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课堂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08 00:56:20 乡愁 我要投稿

《乡愁》课堂教学设计

  《乡愁》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助于四个意象抒发自己浓浓的乡愁。思念母亲,乡愁可人;夫爱妻恋,乡愁动人;祭母奠土,乡愁感人;愁系祖国,着笔惊人。以下是yjbys小编和大家分享的《乡愁》课堂教学设计,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www.helloknj.com/wenxue)。

《乡愁》课堂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乡愁》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诵读欣赏课。它是一首文字浅显但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新格律诗。它语言质朴却富有生活气息,它意象简单却自有摇曳的韵致,它运笔平常却蕴含着荡气回肠的爱国情怀。从课型上看,《新课程标准》对诵读欣赏课的要求是“学生在大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从所在单元教学的总目标来看,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使学生学会在阅读中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从编者的意图来看,《乡愁》放在《散文家谈散文》《小说家谈小说》《诗人论诗》三篇极富个性的评论性文章后面,目的是将这首诗作为学生阅读实践,形成阅读感受,学会评价作品的材料。

  二 学情分析

  我们班级学生大部分来自县城的棚户区及农民家庭,他们的课外阅读积累有限,语文基础薄弱。从知识占有角度来说,他们必竟接受过八年正规的语文学习,对于诵读并积累这首诗,不成问题;从人生阅历来看,学生们缺乏深厚的感情体验,不能完全理解诗歌中逐渐递升的情感,要真正理解这首诗,必须完成情感的迁移,把余光中的乡愁变成自己的乡愁。这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了;从学生分析能力和写作水平来看,要把《乡愁》作为阅读实践材料,尝试着写评价性文章就更不容易了。我的设计理念是浅文深教,整体把握,重在领悟,将这首文质兼美的诗镌刻在学生心中。

  三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诵读欣赏课的要求及教材学情的分析,我制定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能力:学会现代文的朗读技巧,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听读,品读,想象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对作品的独特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 教学重点

  在学生反复诵读中加深体会,形成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完成本单元的主题要求。

  五 教学难点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编写说明中谈到:教师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看清教科书的编写意图及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创新性地使用教材。如果让学生写《<乡愁>诗评》太难,有四分之三的学生达不到要求,如果像以往散文或诗歌阅读那样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乡愁是…”的仿写,又没有体现出九年级学生的教学梯度,不利于学生们写作水平的提高。为此,我制定教学难点为:向朋友推荐《乡愁》诗,并说出推荐理由。

  六 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学》理论中指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生创新和智慧的欣赏者。本堂课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思想的碰撞,富有个性的品味表达,争论,点评,画面、音响等辅助手段,促进学生学习。

  七 学法指导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八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打开多媒体屏幕,播放画面。一轮皎洁的明月倒映在水中,水面波光粼动,伴随耳侧的是陈立新的《思乡曲》)

  《乡愁》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诗歌,诗行之间充溢着荡气回肠的浓浓的情绪,而这种浓浓的愁绪正是我们首先要让学生领会的东西,只有在理解这种愁绪的基础上,一切的创新才有实现的可能,为此创设情境,创设激发情境的导语很关键。

  我们班级里有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寄宿在亲戚家或是陌生人家里,有的十几天或者是一两个月才能回去一次,所以我设计的导语是这样的: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中有一些孩子离家在此地求学,今天老师想采访他们一下。“你们想家吗?”“想家的心情是怎样的?”(略)“是啊,想家。老师也想家,我从家乡来到林甸工作已经十七年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正是想家的时候。我想家中的父亲身体可好,我想院门前的柳树是否已经发芽……家中的点点滴滴都成了我最浓重的牵挂,夜不成眠时,我就在心里默念王慧敏的《想家的心情》(课件展示诗歌,师配乐诵读)

  异乡的天空/我是断线的风筝/异乡的水面 /我是无根的浮萍/异乡的夜晚/月亮很瘦/如何也装不下/想家的心情/异乡的人群中/家是一团火/异乡的路上/家是一盏灯/异乡的夜晚/家是一个梦/如何也圆不了/想家的心情/想家的心情/是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游子凭窗凝眸的憧憬/想家的心情/谁都能感受得到/谁也说不清

  想家的心情谁也说不清,但想家的时候,我们可以拿起电话问候一声平安,可以坐上汽车常回家看看。可是啊——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在外的游子呢?特别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之隔而亲人不得团聚,他们想家的心情才称得上真正的乡愁。下面我们就来朗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听一听他发自内心的呼唤。

