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培训心得体会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校合作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1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校合作培训心得体会1
为期三天的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建设指导教师培训顺利得拉下帷幕。我很有幸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参加了这次培训,聆听了王梅雾和张俊两位专家教授的讲座,还有期间教体局方局长的开班讲话,这次的培训可谓是受益良多。
培训期间,心情也是起伏跌宕。王梅雾老师结合自己丰富的调研经验和自身的体会,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实例,从家校联系的意义、家校合作的实践类型、家校合作面临的挑战等方面为我们讲解。在王老师的课堂上,大家常常被王老师的诙谐例子引得阵阵笑声。大笑之后又不由得陷入沉思,我们不正是王老师实例中行为不妥让人发笑的老师吗?王老师实例中不配合家校合作的各种“奇葩家长”不正是我们班主任在工作中经常碰到的吗?当王老师让各学校老师自由讨论各个学校在六种家校合作实践类型中的有效做法和面临的挑战之时,又不由得心里为之一颤。原来县城学校与我们农村学校相比,在家校合作中已经做了如此之多创新之举。反思自己,常常以自己是农村教师,家长普遍素质偏低、家长外出务工人数居多,为自己家校合作工作效果不明显找借口。
王老师指出很多班主任甚至老师都清楚家校合作的意义,但是也面临不少问题:我们的工作没有制度化、大多处于自发、分散的状态,而大部分农村学校单纯的复刻其他学校家校合作的成功模式,缺乏系统的指导,同时还面临多数农村家长外出务工的困境,家校活动没有激发家长积极性,教师缺乏家校合作沟通的有效方法。王老师和张老师也从这几个方面详细地为我们解疑道惑。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也反思了今后自己在家校合作中的努力方向。
首先,家长和老师是亲密的同志。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基于这一点,我们就应该是平等的、和谐的。按方局长的话说,家长和学校的合作的关系是合伙人,家长是投资人,学校、老师是CEO。所以,我们应该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既不能一味地独揽教育孩子的权利,也不能让家长机械地参与学校教育。
其次,老师与家长的沟通要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建立良好家校合作的关键之一,大家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想,可以彼此理解,达成共识。当家长有事情无法及时参与学校活动时,老师也不能一味的去指责,应该提前准备和制定多种方案,提前发布活动信息,给家长留有时间选择的余地。
最后,注意沟通的方式。尽管良药苦口,我们也尽量不让忠言逆耳。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主动热情的与家长交流,利用微信等网络平台与外出务工的家长及时联系,为对方架起信任的桥梁,才能取得家长的有效合作。千万不能等到孩子的学习出了问题,就和家长联系,把每一次家长会变成了告状会。同时,也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家庭环境。同时,不要吝啬对家长的表扬,对于家长积极配合的地方,要及时赞美,保护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积极性。
短短三天培训已经结束,思考却从未终止。正如王老师所说,培训不在于记录了多少培训笔记,而是在于一次次思想的碰撞。一点点观念的改变,让改变影响更多的人,把改变付诸于行动才是培训最终的目的,家校合作之路必将呈星火燎原之势,生态地、健康地发展下去。
家校合作培训心得体会2
20xx年7月13-17日,在扶贫验收即将开始的前夕教体局领导顶着压力批准我们42人到南京参加了20xx年新教育年会,因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所以倍感珍惜,学习过程更加用心。边学习边思考,有以下感悟,汇报如下:
一、要正视我们在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本次年会主题为相聚行知栖霞,共话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可多年来却是农村学校的短板,有客观原因,如师资问题,家长素质问题,也有主观方面的认识问题:
(一)没有认识到父母在家校共育中的重要作用。很多人认为学校重在抓好教师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家长是为学校、学生服务的,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学校的重心在校园内,没有认识到校园里的学生与千万个家庭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校园里的学生是校外家长的影子。
