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一剪梅》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语文《一剪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感受词的意象美和意境美,体会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
2、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
3、利用开放性原则培养学生再造意境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鉴赏作品的意象美、意境美、韵律美、音乐美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补充空缺意象、再造意境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原则:开放性原则
教学方法:联想法 比较法
教学准备:CAI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教程:
一、 联想导入
( 幻灯片1)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李清照的词。我是怀着无限景仰之情说出这三个字的。李清照,宋朝婉约派词人,她的一生既享有幸福,又饱受苦难,她能以身世入词,以真心写词。其词清新素雅、独特深刻。历史的车轮已滚滚而过,可是当我们蓦然回首一千多年前风雨飘摇的岁月时,依然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寻寻觅觅美神般的李清照。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近她,重睹她的风采。
(展示《荷塘仕女图》展示一组CAI画面2)
师:(明示画面中的意象:藕花深处、仕女沉醉)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幅图里有荷花﹑少女,同学们看到这些你能想起初中学过她的哪首词?
生: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画面点出文字《如梦令》师生齐背《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师:(赏析)常忆起在溪亭游玩到日暮时分,沉醉于美酒,沉醉于美景忘了回家的路。尽兴而归,乘舟而回,却又被美景所诱错误的把船划入了藕花深处。急着划呀,急着划呀,却又惊地滩中雪白的鸥鹭翻飞起舞。(留出学生回味的时间) 一个开心畅游了一天带有一点微醉的少女,一大片粉红的荷花,一群翩飞的雪白沙鸥 。诗人用这些意象构造了一幅多么美的意境啊(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景中的人心情又该会多么愉快啊。我们来了解此时作者。(幻灯片3)
师:(启发)李清照(公元1084——1155年?)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李格非,是当时有名学者和散文家,官至礼部员外,母亲出身名门善文学。她天资过人,再加上优裕的环境和文学的熏陶,少女时代的她就气质高贵,外美如花,`内美如竹。
词中写的就是她少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开朗愉快的心情。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啊。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变迁,女词人还能一如既往地做个快乐天使吗?
二、研习《一剪梅》
师:(提示)十八岁时,与宰相赵挺之子赵明诚结婚,赵明成翩翩一少年公子,又是文学知己,他们以诗词互相唱和,并共同整理、收藏书画、金石,琴瑟和谐,生活安适美满。其间明诚亦有外出为官,易安思念外出的丈夫赵明诚,她就把这些离愁别绪化为词句,相思之苦,婉转缠绵,这也是她早期作品的主旋律:多描写闺情相思。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一首词《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簟(diàn):席子。 裳(shang):裙子的一种。
1、诵读指导:
结构特点:①本词为双调,每段四句,每句四拍,与七律相近;
②双数句分解为两小句,每小句四字两拍。
诵读要领:单数句缓慢悠长,双数句轻快短促,借助意象和韵脚(秋、 舟、楼、流、愁、头)帮助记忆。
诵读节奏: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听录音揣摩:(2分钟)
自由朗读:(2分钟)
个别朗读:1 ~ 2名女学生演读(读的确实不错,温柔而缠绵,有一种淡淡的忧伤萦绕其中)
学生齐读:
2、理清思路、赏析意境
师:请大家思考,这首词的内容是什么?
生:我认为内容是:荷花谢了,环境很冷清,词人登上小舟,思念她的丈夫,看到大雁也回来了,月亮也圆了,她的丈夫却还没回来。
师:这位同学讲的较全面,我们把他的话浓缩为,在一个荷叶凋零、竹席生凉的秋日里,为了排遣心中的孤独和寂寞词人独自登上兰舟,却又无时无刻不再思念着远方的丈夫。
上片:词人舟中所想 → 下片:回到现实
师:接下来,我们要分析词中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意象,先请同学们把本词中的意象找出来。
生:有荷花、雁字、月亮、花、水。(生踊跃回答)
师:很好,大家都把“象”找出来了,我们说“意象”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所以我们应在这些“象”前面加上可体现作者“闲愁”的字。(师点击残荷、玉簟、雁字、满月)
分析理师:请大家从这些意象中任选一至两个分析。
生:我选残荷,荷花一瓣瓣掉落了,就让人觉的很凄凉,所以体现出作者的忧伤。
师:(补充)荷都已经残败时令至秋,以点带面写出秋的萧条,透露出一种伤春惜时之感。
生:玉簟是指竹席生凉了,天冷了,李清照会担心远方的丈夫是否能照顾好自己。
师:很好,想象力很丰富,另外,竹席生凉了,身上会冷,心上也就有了凉意!这是一种由外向内的冷。怎样才能消除这相思之苦呢?还是离开那冷冷清清的闺房到外面散散心吧
生:我说归雁,词人看到大雁都回来了,可丈夫还没回来,所以就……?
