点,以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检查为活动载体,强化教学常规的过程性管理,促进教师素质的专业化成长,高效率地完成教育局下达的各项教学任务。本方案的工作重点是:

  1、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教学氛围;

  2、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发展;

  3、强化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4、强化常规检查,增强工作实效;

  5、优化校本教研,推进课程改革;

  6、完善奖惩机制,激励教师拼搏。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教学氛围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成员的教学常规管理领导组。根据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性质和要求,领导组下设教学常规检查小组,分管业务的副校长任组长,教导处主任担任副组长,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为成员,全面负责教学常规的过程性检查工作。

  通过教师会、学生集会、宣传窗、广播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让全校师生知晓并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学校里、社会上形成正确的舆论,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并以此促进活动规范、有序、深入地开展。

  强化值日行政巡视制度,健全学校行政挂钩年级及备课组制度,要求全体行政人员深入教学第一线,及时了解教学工作情况,每周深入教研组指导教研工作,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利用每周的行政例会安排时间专题研究教学常规管理的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商定有力整改措施,并以“校长室——教导处——各教研组——各教师”为主线,层层要做好督促指导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发展

  1、开展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①坚持每周一次不少于2课时的备课组活动制度。每次活动要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教研主题、定专题发言人。

  ②建立健全教师外出学习制度。学校每年按计划分步骤组织学校领导、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外出学习。外出学习的老师,要以汇报课或专题讲座的形式,汇报学习情况,并进行反思讨论,推广学习成果。

  ③利用学校网络资源组织教师收看名师教学实录、听专家讲座等,让更多的教师接受新理念,从而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

  ④建立教师读书制度。强化自身的理论学习,教师个人每学年必须阅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或订阅一份教育教学报刊杂志,并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摘录,每学期完成8000字的读书笔记,并将此作为教师评先评优的必备条件。

  2、建立教师“结对帮扶”制度

  教导处在学年初就做好规划,把学校有经验的骨干教师安排“结对子学校”送教下乡及本校年轻教师的结对帮扶任务。学校与结对教师双方明确帮扶的相应职责,年终进行相应的考核。

  3、建立健全教师成长记录袋

  为了对全体教师实行多元管理,关注教师发展,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学校为每位教师建立成长记录袋。档案袋中包括以下内容:

  ①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师个人三年专业发展计划书(明确每年在专业上的努力方向);

  ②论文、案例、交流材料等;

  ③公开课相关材料,包括教学预案、说课稿、教学反思等;

  ④专业学习材料,包括听课本、学习笔记、培训笔记等;

  ⑤承担课题研究的有关方案、阶段性成果、总结材料;

  ⑥教师个人业务比赛有关获奖证书及辅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24

  一、指导思想

  以“xx省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实施意见”以及“监利县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月活动方案”为指导,结合上车湾镇教管组3月20日干部会议精神和下发的《上车湾镇20xx年4月份教育教学质量月活动方案》,以整体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素质为目标,以集体备课为抓手,通过示范课、公开课、评课议课、专题讲座等形式,努力探索高效课堂构建的基本教学模式,扎扎实实地实施教学质量提高工程。

  二、组织领导

  总顾问: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日——20xx年4月30日

  四、活动安排

  通过召开上车小学3月份教师月例会,传达教管组3月20日会议精神,结合教管组下发的《上车湾镇教管组20xx年春季开学工作检查情况通报》开展教师常规工作自查,集中学习《上车湾镇教学管理常规实施细则》和《上车湾镇20xx年4月份教育教学质量月活动方案》,制定与布置我校四月份教学教研活动,以开展教育教学质量月系列活动为契机,探索我校构建高效课堂之路。具体活动如下:

  (一)3月31日召开上车小学教师月例会

  (1)结合《上车湾镇教管组20xx年春季开学工作检查情况通报》,自查我校前一阶段教学情况;

  (2)学习《上车湾镇教学管理常规实施细则》,结合我校3月4日学习的《上车小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对后一阶段教学常规提出要求;

  (3)传达3月20日上车湾镇干部会议精神;

  (4)讨论制定《上车湾镇中心小学创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5)学习与部署校长室制定的《监利县上车湾镇中心小学20XX年春季教育教学质量月活动方案》。

  (二)我校教学开放周时间与活动安排:

  (1)教学开放周时间:4月4日至4月8日

  (2)教学开放周内完成工作:

  (A)制作宣传板报以展示近年来我校教师教学教研成果;

  (B)制作宣传板报展示近年来我校教师“教与学、听与评”景场图片;

  (d)安排开放周期间公开课或示范课

  (E)组织教师进行集体议课,在教师授课后组织教师评课;

  (F)要求本校教师根据开放周期间开放课参加听课,积极接待开放周期间来校听课的外校教师和学生家长;

  (g)做好相关资料建设。

  (三)我校教学质量月期间“创高效课堂”教研活动安排:

  1、我校各级骨干教师“创高效课堂”研讨课;

  2、xxx参加全县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

  3、xxx参加镇教管组对全镇部分小学教学视导;

