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生物观摩课心得体会

时间:2024-01-03 10:16:25 生物观摩课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生物观摩课心得体会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物观摩课心得体会(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物观摩课心得体会1

  不久前,我有幸观摩了周老师的教学视频,看了这有声有色的课堂教学,我受益匪浅。

  一、教学思路:

  Part1情景导入阶段

  给学生观看关于“鸡的孵化与发育”的短小视频。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a:养鸡场的母鸡下的蛋都能孵出小鸡吗?

  b:为什么鸡蛋放在平常的柜子里不会孵出小鸡?

  c:刚孵出的小鸡毛茸茸的,十分可爱。可是刚孵出的麻雀粉红的皮肤上一根毛也没有,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看视频,通过直观的视觉享受唤起学习兴趣,诱发认知兴趣和智力积极性。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课,让学生培养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二、我的收获

  1、巧妙的情景导入

  唤起学习兴趣,诱发认知兴趣额智力积极性,对于教学过程中发展知识、技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学生对于所学的内容抱有强烈的兴趣与动机,主动积极地思考与活动,是诱导学生走向教学的前提;也是学生生动地、活泼地、创造性地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很多人都知道情景导入的重要性,但是却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人却忽视了这一点,或者有情境导入却设计得不够巧妙,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从周老师的课堂中,我看到了巧妙的情景导入所带来的效果。同学们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当然,我这里要强调的是“巧妙”二字。周老师仅仅用了几幅图,几句成语,就完完全全地把学生们带入了课堂。可想而知,把情景导入设计巧妙,不在于使用了多么高级的教学设备,也不在于插入了多么精彩的视频,更不在于多么复杂的导入过程。而在于导入的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设计的情境导入用了视频,相比之下,还是周老师的情景导入比较巧妙。她让学生用四字概括,话题从“花”到“鸟”,我设计中所用的视频则单调了些。

  2、生物教学注重学生的探究精神

  近几年来,各个学科的教师们都提倡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而生物是一门探究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一名生物老师尤其要注重这点。周老师的教学过程对于这一点体现得很到位。例如,她先让学生对图片进行排序再提出概念;又如,她先让学生解剖鸡卵,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探究性学习,能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和效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探究性能力。我的教学设计对此方面也有所涉及,体现在情境导入的三个问题,但是周老师却可以把这种教学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3、教学过程要有“节奏感”

  节奏原本是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而教学做为人类特殊活动领域,也具有本身特有的节奏、概括的说课堂教学节奏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规律性和重复性的教学变化形式、节奏不同教学效果不同。课堂教学的节奏感包括教师教学的节奏感和学生思路的节奏感。首先,教师是课堂教学节奏感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概念的形成、知识转换、知识的巩固等细节对学生能否通过教师富有节奏感的引导,形成自己特有的节奏感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培养思维的节奏感。周老师在讲完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之后,通过板书归纳和总结了这一知识点,同时通过一个“杜鹃孵卵”的有趣故事过渡到了下一个知识点。至于课堂教学的节奏感,我觉得在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中还很欠缺,在讲课过程中知识的转换和过渡不自然。以至于整个教学过程显得不流畅。这样会对教学带来一定的缺陷,例如:学生不但没有培养出节奏,很可能在知识的转换过程中思维造成混乱,造成课堂中的学习效率低。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要注重这一点。

  4、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活化”

  有人曾经指出,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重新“激活”课本内容,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状态。可见,知识活化关系到教学的成败。首先,知识只有活化才能转化为学科能力。众所周知,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必须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具有价值。那么怎么把知识变为能力,知识活化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其次,知识只有活化才能实现教学的功能和价值。周老师在课程的最后,列出一些诗歌让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生物知识来解释诗歌中的动物行为。一般的教师会用练习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周老师这一方法比较新颖,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让学生结合中其它学科的知识来活化生物学科的知识。让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有生物,知识处处不离生物”。