  (二)初步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这首诗,画出重音、停顿,力求读准读顺,然后说说文章四个诗节分别抒发了什么情感,四个诗节的顺序可以调换吗?(在学生诵读过程中强调停顿、重音,明确”啊“的变音和叠词重音却轻读的处理)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了解了诗歌的内容,掌握了诗歌诵读的语气、语调、重音和停顿,完成了知识与能力这个教学目标,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明确了——这是一首抒发不同年龄段的乡愁诗,是按照时间顺序成文的,各诗节之间的顺序不能调换。(板书关键词)

  小时候——思念母亲

  ↓

  长大后——思念妻子 时 间

  ↓

  后来啊——孝子之心 顺 序

  ↓

  而现在——热爱祖国

  (三)合作探究

  1、捕捉细节,再读文本

  《新课程标准》第四阶段(7-9年级)的阅读要求中指出: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所以我设计的问题是,讨论:我们看黑板上作者的行文思路,作者是按照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行文的,如果我将“后来啊”改成“中年时”,将“而现在”改成“老年后”怎么样?试读着看看。

  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抒发自己的个性解读,明确不能更改的原因“后来啊”有种绵延的哀伤,仿佛凝聚了作者一生的乡愁。诵读时语气要低沉,压抑,语速要缓慢,音调要延长。黄土的内外是天人永隔,坟墓虽矮却无家书达意,此时的乡愁更悲哀,更浓稠。“而现在”中的“而” 字是转折关系,文章由乡愁升至爱国,是全诗的高潮,诵读时语调要上扬。

  教师总结:大家的意思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这些变幻了形式出现的时间词语,一起连缀成了一条变化有致的情感线索,它牵引着读者去领悟诗人坎坷的一生和复杂的乡愁。因为语言形式的变化,诗人的情感就呈现出了跌宕之势,诗人感情的高潮——热爱祖国,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愿望,就被烘托出来了。非常佩服大家很有个性的解读。现在,让我们再次朗诵第三节和第四节,读出思乡情感的跌宕和高潮。(指名生读后齐读)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加深文本的解读,顺序不能调换还因为空间的转换和感情的递增。(讨论时要注意品味与朗读指导相结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独特体验抒发情感,即兴诵读)

  2、联系背景,加深感悟

  我们再读文本,感情色彩增进了许多,各诗节的语气语调也有了极大的区别。但我觉得还是少些什么,少些什么呢?我们听一听余光中亲自诵读的《乡愁》,找找其中的差别。学生静听、静思、点评、分析,得出结论:余光中的诵读情绪更饱满,听起来更能感染别人,“矮矮的坟墓”用了颤音,多了一份诀别的凄凉和痛楚,“浅浅的海峡”多了一份恨别的沧桑和无助,多了一份自己的经历。(学生通过品评作者富有表现力的诵读,不仅再次强化了节奏、重音、语气和语调,而且更深刻地感受了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

  那么这份经历是怎样的?

  小组合作,共同归纳梳理课下搜集的关于余光中的资料。

  诗人的创作与他的生平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无法对诗歌有透彻的了解。写作背景一味由老师来介绍,不免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懒惰和依赖的习惯,我发动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了解余光中,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他们课外自主阅读的好习惯,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的了解。然后,老师可以再根据学生的了解情况,在课堂上作适当的补充,应该侧重于余诗的特点以及终其一生的乡愁情结。

  3、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余光中把几十年的情感沉淀下来,在十几行短诗的创作之中瞬间爆发。他许多作品都习惯于将说不清道不尽的细腻感情浓缩在几个简单的意象中,这种高度的凝练和抽象在余光中的《乡愁》中尤为明显。那么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意象?你能具体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吗?(小组分工合作:一组:第一诗节、二组:第二诗节、三组:第三诗节、四组:第四诗节,老师也参与到活动中来)

  特别说明的是:以下各组情况都是当堂生成的,“例如”是为了方便各位评委老师了解课堂情况,是根据自己的课堂讲解后生成的

  例如:第一诗节:乍暖还寒时,一盏昏黄的油灯下,一个身材瘦弱的书生正在写信,信写好了,他又读了很多遍,有泪花滴下,溅在桌上,绽成一朵花。想起母亲,他向窗外望去,凝视的双眸写满憧憬和牵挂。

  第二诗节:一个秋天的早晨,一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手拿一张窄窄的船票,步履匆匆地挤到轮船上。他的妻子站在码头上,手中挥舞着洁白的手绢,依依不舍的目光就象悠悠的流水,脉脉的晨辉……

  第三诗节:“我”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快步跑向自己家的祖屋,兴奋地推开房门,可是一切却都空荡荡的,再也看不到母亲忙碌的身影,再也听不到母亲慈爱的叮咛,再也不能享受到母亲温柔的抚摩,母亲用过的茶碗还在,母亲拄过的拐杖还在,母亲坐过的摇椅还兀自在风中摇动,但母亲却永远地去了,“我”跪倒在母亲的坟前,失声痛哭......

