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感遇其七张九龄体裁
《感遇十二首》为唐朝大臣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的组诗。这组诗托物寓意,抒发了作者的身世感慨,表现了作者的理想操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感遇其七张九龄体裁,欢迎阅读。
感遇其七张九龄体裁
感遇其七这是一五言古诗。
感遇其七
原文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字词解释
1、岂伊:难道。
2、伊:语助词。
3、岁寒:孔子有“岁寒而后知松柏也”语。后人常作砥砺节操的比喻。
4、岁寒心:意即耐寒的特性。
5、荐:进献。
6、树:种植。
翻译
江南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岂止南国地气和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荐之嘉宾必受称赞,山重水阻如何进献?
命运遭遇往往不一,因果循环奥秘难寻。
只说桃李有果有林,难道丹桔就不成阴?
点评鉴赏
第一篇
读着张九龄这首歌颂丹橘的诗,很容易想到屈原的《橘颂》。屈原生于南国,橘树也生于南国,他的那篇《橘颂》一开头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其托物喻志之意,灼然可见。张九龄也是南方人,而他的谪居地荆州的治所江陵(即楚国的郢都),本来是著名的产橘区。他的这首诗一开头就说:“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其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屈原的名句告诉我们:“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可见即使在南国,一到深秋,一般树木也难免摇落,又哪能经得住严冬的摧残?而丹橘呢,却“经冬犹绿林”。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
丹橘经冬犹绿,究竟是由于独得地利呢?还是出乎本性?如果是地利使然,也就不值得赞颂。所以诗人发问道:难道是由于“地气暖”的缘故吗?先以反诘语一“纵”,又以肯定语“自有岁寒心”一“收”,跌宕生姿,富有波澜。“岁寒心”,一般是讲松柏的。《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张九龄特地要赞美丹橘和松柏一样具有耐寒的节操,是含有深意的。
汉代《古诗》有一篇《橘柚垂华实》,诗中说橘柚“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表达了作者不为世用的愤懑。张九龄所说的“可以荐嘉客”,也就是“冀见食”的意思。“经冬犹绿林”,不以岁寒而变节,已值得赞颂;结出累累硕果,只求贡献于人,更显出品德的高尚。按说,这样的嘉树佳果是应该荐之于嘉宾的,然而却为重山深水所阻隔,为之奈何!读“奈何阻重深”一句,如闻慨叹之声。
丹橘的命运、遭遇,在心中久久萦回,诗人思绪难平,终于想到了命运问题:“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看来运命的好坏,是由于遭遇的不同,而其中的道理,如周而复始的自然之理一样,是无法追究的。这两句诗感情很复杂,看似无可奈何的自遣之词,又似有难言的隐衷,委婉深沉。最后诗人以反诘语气收束全诗:“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人家只忙于栽培那些桃树和李树,硬是不要橘树,难道橘树不能遮阴,没有用处吗?在前面,已写了它有“经冬犹绿林”的美荫,又有“可以荐嘉客”的佳实,而“所遇”如此,这到底为什么?《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里讲了一个寓言故事:阳虎对赵简主说,他曾亲手培植一批人才,但他遇到危难时,他们都不帮助他。
因而感叹道:“虎不善树人。”赵简主道:“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只树桃李而偏偏排除橘柚,这样的“君子”,总不能说“慎所树”吧!
杜甫在《八哀。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一诗中称赞张九龄“诗罢地有余,篇终语清省。”后一句,是说他的诗语言清新而简练;前一句,是说他的诗意余象外,给读者留有驰骋想象和联想的余地。读这首诗我们不就很自然地联想到当时朝政的昏暗和诗人坎坷的身世吗!这首诗平淡而浑成,短短的篇章中,时时用发问的句子,具有正反起伏之势,而诗的语气却是温雅醇厚,愤怒也罢,哀伤也罢,总不着痕迹,不露圭角,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第二篇
“藉物抒怀”、“托物明志”一直是中国诗文中常用的笔法,从《诗经》之比兴、屈原藉香草美人以自述以来,咏物诗篇并非以描绘精美为上乘,而是以 物感于心、心融于物 为境界,诗人笔下之“物”当可体现其生命,传达其思想、情感,像本诗就是藉着江南丹橘来抒发感怀。
张九龄是南方人,他观察到江南丹橘不同于一般树木入秋即飘零摇落,而是“经冬犹绿林”,用此一“犹”字,可见作者领悟了君子坚贞不变的本心、充满了赞颂之意。
以橘树象征其实渊源有自,屈原的《九章.橘颂》:“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早已歌颂橘树坚贞的德性,因此诗人以平易清新的问答语句道出:这不仅是江南“地气暖”,最可贵的是橘树“自有岁寒心”。此“岁寒心”是极富深意的,正是孔子在《论语.子罕》篇所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屈原在〈橘颂〉里又说:“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说橘树有青色、黄色的果实杂揉,色彩灿烂夺目。而且表皮色泽鲜明,内部果肉洁白,就好像是以道义为己任的君子。这样的内外兼美,也就是本诗所谓的“可以荐嘉客”。无奈山川遥阻,如此天地间的“嘉树”,竟无法让人欣赏到他的美好!诗意所呈现的对比,实是深深叹惜怀才不遇的真君子!