(二)家校合作形式单一,处于浅层次的家校联系。纵观农村学校家校合作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打电话。
2、约谈个别家长,一般是在学生出现问题时。
3、召开家长会。
4、建立班级微信群,在群里和家长进行交流。
做得较好的学校能够开办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引导;定期面向家长开放,组织家长进课堂;开发家长资源,利用有特长的家长开辟第二课堂。但仍处于以学校为中心,家长围着学校转和利用家长资源的状态。
(三)师资及家长素质的局限。
不能否认,教师的缺编和农村学生父母素质偏低是制约家校合作的重要原因。因为缺编,教师工作量大,日常的教学已让教师疲惫不堪,不愿再涉足家庭教育问题,自己能处理的自己处理,属于家庭原因的问题则听之任之。农村家长大多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文化水平较低,在家庭教育方面缺少理念,没有耐心,孩子出现问题只能降低要求,无奈接受,不能积极主动寻找改变策略。所以,农村学校家校共育的氛围较难形成。
二、探寻家校共育的路径。
首先,要认识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父亲和母亲是如同教师一样的教育者,他们不亚于教师,是富有智慧的人类创造者,因为儿子的智慧在他还未降生到人间的时候,就从父母的根上伸展出来。家庭是孩子生长的土壤,学校要和家长做志同道合的教育同盟军,才能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坚定家校共育的信念,我们才会积极创造条件,探寻家校合作路径。
农村学校学生家境及父母素质与城市学校有明显差距,但农村学校家庭教育有农村的优势,如父母打工出苦力挣钱会让孩子懂得父母之艰辛,从而激励自己更加上进;农村的生活环境促使学生也要参与田间劳动和干家务,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坚韧和毅力,锻炼体魄;农村一年四季的变化、秋收冬藏让学生更亲近大自然等等,只要我们用心开发,农村自有农村家校共育的特色。
在农村家校共育的实施过程中,因家长素质参差不齐,有一项工作我们要做实,即了解每个学生家庭情况,根据父母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等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家庭设计家校共育路径。这次新教育年会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家校共育实施办法,如亲子共读、共写日记、开办新父母微讲堂、新父母俱乐部等,通过有效的途径,使无证上岗的自然型家长成长为持证上岗的专家型家长。对于农村学校,可能一时达不到这样的高度,但开始去做,便有效果。今年暑假前,四间房乡开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教师、学生、家长共读经典活动,受到家长的欢迎,一初中坚持开办家长讲堂,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也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家校共育不是不可为,是不为也。与很多家长交流,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很多困惑,渴望得到来自学校的指导,家校共育应该成为我们重要的话题。当然区域不同,基础不同,采用的方式应有所不同,家校共育作为农村教育的短板,更需要因地制宜,有新的内容,新的方式。
三、家校共育,时不我待,意义深远。
新教育年会上听了十位校长教师的报告,各有亮点,但对家校合作的理解停留于家校沟通、共写共读、家长学校、家长会等操作层面,对共育目的,机制,家庭教育的个性等没有深度的理解。叶文番和孙云晓两位专家的点评独具慧眼,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和建议,很让人佩服。尤其是晚上再听孙云晓老师的讲座,特别是互动环节,让我听到一线教师校长对家校共育的困惑及努力,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新的看法。我们日常谈家校共育其实是以学校为主体,一切从学校需求出发,围绕学校的任务让家长参与。这充其量只是家校沟通,或者利用家长资源。而非影响到真正的家庭教育。真正的家庭教育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有家庭便有家庭教育,可谓历史悠久,我国有很多家教的经验,如曾国藩家书,家风家训,家庭的影响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我们谈的家校合作,小而言之,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大而言之,是担当起社会的责任,因一个孩子,改变一个家庭,两个父母,因孩子的教育而带动千万个家庭、千千万万个父母的进步,这是多么有意义有价值的行动啊!
