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寓言》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生寓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生寓言》教案1
授课日期:年月日总课时:
教学目标
①理解寓言的含义。
②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③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重点
①理解寓言含义。
②学习精美的表达。
第一课时《白兔和月亮》
教学内容
①介绍寓言。②解读寓意。
③引导学生自相对照,把握人生态度。
教学设计
一、激趣引读
人们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与失将会伴随我们今生今世。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镜子。
出示课题。
介绍寓言
二、诵读感知
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感受语言。
2、整体感知,学生谈感受
感知内容: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2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a.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要求学生完整地复述课文。
b.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了解身份的改变对于心态的影响。
c.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为什么会患得患失?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d.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以上问题难度不大,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略加点拨,学生可以自己完成。
三、语言品味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赏析。
例如,“慧心”“风韵”“闲适”“绷”等用词很精当。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除让学生分析上述词语的妙用之外,还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其他有关的词句再作分析,并让学生试着仿写。
四、合作探究
1、找出故事情节中的两次转折。
2、白兔最终要求诸王之神撤销决定说明了什么?让学生理解白兔慧心未泯。
3、这则寓言提到了人类有什么含义?寓言的讽刺意义。
4、拥有财产就一定患得患失吗?而一无所有才心安理得吗?
五、互动释疑
六、自我反思
1、我们应从白兔身上学到什么?
2、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3、我们应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
七、作业布置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②预习《落难的王子》。
第二课时《落难的王子》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2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教学目标
①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②与《白兔与月亮》比较阅读。
○教学设计
一、激趣引读
同学们,上节课我给大家讲过,大凡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好生活中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还要告诉大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同困难、挫折甚至灾难打交道。对此,我们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它可能给我们带来足够的警示。
二、诵读感知
1、朗读、默读课文,仔细推敲课文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认真揣摩故事情节与中心的关系。
2、整体感知
①这篇寓言说了个什么故事?要求学生熟练地复述课文。
②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可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句子。
③“我”在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提示:线索人物。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
④“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在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提示]这句话表现了一个旁观者对不幸者的叹息。第一次是王子对天灾人祸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对王子落难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对“我”遭受厄运而言。这是叹息者未经磨难的一种虚妄的假设。(其实未必如此,假如灾难真的落到了人们的头上,谁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三次,揭示了它在现实中的普遍性。
三、合作探究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引导:
①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2
②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编排情节有何用意?
让学生理解作者设置这样的极端情节的典型意义。
③“我”是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然而,厄运也落到的“我”的头上,这一情节说明了什么?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2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提示]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诉读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灾难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
④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提示]王子落难的故事还会不断发生,而旁观者的叹息也将无限循环地延续下去。只有经历厄运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一——厄运能使人的性格变得坚强起来。
⑤只有落难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研讨二)
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辩证地来谈,谈透彻,让学生接受挫折教育和人生观的教育。
四、互动释疑,讨论交流
五、比较阅读与《白兔和月亮》比较阅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辨析:两篇课文在表现主题、安排情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有什么异同。训练学生的赏析能力。
学生可自由评说,教师不必加任何框框,可适当点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将问题归结到以下几点。
①在主题上,两篇寓言都是写人生态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落难的王子》写人在受难后的状态。
②在情节上,都表现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写“好事”可以变为坏事;《落难的王子》写“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与“坏”都是相对的,决定于当事者的思想观念。)
③在表现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见大地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浓些,而《落难的王子》写得更像是事实。
④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以叙事为主(这是叙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叙事的基础上,多有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且多议论;《落难的王子》则重在叙事。
以上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教师引导得当,还是可以完成的,可根据情况处理。
六、体验反思
①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此我们应怎样面对?
②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是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的。
③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喜大悲的事毕竟不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
七、教师小结
我们学习了两篇寓言故事,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应当怎样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2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八、作业布置
①积累警句
②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人生寓言》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
2、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
3、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通过一个故事来讲道理。
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能快速自读课文,并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能力。
情感目标:
1、 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寓言的含义;
2、学习文章精美的表达。
教法学法:自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2课时
课前准备 :
1、 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
2、 预习课文内容,思考寓言的含义。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人生寓言
(节选)周国平
拥有财富是好事,却可能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遭遇厄运是坏事,却可以锻炼人的意志。怎样面对财富和不幸?这始终是人生的两大难题。用心体会下面两则寓言的寓意。
白兔和月亮
在众多的兔姐妹中,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每天夜晚,她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于是,诸神之王召见这只白兔,向她宣布了一个慷慨的决定:
“万物均有所归属。从今以后,月亮归属于你,因为你的赏月之才举世无双。”
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可是,说也奇怪,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落难的王子
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每当左右向他禀告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泪叹息道:“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可是,厄运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他的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他自己也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当他终于逃出虎口时,他已经成了残废,从此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
我是在他行乞时遇到他的,见他相貌不凡,便向他打听身世。听他说罢,我早已泪流满面,发出了他曾经有过的同样的叹息:
“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谁知他正色道——
“先生,请别说这话。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于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落难的王子撑着拐杖远去了。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熟悉的叹息:
“天哪,太可怕了……”
课文导入:
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镜子。
简介寓言: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整体感知:
1、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 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
4、 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体味感知: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你认为哪个词语你最有感触,认为用的最好?请找出来,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探讨研究:
1、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2、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决定,说明了什么?
3、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讽刺意义?
拓展延伸:
1、 拥有财产就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
2、 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
3、 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么?
4、 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
整体把握
1、这一则寓言,主题词就是“得失之患”。首先必须把握的是,这种“得”,并非一般的“得”,试想白兔得到一把青草,会有这样的“得失之患”吗?小白兔得到月亮,固然是诸神之王慷慨赐予,但是她实在不配拥有,因此不能泰然拥有。这就是说,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这样的拥有,看起来是好事,又何尝不是坏事?物的主人,其实也是物的奴隶,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所奴役。白兔和月亮处于两种不同的关系,决定了白兔呈现两种不同的心态,拥有月亮反而不是好事。
2、这一则寓言有两处转折。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属于白兔,是一个转折。此前,白兔是心旷神怡地赏月;此后,却紧张不安心痛如割。最后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销决定,是又一个转折。前一个转折,前后构成鲜明的对比,后一个转折给人留下一个启迪,寓意就是通过这样一个反复透露出来的。
3、引导学生准确理解《白兔和月亮》,设问为什么不编成“白兔和青草”的故事,或“天空和月亮”的故事
白兔虽有赏月之才,但是她是如此渺小,实在不配拥有月亮,所以如此紧张不安。虽是诸神之王的赏赐,也是非分之财,拥有非分之财,必然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忽视这一点,就不能准确理解寓意,就可能误解、误导。
4、《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课文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正确把握好人生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国有句俗语“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的,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则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我相信同学们会有一种别样的收获。
整体感知:
这则寓言故事写得很深沉,不仅在主题思想上令人发省,而且在情节安排上也值得我们学习,具有普遍的意义。通读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思考品味:
1、“我”在情节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2、“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到我的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问题探究:
1、 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 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便偏故事情节有何用意?王子落难你认为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3、 “我”是王子落难的见证人,然而,当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这说明了什么?
4、 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5、 只有落难后才会变得坚强,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一)整体感知
这一则寓言寓意是,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这是落难王子的人生感悟。当然不是说,为了坚强起来必须寻找厄运,而是说,既然厄运落到头上,那也不必倒下,应该顽强地挑战命运。厄运是坏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厄运可以使人坚强起来。生性非常脆弱的王子都能在落难中挺过来,还有什么人不能呢?
(二)学生研讨,提出问题,并自行讨论回答。
1、课文的写作特点:这一则寓言的编法值得探究,作者要说的意思是,厄运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作者假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人物,本来是一个极端脆弱的人,拟定为王子,极写他怎样脆弱。厄运也往极端方面去编,国破家亡,又当奴隶,又成残废,行乞度日。用落难王子之口,说出厄运使人坚强的道理。
构思奇妙的是,用第一人称,“我”是落难王子的同时代人,亲眼见过王子,还有一段对话,似乎不是寓言故事,而是亲身见闻。
构思奇妙之处还有“天哪,太可怕了”云云反复三遍,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是在“我”耳边响起,重复半截,略去半截,耐人寻味。厄运一旦落到自己头上怎么办,有王子的经历在前,这样的故事又好像在不断重复,对人很有启发。
2、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来为什么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用概括的语言说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遭遇厄运后历尽苦难的磨练,性格坚强起来了,所以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落难的王子》的寓意是,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3、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没有遭遇过厄运的人应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
说“才能”,意味着只有遭遇厄运,才能战胜脆弱,别无他法了,这个规律不能成立。要培养坚韧的意志,必须自觉地寻找艰苦,在艰苦的条件下刻苦的磨练。比如,长跑,并非厄运,但是需要坚韧的意志,是可以锻炼人的。
拓展延伸:
与《白兔和月亮》进行比较阅读。
1、 在主题上,两片语言都是些人生态度的。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前则主要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后则写人受难后的状态;
2、 在情节上,都采用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则寓言味道比较浓些;后则更像是事实;
3、 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是叙事为主。而前则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后则重在叙事。
体验反思:
1、 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我们应怎样对待?
