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在意境中发现美《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在意境中发现美《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意境中发现美《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1
【教材依据】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修订版)第十册第四单元第12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前两句写了夏日西湖上乍雨乍晴的奇妙景象,后两句则用美女西施的淡妆浓抹来比喻西湖的晴雨天气,认为它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各有各自的妙处。
【设计思路】
课文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体验古诗歌的节奏、音韵之美,二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感。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就抓住在理解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发现古诗的诗词诗意美、体会意境美、体验韵律美、拓展积累美几方面入手,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能力训练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2.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一)教师教法
创设情境法、引导法、点拨法。
(二)学生学法
借助词典及书上注释自读感悟。
通过教发和学法的相互结合,理解古诗含义,体会古诗意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一)德育渗透点
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二)美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以西子喻西湖的内在联系和优美意境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描写西湖的古诗词
2、收集有关西湖的风光图片
3、准备《春江花月夜》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听《西湖的绿》片断,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这使你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2、出示西湖风光的图片,说说你们的感受。
3、激情谈话:罗曼罗兰说过:这个世界不缺少美丽,缺少的是发现美丽的眼睛。今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耳朵发现了西湖的美丽。自古以来西湖的美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文人墨客,其中宋代诗人苏轼也是,他不仅发现了西湖独特的美丽,还用诗歌记录了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初读,发现古诗的诗意美
1、出示古诗题目:理解题目意思,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古诗内容写了西湖晴和雨的不同景色。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学古诗的方法,再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学生交流自己设计的学习方法。
3、教师总结学法:
(1)熟读中理解题意、诗意。
(2)借助字典,资料来理解题意,词意,是否讲出重点词的意思。
(3)由词到句串讲诗意。
(4)熟读成诵。
(5)提出疑问,合作解决。
4、学生自学、教师参加入学习小组中,适时引导。
5、学生进行自学汇报:教师在汇报环节中主要起到引领作用,使学生汇报有序进行。可以先朗诵古诗,然后汇报题意,再讲词意诗意,熟读成诵,解疑问难。教师还要提出认真听取他人汇报的要求(1学会聆听,找出优点。2、不足之处,加以补充。3、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生在及时的补充及评讲的过程中对古诗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进一步欣赏古诗作好铺垫。
6 、师生总结: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三、品读,发现古诗的意境美
过渡引导:古诗词的美不仅仅是让我们理解他的诗意,它短短的几十个字饱含这很美很美的意境,请同学们伴随着《春江花月夜》的旋律感受诗歌的意境。
(一)、小组合作学习思考,你从诗句中感受到了什么?
(二)、交流感受。
(这一环节教者重在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自己的感受发现古诗的晴雨的对比美、诗词的对仗美、比喻和联想的人性美。顺序可以根据学生的交流调换)
1、晴雨的.对比美
学生汇报通过想象,仿佛看到美丽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喜欢表达的同学说说这里的山、水、雨是怎么样的美丽。喜欢画画的同学来画画西湖晴雨时不同的景象,从而感受画面美。(出示画面结合学生的想象,感受)
空蒙的山,闪动光影的水,迷蒙细雨构成了西湖的美,如果你置身其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样的意境呢,你想说些什么?
小结:无论是晴天的水光潋滟,还是雨中的山色空蒙,西湖就是这样的美,这美让无数人流连忘返——于是有了美丽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 比喻和联想的人性美
问:为什么诗人会拿西施和西湖比较?
出示西施(出世图),介绍西施(越国美女,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是美丽和智慧的化身),在人杰地灵的江浙一带,出现过像西施这样的美女淡妆时犹如出水芙蓉,浓抹时更是风姿卓越。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让我们感受到她独特的美。正所谓——淡装浓抹总相宜。
(观看西湖晴天、雨天时两种不同的风光),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联想,不难答出用西子的两种美丽来比喻西湖的晴雨不同之美,妙不可言。(相机板书)
3、诗句的对仗美
鼓励学生找出不同的对仗处,领悟和学习作者独特的运用词汇的能力。
(水光潋滟——山色空蒙;晴——雨;方好——亦奇等)
总结:诗人用它独到的感悟写出了西湖的美丽,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么美的意境来自于诗人的眼睛发现了美,出自于诗人的手书写了美,更饱含了诗人浓浓的情感美,你发现了没有?
