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海绵城市建设》的阅读题及答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1978年之前,中国的城市建设相当缓慢,改革开放后,经过20年的经济建设,中国城市化率从17.92%增长到1998年的30.42%,迄今已达58.52%。“现在看来,这段城市化进程是有点粗放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与工程分院副总工程师任希岩说,“在我国近三十年的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大部分城市将注意力集中于土地快速开发上,并没有科学地关注城市生态空间的重要作用。”过度关注地上发展,选择性地忽视城市和自然融合的机理,由此带来的诸多城市问题,正在城市规模扩张的催化下愈演愈烈,城市内涝就是其一。相比于原生态的空间,城市创造了一种新的水文环境,打乱了原有的蓄水排洪模式。沥青和混凝土取代了土壤,建筑物取代了树木,汇水区和雨水管道取代了自然流域。雨水无法被吸收、蓄积,按照“水走故道”的规律,沿着一定的竖向条件从高至低流动,被淹没的马路实际上是被当作了原始的行洪通道。
(摘编自李明子《“危险城市”的自救》,《中国新闻周刊》总第862期)
材料二:
近日持续的极端天气让我国多个城市出现内涝灾害:成都城区多处积水,市民出行困难;南京也开启“看海”模式,部分路段交通瘫痪;广州受台风“艾云尼”影响,积水引起市民触电致死的伤害性事件,引发社会强烈关注。不可否认,极端天气增加,尤其是极端降水事件频发是目前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难题,尤其在特大型城市,在“热岛效应”①、“雨岛效应”②的催化下,小范围、高强度的局部暴雨时有发生,容易造成内涝灾害。但是回看我们的城市:在城市化面积迅速增加的同时,大量的城市设施建设却导致硬地面积增大,阻碍了雨水下渗过程,形成了地表径流并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同时,在汇流过程中,大部分地表径流通过排水管网汇集到河道,使位于河流下游的城市排涝压力 陡增。此外,城市地下空间大范围、高密度的开发利用,如停车场、地铁、下穿隧道等,会导致排水系统形成“盲点”,从而暴发形成内涝。
(摘编自李倩薇等《问诊城市内涝》,《瞭望》
①热岛效应:指的是由于建筑群密集,柏油路、水泥路面吸热率大、比热容小,城市地区升温较快,气温普遍高于周围郊区的现象。
②雨岛效应:指的是由于空气循环不畅,空调、汽车尾气等热量超常排放,城市上空形成热气流并导致降水的现象。
材料三:
海绵城市是指城 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能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留有足够涵养水源、应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二是生态恢复和修复:对在传统粗放式城市建设模式下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和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三是低影响开发: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合理控制开发强度,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同时根据需求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摘编自《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过度重视土地的快速开发,而对城市生态空间功能缺乏科学的关注,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许多城市的通病,衍生了城市内涝等问题。
B.全世界都在面对极端天气增加的考验,尤其是特大型城市,由于“热岛效应”和“雨岛效应”,导致极端降水事件频发,进而引发内涝灾害。
C.城市设施建设中出现的大量硬地使得城市内涝的风险大大增加,因为在地表流动而无法快速下渗的雨水在短时间内汇聚形成了大量地表径流。
D.相比传统粗放式的城市建设模式,海绵城市的建设和自然融合,重视对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和修复,控制开发强度,降低开发影响。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同时也出现了城市内涝等诸多城市问题,这说明了城市建设不能盲目追求速度。
B.导致城市内涝的原因复杂多样,遭遇极端降水事件时,硬地面积大、地下空间开发过度、位于河流下游的城市内涝暴发的风险极大。
C.海绵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生态系统,也就是在尽可能地维持原有的水文环境,从而不改变原有的蓄水排洪模式。
D.海绵城市循环利用雨水资源,重视城市生态空间的作用,这种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融合的做法正是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体现。
6.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分析建设海绵城市对治理城市内涝的作用。(6分)
试题答案:
4.答案:B。
材料二中指出:“热岛效应”和“雨岛效应”是催化了“小范围、高强度的局部暴雨”这种极端降水事件,但没有说这就是“极端降水事件频发”的原因。
5.答案:C。
材料一提到“城市创造了一种新的水文环境……被淹没的马路实际上是被当作了原始的行洪通道,原有的蓄水排洪模式则被打乱”,而材料三提到海绵城市“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还会“根据需求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可见并非“不改变原有的蓄水排洪模式”。
6.①海绵城市注重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增加水域面积等手段可以降低建筑群密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热岛效应和雨岛效应,减少极端降雨事件。
②海绵城市在建设过程中保护、恢复和修复生态系统,降低对原有的水文环境的改变,还适当地增加水域面积,能够使雨水“水走故道”,尽快被自然生态环境吸收、蓄积。
③海绵城市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和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提高雨水下渗的速度,能够减少地表径流和排水系统盲点,降低内涝风险。[来源:Zxxk.Com]
《海绵城市建设》阅读题及答案
【《海绵城市建设》的阅读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等》阅读题及答案10-02
经典阅读题及答案09-11
低头与昂首阅读答案的阅读题答案11-03
牵挂阅读题答案07-18
《给予》阅读题及答案11-06
青蛙阅读题答案09-08
梅花的阅读题答案08-13
童趣阅读题及答案07-08
《家》阅读题与答案08-30
信念阅读题答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