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观摩道德与法制优质课的心得体会

观摩道德与法制优质课的心得体会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摩道德与法制优质课的心得体会(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摩道德与法制优质课的心得体会1

  20xx年12月21—23日,有幸参加了“千课万人”第三届全国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教学观摩活动。在踏上开往杭州的火车前我有太多的担心,担心班里的孩子,毕竟他们刚入学不到一学期;担心班级的事情会因为杭州之行堆成山;担心班级活动无人组织……而江南的烟雨蒙蒙好像让我忘记了这一切,一切都是那么清新,那么超凡脱俗,我开始静下心来聆听周围的声音,倾听自己的心跳。

  本次学习有统编教材核心作者方丽敏、左兆军老师的报告;有浙江省、江苏省的优秀省课,特级教师黄黎明老师《让课堂成为架构起引领学生过美好生活的桥梁》的报告以及她的爱徒现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小学品德教研员余晓梅老师的《我们小点儿声》优秀课例示范……

  无论是专家报告还是优秀课例的呈现,都在向我传递着我们德育课程的定位:“立德树人”是德育课程永恒不变的价值基石,“核心素养”是德育课程的价值导向而“道德成长”是德育课程的价值追求。

  我想基于这样的定位,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中,就要读懂课标,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并要把促进儿童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和社会性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3天的时间太短,我们常常在听完一节课后发出惊叹,老师是怎么想到这样处理的?要是我会怎么处理,对比这两种,哪一种是真正走进学生内心的课堂。有时我也会思考:《我们小点声》这是二年级的一个内容,我可不可以放到一年来用啊,毕竟我们小点声不仅仅是针对二年级的孩子呀?德育的渗透没有界限,一年级的孩子也需要知道学校和教室是大家的,我们小点声是文明的体现,更是文明的需要。好多的思想来不及细细揣摩,好多的观念充斥着头脑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但不管是听专家的报告还是观摩优秀课例,他们都有一种共同的声音: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老师太了不起了,我们可以站在儿童的立场,利用儿童的生活基础建构活动,丰满儿童的当下生活,引领儿童的未来生活,让我们拥有中国心、现代眼、社会情的价值导向去影响孩子,感染孩子,从生活中来,将生活课程化;到生活中去,将课程生活化。这是语文、数学课程永远无法做到的。我们跟着专家洗涤思想,转变观念,陶冶情操,行走在校园中愈发让自己觉得肩上责任的重大,我更加体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分量。

  观摩道德与法制优质课的心得体会2

  坐在火车上,望着渐行渐远的杭州,心中满溢有返乡的喜悦,又有淡淡的惆怅。为期三天的学习,就这样画下了句点。回顾这几天的观课、报告,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江浙地区的教育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教育的精细、精致随处可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传统的学科,更是一门富有时代气息的与时俱进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代又一代的道法人给这门学科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外延,打造出了一条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德育教育之路。

  为期三天的学习,感受到的是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不禁感叹,我们要钻研的还有很多很多。这条路通往的终点远比想象中的要重要。我们常说“见贤思齐焉”,看了这么多课,听了这么多报告,心中感觉非常振奋,迫不及待想将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感在课堂上落实。

  纵观这么多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本课程致力于打造的“中国心”,是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是富含中国传统智慧的处世之道,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质上,其实就是在学生启蒙阶段将国家教育、民族教育、传统教育等落实到位,引导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内化,最终实现知行合一。借着这次机会得以一窥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未送审版,虽然没有最后定稿,但是从中不难感受到,我们这么学科不是过家家似的可有可无,它比其它学科更加代表着国家意志,更代表着社会的主流的价值观。每个学校都有各种德育的设施,大张旗鼓地落实学生的德育工作,但在这一过程中却常常把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排除在外。在我看来,道德与法治这门学期其实才是德育的主阵地。

  本次活动呈现的课堂的都是一到三年级,老师们呈现的课堂异彩纷呈,既扎实地落实了德育目标,又展现了教师极强的个人风格。老师们或幽默或亲切的语言,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在一个个真实、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中,引发了学生的真实的情感体验,学生敢于在课上说真话,表达真实的想法。