(适时补充介绍诗人苏轼。杭州是苏轼的第二故乡,他深受百姓爱戴,所以对西湖有着特殊的爱恋之情。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诗人的感受和我们一样,饱含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板书:热爱、赞美
四、颂读,发现古诗的韵律美
引言: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湖就像镶嵌在杭州城西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无论何时,无论何处,西湖的美都是那么另人惊叹。此时此刻你是否也想和诗人一样对西湖欣赏一番,抒情一番呢?那就用你最美的语言把这份感受读出来吧!
1、朗读,评价。
2、汇报通过划停顿,标重读,来朗读诗歌感受到韵律美。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各种形式,来有感情朗读古诗。
3、背诵古诗,感受韵律美。
五、赏读,发现古诗的独到美。
1、苏轼用眼睛发现了美,用心灵感受了美,更用这首流芳千古的名诗记录了美,这份美令古今中外多少游人为之沉醉,流连往返哪。你还收集了那些描写西湖美丽风光的诗词?
(学生交流汇报资料的收集情况)
3、对比感悟:
出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自由读,说说都是西湖什么时候的美景?
联系《饮湖上初晴后》时的西湖风光。对比彼此间的不同。
引导评价:夏天的西湖就是这般色彩艳丽,风光无限啊。雷雨中的西湖是这样的气势磅礴,别具风味。面对这样的西湖,诗人不禁感叹——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4、师小结:在不同的时间,从不同的角度看西湖,都有不同的景致,这些景色虽看似平常,但诗人却有心捕捉,可见——(再次出示罗曼罗兰的话)齐读,对此,我们也应该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学会欣赏不同的事物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地点都会有不同的美丽,这些美丽等着我们去发现,等着我们去描绘!
六、总结全文,交流收获,课外拓展。
1、交流本课收获。
2、教师总结:“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3、课外拓展,布置作业:西湖不仅拥有迷人的风光,它还有着悠久的文化和许许多多动人的传说故事呢,课后去找找。我们下节课展示交流。
在意境中发现美《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认识“亦、妆”等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潋滟、空蒙”等词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背诵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2、导入《饮湖上初晴后雨》。
3、板书课题。
二、知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你们了解苏轼吗?
2、介绍苏轼。苏轼多才多艺,他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号东坡居士,他的诗善于运用夸张比喻,在艺术上别具一格。
3、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4、学生说题目意思。
三、读古诗
1、听录音。
2、学生自由读古诗。
3、诗中哪些字你觉得比较难。
4、结合学生的汇报,出示卡片,指导学生读好“潋滟、空蒙、淡妆浓抹”,理解“亦”的意思。
5、把这些词语放进诗中,读好它,你会发现你能读出另一种味道。
6、学生自由读。
7、指名读。
8、齐读。
四、明诗意
1、学习第一句
①读第一句诗你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②理解“潋滟”是什么意思,指名学生说。
③指名读再齐读。
2、学习第二句
①、播放下雨音乐。
②、你刚才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什么画面?
③、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理解“空蒙”。
④、理解诗句意思。
⑤、指导朗读。
3、学习后两句
①:如此美妙的.西湖,在诗人眼中,他把西湖比作了什么?读后两句。
②、了解西子。
③、诗人为什么人把西湖比作西子呢?他们之间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④、学生汇报。
五、熟诵读,厚积累
1、听录音朗读。
2、学生读。
3、背诵。
4、拓展: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宋代)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5、小结。
教后反思:
语文教学的字词不仅仅是低年级的任务,本课中,生字的教学不局限于课本要求的“亦、妆”两字,而是根据了学生的需要,对“潋滟、淡妆浓抹”等的字词也让学生反复读,这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对于整首诗的朗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诗句必须反复诵读。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古诗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流传至今而又行之有效的古诗教学方法。通过读,从读通到读懂,再到读出情,每句诗连听带读至少在10遍以上,所以到后来的背诵有不少学生就能脱口而出了。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仍然是感到比较困惑的地方。
在意境中发现美《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生字“亦、浓、宜”。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三、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收集有关西湖的风光图片以及资料。
2、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赏美景,揭诗题
师:1、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们把杭州西湖比作人间天堂,是因为那里的景美,画美,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如诗如画的西湖吧!
