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时间:2020-11-06 10:01:33 寓言 我要投稿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精选八则

  徒劳的寒鸦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精选八则

  宙斯想要为鸟类立一个王,指定一个日期,要求众鸟全都按时出席,以便选他们之中最美丽的为王。众鸟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寒鸦知道自己没一处漂亮,便来到河边,捡起众鸟脱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胶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鸟都一齐来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见花花绿绿的寒鸦,在众鸟之中显得格外漂亮,准备立他为王。众鸟十分气愤,纷纷从寒鸦身上拔下本属于自己的羽毛。于是,寒鸦身上美丽的羽毛一下全没了,又变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鸦了。

  这故事是说,借助别人的东西可以得到美的假象,但那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剥离时,就会原形毕露。

  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

  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论他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公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痛饮。一心只想喝水信以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当他咕咚咕咚痛饮完后,就不得不与狐狸一起共商上井的办法。狐狸早有准备,他狡猾地说:"我倒有一个方法。你用前脚扒在井墙上,再把角竖直了,我从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来,我们就都得救了。"公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议,狐狸踩着他的后脚,跳到他背上,然后再从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狸上去以后,准备独自逃离。公山羊指责狐狸不信守诺言。狐狸回过头对公山羊说:"喂,朋友,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胡须那样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没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这故事说明,聪明的人应当事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然后才去做。

  楚人渡河

  楚国人准备偷袭宋国,进军的线路是打算渡过澭河抄近道走,以便趁宋国人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一举获胜。

  楚国经过周密谋划,先派人到澭河边测量好水的深浅,并在水浅的地方设置了标记,以便偷袭宋国的大部队能沿着标记顺利渡河。

  不料,澭河水突然大涨,而楚国人并不知道这个情况。部队在经过澭河的时候依然照着原来作的标记渡河。加上又是夜间,结果,士兵、马匹大批地进入深水、漩涡,使楚军措手不及。他们被湍急的澭河水搅得人仰马翻、惊骇不已。漆黑中,澭水里人喊马嘶、一片混乱,简直像数不清的房屋在倒塌一般。就这样,楚国军队被淹死1000多人,侥幸没死的也无法前进,只好无功而返。

  先前,楚国人在设置标记的时候,当然是正确的。如果河水不涨,他们是可以依照标记渡河的。可是后来,情况变了,由于河水暴涨,水位升高了许多,而楚国人在不了解变化的情况下仍按原来的线路渡河,当然只能惨败。

  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人的认识也应该随着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人们必须随时根据新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否则就会吃亏、跌跤。

  齐桓公见鬼

  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有一次在沼泽地里打猎,由齐相管仲亲自为其驾车。突然间,桓公看见了一个鬼?他赶紧握着管仲的手,惊魂未定地问:“仲父你看到什么了吗?”

  管仲如实相告:“我什么也没有看到。”

  齐桓公回宫以后,吓得丢魂失魄,从此就病倒了,竟至几天卧床不起。这时,有个名叫皇子告敖的读书人,主动求见桓公,对他说:“这是您自己伤害了自己的身体,鬼怎么能伤害得了您呢?一个人的体内如果产生了怒气并且郁结起来,那么他的魂魄就会游离于体外而使人精神恍惚;怒气上升而不下降,人就会爱发脾气;怒气下降而不上升,人就会发生健忘;而如果这股怒气不上不下,恰好郁结在身体的正中,它就会伤害心脏,这时人就要生病了。”

  齐桓公听后,不禁半信半疑地问道:“那么,到底世间有没有鬼呢?”

  皇子告敖肯定地回答:“有的!室内有鬼名叫履,灶房有鬼叫做髻(ji)。院子里的粪土堆上,有个叫雷霆的鬼住在那里;在东北方的墙脚下,时常有倍阿鲑(gui)蠪(long)一类的鬼出没其间;在西北方的墙脚下,则有泆(yi)阳鬼安家;水中的鬼叫罔(wang)象,丘陵的鬼叫峷(xin),山上的鬼叫夔(kui),原野上的鬼叫彷徨,而沼泽地里的鬼则叫委蛇(wei yi)。”

  齐桓公赶紧追问:“那委蛇是怎样的形状呢?”

  皇子告敖形容说:“委蛇嘛,像车毂(gu)那么大,像车辕那么长,穿着紫衣裳,戴着红帽子。委蛇特别不喜欢雷车发出的隆隆声响,一听到这种声音就会抱头而立。谁如果能见到委蛇,那就是将要成为霸主的一种先兆!”