2、 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
3、 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悲大喜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坚强的意志?
教师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两则寓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很多人生启示。我们知道了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巩固训练:
1) 完成“研讨与练习”
2) 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课后记: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两项创新性学习:一由同学们自编自演课本剧,加深学生们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二组织学生进行小范围内的辩论赛,辩题是《逆境一定成才》,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学生们快速反应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人生寓言》教案3
教学目标
①了解寓言的特点,理解寓言的寓意。
②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③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获得启示,自相对照,把握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①查字典、词典,扫除字词障碍。
②预习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白兔和月亮》:
①介绍寓言。 ②解读寓意。
③引导学生自相对照,把握人生态度。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周国平先生的人生寓言。
说起寓言,同学们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拔苗助长、掩耳盗铃 狐假虎威、丑女效颦、南辕北辙、叶公好龙、刻舟求剑、郑人买履)
师: 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看来平时积累很重要。大家喜欢这些寓言故事吗?
(点评:内引以往的学习经验,首次强调课外积累,走近寓言。)
有谁能说说寓言有什么特征?
(寓言,它总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上的启示。)
师 那么从“丑女效颦”这个寓言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呢?
(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地模仿别人。)
师 作家严文井将寓言比作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现在再读“丑女效颦”这个故事,除了这个带有普遍意义的寓意外,换个角度看,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师 瞧,这就是魔袋,我们取出了比袋子要大的东西。一个寓言故事只要你用心去读,就可以读出许多理趣,读出许多智慧。下面请欣赏第一个魔袋《白兔与月亮》,看你能取出哪些东西来呢?
(点评:归纳寓言的特点,为下面多角度解读寓言作好铺垫,走进寓言。)
也可选择“守株待兔”:
1、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
2、一次幸运不等于永远幸运。
3、人不要存侥幸心里。
4、不要死守着过时的经验不放,否则会失败的。
狐假虎威:
1、我们要善于识破那些像狐狸一样狡猾的人的伎俩。
2、从老虎的角度得出寓意:要分析形式,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3、从狐狸的角度得出寓意:遇到危机情况,要像狐狸一样机智、灵活。
《人生寓言》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3、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寓言含义。
2、理解两篇寓言的寓意。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寓言含义。
2、联系生活实际,正确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设计
1、导入
请学生讲述《塞翁失马》这个故事,由此引出对“祸”、“福”的看法:要以平常心看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坏事有可能变成好事,好事也有可能变成坏事。而具体应如何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呢?请看周国平的《人生寓言》。
2、讲解寓言的概念。
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伊索寓言》)或韵诗(《克雷洛夫寓言》)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同学们可参看本册课文第30课)寓言的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中国的寓言则散见于《庄子》、《韩非子》等作品中。
3、请一位学生朗读《白兔和月亮》,其余的同学思考:这篇寓言讲述了什么故事,蕴涵了什么道理?
4、请学生讲述这篇寓言的寓意。
这则寓言的主题词就是“得失之患”,白兔得到的是它所不应拥有也不配拥有的月亮,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
这则寓言有两处转折。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属于白兔,是一个转折,此前,白兔是心旷神怡地赏月;此后,却紧张不安,心痛如割。最后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消决定,是又一个转折。前一个转折,前后构成鲜明对比;后一个转折,给人留下了一个启迪,寓意就是通过这样一个反复透露出来的。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未得到时,白兔是心旷神怡地赏月,得到之后,白兔却紧张不安,心痛如割。这不仅仅是看待财富的两种不同的眼光,更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作者提倡的是前一种,也就是审美的人生态度。
《白兔和月亮》中,好事变坏事可以给我们以启示,那么遭遇坏事又会怎么样呢?
5、请一位学生朗读《落难的王子》,其余的同学思考:这篇寓言讲述了什么故事,蕴涵了什么道理?
落难王子的人生感悟:“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
所以,这篇课文将的是应该如何对待苦难的道理。道理有二:一是苦难是人生应有之义,我们切不可怀侥幸心理,认为苦难只会落到别人头上,而应该对自己遭遇苦难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二是遭遇苦难,我们就要勇敢面对,以有尊严的态度来承受。
这篇寓言的寓意是: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6、品味语言
《白兔和月亮》的语言很精美。例如:“慧心”、“风韵”、“闲话”、“绷”等用词很精当,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这个部分可让学生自己来从课文中找出好词好句。
7、总结。重申两则寓言的寓意,以及人们对待祸福的正确态度。
8、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2)、摘抄有关厄运、苦难的名言警句。
9、板书设计
人生寓言
周国平
寓言: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白兔和月亮 落难的王子
寓意: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 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无穷的得失之患。
启示:人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看待福祸。
《人生寓言》教案5
教学目的:
1、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3、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重点:
1、理解寓言含义。
2、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的含义。
教学方法:导读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录音机
计划课时:2
备课时间:9月15
上课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白兔和月亮》
1、介绍寓言。】
2、解读寓意。
3、引导学生自相对照,把握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解读寓意。
2、引导学生自相对照,把握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解读寓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人们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与失将会伴随我们今生今世。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镜子。 .
二、介绍寓言
三、朗读
四、整体感知
1、感知内容。
(1)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掌握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完整地复述课文。)
(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了解身份的改变对于心态的影响。第一问,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相关词语回答。)
(3)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为什么会患得患失?
(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4)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五、感知语言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赏析。例如,“慧心”“风韵”“闲适”“绷”等用词很精当。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除让学生分析上述词语的妙用之外,还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其他有关的词句再作分析,并让学生试着仿写。
六、问题研究
1、找出故事情节中的两次转折。
2、白兔最终要求诸王之神撤销决定说明了什么?
(让学生理解白兔慧心未泯。)
3、这则寓言提到了人类有什么含义?
(寓言的讽刺意义。)
4、讨论:拥有财产就一定患得患失吗?而一无所有才心安理得吗?
七、自我反思
1、我们应从白兔身上学到什么?
2、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3、我们应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
八、作业:1、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2、预习《落难的王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落难的王子》
1、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2、与《白兔与月亮》比较阅读。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给大家讲过,大凡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好生活中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还要告诉大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同困难、挫折甚至灾难打交道。对此,我们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它可能给我们带来足够的警示。
二、朗读、默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
1、这篇寓言说了个什么故事?
要求学生熟练地复述课文。
2、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句子。
3、“我”在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
(线索人物。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
4、“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在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这句话表现了一个旁观者对不幸者的叹息。第一次是王子对天灾人祸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对王子落难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对“我”遭受厄运而言。这是叹息者未经磨难的一种虚妄的假设。其实未必如此,假如灾难真的落到了人们的头上,谁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三次,揭示了它在现实中的普遍性。)
四、问题研究
1、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开始很脆弱,后来坚强起来。原因:一是他经历了厄运,二是他没有被厄运所吓倒,挺了过来。)
2、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编排情节有何用意?
让学生理解作者设置这样的极端情节的典型意义。
3、“我”是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然而,厄运也落到的“我”的头上,这一情节说明了什么?
(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诉读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灾难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
4、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王子落难的故事还会不断发生,而旁观者的叹息也将无限循环地延续下去。只有经历厄运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一——厄运能使人的性格变得坚强起来。)
5、只有落难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启发学生辩证地来谈,谈透彻,让学生接受挫折教育和人生观的教育。
五、与《白兔和月亮》比较阅读。
1、引导学生辨析:两篇课文在表现主题、安排情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有什么异同。训练学生的赏析能力。
2、学生可自由评说。
3、小结:
(1)在主题上,两篇寓言都是写人生态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落难的王子》写人在受难后的状态。
(2)在情节上,都表现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写“好事”可以变为坏事;《落难的王子》写“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与“坏”都是相对的,决定于当事者的思想观念。)
(3)在表现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见大地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浓些,而《落难的王子》写得更像是事实。
(4)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以叙事为主(这是叙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叙事的基础上,多有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且多议论;《落难的王子》则重在叙事。
六、体验与反思
1、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此我们应怎样面对?
