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公开课教学实录

时间:2023-03-22 20:00:18 雨巷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雨巷》公开课教学实录

  引言:丁香般的芬芳和忧郁 --雨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姑娘的芬芳。下面是小编提供的《雨巷》的公开课教学实录,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

《雨巷》公开课教学实录

  【教学设想】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掌握诗歌意象,体会诗人内在情感

  【教学目标】

  1.通过掌握意象来把握意境的营造。

  2.体会“丁香姑娘”的象征义。3.积极引导学生如何面对青春的迷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二、作者简介

  “雨巷诗人”: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

  三、诗歌赏析:

  步骤一:【感悟诗歌,整体把握】

  师:有这样温柔多情的笔名,又有这样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笔下流淌出来的诗句也必然是细腻多情的,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雨巷》。

  教师示范配乐朗诵。

  全班集体朗诵。(教师点评)

  师:读完之后,你对这首诗最强烈感情是什么呢??请同学们从文本中找出能表达本诗情感的词。

  生1:

  生2:……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回答都非常好,基本上都能准确地把握住诗歌的感情基调。我们可以归纳为:忧愁、苦闷。

  步骤二:【解读文本,理解意象,把握情感】

  一

  师:同学们在心情忧愁、苦闷的时候选择怎么样的宣泄方式呢?

  生1:……

  生2:……

  师:那么诗人在这样忧愁、苦闷的时候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呢?可不可以从诗中找到相应的诗句呢?

  生1:……

  【教师总结】:同学们了解一下诗歌的创作背景:《导与练》材料P6

  明确:诗人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的又寂寥的雨巷。这句话交代了什么?

  生:交代了诗人所处的地点、环境等。

  师:这个环境的特点?有哪些来组成?

  生:环境特点:凄凉,哀愁。有油纸伞、雨、巷三个景物。

  师:很好,在诗歌中,我们把这些景物称作是“意象”,诗歌通过一定的意象营造一定的氛围、环境从而为诗人抒发感情提供了空间。我们来研读一下戴望舒所选取的这些意象。比如大家学过的《天净沙.秋思》就通过10个孤独、寂寞的景物来营造一副游子的羁旅愁思情景。

  师:油纸伞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呢?

  生:……

  【明确】:(美)复古 怀旧 神秘

  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现在,但是伞却又突出了一个自我的天地,外面是笼罩天地的榆木,耳边是雨的滴答,是自己寂寥心灵的声音。这时的我是孤独的,深深地沉入了自我内心的苦闷天地的。当然油纸伞的出现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雨——春雨。

  师:大家想一想,这里的雨是什么样的雨?

  生:小雨,细雨。淅淅沥沥,像绵长的倾诉。

  师:宋人秦观又在词中这样描绘春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春雨也是一个惹人闲愁几许的经典意象。而《雨巷》则把文人对雨的喜爱推向了极至:象一幅微微泛黄的旧水墨画,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之中,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雨巷中袅袅走来,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载着一怀嫣然极致的心事,有叹息,但不哀伤,有顾盼,但不凄然。

  为了营造一个符合自我内心与“姑娘”相逢的场所,诗人可谓是用心良苦,选择在小巷,撑着油纸伞,在雨天。为什么选择在小巷呢?

  生:……

  师:小巷的特征:狭窄,宁静,隔离了喧嚣的人群;青石板,带着一种不染纤尘的唯美。我们用一组语言来形容一下这个环境:

  细雨斜飞,暮色苍苍,雨声淅沥,烟雨朦胧中的雨巷悠长悠长,它远离喧嚣热闹,幽暗的青石板铺成的街道湿漉漉的,透着寒气,静寂,萧条,而又冷清……为浪漫的遐思做好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的准备。这样的意象,充满着孤独的暗示。

  师:这样的雨巷与我的心情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明确:从色彩的基调来看,雨巷属于暗色调,而且是在雨中,与我的心情一样都是灰暗、阴沉的。

  雨巷:黑暗而沉闷社会现实的特征。


【《雨巷》公开课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雨巷》课堂教学实录(精选13篇)07-12

《雨巷》优质课堂实录04-24

雨巷戴望舒公开课教案03-25

雨巷教学反思01-01

《雨巷》教学反思11-07

雨巷教学设计06-15

《雨巷》教学教案06-21

《雨巷》的教学设计11-26

高中语文《雨巷》课堂实录05-17

《雨巷》教学方案示例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