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论吴镇草书《心经》的特点
为您提供最专业的艺术论文发表服务,如您需要发表艺术论文可在文学艺术期刊栏目查找您需要投稿文学艺术杂志
逸笔草草,写胸中意气——论吴镇草书《心经》特点及其题款在绘画中的作用
李天池1 陈 宁2
(1.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 南京210013 2.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河北 保定071000)
吴镇(1280 -1354)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晚年亦号梅沙弥。浙江嘉兴魏唐(今嘉善县)人,工诗翰,善画山水竹石,造诣较深,成就突出,对后世影响深远,与元代的黄公望、‘王蒙、倪瓒并称为“元四家”。在现实生活当中,谈及吴镇往往说他绘画造诣极深,然而很少论及其书法特点,这也许跟吴镇单纯的书法作品极少有关。吴镇传世书法多见于其绘画作品当中的诗文题跋,其单幅传世的书法作品迄今只有故宫博物院藏草书《心经》一卷。
草书《心经》是吴镇于至元六年(1340年)书写,当时佛教教义盛行,社会当中抄写佛经是很普遍的事情。吴镇当时六十一岁,书写心经也与他晚年受佛教思想有关。晚年的吴镇隐居家乡,生活和思想比较恬静,日常所做之事不过是同当地禅寺中的僧人谈书、论画,谈禅、论道,从中领悟人生哲理,正是他对禅意的领悟加之对草书娴熟的掌握,尽情的挥洒书写《心经》收到了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其心经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吴镇草书《心经》常给人笔在纸上舞动的视觉感受,用笔流畅清逸,达到一种心手两忘的艺术境界。然而仅仅看到《心经》书写的流畅是远远不够的,应该看到深层次的一面。汉代崔瑗在谈书法时说:“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中规。抑左扬右,望之若欹。兽跛鸟踌,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放逸后奇。”(《草书势》)崔瑗在这里就对草书的动静关系作了分析,他以“志在飞移”,“将驰未奔”等美学术语来描述草书的形式美给观赏者引起动的视觉感受。然而这种动并不是单纯的飞移和将驰,而是与静相结合的视觉感受。这就是讲,草书艺术的动常常蕴含在静态的形式当中,而这种静态形式又总是一种突发而起动态。清代刘熙载云:“正书居静以制动,草书居动以制静”。其道理与崔瑗的动静关系是一致的。另外,《心经》中的动、静是通过两方面来实现的,一是通过书写的节奏来实现动中有静。“动”一般用笔迅速,字与字之间连续不断,气息流畅,如《心经》第一行“观自在菩萨行”六字一气呵成,动感十足,是一笔书的典型代表。“静”则用笔缓慢字体笔画交代清晰,字与字之间保持大体均等的空间,给人以“内涵丰富”的视觉感,即我们通常说的“耐看”。如心经的二十二行“远离颠倒梦想”六字写的就非常静穆。当然了这里的静也并不是完全的静,而是静中蕴含着“动势”。二是通过用笔的凝重和收笔的干脆来实现动、静的结合。还是拿第一行来说,首字写的较为凝重有势,尾字写的较为苍茫有力,极具张力,由于收笔较稳,留住了行气形成动中有静的特点。
错落有致
每观吴镇心经,总使人不由想起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其章法两者真有异曲同工之妙,就连俩篇书法当中出现的纵向线条次数都相同。不知是吴镇借鉴了东坡的作品章法还是两者之间有着某种审美共鸣。不管什么原因,我们大可说这种错落的章法是符合人们的审美观的。另外,每行当中字势繁密,很多字安排在不大的空间当中,而字形又大小不一,例如:第八行“诸法空相,不生不灭”八字,第一个“诸”字和最后一个“灭”字字形写的较大中间五字写的较小,形成一种强烈对比。
由于吴镇现存书法墨迹大都体现在其绘画作品当中,因而题款的风貌固然受其绘画风格的影响,书法风格特点服务于画面的需要。另外加之自作诗,形成完美的诗、书、藏统一的审美旨趣(在吴镇以前,题诗于画者,书体偏于工整,往往占据画面的上方一块,比较刻板,与画面景致相脱节,是一种无机的拼凑)。然而绘画提款所独有的风格特点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自然天趣
元代文人画大都以书入画,追求笔墨的自然趣味。作为一介布衣的文人画家吴镇更是如此,主张作品要体现出天然趣味,绘画要在似与不似之间,反对一味模仿或刻意追求形式。例如他在为其子佛奴所画《墨竹谱》首页自题:“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书至此,途觉意趣似有所得”。他在画《枯木竹石图》时其用笔更是自然天成,《枯木竹石图》长达5米多,梅花道人一气呵成,气势十分壮观,所画枯木苍劲活泼有力,竹石清秀盎然,所题书法更是潇洒自如,趣味横生,一挥而就达到一种“同自然之妙有”的境界”。另外吴镇绘凰当中的诗文题跋大都市抄录古人和自作诗其作用在与增加画面的意蕴。例如,苏东坡那篇《题文与可等偃竹记》所题:“与可画竹不见竹,东坡作诗忘此诗。高丽老茧冰雪冷,戏写岁寒岩壑姿。纷纷苍雪落碧莜,稷稷好风扶旧枝。试听雷帝虚堂夜,拔地起作苍龙飞”。文字本身优美,生动地记述了与可高超的画竹技艺,其书写也极为洒脱自然。这篇题跋较之《心经》,更见其娴熟流畅。墨色也仍然是枯润交替,尤其是枯笔的运行,显示出苍劲的力量,用笔之中又多了一些章草的笔意。字的造型变化多端,线条的粗细则又使笔的运动摇曳多姿,因而较《心经》有了更多的空灵与清逸。
寓意深远
吴镇有时对现实生活不满,但又无能为力只好以诗文题跋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追求。如他在墨竹谱册之二十当中题到“抱节元无心,凌云如有意。置之空山中,凛此君子意”。显然是写竹自喻,寓意深远。布局紧凑,增长气机
如右图所示,此幅绘画作品在没有题款前显得较为空洞、单薄,画面的气息没有很好的保留,都随着画面跑掉了。作者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在画面的右部以草书提款,用笔和竹杆的出之枝用笔亦有异曲同工之妙。草书挥洒自如、酣畅淋漓,使得画面布局紧凑、气息十足,大大丰富了画面的气机。
总之吴镇的书法艺术造诣极高且师法古人,在整个元代书坛被赵松雪笼罩的情况下,吴镇能别出一面更是难能可贵。后人传承其书风的较少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其书背画所掩;二是人没有达到其高深的艺术境界。我相深信在不久的将来吴镇书法会得到很好继承。
参考文献:
【l】樊波,中国书画美学史纲[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8.
【2】黄悖,中国书法史·元代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
【3】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4】盛东涛,吴镇[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
【5】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
【6】潘运告.汉魏六朝书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1997.
【7】李日华.六研斋三笔[M].南京:凤凰出版社出版,2010.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李天池(1986-),男,山东济宁,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主要从事书画美学研究。
第二作者:陈宁(1986-),女,山东泰安,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书法理论研究。
【论吴镇草书《心经》的特点】相关文章:
黄庭坚草书05-23
吴镇《[南吕]金字经·梅边》阅读答案07-29
浅谈黄庭坚草书07-24
黄庭坚草书唐诗05-14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点12-12
《心经》及《心经附注》对退溪学问的影响05-28
冰心经典语句09-23
冰心经典散文09-29
草书 张九龄望月怀远10-09
解读张爱玲《心经》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