2、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是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的。
3、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喜大悲的事毕竟不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
七、小结:我们学习了两篇寓言故事,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应当怎样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八、作业:1、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
2、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人生寓言》教案6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
学习重点:
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学习文章中精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龟兔赛跑----《伊索寓言》----寓言的特征----人生寓言的定义----引出今天学习的课文
同学们,相信你们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老师想叫一位同学来复述一下。(同学回答)嗯,这位同学复述得不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做事情要踏踏实实的,这样才能够成功。那同学们知道这个故事出自哪部作品集吗?对了,就是《伊索寓言》,很多同学利用国庆的时间读过伊索寓言,那么根据自己的阅读,对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掌握了多少呢?我来提问一位同学。(同学回答)
寓言是一种用比喻性的故事来说明道理的文学作品,大多是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含有讽刺意义和教育意义的故事。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课文第八课也是寓言,但叫做人生寓言,是指有人生哲理的寓言,那这两个故事究竟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呢?现在就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二、作者简介
周国平,1946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自传《岁月与性情》等。
我们大学里学生喜欢的作家及其作品有规律性,就有一种女生喜欢读周国平,男生喜欢读王小波的说法,我也挺喜欢读周国平的作品,最起码在刚上大学的时候,喜欢他用散文的笔调写他的哲学思考,喜欢他用哲学思考来贯穿他的文学写作。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这两篇作品吧。
三、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35页,把《白兔和月亮》跟《落难的王子》两篇文章朗读一遍。
2、迅速地回顾一下昨天给词语注音和解释的作业,然后合上课本,给黑板上的这些词语注音(同学回答),老师强调几个难点词语的解释(风韵、正色、归属、险象迭生等),最后让同学们使用这些词语来讲述这两个故事。
《人生寓言》教案7
学习目标
1.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提高朗读水平。
2.揣摩《白兔和月亮》语言的精美和《落难的王子》构思的奇妙。
3.学习从寓言的关键情节切入,探究并简要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4.体会寓意,培养对财富和不幸的审美心态和坚韧意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寓言的特点。
2.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难点:体会寓言的寓意,感悟文中的人生道理。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了解寓言的基本常识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的启示。寓言故事一般是简短的,比喻性的,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2.给加点的字注音、解释划线的词语。
嬉戏()风韵()厄()运泯灭()
险象迭()生禀告()心旷神怡()
审美:得失之患:
二、理解探究
1.学习《白兔和月亮》思考白兔得到月亮前与得到月亮后赏月时心态有什么不同?注意找关键词
2.《白兔和月亮》这则寓言主题词是“得失之患”,在情节发展中有两处转折,请学生加以概括。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3.学习《落难的王子》思考:王子落难前性格怎样?王子落难后性格怎样?从那句话中可以看出?王子的性格为什么会发生上述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4.《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这两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三、合作释疑
1.比较阅读《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的王子》探讨写法。两篇课文在表现主题、安排情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有什么异同?
2.深入研读课文《白兔和月亮》,从课文中摘录认为优美的语句加以体会。
3.读《落难的王子》研究寓言情节构思的巧妙。
四、课内精读
阅读《白兔和月亮》思考下列问题:
(1)从文中找出运用了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的句子各一个。
比喻:
拟人:
(2)第四段中的“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与第一段的哪些语句相照应?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
(4)为什么不编成“白兔和青草”的故事,或“天空和月亮”的故事?
五、拓展延伸
阅读《塞翁失马》读过这两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直译译文:
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他的马无缘无故逃跑到胡人住地。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老人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大腿。人们都前来慰问他。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为一件福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战。边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这个人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略
二、理解探究
1.“无忧无虑”“心旷神怡”“各具风韵”“闲适”“牢牢盯着”“紧张不安”“心痛如割”“险象迭生”“得失之患”
2.这则寓言有两处转折。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属于白兔,是一个转折。此前,白兔是心旷神怡地赏月;此后,却紧张不安心痛如割。最后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销决定,是又一个转折。前一个转折,前后构成鲜明的对比;后一个转折,给人留下一个启迪。
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道理: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所以,她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主动放弃了对月亮的所有权。
3.学习《落难的王子》思考:
脆弱坚强起来
原因:一是他经历了厄运,二是他没有被厄运所吓倒,挺了过来。)
厄运能使人的性格变得坚强起来。
4.《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拥有与自己能力不相称的巨大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落难的王子》的寓意是: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三、合作释疑
1.(1)在主题上,两篇寓言都是写人生态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落难的王子》写人在受难后的状态。
(2)在情节上,都表现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写“好事”可以变为坏事;《落难的王子》写“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与“坏”都是相对的,决定于当事者的思想观念。)
(3)在表现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见大地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浓些,而《落难的王子》写得更像是事实。
(4)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以叙事为主(这是叙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叙事的基础上,多有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且多议论;《落难的王子》则重在叙事。
2.如:用词精当的语句“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对称的语句“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他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3.读《落难的王子》研讨寓言情节构思的巧妙。
(1)这则寓言要说的意思是,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为此作者拟定了一个王子的形象,请问文中是怎样极写他的脆弱的?
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是一个极端脆弱的人:“每当左右向他禀告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眼泪叹息道:‘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通过王子对别人灾难的叹息极写他的脆弱。
(2)落难王子的厄运,如国破家亡、又当奴隶,又成残废,行乞度日极为凶险,作者意在用落难王子之口,说出厄运使人坚强的道理。
(3)寓言构思奇妙,用第一人称,“我”是落难王子的同时代人,亲眼见过王子,还有一段对话,似乎不是寓言故事,而是亲身见闻,增强故事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4)“天哪,太可怕了”在文中反复三遍,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是在“我”耳边响起,重复半截,略去半截,耐人寻味。厄运一旦落到自己头上怎么办?有王子的经历在前,这样的故事又好像是在不断重复,对人很有启发。
四、课内精读
阅读《白兔和月亮》并思考下列问题:
(1)略
(2)明确:每天夜晚,她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
(3)明确:用原句回答,见课文第四段。
(4)明确:因为白兔拥有青草,天空拥有月亮都不是非分之财,而白兔虽有赏月之才,但是她是如此渺小,实在不配拥有月亮,所以会如此紧张不安。虽是诸神之王的赏赐,也是非分之财,拥有非分之财,必然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这样才能表现寓意。
五、拓展延伸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要坦然面对生活。
《人生寓言》教案8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学要点】通过朗读、复述把握课文情节,设疑探讨文章主旨。
一、导入
什么叫寓言?……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以散文或者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
你们看过哪些寓言?……
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二、白兔和月亮
(一)学生示范朗读
一个读前三段,另一个读后两段。其他同学划出你认为优美的语句,加以体会。
(二)问题探讨
1、这则寓言的主题词是什么?用文中一个词概括。——得失之患。
2、概括情节发展中的两处转折。
板书:
心旷神怡
转折① 诸神赏赐
紧张不安、心痛如割
转折② 请求撤销
留下启迪
3、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白兔为什么要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课后练习题)——白兔从悟出了一个道理: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所以她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放弃对月亮的所有权。
4、寓言提到人类,含什么意味?