  齐桓公听了这一席话,顿时笑逐颜开。他兴奋地说:“我所见到的正是你说的这种委蛇呀!”于是,他赶紧重整衣冠,与皇子告敖对坐交谈。还不到一天的时间,齐桓公的病就不知不觉地好了。

  俗话说:“疑心生暗鬼。”齐桓公见鬼是一种心理病态,皇子告敖用心理治疗的方法,去满足齐桓公的心理需要,使他的病不治而愈,这个故事是令人深思的。

  扁鹊说病

  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医,人们都叫他扁鹊。他医术高明,经常出入宫廷为君王治病。有一天,扁鹊巡诊去见蔡桓公。礼毕,他侍立于桓公身旁细心观察其面容,然后说道:“我发现君王的皮肤有病。您应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用不着什么治疗。”扁鹊走后,桓公不高兴地说:“医生总爱在没有病的人身上显能,以便把别人健康的身体说成是被医治好的。我不信这一套。”

  10天以后,扁鹊第二次去见桓公。他察看了桓公的脸色之后说:“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如果不治疗,病情还会加重。”桓公不信这话。扁鹊走了以后,他对“病情正在加重”的说法深感不快。

  又过了10天,扁鹊第三次去见桓公。他看了看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面去了。如果不赶紧医治,病情将会恶化。”桓公仍不相信。他对“病情变坏”的说法更加反感。

  照旧又隔了10天,扁鹊第四次去见桓公。两人刚一见面,扁鹊扭头就走。这一下倒把桓公搞糊涂了。他心想:“怎么这次扁鹊不说我有病呢?”桓公派人去找扁鹊问原因。扁鹊说:“一开始桓公皮肤患病,用汤药清洗、火热灸敷容易治愈;稍后他的病到了肌肉里面,用针刺术可以攻克;后来桓公的病患至肠胃,服草药汤剂还有疗效。可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髓,人间医术就无能为力了。得这种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杀大权在阎王爷手中。我若再说自己精通医道,手到病除,必将遭来祸害。”

  5天过后,桓公浑身疼痛难忍。他看到情况不妙,主动要求找扁鹊来治病。派去找扁鹊的人回来后说:“扁鹊已逃往秦国去了。”桓公这时后悔莫及。他挣扎着在痛苦中死去。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于自身的疾病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坏事,都不能讳疾忌医,而应防微杜渐,正视问题,及早采取措施,予以妥善的解决。否则,等到病入膏肓,酿成大祸之后,将会无药可救。

  桔子老虎

  一棵桔子树上结满了桔子。一个黄澄澄,个儿大大的,充满水分的桔子,看到同伴相继被人摘走,很是伤心。她哭着对桔子树说:“妈妈,难道我们桔子就该被人们吃掉吗?”

  “是的,孩子,我们生来就是为他人带来美好生活的。你身上的籽粒落入泥土,又将培育出新的'生命。”

  “不,妈妈,我不愿被人随意摘取,我不愿为他人而活着,我要成为一个让人敬畏的老虎。”

  “孩子,那不是我们桔子该做的。”

  “不嘛。”大桔子一跳,离开树跳到地上。也真怪,大桔子不但没有摔坏身体,而且一落地便像气吹的一样,身体不断地胀大,胀大,把圆圆的桔子拉长了,皮上显出花纹,前面钻出一个头,后面露出一条尾巴来。哈,大桔子竟然变成一只大老虎—一一只桔子老虎啦!

  桔子老虎非常高兴,她告别妈妈,决定到各地去旅行,去显示一下桔子老虎的威风。她翻过一座山冈,看见一棵树下趴着一只小羊。她决定要吓一吓他,如果可能就咬上他几口,体会一下强者的滋味。

  她正要扑过去的时候,却发现一只大灰狼愉偷地逼近小羊。桔子老虎见了,忙喊道:“小羊,小心大灰狼!”因为她虽然变了老虎,还有一顺桔子样的甜甜的心啊!

  小羊一惊,扭头要跑,大灰狼一个前扑,用爪狠狠地捏住小羊。桔子老虎怕大灰狼把小羊吃掉,就毫不迟疑地蹿出来,对着大灰狼叹道:“大灰狼,快放开他,看我不撕碎你!”

