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儋元锡》阅读训练及赏析

时间:2022-10-27 15:30:27 韦应物 我要投稿

《寄李儋元锡》阅读训练及赏析

  引导语:韦应物的《寄李儋元锡》叙述了与友人别后的思念和盼望,抒发了国乱民穷造成的内心矛盾。下面我们来做一下《寄李儋元锡》阅读题。

《寄李儋元锡》阅读训练及赏析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

  (1)请赏析首联中“又”字的妙处。(2分)

  (2)这首诗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心理?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6分)

  参考答案:

  12.(8分)(1)“又”字说明距上次分别已经一年了,强调了时间流逝之快。(1分)花开花落,引起作者对人事变迁的感叹,渲染了孤独处境给他带来的`伤感。(1分)

  (2)①因身体多病有了回归田园的愿望;(2分)②但想到自己辖境内还有流亡的灾民,因而充满了对朝廷的愧疚之情,流露出进退两难的苦闷;(2分)③此时正巧友人要来造访,尾联表达了诗人盼望与友人相聚的迫切心情。(2分)

  【赏析】

  诗是寄赠好友 的,所以从叙别开头。首联即谓去年春天在长安分别以来,已经一年。以花里逢别起,即景勾起往事,有欣然回忆的意味;而以花开一年比衬,则不仅显出时光迅 速,更流露出别后境况萧索的感慨。颔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世事茫茫”是指国家的前途,也包含个人的前途。当时长安尚为朱泚盘踞,皇帝逃难在奉先,消息不 通,情况不明。

  这种形势下,他只得感慨自己无法料想国家及个人的前途,觉得茫茫一片。他作为朝廷任命的一个地方行政官员,到任一年了,眼前又是美好的春 天,但他只有忧愁苦闷,感到百无聊赖,一筹莫展,无所作为,黯然无光。颈联具体写自己的思想矛盾。正因为他有志而无奈,所以多病更促使他想辞官归隐;但因 为他忠于职守,看到百姓贫穷逃亡,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

  这样进退两难的矛盾苦闷处境下,诗人十分需要友情的慰勉。尾联便以 感激李儋的问候和亟盼他来访作结。

  拓展相关:

  译文

  去年那花开时节我们依依惜别,如今又是花开时节,我们分别已一年。

  世事渺茫自我的命运怎能预料,春愁让人心中郁郁、孤枕难眠。

  多病的身躯让我想归隐田园间,看着流亡的百姓愧对国家俸禄。

  早听说你将要来此地探望我,我到西楼眺望几度看到明月圆。

  注释

  李儋(dān):字元锡,曾任殿中侍御史,为作者密友;元锡,字君贶,为作者在长安鄠县时旧友。

  春愁:因春季来临而引起的愁绪。黯黯:低沉暗淡。一作“忽忽”。

  思田里:想念田园乡里,即想到归隐。

  邑有流亡:指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还有百姓流亡。愧俸钱:感到惭愧的是自己食国家的俸禄,而没有把百姓安定下来。

  问讯:探望。

  创作背景

  这首七律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大约作于公元784年(唐德宗兴元元年)春天。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暮春入夏时节,韦应物离开长安,秋天到达滁州任所。李儋、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在长安与韦应物分别后,曾托人问候。次年春天,韦应物写了这首诗寄赠以答。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寄李儋元锡》阅读训练及赏析】相关文章:

《寄李儋元锡》阅读题及赏析10-08

《寄李儋元锡》诗意赏析09-06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赏析11-27

《寄李儋元锡》唐诗赏析12-01

《寄李儋元锡》阅读答案10-08

《寄李儋元锡》阅读练习09-02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翻译及赏析10-24

韦应物的故事《寄李儋元锡》赏析09-13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翻译与赏析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