  5、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培养

  教与学是一种师生双方通过各种媒介进行传授与认识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教师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升华感情,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培养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要结合课堂知识,引导学生的感情进行升华。缺少这一过程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也是意义有所缺少的教学。我在备课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点。在这一课堂中,可以增加一个内容,在课堂的最后引导学生爱护鸟类,爱护大自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其实是个复杂的活动。它里面含有太多的学问,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慢慢去探究,因此,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应当虚心学习,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提升自己。

  生物观摩课心得体会2

  按照学校课程的安排,2月28日下午,我们10级生物科学A班在胡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教育见习课,顺利观摩了来自广州市越秀区应元中学周老师讲解的初二生物——《鸟的生殖与发育》。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但是在课堂教学,特别是针对生物实验的创新课堂教学方面,我领悟很多,对教学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周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课堂虽然不是完美无缺的,但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亮点,让人受益匪浅。

  一、课堂的导入(5分钟)

  在上课的前几分钟,周老师她先安排了同学们欣赏几张春暖花开、百鸟高飞的资料图片,这样通过事物的演示、直观的教具创设了一定的情境和表象,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首先就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进而再巧妙地引出新课的题目——鸟的生殖与发育。一般而言,教师在引出新课内容都习惯用直奔主题式的导入,这种开门见山的开场白容易让人感到厌倦和疲惫,还有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而周老师的这种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优点:

  1、资料的选择目的性强,与教学无关的没有加上去,紧扣课堂教学中心,,体现了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

  2、图片给学生展示了春天充满活力的画面,带来了新鲜感、趣味性,有助于同学们产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正确动机;

  3、再者,老师的导语既不哗众取宠、繁冗累赘,又不喧宾夺主,很自然地转入正题。

  4、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周老师选用了一些符合初二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爱好特征的资料作为导入素材,富有启发性。

  教学不是单纯的教授过程,也不是单纯的学习的过程,而是教师的教授过程和学生的学习后动的统一。但是二者的统一并不等于二者的简单相加,只有当学生成为自我活动的主体时,真正的学习过程才能形成,从而才能有知识的获取和有效的吸收。所以,教师在教堂中充当的角色之一就是形成学生的自主学习氛围的驱动者。在视频当中,我们很清楚的看到,周老师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而周老师又是如何做到给予学生一个充分发挥的舞台同时又不磨灭自己在这个舞台中必不可少的地位?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周老师的教学亮点:

  二、新知识教学环节的设计

  (1)资料的排序(3分钟)周老师从生活经验和实际案例入手,给同学们提供丰富的.资料图片:孔雀开屏、丹顶鹤跳舞、织布鸟筑巢、雌雄鸟交合、鸟在孵卵,母鸟喂雏鸟。然后要求同学们组成小队,各小组根据图片讨论分析鸟的生殖与发育过程和行为特征,得出正确的排序。

  (2)学生得出结论,老师做出分析和改正(10分钟)老师指引学生分析各个图片中隐含的各种生物信息和生物行为,循序渐进,由深到浅,由简到繁,得出结果。在这个步骤中,老师鼓励性地纠正学生的错误结论。

  (3)穿插杜鹃的生活习性(2分钟)在课中插入一些新鲜的内容,缓冲了学生绷紧的精神,课堂气氛轻松起来,让学生疲累的头脑变得清晰,更好地吸收新内容。

  (4)接着,鸡卵的观察(5分钟)她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了一个鸡蛋和相应的教学仪器,老师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打破鸡蛋,观察里面的结构,思考各个结构的功能,同时提出了‘雏鸟是怎样来的?’的探究性问题,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去观察鸡卵而不仅仅是满足好奇心而乱作一番。

  (5)学生得出结论,老师做出分析和改正。(10分钟)

  (6)板书总结(5分钟)周老师的板书: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合、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七个阶段。总结详略得当,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7)系统复习(5分钟)在结束新课之前进行系统的复习,把新知识整理化,使学生获得的新内容在头脑中的印象及时得到加深并便于记忆。

