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至名归话“襄阳” 阅读答案

时间:2020-09-24 19:08:26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实至名归话“襄阳” 阅读答案

  ①2015年11月26日,国务院同意湖北省樊市更名为“阳市”,樊市阳区更名为“阳市州区”。

实至名归话“襄阳” 阅读答案

  ② 在西北,古老的汉江流贯阳盆地。及至1951年,以阳县的中心地带——南岸的阳镇(县城)、北岸的樊城镇合设“(阳)樊(城)市”,面积300 多平方千米。时隔32年,国家开始进行地方行政制度改革,1983年撤销阳地区,所辖各县划属已升格的裹樊市,使其规模骤然增至近2万平方千米。

  ③樊,乃两个小地方的统称,设市后也多为“阳”(地区)管“裹樊”(县级市),与周边县市从无称谓上的纠葛。然而,当樊市取代阳地区后,周边县市变成下属,形成“樊”(市)管“阳”(县、区)的格局,难免平添“辈分”颠倒、“位子”坐错之感。

  ④ ——悠久历史非“阳”不能延续。“阳”之称,始于西汉所设阳县,得名于县治地处水(今南渠)之北,至今2200年。由此,故治今称“阳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这里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无不注明发生地为“阳”。东晋朱序守城抗击前秦,其母韩夫人率众女修城助战,令存“夫人城”。因三国故事,阳更负盛名:阳人庞统号称“凤雏”,与“卧龙”诸葛亮齐名;“阳城”外,有“古隆中”“刘备马跃檀溪遗址”等。

  ⑤——厚重文化非“阳”不能承载。唐代诗人孟浩然生长于此,世称“孟阳”;宋代书画家米移居此地,自号“阳居士”,今有“米公祠”“米公路’。阳之名盛名远播,天津有“阳道”,上海有“阳路”,港、台乃至美国、日本也有街道冠名“阳”。以“阳”为主体,仅唐代便有诸多诗篇,名句如王维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更有诗名直称“阳”者:苏轼《阳乐》、李白《阳歌》和《阳曲》等。

  ⑥——偌大地域非“阳”不能涵盖。作为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上级行政区冠名“阳”者断续绵延: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设阳郡;三国、晋、隋亦设阳郡;北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改设阳府;元设阳路;明、清设阳府;民国初设阳道:新中国设阳专(地)区。

  ⑦ 显而易见,在饱经2200年风霜的“阳”膝下,问世不足60年的`“樊”难以望其项背,勉为其难则带来无尽的窘迫:顶替阳充当“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感文不对题,以“樊”领率周边县市又不具涵盖能力,阐述当地历史、文化总要赘加注解,国内乃至海外“阳人”认祖归宗困惑不已……

  ⑧不过,“阳”若用于市名,下属阳区便要同时更名:其前身阳县早于1992年由樊市区移治县境张湾镇,2001年改县为区。由于阳区并非市政府驻地,如今不与市同时更名将形成大、小“阳”同名异地的误区。查阳县在古代曾兼为“州”治所,此时改称“州区”顺理成章。

  ⑨将颠倒的“辈分”正过来,坐错的“位子”换过来,通过正本清源、各归其位“理顺地域称谓关系”,是樊市及阳区更名的实质所在。作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次转折,“樊”不再小材大用、力不从心,“阳”不再大材小用、无处施展,以“名正言顺”疏通历史脉络、传承悠久文化。

  ⑩当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没有谁比“阳”更适宜承载千百年的一方文化,更适宜涵盖上万平方千米的疆土,更适宜充任引领当地顾后前的旗帜,魂牵梦萦的大“阳”终于回来了……

  ——选自《百科知识》2015年第3期有删改

  1.为什么说“樊”更名为“阳”是“实至名归”? (3分)

  2.第⑥段划线的句子属于哪种说明顺序?采用这种说明顺序的好处是什么?(3分)

  3.文中第⑨段划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本文说明语言在准确严密的同时不乏生动,试分下面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将颠倒的“辈分”正过来,坐错的“位子”换过来,通过正本清源、各归其位“理顺地域称谓关系”,是樊市及阳区更名的实质所在。

  5.选文第⑧段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因为:悠久历史非“阳”不能延续(1分);厚重文化非“阳”不能承载(1分);偌大地域非“阳”不能涵盖(1分),所以,“阳”更名为“阳”是 “实至名归”。(或:因这“阳”更适宜承载千百年的一方文化,更适宜涵盖上万平方千米的疆土,更适宜充任引领当地顾后前的旗帜,所以说“樊”更名为 “阳”是“实至名归”。)(3分)

  2.时间顺序(1分)。采用时间顺序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作为行政区域冠名的演变过程,从而妒意从古至今“樊”长期称“阳”(或:从而充分说明从古至今上级行政区冠名“阳”者断续绵延)(2分)。(3分)

  3.作比较(1分)。把“樊”与“阳”地域名称的作用加以比较,使阳“疏通历史脉络、传承悠久文化”的特点更加突出(或:突出说明了阳“疏通历史脉络、传承悠久文化”的特点)(2分)。(3分)

  4.加点词语采用比喻(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樊市及阳区更名的实质所在(1分)。(2分)

  5.不能(1分)。因为第⑧段补充说明了阳区更名为州区的原因(1分),同时与上文形成照应,如果去掉,说明不够科学、全面(1分)。(3分)

【实至名归话“襄阳” 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阅读练习及答案09-19

《让有些话穿耳而过》阅读答案6篇04-15

难忘的一句话阅读答案01-28

加了一句话的阅读答案01-22

微波阅读答案12-14

鹭鸶阅读答案12-13

演变阅读答案11-19

竹子阅读答案09-10

拐弯阅读答案08-29

《刻舟求剑》阅读答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