  纵观这几节课,在课堂的设计上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创设的情景具有一贯性。整个课堂在一个大情景中展开,将各个教学点巧妙的融入到一个连贯的情景中,增强学生的代入感。这个在《大家排好队》里面的看电影的情景设置上表现的非常明显,各个教学点环环相扣,巧妙的融入看电影这个情景中,辅以精巧的课件设计,代入感极强,学生在课上的情感体验也非常真实。其次,活动少而精。在鲁婧婧老师的《班级生活有规则》一课中,一个“真心话大冒险”贯穿始终,始终扣紧规则,好的行为、坏的行为、制定规则三大板块,非常精简的设计,但是整个课堂中,学生体验深,有想法,敢表达,在老师的调度下,整个课堂开放而又有深度。第三,师生对话有方向。我们有的时候在课堂上会感觉很难应对孩子们的童言稚语,不知道怎么调控学生的思维使之达到我们预设的目标。而在听的这些课上,老师们都展现出了极高的教学艺术,在师生充分对话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智慧,更令人感动的是学生在这过程中的成长与转变。一句句童言稚语在旁观者眼中或许只是可爱,但在授课老师的眼中却成了一颗颗等待打磨的珍珠。

  又一次来到西子湖畔,又一次感受江浙教育,又一次为自己“加油”,又一次踏上新的征程。前行的路上,有你、有我。道德与法治是门古老的学科,历史的积淀使之厚重又韵味十足;道德与法治是门崭新的学科,它还有更多的可能等待着我们去书写。

  “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烟雨江南,为我们展现了德育的美好图景,相信经过我们张店区道法人的不懈努力,我们也能竖起一面引领德育发展的大旗。

  观摩道德与法制优质课的心得体会3

  20xx年6月3日,特别荣幸参加了泊头市小学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观摩研讨活动,观摩了及老师的《学习伴我成长》、李老师的《无处不在的广告》的教学,聆听了李主任的《精准设计教学目标、深度优化德育课堂》,这次学习真是受益匪浅!我感受到老师们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学经验丰富,语言充满了激情,富有感染力。灵活的驾驭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新颖的教学环境中,快乐的学习知识,享受着学习的乐趣。老师们的教学方法是值得我借鉴和学习的。

  听课后,我的感受颇深。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融洽的导入环节,为教学创造良好的空间

  及老师由问题导入,同学们在课外学习到了哪些本领?同学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的展示,绘画、儿歌、舞蹈、讲故事……孩子们的多才多艺,让人眼前一亮。精彩的导入,博人眼球,为整节课做好铺垫。这艺术的导入,潜移默化养成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收获了快乐,教会了孩子们学习方法。导入新颖独特,贴近教学内容,激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迅速集中思维,激发学生自觉探究知识的兴趣,体会学习伴我成长。

  及老师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情境,恰当引导激励性评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第二个环节中成长离不开学习,环节紧凑。从出生到现在,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学习。通过追寻成长的脚步,从学说话、学走路、学写字、问爸妈、老师……学会了许多本领。第三个环节处处可学习,最为精彩。在交往中学习,跟大人学习,在玩耍中学习,在科技馆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挑选西红柿,真正做到了处处可学习,在学习下成长。

  二、别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彰显课堂教学魅力

  歌德说过“风格是具有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李老师的教学风格让我折服,李老师教出了情趣,声情并茂,选准了动情点,以情激情,满怀激情地启发、提问、讲述剖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恰当好处,教学过程思路清晰,生动有趣,学生学的有滋有味。使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广告,了解广告的作用。借助创意动画的广告视频,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引发对其广告的兴趣,通过广告的交流、分享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受广告内容的多元化,认识广告的多样性。李老师的教学就像蜂蜜甜而清爽,整节课“粘”住了学生。这个教学环节,促进自学,启发诱导,点拨开窍,培养了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探究的习惯。

  三、精准设计教学目标,深度优化德育课堂

  李主任精彩的讲座,既详实又有针对性。我懂得了在开发课程资源时,要努力将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将学生学习的空间进行拓展和延伸,这样才能使德育课堂生动鲜活起来。好的教学目标是好的课堂教学的灵魂,不能只凭借经验设定教学目标,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立足本单元教材,关注教学目标之间的关联性。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树立差异意识,将通过观察、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得的学情资料,进行整理、综合复习后再转化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既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化、班本化,渗透在具体的教学目标中,让教学目标体现针对性。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说:“机会往往宠爱有心的人。”作为一名教师要做一名有心人,用心钻研教材,用心读学生、用心设计教学、用心育人,用我们的双手托举起新时代的未来与希望。

  观摩道德与法制优质课的心得体会4

  满怀期待中,12月19日,我们一行九人踏上动车,前往美丽的杭州参加《道德与法制》的“千课万人”活动。但计划不如变化,因为某些原因,自己却不得不在22号早上听完两节课后匆匆赶往车站改签、返程。一天半的时间虽然短暂,但精彩的专家报告和课堂仍让自己收获颇多,感慨颇多,感觉不虚此行!