  4、我校教师参加全镇小学同学科同台展示、研讨高效课堂教学活动

  5、xxx教学讲座:结合三月份荆州市语文课堂教学观摩谈现阶段我校创建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

  6、xxx知识讲座:电脑使用中常见问题维护;

  7、审阅我校教师参加荆州市音乐、体育、美术优秀论文和案例评选的文稿;审阅我校参加县小学科学试卷评比和科学教研论文修订;

  8、筹办我校首届经典诵读比赛暨参加县教科所筹办的主题为“我们的节日”首届校园经典诵读大赛。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25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就我校开展“以落实教学目标为核心,全面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将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进一步突出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求实创新,努力开创我校教学质量的新局面。

  二、工作思路

  围绕一个核心,确立目标,严抓教学成绩奖惩制度,做好四项工作。

  1、一个核心:以教学工作为核心,高举教学质量大旗,明确我校面临的最大任务和挑战,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把全校师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到教学工作中。

  2、教学目标:整体提升,力争使我校教学质量进入全乡中等位次。

  3、奖惩制度:教学成绩奖惩制度。

  4、四项工作:即抓队伍、抓教研、抓课堂、抓辅导。

  三、奋斗目标

  小学教育全面生动发展。强化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养成教育,提高课改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提升高分人数,力争各年级成绩在全市同类学校处于中游水平,全面提高“三率一平均”(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和平均分)水平。

  四、具体措施

  1、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实施精细化过程管理

  1)近年来,我校注重教学常规的管理与落实,坚持一月一次全面检查、一周一次抽检和领导视导抽查相结合,有检查必有总结,有总结必有通报,在检查与通报中,使每位教师看到成绩,明白不足,扬长避短,与时俱进,向扎实的常规要质量,并把每次常规检查的结果与教职工绩效量化的教学过程性考评挂起钩来,促使每位教师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以教研作支撑,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提出了以教研促进教师素质提升的工作思路,为此除大力支持全体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外,还加强了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为保证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地开展,每次教研,都做到有研究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有发言材料,有教研记录。研究新课程标准,研究课改方向,研究教材教法,寻求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突破口。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然后再由每位同志结合教学实际,写出个性化的教案。为了检验各组备课情况,学校领导采用“听课推门制”,每次听课前做到“三不”,即“不论课别,不分课型,不提前打招呼”。领导每听一节课,都要认真评课,并检查教案,看上课与备课是否相符、上课与“学讲计划”新理念是否相符。对一些青年教师,我们采取跟踪听课制,连续听一周或更长的时间,促使其不断进步。

  3)根据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1.提高教学质量的成功与否,关键在课堂,所以我们将针对语文课的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作文指导课、讲评课教学及数学课的应用题教学、数学广角教学等进行自下而上的活动,全体教师人人参与,先在教研组内进行备课、说课、讲课、听课,多向学校推荐优质课教师,学校统一组织评委,开展学校以听评课研讨活动,通过该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师的素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造高效课堂。

  2、典型引路,开展示范课活动。

  我们将采取了名师带动、骨干示范、人人展示的一系列举措,由点到面全面开展。所谓名师带动就是由学校的骨干教师担任说课、讲课、评课的主讲,除自身上好观摩课外,还要做好其它教师的指导工作,发现典型,培养骨干,树立课堂教改新秀。所谓骨干示范即评选和确定一部分课改成效显著的教师定期担任示范课主讲,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所谓人人展示即要求每位教师每每学生至少上两节能够体现“学讲方式”的公开课。学校组成指导小组,一个一个进行评价,肯定成绩,指出问题,促进课堂效益革和教师素质的提高。

  3、以老带新,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1)我校新进教师和他们或刚走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或担任新的年级新的学科,为使他们尽快融入队伍,尽快熟悉教学教法,尽快把握课堂教学,我将在典型引路,骨干示范的基础上,开展青年教师成长课活动和以老带新一帮一活动,通过听、讲、评,帮促使他们尽快成长,缩小班级间质量上的差距。

  2)加强过程性质量检查与分析,切实做好培优补差工作质量检测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便于及时发现教学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除学校领导随堂听课,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监控外,还加大力度进行周周清、单元清,每次考试过后,每位教师要针对试卷情况进行分析,召开质量分析会,通报数据,明白位次,分析会上,成绩优秀者说经验,落后者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学校领导跟踪视导,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3)以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我们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发学生的潜质,使每个学生能够充分地学习和发展。我校将定期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给学生搭建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特点,结合各年级的实际情况,开展语文课本剧表演比赛,背书比赛、书写比赛、朗读比赛、作文比赛、计算能力比赛、应用题分析比赛、才艺展示、作业展评、日记展评、阅读札记展评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素质得以提高,继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提高教学质量,创办一流学校,办人民满意学校,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将会在中心校的正确指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同心同德,凝神聚力,突出教学的中心位置,真抓实干,稳定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相关文章:

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11-21

提高教学质量方案03-03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计划04-20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总结11-08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方案(精选23篇)11-16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措施方案范文(精选19篇)10-24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作方案(精选6篇)01-02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案范文(通用9篇)12-09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案范文(通用9篇)12-10

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精选21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