讽刺。白兔的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的。可见,这话对人类有讽刺意味。
5、有人认为,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与其拥有,不如没有”,难道一无所有、赤贫如洗才能自在吗?你怎么看?总结出寓意。
寓言讲的是白兔拥有月亮,而不是一把青草什么的,可见不是泛指拥有,只是指白兔之于月亮那样的拥有。那是诸神之王的慷慨赐予,其实白兔根本不配拥有月亮,所以不能泰然处之。这就是说,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产生得失之患,拥有显赫的权势或财富,拥有者是紧张不安的。如果某种拥有,带来的是得失之患,使人紧张不安,那还不如没有。
寓言没有鼓吹一无所有的意思,而是说: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板书寓意)
6、白兔得到了月亮之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
(三)寓言的深层涵义
这篇寓言旨在说明,对于事务的审美态度和功利态度是不同的,甚至是互相排斥的,我们要能够发现和欣赏对象的美,就不可抱一种占有的态度。
对于美的本质,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有一个占上风的认识,便是认为美的欣赏和利益计算是不相容的。德国哲学家康德最早提出,美感是无厉害关系的快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遇事总是计算利益,贪图占有,生活在焦虑之中,有些人则比较超脱,心胸宽广,能够真正享受生命的乐趣。所以,审美和功利不仅是看事物的两种不同的眼光,而且也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同学们,你们觉得选择哪一种人生态度更好?审美呢,还是功利?……
寓言更深层的涵义是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板书)
板书:
心旷神怡
转折① 诸神赏赐
紧张不安、心痛如割
转折② 请求撤销
留下启迪
寓意: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深层涵义: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这篇寓言旨在说明,对于事务的审美态度和功利态度是不同的,甚至是互相排斥的,我们要能够发现和欣赏对象的美,就不可抱一种占有的态度。
三、落难的王子
(一)自读课文
1、找出王子的人生感悟,概括寓言的寓意。
“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
寓意: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2、寓意是否可以概括为“只有遭遇厄运才能坚强起来”?
说“才能”意味着只有遭遇厄运才能战胜脆弱,别无他法了,这个规律不能成立。寓言的内容不是说,为了坚强起来,必须寻找厄运,而是说,厄运落到头上,那也不必倒下,应该顽强地挑战命运。厄运是环视,坏事也可以变好事,厄运能够使人坚强起来。
3、没有遭遇过厄运得人应该怎么培养坚韧的意志?
(二)合作研讨寓言情节构思的巧妙
1、这则寓言要说的意思是,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为此,作者拟定了一个王子的形象。文中是怎样写他的脆弱的?——第一段。
2、寓言为什么把落难王子的遭遇编造得如此凶险?
落难王子的厄运,如国破家亡,沦为奴隶,变成残废,行乞度日等,都极为凶险。也只有经历过这么多苦难,王子的话才最有说服力。作者意在用落难王子之口,说出厄运使人坚强的道理。
3、为什么写“我”亲眼见过王子,还跟他交谈过?
寓言构思奇妙,用第一人称,“我”是落难王子的同时代人,亲眼见过王子,还有一段对话,似乎不是寓言故事,而是亲身见闻,增强故事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4、“天哪,太可怕了”在文中反复三遍的作用是什么?
“天哪,太可怕了”在文中反复三遍,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是在“我”耳边响起,重复半截,略去半截,耐人寻味。通过王子对别人的叹息,“我”对王子的灾难的叹息,衔接上别人对“我”的灾难的叹息,揭示了这样的叹息的普遍性及其没有道理。
(三)体验与反思:对待苦难的道理
1、苦难是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切不可怀侥幸的心理,认为苦难只会落在别人头上,而应该对自己遭遇苦难有足够的精神准备。——人是注定要忍受不可忍受的苦难的。
2、一旦遭遇苦难,我们就要勇敢地面对,以有尊严的态度来承受。——世上没有不可忍受的苦难。
四、对比延伸
1、主题上,两则寓言都是谈人生态度的,但角度不同。前则主要写人在获得之后的心境,后则写人受难后的状态。
2、情节上,都采用了寓言的形式,但前则寓言味道比较浓些,后则更像事实。
3、在表达方式上,两则寓言都是以叙事为主,而前则更多的是主人公的心里描写,后则重在叙事。
一则寓言写好事变成坏事,一则寓言写坏事变成好事。人生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好事、坏事总是经常遇到的,你们觉得应该怎样对待好事,怎样对待坏事?生活中如何学会面对财富和不幸?
《人生寓言》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新的字词、成语。
2、准确把握寓言的含义。
3、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字词的解释。
2、理解并掌握寓言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1、正确运用新的字词、成语(通过例句、造句的形式)
2、在理解寓意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对于财富、灾难有个正确而且全面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
《白兔与月亮》
(一)导入
1、播放一段《拔苗助长》的寓言故事的视频(1:45分钟)
2、请同学们谈谈以前听过些什么寓言故事?(2分钟)
3、请同学们谈谈“寓言”是什么?(3分钟)
参考: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以故事的形式,采取虚构的情节和另有寄托的手法,表达含有深奥哲理的故事。一般是指是含有讽喻和教育意义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角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
“寓言四要素”:一是故事性,二是虚构性,三是寄托性,四是哲理性。
(二)认识作者作品(1分钟)
(图)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作品选自《周国平文集》。
(三)认识生字词、解释(课本P39读一读写一写)(5分钟)
huì( )心 xī( )戏 风yùn( ) kāng( )kǎi( )
bǐng( )告
(叫同学上去黑板上写,指出容易出错的地方)
成语解释:(只需回答2个,其余作为作业让学生回去好好查找成语的意思。)
无忧无虑、心旷神怡、阴晴圆缺、举世无双、心痛如割、多愁善感、突如其来、异国他乡
险象迭生:危险的现象一次次出现。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四)内容讲述:整体感知(通过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依次回答,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并且掌握学生对于故事的了解,增加学生的记忆。)(15分钟)
提问1:《白兔与月亮》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参考:白兔因为懂得赏月而被诸神之王赐予它月亮,但白兔拥有了月亮之后却失去了赏月的慧心,于是白兔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赏赐。
(赏月 得月 守月 还月)
提问2: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提示1:为什么白兔会失去赏月的慧心呢?)
(提示2:为什么白兔要诸神之王撤销那个赏赐呢?)
(提示3:白兔拥有了月亮反而变得患得患失,没有月亮的时候反而活得更加洒脱,财富是不是会成为白兔的一种负累呢?)
参考:拥有财富有时候会成为一种负累,要想能够发现和欣赏事物的美,就不能抱着一种占有的态度,不该拥有的或者不属于自己的,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
提问3:《白兔与月亮》有两处转折、两处对比,请分析。
两处转折:白兔得月、白兔还月,两次心态进行对比分析,拥有不该拥有的东西不见得是好事情。
两处对比:白兔慧心未泯VS人类慧心已泯,说明白兔尚且能领悟到对不该拥有的东西学会放弃,而大部分人踪认为拥有就是幸福,不肯放弃不该得到的利益,甚至不惜一切手段追求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利益。如此对比,有着强烈的讽刺意味。
(五)主题拓展(5分钟)
1、拥有财富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2、讨论应如何看待人生的财富?
《落难的王子》
(一)导入(1分钟)
很多同学在军训日记中提到,军训的第一天就全身操练的酸痛、发麻了。与大家平时的生活相比是多么辛苦多么累,很多同学都在日记中提到,认为自己可能坚持不下去了,但谁知道我们每个同学都坚持下来了,并且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现在你们回头想想,当初认为多么艰难的事,最后你们不都做到了吗?其实很多困难很多问题,到你真正不得不去面对的时候,你就必然会变得坚强。好,我们接下来看看《人生寓言》的第二篇《落难的王子》。
(二)内容讲述:整体感知(通过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依次回答,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并且掌握学生对于故事的了解,增加学生的记忆。)(15分钟)
提问1:《落难的王子》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参考:一个多愁善感的王子因落难而变得坚强的故事。
(怕厄运 遭厄运 抗厄运)
提问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苦难是人生不可避免的课题,人必须在遇到苦难后变得更加勇敢地面对苦难,然后战胜苦难。
提问3:寓言中反复出现了3次:“天哪,太可怕了!……”,找出出现这句话的段落,分析一下分别出自谁之口?其用意是什么?
参考: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在“我”耳边响起,出自别人之口。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并有“我”的体验在其中,拉近寓言与读者的距离,引起读者的共鸣,有助于寓意的理解。来自不同的人口中,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感。
提问4:结尾是一个未完的句子“天哪,太可怕了!……”,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找出寓言的中心句)
参考:说明故事还会不断延续下去,而旁观者的叹息也会无限循环下去。只有经历厄运的人才能体会到: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厄运能使人变得坚强。
(三)主题拓展(3分钟)
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没有遭遇过厄运的人应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
《人生寓言》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
2、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
过程与方法
朗读法、感悟法、讨论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
教学重点
理解寓言的含义;
学习文章精美的表达。
教学时间:二课时
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
2、预习课文内容,思考寓言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镜子。
二、简介寓言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三、整体感知
1、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
4、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四、体味感知: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你认为哪个词语你最有感触,认为用的最好?请找出来,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五、探讨研究:
1、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2、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决定,说明了什么?