  一、魅力无限的报告

  开篇第一场报告是由浙江省杭州市德育课程教研员,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核心作者方丽敏老师主讲。方老师一如这美丽的城市,温婉而雅,对《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特征及要点娓娓道来。指出品德作为一门以育人为己任的重要学科,要始终把价值观引领贯穿始终,通过整个教学的进行,培养学生的中国心,现代眼和社会情。

  1、一颗中国心。道德是内在的法律,法律是外在的道德。在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中有机融入了法治知识,注重培养法治意识。整个教材体系做到有主题不断,有渗透不散。可以说统编《道德与法治》是一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阶段的实现图谱。教材依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引导他们由浅入深地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循环往复、螺旋递进中强化教育效果,努力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教材中还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治教育、国家主权意识教育、国家安全观等专题教育。在完整的文化脉络中涵养学生的品德,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先人的聪明智慧,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培养学生爱国情感。从小认识到祖国疆域不可侵,祖国主权不可犯,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不分大小,不分强弱,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懂得捍卫国家主权,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试问,一个人如果从小受到这样的爱国教育,怎会叛离自己的祖国。

  2、一双现代眼。教材引导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自然。认识到人来自于自然,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人类要感恩和反哺自然,而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动植物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状态,一种存在价值,学会跟动植物交朋友,重构自然观。以“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为例,方老师谈到在科技与伦理面前,做到德育为先,科学家应遵循研发中的道德自律,应用中的法律约束。一个人如果德育不合格,能力越强,他对社会的危害可能也就越大。拥有一双现代眼,还要看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和苦难,唤起学生对和平的热爱,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潮流,只有坚持以合作谋和平,才能实现双赢和共赢,对未来充满期许。在同一个地球,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3、一份社会情。我们的《道德与法治》引导学生从家庭走向社会,不仅要掌握必要的生活知识,更要拥有社会情感。我们的教育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各种生活问题,在感受群体生活快乐的同时,学会与其他群体合作,对待与其他群体的正当竞争,更好地生活。

  方老师的一席话,不仅有宏观教材的把控,更有对细节的剖析,让我们通过面纱更加真实、准确地把握教材、吃透教材。也让我们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再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真切感受到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所担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心感觉这样的课堂需要专职老师来教,需要我们好好地上,让学生在每节课的浸泡中提升价值观,涵养爱国情,落实到行动上,成长为一个有品行,有德行的中国好公民。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者章乐老师,结合具体教材内容,梳理了新教材的变化、特点及设计意图。教材作为引领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既要让教材成为“学本”,便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也要让教材成为“教本”,便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教学,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善于打通学生生活与教材生活的联系点;善于调动学生积极体验,换位思考,培养真实情感;善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思辨活动,尊重学生合理独特的见解。实现课堂与生活的接轨,对生活的提升,让课堂成为架构引领学生过美好生活的桥梁。

  二、活力四射的课堂

  一天多的时间只听了短短五节课,每一位出课老师都是省、市《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每节课都设计巧妙,凸显教材生活化,活动化的特点。在教师的层层引导中带领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实践,主动求知、求智、悟道。特别是浙江嘉兴实验小学的朱希杰老师的《小小一张纸》一课,更是让大家眼前一亮,吸引着每位听课老师的眼球。

  光是朱老师一身休闲帅气的衣着就让大家感觉特别阳光自信,风趣幽默而又贴切的评价语,看似信手拈来,却字字戳中内心,句句提升课堂,章显了老师的课堂智慧和文化底蕴。整节课从认识纸的作用大,用途广;了解纸的发明、来之不易;感受神奇纸世界三大环节引导学生发现、探究,想象,获得情感的提升。寓教于乐却不留痕迹,真正做到了用儿童的立场解读教材,用儿童的生活设计教学,用儿童的形式突破教材重难点,在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中,引领他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让每位听课者跟孩子们一起沉浸其中,享受其中。

  《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是探索生活意义的课堂,是孕育灵魂的课堂。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唯有明了设计意图,吃透教材,准确定位,才能带领学生在一次次全身心的投入中,做好她们心灵的守望者,引导学生过富有智慧,更加美好的生活,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地。

