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现代诗歌:《雪花的快乐》

时间:2022-03-29 15:53:58 徐志摩 我要投稿

徐志摩现代诗歌:《雪花的快乐》

  《雪花的快乐》是现代诗人徐志摩所作的诗歌,这首诗写于1924年12月30日。发表于1925年1月17日《现代评论》第一卷第6期。这首诗歌展现了徐志摩对自由、理想、爱情的追求!下面是其原文,欢迎阅读:

徐志摩现代诗歌:《雪花的快乐》

  《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飏,飞飏,飞飏——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飏,飞飏,飞飏——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地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飏,飞飏,飞飏——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地,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融,消融,消融——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诗歌赏析:

  在徐志摩的诗中,爱情诗是他全部诗作中最有特色的部分,这些爱情诗抒唱了他对爱与美的追求。他有时以自己的感情基础,有时则以假想的异性为对象。而在《雪花的快乐》中,诗人把它作了升华,既把对爱情的追求与改变现实社会的理想联系在一起,包含着反封建伦理道德、要求个体解放的积极因素,热烈而清新,真挚而自然,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诗分四节,与其说这四节韵律铿锵的诗具有启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之美,不如说它体现了诗人激情起伏的思路之奇。清醒的诗人避开现实藩篱,把一切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假如”使这首诗定下了柔美、朦胧的格调,使其中的热烈和自由无不笼罩于淡淡的忧伤的光环里。与阅读相反,写作时的诗人或许面对窗外飞扬的雪花热泪盈眶,或许独自漫步于雪花漫舞的天地间。他的灵魂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当“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令他唱出《雪花的快乐》,可以说,诗的过程本身就是灵魂飞扬的过程。

  《雪花的快乐》是一首纯诗(即瓦雷里所提出的“纯诗”)。在这里,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那雪花在半空中“翩翩”的“潇洒”,“娟娟的飞舞”,直奔向“清幽的住处”,会见“花园”里的“她”,直到溶入“她柔波似的心胸”。诗人以“雪花”自比,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以那潇洒飞扬的雪花为意象,“她”是诗人想象中的情人,更是升华了的神圣的爱情,巧妙地传达了诗人执着追求爱情和美好理想的心声。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这是灵性的雪花,他是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十分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着,是诗人自明和自觉的`结果。实际上,诗人是穿越现实去获取内心的清白、坚守理想的高贵。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雪花的旋转、延宕和最终归宿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执着。对于诗人徐志摩而言,或许隐含着很深的个人对象因素,但身处其中而加入新世纪的曙光找寻,正是诗人选择“她”而不是“他”的内驱力。

  这首诗的韵律是大自然的音籁、灵魂的交响。步入“假如”建筑的世界,人们往往不仅受到美的沐浴,还要萌发美的守护。简单地理解纯诗,“象牙塔”这个词仍不过时,只是读者需要有宽容的气度。《康桥》便是《雪花》之后徐诗又一首杰出的纯诗。在大自然的美色、人类的精神之乡前,诗人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守护之情完全是诗意情怀,而这又是与《雪花》中灵魂的选择完全相承的。只有当追求和守护的梦幻终被现实的锐利刺破之时,《风》才最后敞开了“不知道”的真相以及“在梦的轻波里依洄”的无限留恋和惆怅。

  《雪花的快乐》的韵律比较和谐,富于音乐美,如诗人运用反复的手法连用三个“飞扬”就不乏轻快的韵律。其次,《雪花的快乐》也富于绘画美,不仅那“清幽的住处”、恬静的“花园”等构建出了一幅幽雅秀丽的画面,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亦织出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在用词上,《雪花的快乐》也富有想象力和象征性,如最后三节中的“她”可以象征诗人的“心上人”,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向往的理想追求。作者把对理想的追求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从而化实景为虚境,创造出了一个优美的意境,显示了他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

  《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和《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之成为徐志摩诗风的代表作,不仅是表面语言风格的一致,更重要的是内在灵魂气韵的相吸相连。茅盾在三十年代即说:“我觉得新诗人中间的志摩最可以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最足供我们研究。”(《徐志摩论》)《雪花的快乐》是徐志摩诗第一集《志摩的诗》的首篇。诗人自己这样的编排决非随意。顺着《雪花》→《康桥》→《风》的顺序,读者可以看到纯诗能够抵达的境界,也可以感悟纯诗的极限。如是,对徐志摩的全景观就会有另一个视角。

  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雪花的快乐》读后感 篇1

  这是我第一次认真地去分析一首新诗,之前的我总是谈新诗而色变的,但通过这次对《雪花的快乐》的分析,我发现我居然喜欢上新诗了,特别是像《雪花的快乐》这样的新诗。当我慢慢进入这首诗时,我发现我的收获还是蛮大的。

  在品尝这首新诗时,我的心情就如里面的雪花一样快乐。这首诗不算长,但它的确是一首好诗。它到底具有怎样的魅力呢?

