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阅读练习及答案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练习题,学习需要做题,是因为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你对知识点的掌握,熟练掌握知识点!同时做题还可以巩固你对知识点的运用!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习题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阅读练习及答案 1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9.这是一首写送别的诗,但主要篇幅却是写景,将离别之情寓于这些景中。下面几首写送别的唐诗中,与它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
A.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B.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C.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
D.满酌劝僮仆,好随郎马蹄。春风慎行李,莫上白铜鞮。
试题答案:
8.C 9.B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阅读练习及答案 2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阅读题一
8.请简要分析首联的作用。(5分)
9.本诗的颔联与颈联写景富有特色,请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
8.首联“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起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二字。(1分)以楚江点“雨”,表明诗人正伫立江边,这就暗切了题中的“送”字。(1分)“微雨里”的“里”字,既显示了雨丝缠身之状,又描绘了一个细雨笼罩的压抑场面。(1分)这一联,淡淡几笔,便把诗人临江送别的.形象勾勒了出来,同时,为二、三联画面的出现,涂上一层灰暗的底色。(2分)
9.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虽是写景,但“迟”、“重”二字用意精深。下面的“深”和“远”又着意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景色。四句诗,形成了一幅富有情意的画面。(2分)从景物状态看,有动,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海门、浦树为静,但海门似有波涛奔流,浦树可见水雾缭绕,这又显出相对的动来。(2分)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显其广阔;海门深,浦树远,显其邃邈。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而且无不笼罩在烟雨薄暮之中,无不染上离愁别绪。(2分)(本题注意三个点:一是景情关系;二是动静结合手法;三是表达效果)
阅读训练二
(1)前两联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4分)
(2)请简要赏析“沾襟比散丝”这句诗的妙处。(4分)
参考答案:
13.(1)前两联描写了楚江的微雨、建业的暮钟、湿重的船帆、迟飞的归鸟等景物。(2分,意思对即可)这些景物描绘了细雨笼罩的情景,营造了朦胧沉重的氛围,寓情于景,表现了惜别的沉重心情。(2分,意思对即可)
(2)这一句用了比喻的手法,(1分)将离别的泪水比作“散丝(雨丝)”。(1分)把沾襟的泪水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朋友之间深深的情谊和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阅读练习及答案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阅读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阅读答案及赏析10-13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赏析[经典]10-21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赏析08-23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唐诗注释翻译赏析07-04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10-24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翻译08-20
唐代诗人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04-22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赏析08-24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原文赏析及翻译10-20
赋得暮雨送李曹·韦应物原文翻译及赏析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