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踏莎行》宋词赏析
踏莎行 晏殊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
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
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鉴赏:
此词以凄婉温润的笔调,抒发伤春情怀的同时,流露出对时光年华流逝的深切慨叹和惋惜,深微幽隐。
起笔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写的是:小草上的烟霭迷蒙,花蕊上的露珠微颤。这两句表面看来都是写外的景象,但内含的却是极锐敏的感受。愁字和怯二字,表现了作者极细腻的情思,且与细密的对偶形式完美地结合为一体。那细草烟霭之中仿佛是一种忧愁的神态,那幽花露水之中仿佛有一种战惊的感觉。用愁来表达草烟霭中的感受,用怯来描写花晨露中的感受,表面上说的是花和草的心情,实际上是通过草与花的人格化,来表明人的心情。晏殊另一首《蝶恋花》之槛菊愁烟兰泣露句,可以与此相参看,境界相同,只是一个是秋景,一个是春景。
凭栏总是销魂处,收束前两个四字短句,细草愁烟,幽花怯露正是愁人靠栏干上所见到的景物。词人只因草上的丝丝烟霭,花上的点点露珠,就消魂,足见他情意之幽微深婉。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为上片结拍。前面由写景转而写人,这两句则是以环境的衬托,进一步写人。静无人是别无他人,唯有一个凭栏消魂的词人。日高深院之静,衬托着人的寂寥。海燕双飞反衬出人的孤独。时时海燕双飞去意为:海燕是双双飞去了,却给孤独的人留下了一缕绵绵无尽的情思。
过片带缓罗衣,香残蕙炷,由上片的室外转向室内,仍写人。这里的带缓罗衣,以衣服宽大写人的消瘦,暗示着离别之苦。香残蕙炷之蕙是蕙香,一种以蕙草为香料制成的熏香,古代女子室内常用。残即一段段烧残。炷指香炷,即一炷香的炷。香残蕙炷写室内点的蕙香,一段段烧成残灰,又暗示着室内之人心绪的黯淡。以香炉里烧成一段一段的篆字形熏香的残灰,比拟自己内心千迴百转的愁肠已然断尽,比拟自己情绪的冷落哀伤,也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但作者这里只是客观地写出带缓罗衣,香残蕙炷,更见其含蓄。唯其不直说出来,才不会受个别情事的局限,才能给人无限深远的想象与联想。
接着天长不禁迢迢路一句为上二句作结,两个对偶的双式短句紧接一个长句,严密而完整。不禁是不能阻拦。天长与迢迢路,结合得很好,天长路远,这是无论如何也难以阻拦的。不禁二字,传达出一种凡事都无法挽回的哀伤,紧接带缓罗衣的思念与香残蕙炷的销磨之后,更增加了对于已失落者的无可奈何。结句垂杨只能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以感叹的口吻出之:杨柳柔条随风摆动,婀娜多姿,这多情、缠绵的垂柳,不过是那里牵惹春风罢了,它哪一根柔条能把那要走的人留住?哪一根柔条又能把那消逝的美好往事挽回?这两句中寄托有极深远的一片怀思怅惘之情,象征着对整个人生的的深刻感悟。
全词通过写景抒写离愁、思念和慨叹,充满了凄凉悲伤的感情色彩。上片写的是室外之景,草愁花怯,都染上了这种色调:海燕双飞去。己暗逗怀人之意。下片写的是室内之景,蕙炷残,衣带缓,进一步渲染离愁。结二句方借埋怨垂杨点明是思念远方的行人。李调元《雨村词话》中说:晏殊《珠玉词》极流丽,而以翻用成语见长。如‘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又‘东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等句是也。反复用之,各尽其致。这段话,恰切地点出了此词的艺术特色所。
晏殊这个人是我除李白外最崇拜的一位诗人。最让我佩服的是他十四岁就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他还是北宋婉约词宗师。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有一百三十余首,风格含蓄婉丽,多表现诗酒生活河悠闲情致。
在晏殊的代表作中,我尤爱《蝶恋花》。此词分为上片和下片。上片采用移情于情的手法。通过一些意象,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还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秋菊在寒烟的笼罩中似含忧愁,兰草上沾着寒露,似在饮泣。意象喻女主人公的`品格,注入主人公的感情,描写出主人公哀愁、凄婉的情感。通过燕子的双飞,从侧面衬托出主人公的孤独与寂寞。与下片的“独”字相对应。下片写登楼远望抒发悲寂的情感。“凋”字体现了自然的显著变化给作者带来强烈的感受,“尽”字以空间的形式,写狭小院庭的忧愁转向了广阔的天际。
全词情致婉约又辽阔高远,两种情致更好地表达了离愁别恨的主题。
词中意象都体现主人公忧愁悲凉的情感,一一对应。晏殊《蝶恋花》真是一首千古佳词。值得细细去品味,读其诗,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介绍:
晏殊从小聪明好学,5岁就能创作有“神童”之称。景德元年(1004年),江南按抚张知白听说这件事,将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荐。次年,14岁的晏殊和来自各地的数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晏殊的神色毫不胆摄,用笔很快完成了答卷。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宰相寇准说道:“晏殊是外地人”皇帝回答道:“张九龄难道不是外地人吗?”过了两天,又要进行诗、赋、论的考试,晏殊上奏说道“我曾经做过这些题,请用别的题来测试我。”他的真诚与才华更受到真宗的赞赏,授其秘书省正事,留秘阁读书深造。他学习勤奋,交友持重,深得直使馆陈彭年的器重。三年,召试中书,任太常寺奉礼郎。
宦海沉浮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任光禄寺丞,他父亲去世,他回到临川(今江西抚州)服丧,服丧期未了就被召回任职,跟从皇上到太清官祭祀。皇上令他编修宝训,做了同判太常礼院。不久,母亲去世,他请求等服期结束后再任职。皇上没有允许。又被调任为太常寺丞,被提升为左正言、直史馆,做了升王府记室参军,掌书写笺。年中时,迁升为户部员外郎,做了太子舍人,不久又做了知制诰、判集贤院。过了很长时间,做了翰林学士,迁升为左庶子。皇上每次向晏殊询问事情,都是用方寸小字把所问的内容写在小纸片上给他。晏殊把自己的建议写好后,连同那个小纸片都装在一起呈给皇上,皇上对他的谨慎严密很欣赏。
乾兴元年(1022年),年仅12岁的仁宗继位,刘太后听政。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想独揽大权,朝中众官议论纷纷,束手无策。晏殊提出“垂帘听政”的建议,得到大臣们的支持。为此,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后任礼部侍郎知审官院、郊礼仪仗使、迁枢密副使。因反对张耆升任枢密使,违反了刘太后的旨意,加之在玉清宫怒以朝笏撞折侍从的门牙,被御史弹劾。
创办教育
天圣五年(1027年),以刑部侍郎贬知宣州,后改知应天府。在此期间,他极重视书院的发展,大力扶持应天府书院,力邀范仲淹到书院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该书院(又称“睢阳书院”)与白鹿洞、石鼓、岳麓合称宋初四大书院。这是自五代以来,学校屡遭禁废后,由晏殊开创大办教育之先河。庆历三年在宰相任上时,又与枢密副使范仲淹一起,倡导州、县立学和改革教学内容,官学设教授。自此,京师至郡县,都设有官学。这就是有名的“庆历兴学”。
扭转战局
明道元年(1032年),晏殊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加尚书左丞。第二年因谏阻太后“服衮冕以谒太庙”,贬知亳州、陈州。五年后召任刑部尚书兼御史中丞,复为三司使。时值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并出兵陕西一带,而宋将屡屡败退。晏殊全面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从失利中找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奏请仁宗后,办了四件加强军备的大事:撤消内臣监军,使军队统帅有权决定军中大事;召募、训练弓箭手,以备作战之用;清理宫中长期积压的财物,资助边关军饷;追回被各司侵占的物资,充实国库。由此,宋军很快平定了西夏的进犯。
晚年生活
庆历二年(1042年),晏殊官拜宰相,以枢密使加平章事。第二年,以检校太尉刑部尚书同平章事,晋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学士,兼枢密使。庆历四年(1044年),因撰修李宸妃墓志等事,遭孙甫、蔡襄弹劾,贬为工部尚书知颖州,后又以礼部、刑部尚书知陈州、许州。60岁时以户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节度使(今陕西西安)。后调到河南府,官衔被转到兵部。至和元年(1054)六月,晏殊因病请求回京城医治,待病好以后,再出京任职,仁宗特意把他留下来,让他为自己讲经释义,让他五天到自己这里来一次,按宰相的规格对待他。过了一年,晏殊的病情加重了,仁宗想前去看他。晏殊知道后就立刻派人捎信给仁宗,信中说:“我老了又重病在身,不能做事了,不值得被陛下您担心了。”不久即于至和二年正月二十八日(1055年2月27日)去世。仁宗虽然亲自前去哀悼,但仍因没能在他卧病时来看望他感到遗憾,特地二天没有上朝。赠给晏殊司空(三公之一)兼侍中(官名,门下省长官)的官爵,赐谥号为“元献”,在碑文的首款篆写了“旧学之碑”四个字。[3]
晏殊虽多年身居要位,却平易近人。他唯贤是举,范仲淹、孔道辅、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门下;韩琦、富弼、欧阳修等皆经他栽培、荐引,都得到重用。韩琦连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富弼身为晏殊女婿,但殊举贤不避亲,晏殊为宰相时,富弼为枢密副使,后官拜宰相。
【晏殊《踏莎行》宋词赏析】相关文章:
晏殊《踏莎行》翻译赏析09-01
2017晏殊+踏莎行09-02
晏殊 踏莎行201708-28
晏殊《踏莎行》全词翻译赏析07-27
踏莎行晏殊小径红稀赏析09-04
晏殊踏莎行其一原文赏析07-10
踏莎行晏殊阅读答案09-05
晏殊《踏莎行·其一》11-20
晏殊《踏莎行,祖席离歌》赏析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