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与林微因介绍

时间:2024-06-15 12:51:22 少烁 徐志摩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徐志摩与林微因介绍

  徐志摩和林微因这场爱情的战争最开始是由徐志摩发起的。也正是这多情的才子,才有后来这段婉转缠绵的爱。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徐志摩与林微因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徐志摩与林微因介绍

  徐志摩与林微因介绍 1

  自古以来,才子与才女都备受人们的关注,而作为现代作家的徐志摩与现代作家林微因之间的事情,引起人们很大的关注。

  林徽因,假如这世间没有她,徐志摩的故事或许会少了许多浪漫色彩,而他在康桥的时光也会黯然失色。但是有了她,徐志摩的往事也就有了许多悲情色彩。尽管如此,徐志摩还是痴痴地念着那个名字,直到地老天荒。

  那个秋天,林徽因出现在徐志摩的世界里,见面的刹那,只如乍起的微风,吹皱平湖的秋水。青春时节的林徽因,清丽而明净,徐志摩怦然心动,然后急速沦陷。相识之后,他们就双双落入了情网。人间仍如平素般宁静,而他们各自的世界却因为那场相逢而变得无比绮丽。后来的日子,他们经常携手穿过伦敦的大街小巷,从午后走向黄昏,从寂静走向欢喜。

  爱到深处,徐志摩选择了与张幼仪离婚,虽然因此被无数人视作无情,却是无怨无悔。或许,这就是民国文人的姿态,纵然千夫所指,纵然风雨飘零,也要随自己的心念而走。虽千万人吾往矣,真需要几分勇气和决绝。徐志摩,感伤之余,其实是很任性的。

  然而,突然之间,故事就染了风霜。当徐志摩意气风发地从柏林回到伦敦,林徽因却已回了国,甚至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于是,整个城市仿佛陷入了暗夜,康桥的清浅故事成了徐志摩悲伤的理由。漫长的等待后,林徽因也没有从远方赶过去,为他亮起灯火。于是,他做出决定,离开伦敦回国。

  但是林徽因,并未因为他行遍千山万水的追寻而改变心意。他走向了梁思成,为自己的人生做了极为理智的选择。尽管徐志摩早已在她心中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印迹,但她更愿意让自己成为徐志摩心中永远的朱砂痣,而不是月下添香的绿衣红袖。她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与梁思成相守,也许在许多年以后,林徽因也会认为这样的归宿虽然不完美,却很踏实。徐志摩能让她的心灵颤动,给她铺开五彩的梦境,但是经过时间的沉淀以后,她发现,那些华美的东西,可以点缀生命,却不能让她的心安定下来。而梁思成恰好能给她平静。

  与徐志摩相比,林徽因虽然也能在如诗如画的情境里沉醉,但她能很快醒转,对梦里梦外的一切进行细致的考量,然后决定走怎样的路。她终究是很理性的。而徐志摩,很多时候活在梦里,不管人世几多凄风暮雨。

  但是对于痴情的人来说,爱情深入心底,相见却不能相依,便是无边的怅惘。那时候,徐志摩被梁启超安排在北京松坡图书馆工作,他经常能见到林徽因。然而,那女子的身边却总有梁思成伴着,徐志摩的心事可想而知。悲伤无法言说的时候,他也只能写几首诗聊以自我安慰。

  1923年,徐志摩在北京参与成立了新月社。社名是徐志摩根据泰戈尔的《新月集》所取的。先后参与新月社的人有徐志摩、胡适、梁启超、陈西滢、凌叔华、林徽因等人。因为新月社,便有了后来的新月派,而徐志摩和林徽因是新月派的代表。在新月社的活动中, 徐志摩可以经常见到林徽因,却也是咫尺天涯,滋味很不好受。

  所以,他来到了西湖之畔。却没想到,再美的云水,也只能点缀诗情,却不能化解愁怨。第二年,泰戈尔访华,徐志摩陪着他重游西湖,这位历经风霜的老人,倒是以高超和谐的人格,为徐志摩不安的性灵带去了些许安慰。

  不久之后,在北京天坛草坪集会,泰戈尔登台演讲,林徽因搀扶着他,徐志摩为他翻译。 一个长袍银须的老者、一个郊寒岛瘦的诗人,一个人面如花的红颜, 组成一幅有趣的岁寒三友图。或许,离得那么近,徐志摩也曾默然欢喜,但是想到乱世的人间,他们各有前路,却又是不自禁的心伤。