  第四个诗节: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高高的山顶上,隔着浅浅的海峡,眺望着大陆的方向,心底在一遍遍地呼唤:“祖国,母亲,我要回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传说狐狸死的时候总是朝向它出生的地方,动物尚能如此,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又怎能忍受这种痛苦的折磨呢!每当老师读到第四个诗节时,我的脑海里就会涌现出元老于右任先生的画像。(课件出示于右任晚年图片)于右任先生1949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而当时他的妻子和长女却留在了陕西的咸阳。于右任先生到了晚年,特别想念他的妻子,想念他的女儿。他常常登上台湾的高山之巅眺望大陆,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任泪水肆意地流淌。但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却铸成他永远的遗憾!在他去世之前,曾写下一首哀诗——《望大陆》(课件出示,教师饱含深情地朗诵):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同学们,乡愁是余光中一个人的独特感受吗?“不是”“乡愁是所有台湾人共同的心声。那么让我们再次深情地吟诵这首诗,共同企盼海峡两岸早日统一!”

  我要求学生想象当时的画面,这不仅是对文本的领悟,更重要的是在假想和想象的过程中,学生加进自己的情感体验,把余光中的乡愁迁移成自己的感受,完成教学目标2,突破教学重点。

  4、归纳《乡愁》的背诵秘诀

  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助于四个意象抒发自己浓浓的乡愁。思念母亲,乡愁可人;夫爱妻恋,乡愁动人;祭母奠土,乡愁感人;愁系祖国,着笔惊人!如此动人的乡愁曲,应该背下来。不要死记硬背,看有没有好的方法帮助我们快速背诵?可以和你周围的同学讨论讨论。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出“这首诗四个诗节都很整齐,字数相等,句式一样,只是个别词语不同。”“每节诗的开头都有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其中‘乡愁是——’与 ‘在这头......在那(里)头’四次重复。”“每个意象前面的修饰语虽不一样,但都是叠词,分别为‘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还有‘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量词的使用位置相同”“每节诗都借助了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此环节是学生归纳本诗结构特点的过程,也是强化教学难点.为后文推荐理由寻找切入点。

  (四)拓展延伸

  1、推荐《乡愁》,阐述理由

  《乡愁》选择了四个独特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个意象不仅含蓄深刻,富有美感,而且与作者的经历紧紧相连,富有时代与历史气息,是诗人对乡愁的独特感受。那么同学们,如果让你们向朋友推荐这首诗,你打算怎么写推荐的理由?学生思考后发言。(强调有自己的独特感悟,富有个性)

  例如:我推荐余光中的《乡愁》,我推荐的理由是:它将抽象的乡愁化为具体的意象,感染力很强。乡愁本身是难以表现的情绪,诗人从广远的空间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借助他们把乡愁表现得深刻感人。

  我推荐的理由是:《乡愁》中的四个意象典型而贴切,虽然简单却自有摇曳的韵致,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例如“邮票”让人联想到寄信、写信,联想到信上倾诉的思念,联想到孩子想家的心情,联想到母亲凝眸的眼睛,联想到寂静的深夜,一轮明月下,母子天各一方的思念。

  我推荐的理由是:《乡愁》形式整齐,节奏感强。这首诗四个诗节都很整齐,字数相等,句式一样,只是个别词语不同,结构均衡匀称,每节诗的开头都有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其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四次重复,形成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

  2、归结所得,深刻领悟

  同学们的推荐理由中包含了你们自己对这首诗的独特评价,读文章的时候,不仅要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还要了解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要善于独立思考,有不拘于前说的精神。乡愁是一生的文化,老师相信,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你们对《乡愁》这首诗还会有更深刻的领悟和认知,因为好诗是不倦读的。最后让我们在罗大佑的《乡愁四韵》中,再次领悟感受一下余光中的乡愁吧!让我们在心中默默地期盼,台湾早日回到母亲的回报,千千万万个台湾人民不再饱受思乡之苦。

  教师的总结是对本课教学重点的再次强调,同时也教会了学生读书的方法,为今后孩子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乡愁四韵》的播放,渲染浓浓的愁绪,与课堂开头相呼应,使这首文质兼美的诗歌深深地隽刻在学生们的心理。

【《乡愁》课堂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乡愁课堂教学设计稿04-12

《乡愁》课堂教学流程04-20

《乡愁》课堂教学实录03-29

乡愁教学设计02-15

《乡愁》课堂教学(精选12篇)02-18

《乡愁》教学思路设计03-24

乡愁教学流程设计03-24

初中乡愁教学设计03-24

《乡愁》教学设计与反思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