  大灰狼一愣,眼见一只斑斓猛虎向自己扑来,不由得心里发颤。虽然舍不得眼前肥嫩的小羊,可也不愿被这只老虎撕碎呀,他犹豫一下,只好丢下小羊逃走。

  面对桔子老虎,小羊惊恐地说道:“虎大王,我妈妈得了重病,想吃桔子,等我找到桔子再吃我吧。”

  桔子老虎看看可怜的小羊,被他爱妈妈的行动所感动,甜甜的心又起作用了。她安慰小羊道:“你妈妈想吃桔子,我给你一瓣吧。”说着,她便撕开自己的桔子肚皮,掰下一瓣桔子,递给小羊说,“去吧,找你妈妈去吧。”

  小羊感激地说:“你真是一只好老虎呀!”

  桔子老虎笑笑,继续向前赶路。

  她蹚过一条小溪,看见一只白兔子搀着一只灰兔子。桔子老虎心里很得意,哈哈,兔子是最胆小的,我一出现,一定会把他们吓得屁滚尿流的。她那要让别人敬畏自己的念头又在作怪了1

  “喂,小兔子呀,别跑,让你虎大王尝尝兔子肉吧!”她高声吓唬道。

  她存心想看看这两只兔子跪地求饶或夹着尾巴逃走的狼狈相。不想,那灰兔子推推白兔子:“你快逃跑吧!”白兔子却镇静地说:“不,我不能扔下你不管!”

  桔子老虎迷惑不解:“你这兔子为什么不逃走,难道不怕死吗?”

  白兔子从容地说,“我的朋友受伤了,我不能丢下他,自己逃命。”,桔子老虎见了,甜甜的心又起作用了。她想,他俩都把死留给自己,把生让给朋友,是对好兔子,我何必再吓他们呢?就改换口气说:“我是跟你们闹着玩的,我是一只有桔子甜心的好老虎,你们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

  四指的距离

  一日朝毕,皇帝阿克巴给群臣出了一道智力测试题:谁能用最多三个字来告诉他真理和谬误的区别。

  大臣伯博伸出四个手指头,说道:“四指。”

  四指的距离“四指?”皇帝和其他的大臣一样,露出疑惑的表情。

  “是的,陛下。这‘四指’就是真理与谬误之间的区别。”

  伯博道:“眼见为实,只有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才可算真;耳听为虚,耳朵听来的东西多半是假,常常是无稽之谈。”

  皇帝赞叹:“不错,人人都长了一双眼睛,就是要去明辨是非,甄别真伪。可是,这与你说的‘四指’有什么关系呢?”

  伯博笑道:“陛下,这‘四指’正是眼睛到耳朵的距离。”

  用眼睛还是用耳朵,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认知方法;“四指”距离虽短,却是庸人与智者的分野。

  乌吉“养”贼

  东汉时期,有个叫乌吉的农夫,种了一大块地甜瓜。到收获季节时,滚圆香甜的瓜招来了一伙贼。这伙贼非常狡猾,他们经常趁乌吉打盹的时候偷。

  乌吉“养”贼乌吉实在没辙,就索性不去看瓜了。不光如此,他还做了一个让所有人匪夷所思的举动,每天傍晚他都摘了几个顶大的甜瓜放在地头,等贼夜里来将它们拿走。从此,这伙贼偷瓜更方便了,连地都不要下的,拿一只麻袋将地头的大甜瓜直接装走就是了。

  村人都以为乌吉被偷怕了,你不防贼就罢了,也不能养贼啊?乌吉淡淡一笑,说:“你们都只看到一步棋啊,我这样做是为了让自己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如果我不把瓜摘好放在地头,那些偷瓜贼就要自己下地摘,因为毕竟是偷窃,就必须争分夺秒,心理素质再好也会有一点手忙脚乱,这样他们不但偷了我的瓜,每一次还踩坏了不少瓜。现在我把瓜摘好放在地头,就减少了不少损失。”村人一听,顿时觉得乌吉的做法不仅不愚蠢可笑,反而充满了智慧。

  后来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在乌吉“养贼”后不久,贼们不知道是碍于脸面,还是被乌吉的举动所触动,或者是领悟到什么,不再来偷瓜了。

  乌吉“养贼”看似无稽可笑,实则充满应变智慧。当我们对身边的丑恶行为实在无力改变时,也不妨运用乌吉的这种欲擒故纵的策略,将自己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精选八则】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精选16篇)01-12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15篇)12-30

河中石兽中国古代寓言故事09-06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汇编15篇12-30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汇编15篇)12-30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集锦15篇12-30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樊姬之力12-09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通用25篇)11-24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齐威王的礼物12-09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15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