这次年会,深深感受到新教育人的激情,新教育团队力量的强大,区域推进对榜样校长、榜样教师的有力促进等,观摩学校的社团展示、办学理念及水平让我们震撼,但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展开述说,仅围绕年会主题谈谈自己不成熟的思考,希望以这次年会为契机,让我们开始一个新的课题家校共育,补上农村教育的短板。
家校合作培训心得体会3
我深深体会到学校对学生的重视、关心和爱护,也更深的体会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学习过程中可谓重中之重的关键。现就自己听课后的感受谈一点体会。
一、家校合力,才能有效的培养好孩子。
现在的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家里全是大人;因此,他所接触的家庭环境其实是一个成人的环境,而学校的学习环境又和家庭环境有着天壤之别。在这中间,家长和老师就承担了桥梁作用,只有家长和老师充分的沟通,共同探讨孩子教育问题,达成共识,才能全方位的帮助孩子成长。
二、培养良好的习惯,受益终身。
习惯是人的思维定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正如智者所言: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种习惯;来老师的一句话就讲到与其让孩子改掉坏习惯不如让孩子养成好习惯。我会从今天起,根据自己家庭实际尽量在那种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家庭教育。从孩子的书写习惯、做作业的习惯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着手,从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中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家长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看待自己的孩子。
俗话说“孩子是自己的乖”,大多数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什么都好,受不得半点委屈。对于老师的批评有时不能正确看待。其实,老师批评孩子,正说明老师关注自己的孩子,如果我们家长、老师保持一致意见,会更有利于孩子改正缺点;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使孩子建立起自信。同时,要淡化成绩观,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各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
家校合作培训心得体会4
家庭和学校结合,发挥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成为一名教师之后,工作中的实践经历,让我对书中的`理论有了更深的感受,为此我们做了调查研究,并进行了一些思考,提出几点看法。
一、农村学校家校合作的常用方式
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平时则互相随机交流。家长会是统一模式的“老面孔”,由班主任主持,任课教师和全体学生家长参加。会上一般先由教师介绍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并就学生教育的有关问题对家长提出合作要求,然后个别家长询问教师自己的子女在校表现和各方面情况。由于时间紧、人数多,教师和家长之间针对学生个人的深入交流很难进行。这些家校合作教育的方式对学生的教育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家校活动的开展存在以下问题:
1、无序性。在实际中,缺乏家校合作的整体计划,往往是因为班主任认为有必要召开一次家长会了,或者班级有问题了才想起家长。即使是已经开展的活动往往也缺乏书面记录,更何况家校合作方面的经验总结。在这些准备不足的活动中,效果难尽人意。
2、单向性。家校合作应该是家长与学校、教师在活动中互相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过程,即双方互相交流沟通是家校合作的真正前提。但在实际活动中,大都采取简单的灌输方法,由教师教会家长如何去做,只有单向交流,缺之互动。家长完全处于被动位置,其效果微乎其微。
3、被动性。家校合作教育往往以学校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家长只有被动同意。有的教师总认为家长是不懂教育规律的,没有发言权,家长到学校只是为了了解情况,教师处处高人一等,致使许多家长到学校后诚惶诚恐,怕讲错话,怕得罪老师,使家长在整个活动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4随意性。家庭、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有利于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利于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活动的内容上缺乏前呼后应,家长无法找到活动规律,也就无法找到时间与学校沟通,家长在活动中所获得的教育知识也就零零碎碎,不够系统,无法从根本上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知识方法体系。可以说,这种零碎活动的开展难以达到我们的目的。
二、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特殊背景
目前小学生存在的个性差异主要有:
1、学生个性的凸显。“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不尽相同的成长、生活环境形成学生的个性。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由于生活环境和地位的特殊,其心理状态和行为必然有其独特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娇气和任性。由于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也有精力去疼爱孩子,怕孩子不高兴,怕孩子受委屈。结果,对孩子百依百顺,什么事都由着孩子性子去做,时间一久,孩子就变得娇气和任性了。
(2)独尊心态。由于独生子女受众人的疼爱和服务,易产生惟我独尊的心理状态
