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为何名气大遗篇少?

时间:2024-08-22 16:20:45 王娟 王之涣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王之涣为何名气大遗篇少?

  王之涣,祖籍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唐朝诗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之涣为何名气大遗篇少?欢迎大家阅读。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盛唐边塞诗人王之涣的千古名句,可谓后世万分景仰、海内广泛流传,大凡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中国人,均耳熟能详,不想即诵。他那首脍炙人口的《凉州词》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千古佳句,更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啧啧称颂,章太炎先生的“绝句之最”四个字,更是给了这首诗恰如其分的评价。王之涣诗作“传乎乐章,布在人口”的历史定调,自古至今没有人觉得过头儿,说王之涣是唐代著名的大腕诗人,没有人去怀疑,更没有什么不服气。

  值得关注的是,在唐代诗人中,遗篇甚少而名气奇大者,非王之涣莫属。《全唐诗》中只收录了他6首诗,而在几乎任何一种唐诗选本和任何一本文学史中都有王之涣其人及其作品,他的名气之大与遗篇之少形成了强烈对比,也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他的名气是如何大起来的,是名作烁世还是有人鼓吹?既然出了名为何留下的佳作又这么少,是前人遗失还是原创就少?这真是一个未解的历史悬念。本文以此为突破口试解这一历史之迷。

  说起王之涣震耳欲聋的大名声,不得不说他是如何出名的。从历史记载看,新旧《唐书》均无王之涣的传记,《唐才子传》所记也甚简。仅唐人靳能所作《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中提供了王之涣的简要情况。由此看,如果说在当时的上层社会和主流诗坛,王之涣已拥有赫赫的名声,恐怕不能令人信服。那么,王之涣到底是怎么名扬天下的呢?

  这要从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的“旗亭画壁”故事说起。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在旗亭喝酒,观看“梨园伶官”表演,三位人约定看歌手唱谁的诗多,谁算胜出。他们听到第一个唱王昌龄的,第二个唱高适的,第三个又唱王昌龄的,王、高分别在墙壁画记。王之涣急了,说已经唱过的都是“潦倒伶官”,水平较差,长得最漂亮的唱诗,一定是我的。果然,那位“超级歌妓”出场后演唱的正是王之焕的《凉州词》,旗亭画壁,遂成典故。这段艺林佳话出于小说家言,是真是假难以考究,但这个典故的广泛流传,对王之涣名满天下的确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元人也据此编成杂剧上演,对王之涣进行了大力渲染。

  当然,让王之涣一红到底的还有一个历史玩笑,这就是《登鹳雀楼》著作权的争论。准确地说,王之涣的遗篇不是6首而是5.5首,因为《登鹳雀楼》是不是王之涣所写,至今仍争论不休。据最早著录此诗的芮挺章《国秀集》载,《登鹳雀楼》署名是朱斌而不是王之涣。到宋司马光《温公续诗话》中诗作者却成了王之美。沈括则记:河中府鹳雀楼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文奂、畅诸三篇能状其景。诗的作者又成了王文奂。北宋太宗时李昉的《文苑英华》中此诗作者正式成了王之涣。其后的孙洙选《唐诗三百首》把“白日依山尽”亦作王之涣诗。由于这部书的广泛流传,后人都把这首诗张冠李戴地当作了王之涣名作,王之涣也因此名声大震。然而,现在很多学者坚信,此诗著作权应据《国秀集》归还朱斌。 王之涣为何名气大遗篇少兼赏其《凉州词一》.

  由此看,王之涣的名气大,其因有四:

  一是本人确有一定的写作功夫。他写的边塞风光和征人哀怨,单刀直入,含蓄有力,令人回味。如果王之涣当时一诗无名,不可能无中生有地演义出“旗亭画壁”的美丽传说,况且《凉州词》是王之涣所作无可争议,仅这一首诗代表的水平就绝非一般,一炮走红并不全是今天的事儿,古代也有可能存在这种情况。

  二是“旗亭画壁”广泛流传和元剧的上演。这使王之涣在民间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人们从这段佳话中知道了王之涣,也知道了他的不朽诗作《凉州词》。这至少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当时王之涣虽然在主流社会没有什么地位,但他在草野庶民中还是很有影响的。

  三是《登鹳雀楼》著作权的争议。这是历代文人争论不休的话题,到底这篇名作出自谁之手,是文人们在录诗成书过程中喋喋不休的焦点,争论中使王之涣一次次变成诗坛中的焦点人物,文人们又将争论的结果二次推向民间,然后再度炒作。争论就是炒作,炒作就能扬名。