3、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讽刺意义?
六、拓展延伸:
1、拥有财产就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
2、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
3、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么?
4、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
七、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正确把握好人生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国有句俗语“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的,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则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我相信同学们会有一种别样的收获。
二、整体感知
这则寓言故事写得很深沉,不仅在主题思想上令人发省,而且在情节安排上也值得我们学习,具有普遍的意义。通读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思考品味:
1、“我”在情节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2、“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到我的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四、问题探究:
1、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便偏故事情节有何用意?王子落难你认为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3、“我”是王子落难的见证人,然而,当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这说明了什么?
4、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5、只有落难后才会变得坚强,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五、拓展延伸:
与《白兔和月亮》进行比较阅读。
1、在主题上,两片语言都是些人生态度的。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前则主要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后则写人受难后的状态;
2、在情节上,都采用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则寓言味道比较浓些;后则更像是事实;
3、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是叙事为主。而前则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后则重在叙事。
六、体验反思:
1、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我们应怎样对待?
2、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
3、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悲大喜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坚强的意志?
教师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两则寓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很多人生启示。我们知道了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七、巩固训练:
(1)完成“研讨与练习”
(2)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八、教学反思
《人生寓言(节选)》知识点梳理
第3课 人生寓言(节选)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嬉xī戏 风韵yùn 慷慨kǎi 金窖jiào 抢劫jié 泯mǐn灭 禀bǐng告 厄è运 掳lǔ 皎洁jiǎo 险象迭dié生
2.解释下列词语。
(1) 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 (2) 闲适:清闲安适。
(3)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4) 泯灭:丧失。
(5) 厄运:不幸的命运。 (6) 落难:遭遇灾难,陷入困境。
(7)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8) 险象迭生:危险的现象不断地发生。
二、重点句子
1.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2.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 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
三、文学(文体)常识
1.《人生寓言》选自《周国平文集》,作者是当代著名诗人、哲学家(称谓) 周国平(人名)。2.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律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人生寓言》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读会写“窖、泯、厄、禀告、皎洁、风韵”等字词。
2.理解、积累“审美、闲适、慧心、落难、心旷神怡、得失之患、险象迭生”等词语。
3.了解寓言的特点,准确理解、概括寓意。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提高朗读水平。
2.揣摩《白兔和月亮》语言的精美和《落难的王子》构思的奇妙。
3.学习从寓言的关键情节切入,探究寓意,并简要概括,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寓意,培养应对财富和不幸的审美心态和坚韧意志。
●教学重点
诵读;抓住关键情节,揣摩寓意,并联系生活体验进一步加深对寓言得失相依的哲理美的理解。
●教学难点
理解《白兔和月亮》对人类的讽刺意味和《落难的王子》的奇妙构思。
●教学方法
1.朗读法。作为文学体裁之一的寓言故事,内容大多涉及人生道理,带有劝喻或讽刺意味,《白兔和月亮》主题词是“得失之患”,《落难的王子》的感悟是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寓言故事情节,体会寓意的表达。
2.自读与点拨结合法。所选寓言两则,故事精短,构思奇妙且含意隽永。运用合作研讨解决阅读理解中的疑难问题,准确把握寓意。
3.延伸积累法。搜集整理有关厄运的名言警句,培养战胜困难的坚韧意志。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读《白兔和月亮》,准确理解故事的寓意和语言的精美。指导学生自读《落难的王子》,揣摩奇妙的构思。把两则寓言连贯起来思考,体会得失相依的哲理美。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拥有权势或财富是好事,却可能生出得失之患,成为一种负担,一种痛苦,失去乐趣;遭遇厄运是坏事,却可以锻炼人的意志,顽强地挑战命运的不公,如失聪的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而奏响磅礴的钢琴曲。怎样面对财富和不幸呢?阅读周国平的《人生寓言》将会给我们很多的启示。(板书文题、作者)
设计(二)
英国哲人培根说过“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一只先前心旷神怡地赏月的白兔,一旦拥有了月亮却紧张不安心痛如割,一位先前极为脆弱的王子,遭遇凶险的厄运却能勇敢地承受不被打倒。周国平的《人生寓言》将为我们阐解如何去应对幸运和厄运这人生的两大难题。
二、资料助读
1.寓言
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2.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三、师生共同研读《白兔和月亮》
1.教师范读,学生标示生字词并疏解。
投影显示: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慧心:原是佛教用语,指能够领悟佛理的心,今泛指智慧。
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
险象迭生:(dié)
金窖(jiào)
泯(mǐn):灭,丧失。
落难:遭遇灾难,陷入困难。
厄运(è):不幸的命运。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闲适:清闲安逸。
2.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
思考:这则寓言主题词是“得失之患”,在情节发展中有两处转折,请学生加以概括。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则寓言有两处转折。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属于白兔,是一个转折。此前,白兔是心旷神怡地赏月;此后,却紧张不安心痛如割。最后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销决定,是又一个转折。前一个转折,前后构成鲜明的对比,后一个转折给人留下一个启迪。
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道理,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所以她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放弃对月亮的所有权。
3.学生深入研读课文,从中摘录认为优美的语句加以体会。
如:用词精当的语句“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对称的语句“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请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句式,完成下列填空,使其成为合情合理的完整句子。
多媒体显示:
(1)__________________独具审美的慧心。
(2)__________________皎洁的月色。
(3)__________________无忧无虑的嬉戏。
(4)_______________心旷神怡地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不愧是_______________的行家。
(6)__________________各具风韵。
(7)__________________举世无双。
(8)__________________一扫而光。
(9)__________________闲适的心情。
(10)__________________乌云蔽月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心痛如割。
(12)__________________险象迭生。
4.按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联系生活体验、讨论:
(1)“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示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寓言中这样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
(2)有人认为,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与其拥有,不如没有。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出理由。
(3)比较“白兔和月亮”“白兔和青草”“天空和月亮”三种构想透露出的寓意是否相同。
(4)白兔得到了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学生交流,教师明确:
(1)句子的意思说人类的慧心已泯。白兔的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的。可见,这话对人类有讽刺意味。
(2)要充分理解寓言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寄寓的思想内涵。寓言讲的是白兔拥有月亮,固然是诸神之王慷慨赐予,但是她实在不配拥有,因此不能泰然拥有,这就是说,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得失之患,这种“得”,并非一般的“得”。寓言告诉我们,如果某种拥有,带来的是无穷的得失之患,使人紧张不安,那还不如没有,寓言并非鼓吹一无所有的意思。
(3)这则寓言的主题词是“得失之患”,讲的是白兔拥有月亮,两者处于两种不同的关系,决定了白兔的不同心态,而白兔之于青草、天空之于月亮,则可以泰然拥有,不会如此紧张不安,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所以三种构想透露出的寓意是不同的。
(4)说“必然”显绝对化,当然是不对的,但是,从历史上看,从实际情况看,应该说是很容易,乃至极容易产生得失之患。说的是白兔,而不是别人,得到的是月亮,而不是一把青草之类的,得失之患更容易产生。有无得失之患,关键是有没有能力保卫财富,不怕别人抢去偷去,就没有得失之患。
5.学生跟录音轻读,体会寓言含意的隽永。
四、指导学生自读《落难的王子》
1.听读录音,学生交流阅读体会。
2.学生自由诵读,读出语气和感情。
思考:这篇寓言讲的是应该如何对待苦难的道理,作者假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落难王子的人生感悟是什么?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否可以概括为“只有遭遇厄运才能坚强起来”?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落难王子的人生感悟是“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
说“才能”意味着只有遭遇厄运,才能战胜脆弱,别无他法了,这个规律不能成立。寓言的内容不是说,为了坚强起来必须寻找厄运,而是说,既然厄运落到头上,那也不必倒下,应该顽强地挑战命运。厄运是坏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厄运可以使人坚强起来。
3.学生合作研讨寓言情节构思的巧妙。
(1)这则寓言要说的意思是,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为此作者拟定了一个王子的形象,请问文中是怎样极写他的脆弱的?
(2)寓言为什么把落难王子的遭遇编造得如此凶险?
(3)为什么写“我”亲眼见过王子,还跟他交谈过?
