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旧居阅读答案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旧居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旧居阅读答案1
馆陶李丞旧居
皇甫冉
盛名天下挹馀芳,弃置终身不拜郎。
词藻世传平子①赋,园林人比郑公乡②。
门前坠叶浮秋水,篱外寒皋带夕阳。
日日青松成古木,只应来者为心伤。
【注】①平子:张衡,字平子,曾作《二京赋》。②郑公乡:郑玄受人崇敬,人称其乡曰“郑公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前两联扣“李丞”,介绍李丞其人;后两联扣“旧居”,描写旧居环境。
B李丞虽在天下享有盛名,但他清高自守,不屑为官,宁愿做闲适的隐者。
C颔联运用典故,赞扬李丞文采如张衡一般斐然,品德如郑玄一般受人崇敬。
D颈联写景由近及远,描绘了一幅落叶飘零、夕阳斜照的凄冷萧瑟的秋景图。
(2)简要赏析诗歌尾联的表达效果。
答
(1)B“不屑为官,宁愿做闲适的`隐者”错,应该是被弃置不用。
(2)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李丞生前不受重用的嗟叹感伤;只有青松相伴,表现了李丞身后的寂寞。
旧居阅读答案2
移使鄂州次岘阳馆怀旧居
唐·刘长卿
多惭恩未报,敢问路何长。
万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阳。
旧游成远道,此去更违乡。
草露深山里,朝朝落客裳。
【注】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左右,诗人结束了十多年赋闲乡居生活,到鄂州担任转运使判宫。
阅读题目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作者御命赴任写起,通过探问路途寄寓自己对人生之路的探索。
B.颔联写所见之景,千峰一同在夕阳照耀下,呈现出气象万千之态,宛如一幅色彩鲜明的夕阳秋峰图,传达出诗人与千峰共赏夕阳的快乐。
C.颈联回扣标题“怀旧居”,此去一行,昔日交游的友人和故乡已经越来越遥远。
D.尾联回应首联“路何长”,作者跋涉深山,露水沾湿衣衫,可见旅途跋涉的风霜劳顿。
1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答案】
15. B
16.
①怀才不遇之感。首联写作者惭愧多年未报皇思,不知道路如何漫长,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郁闷及对前途的迷茫。
②孤独寂寥之叹。颔朕写作者看到秋雁从万里之外的家乡飞来,夕阳映照群山,透露出诗人旅途的.孤独寂寥。
③思念家乡之情。颈联写作者离旧友和家乡越来越远,表达作者对家乡旧友的思念。
④同旅漂漂之悲。尾联作者跋涉于深山,每日露水沾混衣衫,表现了作者风餐露宿、旅途劳顿的辛酸悲苦。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分析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
B.“传达出诗人与千峰共赏夕阳的快乐”理解错误,颔联写夕阳照耀在千峰之上,发出灿烂的光彩,色彩艳丽,气象万千,韵味悠长。透露出作者旅途孤寂,只能与千峰共赏夕阳之意。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首联从御命赴任写起。“多惭恩未报”系泛泛之笔,主要是用以引出下句。“路何长”三字,大有来历。屈原《离骚》中有这样两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所说的“路”,指的是人生之路,特别是指政治上的人生之路。其实刘长卿在这首诗中所说的“敢问路何长”,何尝不同样寄寓着对人生之路的探索?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郁闷及对前途的迷茫。
第二联承“路何长”写次岘阳馆所见之景。“万里通秋雁”句,自亦寄寓着诗人自己多年来风尘飘泊及此行中旅途劳顿之感。这里的“千峰共夕阳”,何尝不同样透露着旅途孤寂,只能跟千峰共赏夕阳的消息?