  1924年5月20日,徐志摩陪伴泰戈尔离京去太原的黄昏。他已经上了火车,林徽因就站在人群中。又是咫尺天涯,他们身处的地方叫红尘,那里人影灯影交织成迷离的离愁别绪。火车载着他去了他的方向,而她只在人群中轻轻地挥手,然后回到她的生活。黯然销魂,唯别而已。他们终于还是走远了。此后的人间,纵然见面,也不过知己间的寒暄。林徽因或许也偶尔悲伤,但她早已将心事藏起,不说与谁听。他们的故事,早已落了尘,却还是时常被说起。说着说着,时光也就陈旧了。

  徐志摩与林微因介绍 2

  仿佛徐徐的柔波在心里荡漾,康河的水,涓涓的流淌着。诗人的浪漫大概来自于有一颗烂漫的心和对女神的迷恋和痴情,或许这样才能产生这么多激情澎湃的经典。然而,康河的水从来没有掀起过大的浪花,一直都是平平静静地流淌着。正如,痴迷的爱情总要回归现实的平淡。

  林徽因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得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林徽因是美的,风华绝代,她的境界更是通透的。

  回顾一下,16岁那年,情窦初开的林徽因初遇风度翩翩的徐志摩。那时候的林徽因,也是一个因童年不完美的家庭带给她的伤害,渴望温暖,渴望爱的女孩子。那时候的徐志摩,浪漫、潇洒、才华横溢,生活里充满的是诗歌、戏剧、音乐、人生和理想。

  相信他们在一起一定有聊不完的话题,说不完的未来,他们一定曾经彼此惺惺相惜过。可是此时的徐志摩是有家室的,还有一个两岁的`孩子。所以,当张幼仪来到英国的时候,林徽因对自己说“我怎么可能去破坏别人的家庭呢?”她反复的思量这一段感情,或许是友情,或许是陪伴,或许只是一段邂逅。

  人世间多少山盟海誓,最终也会化为乌有,生活毕竟不是风花雪月,而是真实的柴米油盐,林徽因深切地认识到这一点。

  纵观林徽因的一生,出生名门,天生丽质,才华横溢,身逢乱世,但依然有追求,身患重疾,依然坚持着建筑师的事业,尽管吃尽苦头,她的成功是有缘由的,更是值得钦佩的,她的人生态度更加值得肯定。

  所以,痛定思痛,林徽因终究是从徐志摩身边果断地抽身离去,一个女子,如此通透明朗,该放手时候就要放手,小小年纪的她是如此的理性。她明白她需要的只是人世间最平常的爱,最平常的温暖,不是轰轰烈烈,更不是“破坏别人的家庭”。

  或许彼时的林徽因满足了徐志摩对于女神的所有想象,有生之年能够遇到这样的女子,他无法冷静和拒绝,但他忽略了爱更是需要人间的烟火气,需要得到家人的承认,需要在一天天一年年平淡的日子里消磨,他不顾一切的追求,只会让自己的女神越走越远,他所做的在林徽因眼里,只是“孩子气的天真”。

  后来,徐志摩遇到了陆小曼,依然爱得惊天动地,忘记了全世界,而林徽因选择了梁思成,那个儒雅温柔的男子,他没有诗情画意,有的只是“你一转身,我就在”的温暖。一段世人口中热烈的感情终于归于平淡,相信这世上没有人希望每天都生活在别人口中的“爱情”里。

  或许有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是每个人心里的梦,像油墨彩画一样,越鲜艳,越姹紫嫣红,才能越记忆深刻。然而,生活中需要的感情是在平淡中的不离不弃,是能够承受从蜜里调油到无滋无味的心理落差,是细水长流里,汇成的涓涓细流,这样感情,方能长久。

  爱一个人不是爱他追求你时的样子,而是在未来的生活里,你能够看到他的样子。没有人会喜欢每天生活在惊心动魄的爱情里。蹉跎岁月里,你更向往的平平淡淡老百姓的日子。而爱情也早晚有一天,会变成左手牵右手般索然无味。