(3)自私行为。多数独生子女缺少和同龄人共同生活的经历,也就缺少友爱谦让的精神,其多数有自私自利的行为。
(4)忌妒心理。独尊和自私的心理状态的延伸,就是独生子女的忌妒心理表现特别突出。
(5)依赖心强。由于独生子女受到过度的呵护,必然产生很强的依赖心理
(6)逆反心理。娇宠惯了的孩子难以接受家长说“不”,会很容易形成有意违反家长意愿的逆反心理。家长应根据自己孩子心理行为特点,给予正确的调适,使孩子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
在小学,独生子女不同个性之间的冲突更为明显,独生子女的特点使他们团队意识较为缺乏,家校合作教育对他们而言尤为重要。
三、拓宽家校交流渠道,形成家校协作合力
学校积极拓宽家校交流渠道,互通信息,互相协作,形成强大的教育协作合力,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教育平台。
1、改革家长会方式方法
家长会是家校沟通了解的重要的形式之,是让家长走进校园,了解学校的良好锲机。我校在每个学期召开家长会前,都要仔细确定家长会主题,要求教师开出新意,开出成效。如专题性家长会:“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生闲暇生活辅导”、“如何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讲座式家长会:“家庭教育专题讲座”、“赏识教育,父母与孩子心灵沟通”。
2、使手机成为家校交流的载体
为了较好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家庭教育以及科学指导孩子的闲暇生活,进一步加大家校交流的参与面,我通过手机微信与家长作更多的交流。
3、组织各种调查,共同探讨教育大事
考虑到现在家长均是家庭的中坚力量,劳务繁忙。于是,我采用问卷调查来征求意见,让家长对学校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议。许多家长在问卷中对学生的成绩表示满意,对老师的真诚、爱心表示肯定。有时我们则利用致家长函来邀请家长共同讨论一些家庭教育热门话题。
四、利用丰富的家庭教育资源,开展多样的家校协同活动。
家长队伍中蕴藏着无穷丰富的教育资源,这笔教育资源有力地补充了学校教育,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工作,更使学生掌握了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家长与孩子同台表演已在我校成了惯例,每次学校的重大演出活动,我都热烈欢迎家长的热心参与。让家长也成为学校的主人,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出谋划策。家长与学生同台的表演,不仅让家长有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才艺,也在某种程度上拉近了学生与家长的心理距离,磨合了家长与学生的感情,营造了融洽的教育氛围。我班许多活动能够顺利的开展,并取得丰硕的成果离不开家长的积极参与与协作努力。看到家长们在活动过程中忙碌的身影,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常常令我们感动不已。今年六一儿童节,我班家长师生同台在学校举行了汇演,家长参与热情高反映强烈。
五、推广成功教育经验,提升家庭教育品味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改善家庭教育,提升家庭教育品味,逐步使家庭教育走向理性化、科学化、人性化?为此,我班先后组织多次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向家长宣传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组织家长与学生面对面谈心,交流想法使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想干什么;组织家长聆听家庭教育专家讲座,指导家庭教育方法,拓宽家长家庭教育的学习渠道。
从古代“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经典传说,到如今“砸锅卖铁也要送子女上大学”表现出父母对孩子的殷殷期望。有效开展家、校合作教育将极大地提高家长素质提高教育教育质量。
家校合作培训心得体会5
为了适应教改新形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对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索,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尝试。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在全校各年级各班全面实行,教师们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下面是我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些体会:
1、小组之间的竞争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良性的竞争,形成的学习动力,胜过教师高压下学生的学习。
2、小组内的互帮互助,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和责任感。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集体,为了获得小组的进步,维护小组的利益,小组成员必须互相帮助,这样必然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以及责任感。
3、小组人员合理的搭配有利于后进生的进步。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差,行为习惯差,在安排小组的时候要考虑到其特点,使积极上进的学生对后进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带动后进生的进步。
4、小组人员的分配对小组今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小组人员的安排切忌全优生、全差生、全中等生,要好中差搭配,要各组实力相当。
5、对小组的评价要及时。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一定要对表现好的小组及时奖励评价,如果评价不及时,就会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建议:
1、在教师评价表的首页附一页小组名单,目前在评价表上只有第1、2、3、……组,教师往往不能把学生和小组编号对号入座,特别是任课班级多的教师,分不清第1、2、3……组分别是哪些学生,给教师对小组进行评价带来了不便。
2、要制定小组激励机制,对表现优越的小组,班级要给予表彰奖励,只有得到了不断的激励,小组才会不断进步。
3、确定小组帮扶目标,以全组力量帮助其中一位组员学习、纪律、行为习惯、思想的进步。
4、校有校风,班有班风,小组也要有组风。有良好风气,团结上进的小组,组员成绩提升明显。反之,消极怠进的小组组风,不但不利于组员的进步,反而会使整个小组走下坡路。对于如何形成良好的组风,一方面在小组分配人员时就要考虑人员的搭配是否合理,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小组的发展给予关注,指导小组的学习、生活、思想等,促成小组良好风气的形成。
家校合作培训心得体会6
近一段时间,在董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人民教育的部分篇目。有学习就有收获,或是思想理论的提高,或是实践方法的指导。
通过夏青峰老师《让儿童享受学校》一文的学习,我对我们教师的工作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那就是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学校快乐的学习,快乐的生活。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理想的目标呢?夏青峰老师也为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
一、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儿童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人格尊严,有个性差异,我们必须尊重他们。儿童是不成熟的人,犯错误是儿童的天性,我们不能用成人的规则和视角去要求儿童。正因为他们发展的不成熟,才更需要我们用耐心和爱心去呵护、宽容和理解。我们不能过度的增加儿童的学习负担,用不科学的方法对其“拔苗助长”。儿童是正在发展中的人,我们不能给他们过早的下定论,尤其是贴上差生的标签,这样只会遏制儿童的发展。我们必须坚信,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不段的成长和进步。
二、让儿童在学校中享受到与人共处的快乐。
首先,教师必须要有一个和蔼可亲的态度。教师的和蔼可亲和发自内心的关爱会让儿童感到无比的温暖。相反,一个教师对儿童采取负面、消极甚至粗暴的态度,足以让儿童的整个世界暗淡无光。其次,我们要优化评比机制,在学生们之间淡化竞争,强化合作。在以往的各种评比中,我们总是以名次作为唯一的标尺,获奖的名额也是规定的前几名。这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这种你上我下的评比机制不利于儿童健康心理的形成。也不利于儿童的团结。这里夏青峰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各项评比竞赛采用“达标”的方式举行。只要能达标就能获奖,不受名额限制。学生不再是与同伴竞争,而是与标准竞争,与自己竞争。这样儿童也会帮助其他同伴一起达标。
三、让儿童在学校享受学习的快乐。
学习是儿童在学校的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儿童只有享受学习,才会享受学校。课堂上,我们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利用儿童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性,用问题去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要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数学可上,给学生讲数学小故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动手操作、开展竞赛等等。另外,我们还要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学习,敢于展示。
四、丰富学校生活,使儿童全面发展。
小学教育是打底色的教育,丰富性应成为其主要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建立各种兴趣小组,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的学校生活能变得丰富多彩,同时也能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发展。
家校合作培训心得体会7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觉得很多事情需要做,可是无从下手,最终导致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即使做了也是隔靴搔痒。问题的关键是缺乏理论的指导和名家的引领。这次学习中各位专家、名校长的报告从不同方面和角度或者给出了理论上的指导或者结合实际总结了自己在该领域的实践过程及策略,所有这些都给听者耳目一新的感觉。聆听他们的报告,使我从心底里一次次被折服,惊叹于他们精湛的教育理论,惊奇于他们眼界的开阔,惊讶于他们对问题的透彻剖析,更敬佩他们科学的求是态度。他们不但是教育理论的研究者,还是教育创新的实践者,更是研究成果的推广者。
远程培训已经结束,回顾这些天多来的学习经历,感慨颇多、受益匪浅。从开始的只觉激动、不知所措到现在教学中问题的豁然开朗、操作熟练;从初上网时的被动性学习到现在迫不及待地搜索资源、领略专家、各位老师授课、指导的风采……这一切让我的学识收获灿烂无比,使我的业务素质与日俱增、从事学习的每一个日子里,细听那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课例,让我们更加贴近了课堂;品析专家教育理论,使我们直面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找到了解决的方法;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又使我们知道了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大胆抛弃什么;与科任老师及学员的交流使我柳暗花明、视野开阔。我十分珍惜这一难得的机会,一有时间便进入到这一网络平台中来,在这里自由浏览、评论他人文章,发表自己的观点,了解到教学中最前沿的知识,充分理解了新课改理念。