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杨廷和传》的阅读答案和翻译

时间:2024-09-11 22:04:59 炜玲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明史·杨廷和传》的阅读答案和翻译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你所见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明史·杨廷和传》的阅读答案和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明史·杨廷和传》的阅读答案和翻译

  《明史·杨廷和传》的阅读答案和翻译 1

  杨廷和,字介夫,新都人。父春,湖广提学佥事。廷和年十二举于乡。成化十四年,年十九,先其父成进士。改庶吉士。廷和为人美风姿,性沉静详审,为文简畅有法。好考究掌故、民瘼、边事及一切法家言,郁然负公辅望。

  乾清宫灾,廷和请帝避殿,下诏罪己,求直言。因与其僚上疏,劝帝早朝晏罢,躬九庙祭祀,崇两宫孝养,勤日讲。复面奏开言路,达下情,还边兵,革宫市,省工作,减织造,凡十余条,皆切至。帝不省。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帝方猎宣府,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因请回銮,不报。复与大学士蒋冕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帝令谷大用扼关门,乃归。帝命回銮日群臣各制旗帐迎,廷和曰:“此里俗以施之亲旧耳。天子至尊,不敢渎献。”帝再使使谕意,执不从,乃已。

  江左比岁不登,中官请遣官督织造。工部及给事、御史言之,皆不听,趣内阁撰敕。廷和等不奉命,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帝趣愈急,且戒毋渎扰执拗。廷和力争,言:“臣等与举朝大臣、言官言之不听,顾二三邪佞之言是听,陛下能独与二三邪佞共治祖宗天下哉?宪宗、孝宗爱民节财美政非一,陛下不取法,独法其不美者,何也?”因请究拟旨者何人,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帝为谢不审,俾戒所遣官毋纵肆而已,不能止也。

  廷和先累疏乞休,其后请益力。三年正月,帝听之去。明年六月卒,年七十一。居久之,帝问大学士李时太仓所积几何,时对曰:“可支数年。”帝慨然曰:“此杨廷和功,不可没也。”

  (节选自《明史·杨廷和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性沉静详 审:慎重

  B.郁然公辅望 负:辜负

  C.内阁撰敕 趣:通“促”,催促

  D.廷和先疏乞休 累:屡次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廷和直言劝谏的一组是( )(3分)

  ①请帝避殿,下诏罪己,求直言 ②凡十余条,皆切至

  ③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 ④天子至尊,不敢渎献

  ⑤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 ⑥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杨廷和少年成名志向远大。他十二岁中举,十九岁时比父亲先考中进士,喜欢考察研究国家的旧制旧例、民情、边防事务及一切法家理论,志向高远。

  B.杨廷和讲究孝道。父亲去世时,他请求允许奔丧,但皇上不答应,杨廷和再三请求,皇上才答应了。杨廷和的做法也开了内阁大臣得以守满丧期的先例。

  C.杨廷和敢于制止皇帝的不合理要求。皇上在宣府打猎,命令群臣在他回京之日制旗帐前来迎接,杨廷和认为这些要求不妥,执意不从,皇上只好作罢。

  D.杨廷和爱惜民力。江东一带连年歉收,宦官请求派官员督促织造,杨廷和等不奉命,趁机极力说明人民困顿、财物枯竭,请求不要派遣,终于阻止了此事。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方猎宣府,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因请回銮,不报。(5分)

  (2)顾二三邪佞之言是听,陛下能独与二三邪佞共治祖宗天下哉?(5分)

  参考答案:

  4.B(负:怀有)

  5.C(③是杨廷和要出塞请武宗回朝,不属于直言劝谏的;④是说杨廷和拒绝皇帝提出的回京之日群臣各做旗帜帐前来迎接这一要求的,不是劝谏的话;⑥是杨廷和对有人假借御批来实现私欲的一种怀疑。)

  6. D(“终于阻止了此事”说法不当。从原文“帝为谢不审,俾戒所遣官毋纵肆而已,不能止也”来看,杨廷和并没有能够阻止此事。)

  7.(1)(5分)当时武宗正在宣府打猎,派使臣赐给杨廷和羊、美酒、银两(解为“财物”“礼物”均可)。杨廷和上疏推辞(译为“谢恩”、“感谢”也可以)趁机请武宗回京,武宗没有回复。 (译出大意给2分;“方”、“疏”“报”、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反而听信几个邪恶小人的话,陛下能只与这二三个奸邪小人共同治理祖宗的天下吗?(译出大意给2分;“顾”、“ 是听”宾语前置、“邪佞”活用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

  杨廷和,表字介夫,新都人。父亲杨春,官居湖广提学佥事。杨廷和十二岁时参加乡试考中举人。成化十四年,十九岁,比他父亲先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杨廷和长得英俊潇洒,性格沉静稳重,周密审慎,写文章简洁流畅有章法。喜欢考察研究掌故、民情、边防事务及一切法家理论,志向高远,心怀成为宰辅重臣的愿望。

  乾清宫发生火灾,杨廷和请武宗避开大殿,下诏批评自己的过错,征求正直之言。趁此与下属官员一起上疏,劝武宗早些上朝,晚些退朝,亲自参加九庙祭祀,尊崇对两宫皇后的孝顺供养,勤于每天的经史讲习。又面奏皇上广开言路,通达民情,遣还边兵,革除宫市,节省土木建筑,减少织造,一共十多条,都切中时弊。但武宗不省察。