  观摩道德与法制优质课的心得体会5

  山水江南,烟雨杭州。20xx年12月21至24日,我有幸随品德中心教研组的老师们来到美丽的西子湖畔,参加了20xx“千课万人”第三届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教学观摩会。三天时间,组委会安排了形式丰富的观摩活动,力邀多位名师和专家以高端理论阐述、名师优课展示、现场焦点评论、全体互动推进等形式,解读编写初心,探寻教学新路。

  江南的天总是多雨,如烟如雾的细雨,把杭州的天地冲洗得清新润泽,些许寒意挡不住我们求知的热情。几天学习下来,印象最深的有两位名师,一是朱希杰老师。这位帅气幽默的男士,是此次出课的唯一一位男老师。讲课当天是他第一次见学生,课前互动,轻松悠闲的闲聊快速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课堂上,妙语频出,幽默的评价有效的推动了教学目标的达成。他仿佛是阳春三月,执扇出游的贵公子,谈笑间就是一堂好课。

  另一位是鲁靖靖老师,执教《班级生活有规则》一课。这堂课最令我拍案叫绝的是真心话大冒险的设计贯穿始终。所有的环节全部采用让学生闯关冒险说实话的设计。该是多么心思灵巧,蕙质兰心的人儿才想出这样的设计?

  钱塘江畔拥潮声,不知日暮何时来。三天学习很快结束,忘不了这场群英荟萃的饕餮盛宴,忘不了执着前行的道法同仁们……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观摩道德与法制优质课的心得体会6

  12月21日到23日,我有幸成为杭州的客人。烟雨杭州,阑珊如梦,在这江南,在江南实验学校,在千课万人的会场上,道德与法治的学科大咖纷纷登场,为我们奉献了精彩的报告与课堂展示,堪称视听盛宴。在华丽的舞台上,极富张力的课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受到了来自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力量。

  一、以儿童为中心的自主课堂

  课堂是属于儿童的,走进儿童生活,理解关注儿童,从儿童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才能真正入心。儿童、自主,是这次大型观摩会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从老师们的课堂展示中也能看出来。我们平时的课堂最后经常会出示拍手歌,让孩子们读读拍拍手就束课,李玉洁老师则截然不同,她让孩子自己填儿歌。课件出示了《排队歌》,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提前给出,让孩子们补白中间的几句,孩子们兴致很高,结合本课所学,很快便能填出,加深了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锻炼了自主性,孩子们也乐意去拍手,趣味性十足。

  另外,教师把所有的观察交给学生,也体现了这一点。教师出示了一张图片或播放了一个视频,马上就问你发现了什么?或者是让孩子说看到了什么。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同时,也极大地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增强了学生的感受。

  二、植入辩证思维的课堂

  统编教材给孩子们提供了价值导向,并且更多地从价值灌输转向价值探究,在过程中完成孩子对价值的建构,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普通的辨析是很普遍的,如老师让孩子们“辨析文明”,即对几幅图片的行为加以分类,无非是否文明,就算陈述理由,孩子们也是张口就来,易于学习。但是,让我惊喜的是,多个课例中,老师们设置了各种辨析性的问题,正如道德两难问题,让孩子们去充分思考体会,这是辩证思维的体现。宋月红老师在《大家排好队》中处理“先来后到”知识点时,有孩子排队取水的情景模拟,老师问如果好朋友来插队,是否可以?问题既出,孩子们便分成两派,说可以的理由是帮助同学,说不行的认为这样不公平,现场辩论起来,甚为精彩。这是对排队规则“先来后到”的深度辨析,最后讨论的结果是好朋友可以来前面插队,但是,让好朋友插队的那个人排到最后面,既没有不公平,也没有破坏友情,可谓精妙。

  再如辨别爸妈对自己的爱,爸妈对自己的严厉或严格要求是否是爱?经过辨析,现场孩子们更加体会到来自父母深深的爱。再如冬季感冒是否要开窗?大家一起玩滑梯,年龄小的孩子是否优先等等,让孩子们充分交流体会。可以说,被植入辩证思维的课堂,孩子们的思考也是有深度的,当然收获也是最多的。