2、出示:“西湖十景”,教师旁白简介,引导欣赏。
板书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1)齐读课题;
(2)指导停顿,板书:画上节奏,范读诗题;
(3)指名试读;
(4)按节奏齐读
二、解诗题,知诗人
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我们能了解到文章的.不少内容,古诗也不例外。那么,通过刚才读题,你能说说诗题的意思吗?
(根据学生回答,重点标记湖、晴、雨,并在湖的下方写上“西湖”)
2、小结,简介诗人及背景:(出示PPT简介苏轼)
三、学字词,明节奏
大诗人笔下的西湖到底有多美呢?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92页把诗句放声读一读,带拼音的生字多读两遍,读正确。(生自由读)
2、检查生字掌握的情况。(出示PPT生字带读音诗句)
潋 滟 亦 浓 宜
3、把整首诗连起来能读好吗?
(1)指名读;
(2)读古诗要读出诗的节奏、韵律,谁来试试;
(3)点击PPT划上诗文节奏,老师范读;
(4)按节奏齐读。
四、品诗句,赏诗景。
1、诗人苏轼用28个字为我们展现了西湖美景,咱们可以采用下面这些方法读懂这首诗。
2、渗透读诗方法:(出示PPT学诗好方法:看注释、看插图、读题目、读诗句、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收集资料.....)
3,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两种方法,自己读读诗句,想想:这首诗写了西湖什么样的美景?
4、看同学们读得有滋有味,一定大有收获,谁来说说你读懂了哪句写“初晴”?
5、赏“西湖之晴”
(1)齐读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
(3)你是怎么读懂的?
6、赏“西湖之雨”
(1)正当诗人和朋友陶醉在这明媚鲜艳的美景中时,忽然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谁来说说?
(2)齐读诗句“山色空濛雨亦奇”,看图:指导由近及远观察。近处的亭台楼阁,湖边绿树还依稀可见,而远处的呢?看上去怎样?
(3)诗中用了哪个词来形容刚才的这番景象?(山色空濛)(板书:空濛)
(4)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指名说)
7、个性赏读“晴雨西湖”(出示PPT晴雨诗句)
指读,齐读。
8、赏“西子西湖”
(1)你们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我们带进了优美的湖光山色之中,这么美的西湖诗人用什么来比喻呢?(西子)
你从哪里知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板书:西子)
(2)这么美的西施,诗人怎么赞美她呢?(淡妆浓抹总相宜)
(板书:淡妆浓抹)
(3)(点击PPT出示淡妆浓抹对比图)师:西施与貂蝉、王昭君、杨玉环被称为四大美人。那西施到底是淡妆好看还是浓抹好看呢?
都很美,因为西施本来就很美,所以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合适。
(4)淡妆浓抹总相宜只是赞美西施吗?(板书:总相宜)
(ppt展示诗文及注释)合作交流,指名学生理解后两句诗。
(5)小结:西子湖的来由。(板书:在“西湖”之间加上“子”字),同学们一起美美地喊一下它的名字吧!
五、诵诗句,悟诗情
1、苏轼一天之中就领略了西湖晴雨不同的美,他的心情怎样?
(陶醉、愉悦.....)