  真正幸福的婚姻,就是在茫茫人海中,跨越万水千山,我们能够相遇,能够习惯争吵,能够习惯想法不一致,但最后终有一方妥协,最后修炼成不可分离的亲密。

  有些人经历过受伤,就不敢去爱,有些人经历过失败,从此就不再相信爱情,然而,不管你在爱里受过什么伤,终会有一个人走向你,牵起你的手,为你带来一路繁花,愿意成为你生命力不可或缺的那个角色。

  徐志摩与林微因介绍 3

  他遇见她也不过二十四的年纪,此时的他风华正茂且名声在外。而她温润如玉,正值豆蔻年华,两人相差不少年纪,徐志摩对她的爱恋却不断增加甚至一发不可收拾。这个能够让诗人失神落魄,神魂颠倒的女子,就是被称为民国第一才女的女神,林徽因。

  1920年春,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赴英讲学,林徽因也随父去英国读中学。也正是这一年的金秋十月,在伦敦经济学院两人初次相遇。他们相谈甚欢,而徐志摩更是视她为红颜知己。

  为了追求林徽因徐志摩做了一个疯狂的举动:与发妻张幼仪离婚。甚至于在面对恩师梁启超的质疑时,他这样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读了这封信我们就明白了:徐志摩当时之所以要离婚就是因为他觉得他的灵魂伴侣已经出现,与张幼仪的结合不过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枕边的这个女人虽然是他的发妻,但徐志摩却从来没有对她产生过真正的感情。

  对于徐志摩而言,林徽因是他的红颜知己;而对于林徽因而言,徐志摩则是带领他走进诗歌的领路人。或许许多人认为他们郎才女貌、才子佳人应该成一对,但林徽因却不这么认为。

  早在她16岁时写给徐志摩的分手信中便足以看出,林徽因把他当作知己,把他当作诗歌路上的领路人,却没有把他当作爱人,这一点在信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多年以后林徽因同样对自己的孩子说道:“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从林徽因的话语中可以看出来,徐志摩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也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脑海里林徽因是完美的、是犹如仙女一样若即若离的、也是如佳人一般纯洁知性的。可是林徽因也是人,她并不像徐志摩想象中的那样“完美”,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正是二人无法走在一起的政治原因。

  从最初在伦敦的相遇到后来的分开,林徽因遇见了爱他的梁思成,而徐志摩在追求林徽因未果之后经人介绍认识了陆小曼。

  1924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坐上轮船驶向大洋的彼岸—前往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求学。在他们留学的日子里表面上风平浪静,在大洋的`另一边他们的家庭却多灾多难。父亲的病逝母亲的严重病痛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缠绕着他们,可也正是这样才使得他们有了发奋图强的坚定信念。

  最终,夫妇二人的爱情得以修成正果,也都成为了建筑界的风云人物。反观徐志摩,娶了一个被他视为“另一个知己”的女人,她不同于前妻张幼仪,她有文采,饱读诗书,可她却有着极其糟糕的生活习惯。她花钱大手大脚、甚至于染上了鸦片,徐志摩在外面拼命地赚钱也很难供应她的开销。可以说,他与陆小曼的结合就是一个错误,但这个结果也只能由他来忍受。

  说起徐志摩还不得不说一个人—金岳霖。

  金岳霖是梁思成以及林徽因的好朋友,他也曾经追求过林徽因,碰巧那时梁思成也在追求她。梁曾对林说过:“我看岳霖真爱的人是你,我还是退出吧。”当林徽因把梁思成说的话告诉金岳霖时金岳霖才明白“原来真正的爱情是舍得放手而不是一心只想占有”

  也正是这样金岳霖选择了退出,一个人的成全好过三个人的纠结。有人感叹说金岳霖是一个痴情人,为了林徽因终生不娶,而我看到的是他身上这份舍得放手的豁达大度。

  才子与佳人终究是错付了,可是我们也应该明白,爱是占有,是陪伴;而爱同样也是放手,是成全。爱情美在天长地久,爱情也美在无法拥有。

【徐志摩与林微因介绍】相关文章:

林微因怀念徐志摩的诗10-09

关于徐志摩生平故事的资料介绍06-27

徐志摩经典诗词04-19

《诗》徐志摩01-31

徐志摩全集03-27

对徐志摩的评价06-09

徐志摩的诗歌12-05

徐志摩的诗10-22

徐志摩的情诗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