  四是好友互荐。在唐代,朋友之间互相赠诗是一种时尚,王之涣常与王昌龄、高适、崔国辅、畅当等名诗人交游,来往甚多,堪称好友,他们彼此交流诗作,相互赠予,联唱迭和,互相扬名、相互宣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总之,自身有功夫、民间传唱广、文人炒作热、好友迭和多是王之涣名扬天下、名垂千古的根本原因。既然有这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王之涣应该是名著充架、汗牛塞室的。那么,王之涣的诗作为什么流传下来只有五首半呢?正史没有记载,野史没有说法,只有靠旁证推断之。分析起来有以下三种可能:

  一、出道较晚,枉费人生,让王之涣精品甚少

  据有关史料记载,王之涣属于盛唐诗坛的晚熟型诗人,这与他本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而王之涣有作则是在中年之后。他虽然幼聪颖好学,年龄不及20岁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壮,便已穷经典之奥,但他却是一个标准的“问题青年”,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和豪侠子弟交往,饮酒论剑,纵酒谈乐,不务正业,直到中年,一事无成,始得反思,悔悟先前颓废无知。

  后在他两个哥哥的帮助下,人到中年的王之涣才开始渐入创作之境。王之涣一生活了55岁,前40年枉费人生,肯定也不会在诗作上弄出什么新鲜玩意儿,中年后开始起步,其创作成就可想而知。这一观点在他的遗篇中得到了有力印证。

  除了《登鹳雀楼》有争议,暂且不说,其他录入诗集的五首诗只有《凉州词其一》知名度高,民间传颂广,另外的四首分别是:

  1、《送别》,杨柳春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2、《凉州词》其二,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3、《宴词》,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怪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4、《九日送别》,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短蓬飞。从诗作的水平看,全然不像一个盛唐时期的名家之作,其水平倒与目前博客的草根水平有所接近,在佳作如林的唐诗中实在不能算作什么精品。

  就是在目前,能知道这几首诗是王之涣之作的又有几人?录入诗集的作品水平权且如此,其他的纵使有作品,水平称称又值几何?由此看,王之涣《凉州词》疑似突发灵感的奇作,有“懵”的因素蕴含其中,并不能代表其整体水平。没有质量,就没有传唱,这是历史必然。

  二、位低职卑,难入名流,让王之涣有作难荐

  也许因为王之涣喜游江湖、讨厌仕路,他一生未走科举之途,一直生活在社会下层,曾担任过冀州衡水的主簿(小秘书)和文安郡文安县尉,都是些不起眼的小官。这种身份无论在政坛还是文坛,都难以接近社会名流,他虽然也有同喜侠气的王昌龄、高适等朋友,但他们的知名度远远没有同年代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高,况且二位仙圣都与王昌龄、高适有交,唯不见与王之涣接触。由此看,同年代中李白、杜甫之类似为一流诗人,王昌龄、高适之类为二流,王之涣只能算为当时的三流诗人,史有载王之涣与昌龄、高适齐名,以此评定王之涣最多算一个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二流诗人。

  在唐代的诗坛上,这种不利的社会地位对个人诗作推广极为不利。当时,除了诗人向朋友呈示寄赠形式推荐自己的作品外,在公开社交场所的即席赋咏、向人展示最为重要,正像现在的歌手要出名必须上春晚一样。而位低职卑、痴迷云游的王之涣根本没有机会与一流诗人、豪门权贵、王公贵族接触,当然也没有机会把自己的得意之作献给当时的名流,以便流传颂扬,名声大振。得不到社会名流的承认,个人作品要想录入官办的诗集比登天还难,而流传下来的诗集大多都是官修的。这也许是王之涣遗篇少的原因之一吧。

  此外,唐代还有一种有意思的传播自己作品的怪形式。就是在驿馆、驿亭、寺观、楼阁等公众场合的墙壁和柱头,诗人们约定俗成地视其为诗歌“发表园地”。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题诗》就有“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之说。王之涣作为唐代的一驴友,喜游的地方是“大漠孤烟直”的荒凉地带,旅途中这样的发表园地估计也不会太多。就是登了一次鹳雀楼,留下了一首千古佳诗,可又在沈括笔下的记载中署名的落款不是王之涣,而是变成了王文奂,惹得后人至今争论不休,实在遗憾。