2、(出示诗文空白动画)配上美妙的音乐,带上愉悦的心情我们一起来读读吧。(齐读)
3、这么美的诗让我们把它背下来,把西湖美景深深印在脑海中。
(谁来试试?指名背,齐背)
六、荐诗篇,重积累。
1、(出示PPT拓展诗文)引入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2、总结。
在意境中发现美《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4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诗句。
2、体会情感,有感情朗读诗句,背诵诗句。
3、感受诗中美景。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学生背诵《游园不值》
师:我们上节课学了《游园不值》,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景色),现在我们来看看夏天在诗人的的眼里是怎样的?(读全诗)
二、学习新课
1、解决生字(学生自己解决)
潋滟:与水有关,所以是三点水。亦:也。西子:西施。相宜:合适。
2、介绍作者。
3、师:生字、词你们都懂了,现在自己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下,然后小组之间互相说。
4、举手发言(大概意思:天晴的时候,湖中波光粼粼,很美丽;下雨的时候水雾迷茫,山色奇妙。我要把西湖比作西施了,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合适。)
5、引导学生理解题目(饮:喝酒。湖:西湖。初晴后雨:雨过天晴)
雨过天晴在西湖上喝酒(看到的景色)
6、师:这首诗是写(作者雨过天晴在西湖上喝酒看到的景色),这四句诗都写了西湖的美景(学生纠正:不是)
师:同学们怎么说不是呢?
(前两句是写景色,后两句不是)
师:有些同学知道了前两句是写景色,后两句不是;现在小组交流,每句诗各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呢?
(后两句诗写了拿西湖来比作西施了,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合适。西湖的景色很美,西施也很美。)
师:作者每见过西施,西施当时也没有站在湖边给作者作比较,那作者怎么对他们进行比较呢?
(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并且比喻恰当)
这样想象和比喻,西湖就(显得更美了)
师:西湖就显得更美了,那现在同学们自己想象西湖的美,这么美的景色,我们一起来体验。(学生根据自己想象的“美”来读诗句,体验美。老师指导和范读。)
三、背诵全诗
自由背诵然后检查
〖课后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写西湖的景色,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用西施来比喻西湖,增添了西湖的美丽和奇妙。学习这首诗,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读来体验作者的感情,通过对诗中“美”的理解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美”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在理解古诗的字、词时,我几乎把诗中所有的字、词都拿来和学生分析了,在学生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很快就领会诗句的意思了。学生懂得诗句的意思后,就让他们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然后一起分析,最后通过对作者感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体验这首诗中的“美”。在理解题目时,我用提出质疑的办法,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我觉得我再让学生体会作者感情和体验诗中的“美”之一环节做得不好,我只是通过让学生思考和提问的方式]还解决这一问题;而学生体验的机会就少,主要是听我讲和听其他学生讲,很多同学都没有自己感受到,只懂得有这么一回事。所以他们读诗句时,没有融入感情。如果能让学生多读几遍写景物的诗句,让学生自己在读中体验诗句的“美”和领悟作者的感情,然后再有感情朗读全诗,效果会更好。
在意境中发现美《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想象画面,结合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诗句。
2.能入情入境地朗读全诗并背诵。
3.感受西湖之美,培养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借助注释,想象画面,结合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诗句。
2.能入情入境地朗读全诗并背诵。
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想象画面,结合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诗句。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互动
老师第一次来兰州,很高兴认识大家,同学们对兰州一定很了解,谁有好的景点给我这外来的游客推荐一下。
(指名说,师适时点评)
听了大家的介绍,我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猜猜老师是哪里人?
(出示图片:钟楼,城墙,兵马俑)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四大古国之一,旅游胜地,将来有机会到西安,老师愿意给大家当导游!
二、读懂诗题,读通诗句
1.过渡:今天我们将和大诗人苏轼一起走进江南,感受西湖的之美。
(板题)强调:“饮”前鼻音,“初”做衣服先要用剪刀裁剪布料,所以与衣服有关,衣字旁。
2.读读诗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什么?