  周老师在课堂上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调整,各个环节如何控制时间,各个步骤如何有条不紊、一环紧扣一环,大的环节里又如何安排小的环节,怎样使课堂结构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什么时候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时候学生合作交流,什么时候反馈评议,什么时候质疑讨论,什么时候归纳小结,种种细节问题她都全面考虑到,从而做到了合理安排,科学调配,充分发挥每一分钟时间的效能。

  三、指导—自学式的教学模式,穿针引线

  这种教学模式是根据‘教为主导,学位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和‘学会学习’的学习观参加学习,并在实践、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周老师专业地把它应用到教学上来,就拿鸟卵的观察这个环节来分析吧。首先,周老师提出‘鸟卵有哪些结构?各个结构的功能?哪一部分可以发育为雏鸟?’一类问题—————然后,开展小组自学,进行观察鸟卵的实验———探究讨论———得出结果———老师及时评价———系统小结。这种教学模式,老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的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这堂课不再是老师的满堂灌,学生被动的局面,而是学生与老师共同参与的过程。

  毋庸置疑,这堂课给了学生广阔的舞台,老师则隐藏在舞台的后面,在适当的时机走出来,及时‘引导、点拨、补偏、补漏’。学生的潜能被挖掘了,教师的作用也发挥的淋漓尽致。可以想象的是,这样的课堂,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因为学生只有在课前进行细致的自学,在课堂上才会有一条清晰的思路,才能经过老师的指导迅速地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而长期这样的学习过程,知识必然更加有效地积累,学生的学习成绩必然会提高。

  四、教学目标全面。

  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大部分教师忽略了情感价值观这一个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可能失去了对学生的教育机会,造成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扭曲,教师只教学不育人,也是造成现在学生难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周老师带领同学们探究了鸡卵的结构及各个部分的功能、鸟的生殖发育过程,在讲解到亲鸟给雏鸟喂食的环节时,除了仔细地解释哺育的原因和意义,还自然地链接到生活当中我们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从而教育学生要懂得父母的艰辛,学会感恩。这种智育与德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朴实而贴近生活,使学生容易产生共鸣,形成热爱人、尊敬人、责任感、义务感等的道德情感,情感价值观自然得到了升华。

  五、过硬的基本功

  周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简练到位,表达流利,嗓音清晰,内容的重点难点突出,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并且多元化,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可见,她对教材的把握、挖掘分析、重新组织,策略的合理运用能力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非常强。另外,周老师整节课一直笑容可掬,给人一种可敬可亲的感觉,这样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敞开心扉、大胆向老师提出质疑,而且对学生产生了积极健康的情绪,使教和学更加配合默契。

  周老师教学上的亮点还有很多,我认为,没有哪一个课堂是毫无瑕疵的,真正有意义的课堂,是能留给听者启发和思考的课堂,这也是我在周老师的课堂上得到的最大的体会。这些领悟让我在受益的同时也思考以后自己的教学历程,两年后,我也会像周老师一样登上三尺讲台,我是否能做到像她那样,在课堂上充满自信,给学生带来难以忘怀的讲课?而今后,我所要做的,是多学习多研究多练习,多听教学实例,不断总结不断积累,慢慢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这样才能有更大的进步,将来自信地站在我的讲台上。

  生物观摩课心得体会3

  20xx年11月6日—8日,临沂市初中生物优质课评选活动先后在沂水县第二实验中学和沂水县沂新中学举行。这次优质课评选参赛的课题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植株的生长》、第三节《开花和结果》以及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三节《真菌》和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四个课题的内容和活动都比较多,处理起来难度较大,对所有选手来说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幸的是经过各位选手精心的准备,使我在这次评观摩中看到了许多惊喜,收获了许多的经验,也激发了一些思考,现将本次活动的感受和体会简单整理,与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讨。