  三、人才荟萃,佳作如林,让王之涣暗然失色

  王之涣生活在诗歌创作高度繁荣的黄金时代。孟郊《教坊歌儿》就有“十岁小小儿,能歌得朝天。六十孤老人,能诗独临川”的记载。当时,的确吹着一股强劲的诗作之风,凡有一点文化修养的,都想出点儿作品,都热情地从事诗歌创作,这与目前的网友写博客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当时,诗歌创作的群体特别广泛,上自帝王后妃、王子公主、文臣武将、举子秀才,下至士卒小吏、渔人樵夫、村妇小儿、僧道乞丐、宫女娼妓,大多会诗能吟,可谓名家多多,草根云集,中国真正成为了诗的国度,诗歌作品也真正汇成了诗的海洋,而作为一职小官的王之涣,只能算是沧海一粟,诗坛一丁,实在是平凡中的平凡。

  据史载,唐代的诗人有名可数的2000多人,作品数以万计。从诗歌的题材与内容来说,咏史怀古、饮酒赋诗、壮丽河山、农家田园、边塞战争、塞外风光、友谊爱情、琴棋书画、音乐舞蹈、参禅礼佛等,都在唐诗中得到具体而生动的反映。创作人数之多、诗歌作品之精、创作范围之广在我国历史上很是少见,真正形成了历史上诗歌创作群星璀璨的盛大局面,用“举国激情锁不住,篇篇佳作涌出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要问王之涣的差距有多大,地位有多高,不妨把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搬出来对比一下。白居易一生创作多少诗没有记载,仅现存白诗就将近3000首,数量当为第一,白居易当为唐代诗歌遗篇的总冠军。而王之涣遗篇仅曲曲6首,是白居易的500分之一,王之涣的作品显得是多么地微不足道。在高手如林的当时,王之涣的一首《凉州词》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千古绝句,已是很不简单的事情了。要知道,草根要想变成名家,任何时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诗不在多,有精则行。王之涣的名气不小,遗篇也不多,但这并不影响他在中国诗坛的地位,他的《凉州词》确为古典文学宝库的精华,从中依然可以看到他诗作的精彩和高大的身影,这足以使王之涣的诗名与宇宙共存。况且王之涣还为后人留下了“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的完美人生记录。说他是著名诗人,不管别人怎么想,我是没有意见。在当代,不管是诗坛巨将,还是草根一族,如果学学王之涣,每人不多,一生中就出一篇佳作,我们的诗坛不照样会成为诗的海洋吗?让人们创作诗歌的热情来得再猛烈一些吧!

  生平

  《唐才子传》说王之涣为蓟门人,或因他年时少有侠气、从五陵年少游、击剑悲歌的性格而臆猜,靳能墓志铭记载,之涣本家晋阳,宦徙绛郡,则晋阳(今太原)为其原籍,家居绛州(今山西新绛县)。墓志铭说王之涣卒于天宝元年( 742年)二月,享年55岁,推之可知生于武后垂拱四年(688年)。

  王之涣出身于太原王家,为当时望族。他的五世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可能因此而移家绛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请大夫、著作郎,入唐为安邑县令。祖,唐朝散大夫、文安县令。父王昱,鸿胪主簿、浚仪县令。从曾祖到父亲,虽然皆为官,但均为小官。王之涣出身于普通仕宦之家,排行第四,自幼聪颖好学,年龄还不到 20岁,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壮,便已穷经典之奥。王之涣从小聪明好学,少年时豪侠义气,放荡不羁,常击剑悲歌。到了中年,他一改前习,虚心求教,专心写诗,在十余年间,诗名大振,与王昌龄、高适等相唱和。后来,他曾一度作过冀州衡水县主簿,时间不久就被人诬陷。于是,王之涣拂衣去官,在家居住十五年,晚年任文安县尉,在任上死去。

  王之涣是盛唐的著名诗人,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颂。为盛唐边塞诗人之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仅七个字,祖国壮丽山河景色跃然纸上。可惜他的诗歌散失严重,传世之作仅六首,辑入《全》中。不知何故,王之涣未走科举之途,而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任衡水主簿时,王之涣父母均已去世,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