师:(补充)雁是遵守时令的候鸟,就在大雁身上寄托了自己的忧伤,使归雁体现出了闲愁。
生:我说满月,月亮都圆了,可人还没团圆。
师:很好,月圆而人未圆,所以词人心中倍感凄凉。这是以乐景写哀情,那么这里的满月就成了一个让人忧伤的意象。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生:(齐)相思!
师:这种相思之情,在词中体现为一个词眼是……?
生:闲愁!
师:闲愁是一种闲极无聊,情感没有寄托的愁,是一种淡淡的忧伤。相思是产生愁的原因。
师:词人委婉缠绵的闲愁就这样通过语言和意象体现出来了,我们确实能从中感受到词人细腻的情感。
师:(总结)这一组意象都弥漫了作者淡淡的忧伤和无法排遣的愁绪,真是“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啊!那么词人由此而叹惋……?
生:(齐)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师点击出此句)
理解:感悟意象美和意境美。
红藕香残:以点代面——透露秋景的冷落、萧条,
独上兰舟:背面敷粉——如果能与丈夫一同划船该多好啊!
云中锦书:相关联想——猜想丈夫的信该到家了,
月满西楼:生发想象——仿佛身处西楼,望月计算着丈夫回家的日子。
下片:写女词人由想象回到现实
花飘水流:移情于物、借物抒情——韶光易逝青春难再啊!
一种、两处:直抒胸臆——合写夫妻双方此刻望月思人的心情。
无计可消除:—— 情之深、重!
3、名句赏析:“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比较关联词“才 ……又 ……”和:“才……却……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比较“才……又”(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刚……又”(刚考完数学,又要考语文):前后并举同等 关联词“才……却”:前轻后重,无法排遣(情深情重)
提示:写作一得——说话作文要力求炼字炼意
⒋比较两首词,加深理解
师:(启发理解)这两首词在内容上有哪些不同?
(提示)粗读可发现:
景物时令——前写夏景,后写秋景;
作者年龄——前为少女时期,后为少妇时期;
感情基调——前愉快开朗,后细腻深婉。
师:(启发理解)这两首词在感情表达上有哪些不同?
小结:
①本词重写相思,次写愁情。
②抒写闺情而非闺怨
学生齐背:
5、影象欣赏: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根据《一剪梅》创作的Flash,加深对“闲愁”的体悟。让我们静静的看,静静的听,静静的想。(气氛静穆,所有人都沉浸于优美动人的Flash中,感受古典美的哀婉)播映依据课文改编的优美影象,达到形象直观,寓教于乐。
6、随堂练笔:(5分钟)合理想象,补充空缺形象,再造意境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教师背诵:火红的荷花凋谢了,只有一缕芳香残留,如玉的竹席有了凉意,使人感受到了新秋。
换下轻柔的夏日丝裙,独自登上美丽的木舟。云中的鸿雁呵,你可否带来对我的问候?
你排成人字在云头,却空有月光洒满西楼。
花儿凋谢了,水儿在流,同样的相思,惹起两处的闲愁。
这种情意呀,无法消抹,才平整了眉头,却悄然上了心头。
三、扩展鉴赏: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鉴赏提示——宋廷南渡,明诚病逝,清照连遭到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她以一个孤苦的年迈妇人之身寄居兄弟之家,终又不堪寄人篱下而再嫁市井,以卖字为生,她的词在南渡之后字字如泪滴落,一句一哽咽,《声声慢》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首词所表达的就是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孤独、凄苦的生活感受。
四、小结:
清人王士祯说过,婉约以易安为宗,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的女宗师。传说中的才女不少,但真正地能不让须眉的才女只有李清照。《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三首词从三个不同的时期即少女时期——少妇时期——晚年寡居,反映了不同的生活经历。这些经历在作者笔下得到形象逼真的再现。由此可见,生活是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反之,分析文学作品也与作者的生平经历是不能分开的,也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次,鉴赏诗词应:
抓住意象品味意境
联系背景体会感情
【语文《一剪梅》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一剪梅》教学设计09-23
《一剪梅》教学设计08-31
《一剪梅》教学设计10-14
《一剪梅》经典教学设计09-20
《一剪梅》教学设计案例06-03
李清照《一剪梅》优秀教学设计10-13
李清照《一剪梅》教学设计及反思07-20
《一剪梅》教学设计(精选7篇)08-28
《一剪梅》教学设计案例分享05-24
李清照《一剪梅》详细教学设计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