(4)文中“天哪,太可怕了”反复三遍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是一个极端脆弱的人:“每当左右向他禀告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眼泪叹息道:‘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通过王子对别人灾难的叹息极写他的脆弱。
(2)落难王子的厄运,如国破家亡、又当奴隶,又成残废,行乞度日极为凶险,作者意在用落难王子之口,说出厄运使人坚强的道理。
(3)寓言构思奇妙,用第一人称,“我”是落难王子的同时代人,亲眼见过王子,还有一段对话,似乎不是寓言故事,而是亲身见闻,增强故事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4)“天哪,太可怕了”在文中反复三遍,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是在“我”
《人生寓言》教案12
一、作者简介: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译著有《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二、文学常识: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根据故事与寓意之间联系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寓示分为明寓、暗寓与借寓三种。
所谓明寓,指独立的寓示性文字直接出现在作品中,一般位于故事之后。如我国古代寓言《刻舟求剑》在故事之后有一段文字议论道:“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一船在寓示明确说出后,寓意也就不点自明。
所谓暗寓,指独立的寓示性文字不直接出现在作品中,但寓意直接点出。如伊索寓言《龟兔赛跑》在故事后写道:“奋发图强往往胜过恃才自满。”寓示性文字没有独立出现,不等于没有寓示,如同修辞学中的暗喻一样,虽然不出现比喻词,但仍然是比喻。
所谓借寓,指独立的寓示性文字连同寓意均不直接出现,整个作品只叙述一个单纯的故事。因而寓意比较隐蔽,这就是通过间接寓示来获得,而间接寓示包含在故事的情节和人物之中。
三、课文导读:
《白兔和月亮》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小白兔先前是心旷神怡地赏月,那是因为她与月亮之间是有着一定距离的;可是,一旦小白兔拥有月亮,她既是月亮的主人,同时,也成了月亮的奴隶,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所奴役,月亮的阴晴圆缺,时时刻刻牵扯着她的心,“拥有”成为一种“负担”,一种“痛苦”。
《落难的王子》通过王子的遭遇这样一个极端的例子,揭示了厄运使脆弱的人能变得坚强起来的人生哲理。王子本来是一个极端脆弱的人,但在遭受了国破家亡,沦为奴隶,又成残废,行乞度日的厄运之后,感悟出了“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受得了”。这就告诉人们,既然厄运落到头上,那也不必倒下,应该顽强地挑战命运,坦然地面对厄运。
四、语言积累:
1、生字注音:
嬉戏(xī)风韵(yun)慷慨(kāngkǎi)禀告(bǐng)厄运(e)落难(nan)撑(chēng)皎洁(jiǎo)心旷神怡(yi)险象迭生(die)掳(lǔ)诸神之王(zhū)
2、形近字辨析:
宝藏(zang)智慧(hui)折断(zhe)慷慨(kāng)撤消(che)概念(gai)清澈(che)臧否(zāng)彗星(hui)拆分(chāi)灌溉(gai)车辙(zhe)
3、多音字辨析:
nan(困难)zang(宝藏)mo(折磨)du(高度)
难藏磨度
nan(苦难)cang(收藏)mo(电磨)duo(揣度)zhe(折断)折she(折本)zhē(折腾)
4、词语解释:
慧心
佛教用语,指能悟道的心。后泛指智慧。
慷慨
情绪激昂;文中指大方,不吝惜。
闲适
清闲安逸。
正色
神情严肃或严厉。
落难
遭遇灾祸,处境困难。
心旷神怡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阔大。
举世无双
全世界仅有的。
险象迭生
危险的现象不断出现。迭:屡次。
突如其来
突然发生。突如:突然。
掳
抢取。
皎洁
月光明亮洁白。
5、词义辨析:
嬉戏游戏
二者都强调逗趣、玩笑,但略有不同。“嬉戏”强调笑闹、高兴、无拘无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有书面语色彩。而“游戏”一般用于儿童的娱乐活动,可以比喻用法用于成年人的活动。
五、文章结构:
《白兔和月亮》
第一部分(1段):叙述白兔赏月,阴晴圆缺皆风韵。
第二部分(2、3段):叙述白兔拥月,患得患失在心头。
第三部分(4段):叙述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销决定。
《落难的王子》
第一部分(1、2段):叙述多愁善感的王子遭受厄运。
第二部分(2~5段):叙述“我”与落难王子相遇,王子说出厄运使人坚强的道理。
第三部分(6、7段):叙述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
六、寓意:
《白兔和月亮》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小白兔先前是心旷神怡地赏月,那是因为她与月亮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可是,一旦小白兔拥有了月亮,她既是月亮的主人,同时,也成了月亮的奴隶,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所奴役,月亮的阴晴圆缺,时时刻刻牵扯着她的心,“拥有”成为一种“负担”,一种“痛苦”。
《落难的王子》这则寓言通过王子的遭遇,揭示了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的人生哲理。王子本来是一个极端脆弱的人,但在遭受了国破家亡,沦为奴隶,又成残废,行乞度日的厄运之后,感悟到“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受得了”。这就告诉人们,既然厄运落到头上,那也不必倒下,应该顽强地挑战命运,坦然地面对厄运。
七、相关资料:
1、《白兔和月亮》讲解
这篇寓言旨在说明,对于事物的审美态度和功利态度是不同的,甚至是互相排斥的。我们要能够发现和欣赏对象的美,就不可抱一种占有的态度。
开始的时候,白兔之所以会是“赏月的行家”,觉得“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就因为在她和月亮之间不存在一种功利关系。这个时候,她的心态是轻松自由的,“无忧无虑”的。可是,在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属于她以后,她与月亮之间的关系完全改变了,变成了一种功利关系。在这种关系支配下,她的心态也由无忧无虑变成了患得患失。在她眼里,月亮不再是大自然的美景,而是她的私有财产,她的全部心思集中在不让她的财产遭到侵犯和损害,如何还能欣赏月亮的美呢?
对于美的本质,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不过,有一个占上风的认识,便是认为美的欣赏和利益的计算是不相容的。在西方美学史上,德国哲学家康德最早提出,美感是无利害关系的快感。还有人用游戏说和距离说来解释美感,强调审美状态是一种游戏状态,审美主体必须与对象保持一定距离,这些说法都蕴涵着无利害关系这一观点。中国的审美传统主要来自道家,也是强调一种“游于物之外”的超脱态度和闲适心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遇事总是计算利益,贪图占有,生活在焦虑之中,有些人则比较超脱,心胸宽阔,能够真正享受生命的乐趣。所以,审美和功利不仅是看事物的两种不同的眼光,而且也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那么,这篇寓言就不只是要解释美感的性质了,它的更深的涵义是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2、《落难的王子》讲解
这篇寓言是有感而写的。在写作时,我自己正遭受着一个灾难。当时,我有了一个女儿,出生不久便被诊断患有绝症,注定夭折。我确实听到了旁人的叹息,说如果这样的灾难落在他们头上,他们可受不了。我回想起以前看到别人遭受灾难时,我自己也会有类似的心理感受。于是,产生了这篇寓言的构思。
在寓言中,别人对我的灾难的叹息是一个事实,完全是来自生活的。我虚构了一个王子,通过王子对别人的灾难的叹息,我对王子的灾难的叹息,衔接上别人对我的灾难的叹息,揭示了这样的叹息的普遍性及其没有道理。
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每天都在发生着灾难。可是,通常的情况是,当灾难没有落到我们自己头上时,作为旁观者,我们往往不敢设想这灾难落在自己头上怎么办。然而,事实上,一旦这种情形发生──它完全可能发生──你就必须承受,往往也就能够承受。王子说的话是一个真理:“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为什么呢?因为最低限度,生命本能会迫使你正视和迎战灾难,不让自己被灾难打倒。
所以,这篇寓言讲的是应该如何对待苦难的道理。这道理有二:第一,苦难是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切不可怀侥幸的心理,认为苦难只会落在别人头上,而应该对自己遭遇苦难有足够的精神准备;第二,一旦遭遇苦难,我们就要勇敢地面对,以有尊严的态度来承受。
我曾写过以下这段话,可做理解这篇寓言的参考:“定理一:人是注定要忍受不可忍受的苦难的。由此推导出定理二:所以,世上没有不可忍受的苦难。”
3、“月亮”不仅只是财富
七年级上册选了周国平的两则人生寓言,其中一则为《白兔与月亮》,故事内容十分简单,但寓意却深远丰厚,令人回昧无穷。然而,教参与多数老师皆把寓言主旨简单定为:对财富的态度。看了课本之后,断定可能是受课前导语的影响,课前导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拥有财富是好事,但可能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这样的导向显然把寓言主题狭隘化和肤浅化了。
文中小白兔的欢乐与痛苦源于他与月亮关系的改变,开始小白兔与月亮的关系是欣赏、审美的关系,此时的小白兔是自由而快乐的。后来,小白兔对月亮的关系变成了占有的功利关系,小白兔便开始患得患失,变得痛苦小白兔的痛苦正源于她对待世界态度的转变,从一种审美的心态转变为了一种功利心态。以实用的功利心来待人接物,心便会拘于物而不得自由,因患得患失而变得痛苦。
我认为,作者写此寓言主要针对实Hj而功利的商品社会。小到个人对物质的贪婪,大到人类对自然之掠夺,一切美好的东西,人总是想占为己有,为己所用。人与世界的关系被完全物化了,世界万物皆是为我所用的资源。世界的物化必然导致生命感的丧失、美的消亡,其结果是人的不自由和痛苦。此文揭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人生哲理:占有并不一定幸福、快乐。我们应该以审美而非功利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如此我们才会有一个快乐而自由的人生。这里提出的足一个人生观、人生态度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对待财富的态度问题。
八、阅读链接:
告别遗体的队伍
那支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缓慢地,肃穆地向前移动着。我站在队伍里,胸前别着一朵小白花,小白花正中嵌着我的照片,别人和我一样,也都佩戴着嵌有自己的照片的小白花。
钟表奏着单调的哀乐。
这是永恒的仪式,我们排着队走向自己的遗体,同它作最后的告别。
我听见有人哭泣着祈祷:“慢些,再慢些。”
可等待的滋味是难受,哪怕是等待死亡,连最怕死的人也失去耐心了。女人们开始结毛衣,拉家常。男人们互相递烟,吹牛,评论队伍里的漂亮女人。那个小伙子伸手触一下排在他前面的姑娘的肩膀,姑娘回头露齿一笑。一位画家打开了画夹。一位音乐家架起了提琴。现在这支队伍沉浸在一片生气勃勃的喧闹声里了。
可怜的人呵,你们在走向死亡!