  一、惊喜与收获

  1、重视实验和探究。这次比赛,许多老师能把实验教学和探究性学习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落实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凸显了生物学科的教学特点。如“幼根的生长”,教师引导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依次通过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根毛和根尖的结构,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推测出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以及幼根的生长主要与哪些部位有关。再如“真菌的结构”、“花的结构”、“发酵的原理”、“叶芽的结构”等,很多老师都在这些实验上花费了心思,一步步利用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来总结形成结论。这些老师对实验的精心设计让我们认识到:实验绝对不是一种验证性的过程,也不仅是实验技能的训练,我们要发挥它在知识生成中的作用。

  2、课程资源丰富。参赛教师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许多有效的课程资源,如实物、模型、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使教学内容变得更丰富、更直观。如“制作米酒”,参赛教师录制了制作米酒的过程,把课本中单一的文字说明变成了老师或学生简单生动的演示说明,方法变得有趣而简单,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米酒文化”的介绍,让制作米酒这一内容从知识、技能的要求延伸到了对学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我们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单纯的教教材,教材的文字、图片难以体现生物这门课程中鲜活的生命特征,所以我们就要尽量去利用身边直观的教学资源,如有实物就不用模型,有模型就不用图片,根据地方特点、学校条件及学生情况去寻找一些生动、有趣的课程资源来落实我们的课程目标。

  3、大胆创新注重实效。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离不开教师正确的方法指导,尤其表现在对难点的突破。《真菌》一节“观察青霉的结构”,很多选手指导学生利用规范的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制作青霉的临时装片进行观察,结果制作出来的装片学生只能看到散落的很多孢子,但难以看到直立菌丝以及上端着生的孢子图像。可有的老师打破常规,让学生把挑取的青霉或一小块长有青霉的橘子皮放在载玻片上直接用显微镜观察它的边缘,却能清楚地看到直立菌丝和扫帚状排列的孢子。通过这个实验我产生了一个新的认识,怎样算是正确的方法指导,关键看它能否帮助学生有效地达成活动目标。观察青霉的实验,目标不是学会制作临时装片,而是观察青霉的结构。

  4、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有机结合。近些年,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曾一度成为参赛选手精心准备的焦点。多媒体课件的确能以它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等优点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但往往有些老师对它过多依赖,忽视了一些传统教学方法的应用。这次讲课比赛,选手们制作的课件可以说是简单实用,效果很好,同时,一些传统教学方法的使用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例如,成熟区表皮细胞形成根毛的意义:老师站在那里代表一个细胞,突然,两臂向两侧伸开(建议单臂伸开更准确),代表长出了根毛,细胞的表面积增大了。这种方法是不是很简单,很形象。如果让学生亲自去做这个动作,我想这种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方式是很深刻的。再如,有位老师利用矿泉水瓶等废弃物制作了受精过程的模型,我观察到学生拿在手里感觉很好奇,几人一起很主动地去研究它。我想,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学习状态。还有,教师对板书的使用和设计,有的板书设计精美,体现知识的内在联系,一笔一划的书写让知识的生成有了一种沉淀和力度。

  二、问题与反思

  任何一节课,都不会十全十美,这就是真实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有一位老师,个人素质非常好,课的设计也很好,可惜最后时间稍有欠缺,这样的缺憾不免让人觉得惋惜。细细想来,课堂上有一个活动环节是没有必要的。对大多数参赛选手来说,为了准备一节参赛课,会收集很多资料,听取很多人的建议,最后面临的就是取舍的问题,有舍才有得。我们要充分考虑目标的设定和达成,课堂的生成不会完全按照老师的课堂预设进行,否则也不是一节成功的课。这就要求我们提高课堂驾驭能力,不能把课设计的太满。

  另外,大多数的课都是按照老师的预设在进行,很多老师并没有真正关注到学生,学生的倾诉,有的老师甚至没有倾听,没有回应。课堂上师生缺乏真正的交流互动,缺少思维碰撞,缺少一些生成的精彩。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没有真正的把学习权还给学生的缘故吧。而怎样放,怎样收,做到收放自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生物观摩课心得体会4