我深感这一平台加强教师与学习者的沟通和联络,为教师们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崭新学习环境,这对每位参训教师的教学能力进一步提升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学然后知不足。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深地感到了自己对本职工作的责任的认识不够,教育教学理论不足,工作经验缺乏。作为校长,我们与专家教授无从比起,从他们的身上我进一步认识到在环境改变人的同时学习更能塑造人,我们无法改变环境只有选择学习,学习意味着进步,学习是一个人特别是教育者永恒的追求,放弃学习、放松学习必将落后于时代。实践性学习更能使人大彻大悟,走出去看一看会让人为外面的精彩而感动,会让人为自己的满足而羞愧,会让人豪情满怀昂扬奋进。“经验+反思=成长”的确,教师专业成长(精神成长)的新陈代谢就要不断地反思,而反思需要不断地与他人交流。当今网络教研顺应了当代教师的这一需求,它给我们提供了对话平台,大家一起共享教育资讯,在专业引领下平等民主交流,促成了教师团队合作。
本次学习过程中,每个人给我的印象都是那样的合作,快乐,充满激情,无比自信,谈到自己的团队,那是相当的骄傲。快乐学习,快乐工作不仅仅是喊在口号上,而是体现在每个人的笑脸上,言谈中,举止上,真的很为他们骄傲,好生羡慕。“梦想与激情”说的是自我,“成就和分享”则更多的在彼此相处方面思考。我在想,我们大家走到一起,到底为了什么?我以为就是一个“成就”:自我成就、彼此成就,成就自己,成就他人,成就学生,成就学校,成就事业……每个人都扮演好自己在这个团队但中的角色,承担责任,挑战自我,坚持“不断行走在自己能力极限的边沿”,学会与团队中的每个人友好合作,才能共同打造坚固的战斗堡垒,那时,什么对我们来说都应该是无坚不摧的。分享意味彼此敞开、彼此了解、彼此接纳,也意味彼此奉献。在奉献中,分享彼此的荣誉和欢乐,分享彼此的困难和痛苦,分享信息和成就。我想,一个团队有了这样的状态,有了这样的人,学校的发展应该水到渠成。
远程培训,点燃了我们教育理想的火把,催我们前行,激励我们在教育这篇沃土生根发芽。远程培训给我们的教育教学生活带来勃勃生机。远程培训给我们提供了这一契机,让我们从此不再迷茫。
家校合作培训心得体会8
3月21日,我参加了携手助学的学习培训,这次的学习与培训不同与以往的培训,在形式上完全是教师登陆微软助学网站进行在线交流学习。互动性更强,学习的内容更加广泛和具体。网站上的课程都是微软公司通过与国内外教育专家的合作,并由微软开发编写,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很多有意义有价值的知识,真正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了具体的教学之中,为自己的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帮助。
网络这一词已经成为今天电脑的代名词,尤其是在学校这样的环境下网络已经成为了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媒介与资源交流平台,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办公都离不开网络。通过这次培训,我体会颇深:
首先,我认为这次培训的形式是新颖的,内容是务实的,收获是丰富的。许多老师反映,自己参加过大大小小的许多次培训,而像这次这样务实的,这样有收获的却不多。通过这种形式的培训,大家在小组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和谐而热烈的气氛中快乐的学习,能够真正的学到知识与方法。
其次,通过这些培训,我学到了更多新的方法和策略。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观看光盘和网上求教,我学到了许多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了解了循序渐进的查找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许多以前不能解决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在办公操作方面,原以为自己的计算机知识至少是够用了,office办公方面应该不会存在什么问题,感觉没有多少东西可以学习了,但是通过学习,我才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认为还是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比如应用可视化工具、frontpage等软件的应用,把这些运用到教学当中,既方便,又快捷。
在携手助学网站上有一个教师共享天地的交流区,我感觉特别的实用。在共享天地里,有优秀课件,素材,课堂教学资源,这些资源都是宝贵的资源。
本次的培训还有许多学习的地方,自己也在一步一个脚印,如饥似渴地吸取着丰富的教学资源。这里的每一节内容都让我感觉是全新,更是无价的,因为它确实是一笔财富,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发展始终提供着坚实的知识保障。
家校合作培训心得体会9
20xx年10月22日——10月23日由市教研室组织的xx小学科学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在滕州实小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我看到参赛的每一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
1、精心创设了教学情境
