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背诵技巧

时间:2023-11-01 09:54:16 春鹏 文言文 我要投稿

高中文言文背诵技巧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文言文背诵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文言文背诵技巧

  一、化整为零法

  把一篇文言文当作一个整体去笼统地读,这便像囫囵吞枣,应把这个整体分析成若干意义段落进行分段熟读才好。

  [析]一篇课文经过意义段落的分析,便可看到文章的线索与作者的思路,对所写的人物和事物的来龙去脉,了然于胸,然后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照生活的逻辑和照人地时与前因后果的交代,贯穿起来。层次既清楚了,熟读之后,很快就能背诵。背诵应分段背,各个突破,直到全部背完为止。

  二、抄读法

  这是眼、口、手、心综合运用于背诵的方法。

  [析]眼看文章的字、词、句,口念文章的字、词、句,手写文章的字、词、句,心想文章的字、词、句。抄抄读读,读读抄抄,不要多时,读完部分,便抄完部分,也就背完部分。那么全部读完,也就全部抄完,也就能够全部背诵完。当眼熟、口熟、手熟、心熟了,全文也就容易通过对它们的熟记而背出。

  三、累进法

  采用此法有如滚雪球,即先读第一句,即背诵第一句;再将第一二句连读,即要求第一二句连背。依次类推,滚动前进,累积背完全文为止。

  四、三抓法

  它是以自然段为单位实行三抓。

  [例]当要背诵《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之前,可以运用三抓。如在第一自然段里,先抓本段的第一个字----秦;然后抓本段的起始句----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最后抓本段所体现的作者思路,文章脉络----交锋发生在秦王与安陵君之间,是唐雎出使的前因,也是双方斗争的前奏。情节开端部分。这三抓相互都起到提示作用。依照这些提示去背课文就容易些。

  五、照看译文背诵法

  即由语体文反回文言文。

  [例]如要背诵欧阳修《醉翁亭记》,可以先将它逐句译成现代汉语(即古译今),然后根据所译的汉语,再返回古代汉语(即今译古),由古到今,再由今到古,也就是从译文回复到原来的文言文,多次反复,这不但练习了古译今,而且可以比较古今词法句法,背诵原文,不论其长短,都是易为的。

  [析]以上五法,对于背诵原文,是行之效的。每一个方法,固然可以采用,几个方法,综合运用,似乎更好一些。总之,采用何法,没有定规,一个是各人所喜爱用什么法就用什么法,这是主观的一面,另一个则看客观的背诵效果了,采取的某法既快(背诵得快)又好(背诵准确),那么那个法就是一个最佳的方法。

  高中文言文背诵法一般可分为三个环节:理解记忆、形象记忆、结构记忆。这三种背诵法能够处理大部分难以背诵的文言文。

  一、理解记忆

  文言文《陈情表》主要讲的是西晋李密因与自己相依为命的祖母重病,同时朝廷又急召他入朝,夹在忠义之间不能两全,希望晋武帝怜悯他的祖母,让他能在祖母前尽孝。本篇文章一共四段,要求全文背诵,背诵难度较大。

  首先在背诵之前,学生需要理解全文的大意。只有明白文章的内容,在脑海里形成整个故事的白话文涵义之后,才能将整篇文章串起来,才能完整而不遗漏地背诵。若是学生不对课文进行理解,直接背诵,类似“外无期功……形影相吊”这种上下对照的句子也许能够完整地背诵。因为这样的句子上下字数一致,联系紧密,学生只要记住上一段,下一段就能够在上文有提示的情况下对照着背出,无形中就降低了背诵难度。但是在“至微至陋,过蒙拔擢”这样逻辑性不强,重在强调作者本人情况的句子中,就很容易发生背诵遗漏。因为“至微至陋”与“过蒙拔擢”基本上都是在表达作者认为自己地位不高才能不显。仅从意思上看,与下文的“岂敢盘桓”连接也没有违和,所以学生在背诵的时候很容易就将这之间的两句遗漏。而且正如上文说到的,两个同样意义的句子顺序并没有太强的逻辑性,似乎哪一句在前都并无不可,导致学生在记忆的时候极容易上下颠倒。一旦颠倒,学生就会产生思维惯性,在之后的背诵中会扰,形成了“这里就该这样背”的思维,这种思维学生自己是难以发现的,需要别人提醒。但是即使提醒,已经形成的惯性思维还是会干扰之后的背诵记忆,发生屡教不改的情况。