  我参加初中生物课同课异构听课活动,无疑给自己的专业成长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使我受益良多,现将我的感受总结如下:

  一、教师角色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新的课堂教学,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纯粹的“教书匠”,也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我所感觉到的,上课的老师在课堂上不像是“老师”,反而像一位朋友,没有一味的去讲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让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比如:鲁桥一中的黄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很高,不再是那种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通过采取互动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对生物课更加感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强调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快乐中不自觉地记住很多知识,而且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所记住的东西往往是很多的,并且能深入的理解其中的`精髓。我觉得这是我最应该向老师学习的地方。

  二、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这次教研活动中,“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最为深刻,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并尊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结果,耐心聆听每一位同学的意见,适时给予鼓励和点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和谐、宽松的内部环境中去获得新知,变被动为主动,转客体为主体。比如汶上县二实中的何敬霞老师教学中,让学生自己亲身感受蝗虫等生物的身体结构,并加以引导学生正确做法,结果不言而谕,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使本堂课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转变和课堂形式的多样化

  教师不在是知识传授者,打破了传统的讲授法和练习法为主的课堂教学,而是综合运用了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各个方面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在教学中,尤其给学生创设观察的情境和思考的余地,让他们有机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练习的设置上,何静霞老师采用娱乐节目开门大吉的形式出示问题,既活跃了课堂,又激发了学生们的热情,真正实现了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原则。

  总之,通过这次听课培训,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许多差距与不足,也从优秀教师那里获得了许多经验与感悟,今后我将不断反思,不断努力,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喜欢学习、学会学习、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也使自己不枉为人师。

  生物观摩课心得体会5

  听了康老师的生物课以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本节课的亮点:

  1.教学目标:本节课教学目标的确立把握到位,知识目标明确,知识目标在授课的过程中实行的较好,同时注重了学生的能力培养,较好地发掘了教材的思想性。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安排充分体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内容合理,严谨,对教学内容分析、处理恰当,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环节连贯、紧凑。能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重点突出,难点把握准确。课堂结构能按学生的实际而设计,并能有创新精神,内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选取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对学生有吸引力,这充分体现了康老师在备课过程中严谨的教学态度。

  3.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应用适时、适度,提高了教学效率,课件的使用,节省了很多时间, 还进行了板书设计,明了的体现了本节课的重点。

  4.课堂效果:教学任务按时完成;课堂气氛好,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主动参与和配合教师教学。

  5.教师素质:生物学基础理论扎实,教学中无科学性错误;仪表端庄,教态自然,举止大方;语言准确、生动、严谨,形体语言自然、明确。

  本节课的亮点很多,但也有我认为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比如: 

  1.在学生学完知识点以后应该有一定的反馈时间,有小练习的时间。

  2.本节课的容量有些大,虽然最后完成了内容,但是有些环节,比如艾滋病的讲解上,有些仓促,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生物观摩课心得体会6

  20xx年xx月xx日,我参加了在xx中学举行的初中生物观摩课活动,无疑给自己的专业成长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使我受益良多,现将我的感受如下:

  一、教师角色发生了彻底的转变新的课堂教学,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纯粹的“教书匠”,也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我所感觉到的,上课的老师在课堂上不像是“老师”,反而像一位朋友,没有一味的去讲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让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比如:育才中学的颜秀红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很高,不再是那种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通过采取互动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对生物课更加感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强调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快乐中不自觉地记住很多知识,而且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所记住的东西往往是很多的,并且能深入的理解其中的精髓。我觉得这是我最应该向老师学习的地方。