生命的得失
一个婴儿刚出生就夭折了。一个老人寿终正寝了。一个中年人暴亡了。他们的灵魂在去天国的途中相遇,彼此诉说起了自己的不幸。
婴儿对老人说:“上帝太不公平,你活了这么久,而我却等于没活过。我失去了整整一辈子。”
老人回答:“你几乎不算得到了生命,所以也就谈不上失去。谁受生命的赐予最多,死时失去的也最多。长寿非福也。”
中年人叫了起来:“有谁比我惨!你们一个无所谓活不活,一个已经活够数,我却死在正当年,把生命曾经赐予的和将要赐予的都失去了。”
他们正谈论着,不觉到达天国门前,一个声音在头顶响起:“众生啊,那已经逝去的和未曾到来的都不属于你们,你们有什么可失去的呢?”
三个灵魂齐声喊道:“主啊,难道我们中间没有一个最不幸的人吗?”
上帝答道:“最不幸的人不止一个,你们全是,因为你们全都自以为所失最多。谁受这个念头折磨,谁的确就是最不幸的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迅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2、学会初步感受、揣磨、体味两则寓言的语言,并能对文章作简单的赏析。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反复练习朗读,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寓意,在读中品味语言的精美,在读中质疑探究、创造发现。
2、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多角度阅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懂得正确地对待人生的得与失。
2、做一个坚强面对生活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寓言含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多角度阅读。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设计一)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bull;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寓言”如同“人”吗?“灵魂”和“身体”是否缺一不可?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人生寓言》。
(设计二)英国作家肖伯纳有句名言“人生中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 今天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思考人生的两大难题:如何对待幸与不幸。下面请大家随着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走进他的《人生寓言》。
(设计三)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困难挫折甚至灾难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寓言故事《人生寓言》,相信你会从中得到启示。
二、调动积累:
1、说说你所知道的寓言故事。
拔苗助长、掩耳盗铃、狐假虎威、东施效颦、农夫与蛇、井底之蛙、愚公移山、黔驴技穷、亡羊补牢、守株待兔、塞翁失马、鹬蚌相争、滥竽充数、朝三暮四
2、作家严文井将寓言比作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你能说说寓言有哪些特点吗?
3、学生思考、交流: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性的故事。
寓言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了的生物或非生物。
寓言将深奥的道理寄托在简单的故事中,具有鲜明的哲理性。
寓言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手法。
三、学习《白兔与月亮》
1、探究寓意:
①请你朗读。
学生速读《白兔与月亮》,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概括故事情节,并找出出描写白兔心理活动的词语。
明确:赏月(心旷神怡)——得月(惊喜万分)——赏月(紧张不安)——还月(心旷神怡)
②请你探究。
(1)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2)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分组思考、交流,明确:
(1)白兔在拥有月亮以前,对月亮抱着发现美、欣赏美的审美态度,是心旷神怡地赏月,所以她的心情是闲适的;
在拥有月亮之后,在她的眼里,月亮是她的私有财产,她必须占有它,不让它遭到侵犯和损害,否则就紧张不安心痛如割(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对月亮抱着功利的态度,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感。
(2)白兔慧心未泯,悟出一个道理,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2、语言欣赏:
①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②学生思考、发言。
学生的答案可能有:
①“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
此句运用了递进关系的句式,不仅具体表明白兔“独具审美的智慧”,更表明白兔爱月亮。
②“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
此句精美处有二。一是用对称的句式,使语言显现整齐匀称之美,又有节奏和谐之美;二是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此时白兔轻松自由、不受功利驱使的心态美,蕴含着作者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③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运用对偶,句式很对称,语言也很精练、用了很多成语,富有文采。还运用了对比,刻画出了白兔面对月的阴晴圆缺患得患失的心态。
3、辩证思维:
①拥有财产就一定患得患失吗?而一无所有才心安理得吗?
②学生交流、明确:
如果天空拥有月亮,天空就可以泰然拥有,不会如此紧张不安。这则寓言也使我们明白,人们如果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拥有显赫的权势或财富,拥有者是紧张不安的。金銮殿龙座上的皇帝威风是威风,但是,如果他是篡权得来的,他肯定也害怕什么风吹草动,也是紧张不安的。寓言并没有鼓吹一无所有。
四、学习《落难的王子》
过渡:周国平曾说:“定理一:人是注定要忍受不可忍受的苦难的。由此推导出定理二:所以,世上没有不可忍受的苦难。”
1、背景点示:
此文是作者因亲身遭受一个厄运而作。作者的女儿刚出生不久便被诊断患有绝症,注定夭折。他们听到别人的叹息,说如果这样的厄运落到他们身上,他们可受不了。而作者回想以前看到别人遭受厄运时,也有同感。于是便虚构了这个寓言故事。
2、整体感知:
①学生速读课文,复述故事。
(提示:王子是怎样落难的?)
②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王子的身份变化:王子——奴隶——乞丐
王子的遭遇: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自己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逃出虎口时成了残废,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
3、探究寓意:
①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②“我”是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然而,厄运也落到的“我”的头上,这一情节说明了什么?
③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分组交流,明确:
①由一个从未受过灾难、厄运的懦弱王子,最后也能变得坚强、勇敢。原因:一是他经历了厄运,二是他没有被厄运所吓倒,挺了过来。
②这是作者精心安排的,说明了生性懦弱的王子能挺过灾难,变得坚强,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诉读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灾难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
③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4、语言欣赏:
请细细品读课文,任选喜欢的句子,在旁边写几句评语。
学生的答案可能有:
①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
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②天哪,太可怕了!
