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作品千年一叹赏析

时间:2024-07-05 16:57:48 余秋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余秋雨作品千年一叹赏析

  "叙事学"是小说文本解读的一种方法,用它来解读余秋雨的散文集《千年一叹》,可清晰地发现该散文文本的叙述主体"不再是"余秋雨本人,而是余秋雨对社会文明兴衰的理解。下面为大家分享了余秋雨《千年一叹》的赏析,欢迎欣赏!

  文化的传承,文明的断裂,这两个话题始终是人类时刻面临的问题。不论是死的文化,活的文明,还是死的文明,活的文化,在多元化发展的当下,稍有文化觉解的人都面临着如何接受挑战和应对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看,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的东西,不管是实物的承载,还是符号的象征,作为由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孕育和培植出来的东西,文化与文明都被烙上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印记。作为人类面对先人创造和留存下来的精神和思想的精粹,身为后来者在该链条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着实是值得认真思考和对待的事情。

  作为文明的外显,文化的呈现和表达因专注的角度不同,世人感受和触摸到的样式也就各不相同。其中最贴近事物的本体,最具事物特质的当为经过文化的巡礼之后用文字记录下的文字。不论是什么样的文字呈现,它们都从自己所关注的角度选择恰当的表达形式,对文化做出自己的阐释和注解,文学类的也好,非文学类的也罢,形式各异,但异曲同工。梳理相关的文字读物,关于文化论述和表达的可谓浩如烟海。而就时下与普通人的寻常生活较为贴近的,并能够为普罗大众普遍阅读和接受的作品看,文化散文大家余秋雨先生围绕“文化”所进行的工作,做出的努力,最后把“文化之旅”所获得的体验汇集成书奉献给世人的作品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苦旅》《中国文脉》《千年一叹》《摩挲大地》……这些以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发展的经络为红线串联在一起的系列丛书,因专注于对人类文化的探寻而具有了独特的气息。

  就《文化苦旅》而言,书名中的一个“苦”已经形象地概括出整个人类文化从产生之日起已经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演进无法剥离关系,乱世有乱世的文化,治世有治世的文化——荣辱兴替都会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与历史牵扯上关系。正是如此,一部人类的发展史,自然也就是人类文化的书写史。而人类自立足于世始,战争、略带与杀戮就从为停止过,这样通过文化的书写,可谓是字字读来皆是血。粗略地展读完《文化苦旅》,不论是从宏观上的场面勾勒,还是从微观上的聚焦透视,通过文字都能够触摸到文化伴随历史的发展所外溢出来的气息。远古的神话传说是人类出于蒙昧之中无法解释“怪异”的自然现象所进行的主观臆测和望想。尽管实际的价值和意义不大,但一种心理的寄托和承载,多少可以消解因惶惑而产生的恐惧。而随着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慢慢让位于工商文明,刀耕火种渐渐告别历史的舞台,面对充满迷幻的自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许多当是未解或待解的困惑慢慢成为易知的浅识。这样,人类在书写自己的历史时就具有了底气和勇气。群体性智慧的结晶——《诗三百》的缘事而发,集体向个体的回归而书写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楚辞》,两部开启人类用文字记录生活,刻录历史,并开创文学创作两大源头的发轫翘楚之作,为后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树立了标杆。沿着这两条线,各在自进行突破的同时,又不断地进行修复和完善。直至当下,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史,通过《中国文脉》粗线条的勾勒,其轮廓清晰地呈现在大众面前。专业性的寻觅,非专业性的阅读,在浅近文字的引领下,在漫长的中国文化的长河中漫溯,在把脉文化脉搏感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更能够享受到文化的浸润和沁出气息的氤氲。

  中国文化仅仅是世界文化的一条支流,尽管自其产生起就未曾湮没,但与浩瀚的人类文化相比,它也只能是大化一纤尘,沧海一滴水。正是认识到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生相惜的关系,出于对整个人类文化全方位审视和认知的高度考虑,余秋雨先生带领普罗大众对世界文化、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态势进行了一场探访。虽然战火不断、硝烟弥漫,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但出于对先人创造文明文化的膜拜,一切外在的危险都失去了灼伤力。漫长的跋涉,浅层的触碰,雅典、希腊、罗马,伊朗、伊拉克、以色列、巴勒斯坦,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一路走来,不论是寻根,还是拜谒,在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等考精神信仰支撑的大众书写的文化文明的历史中,除了惊叹于先民战天斗地的勇毅,更当惊诧于他们对人类文明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所做出的贡献。文明可以断裂,但文化不可磨灭。在《千年一叹》中,我们读出来的除了是不同地域、不同风情的文化样式,更可以感受到隐于文化之中的一股面对邪恶与压榨所迸发出的坚韧。

  时间的长河经流不息,在带走人类创造的丰功伟绩的同时,也同样冲走了文化和文明的精粹。先人已逝,后来者需要做的不是躺着前人编织的摇篮中做着南柯梦,而是用自己的方式,仅自己的能力去守护在人类的瑰宝,就像“敦煌之母”樊锦诗穷经皓首,把一生奉献给敦煌一样。不论是国家,还是世界,面对遗存的人类文化文明的实物或符号,少几个王元化、斯坦因、希特勒们,作为人类精神承载的文化文明才能日臻繁盛。

【余秋雨作品千年一叹赏析】相关文章:

余秋雨最经典的作品07-08

余秋雨阳关雪原文及赏析10-16

余秋雨《柳侯祠》赏析05-19

余秋雨《千年一叹》读后感(精选20篇)08-09

杜甫《秋雨叹三首》注释翻译赏析06-22

千年一叹经典段落摘抄09-14

余秋雨《沙原隐泉》赏析06-13

千年一叹唯美成殇散文10-01

余秋雨《莫高窟》原文09-10

余秋雨《莫高窟》全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