  三、让人闻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的课堂

  正如新教材作者方丽敏老师所言,新教材有着一颗中国心和现代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核心价值观便涵盖其中,这从诸多展示的课例中也不难看出。来自《礼记》“立不中门”,《孟子》“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被用在了排队规则的资料补充中。古人用龟甲、竹简和丝帛书写及蔡伦造纸被投射的课件上,体会纸张的由来,无一不是在对传统历史文化的挖掘。课件中,被放大的“文明、和谐”、各类法律条文及守则的呈现又是现代价值观念的渗透,极具时代性。如果孩子们能经常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兼具古今,眼界是开阔的,力量是无穷的。

  四、践行德育落脚到行动的课堂

  道德与法治课堂主打德育,自不必多说,德育观念的渗透我们都会注意到,可如何践行,使孩子们落到实处是老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纵观观摩课,目标指向行动的教学活动比比皆是。《我们不乱扔》一课班级公约送给班长,呼吁行动。《温暖的家》一课抛出问题我们又能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呢?让孩子们思考,继而设计“爱心行动方案”,让孩子们付诸行动。《班级生活有规则》一课现场制定盟约,并自觉遵守等都在指向孩子的亲身实践,还有很多老师让孩子谈打算,给孩子传达一种行动意识,也有助于落到实处,真正达到德育的目的。

  五、有着串连性故事的趣味课堂

  统编教材核心作者左兆军在低年级教材的几点注意事项讲座中指出体验是最好的教育,同时又强调了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充满趣味性的故事孩子们是喜闻乐见的,通过一个完整的故事或大活动框架整节课,这就契合了体验与游戏,出课老师们纷纷采取了这种办法展开教学,收效极佳。最为典型的如以看电影大活动为主线,以观影前、观影中、观影后,并变化不同场景如坐公交、买票时、乘地铁等,相机渗透排队规则。鲁婧婧老师《班级生活有规则》用真心话大冒险游戏来串连整个课堂,引导孩子们勇于说出班级的各种问题,活动衔接自然。姜丹老师《健康过冬天》以卡通人物冬冬过冬为脉络,故事依次铺开,过冬常识也被带入课堂,故事的情节推动着课堂发展。孙希老师《大自然,谢谢您》以孩子们的魔法学院游历,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并进行魔法分享会,寓教于乐。俞晓梅老师《我们小点声》中小伙伴“调小小”的介入贯穿,使得课堂呈现出整体性,老师润物无声,学生乐在其中。

  三天的盛宴绝非以上几点所能概括完的,还有很多诸如需要灵活处理教材、课堂要有强的逻辑性、课堂要生活化、记住“三个怎样”等等诸多教学智慧,需慢慢整理消化运用,但是以上五点是我所听所得,感触最深的地方。

  一节道德与法治课如何称之为好,个人认为在于唤醒或生成,即唤醒孩子原有的良好价值意识,或生成新的道德认知,就算得上成功的课,如果想要获得力量来支撑我们达到这样的目标,我觉得离不开以上的五条。就试着做吧,我们区未来的道法课堂可期!

  观摩道德与法制优质课的心得体会7

  西湖茶香,钱塘鱼美,都不如“千课万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精彩课堂。这个初冬,我们有幸参与、聆听了走在教学最前沿的“道长与法师”们的精彩课堂演绎,有触动,也有感慨。

  一、教学情境创设贯穿课堂始终

  课堂上创设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影响会深刻而持久。此次观摩课活动中,有几节课的情景创设特别巧妙,吸引着每一位听课的教师。

  比如朱月红老师执教的《大家排好队》一课,由“看电影”贯穿始终,从在盒子里看电影,体会拥挤、看不到带来的不愉快,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实践,体验排队的好处。紧接着老师和同学们准备出发,去电影院看一场真正的电影,从出发前的接水排队到影院取票、返程乘坐地铁等情境体验和问题探究,解决了如何排队好的问题。整堂课学生始终沉浸在情境当中,为什么不能插队?当友谊和规则出现了取舍问题怎么更好的解决?两个人要不要排队?一米线有什么用?在学校餐厅打饭为什么应该保持距离?就连电影院里看的电影都是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道德答卷。这节课,所有的困惑都是学生在体验、合作、探究之后自己解决的,而且学生们一直热情高涨,教师忽而是问题制造者,忽而是智慧启发者,忽而是体验参与者,始终和孩子们一起,不留痕迹的指引着孩子们探究的兴趣和方向。

