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媒介在文言文教学f中的运用

时间:2021-06-09 12:46:13 文言文 我要投稿

现代媒介在文言文教学f中的运用范文

  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如何借助一些现实生活里学生感兴趣的媒介,架设通往古代文化的桥梁,吸引孩子们到文言文的世界早去游览?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的感悟,逐个说明现代媒介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媒介在文言文教学f中的运用范文

  媒介一:生活中常见的熟语

  什么是熟语呢?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固定的词组,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成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 如‘慢条斯理、无精打采、不尴不尬、乱七八糟、八九不离’等”,从这个解释我们可以看到熟语和成语很接近,但范围比成语要广泛。成语除了符合熟语所具备的特点之外,还具有简洁精辟、大多由四字构成、一 般都有出处(书面来源或典故)、书面色彩较浓等特点;而成语只是熟语的一部分。在语言里,一般词组是临时组合的,各种熟语则是经久沿用、有了定型的。它具有丰富的内容,概 括人们的认识成果,并且口语化程度高,生动活泼,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在结构上,不限于四字词组,包括多由三字格组成的惯用语,(如唱高调 “炒就鱼”,由两个部分组成的“歇后语”, (如“泥菩萨过江一一自身难保”),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俗话”,(如“不管三七二十一”,“死马可作活马医”)和揭示客观事理、富有教育意义的“谚语”(如“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等。在使用上,虽然不能随意变动其中的成分,但也有些比较灵活,可以添加一地成分,如炒鱿鱼 ,炒你的鱿鱼。

  成语、歇后语和惯用语是我们语言中最精巧的语汇。他们因为其精彩简练的表达放果得以在今天语言中延续。恰当地运用这些熟语,否可以大大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放率。

  「课堂实例」某教师在教学《失街亭》之前,先让学生课外自读《三国演义》,让他们找出成语、歇后语和惯用语,并通过比赛的形式,看谁积累得多。

  老师专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上黑板,写出他们积累的歇后语,如:刘备摔孩子一一收买人心;周瑜打黄盖一—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张飞穿 线一一大眼瞪小眼。惯用语,如:万事俱备,只父东风;过五关,斩六将;身在曹营心在汉;赔了夫人又折兵;大意失荆州;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有大量的成语。

  然后,让学生讲出这些熟语包含的故事。结果,学生对整部《三国演义》读得津津有味,能够较全面地了解小说情节,自然对课文《失街亭》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再如,用已知成语卧薪尝胆推演未知的《勾践灭吴》,用四面楚歌开讲《鸿门宴》等等。熟悉的词语,熟悉的解说其实演化自真实的历史故事,可以刺激学生的思维味蕾,激发他们享受文言大餐的欲望。

  媒介二:活在孩子心中的古代神话故事

  童话是孩子世界里不可或缺的内容。鲁迅先牛在《阿长与山海经》中曾经描写过这样的情节我对长妈妈刮目相看的原因是,她竟然能为我买来渴望已久的《山海经》。即使是大师如鲁迅,儿童时候对童话也充满着无比的热爱。可以相信,对童话的阅读兴趣无人能够回避。

  那么,我们何不借助学生所熟悉而且热爱的神话故事诱导学生走进他们未知的历史文化中,去解读文言文选篇呢?

  [课文举例]例1:精卫填海的故事,学生早已熟知。教学时可先让他们讲故事,再学习原文《精卫填海》。这样,学生的参与成为教学的客观需要,创造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拉近了新旧知识的距离,文言文的难度自然就降低了。

  例2:牛郎织女的故事,老百姓口耳相传,已经在学生的心中存在许多版本。原文是怎样的呢?学生一定会有好奇心。那就让他们去读《迢迢牵牛星》,读《搜神记》里的《董永》。 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来自这里之后,同学们还会发现什么呢?原来史书的故事与我们后来听到的故事有出入,这又是为什么呢?当然是后人的创造性发挥。后人因为怎样的需求要改造 原来的故事?改文与原文所表达的思想有什么不同?一连串的问题油然而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学习的质量自然也会大大提高。

  这样的教学,可以便学生感觉到,原来文化并不是什么吓唬人的大部头,就是历史的人们在历史的风尘中一路走来留下的历史记忆,记载着彼时彼地人们的喜怨情愁,记载着他们的理想和追求,和我们今天的人们一样。

  媒介三:流行音乐元素

  我们不难注意到,学生偏爱流行音乐(主要是通俗歌曲)的现象很普遍,不少学生的业余生活、业余爱好都与流行音乐(通俗歌曲)有关。那么,流行音乐与文言文学习有没有可沟通的地方?如果能够建立两者的联系,文言文教学岂不是又增加了魅力?