  所以学生要想完整背诵,必须对全文都有全面的把握。针对这一点,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全面而详细地了解课文。明白一篇课文具体在讲什么,每句话都在表达什么。针对古文记忆力不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先用白话将课文表述一遍,然而根据白话转换成课文中的文言文。这样既能够全面加强记忆,也能够做到不疏漏、不颠倒。

  二、形象记忆

  形象记忆其实就是理解记忆的具体化,学生在了解了课文的具体内容之后,根据每一句话的涵义,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形象。这种记忆方法在一些叙事性较弱的课文中应用情况较好,比如《蜀道难》这篇文言文,全篇大量的景物、意象与想象混杂典故夹在其中,造成学生背诵困难。而且《蜀道难》的逻辑性不强,全文都是作者的感慨以及由感慨生l出来的内容,甚至在写到蜀道的艰险的时候,也没有按照普通的写景抒情文那样由山头到山脚或者从一个点扩大到周围的顺序。所以学生在背诵记忆这样的文章的时候,就极容易发生疏漏和颠倒的情况。

  这篇文章虽然逻辑较弱而且没有什么顺序,但是它有很强的形象性。李白在描绘蜀道的艰险难行的时候用了很多比喻、夸张,如“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这一类句子记忆较难。教师可以让学生领会句子中的具体形象,连绵不绝的山峰高到距离天空不到一尺的地步,有枯松倒挂在山璧之上。这种情景常见于我国的山水画中,教师可以找出几张给学生参考,全文一些难以记忆的句子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变成一幅幅画面。学生只要根据画面,再结合一定程度的记忆, 就能够将课文中那些艰涩的句子完整地复述出来,降低了背诵的难度。这是针对抒情为主的文言文,实际上对一些叙事性较强的文言文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叙事性的文言文通常有时间发展的顺序,并且有它自己的内部结构和段落,将每一个段落画面化,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即可完整背诵。

  三、结构记忆

  结构记忆就是针对那些从头至尾有自己的发展顺序,且每个段落都有自己表达的中心的文言文,能够根据重点将文章完整串联。学生只要把握好段落之间的结构体系,就能够顺着结构将文章背诵出来。

  比如《陈情表》的结构就较为明显,第一段首先就言明自己祖母与自己的多年情份,第二段开始叙述自己的艰难困境。说完了困住作者的两方面之后,后两段就开始表达自己对晋武帝的祈求。可以说这篇文章上下两层的区别还是较为明显的,学生只要记得第一段是作者与祖母,第二段是作者与朝廷,第三段第四段是作者苦苦哀求,就能够大致把握好文章的结构。不仅是整篇文章有自己的结构,一些段落里面的句子之间也有自己的逻辑顺序。比如在第一段中,作者上来先说自己幼年时的遭遇,引出祖母对自己的好,再写自己没有亲属,表达如果自己离开祖母将没有人照顾她,最后表达一直是自己在照顾祖母,若是自己离开,祖母的情绪是一方面,其他人能不能尽心照顾也是一个问题。这样一层层下来,才表达了作者不能离开祖母的一系列原因,不仅真实度提高了,感情也更加具有感染力。这就是段落中的结构联系,学生在背诵的时候,要按照这样的顺序一句句背下来,就不会产生背了上一句想不起下一句的情况。因为他们只需要想着“幼时―无亲属―亲手照顾祖母”的顺序,第一段就完整地串联起来了。

  综上所述,在文言文背诵中,每一篇文章都不限某一种背诵方法,应当针对文章的具体情况做相应的处理。同一篇文章可以使用多种背诵方法,且因人而异,只要能够完整流畅地背诵,就应该积极采纳。

【高中文言文背诵技巧】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文言文背诵技巧09-16

高中文言文背诵五种方法09-24

背诵古文的技巧总结06-17

高中语文古诗文背诵方法与技巧07-22

文言文背诵五要点09-24

高中文言文做题技巧08-03

琵琶行的背诵技巧06-10

古诗文背诵方法与技巧08-25

背诵古诗文的技巧-参考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