  孙希老师《大自然谢谢你》,创设了“大自然魔法学院”的奇妙情境,大自然像个魔法师,变出了那么多丰富的礼物,引导着学生探秘小米粒的成长离不开土壤、雨水、阳光等“神奇魔法师”的帮助和人们的辛勤劳动;随后,在“超级魔法变变变”的有趣情境中,孩子们兴趣盎然地动手探究丝绸、房屋由来,并举一反三、追根溯源,充分感受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大自然,离不开勤劳的人们……整堂课,师生全情投入、层层深入,充分展现了孙老师“简约精巧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风格,深深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师生。

  二、教学设计取之于学情,用之于学生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章乐副教授在讲座中指出:要从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引导儿童生活建构的关键在于能够直接满足学生真实的道德需求,解决他们真实的道德困惑。只有教材和教师为学生搭建了自主道德学习的“支架”,学生才能有效地展开自主学习。

  三节《大家排好队》,俞李校长的授课是最朴实却最实用的。俞老师所有设计的环节,都是基于课前对学生的调查,学生知道了的、做到了的就不讲或少讲,学生不懂得、做的不好的就终点引导,是一节真正为学生服务,以学生实际需求为依据设计的课。西湖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员俞晓梅老师同样带来了一节接地气的道法课。基于学情分析,精准定位活动目标,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身心特点,精巧设计学习活动,着眼全面发展,为学生聪慧与高尚的人生打下靓丽的底色!

  三、有效追问,演绎品德课堂的精彩

  “追问”好比一条引渡的小船,引导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此次观摩活动中,讲课的老师都能够及时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并及时点拨,及时有效地进行追问。

  比如在朱月红老师执教的《大家排好队》一课中,学生们参与体验活动时发生了拥挤,老师先问谁被挤到了?有的学生举手,老师又接着问,疼不疼啊?看到了吗?你是怎么想的?被挤到的同学诉说了自己的感受,没有看到很难过,很不公平……老师到这里并没有帮学生们总结,而是再次追问:“你觉得应该怎么做。”有个小朋友就说:“排队就好了。”在老师的追问中,孩子们逐渐明白了不排队的危害,并产生了要自觉排队的认识。在插队的体验活动中,老师让学生谈谈:让好朋友排在自己前面行不行,学生谈了自己的观点后,知道应该先来后到后,老师又继续追问:“如果有急事怎么办?”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处理问题的办法,最后孩子们想出了让好朋友站在自己的位置,自己去队伍后面排队的好办法,即解决了公正的问题,又做到了互帮互助。介绍一米线的环节,学生们分享了自己对一米线的认识,老师也没有就此停止学习的引导,老师追问:“哪里还见过?”“这些地方的一米线又有什么作用?”整节课,对排队的各种规则几乎都是在老师的追问下,孩子自己思考出来的。课堂追问是一门教学艺术,看似蜻蜓点水,这一“点”却充满了睿智,激活的是富有情感的课堂,在这里呈现的是心与心的碰撞,理与理的交锋,智慧与智慧的启迪,更多的是情与情的交融。

  四、注重课堂体验,引领学生在实践中探究

  心理学家瓦西留克所说:“最有经验的教师也不可能代替自己的学生去理解所讲的内容。”游戏,作为一种活动类、体验类的德育载体,天然的承载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理解、习得多种优质品质。《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核心作者左兆军老师也强调,要重视儿童的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反思。他在报告中指出:“体验是最好的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本体。如果我们成人对他的生活阅历漠不关心,心不在焉,则会造成心灵上的隔膜,他们绝不会因为你的漠视而放弃自己的感受。”

  朱希杰老师执教的《小小一张纸》一课中,学生不是在学,而是在愉快的游戏。猜谜语,捉迷藏、纸分类、体验试纸的奇妙、参观造纸厂、体验神奇的纸游戏……老师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玩一玩等体验活动,调动了学生的触觉体验,继而调动了孩子的思维,孩子们在前有经验的基础上与新建经验有效链接,探究发现了纸的作用、丰富的种类,体会了没有纸的不便,从新的视角认识了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纸家族。

  “跋涉千山万水汇聚钱塘观摩千家万派,聚英千课万人共话道法事关千秋万代”。 一位位大师的精彩授课,深刻报告,给了我们最前沿的引领,最智慧的启迪,也促使我们更新教育观念,重新审视道法课堂的本质。杭州之行已经结束,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道德与法治这条道路上任重而路远,在未来的探索与坚持中,我定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永远站在孩子的立场,用自己的传道授业解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观摩道德与法制优质课的心得体会8