继而往深处想,运命的好坏,是由于际遇的不同,而人生的“遇”或“不遇”如周而复始的自然之理一样,寻不出一定的原则。君子能做的只是洁己修身、自尽其道,面对世人只晓得种植桃树、李树,诗人发出感叹“此木岂无阴”?感叹人们不能真正识才、访贤,只是任情的随俗而逐,太盲目也太势利了!
俗世浊流中,众人所好、争相追逐者,未必是好;被人冷落、不得不遇者,未必不好;因为世风日下,道德标准已不复,在无法探寻的运命中,唯有持守一己之清净地,如诗中所谓的“岁寒心”,坚持“横而不流”(屈原.橘颂),成为浊世中的清流!
杜甫在《八哀.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一诗中称赞张九龄“诗罢有余地,篇终语清省。”读这首诗确实语言清新而简练,且诗外有广阔空间让人联想。当时的朝政、诗人的遭遇、人生的态度与运命穷通之理……全诗托物言志,婉而多讽,含蓄深沉,可谓平淡而浑成。
第三篇
《感遇十二首》是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后作,这一组诗运用比兴手法,表现其坚贞清高的品德,抒发自己遭受排挤的忧思。此篇为其第七首。这首诗借用屈原《橘颂》的诗意,以丹橘自喻,表现了诗人自己的优美情操、高尚品德及对理想的追求。
诗开头两句,诗人就以饱满的热情,颂扬橘树经得起严冬考验,绘制了一幅江南橘林的美丽图景,形成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橘树是果树中的上品,又能经得起严冬风霜的熬煎,终年常绿,因此诗人以丹橘自喻是有深刻含意的。这是诗人借用橘树来比喻自己“受命不迁”、“横而不流”的人格。这里,诗人不仅写了橘树的外形,而在着意表现它坚强不屈的精神,达到了形神的有机结合。同时呈献在读者面前的,并非一棵橘树,而是一片橘林。诗人是在描写包括他自己在内的“群像”。这就使得诗的意境更为深远开阔,形象更为高大生动。
三、四两句,写橘树的特点。诗人告诉读者橘树的经冬翠绿,并非因为江南气候暖和,而是因为它有着耐寒的本性。在这里,诗人采用的是问答的形式,问得自然出奇,答得分外有味,把橘树本身的特性简明地概括出来。诗人通过“岁寒心”的双关语,一方面巧妙地指出橘树的耐寒本性,同时又用以比喻诗人的高尚美德。这是借橘树的本性写诗人的心灵之美,既是诗中主人公的自我画像,也是当时千万个正直知识分子的品德的写照。从而使诗的主旨又深化了一层。
下面六句,是叙事,也是抒情。五、六两句是说:这些甜美的丹橘本可以送到远方呈献给尊贵的客人,无奈关山重叠,通道受阻。言下之意,他本可以将贤者推荐给朝廷,可惜道路被阻塞。这两句妙喻天成,不露痕迹。诗人借用眼前的景物,通过丰富的想象,表现了封建社会一个忠君爱国的知识分子,在遭贬的情况下,仍然不甘沉沦,依旧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可贵品质。七、八两句是诗人从感慨中得出的判断:命运的好坏,只是因为遭遇的不同;而这又如同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一样,其中的道理实在难以捉摸。这是诗人根据自身经历所发出的感叹。最后两句是紧承“运命”两句而来。诗人大声疾呼:不要只说种桃李,橘树难道不能供人乘凉吗?很清楚,诗人在为橘树鸣不平,也是在为贤者鸣不平。也就是说,贤者能人,不会不如李林甫之流。这两句是对朝廷听信谗言、邪正不辨、严厉斥责,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由于诗人有深刻的洞察力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因此这两句议论写得十分亲切自然,深刻有力,大大增加了诗的内涵。这里运用暗喻来抨击时弊,能发人深思,给人以很大的启迪。
从结构上看,这首诗短短五十字,构思精巧,结构严密,抒情写意,回环起伏。开头以橘起,最后以橘结,前呼后应,且深化主题。尤其是最后出人意料的设问,震人心弦,增添了诗的艺术魅力。
张九龄诗歌语言生动、比喻贴切,毫无矫揉造作、雕琢晦涩之病。刘熙载在《艺概》中,称张九龄的诗歌“独能超出一格,为李、杜开先”。这一评价是非常恰当的。刘禹锡说九龄“自内职牧始安(今桂林),有瘴疠之叹;自退相守荆户,有拘囚之思。托讽禽鸟,寄词草树,郁然与骚人同风。”就是指这类《感遇诗》。
【感遇其七张九龄体裁】相关文章:
感遇张九龄其七 试题10-06
感遇张九龄其七译文09-15
张九龄《感遇其七》的翻译09-06
张九龄感遇其七读音05-16
张九龄《感遇(其七)》阅读答案10-03
张九龄《感遇其七》原文及赏析07-13
张九龄感遇其六08-11
张九龄《感遇(其七)》阅读答案及赏析08-30
张九龄的感遇07-30
张九龄的《感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