(预设:a.天气变化——初晴后雨; b.地点——湖上; c.干什么——饮酒)提示:谁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说自己的理解。
预设:同学们真会读书,从题目中就大概读书了诗的内容。
3.是啊,诗人和朋友在西湖上喝着酒,赏着美景,起初是晴天,后来下起了蒙蒙雨,那是怎样的景象呢? 请大家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4.学生自由读,老师随机巡视。
5.学生展示朗读。
预设1:能根据老师的要求来评价。
预设评价2:读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准节奏,谁来试一试。
预设评价3:不仅关注了字音是否读懂,还注意到想要诗读好如果再慢点就更能读出诗的韵味。
6. 全班配合读。
三、感知西湖晴雨之美
1. 结合注释明诗意。
(1)同学们,在读诗时,总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字词,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预设:可以结合注释、想象画面等。
(板书)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74页,用上合适的方法读读前两句,同桌互相说说前两句的意思。
(3)生自读,交流。
(4)指名交流:
预设1:我读懂了第一句的意思:水波闪动的样子晴天正美!
水波闪动的样子是诗句里的哪个词?
(潋滟),你是怎么知道的?(结合注释)
“方”的.意思就是:正,也是通过看注释的方法知道的。
(看图)你还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预设:波光粼粼、金光闪闪)谁能按照一定的顺序“什么时间哪里怎么样”说说第一句的意思。
师小结:在说诗的意思时,往往调换一下顺序,用我们平时习惯的语序来表达会清楚。谁来再读读这一句:水光潋滟晴方好。
预设2:谁来说说雨天的西湖?用上刚才我们学习第一句使用的方法。 指名说:雨天的西湖烟雾迷蒙的样子也很奇特。
你是怎么一下就读出来的?
(我是结合注释和用一定顺序来表达的)
“亦”的意思是“也”,“奇”的意思是“奇特、奇怪、神奇”,选哪一个?
(奇特、神奇)
读读雨天的烟雾迷蒙也很奇特:山色空蒙雨亦奇。
(5)师小结学法:刚才我们在学习前两句时使用的方法就叫做结合注释明诗意。
2. 想象画面描诗画。
(1)过渡: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西湖,赏赏西湖的晴天、雨天的不同美景吧!(播放视频)
(2)晴雨两种天,西湖两样美!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用你手中的笔写一写你喜欢的西湖美景吧!可以是晴天,可以是雨天,写完自己读读,同桌之间再读一读。
晴天,我走在西湖边,___________________,这真是水光潋滟晴方好!
雨天,我走在西湖边,___________________,这真是山色空蒙雨亦奇!
预设:写完的同学,师选择性地站起来,以晴天的、雨天的西湖交错交流。
(3)师小结方法:西湖就是这样如诗如画,晴雨皆美!(板书课题)刚才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西湖不同的美,这就叫做想象画面描诗画。
四、西湖浓淡相宜
1.过渡:西湖的美只有晴天雨天吗?(出示西湖四季图片)引出诗句:春来“花满苏堤柳满烟”,夏有“红衣绿扇映清波”,秋是“一色湖光万顷秋”,冬则“白堤一痕青花墨”
作者苏轼用了一句就写出了西湖的各种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西子是谁?
(西施)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通过看注释了解到西子是春秋时期越国美女)
同学们还知道西施的故事吗?
预设1:传说每次当西施在古越国浣纱溪边洗纱,水中的鱼儿一看到她的惊艳容貌,都不好意思地沉入了江底。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不如人,不好意思……)
预设2:西施天生丽质,禀赋绝伦,相传皱眉抚胸的病态,亦被邻女所仿,固有“东施效颦”的典故。
师补充西施资料:据说西施肤白如瓷,眼睛清澈如溪水,头发乌黑厚密如云朵,身材窈窕柔美,嘴唇红如天上的太阳。
可见西施有多美啊!她不论淡妆还是浓妆,不论是健康还是病态都是那么美,不愧为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在作者眼里西湖就像西子,也是最美的,无人能比的,真是浓淡相宜。(板书:浓淡相宜)
4.入情入境诵诗情。
(1)听了老师的介绍,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读得更入情入境。
(2)自己读。
指名读,师适时引导。
师生配合读。
(3)过渡:苏轼跟我们一样,就这么赏着西湖的美景,从晴天到雨天,从春天到到冬天。在杭州三年,他最惬意的事莫过于游玩西湖。曾两次在杭州任职,其间,他带领当地人民疏导西湖,修堤防洪,这条修好的堤坝就成了著名的“苏堤”。 当年很多渔民在西湖打鱼,采莲,破坏了这里的生态。于是,苏轼想出了一举两得的办法,在堤外湖水最深处立了三座瓶形石塔以示标记,形成了:湖中有深潭,明月印水渊,石塔来相照,一十八月圆。“三潭映月”因此得名,在西湖十景中被称为“西湖第一大盛景。”
(4)苏轼与西湖的故事不仅仅是这些,他对西湖的爱绝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让我们再次带着自己的理解来齐诵。(出示全诗)
(5)假如你有机会来到西湖,相信一定会吟诵这首千古绝唱。(齐背)
(6)师小结学法:我们在读诗时,了解了作者,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才能读出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这就叫入情入境诵诗情。