  20xx年11月7日——20xx年11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在聊城市实验中学举办的“山东省初中道德与法制优秀课例展评”活动,观摩了来自山东省17个地市城区组选手的精彩教学,令我印象深刻、受益匪浅,同时也带给我深深的思考。下面,我就这几天的听课学习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参赛教师对德育课新课程理念的把握精准,很好的彰显了“德育,让生活更美好”的课程追求以及德育与生活相融合的理念。17位教师在三天内进行了五个课题的授课,分别是《自尊自爱是我的需要》、《我自尊我自爱》、《扬起自信的风帆》、《走自立自强之路》和《人生难免有挫折》,这五个课题就我个人的感觉而言都不是很好上,原因是这五个课题都偏重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而心理作为一种内在的东西很难把握,教师很难走进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有深刻的感悟和体会,掌握不好就容易使德育课流于形式。但听了这几天的课,我深深的为老师们精心的教学设计所震撼,既从影响孩子终生发展出发弘扬了正能量,真正帮助孩子解决成长中的实际问题,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充满活力。在教学中,老师们选取了很多正能量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资源,并且坚持以学生生活为本源,充分挖掘了地区资源、学生资源、教师资源以及时代发展的相关材料,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做了很好的融合。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在讲《扬起自信的风帆》时,刘志宏老师的“自信达人秀”,让学生充分发掘自己的优势潜力,给学生自信心,对学生影响深远;王莉老师对学生的引导与激励也让人印象深刻,如:“你真是个认真的女孩,你一定会成功的”、“从你自信的眼神中,我感觉到你一定可以”等,注重从内在出发让学生树立自信心;葛长兰老师选取的要求工作的刘元甲,用歌声走路的陈州等例子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十分强大。

  其次,参赛教师各具特色的教学手法和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使课堂精彩纷呈、活而不乱。在参评教师当中,有的老师富有激情、活力四射,有的老师娓娓道来、春风化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参评教师的教学功底过硬,是我们年轻教师学习的典范。他们的语言十分简洁,基本没有重复,并且普通话较好,发音清楚,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和较高的表达艺术;他们的板书十分美观大方、清晰明了,重点突出,例如晁三涛老师在《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课使用了松树型的板书,最后边写边画,寄语学生要像轻松一样,“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表现能力让人叹为观止,她们能歌善舞,是舞台上闪闪发光的明星,教室就是他们的舞台,他们是名符其实的综合型教师。

  最后,参赛教师对于教材的精准把握和创新使用,真正做到了用教材教。他们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情境或活动的创设,灵活的使用了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尤其神舟十一号、学生自己的情景剧表演等,使学生深刻感受到《道德与法制》课与他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此外,每一个环节都是他们在对教材反复研究后精雕细琢出来的,所以当一堂课呈现在面前时,必定环节完整,思路清晰。刘志宏老师在《扬起自信的风帆》一课课前与学生进行“快乐抓手指”的游戏互动,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感受“我能行”,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又成功切入了主题。

  作为新教师而言,几天下来,可以说是收获满满,在每一个老师身上都能找到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尤其是听完最后专家点评之后,更是醍醐灌顶。我清楚地知道,短时间内我不可能达到像参评老师的水平,但我会努力朝着这个目标和方向迈进。我现在要做的就是认真研读教材和新课标,熟悉教材内容,精准把握教材,利用好教材,上好每一堂课。此外还要注重平日的积累,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每一个看似信手拈来的背后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能够取得更快的进步,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

  观摩道德与法制优质课的心得体会9

  初冬略生寒意,教研热情依旧。又一次来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研活动现场,依然是那个不能再熟悉会场,依然是那带着一点沙哑和满满睿智的话音,依然是用学习者的心态来面对。整个上午,六位老师各具特色的说课,加上李凤英主任对教材解读的专题讲座,就是一场学习盛宴。

  1、环节意识现分明。总观六节课,教学设计最大的相同点就是都有明确的环节意识。从课堂导入到课堂主题活动设计再到课堂总结、拓展延伸,都是由一个个相互关联的教学环节连缀而成,生动有机的若干个教学环节“聚集”在一起,组建起精致的一节好课。总感觉,教师必须树立教学环节意识,一节课的设计必须要用教学环节构建起基本的轮廓,然后再加以修饰,精雕细琢。没有了环节,课堂就会一盘散沙,整节课就“散”了。