  不久因父亲去世,请求允许奔丧,武宗不答应。杨廷和再三请求,武宗才答应。内阁大臣得以守满丧期的,从杨廷和开始。服丧期刚满,杨廷和就被武宗召回。当时武宗正在宣府打猎,派使臣赐给杨廷和羊和美酒、银两。杨廷和上疏推辞,趁机请武宗回京,武宗没有回复。杨廷和又与大学士蒋冕骑马到居庸关,想亲自出塞请武宗回来。皇帝命令谷大用把守关门(不允许他们出关),他们才回京。皇帝命令群臣在他回京之日各做旗帜到帐前来迎接,杨廷和说:“这是民间百姓用来表示对故旧的亲热罢了,天子是最为尊贵的,我们不敢亵渎奉献这些。”皇帝再次派使臣前来说明意思,但杨廷和执意不从,武宗只好作罢。

  江东一带连年歉收,而宦官又请求派官员督促织造。工部和给事、御史进谏,都不听从,催促内阁起草敕书。杨廷和等不奉命,趁机极力说人民困顿财物枯竭,请不要派遣。皇帝催促更为急迫,并告诫不要固执阻挠。杨廷和极力劝谏,说:“臣等及满朝大臣、谏官的话都不听,反而听信几个邪恶小人的话,陛下能只与这二三个奸邪小人共同治理祖宗的天下吗?宪宗、孝宗爱护人民节省财物的美好政绩有很多,陛下不效法,偏偏效法那些不足效法的,这是为什么呢?”因而请求追究拟旨的是何人,怀疑有人假借御批来实现私欲。皇帝推辞说不清楚,只是告诚所遣宦官不要过分放肆而已,但不予阻止。

  杨廷和起先屡次上疏请求退休,后来请求更加坚决。三年正月,皇帝允许杨廷和离职。第二年六月,杨廷和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过了很长时间,皇帝问大学士李时太仓积聚的粮食还有多少,李时回答说:“还可以支付几年。”皇帝感慨地说:“这是杨廷和的功劳啊!不可以抹杀。”

  《明史·杨廷和传》的阅读答案和翻译 2

  杨廷和,字介夫,新都人。父春,湖广提学佥事。廷和年十二举于乡。成化十四年,年十九,先其父成进士。改庶吉士。廷和为人美风姿,性沉静详审,为文简畅有法。好考究掌故、民瘼、边事及一切法家言,郁然负公辅望。

  乾清宫灾,廷和请帝避殿,下诏罪己,求直言。因与其僚上疏,劝帝早朝晏罢,躬九庙祭祀,崇两宫孝养,勤日讲。复面奏开言路,达下情,还边兵,革宫市,省工作,减织造,凡十余条,皆切至。帝不省。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帝方猎宣府,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因请回銮,不报。复与大学士蒋冕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帝令谷大用扼关门,乃归。帝命回銮日群臣各制旗帐迎,廷和曰:“此里俗以施之亲旧耳。天子至尊,不敢渎献。”帝再使使谕意,执不从,乃已。

  江左比岁不登,中官请遣官督织造。工部及给事、御史言之,皆不听,趣内阁撰敕。廷和等不奉命,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帝趣愈急,且戒毋渎扰执拗。廷和力争,言:“臣等与举朝大臣、言官言之不听,顾二三邪佞之言是听,陛下能独与二三邪佞共治祖宗天下哉?宪宗、孝宗爱民节财美政非一,陛下不取法,独法其不美者,何也?”因请究拟旨者何人,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帝为谢不审,俾戒所遣官毋纵肆而已,不能止也。

  廷和先累疏乞休,其后请益力。三年正月,帝听之去。明年六月卒,年七十一。居久之,帝问大学士李时太仓所积几何,时对曰:“可支数年。”帝慨然曰:“此杨廷和功,不可没也。”

  1、杨廷和是哪个朝代的人?

  杨廷和是明朝人。

  2、杨廷和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杨廷和在明朝政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的主要贡献包括:

  辅佐朝政:杨廷和曾担任内阁首辅,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对明朝的政治稳定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改革弊政:他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如整顿吏治、减轻百姓负担等,试图改善社会状况。

  维护朝局稳定:在一些政治事件中,杨廷和发挥了调和、稳定朝局的作用。

  3、文中提到的 “江左比岁不登” 是什么意思?

  “江左比岁不登” 是指江南地区连年歉收。“江左” 是古代地理概念,指江南地区。“比岁” 表示连年。“不登” 指庄稼歉收。

  4、杨廷和为什么要多次上疏请求退休?

  杨廷和多次上疏请求退休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可能包括个人身体状况、对朝政的看法、与皇帝的`关系等因素。具体原因可能需要进一步研究历史资料才能了解。

  5、李时回答皇帝太仓积储可支数年,皇帝为什么感慨这是杨廷和的功劳?

  皇帝感慨这是杨廷和的功劳,可能是因为杨廷和在担任内阁首辅期间,采取了一些经济政策或措施,对国家财政的管理和积累做出了贡献,使得太仓有足够的积蓄。这显示了皇帝对杨廷和在财政方面的工作的认可和赞赏。

【《明史·杨廷和传》的阅读答案和翻译】相关文章:

《明史·曹端传》阅读答案与翻译05-13

明史·龙在田传的阅读答案附翻译04-25

《明史·郑和传》阅读答案04-17

《文天祥传》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解析12-23

《宋史查道传》的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07-05

《托尔斯泰传》语文阅读和答案06-10

《明史熊鼎传》的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02-24

《明史于慎行传》原文阅读答案及译文解析10-16

《韩愈传》阅读答案及翻译12-09

《黄庭坚传》阅读答案及翻译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