五、拓展升华
1.过渡: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醉心于西湖的美景,写下了许多赞美西湖的诗篇,翻开你的学习单,用我们本节课学习的方法任选一首诗自己来读一读,和同桌交流,可以说说诗句的意思,可以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也可以入情入境地朗读出来。
2.同桌交流,指名交流。
3.升华感情。
西湖的美景只是我国大好河山、众多美景中的其中一处,王之涣登上鹳雀楼曾这样感慨: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李白站在庐山瀑布前不由得感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杜甫登上巍巍泰山,咏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群星闪烁,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壮美,怪不得毛泽东同志写到:江山如此多娇。江山如此多娇!
4.作业:积累描写西湖的古诗。
在意境中发现美《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6
一、教学目的
1.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比较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两首诗同一景物的不同描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背诵描写春天的诗《游园不值》,今天我们学习描写夏天景色的诗。板书课题: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回忆学法
谁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学习第一首诗的?
小结板书:
1.结合注释自读自悟(什么景象?)
2.质疑、讨论和交流
3.反复吟诵,
4.看图想象,绘画创作。
(三)学习新课
1.我们已有了学诗的经验,下面请同学们自学后两首诗。
出示自学提示:
(1)同是描写夏天的景色,苏轼笔下的夏天和杨万里笔下的夏天一样吗?请你从内容和写法上比较着来阅读。(在诗中画批)
(2)观察图画(或播放课件)想一想诗人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
3.在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先叙后议,写西湖晴雨天气;《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先议后叙,写了满湖荷花荷叶;但都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热爱之情。
4.朗读诗句,展开想象。(教师可播放课件,学生吟诵)
5.指名吟诵,背诵。
(四)激情创作
请同学们任选一首你喜欢的'描写夏天的诗,把诗中的景象画下来。
(五)作业
1.默写三首古诗。
2.完成自己创作的画。
附:板书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苏轼)
(杨万里)
西湖晴雨天气
满湖荷花荷叶
学法:
自读自悟,质疑,讨论交流,
反复吟诵,想象,绘画创作。
在意境中发现美《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的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杭州,最有名的景点要数西湖了。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去过西湖吗?今天,老师把西湖请进了咱们的教室,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播放课件:《动人的西湖》)
旁白:西湖的美景,晨昏各异,四时不同。这儿夏天的荷花很有名。雪后的西湖是否别有一番风味呢?雨中的西湖又增添了几分诗意!
西湖美吗?是啊!西湖以其秀美的景色,吸引了无数游客。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他们的笔墨。宋代大诗人苏轼就在这儿留下了他的传世佳作——《饮湖上初晴后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从诗题中你读懂了什么?(在西湖上饮酒,开始是天晴,后来下雨了。)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苏轼)你了解苏轼吗?(生答。师补充:苏轼曾在西湖的所在地杭州当通判,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当杭州市的市长。他在此为官期间,关心人民的生活,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深受百姓爱戴。苏轼曾无数次在西湖漫步,他对西湖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大诗人苏轼,一同去领略西湖的美景吧!)
二、初读感知:
1 、自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 、检查读书效果。
3 、师范读古诗。
4 、根据出示的诗歌朗读节奏提示,生齐读诗歌。
5、针对诗歌,学生质疑,师相机板书。
三、精读诗歌:
1、学习诗歌的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句)
(1)诗句中哪个字提示了我们天气?