  主体环节的设置更要精当有序,在“一课一得”的理念之下,哪些环节必不可少,哪些环节可以精要一些,哪些环节可以整合在一起,哪些环节要打造亮点,哪些环节要厚重扎实,哪些环节要教师挺身而生,哪些环节需要学生合作完成,这一系列问题,都因教师有了强烈的环节意识。

  2、教学活动在课中。纵观六节课,我发现,每一堂课都是由若干教学活动串联起来的。精彩的课堂不是教师在教什么,而是看学生在学什么,教师如何引领学生学习。学习活动的设计,就是在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学习建构知识的过程。“辨一辨”的教学活动在这几节课中多次出现,道德与法治课就是澄清学生对周围社会现象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和价值观念。其他活动,如制定班级公约、给爸妈写一封信、搜集资料、叠衣服、成语接龙的能等,都是一些弥漫着生活味道和文化味道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充分起来,让学生处于课堂的中央,教与学的关系悄然发生着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在一步步得到凸显。

  3、小科教学不可轻。在党中央提出认真上好思政课的大背景下,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道德与法治课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上,其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所不能代替的。所以,这样的课程一定要上好,我们要认真研读统编教材,我们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的去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只有让孩子们提高了认识,分清了善恶是非,才能落实到日常的点滴行动中。

  人育心,润物无痕。一节好的道德与法治课,就如同一粒种子,播散在儿童幼小的心田,也如霏霏细雨,在孩子稚嫩的心上滴滴洒落。我们一直在说静待花开,那就静待道德的种子萌发、破土而出,为孩子的人格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观摩道德与法制优质课的心得体会10

  20xx年11月19日,我有幸参加了泊头市教体局举办的道德与法治课优质说课活动。亲临现场观摩几位教师的说课,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是一次反思自己、提升自己的绝好机会。参加活动之前,自觉对教材进行了充分的解读剖析,感觉自信满满,但今天聆听了几位老师的说课之后才深知自己的不足与狭隘。半天的观摩与研讨,让我受益匪浅、思想颇深。本次活动为我今后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引领作用。现在将我的一点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教学不能脱离学生

  因为这次参与的是说课活动,所以就没有在班上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只是在课下对教材进行研究。正因为如此我才犯了巨大的错误——脱离了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应当以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主体,以学生的认知过程为主体,而不能只是把“以学生为主体”作为假大空的口号。忽视学生的直接体验,代替学生的认识过程,把知识强加给学生,是教育失败的原因。

  以学生为主体,就要求我们教师只能是充当指导者、帮助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去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依靠课本不依赖课本

  通过观看六位优秀教师的演说,我发现我犯的第二个错误就是严重依赖课本,没有为学生们设计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蕴含于生活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相结合才能发生作用。新课程改革中也是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成长,使学习成为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而不是你讲我听的过程。

  三、从情境中来到知识中去

  匈牙利著名的数学家玻利亚认为“学习过程是从行为和感知开始的”。没有情境,没有经历,如何感知?如何认识?由此可知,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必须正确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来,到知识中去。

  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就需要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发现的活动,成为学生亲身实践的活动。要想使课堂鲜活起来,就必须设计好适合学生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

  (一)创设生活情境

  我们的学生是生活在集体中的个体,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现象已经进入到他们的认识领域,有很多知识早已成为了他们的经验。所以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更应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使他们置身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然后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才有利于激发起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 创设游戏情境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环节,它可以让学生产生轻松愉快的感觉,进而活跃课堂气氛。在这种氛围下学习,学生多能振奋精神,积极地转动脑筋,努力争取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机会。在这种主动积极的状态下,其潜力就能得到充分发挥,获得高质量的学习效果。

  (三) 创设动画情境

  现代多媒体教育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要使现代多媒体与教育相结合,不但要求我们学会使用各种教学软件,还要求我们对各种社会信息有及时的了解,这样能为学生学习创设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内容与情感相统一的教学情境。

  教学相长,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只有走出自己的舒服区,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观摩道德与法制优质课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优质课观摩心得体会08-31

观摩优质课心得体会05-18

优质课观摩心得体会05-16

英语优质课观摩心得体会06-14

观摩数学优质课心得体会07-02

体育优质课观摩心得体会07-02

幼儿优质课观摩心得体会07-02

观摩省优质课心得体会02-28

英语优质课观摩心得体会04-18

观摩小学数学优质课的心得体会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