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优秀教案

时间:2023-03-26 10:47:08 乡愁 我要投稿

乡愁优秀教案

  《乡愁》是一篇充满人情美的诗歌,教师要用心去教,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努力使师生的感情融入作者浓浓的乡愁之中,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声情并茂。

乡愁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诵读品悟,让学生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2. 培养学生有感情诵读诗歌的能力。

  3 .通过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去感受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

  对诗中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特殊意象的体会把握。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歌曲《想家的时候》。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一颗雨滴,每一阵清风,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二、深情诵读,读出诗韵

  1.齐读这首诗,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

  2. 老师也来读一下这首诗,同学们听读,如果你认为读的好的地方就把语气在书上标注一下,同时在课文上标注重音。

  教师读完,学生点评,从而让学生总结出这首诗怎样读是最好的。

  3.再读全诗,注意:语气、语调舒缓深沉,语速稍慢,要注意节奏,要抑扬顿挫,要饱含感情,层层递进,感情越来越深,第4小节达到顶峰。

  三、细腻品读,读出诗意

  过渡语:诗歌的韵味伴着我们的声音、我们的情感,敲打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诗歌,感知诗意。

  1.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四个小节的内容。母

  子——,夫妻-——,母子——,家国——。

  生答,老师归纳并板书:母子之别,夫妻之别,母子之别,家国之别。

  2. 第1、3小节的母子之别是否重复了?

  学生答,老师点拨:第1小节是生离,第3小节是死别,死别更令人痛彻心扉。读第1、3小节要读出递进感。

  3.再读1——4小节,读出个人之思,读出家国之思,读出作者对大陆的一片深情。

  四、优美解读,读出诗境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让我们感受到单调凄凉的秋景和作者心中落寞断肠的情怀。这个意境主要是我们通过这首诗中的具体可感的形象领悟到的,如枯藤、老树、昏鸦······这些情感的客观对应物就是意象。因此,要领悟诗歌的意境美,要从寻找意象入手。

  1.找意象:诗人是借助那些意象把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表现出来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2.描画面:诗歌的语言言简意赅,这首诗的每一节都构成了一幅简明而生动的画面。下面请同学们依据自己的理解,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画面描绘出来

  (品语言:“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富有音乐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富有结构美)

  3.悟感情:这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邮票(小)————母子情 船票(窄)————夫妻情

  坟墓(矮)————生死别 海峡(浅)————家国恋

  四个单纯的意象,就使上述那些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跃然纸上,犹如百川奔向东海,又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之思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

  4.再读全诗,读出意境和感情。

  五、丰富联读,读出诗情

  “已恨海峡相阻隔,海峡还被暮云遮”,乡愁是余光中不变的情结。

  1.拓展背景,升华感情,将感情推向高潮。余光中为什么对大陆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呢?余光中,19xx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xx年去台湾,当时仅21岁,再还乡时已64岁。正如他自己所说:“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余光中60年代起就创作了不少乡愁诗,是台湾著名的乡愁诗人,70年代创作《乡愁》,在回忆创作经历时说:“随着日子流逝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他还说:“20分钟写出的是20年的思乡之情”。

  齐读全诗,体会诗人蕴蓄了20年的思乡之情。

  2.延读诗情: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小时候你就读过李白的《静夜思》。请你再背出几句古诗词中写乡愁的诗句。

  六、课文小结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事物看起来似乎没有关连,但却是诗人对乡愁的种种感觉: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这些词都是客观事物,它们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形象。当诗人将它们写入作品中,并融入自己的情感——乡愁时,它们就成为诗歌的意象。我们学习诗歌要从意象处入手。因为诗人往往把自己的情绪隐藏在意象的背后,通过意象将它们暗示出来。理解诗歌的意象,能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拓展模仿。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乡愁是

  友谊是

  母爱是

  板书设计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童年 邮票 家愁

  (母子分离)

  长大后 青年 船票

  (夫妻分离)

  后来啊 中年 坟墓

  (母子死别)

  而现在 老年 海峡 国愁

  (游子与大陆分离)

  拓展阅读:乡愁读书笔记

  读一首好诗,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重读余光中的《乡愁》,我才真正体会诗中那浓浓的乡愁。

  对于一个常年漂泊海外的游子,“乡愁”便是他们心中永恒的主题。

  几笔平素的语言中,渗出的是浓浓的乡愁。小时候,一张小小的信笺寄去了对母亲的问候,带去了一份乡愁。长大后,一张窄窄的船票,那是与新娘的相聚,载去的是一份离别的乡愁。后来啊,一方矮矮的坟墓,是那割舍不下的心,是那深厚的情愁!游子的心,谁能读懂,这简练的语言中又浓缩了多少的情感!从小时候的乡愁到现在的乡愁,同样的乡愁,不同的心情!从思乡、思亲升华到思念我们伟大的祖国。那一湾浅浅的海峡,隔断了大陆和台湾,但是它又怎能隔断两岸深情的呼唤、企盼和守候呢?那一声声从心底发出的呼唤,对大陆、对祖国母亲的呼唤,对渴望祖国统一的呼唤,将怎样震撼着中华炎黄子孙的心啊!

  《乡愁》,短短的四小节,反复地咏叹,道不尽的是乡愁,凝聚的仍是乡愁。

  余光中用《乡愁》这首诗来聊以慰藉,让我感到诗人那种“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的悲壮,那种“思念故乡,郁郁累累”的沉重心情,这正是一颗游子的心哪!

  读《乡愁》,是中国人与中国人在用心说话,在用心交流。读了《乡愁》,游子的那颗火热赤诚的心便会呈现于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心里。那是一个游子的乡愁,那是一个渴盼祖国统一,与亲人早日团聚的游子的乡愁。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更思念祖国。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游子能真正理解游子的心,同是中国人,我们流着一样的血,忍受着同样的痛,有着一样的心情,也有着同样的乡愁,因为我们中国人有着一颗同样的中国心!

  乡愁啊,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乡愁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乡愁席慕容教案01-07

余光中《乡愁》优秀教案(通用10篇)09-27

《乡愁》教案(通用10篇)08-15

《乡愁》获奖教案(通用13篇)09-06

关于《乡愁》的教案(通用13篇)11-26

《乡愁》试讲教案(通用7篇)05-16

《乡愁》优秀教学案(通用10篇)05-31

《乡愁》教案设计(通用11篇)06-13

乡愁赏析09-13

乡愁的鉴赏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