(“晴”)
(2)诗人告诉我们晴天的西湖是什么样的?
(“水光潋滟”)(板书:水光潋滟)
(3)课件出示:晴天的西湖图片。
创设情境:瞧!这就是晴天的西湖!在万里晴空下,宝塔掩映在青山之中,微风徐徐吹来,亲切地抚摸着游人的脸庞,灿烂的阳光洒在宽阔的湖面上,湖面“水光潋滟”。
(4)你读懂“潋滟”了吗?
(波光闪动的样子。)(课件出示)
(5)你还能用其它的词来形容水光潋滟的湖面吗?
(波光闪闪、波光粼粼、银光闪闪)
(6)诗句导读。
晴天的西湖里仿佛满是金子,刺得人连眼睛都睁不开了。(带着理解读第一句)。
(7)晴天的西湖真美啊!假设你就是苏轼,在万里无云的晴空下,此刻你正坐在西湖的凉亭中,迎着徐徐的微风,你惬意地举起了手中的酒杯。除了波光闪闪的湖面,你还会看到哪些美景呢?
(随风飘动的柳条、开得正艳的桃花、欢唱的鸟儿、鱼儿在水中嬉戏、人们在湖中荡舟……)
(8)看到如此美丽动人的西湖,你感觉诗人此刻的心情如何呢?(带着体会个别读,全班读。)
一个“好”字道出了西湖的美!(板书:好)
2、学习诗歌的第二句。
(过渡:晴天的西湖真美!看着眼前的美景,诗人有些陶醉了。看着看着,不知不觉,湖面上悄悄下起雨来,眼前的西湖已是另外一番景象。)(播放课件:雨中的西湖图片。)
(1)冥想:闭上双眼,在雨声中尽情想象,雨中的西湖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播放音乐:《雨中西湖》。)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3)诗人苏轼看到了什么景象?(课件出示:第二句)
(“山色空濛”)(板书:山色空濛)
(播放课件:雨后的西湖图片。)创设情境:雨后的青山,升起了一团团白色的云雾。它们如轻纱一般,随风飘动,若有若无。此时的青山如仙境一般,所以诗人说——(引读第二句。)
(4)你读懂“空濛”了吗?
(云雾迷茫的样子。)(课件出示)
(5)如此美丽的景色,诗人用了一个什么字来概括雨中西湖的特点?
(板书:奇)
(6)带着理解读诗歌的一、二句。
3、学习古诗的三、四句。
(过渡:西湖时晴时雨的美景让诗人的心都醉了,他触景生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齐读三四句。)(课件出示:诗歌三、四句。)
(1)你从三、四句中了解到了什么?
(2)你了解“西子”吗?
(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3)西施有多美呢?(齐读第四句。)
(不管是化淡妆还是浓妆,不管什么时候,西施都很美。)
(4)想见一见西施吗?(课件出示:西施图片。)
(5)诗人为何会把西湖比作“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施呢?
(6)导读:西湖之美,何止晴天雨天,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一日的清晨黄昏,景色各异,美不胜收,所以,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齐读三、四句。(板书:淡妆浓抹总相宜)正因为这个美丽的比喻,西湖从此又有了西子湖的美称。(板书:西子湖)
读到这里,你可以把整首诗的意思说出来了吗?
4、苏轼笔下的西湖真美啊!古人有许多描写西湖的诗作,却很少有人能把西湖描写得如此美丽。想想,苏轼为何能把西湖描写得如此美丽动人呢?
5、带着体会读诗。
6、指名读诗,配乐齐读诗歌。
7、齐背诗歌。
四、拓展延伸:
1、赏析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诗人描绘了什么时候的西湖?
(2)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美景?