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新精神。许多参评教师都成功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例如:滕州市东沙河的张猛老师指教《热气球上升》时,张老师从同学们喜欢的《喜洋洋与灰太郎》这一动画片入手创设情境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薛城的单文涛老师执教的《充气玩具里的科学》一课时,问同学们喜欢玩吗这一话题,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滕州实小的刘桂芳老师《瓶吞鸡蛋的秘密》,为什么鸡蛋会吞进瓶内呢?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下面学生探讨问题做好了铺垫。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意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切探究源自问题。在这次科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许多教师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交给了学生一把开启智慧的金钥匙。老师们让学生从各种问题中能动的汲取知识的甘泉,步入知识的殿堂。例如:许多老师在讲《杯子变热了》时,都设计了这样的环节,杯子变热了你们都大胆的猜想,怎样证明你们的猜想是不是正确呢?学生自然的想到了验证。这些问题是同学们感到好奇得,想知道的,又是这节课课堂上可以开展的研究课题。这样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又能通过研究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再如《生物的启示》一课中面对这两种现象你会提出那些科学问题?问题是探究活动的开始,让学生从提出问题入手,进行探究,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的探究能力。
3、探究教学重视了“先动脑、再动手”
课程标准指出: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之前先思考行动的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采取相关安全措施等。让学生先动脑、再动手,带着问题有准备、有目的地去亲历科学探究,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次优质课评选活动中,绝大多数老师非常重视对学生这方面的训练和培养。这些优质课,开始做实验之前,老师问道:“你们打算怎样做实验?”学生通过讨论方案、交流后,教师才让学生领取实验器材和实验记录单。
4、体现了“做科学”的课程理念
科学是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做出来的,所以在科学课中我们一直提倡“做科学”。在本次优质课评选中教师注重了学生的做,在时间安排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尽管我们这次教师上课时间为35分钟,但有的教师还能拿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去做。教师也能设计一部分让学生做的活动。这些课都能体现这一点,这样能引起了学生探究伪科学的欲望,让学生通过动手来揭开伪科学的面纱。
5、有效实施了小组合作学习
各位参评教师都比较恰当的实施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策略。教师们明确了小组内人员的分工职责,较好的避免了以往探究实验时的学生“争抢”、“坐等”的不良现象;教师们加强了小组合作中的交流和组间的思想碰撞。
6、大多数科学课老师的精神饱满、语言亲切
能巧妙地运用肢体语言,很大程度的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充分体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7、在大多数课中老师们能把科学学科的知识和学生身边生活紧密结合。
课中设计的活动源于生活,通过在课中观察、发现、推测、证实的过程,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保持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使课堂情景趋于生活化。
这次活动我全程参与,感受颇多。对于我来说,评价“前辈高手”们的课有点“胆战心惊”,每节课的上课老师都做了大量精心的准备,都花了许多的心思。但是鲁翔主任让我们评课我认为是个学习的好机会,也是锻炼的机会。我深有启发,特别是对我最喜欢的几节课
家校合作培训心得体会10
远程教育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通过各种媒体或网络自学的一门新兴教育体系。在这里有我们渴求的书林瀚海,无论是“教”还是“学”,从内容到形式都新颖独特,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对我不断地获取知识和提高教育层次是非常有益的,对日常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丰富的创造力和非凡的预见性,更能使我们领悟到教育学习的真谛,那就是人人享有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同时也对远程教育有了实实在在的认识,今天我想借此机会来谈一点心得与体会。
远程教育学习充分发挥了它的优势。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下载网络课件,借助教师的讲解结合教材进行学习;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去完成网上布置的作业,若此时碰到了疑难,也完全不必担心,可以和学习中心的在线老师或其他学员交流,讨论答疑,也可以在网上发贴留言,与大家一同探讨,还有许多学员在分组交流,大家彼此学习,既撞击出智慧的火花,又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此时你一定会为远程教育的魅力所折服。
在学习过程中应做到了以下几点:
1、树立学习信心,制定学习计划。
操之过急、急于求成,目标定得太高,只能是打击自己的学习信心,只有循序渐进、实事求是、正确地评价和认识自己、客观地设定自己的期望值,才能帮助自己树立较强的学习信心。
光有信心不行,还必须有自己的学习目标,确定了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后,还要拟定实现目标的计划,即如何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和教学信息等为学习服务。为每一个学习单元确定一个明确可行的学习目标,严格按照学习时间表完成每一个单元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脚踏实地地完成每一个学习任务和目标就会获得小小的成就感,不断地鼓舞和增强学习信心。
2、培养积极的学习情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头脑最清醒、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学习,才能取得更佳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中还必须克服自己的分心现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多记笔记,提高领悟能力,增强记忆。