  二、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这次教研活动中,“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最为深刻,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并尊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结果,耐心聆听每一位同学的意见,适时给予鼓励和点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和谐、宽松的内部环境中去获得新知,变被动为主动,转客体为主体。比如沙敦中学的郭兰子老师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自己去总结没有分解者的后果,并加以引导学生正确做法,结果不言而谕,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使本堂课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转变和课堂形式的多样化教师不在是知识传授者,打破了传统的讲授法和练习法为主的课堂教学,而是综合运用了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各个方面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在教学中,尤其给学生创设观察的情境和思考的余地,让他们有机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店子中学的李艾玲老师和马头一中学的李昭老师采用的讲课模式,既活跃了课堂,又激发了学生们的热情,真正实现了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原则。

  总之,通过这次观摩课活动,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许多差距与不足,也从优秀教师那里获得了许多经验与感悟,今后我将不断反思,不断努力,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喜欢学习、学会学习、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生物老师。

  生物观摩课心得体会7

  20xx年3月23日,我有幸在史各庄中学参加初中生物课观摩活动,听取了文安职教中心刘老师与史各庄中学张老师的生物课受益匪浅。我通过本次学习也感受颇多:

  一、教师过硬的基本功

  两位老师能够在如此场面发挥自如,关键就是基本功扎实。简练而到位的语言,清晰的嗓音,语气语调富有亲和力、带有鼓励性,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并且多元化,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当然教学基本功不仅包括教师的语言、板书等,更应包括对教材的把握、挖掘分析、重新组织、策略的合理运用的能力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等。而这些教师无不做的恰如其分。

  二、注重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高效巧妙的导入新课,成为了各位选手吸引学生与听课教师的一把利器。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有趣的导入就可以很快将学生拉回课堂。比如:刘海洪老师所讲授的《生命的起源》这一课当中,刘老师以地球的年龄,地球上生命如何产生为切入点,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本节课,带着问题。这主要是教师对于本节课内容的准确把握和创造性的使用,没有局限于书本上的死知识,而是很巧妙的引入了本节课题。

  三、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两位老师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采用自主探究、学生参与等方法,共同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学习之中。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之后,逐步对现象进行分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给以简单的指导。只有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过程和结论,才是学生真正理解的,学生才会设计实验,才会明白研究方法,才会去应用。

  四、目标的达成清晰自然

  越是一节好课,越是上的朴实不做作,越是让人觉得这不是教师的舞台,而是孩子的天下。而教师恰恰起到了这个伟大的“幕后”作用。两位老师的课给我的总体感觉是很朴实,很自然。但是细细品味,每一环节之间过渡自然,衔接自如,通过设置合适的问题情境过渡到下一环节。教师利用不同更好的诠释知识让课堂显得更加真实,也凸显了教师教育智慧。另外知识目标仅仅是三维目标之一,在学生亲自动手或讨论交流的的过程中也很好的达到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真的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这些让我在受益的同时也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现谈谈自己的感触。

  1.一堂好的生物课应该顺畅、自然,每个环节的链接都要过渡自然,这是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的细节,而细节决定成败。

  2.教师的基本功要过硬,尤其是实验课的组织,应该使学生感觉轻松愉悦,在实验中感受科学的严谨和成功的喜悦。

  3.课堂提问要讲究技巧。提出的问题不应该过于简单或过难,要有一定的思维力度,让学生需要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回答出来。引导学生思考时提出的问题要适当,逐步深入,确实遇到较难的问题了,则需要我们及时的点拨。即“引导是关键,点拨是辅助”。

  4.平时要多学习多研究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与能力。多听多看才能发现不足,多研究才能弥补。以上是我对本次听课一点粗浅的认识,总之每一位老师都有我要学习的地方。通过一次次学习也更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将学到的尝试运用的教学中,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真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学校,向同行们学习,使自己更强!

【生物观摩课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观摩课心得体会03-07

习作观摩课心得体会01-19

数学观摩课心得体会03-01

小学观摩课心得体会02-24

体育观摩课心得体会04-11

语文观摩课心得体会05-29

小学数学观摩课心得体会03-09

观摩课心得体会(15篇)07-28

体育观摩课观摩心得体会07-02

听数学观摩课心得体会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