2、积累这首诗歌。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跟随大诗人苏轼游览了人间天堂——西湖。其实,苏轼不光是一位大诗人,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书画家。你想和他走得更近一些吗?请课外搜集苏轼的作品读一读,老师相信,你会有不小的收获的。
【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 (好)
西子湖 淡妆浓抹总相宜
山色空濛 (奇)
在意境中发现美《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运用题目扩展法概况诗文主要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感受西湖的自然之美。
4、抓住关键语句,诵读、想象、体会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受西湖的自然之美,,感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教师准备:课件(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了解西湖。
2、了解苏轼。
3、引出课题。
二、你如何理解诗题
课文写的是,苏轼和朋友在西湖上荡舟、饮酒,先是晴天后来下雨了。板书:晴雨
三、初读诗句
1、自由读诗。
2、认读生字词。
3、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
4、小组合作,自学诗词。
四、品读体味
1、说晴。
(1)抓住潋滟一词,体会晴空万里的西湖风平浪静波光粼粼的样子。
(2)抓住好一词,结合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两首诗展开想象,体会西湖风光的绮丽美妙的意境。
2、品雨。
(1)抓住空濛一词,体会阴雨绵绵下的西湖的韵味。
(2)通过和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进行对比,体会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意境。
3、解相宜。
(1)西子的传说。
(2)理解苏轼把西湖比作西子的原因。
五、写西湖
1、用自己的笔,写出你心目美丽的西湖。
2、朗读欣赏。
六、总结升华
苏轼能写出这么美的诗词,不仅是因为他才华横溢,更是因为他对西湖的无比热爱,我觉得孩子们更热爱西湖,说说你的感想。
在意境中发现美《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9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首古诗。
3、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所描绘的意境。
2、读懂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通过学习这首古诗你懂得了什么?
2、师小结。
二、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一)、初读课文,读准读通诗句。
1、师范读,学生评一评。
2、学生练读,互评。
3、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二)精读课文理解古诗
1、复习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读诗句,悟诗意)
2、分组合作学习古诗,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方法,把你的.理解、感受、问题与小组交流。解决不了的可动笔记一记,方便在班上交流解决。
3、学生汇报所得所感所疑。
4、师边小结边板书。
5、指导朗读。
三、回读全诗,感受意境。
四、扩展思维
我们被诗人带到如此迷人的西湖中,你会想此什么呢?
五、指导背诵
六、作业
根据你对诗意的理解把西湖的美景画下来。
在意境中发现美《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10
教学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巧妙的构思描绘出西湖的风采神韵。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领导入
1、同学们,大家以前一定有过旅游的经历。那么,大家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看见过哪些令你难忘的自然景观?
2、杭州的西湖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它的景色异常秀美,吸引着国内外许多人来此参观旅游。其时,不仅是现在,有一位古人也早已经听闻西湖的美名,留下了一首著名的描写西湖的诗篇,诗的名字就叫——(生齐读本诗题目: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是——(苏轼)
二、读解诗意,感受诗的语言美
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准,读出节奏。)
2、读懂诗意。请默读诗,借助注释,读懂诗的意思。
三 、理解诗人,感悟诗情之美
1、读到这里你觉得诗人对西湖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介绍诗人与西湖的故事,加深学生对诗的感情的理解。
2、让我们带着这种深情来朗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四 、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美
1、配乐朗诵,学生听后讨论。
2、南方的天总会下雨,下怎样的雨?微雨,轻雨,蒙蒙雨,牛毛细雨;也许是大雨,骤雨;大雨也好,小雨也罢都没有浇灭诗人的.游兴,在他眼里,雨中的西湖如此美妙,你听他说:“山色空蒙雨亦奇”。带着你的想象再一次朗诵这首诗。
五、拓展学习,感受诗的魅力
1、让我们在苏轼的诗的魅力中感受西湖之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上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2、总结:苏轼与西湖是密不可分的,西湖诗情画意只有苏轼的才思豪情才能写出她的美妙,而苏轼的才情只有遇到西湖的诗情画意才能尽展出来。让我们在音乐中再次朗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六、作业:(任选一题)
1、做一张苏轼的诗词手抄报。或有关西湖的诗词手抄报。
2、写一篇学习本课的感想。
【在意境中发现美《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学设计04-01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04-20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06-08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04-11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教学设计04-14
《饮湖上初晴后雨》设计教学04-16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11-05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02-17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