第三联,写到“旧游成远道,此去更违乡”,“成远道”“更违乡”指诗人现在离家乡和旧居越来越远了,与题目中的“怀旧居”相照应,表达作者对家乡旧友的思念之情。
尾联重道旅况,“草露深山里”写了作者跋涉深山,“朝朝落客裳”写出每日露水沾湿衣衫,写出了诗人旅途跋涉的风霜劳顿,表现了作者风餐露宿、旅途劳顿的辛酸悲苦。
旧居阅读答案3
移使鄂州次岘阳馆怀旧居
刘长卿
多惭恩未报,敢问路何长。
万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阳。
旧游成远道,此去更违乡。
草露深山里,朝朝落客裳。
【注】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左右,诗人结束了十多年赋闲乡居生活,到鄂州担任转运使判官。
1、“万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阳”被认为是最精妙的两句,请指出妙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
1、①构思巧妙,将“万里”“千峰”的开阔辽远与“秋雁”“夕阳”的萧瑟悲凉联系起来,凸显诗人的孤独落寞;②用词巧妙,用“通”“共”写出秋雁、夕阳作为纽带,联通客舍与万里之外的旧居,以此表达对家乡的怀念。(构思3分、用词2分)
2、①作者说惭愧多年未报皇恩,不知前路如何遥远漫长,表现作者对自己被搁置多年、才华难申的'郁闷和对前途的迷茫;②看到秋雁从万里之外的家乡飞来,夕阳映照群山,离旧友和家乡越来越远,表达作者对家乡旧友的思念;③作者跋涉于深山,天天露水沾湿衣衫,写出作者风餐露宿、漂泊无依的孤苦。(每点2分)
旧居阅读答案4
旧居
韦庄
芳草又芳草,故人杨子家。
青云容易散,白日等闲斜。
皓质留残雪,香魂逐断霞。
不知何处笛,一夜叫梅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以芳草开篇,写故人杨子长年漂泊在外,满院的芳草长了一层又一层,十分茂密。
B.颈联意境深邃,寄寓深刻,草间的残雪与行将消失的晚霞,传达出一种凄凉哀婉的.感受。
C.尾联以声结情,不知何处飘来《梅花落》的笛声,彻夜不息,引发了诗人浓重的思念之情。
D.诗人故地重游,睹物思人,全诗描绘了故人旧居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16.结合全诗,对“青云容易散,白日等闲斜”二句作简要赏析。(6分)
答
15.A(从后文“香魂”可以推断,故人杨子已经去世,并非“长年漂泊在外”)
16.①这两句写空中的白云容易随风飘散,太阳在不知不觉间沉入地平线;②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营造出深邃隽永的意境,并且对仗工整,结构严谨,语言工巧;③既表达了对人生短暂无常的感慨,更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旧居阅读答案5
过樊川旧居(时在华州驾前奉使入蜀作)
韦庄
却到樊川访旧游,夕阳衰草杜陵秋。
应刘①去后苔生阁,稽阮②归来雪满头。
能说乱离惟有燕,解偷闲暇不如鸥。
千桑万海无人见,横笛一声空泪流。
【注释】①应刘∶汉末建安文人应璟、刘桢的并称。两人均为曹丕、曹植所礼遇。后亦用以泛称宾客才人。②稽阮西晋嵇康、阮籍的并称。两人均属竹林七贤。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兼具叙事和写景,交代了诗人奉使入蜀,途经樊川,重游故地之事,并用白描的手法写眼前所见之景。
B、颔联以魏晋文人应刘、嵇阮四人自比,用借喻手法表现诗人华发满头的样子,寄托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
C、颈联宕开一笔,着眼燕鸥。用拟人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离乱现实的伤痛,和对悠闲生活的渴望。
D、韦庄工诗,讲究炼字。其诗言简意丰,“横笛一声空泪流”中的“空”字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16、 《唐才子传》说“韦庄寓目缘情……一咏一觞之作,俱能感动人也”,试从本诗的内容和手法两个角度分析这一特点。(6分)
答
15、【B】“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错误。本诗抒发的是离乱之感,无怀才不遇之情。
16、①内容上∶寄托了诗人深沉的身世之感、家国之悲,诗人经逢乱世,唐朝衰弱,亲人离散。(3分)②手法上∶写景状物,皆着悲色,以哀景写哀情;援引典故,叙写离乱的时代悲哀;与燕、鸥作比,衬托离乱的感伤;直抒胸臆,表达伤感的情怀。(3分,手法分析一点1分)
【旧居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大明湖阅读以及答案阅读答案05-22
《母亲给出的答案》阅读答案11-28
《野望》阅读答案10-30
新叶阅读答案10-27
《养花》阅读答案11-08
赠别阅读答案06-14
天窗阅读答案06-18
《马缨花》阅读答案06-19
蝶恋花阅读答案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