  「课例一则」播放歌曲《涛声依旧》,让学生在音乐画面和唱词之间倘佯。哪词如下:“带走一盏渔火让他温暖我的双眼 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无助的我已经疏远那份情感 许多年以后才发觉又回到你面前 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久违的你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 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 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提问:这首优美的歌词其实并非词作者首创,你知道它的灵感来源吗? 请阅读一一《枫桥夜泊》(唐朝)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比较《涛声依旧》和《枫桥夜泊》之后,学生惊呼一一这么美的歌词原来是化用古诗词而来!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啊!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真妙。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从其它流行歌曲中去寻找去发现流行音乐作品与古代诗文之间衔接的痕迹。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文言文是最精练最文雅的语言,古诗更是文言宝库中的珍品。 类似《涛声依旧》这样的移用在文学创作中,在歌词创作中比比皆是。如歌曲《在水一方》与《诗经》中的《蒹葭》。

  喜欢流行音乐的`人都知道唱词的叠加和一唱三叹的妙处。结合实例让学生谈谈,在听歌曲结尾处的反反复复的时候,是否觉得有重复罗嗦之感。让学生明确这样做的好处:不仅没有重复之嫌,反而觉得是在反复中一遍遍地触动情怀,是反复抒情,层层推进。同时指出,这样的创作方式其实并不新鲜,也是在仿效古人。

  让我们来看看上古时代的《乐府诗集》中一则《采莲》

  采蓬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这首古老的民歌在写作技巧上最突出的特点当然是叠加的声音与叠加的画面感。你看诗歌后五句几乎全部相同,只是每句的最后一字有所改动。这不就是一唱三叹吗?五个鱼戏莲叶给人造成一种游鱼很多的视觉效果,这就是画面的叠加之美。 同时,加上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那种丰富内涵(它常常与男欢女爱,多子多孙的观念联系起来),从而使这样的一首诗具有了它多样的文化意蕴。 告诉学生,诗歌是用于歌咏的,只是因为后来丢失古代的曲调,才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只能读不能唱的样子。如果同学们有兴趣、有能力,何不也潇洒一把,试着用现代歌曲的曲调给古代诗歌谱曲,做一回作者,做一回古人?在演唱中体会古今相通的神韵,去感受诗歌之美,音乐之美。

  媒介四:中国传统文化意象

  天文地理,风花雪月,草木虫鱼……以上几乎所有事物皆现于古今中外文人的笔端。成为寄托作者愿景的情意结,人们称之为意象。所谓意象既是文学作品中那些具体可感的物象,又是超越了这些客观物象自身的本来面目,渗入了作家艺术家情感与认识的虚幻之象。意象的特定涵义是由人类共同的感受和体认凝结而成的,有些已成为口耳相传的名句、格言。每个民族因为历史的或者地域的原因,对于某个物象有其传统的审美认知。中国文学作品中对许多事物的抒写,都有其特定的涵义。古诗文中不乏这样有共同感受的意象朝露“流水”是对时光易逝的感叹唱 浮云则是君子对富贵的鄙弃和不羁于贫困的豁达,“夕阳”的断肠, 小雨的清寒,秋的萧瑟,杜鹊的哀伤,“柳”(谐音“留”)的离情别绪,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有意与无情……无一不具有特定的涵义。

  看到青松、菊花,就想起坚韧不拔和坚贞不屈;看到红旗,会引起振奋的情绪和胜利的遐想……瑞典的赫黑塞在《热爱自然的心声》中说:“云处于神往的天和凄凉的大地间,而 隶属于天、地,被比喻为所有人类的憧憬。云是所有的漂泊和探取、欲求和乡愁的永远象征”。

  让学生对身边的花鸟虫鱼产生别样的情怀,不仅有利于阅读古典文学作品,而且可以让他们对生活拥有丰富的体验和感情。从一叶中阅读秋的蕴涵,伴春鸭在江水里探寻温暖,成为热爱生活、富于情趣的人。

  媒介五:近在咫尺的家庭生活画卷

  对于家庭生活,人们常常由于浸淫其中反而觉得难以言表。是的,因为我们对生活太熟悉而少关注,少理解,少体验,当然也少了这样做的兴趣和意识。那么,不妨让学生从理想的家庭关系谈起,谈谈他们希望拥有的家庭和亲人,谈谈他们所想要的父母恩、子足情吧。

  再来比较文言作品中的家庭场景,让学生在文言作品中走近古人的家庭,感受古人的家庭氛围,体会在没有多媒体的世界里,.我们的古人是如何营造温馨的家庭的。学习《咏雪》,我 们就会惊奇:大雪封门的难耐天,却被一家人过得有滋有味,诗意烂漫。 在比较思考中,学生也许会由此懂得,美好生活靠自己去经营,进而产生经生活的趣味和尝试。这样,我们就对家庭生活有了关注,有了体验,有了理解,有了乐趣。

  上面的文字,是我在文言文教学方面的心得体会,虽然零散,却凝聚了我的探求和思考,它让我相信文言文教学除了目前知识教学的程式之外,应该还有别的意义和路子。对此,我一直高扬着理想主义情怀:总是幻想着激动人心的教学前景,盼望着结束文言文课堂的沉闷局面,代之以生机勃勃,欢声笑话……

【现代媒介在文言文教学f中的运用】相关文章:

有关现代媒介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03-16

信息化媒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辅助运用论文01-18

论引入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03-16

关于引入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03-16

浅谈现代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06-12

浅论现代信息技术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06-13

关于引入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探讨03-16

汽修专业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论文04-02

现代科技在解剖学的教学中运用的论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