多做笔记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加强记忆,特别是对考试前的复习很有帮助。有时候,除了把教材和光盘中重要的地方做下记录之外,还要综合其他相关资料,整理出一份内容较丰富的笔记。这份笔记应反映出自己对学习资料的理解程度,运用自己的判断能力,把重点、难点、特殊内容记下来。在做笔记的过程中,还必须灵活思考教材的内容,这样才会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4、重视交流与沟通,主动学习、主动探索。
在学习过程中多方交流,互通有无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当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时,应正确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尽可能获得家人、朋友和教师的关心、支持和鼓励,多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互相鼓舞学习信心,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消除不良心理影响,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信心。
21世纪,人的观念日新月异,社会的发展需要懂知识、能操作、善合作、会生存的人才,不断地激励着人们要继续学习,读书学习的过程就是丰富知识、积淀文化的过程,随着信息化、学习化社会的形成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教育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由于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为远程教育开辟了新的天地,这种开放式教育模式是现代远程教学技术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大提高了人们接受教育的自主性,为终身学习、自主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创造了条件。
“知识就是力量”,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努力增强学习意识,更新巩固知识结构,丰富学习手段,提高自身修养与内涵,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努力完成学业。
家校合作培训心得体会11
个人学习是团队学习的基础,而团队学习并非个人学习的简单相加,组织中所有成员的积极学习,并不代表能够实现团队学习、构成学习型组织。那如何才能实现团队学习,构成学习型组织呢?我认为,不外乎下面这三条途径。
一是在组织内通过团队学习,实现知识共享。实现个人学习向团队学习的飞跃,首先要实现每个人获得的新知都能快捷地让团队其他成员分享。知识不会因为传播而减少,交流和分享却能使整个团队的集体智慧增加。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团队竞争就是学习速度的竞争。个人学习的成果,若不经团队学习的过程,就只是个人知识的增长,无法形成团队整体的学习力和竞争优势;相反,个人通过团队学习,实现成员的知识共享,就能快速提高团队的知识总量和集体智慧,增强企业(或者科研团队)竞争力。许多积极采用学习型组织管理方法的企业(或者科研团队,都十分强调组织成员的知识共享、信息互通。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为团队学习提供了便捷的技术保障和广阔的互动平台。不少单位活组织都建立了内部学习网站或学习专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通过团队成员的深度交流,达到心灵沟通,逐渐形成基于个人目标之上的共同目标。真正的团队学习是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它不仅要求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实现彼此心灵的沟通,为共同目标而奋斗。团队学习是一个较难达到的境界,“深度交流”和“讨论”是实现团队学习的有效手段。深度交流是自由和创造性地探究复杂而重要议题的过程,先暂停个人主观思维,彼此用心聆听;讨论则是提出不同的看法,并加以辩护。通过这种敞开心灵的交流和讨论,才能打破个人内心的习惯性防卫,不断调整、引导团队成员的个人目标整合成团体的共同目标。
三是培育创新型团队文化,实现组织成员的默契合作。团队学习的最高层次是将得到的共识转化为行动,进而建立起一种崇尚学习、崇尚创新的团队文化。创新型团队文化,是一种鼓励既具有创新性,又能够协调一致的行动。这种看似矛盾的特征,在许多一流的球队和乐队中都能得到体现,个人的创造性发挥总是能与团队的整体行动相一致,并且锦上添花。这里要特别强调,“习”比“学”更重要,没有长期坚持不懈的演练和交流,任何团队都不可能达到默契合作的境界。经过团队学习的不断磨炼,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具有创新型文化的团队才能够达到“运作上的默契”。
总之,精通团队学习的企业(或者科研团队),必然能够提高管理效率(科研效率,科研能力,科研水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先机。
【家校合作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家校合作培训心得体会(精选5篇)09-19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精选8篇)08-31
家校合作活动方案07-04
家校合作的总结(精选5篇)11-16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通用16篇)08-30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通用8篇)10-14
家校合作工作总结11-16
初中学校家校合作总结11-16
幼儿园家校合作总结11-16
家校合作教育心得体会(通用14篇)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