  首先,我觉得这首诗最好的地方就是韵律好,非常具有节奏感,有音乐美。“飞飏,飏,飞飏”就是其中最经典的语句,这句话总给人以热烈、欢快、跳跃的感觉,而且在每一节中,它反复运用,实际成了全诗的主旋律,以欢乐为基调,读起来琅琅上口,自然流畅,节奏感非常强,很有音乐美。

  其次,这首诗在节式、章法,句式上也很有特色。全诗共四节,每节五句,句型长短相当,整体上大致匀称。同时,句子的排列也略有错落,如每一节中的第三、、四句比其他句缩进一些位置。句式也有变化,或整或散,“飞飏,飏,飞飏”,“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即使散句连接。同时,也有上下句对偶的,如:不去那冷漠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总之,全诗给人以随情赋形,不拘一格,变化自如的感觉。

  再次,诗句的用词也很自然,很华丽。在写雪特征时,作者用了“潇洒、飞飏、娟娟、盈盈、消溶”等词语。及写出了雪的自然特征,也融进了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还有“冷漠的幽谷,凉的山麓,上荒街去惆怅。清幽的住处“等都体现了作者拥有丰富的词汇,和对词语的运用自如。同时,“她身上有朱砂的清香、她柔波的似的心胸”则更是使人温柔,细腻风格的体现。

  最后,在诗中作者用了物我相融的写法。使人以“雪花”自闭,既赋予雪花它本身的特点,又是雪花具有人的特征,同时通过对雪花的特征的描写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事物和真挚爱情的感情。

  在这一首诗中,我竟能收获这么多的东西,真不愧是一首好诗啊!

  《雪花的快乐》读后感 篇2

  在《雪花的快乐》里,“我”是一朵潇洒快乐的雪花,“我”有“我”的方向,“我”的方向便是那少女清幽的住处;“我”也有“我”的归宿——少女柔波似的心胸。“我”可以随心拒绝“我”不想去的地方(幽谷、山麓、荒街)除了她的住处,一切都是灰色的:幽谷是冷漠的,山麓是凄清的,街是荒凉的……唯有她的住处是清幽的。她的身上有着朱砂梅的清香。“我”只有一个方向,“我”一心只想飞往她的花园,等着她的出现,“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宛然一个爱神,坚定、执著、深情款款……以雪花的姿态从空中向其选定的方向飞飏,这个方向便是她。徐志摩在诗中流露的是一种主宰自我的信心——是雪花,却能在纷然飘坠之际悬驻于半空中等着,等着她来花园探望,并可以在重力的降落中做出伞兵一般的动作调整,“我凭借我的身轻”最后的消溶也是一种自主选择的结果。

  初读《雪花的快乐》如听一首清新悠扬的浅唱,细细咀嚼,想起诗人苦楚的一生,则又别是一番感想。徐志摩写此诗时,恰与有夫之妇陆小曼同坠情海,此时的徐志摩失去了理性,不顾举世滔滔的非议和谴责,只是一时的热情冲动,一意孤行地与陆小曼同结连理。此后,这只“新月下的夜莺”徐志摩便由理想坠入了现实的深渊,走上了一条不断向现实妥协和身心分裂的道路。徐内心向往清新、纯朴、自然飘逸的人生,为陆的豪奢、任性、堕落不得不为稻粱而穷于应付,屈辱难堪……曾在康桥浸润过的灵性也日渐消磨殆尽。“最近这几年生活不仅是极平凡,简直是到了枯窘的深处”最后,徐在英年之际,终竟殉身腐朽的红尘而云游西天去了。空留今天的人们长长的叹息!徐最后数年的痛苦都只是因当年的不顾一切、那力排众议的一意孤行。与其说徐与陆的结合是徐不顾一切的自主选择,不如说是受制于“浪漫的爱”这一思想的钳制,致使他错结孽缘。爱情不可能尽是理性,但纯感性的热情冲动却很可能会使人陷入不复之地,平添一道人生的枷锁……徐与陆的结合的悲剧,便是最好的教训吧……从诗人的这段经历之中再去看《雪花的快乐》,现实中的雪花的坠落是受控于大地的引力的,而非设定的理想中的她的吸引,雪花的降落也不能全听凭自身的意志,它无法摆脱风的摆弄,更无法选择它的方向。所以在诗中使充满了自主选择精神的定向飞,在表示一种可能性的同时,也就否定了这种可能性。雪花的快乐就只能是一种假设的快乐而已,因为并不能自主选择,也就失去了那朝着目标奋斗前进的成功的快乐,又或者说那一种碰巧的幸运的快乐(恰好落在她的衣襟上,贴近、消融在她柔波似的心胸里。但这时的恰巧不再是自主选择的结果而是被动的安排)。徐的这首诗只是在自己的无奈中寄托了世人所向往的自由与理想罢了!

  作为新月派的徐志摩,在这首诗中也是相当讲究音韵美、建筑美和意境美的。全诗分四小节,形式一致,中间两节完全一致,在变化中有统一,具有建筑美!每小节中前两句押一韵,后三句再合押一韵,加以诗中大量叠词叠句的使用,形成回环往复又琅琅上口的音律感。更妙的是前三节的后三句押的同是ang的韵,后一节后三句押的是ong的韵,不但在齐整中有变化,而且诗歌的音乐节奏也由飞扬转入收敛之中,也暗示着人的感情逐渐平静下来的过程。在这飞扬婉转的韵律中,那朵洁白清扬飞舞的雪花也渐渐地飞飏着。

【徐志摩现代诗歌:《雪花的快乐》】相关文章:

徐志摩诗文雪花的快乐10-01

徐志摩诗歌《雪花的快乐》鉴赏11-02

《雪花的快乐》徐志摩诗歌赏析11-02

徐志摩的作品赏析:《雪花的快乐》10-25

有关徐志摩的诗歌-《雪花的快乐》10-14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读后感700字作文12-19

徐志摩现代诗歌12-07

徐志摩的著名现代诗歌08-03

徐志摩的残破现代诗歌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