这句话表现了一个旁观者对不幸者的叹息。第一次是王子对天灾人祸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对王子落难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对“我”遭受厄运而言。这是叹息者未经磨难的一种虚妄的假设。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三次,揭示了它在现实中的普遍性。
五、对比阅读:
1、比较阅读《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比较两则寓言的异同。
2、师生交流,填写表格。
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
主题
都是写人生的态度
获得之后的态度
受难之后的态度
情节
都是大起大落
好事变成坏事
坏事变成好事
表达方式
都是记叙故事
重在心理描写
重在记叙故事
结构
短小巧妙
设置了两个转折,前一个转折构成对比,后一个转折给人以启迪
以“我”的见闻,展开情节,三处写到“天啊!太可怕了……”结尾省略,耐人寻味
六、教师小结:
(设计一)两则寓言平易之中寄寓着得失相依的哲理美。现实生活中的幸运和厄运是实实在在的人生应对,不同的人生态度,处世哲学折射出不同的生活质量和境界。寓言启示我们要用超脱和闲适来提升生活的美感。既然这些都是人生主题中应有之义,愿我们能积极地面对,有尊严地接受生活的挑战。
(设计二)我们学习《人生寓言》,明白的也是人生的道理。其实我知道,“人生”这个词对于现在的你们来说,还有几分沉重。因为你们的人生之旅才刚刚开始,脚下还是一片青青的芳草地,不过老师希望,今天的点滴收获能浇开你们芳草地中的一朵小花。然后是明天,后天……同学们,只要我们每天都有点滴收获,那么属于我们的人生芳草地一定会姹紫嫣红开遍!
(设计三)寓言的确像个魔袋,我们今天从这些魔袋中取出了比袋子还要大得多的东西。寓言又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寓言还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迪智慧,让思想活跃。如果你想知道魔袋里还有哪些神奇的东西,想感受这座桥梁是何等的奇特,想知道那把钥匙是怎样的巧妙,那么请大家课后去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吧。
七、板书设计:
人生寓言
周国平
《白兔和月亮》──利益──得失之患
《落难的王子》──厄运──坚强起来
《人生寓言》教案13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字词。
2、理解寓言含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
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教学重点】
1、理解寓言含义。
2、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理念】
多角度解析寓言。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演讲
二、导入新课
1、“寓言知多少”──调查学生对寓言的了解和积累。
2、寓言的特点(课件展示)──学生概述,老师总结。
3、引出课题──《白兔与月亮》。(课件展示。)
三、作者简介(课件展示。)
四、熟悉课文
1、范读课文。
2、学生朗读。
3、字词检查。(课件展示。)
五、复述课文
1、概括复述要点。(课件展示。)
2、抽生复述。(男女各一名。)
六、分析脉络,总结寓意(课件展示。)
七、体验与反思(课件展示。)
八、知识延伸(课件展示。)
九、小结全文(课件展示。)
十、作业布置(课件展示。)
【作者简介】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得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国内著名的尼采哲学研究专家,出版各类著作二十余种,其中《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人与永恒》、《爱与孤独》等在读者中产生较大影响。
《人生寓言》教案14
从这一期起,本刊(《中学语文》)将新辟《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专栏,以反映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新”在哪里?这是本栏目所要探讨的全新话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到目前阶段,我们不能只是停留在“理念”的层面,空喊“新”的华幸;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最佳创新生成点。比如,教学内容的最“新”整合、教学目标的最“新”生成、教学过程的最“新”优化、教学评价的最“新”呈现,等等。总之,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学在常态背景下的最“新”反映。
本期首推《人生寓言》教学案例。以教学案例来诠释“新”的理念、新的教学实践,恐怕最能与一线的教师贴近。这是一种走进新课程的新的策略。教师通过自我的教学设计、自身的教学实践、自己的教学反思,达成与新的教学理念的融合。“应该怎样教、不应该怎样教、还应该怎样教”,每一个人都应有这样的思考。本栏目就是提供这样思考的平台。
《人生寓言》的执教者,是宜昌市的年轻的教师。这里的教学案例,是否真正张扬了教学的个性,还请读者评议;同时,也欢迎实验新课程的教师,参与到我们的栏目中采,交往互动,以达成对新课程理念的共识。
执教:常红艳
一、设疑导入,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师 英国作家肖伯纳有句名言“人生中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不知大家是否赞同?
生1 我不赞同。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感到不幸情有可原,但得到了心爱的东西应庆幸才对呀。
生2 我也不赞同。这两句话似乎自相矛盾。
师 我和大家也有一样的疑问。看来,肖伯纳这句名言真有问题?今天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思考人生的两大难题:如何对待幸与不幸。下面请大家随着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走进他的《人生寓言》。
(点评:运用留白艺术,由肖伯纳的名言导入,新、巧,可谓一石三鸟:一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三是这句名言如一线贯穿,随着探究的深入,不断翻出新意。)
二、调动积累,让学生了解寓言的特点
师 说起寓言,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生1 拔苗助长、掩耳盗铃。
生2 狐假虎威、丑女效颦。
师 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看来平时积累很重要。大家喜欢这些寓言故事吗?
(点评:内引以往的学习经验,首次强调课外积累,走近寓言。)
生3 喜欢。因为寓言读起来既有趣又发人深思。
生4 寓言,它总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上的启示。
师 那么从“丑女效颦”这个寓言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呢?
、生5 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地模仿别人。
师 作家严文井将寓言比作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现在再读“丑女效颦”这个故事,除了这个带有普遍意义的寓意外,换个角度看,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生6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师 瞧,这就是魔袋,我们取出了比袋子要大的东西。一个寓言故事只要你用心去读,就可以读出许多理趣,读出许多智慧。下面请欣赏第一个魔袋《白兔与月亮》,看你能取出哪些东西来呢?
(点评:归纳寓言的特点,为下面多角度解读寓言作好铺垫,走进寓言。)
三、探究寓意,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
(生速读《白兔与月亮》,要求:捕捉重要信息,能复述故事情节。)
师 本则寓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的故事呢?
生1 有,一只白兔是赏月的行家,每天夜晚都要来到林中草地心旷神怡地赏月,于是诸神之王就宣布月亮归属于她。可从此以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整日患得患失,最后她请求诸神之王撤销了那
个慷慨的决定。
师 刚才这位同学的复述你认为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生2 复述语言较概括,抓住了文中的关键语句,而且忠实于原文。
(点评:通过速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评价渗透复述方法指导。)
师 你不仅很善于听,而且也.总结出了复述的方法。从这位同学的复述中我注意到了两个关键词“心旷神怡”“患得患失”,为什么月亮在归属于白兔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会“一扫而光”y请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关键语句。
生3 “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师 这句话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生4 运用对偶,句式很对称,语言也很精练,还用了成语,富有文采。
生5 还运用了对比,刻画出了白兔面对月亮的阴晴圆缺患得患失的心态。
(点评:抓住关键语句,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揣摩语句深长的意味。)
师 著名词人苏轼有句词与白兔的这一心态迥然不同,是哪句呢?
生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点评:二次强调课外积累,巧妙引出多角度解读。)
师 看来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你从这一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生7 要能够发现和欣赏美,不可抱有占有的态度。
生8 美好的事物应该大家共同分享。
生9 拥有非分之财就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点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自主体验与理解。)
师 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人生寓言》教案15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
3、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
【学习重点】
理解寓言的含义;学习文章精美的表达。
【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
2、预习课文内容,思考寓言的含义。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镜子。
二、简介寓言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三、整体感知
1、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
4、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四、体味感知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你认为哪个词语你最有感触,认为用的最好?请找出来,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五、探讨研究
1、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2、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决定,说明了什么?
3、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讽刺意义?
六、拓展延伸
1、拥有财产就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
2、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
3、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么?
4、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
七、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正确把握好人生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国有句俗语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的,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则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我相信同学们会有一种别样的收获。
二、整体感知
这则寓言故事写得很深沉,不仅在主题思想上令人发省,而且在情节安排上也值得我们学习,具有普遍的意义。通读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思考品味
1、我在情节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2、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到我的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四、问题探究
1、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便偏故事情节有何用意?王子落难你认为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3、我是王子落难的见证人,然而,当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这说明了什么?
4、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5、只有落难后才会变得坚强,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五、拓展延伸
与《白兔和月亮》进行比较阅读:
1、在主题上,两片语言都是些人生态度的。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前则主要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后则写人受难后的状态。
2、在情节上,都采用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则寓言味道比较浓些;后则更像是事实。
3、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是叙事为主。而前则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后则重在叙事。
六、体验反思
1、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我们应怎样对待?
2、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
3、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悲大喜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坚强的意志?
七、教师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两则寓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很多人生启示。我们知道了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八、巩固训练
1完成研讨与练习。
2、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人生寓言》教案】相关文章:
《人生寓言》的教案08-28
《人生寓言》教案08-28
关于人生寓言的教案12-28
人生寓言教案02-23
课文《人生寓言》的教案08-28
周国平《人生寓言》优质教案12-16
人生寓言教学教案07-22
《人生寓言》的教案15篇08-28
《人生寓言》的教案(15篇)08-28
《人生寓言》教案15篇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