  王之涣才高气盛,不愿为了衡水主薄的卑职而折腰,加上有人诬陷攻击,他便愤然辞官而去,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 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珪爵,酷嗜闲放。在家过了15年闲散自由的生活。后来他的亲朋好友觉得他这样一直沉于下层,不是办法,便劝他入仕。后来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仍是一不起眼之小职。他在职风清白著称,理民以公平著称,颇受当地百姓称道。谁料不久,他竟染病不起,以55岁之壮年,卒于官舍,葬于洛阳。

  如此有才华之人,可惜终不见用,天也不假其年。这也是诸多有才华的正直知识分子的常见结局。他的诗虽只流传下六首,但这寥寥数首,确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的精华。

  主要影响

  王之涣是盛唐的边塞诗人之一,与岑参、高适、王昌龄一同被世人称为唐代“四大边塞诗人”。其诗具有激越昂扬的个性风格,用词虽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诵。可惜他的诗歌散失严重,传世之作仅六首,辑入《全唐诗》中。这六首诗中,《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和《送别》三首皆著名,又尤以前两首脍炙人口,可谓“皤发垂髫,皆能吟诵”。其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正是这两首诗给王之涣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

  《登鹳雀楼》寥寥二十字就写出落日山河的苍茫壮阔景色,以及登高望远、极目骋怀的一片雄心,诗境壮阔雄浑,诗思高远深邃,富有启示性,反映出盛唐士人开朗的胸襟。此诗“景入理势”,把道理与景物、情事融化得天衣无缝,看似不说理,而理自在其中。它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此诗还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其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十分成熟。《增订唐诗摘钞》评之曰:“两对工整,却又流动,五言绝,允推此为第一首。”

  《凉州词二首》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首尤为脍炙人口。此诗以塞外荒寒壮阔的背景,以及羌笛所吹的《折杨柳》乐曲,透露出征人久戍思家的哀怨,表现了对戍卒的深厚同情。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深情蕴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是消沉,而是壮烈广阔。《唐诗别裁》云:“李于鳞推王昌龄‘秦时明月’为压卷,王元美推王翰‘葡萄美酒’为压卷。王渔洋则云:‘必求压卷,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绝句亦无出四章之右者矣。’”

  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和《登鹳雀楼》,在武汉大学教授王兆鹏编著的《唐诗排行榜》中排名高居第三位和第四位。这两首诗还曾分别被人誉为七绝和五绝的压卷之作。其中《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诗被誉为是“传乎乐章,布在人口”的名作,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主要作品

  王之涣作品传世很少,载于《全唐诗》卷二百五十六的仅有六首诗,包括《登鹳雀楼》《送别》《宴词》《九日送别》和《凉州词二首》。

  历史评价

  靳能《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尝或歌从军,吟出塞,皦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至夫雅颂发挥之作,诗骚兴喻之致,文在斯矣,代未知焉,惜乎。

  司马光《温公续诗话》:唐之中叶,文章特盛,其姓名湮没不传于世者甚众。如河中府鹳雀楼有王之涣、畅当诗。畅诗曰:“迥临飞鸟上,高谢世人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王诗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二人者,皆当时贤士所不数,如后人擅诗名者,岂能及之哉。

  沈括《梦溪笔谈》:河中府鹳雀楼两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

  计有功《唐诗纪事》:之涣,并州人,与兄之咸、之贲皆有文名,天宝间人。乐天作《滁州刺史郑昈墓志》云:“与王昌龄、王之涣、崔国辅连唱迭和,名动一时。”

  辛文房《唐才子传》:之涣,蓟。人。少有侠气,所从游皆五陵少年,击剑悲歌,从禽纵酒。中折节攻文,十年名誉自振。耻困场屋,遂交谒名公。为诗情致雅畅,得齐梁之风。每有作,乐工辄取以被声律。

  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摩诘、少伯、太白三家鼎足而立,美不胜收。王之涣独以“黄河远上”一篇当之,彼不厌其多、此不愧其少,町谓拔戟自成一队。又:王之涣“黄河远上”之外,五言如《送别》及《鹳雀楼》二篇,亦当入旗亭之画。《读书偶得三十四则》:或谓王之涣“黄河远上”一篇之外,何不多见?余应之曰:“神来之作,即作者亦不能有再。”

【王之涣为何名气大遗篇少?】相关文章:

出塞王之涣10-06

王之涣《送别》09-06

王之涣的诗词05-08

王之涣的古诗05-31

王之涣事迹07-09

王之涣是哪个朝代的08-04

凉州词王之涣10-11

《凉州词》王之涣08-13

王之涣出塞赏析05-24

王之涣生平介绍06-09