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薛老师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之我见
赞可夫认为“阅读课的任务在于诉诸学生情绪、感情与激情,使他们学会思考,自己做出结论”。因此情感教育的渗透应与知识、智能一样,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来完成。教学活动中情感的交流过程,需要调动师生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只有师生情感能和谐地得以沟通、交流,才能使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种因素在情感这一“主线”引导下,成为活动的有机整体。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听薛老师执教《圆明园的毁灭》后,我感到情感对于少年儿童学习过程的影响特别重要。有效地运用情感功能就能诱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新课标下发展是学习的目的,教学是发展的手段,而薛老师的教学就真正做到了情知交融和谐发展。
以情导学,加深体验
圆明园被毁灭是一段难忘的国耻。这样一篇情感深沉的课文,薛老师为了帮助学生深刻体悟,多次创设了情境:教师开头就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的经历,从自身角度来体验圆明园的面积之大,通过“加一百米、二百米……”的依次顺序,体验圆明园的大;薛老师为了加深学生对外来侵略的愤慨,放了一段录像,问学生“拿走的是什么?运走的是什么?毁坏的是什么?焚烧的是什么?”突出这里的“什么”都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增强学生对八国联军的愤恨,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薛老师形象化语言作用下,学生通过想象、记忆进入特定的语境。如:薛老师问学生:“来到圆明园废墟,你会想到什么?”(与书上图联系)学生在老师的手势、表情指导下,通过思考、想象说出这样的答案:“落后就要挨打……”
以情激情,综合情理
薛老师从教材实际出发,发掘到教材中的情知结合点,抓住精华,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思维,激发兴趣。薛老师指引学生“曲径通幽”,设问抓关键,有思考性、情趣性,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中求索,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趣味无穷。如在教“英法联军如何毁灭圆明园”时,薛老师强调“拿走的……拿不动的……实在运不走的”句式,接着让同学层层剥笋,联系课文仔细推敲,理解“八国联军”拿走、运走、毁坏、焚烧的各是什么?这样做,会导致怎样的后果?由此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带动起学生的情感因素。这些离不开薛老师自身对课文的反复揣摩,离不开她自身先“入境”,然后“入得深切,出得活脱”的钻研。课上,通过表情、手势、目光等体现出来,以感染学生。正是薛老师运用自己备课中的情来激发学生文字理解中得情,才达到了“形真、情深、意远、理念寓于其中”的效果。
你看薛老师的吟诵:通过语句的长短,声调的高低、缓急、顿挫的变化让我们感到情感的脉搏在跳荡,引起内心的共鸣。薛老师让学生朗读第五小节时,抓住了“凡是、任意、实在、统统、三千多”等词,通过“生读、生自我评价、师范读、师生齐读”等方式,让自身的胸中之情,流淌到学生心中,学生受到情的感染,无不义愤填膺。
你听薛老师悟理中析情:薛老师引导学生将课文中感性的上升到理性,让情感体验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从情到理的一种“升华”,达到情与理的统一。让学生分析过园林、建筑、文物之后,她让学生想“来到废墟,想到什么”,最后总结发言,得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让惨痛的悲剧重演,不让屈辱的历史重现”,情理综合,意犹未尽。
和谐民主,促进发展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它需要情感的交融,气氛的和谐。薛老师特别强调信息的反馈,入情入境的效果。反馈信息越及时越好。课堂上她注意及时了解学生的意见,及时调整。如:第一排同学答不上,薛老师及时调动第二排学生,使学生“会文明理”,达到双方情感的交融。因此,在教学中应运用有形、有声、有情的情境,来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语言训练中培养能力,发展情感。
薛老师在教学中以“呈现情境——激活兴趣——组织教学——总结评价”,优化教学过程。然后通过对情感的点拨,使学生逐渐“感知表象——发现规律——讨论问题——巩固练习”,含蓄蕴藉。整节语文课犹如一支动人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缭绕。
【薛老师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之我见】相关文章:
《圆明园的毁灭》10-21
圆明园的毁灭06-11
圆明园的被毁灭资料10-26
圆明园是被谁给毁灭的06-28
圆明园如何毁灭10-19
圆明园毁灭的资料11-05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11-25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02-19
《圆明园的毁灭》的说课稿02-23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